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案例

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案例

發布時間:2021-03-07 23:17:05

Ⅰ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依然艱難曲折,需求動力減弱和成本推動共同作用,我國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一是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充滿變數。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態勢仍將延續,主要經濟體總需求仍然疲弱,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各國都加強了對本國市場的保護,全球貿易面臨下行的巨大風險。二是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速比去年回落3.9個百分點,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值低於歷史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我國製造業整體上增速減緩。雖然近期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升,但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必須做長期應對困難的准備。三是三大需求動力減弱。繼續提高投資率已經沒有空間,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進口和出口的增速都有所回落。四是企業生產經營仍比較困難。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生產經營困難加劇。企業綜合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傳統競爭優勢減弱,而企業轉型和創新發展又面臨技術、人才和機制等因素的制約。

二、結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

近幾年我國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暴露出更多的問題,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一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在工業領域,我國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產業並未發展起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低價競爭比較嚴重,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我國產能利用率低於國際通常水平約10個百分點。二是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目前我國產業技術水平整體偏低,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健全,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和名牌產品,新興產業帶動作用還不強。三是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一產業基礎不穩,第二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第三產業發展不快的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服務業發展長期滯後,結構不合理,生產性服務業水平不高,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服務業國際競爭力不強。

三、農業基礎地位不夠牢固

一是現代農業建設任務艱巨。現代農業建設的資源環境約束將長期存在並日益增強,農業生產經營將進入一個明顯的成本上升時期,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緊缺日益成為突出矛盾,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農村老齡化、村莊空心化將日益明顯,農業的自然風險明顯加大。二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的任務更加艱巨。農產品供求關系一直處於緊平衡狀態,有些重要農產品自給率不斷下降,隨著人口總量增長、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農產品的工業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會對農產品數量、質量、品種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需求將呈長期增長趨勢,基本保障農產品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安全的壓力越來越大。三是農民增收的基礎很不牢固。農民家庭經營的生產成本在不斷上升,農民創業和擴大生產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短缺的困難,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仍面臨較多障礙。四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投入的農村基礎設施存在著建設等級低、缺乏有效管理養護機制等問題。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保障的水平與城鎮仍存在較大差距。

四、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

一是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隨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2012年以來財政收入增幅明顯回落。根據財政部數據,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2.8%,增幅較2011年的248%低12個百分點。二是政府剛性支出增加。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比上年增長15.1%。盡管財政收入增幅回落較大,但民生等重點支出仍然得到切實保障。在經歷了前幾年高速增長以後,我國財政收入增速未來幾年可能將有所放緩。但財政支出特別是民生領域支出增長的剛性較強,未來對結構調整、生態環保、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還要加大,因此今後幾年財政收支矛盾可能將比較突出。此外,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較重。一些地方特別是市縣政府性債務較重,償債壓力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五、民生領域面臨很多挑戰

教育領域存在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現象、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應試教育」傾向、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高考改革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社會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就業形勢更趨復雜。隨著經濟中速增長成為常態,就業總量壓力將繼續加大,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就業任務更加繁重。部分地區、企業用工需求與勞動力供給存在結構性失衡,企業「招工難」與勞動者「就業難」並存。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以及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難度依然很大。收入分配領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規范,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現居民收入佔比下降趨勢,宏觀收入分配格局有待優化。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城鄉社會保障發展還不平衡,廣大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發展嚴重滯後,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蓋面比較窄;城鄉間、不同群體間社會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較大,矛盾比較突出;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大部分空賬運行,社會保障長期資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壓力加大;醫葯衛生事業面臨新的問題,總體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適應的矛盾仍比較突出。衛生發展總體上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醫療資源尤其是優質資源仍嚴重短缺,城鄉和區域衛生發展不平衡,公共衛生、基層和農村醫療衛生薄弱,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亟待解決。

六、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

一是市場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發展的動力與活力仍不足;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環保收費機制尚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體系和執行體系尚不完善。二是非公經濟發展的環境有待改善。一些地方對非公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企業稅費負擔依然偏重,「玻璃門」、「彈簧門」等阻礙著非公經濟准入政策的落實。三是財稅體制改革需要加快。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還不夠清晰,預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有待提高,稅制結構不盡合理,民生和公共服務方面支出偏低。

七、政府改革和建設需要加強

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經過近年來的改革完善,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當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府在部分領域存在「缺位」和「越位」的行為,特別是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不足、社會管理比較薄弱。公共資源和社會資源向各級政府過度集中。二是政府效率需要提高。各級政府部門職能交叉、權責脫節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精簡機構、提高效能的任務還很艱巨。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事業單位改革推進緩慢,改革步伐相對滯後。三是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由於監督制約機制尚不完善,導致消極或腐敗現象,濫用權力、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腐敗現象屢見不鮮,在一些領導幹部中發生的以權謀私、貪污賄賂等腐敗案件影響惡劣。此外,在依法行政、政府管理方式創新、行政效能、行政成本控制、政風建設等方面,也存在許多不足。

Ⅱ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要求的是更高水平的社會的全面發展,此回時,集權體制這個落後經濟答基礎的產物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社會進步的障礙。首先在經濟領域,中國政治與經濟雙重集中的體製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經濟發展在消除了絕對貧困的同時卻加深了相對貧困,造成了生產相對過剩,經濟難以持續發展。貧富懸殊還造成了「低收入,低價格,低質量」的三低惡性循環,社會製造了大量的價廉質劣的產品,造成人力物力環境資源的巨大浪費。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的雙重集中形成了公司化的政府和部門化的公司,前者以各種稅費的方式直接佔有社會財富,後者以壟斷性經營的方式間接地佔有社會財富,在權力保護下,它們總是趨向於超額攫取社會財富,社會在這兩種力量的壓榨下產生了「勤勞而不富裕」的疲憊感,抑制了社會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的活力。不僅如此,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的集中使集權體制的力量更為強大,更容易扭曲市場機制,對市場公平的破壞更加厲害。當通過對權力的投機就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時,通過創新創造財富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而通過各種惡劣手段迅速撈取財富也就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Ⅲ 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據報道,復新年伊始,多家機構制預測中國經濟在2018年將保持平穩,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中國經濟增長進入穩態區間,與此同時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被關注。

與2017年相比,2018年的付息總額和新增GDP基本持平,總體杠桿率已經開始穩住了,但是居民的杠桿率卻有所上升。2016年和2017年主要是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去產能,不是靠市場的優勝劣汰,行政和法律手段往往呈現「一窩蜂、力度大、影響強」的特徵,引發生產和價格急劇波動,卻無法根治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

此外高房價也導致居民負債率迅速提高,影響居民的其它消費。目前,房價會漲的預期依然高漲,導致現在的房價確實是處於「漲也漲不得,跌也跌不得」的境地。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健康發展!

Ⅳ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存在哪些風險和問題

就目前來看,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似已成定局,以什麼方式或何種形式推出一定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只是時間問題。但問題是在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中,政府最擅長的是刺激投資需求,這意味著要想完成今年經濟工作重心之一——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難度還相當大。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兩難選擇。之所以這么講,主要是因為當前和未來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可能變化都表明,受歐美債務危機惡化、海外經濟增長放緩等不確定性影響,中國的外需將進一步萎縮,這可以從去年11月份出口增速回落較大及剛剛公布的去年12月份PMI數據中進出口指數及新出口訂單等變化中得到印證。事實上,外需放緩的影響相當深遠,許多研究報告都認為2012年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將為負。並且,外需的變化還受制於他人,尤其是我們要特別關注未來外需是否會突然發生變化的較大風險。在此背景下,要想完成今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穩增長,就必然會轉向從穩定或刺激國內需求入手。其中,由於消費需求的波動一般都比較平穩,2011年3月以來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長圍繞著17%水平一線波動,盡管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財政政策措施進一步刺激消費,但受到房價高企「侵蝕」居民消費能力、目前國內消費需求增長仍處於較高水平(高出同期GDP增長約7個百分點)等因素影響,要想在短期內促進消費較快增長似乎很難。由此,我們只能繼續依靠進一步刺激投資需求,來彌補因凈出口需求下降對經濟增長構成的不利影響。由於刺激投資需求的見效更快、更立竿見影,這使得政府更偏好於刺激投資需求,目前的情況也是如此。一方面,「十二五」規劃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地方政府的旺盛投資需求;另一方面,2012年保障房建設的「軍令狀」在2011年12月提前簽訂,並首次將保障性住房的竣工量納入2012年全年任務的考核范疇,這意味著完成2012年保障房建設目標有了保證。可見,2012年投資需求不會明顯回落,投資增長速度也不會很低。鑒於投資需求依然是未來中國宏觀經濟調控唯一可以控制的調控對象,所以投資需求增長是觀察2012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穩增長」目標的關鍵性指標。在筆者看來,就2012年保障房建設的「軍令狀」提前簽訂這一現象觀察,中國以刺激投資需求為主要目標的經濟刺激措施似乎已經出台,這一信號值得引起我們的足夠關注。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中國依然以這樣的方式來穩定經濟增長,盡管這對穩定當前經濟增長有其必要性,那麼中國很可能會因此而離實現「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目標又遠了一步。因為,事實將再次證明,當前中國仍然難以走出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必然會使得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偏好於大規模投資,從而導致國內投資增長過快,並加劇了國內需求中投資與消費的進一步失衡。這一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不斷下降,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在繼續上升。相關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9年,投資率由36.5%上升到47.7%,消費率卻由61.4%下降到48%。所以,進一步刺激投資需求必將導致投資與消費的繼續失衡。另一方面,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負面影響相當顯著。例如,盡管刺激投資需求增加可以擴大產出或促進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會引起產能過剩,並需要通過擴大出口來不斷消化這部分過剩產能,這意味著靠政府投資維持的經濟較快增長,中國經濟將很難走出依賴投資和出口導向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上述分析表明,盡管刺激投資需求來謀求「穩增長」有其必要性,但卻昭示了短期內中國很難走出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老套路,這肯定是不利於當前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這就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兩難選擇。盡管這樣做是一種權宜之計,但過於實際的選擇,仍然值得深刻反思——中國要實現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目標,唯有穩步推進政府改革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才有可能

Ⅳ 如何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無法來解決,因為在官本位的國度解源決經濟發展中的著多問題.必先解決政府的一些問題. 政府如能退出經濟舞台,不參與經濟發展,社會轉入資本主義也好,轉入封建社會也好,隨它. 那麼是泡沫終會破,是金子終會亮.雖然會有如產前陣痛一樣的撕心裂肺的疼痛. 到那時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剩下的都將是金子. 到那時中國將不存在如石化,移動那樣的四大敗家子.連小敗家子都不會有. 到那時雖然國人還如現在一般一盤散沙,但我敢肯定,到時候跟美國開戰也不會敗.因為現在國人不知打仗是為民族而戰還是為保貪官污吏而戰.(當然進入常委之後的那些人不會貪,因為他們要的是名垂史冊.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銳氣,只講平穩.創業有功,敗業有罪,但守業也是有過的.) 到那時如有外患,兩個字「平之」.容易的如吃飯喝水,因為國人都會為民族而戰,為國家而戰. 最後提一下這兩年美國之挑畔,我想說,戰則不一定勝,甚至一定不勝.但老美傷我一萬必會自損八千.關鍵是戰與不戰的態度問題.他們也不是鐵打的.麻桿當槍去打狼,兩頭害怕罷了. 如若開戰,我願參軍. 絕不能苟活.我強烈要求開戰,我強烈要求參軍.

Ⅵ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一、 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首先,國際環境依然不容樂觀,大多數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疲弱,還未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這給中國外貿出口帶動很大影響。2014年5月,美國「國債」突破16.7萬億美元「債務上限」;10月,美國政府17年來首次停擺,美國國債存在違約風險,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必然要受影響。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有所放緩,發達經濟體的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很多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採取的超常規財政刺激政策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我國的周邊環境還很不穩定,存在諸多威脅。這些因素對中國經濟必將產生許多外部壓力,包括經濟和政治等方面。

其次,內部體制出現障礙。中國能夠快速發展到現在,依靠的主要發展模式是以吸引外資、廉價勞動力以及迎合外部需求的生產導向為基礎的舊有模式。舊模式中的三個要素或稱制度紅利、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把中國帶到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上,但是現在這種模式潛力已基本耗盡。中國人口老齡化非常迅速,人口紅利逐漸喪失,很快將迎來「劉易斯拐點」。2012年中國勞動力數量首次出現了減少,正以歷史最快速度從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短缺轉變。經濟增速放緩,現有發展模式的所有弊病都達到了高峰。此外,資源不足、環境污染,嚴峻的生態形式也是個棘手的問題,使得一直支撐經濟增長的體制內部出現了制度性疲勞和障礙。第三,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根據國際發展的經驗,新興市場國家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後,快速發展中積聚的矛盾集中爆發,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臨界,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使原本良好的發展勢頭轉變軌跡,就像掉入陷阱一樣,最終出現經濟停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階段,經濟增長回落或長期停滯,陷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典型的表現是上個世紀後半期若干拉美國家。2012年我國人均GDP已達6 100多美元,正處於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艱難爬坡階段。

二、 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良好,但長期的快速發展,積累和遺留的各種問題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發展方式粗放落後,經濟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發展是粗放的,缺少內涵、質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續的。我國的經濟增長是主要停留在粗放經營方式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發展不協調,導致資源嚴重缺乏。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經濟增長中依靠資本和勞動投入增加的貢獻率佔72%,依靠科技進步等促使要素效率提高的貢獻率僅佔28%,而發達國家後者佔50%―70%。具體來看,其一,在經濟效益方面,我國經濟運行並沒有從根本上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痼疾;其二,在經濟結構方面,產業結構的失調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薄弱,發展缺乏後勁,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等。


(2) 貧富差距過大。根據聯合國有關組織分析,基尼系數在0.3―0.4之間表示收入差距相對合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基尼系數達0.474,遠遠超過0.4的警戒線,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使社會財富過多地集中在少數高收入階層手中。同時,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也都在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如果不進行調節,就使人們的不公平感增加,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社會矛盾就突出,這也是上世紀許多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3) 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中國經濟以9.8%的速度持續增長了30多年,2012首次「破8」,為7.8%,預計2013年約為7.7%,發展速度繼續放緩。過去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正進行宏觀調控,日趨減緩;內需乏力仍是我國長期經濟發展的頑疾。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支撐外貿出口高速增長的國際環境也在改變,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消減和逆轉。目前,雖然國內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繁榮的背後有太多的泡沫。


(4) 區域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梯度發展」政策,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指導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迅速拉大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11年GDP最高的廣東省為52 674億元,約是西部10省GDP的總和,是最低的西藏(606億元)的87倍,是中部江西(11 584億元)的4.5倍,北部吉林(10 531億元)的5倍。與此同時,中東部地區差距、南北差距、城鄉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區域發展不平衡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


(5) 市場和資源環境有待改善。市場環境的好壞關乎經濟的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國食品、醫療事件頻發,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到蘇丹紅、地溝油,形形色色的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假冒偽劣、社會欺詐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社會誠信和社會道德水平依然不高。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嚴重污染市場環境,也嚴重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阻礙內需的發展。此外,伴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現象嚴重,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高碳的能源結構使中國的發展處境極為不利,如果我國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Ⅶ 中國當前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1.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波動影響宏觀經濟穩定運行。近兩年來,約20個城市緊急出台的以抑制需求為主的嚴厲調控政策,新政作為一個突變性信號,必然會對短期經濟增長造成明顯沖擊。

若下一步各地再出現政策執行走樣、調控過度、反復折騰,則會對2017年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穩定增長、後續投資安排、居民安居等帶來不利影響和嚴重後患。

2、社會資本:

社會資金加速「脫實向虛」。2015年以來連續五次降息、五次降准,以及通過創新金融工具投放流動性,我國貨幣政策寬松力度較大,但當前金融輸血實體經濟的效果並不理想。

3、金融風險:

各領域金融風險疊加隱患上升,地方政府盲目舉債的沖動有所抬頭,將PPP方式當成單純融資手段,不合理確定權責,給予社會資本遠超風險對價的優厚回報;

政府投資基金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做出違規擔保、明股實債、兜底回購、固定回報等內部安排和承諾,形成隱性地方政府債務。製造業貸款不良率上升,會導致企業債違約事件不斷增多,債券市場杠桿風險加大,最終導致保險公司利用萬能險高杠桿資金舉牌上市公司等事件的發生。

4、活力下降:

民間企業投資活力不足。2016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1—11月份僅增長3.1%,同比回落7.1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下降1.2%,是2012年正式開展民間投資統計以來的首次下降。民間投資增長疲弱,除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振、企業融資成本偏高。

5、增速放緩:

收入增速放緩抑制消費需求,由於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結構性下崗轉崗失業等情況加劇,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出現放緩,因糧價下降農民增產難以增收。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長5.9%,增幅同比放緩3.2個百分點。各省市最低工資標准上調的個數和幅度均減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農

閱讀全文

與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