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認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現狀文化軟實力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華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潛力,但它並不一定必然會轉化為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這就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有一種文化新思維,有一番國家、社會、人民大眾的共同創業之舉。
一、樹立文化新思維
文化有自身的歷史文化傳承。它不僅僅是現實物質世界的簡單反映,而是與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相互交融滲透,具有強大的作用力。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要求,沒有文化就沒有人的靈魂與尊嚴。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目標。
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斷加深,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為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要全面領會十七大精神,樹立文化新思維,從戰略高度理解打造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意義,大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軟實力的發展。
樹立文化新思維,就要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在認知方式上,需要藉助空間向度,解決好傳統與現代、全球與地方的關系。在價值選擇上,需要「雙重批判」,以西方現代化批判中國過去的專制政治及其文化,也要以傳統為鏡鑒,批判西方的「工具理性」及其破壞性後果,踏上融合中西的康莊大道。在行動目標上,需要落實為中國文化的重建,包括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構建,文化創造力的培育,文化軟實力的輻射等。
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文化生產力是文化軟實力的基礎。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今天,在社會化生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生產力是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而且,它不僅生產文化產品,不斷滿足和豐富社會需求,而且可以融入經濟、政治、社會、生態,將文化優勢轉化精神能源,轉化為區域優勢、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與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相比,文化的發展相對滯後,但文化建設、文化產業化也已起步。第三屆《中國·西部法治論壇》上,不少作者認為西部的經濟相對落後,但西部的文化並不落後。換言之,西部豐富的文化資源,甚至比西部的自然資源更具有開發潛能。因為這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而且文化優勢的轉化、開發,不會以環境破壞、資源消耗為代價,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與自然資源相比,文化資源的開發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近年來,西部一些地區成功的文化開發的實例,可以為我們提供相當的信心。如甘肅的《讀者》文化產業,它以人性的穿透力、情感的教育力、真善美的誘導力、精神的鼓動力,以期刊、圖書、音像、電子網路等多種形式,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和管理運營方式,打造《讀者》品牌,開辟新型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取得了巨大成功。西安的千年曲江盛唐文化產業,短短幾年就形成了一個品牌。這個集歷史文化、文物保護、城市遊憩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生態園林工程,已經成為西安重要的經濟平台。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極大地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為提高我國文化生產力,打造文化軟實力增添強大動力。
三、用好文化資源,推進文化創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必須用好國際國內兩種文化資源。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個民族、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都為人類社會的文化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因此,必須以開放的姿態,開拓的視野,兼容並蓄的博大胸懷,學習、借鑒、吸收世界上一切優秀先進文化。同時,要在借鑒吸收中有所創新,不斷豐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使我國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用好國內文化資源,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始終保持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堅持以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為根基,以外來健康有益文化為補充,大力繁榮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目前,我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傳統文化熱,表現為國學熱、讀經熱等,孔子學院辦到了國外。傳統文化熱的出現,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當然,國學熱也要理性對待,不能刮風,不可搞狹隘民族主義,要古為今用,使其成為打造文化軟實力的動力和根基。
而更重要的,是著眼於我國現實的文化資源,深入推進和諧文化發展,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生態。道德建設是和諧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要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文化軟實力根植在每一位公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之中。只有著眼於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才能築起人心的長城,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為提升文化軟實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文化軟實力
創意經濟是西方發達國家進入後工業社會以來,在現代城市出現的一種新經濟形態。近年來,我國創意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新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書以國際城市的創意經濟發展為研究的現實起點,以國內外創意經濟理論的提出和發展為研究的理論起點,在對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的基本范疇進行界定、相關理論進行述評的基礎上,採取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發展基礎一發展重點一發展結果」的分析框架,對創意經濟在現代城市發展的內在機理、發展途徑和重要影響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首先,本書對創意經濟和現代城市進行了范疇界定。在分析創意、創意人群、創意活動和創意產業內涵的基礎上,界定了創意經濟的基本范疇。提出創意經濟的核心是創意產業。創意經濟在現代城市興起,是一種典型的區域經濟現象。本書對學術界關於創意、創意產業及創意經濟,現代城市以及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發展的研究進行了文獻述評,並對支撐本書研究的重要理論進行了梳理,認為目前從區域經濟學的視角對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發展的研究尚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本書分析了創意經濟的城市特性,認為,創意經濟與現代城市在發展階段上具有耦合性,創意經濟的發展基礎具有城市選擇性,創意經濟的增長效應具有城市帶動性。
其次,本書從全球創意經濟發展的城市實踐出發,選擇紐約、倫敦、東京三個全球創意經濟發達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總結其創意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各個城市發展創意經濟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創意產業在這些城市產生的背景和基礎條件。筆者認為,借鑒國際經驗尋求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我國現代城市轉型期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國外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發展趨勢,以及政府推動城市創意經濟發展的經驗。
第三,本書闡述了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的發展基礎,對我國創意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和創意產品的供需特性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本書總結了我國現代城市創意經濟的發展概況,認為,經濟全球化、文化與經濟的互動、文化軟實力競爭的國際環境,以及國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的歷史機遇,是我國創意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本書以我國部分城市創意經濟實踐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本書指出,並不是同一時期所有的城市都適合發展創意經濟,只有當城市具有創意經濟發展的市場基礎時,創意經濟才能在城市中健康發展。本書研究了創意產品的供給和需求特性,提出只有當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才能形成對創意產品持續穩定的需求;也只有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城市才能持續穩定地供給生產創意產品所需要的各種要素。正是由於創意產品供需特性對城市的依賴,創意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態只能在城市中存在。
第四,本書運用產業關聯理論,探討了創意經濟與現代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互動關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盡快實現由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轉變,是當前我國現代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城市產業結構與城市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緊密關聯,加快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創新驅動為特徵的產業體系,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本書認為,創意經濟發展與城市產業結構優化是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一方面,創意經濟促進現代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另一方面,現代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又促進創意經濟的發展。在分析新時期我國現代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矛盾、任務和途徑的基礎上,本書從現代城市產業結構演進的影響因素入手,探討了創意影響城市產業結構演進的內在機理和作用方式;在分析城市轉型期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創一意產業優化城市產業結構的作用機制和路徑;基於對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創意經濟發展的動因分析,探討了現代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創意經濟發展的具體途徑。
第五,本書運用區位理論,重點研究了創意產業的區位指向性。筆者認為,創意產業的區位選擇具有疊加性:一是創意產業對現代城市的選擇;二是創意產業對城市內部空間的選擇,創意產業的空間布局是兩次區位選擇疊加的結果。創意產業的城市選擇是對城市發展要素的選擇,不同的創意行業其城市選擇的指向性不同,城市綜合性要素滿足創意產業發展的共性條件,在城市選擇上表現為區位勢能指向;城市特殊性要素滿足不同創意行業發展的個性條件,在城市選擇上分為四種指向:人力資本指向、先進技術指向、城市文化指向和創新環境指向。本書以我國動漫產業、工業設計產業和藝術產業為例對創意產業的城市選擇指向性進行了實證分析。創意產業的城市內部空間選擇應以創意產業集聚區為主,其集聚布局模式可以歸納為:特殊載體集聚布局、大學集聚布局、產業集群集聚布局、消費市場集聚布局和生態景觀區集聚布局。
第六,本書探討了創意經濟提升現代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內在機理和途徑。在分析城市文化軟實力構成的基礎上,認為創意經濟通過提升文化凝聚力、文化生產力和文化創造力對城市文化軟實力施加影響,並指出創意經濟增強文化凝聚力的主要途徑是:轉型期城市文化重塑、城市文化繼承與創新、城市文化吸納與互融;創意經濟提高文化生產力的主要途徑是:創意產業的波及效應和結構增長效應;創意經濟提升城市文化創造力的主要途徑是:集聚文化創新要素、構築文化創新空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
第七,本書運用可持續發展理論,探討了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創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聯動關系,分析了創意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認為兩者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聯動關系,現代城市是創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創意經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針對我國創意經濟發展的問題和趨勢,指出現代城市推動創意經濟發展的途徑是:創新教育模式,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科學規劃城市空間,營造創意環境,研究創意指數,發展優勢行業;創意經濟促進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是:優化產業結構、集約利用空間資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城市功能、集聚創新人才
3. 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1、經濟實力決定軟實力。
歷史唯物主義有兩個基本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結合我們對軟實力的理解,也即構成所謂上層建築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意識均是軟實力的資源和載體,那麼無論人們將社會的經濟基礎理解為生產關系,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結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推論都是一樣的:生產力決定軟實力。如果說經濟實力即生產力,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經濟實力決定軟實力。
在現實中,人們看到,經濟實力世界第一的美國,同時也是軟實力全球第一的國家;經濟實力世界第二的日本,在軟實力上也是名列前茅的;經濟實力迅猛提高的中國,軟實力也在快速提升: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引起越來越多外國人的興趣,中國的發展模式取代「華盛頓共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學習的對象,國際機構擴大中國的表決權獲得廣泛的支持……
為什麼經濟實力與軟實力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呢?
首先,經濟實力的強大常常與軟實力要素的先進性相聯系。20世紀著名的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創立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首先需要滿足自己的生存和安全方面的需求,然後才會追求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高級需求的滿足。其中,生存需要必須用物質來滿足。因此,物質需要成為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不僅如此,由於高級需求的滿足也需要物質上的投入,所以物質需求還被各種高級需求所強化。所以,通常情況下,物質生產都具有優先性。這就意味著,在國家層面上,經濟實力的高低與高級需求及滿足高級需求的能力之間均具有正相關關系——經濟實力越強,高級需求越強,從而面向高級需求的生產能力就越強。因為經濟實力越強,經濟體中轉而重視高級需求的個體就越多,經濟體的整體高級需求就越強;而經濟實力越強,能夠投入到滿足高級需求的生產中去的物資和人力資源就越多,從而生產和供應能力就越強。
在現實中,縱向上,隨著社會由奴隸制度到封建制度再到資本主義制度的一路演進,人類的自由與平等都在更大的程度上和更大的范圍內得以實現,從而更多的人能夠有尊嚴地生活,能夠更多地自我實現。橫向上,文化和制度等軟實力要素的先進與落後固然並不具有完全的、嚴格的可比性,但必須承認的是,任何一種具體的文化和制度既包含著某些獨特的、不具普適性的元素,也包含著某些超越民族與國家,從而具有普遍吸引力的元素。經濟實力相對較低的國家在追趕先進國家的過程中,既需要學習先進者的技術和生產方式,也需要學習某些帶有普適性的、與技術和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文化和制度。因此,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的文化和制度表現出更強的吸引力。
其次,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發展。美國文化的全球傳播離不開其發達的文化產業,後起之秀的韓國和日本同樣如此。文化產業之外的其他機構和組織也構成一國文化的載體,可以為一國軟實力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在向國外民眾推廣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方面,眾多本部在美國的跨國公司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它們將「美國」搬到了國外民眾的家門口,以自己的言行體現、推介美國。原則上講,每一個企業既是一國的經濟實力的基礎,同時也是其軟實力的物質載體,是一個准文化宣傳機構。
再者,文化、價值觀、制度和政策等的宣傳與推介需要以一定的基礎設施為前提。以遍布全球的信息傳播網路為基礎,美國控制著全球主要信息渠道,藉以向全世界傳達本國的觀念和塑造本國的國際形象,推廣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的價值觀。信息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在美國的軟實力構建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這種技術和基礎設施,既構成經濟實力的基礎,又以經濟實力為基礎。
另外,軍事實力的軟實力效應為經濟實力影響軟實力提供了另一種渠道。軍事實力的運用也會影響到軟實力。對於這一點,我們在針對「軟實力與軍事實力之間有什麼關系?」的回答中已經給出了分析,在此不予另述。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因為一國的軍事實力主要取決於其經濟實力。就供給層面來講,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以轉化為強大的軍事供應能力,從而為強大的軍事實力奠定了基礎;而在需求層面,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強大的經濟實力意味著遍布全球的龐大的經濟利益,這種利益需要國家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護。這就是說,經濟實力的提高同時在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推動著軍事實力的發展,進而影響到該經濟體的軟實力水平。
2、軟實力影響經濟發展。
現代西方制度經濟學認為,在影響經濟發展水平與速度的諸因素中,制度是至關重要的。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制度既是健康、快速的經濟發展的第一功臣,也是造成某些國家陷入「貧困陷阱」的罪魁禍首。
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成文的制度,也包括價值信念、倫理道德、文化傳統、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即所謂的「非正式制度」。
清朝末年,中國面臨亡國的危境。為了救亡圖存,有識之士紛紛奮起,以尋找振興之道。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分析中國衰弱根源的著眼點,經歷了一條從軍事到工業經濟,由工業經濟到政治制度,再由政治制度到文化的演變道路。實際上,關於這條道路,用實力話語來講,就是從硬實力到軟實力的轉變之路。毫無疑問,循著這條道路,人們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而這個深化過程也正好展示了一條由極端的硬實力到極端的軟實力轉變的完整的連續譜。如果說認識深化的過程就是由果索因的過程,就是由直接原因到根本原因的探尋過程,那麼這段思想史和革命史充分說明,軟實力對於經濟實力的發展水平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以上所述,只是論及一國內部文化與制度建設的經濟意義。由於軍事實力和國際政治地位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一國的經濟實力,所以經濟發展還由於外部認可度而受到影響。美國一直對社會主義中國心存防範,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收購行動時常受到阻撓或者嚴格審查。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受到美國政府的阻撓,並終告失敗;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則受到了嚴格的審查。中國向蘇丹出售武器,受到西方國家的片面指責。中國與非洲的合作被描述為新殖民主義,一再受到西方國家「出於道義」的譴責。即便是出於維護本國正當的經濟利益,中國發展軍事力量的行動也引起某些國家的擔心甚至蓄意阻撓。雖然說軍事發展落後於充分維護正當經濟利益的需要主要是由中國的先經濟後軍事的發展戰略所決定的,但是若干國家的反對也是脫不了干係的。更何況,先經濟後軍事的發展戰略也是考慮到國際社會的這種反應之後的決策,也就是說,戰略本身已經內化了、體現了這種反應。
除此之外,一國的實際行業標准和勞工權利保障情況也影響到其經濟利益。不重視環保的產品將被某些國家拒之門外,由「血汗工廠」或勞教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可能受到某些國家民眾的抵制。行業標准和勞工權利實際上是一國的價值觀問題,在這些方面表現不佳體現的是經濟增長重於一切,不惜犧牲環境和人權的價值取向。
以上所提到的兩類障礙,均顯示出國際認可對於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那麼,國家之間的認可度取決於什麼因素呢?分析一下現實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點就會變得很清楚。對於國際秩序有著相同的構想的國家,即便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也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即便歷史上曾發生過嚴重的沖突,民主國家之間也不擔心對方會構成威脅,反倒經常聯合起來防範、對付專制國家;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各國之間也更容易相互理解和支持;一國的文化產品,對於具有同樣價值觀的其他國家的人民具有更強的吸引力。這些經驗現象體現出世界理念、政治制度、社會價值觀、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等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重大影響力,展示出一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圖景。由此可見,國際認可度取決於各國無形要素的吸引力,也便是軟實力。
3、軟實力與經濟實力具有相互替代性。
如果A和B是兩個組織或者群體,為了改變B的行為,讓他轉而以A希望的方式行動,A既可以暴力攻擊相威脅,又可以物質財富相收買,還可以文化和思想滲透引導B重塑其組織方式或內部結構,進而以符合A期望的方式界定自己的利益。前兩種就是所謂的「大棒」和「胡蘿卜」政策,分別以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為基礎,第三種途徑則以軟實力為基礎。由此可見,與軟實力和軍事實力之間的關系一樣,軟實力與經濟實力之間存在相互替代關系。
由於軟實力發揮作用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利誘與軍事威脅一樣,可以作為應急措施,所以人們常常只看到胡蘿卜與大棒之間的替代關系,而看不到它們與軟實力之間的替代關系。更重要的是,軟實力雖然在某些時候可以用以解決問題,但它的作用更多的是防止問題的產生。正因為這種特點,人們容易忽視它的作用。實際上,如果人們堅持用現實主義的觀點看待國際關系,那麼,人們就能在無法解釋的現象中體會到軟實力的巨大威力。根據現實主義的邏輯,二戰後重新崛起的日本和德國將會挑戰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構成美國的最大威脅。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相反,這兩個國家成為了美國的可靠盟友和長期的追隨者。鑒於理論與現實之間的這種極端的反差,對於解釋這一反差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人們無論將之置於多高的位置都不為過了。
4、經濟實力的運用影響軟實力水平。
歷史一再證明,當政治制度造成長期、嚴重的不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與普羅大眾生活水平的急遽下降同時發生時,沖擊政府的社會運動是遲早的事情。面對這種局面,政府有三種選擇。其一,暴力鎮壓參與運動的群眾;其二,賄賂組織運動的某些骨幹分子,使群眾分化瓦解,或者賄賂全部參與運動的群眾,暫時性的安撫民心;其三,順從民意,改革政治制度。第一種選擇依賴於政府所掌握的暴力力量,第二種選擇依賴於政府的經濟實力,第三種選擇要麼是政府無所倚仗,迫於形勢而為之,要麼是政府中的改革派占據優勢。顯而易見,唯有第三種選擇可以使政府重新贏得民心,使政權重新獲得合法性。但是,歷史一再證明,大多數時候,政府都會選擇第一種應對辦法,或者兼而運用前兩種辦法。無論如何,運用經濟利益收買人心,只是延緩了政治制度的革新,從而延緩了軟實力的躍升。
當A國為了改變B國的行為而以經濟相威懾或誘惑時,A國很可能會因此而損害自身的道德形象。因為人們傾向於相信,正義的行動自然會得到他人的響應,而無需附加上物質上的好處;而只有違背正義的行動,才需要以物質利益來彌補道德上的缺陷。正如某位學者所言,軟實力占據著道義制高點。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物質利益的介入本身就是非道德的標志。而當A國為了改善B國的境況而向B國提供經濟援助時,A國的道德形象會進一步放大。因此,經濟實力的運用方式會影響到主體的軟實力水平,而且不同的方式可能意味著截然相反的影響。這些現象說明,經濟實力的運用對於軟實力的影響並非都是積極的。
實際上,雖然經濟實力決定軟實力,但是在經濟實力一定的情況下,軟實力仍然有其變動的空間。這就使機械決定論不適於刻畫經濟實力與軟實力的關系。同時,這也意味著人們不能單純依靠發展經濟來促進軟實力的提升,而必須在發展經濟之外,採取其它措施鞏固和發展軟實力。唯有如此,一國才能最有效率的實現綜合實力的提升。
4. 如何理解文化軟實力
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目前也是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考體系。「軟」實力表面上的確很「軟」,但卻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提高國家軟實力」,這不僅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也是我國建設和諧世界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衰落論」的辯論中由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提出,而隨著冷戰的結束,全球化和信息化逐步深入,作為勸說力、吸引力和同化力的軟實力在國際政治舞台中逐漸顯現出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我們所說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基於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傳播力而形成的體系,它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及制度體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上,以人的精神、品格為核心的國民素質,發展文化軟實力就是要繼承、培育和發展一種獨特的民眾精神和品格;三是指包括音樂、表演藝術、電影電視、出版、會展、動漫遊戲、新媒體等可以產業化運營的文化產業。這幾個方面緊密聯系在一起,互為支撐,構成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完整內容。
增強文化軟實力一方面是為了解決自身的文化傳承和文化發展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人類文明和國際治理結構的重構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和諧世界的實現。
---南華的吧。放棄吧 就算看了還是得自己打字
5. 什麼是文化軟實力
1.文化軟實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一個民族 的文化,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對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 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准則。古往今來.每一個 偉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個現代國家都把文化 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條 特殊紐帶。深深熔鑄在民族的血脈之中.始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 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導社會進步的羅盤. 是張揚真善美的旗幟。文化對思想解放起著引領作用。對經濟發展 起著先導作用,對社會和諧起著滋潤作用,對人的進步起著催化作 用。哪裡有文化,哪裡就有文明的足跡。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 華民族生生不息、國脈傳承的精神紐帶.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標 志和推動力量。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波瀾壯闊.改革開放 實踐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文化創造熱情和活力最 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凝聚起來,不斷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才能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相輔相成。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佔得先機。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為世界各國所認識和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千方百計壯大本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現在。美國、歐盟、El本、韓國、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輪文化軟實力博弈的積極推動者。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國要在新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須繼續弘揚文化創造精神。發揮民族的文化創造力,努力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優勢。 3.文化軟實力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重要基礎。文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標志。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趨旺盛。求知求樂求美的願望更加強烈。殷實富足的小康生活。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和支撐。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國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高,文化產品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讓百姓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體現發展文化軟實力這個硬道理.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6. 為什麼要發展文化軟實力(政治必修三)
第一,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軟實力,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引領世界潮流的先進文化,能增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促進經濟的發展,提升綜合國力。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為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和諧的環境。而且文化本身也在源源不斷地創造經濟價值。
第三,鞏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提升國際地位。只有通過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整個國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堅定社會主義的方向,才能鞏固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也只有通過提升文化軟實力,才能增強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我們的了解和認同,贏得他國的尊重。「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第四,文化軟實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精神世界。處於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進步的同時,也遭遇到失控、失衡、失序、失范所帶來的精神之痛。事實上,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正在重塑民族的精神家園,豐富民族的精神庫存。
7. 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
問題一: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
文化軟實力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地位很高,但應該說,這是次於硬實力或者說是要以硬實力為基礎的。比如說美國,國家歷史很短文化底蘊不夠深厚。
文化軟實力在國際上最顯著的作用是擴大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以及知名度,包括以此吸引外國的精英人才匯聚,以提高國際地位。
文化軟實力也是評價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傳播過程中又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利益,比如說中國的茶道的傳播其實幫助了中國茶葉的銷售,以及中國的陶瓷的海外交易。
文化軟實力也有利於國家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提高國民的民族認同感,榮譽感,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傳承。
第一,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軟實力,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引領世界潮流的先進文化,能增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促進經濟的發展,提升綜合國力。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為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和諧的環境。
第三,鞏固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提升國際地位。只有通過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整個國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堅定社會主義的方向,才能鞏固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也只有通過提升文化軟實力,才能增強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我們的了解和認同,贏得他國的尊重。「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第四,提升文化軟實力既是現在也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必然要求。
問題二:影視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
回答: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廣播電視事業的改革發展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加強廣播電視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做好做強廣播電視工作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廣播電視事業既要遵循要求,又要順應民意;既要發揮作用,又要實現突破。
廣播電視事業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群眾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前進。
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致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真正使廣播電視事業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堅強陣地。
軟實力是近年來風靡國際關系領域的最流行關鍵詞,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系的看法,使人們從關心領土、軍備、武力、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地域擴張、軍事打擊等有形的「硬實力」,轉向關注文化、價值觀、影響力、道德准則、文化感召力等無形的「軟實力」。
「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的。1990年,他分別在《政治學季刊》和《外交政策》雜志上發表《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和《軟實力》等一系列論文,並在此基礎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譯本《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
影視文化傳播倡導將健康的影視文化有效傳播給觀眾,從而構建觀眾與電影製作者的良性溝通與互動,是溝通電影製作者與電影受眾的重要橋梁。
影視文化泛指以電影,電視方式所進行的全部文化創造,即體現為電影,電視全部的存在形態。它有五個方面的文化特徵即群眾性、時代性、民族性、國際性、商業性。
8. 文化軟實力,怎樣促進政治經濟發展
我國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貢獻,突出反映為長期快速的經濟增長,改革所釋放出來的活力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我國從生存型社會進入了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重點的發展型社會新階段。我想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情況下,我們來思考和探討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增長、擴大內需、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和作用,並將大家腦力激盪之後收獲的智慧和經驗付諸於實踐,這是一件於國於民極其有利的大好事情。論壇主辦方經濟日報社和江陰市委、市政府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夠登高望遠,積極作為,善於在危機中捕捉商機,在逆境中尋找市場,重視文化軟實力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培育新的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點,表現出了超前的智慧和勇氣。
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主要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往往達到GDP的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危機中,文化創意產業相反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美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大蕭條,好萊塢崛起。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日本、韓國文化產業崛起,兩國政府對經濟結構進行大規模調整,走上「以文化產業刺激內需、拉動出口」重振經濟的道路。日本動漫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節節高升,對美出口額是其鋼鐵出口額的4倍。韓國1998年提出「文化立國」方針,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對傳統產業的帶動作用。一種新的注重設計的創新文化滲透到各行各業,逐漸把「韓國製造」推向了「韓國創造」。
在逆境中如何調整結構、找到市場,上述經驗值得借鑒。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覺是軟實力的核心。我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與我國5000年文明積淀的豐厚文化資源不相適應。應該看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歷史機遇和這一「軟實力」對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巨大作用,抓住機遇,形成有核心競爭力、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自主品牌的文化創意產業。
9. 談談國家大力發展文化軟實力的原因
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是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照系。表面上文化確乎很「軟」,但卻是一種不可忽略的偉力。任何一個國家在提升本國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同時,提升本國文化軟實力也是更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不僅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也是我國建設和諧世界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
因此,需要解決以下四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官方應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場,了解西方和全球的市場,知道誰在消費和需求中國的東西,否則就會導致產品過剩或者嚴重錯位。一方面,一些人受「名牌」機制影響,人雲亦雲,喜好消費那些宣傳海報里的商業「大片」;另一方面,相對於全國平均收入水平,文化產品總體上仍屬於奢侈品,很多人受經濟條件約束卻消費不起。這些都制約了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良性發展。第三,中介環節問題,主要是體制性問題,需要有一種彈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財務制度等,否則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最後很可能是債台高築,官司纏身。第四,專業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請一批真正的專家、學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編他們的思想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1.新世紀亞洲格局重組與話語權爭奪
亞洲正在崛起,其動向大致有三:一是韓國宣布將在全球一百個地區開辦「世宗學院」,二是日本在海外增設「日語學習中心」欲與中國的「孔子學院」抗衡,三是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輸出到世界各地,似乎在「龍象之爭」中印度已然高出一籌。
韓國是新興的文化產業大國。1998年,韓國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方針,明確提出「兩個五」:力爭五年之內把韓國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上的佔有率從1%提高到5%;力爭五年內能培養出10000個內容創作者,其中10%有外銷的能力。為實施這一戰略,韓國先後頒布了十幾部法律法規,又於2001年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並且每年獲得政府5000萬美元的撥款用於文化事業的發展。《大長今》的熱播,絕非一個電視劇而已,而是事關韓國的文化輸出、文化戰略。而且,他們要把「韓流」變成「亞流」,甚至「世流」。韓國只有4900萬人口,卻在海外有12個韓國文化院。2004年韓國文化產品已佔世界市場份額的3.5%,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強國。韓國成功地輸出了自己的文化,拯救了韓國經濟。為了塑造東亞大國形象,韓國新辦的「世宗學院」將面向世界,尤其是東亞民眾免費教韓國文字和文化,使得現有學習韓語的百萬餘人借「韓流」大潮迅速膨脹。
東亞的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強國,早在1985年,日本經濟持續增長之時,就試圖從「經濟大國」轉向「政治大國」最終走向「文化大國」。日本的文化立國戰略其目的就是要推出日本文化。試圖確立日本文化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使亞洲國家在接受日本援助的同時,也接受日本文化。
日本因為二戰罪行其國際形象一直不佳,為了塑造未來親善的國家形象,同時為了同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相抗衡,日本政府計劃在全球各地增設「日語學習中心」100所以上,學習中心的規模擴大近10倍,從而從文化深層次改善世界對日本的看法。據報道,2007年4月18日,日本政府「教育再生會議」在首相官邸舉行了分科會議,與會者一致決定把「到2025年將在校留學生數量擴大至目前的10倍即100萬人」這一目標寫進5月的第二份報告中,說明日本致力於通過吸引世界而傳播日本文化。
印度在軟體工業和區域特色文化方面已經擁有了世界性聲譽,而其通過科技、軍事、文化獲得全球擴展的心思也不可不察。
從1985年日本的文化輸出到1998年韓國的文化輸出,其間我們中國重點在發展經濟,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但是新世紀中國的發展戰略應該根據世界新格局有所調整,怎樣讓中國人信服自己的文化,然後才是拿什麼讓世界人民欣賞。論實力,中國的GDP總量居世界第二,但論觀念和策略,中國卻沒有跟進。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的文化產業應該在推進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方面有更多的作為。
東亞崛起的文化格局預示著當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轉折:國際間的經濟技術軍事競爭正顯現為文化競爭,或者說那種可見的國力「硬實力」競爭,已逐漸被更隱蔽的文化「軟實力」競爭所遮掩。我們更應該關注新世紀文化戰爭與中國文化安全問題。在我看來,經濟增長是重要的,但比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的方式。文化拓展是重要的,比拓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身份和文化拓展的方式。
2.四大發明遭遇挑戰
東亞各國對中國19世紀以前的文化佩服之至,但是對20世紀以降的文化充滿隔膜,有意誤讀甚至敵視。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方面崛起的同時,在文化方面卻沒有跟上。
20世紀後期,亞洲各國在經濟上、政治上爭大國話語權,而且在文化上爭首發權成為亞洲文化的新動向。近些年考古學界出現的幾個重大問題,表明所謂「遠東」各大國在「四大發明」和亞洲歷史問題上出現了話語權力之爭,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實際上,全球化中的「文化爭端」是「文化沖突」的先兆。
韓國學者以韓國慶州的佛國釋迦塔發現的雕版印刷本《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1966年10月)為據,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屬(鐵)活字印刷是韓國人的「發明」。一些韓國學者撰文,稱此經為新羅印本,刊印時間是公元706至751年,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強調韓國是雕版印刷的發源地。有的韓國學者甚至呼籲召開國際學術會議,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加,要求國際社會予以公認。到了1978年,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館長錢存訓教授將這一消息傳進來,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其實,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單頁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羅尼咒》(公元650—670年)已經表明中國是雕版印刷的發源地。1906年在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蓮花經》,同樣可以證明中國是印刷術的故鄉。
如果說,韓國質疑中國雕版印刷和金屬活字印刷的發明權,那麼,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堅持認為,活字印刷(鉛字印刷術)是德國人古登堡15世紀「創造」的:「古登堡以他的才智對各個時代的潮流和嘗試進行了綜合。在前人的基礎上,他將合適的紙張、具有特定的連續性的墨水、合適的印刷機,以及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打出上千個字的打字設備組合到了一起。西方歷史學家一致認為,這一傑作是15世紀50年代於美因茨出現的。」事實上,這種發明比中國活字印刷晚了約四百年,當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發明。所以,作者也不得不這樣說「他也可能曾受益於遠東的某些思想,那裡的人們早在幾個世紀之前就開始利用某種活字進行印刷,並且發明了紙、絲綢、火葯和瓷器。」這種說法顯然難以成立,什麼叫「可能曾受益」?什麼是「利用某種活字」?這無異於以西方中心主義的方式,取消了畢升的活字印刷的發明權。甚至有人懷疑畢升的存在,認為泥活字字模和印刷品至今未見出土,其記載僅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這就完全不顧事實了。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由畢升發明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述了畢升發明泥活字印刷及具體工藝過程,是真實可信的。
「四大發明」中遭遇挑戰的還有「造紙術」。除了一些18—19世紀西方傳教士認為「紙是文藝復興時期於14—15世紀由德國人或義大利人發明的」以外,還有造紙術是「埃及發明」的說法。甚至,「1981年,印度作者戈索伊女士致信《加拿大制漿造紙雜志》,
信中只是列舉文獻後說公元前327年印度就已能造出質量相當好的紙,因而聲稱紙最初由印度人所『發明』」。這種觀點其實不值一駁,季羨林先生早就論證了梵文中的「紙」(kakali)字是7世紀才出現的,而印度的紙是由中國傳入的。
另外,日本的考古學家藤村新一連續通過所謂的考古發掘,把日本的歷史從幾萬年推進到了50萬、60萬、70萬年。日本人究竟起源於何年何地是日本考古學界一直想要解決的重大研究課題,與此密切相關的考古發掘就成為解開這一歷史之謎的重要途徑。藤村新一是日本考古界專門作假的「神手」。問題在於,他為什麼要把日本的歷史從幾萬年推到70萬年?而且近年來揚言要推進100萬年挖出原始人遺骨?因為他要通過偽造日本歷史來改變整個世界歷史!他在2000年的10月被媒體揭露曝光,成為震驚考古學界的丑聞。這說明日本極端民族主義的社會思潮有所抬頭,某些人已經在不擇手段地粉飾甚至偽造歷史。
其實,問題的進一步復雜化,是在中國文化發源問題上,「西方文化東移造成中國文化之說」一度幾乎成為世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20世紀20年代(1921年10月),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對仰韶文化遺址進行發掘後,即鼓吹中國的彩陶製作技術是先在西方成熟後才傳入的,並將這一觀點寫進他的著作《甘肅考古記》一書中,至1934年,他在自己最有影響的通俗性英文著作《黃土的兒女》中,仍然堅持這一觀點。日本學者石田干之助甚至推測出了具體的西方文化東漸的路線。「中國文化西來說」得到不少中國學者的認可,包括章太炎、劉師培,甚至當時中國人編歷史、地理教科書,幾乎無不奉「西來說」為據,不惟坊間教科書為然,即使京師大學堂的中國史、中國地理講義,亦曾一時全采這種說法。
當然,同這種觀點相反,明末清初即有中國學者提出「西學中源說」。如徐光啟、方以智、李之藻等就認為中國傳統科技與西學之間存在相近之處,是受「一源輻射」影響,西學只不過是「唐虞三代之缺典遺義」,「皆謂聖人所已言」,「與上古《素問》、《周髀》、《考工》、《漆園》諸編,默相勘印」。黃宗羲講學時認為,西方的科學技術不過是拾中國聖人之餘緒:「勾股之術乃周公、商高之遺而後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竊其傳」。積極倡導西學的康熙帝同時也積極倡導「西學中源說」。梅文鼎、王錫闡、戴震、阮元等都有西學源於中學的說法,下迨清末,王韜、鄭觀應、陳熾、薛福成、俞樾、黃遵憲等依然老調重彈。這些說法,一方面表現了中國打開國門過程中「天朝上國」的民族中心觀念;另一方面,將西學納入中國學術系統中,可以迴避嚴苛的「夷夏大防」而得以移植西學。
近年來,韓國申遺「端午祭」以後,一些學者提出若干違反歷史的論題:中醫乃是韓國人發明,稱為「韓醫」,老子和孔子據說都是韓國人,甲骨文乃韓國人發明的,王羲之的《蘭亭序》是用韓國高麗紙寫的,還要改書法、書道為韓國的書藝,等等,不一而足。這種瘋狂掠奪中華原創文化為己有的民族主義成為對中國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戰,也讓中國文化走向海外面臨了更多的危機和障礙。
3.當代中國的文化安全
今天中國的崛起一方面依靠國內的和諧,一方面則依靠國際形勢的穩定,但是中國所面對的世界正以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首先,台灣問題懸而未決,成為中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也成為中國文化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其次,各類中國分裂論甚囂塵上。早在1887年,日本軍國主義參謀部提出的《征討清國策》中,就曾明確地提出要把中國分成7塊,這就是東北、華北、江南、蒙古、西藏(含青海)、新疆(准葛爾)、甘肅。根據一些資料顯示,日本右翼學者中島嶺雄,在1993年曾發表文章,主張把中國分割成12塊,除了上面7個地區外,還包括香港、澳門、廣東、山東、四川等地區。同時,日本右翼政客宮奇正弘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內,又拋出所謂《中國的大分裂》一文,鼓吹中國應在鄧小平以後「分成16個小國」,其中增加上海、福建、廣西、寧夏、雲南等省市,甚至把不是中國的新加坡也列入其中。在台灣島內則有一個叫王文山的人,他1996年12月在台灣出版了一本書叫《和平七雄論》,這是又一個妄圖肢解中國的「七塊論」。這7塊包括滿洲(東北)、內蒙古、新疆、西藏、四川(含黔、滇、桂)、江北、江南。他認為,台灣已經分割出來了,不必將其列入。
身處當代世界之中的中國,其未來處境並非可以高枕無憂。在20世紀末,美國《華爾街導報》的一篇文章說,中國是「花架子」的中國,看上海、北京、深圳都是穿西裝打領帶像模像樣,而再往西部看就是穿草鞋和短褲,這叫做「花架子的中國」。正是因為中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使得西方在1985年提出了「七國論」——日本最早提出然後得到美國的附議,而在21世紀初被李登輝加以系統化。以七國論為代表,西方、日本和美國等西方現代國家存在的形形色色中國分裂論,使得中國面對的國際形勢變得空前復雜。
在面對這些分裂輿論的同時,一方面中國應加強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建設,建立這個時代、這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也應通過大規模的輸出有力回應各類分裂輿論。
國家分裂是民族凝聚力下降的表徵,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正需要文化。王國維在後期研究蒙古史,蒙古史和王國維有什麼關系?王國維早年研究叔本華、尼采、康德等西方哲學,是為了喚取民智,喚醒民眾,以救國人精神疲弱;然後寫《人間詞話》是要喚醒自己;寫《宋元戲曲考》——把唐詩宋詞之後所謂難登大雅之堂的戲劇重新加以闡釋並訂其譜系;再往後研究甲骨文和上古史,是希望借發掘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雄強精神,喚起民眾的憂患意識;後來他研究敦煌學,是因為伯希和、斯坦因等從敦煌搶走了很多珍貴文物資料,使得中華文化命脈有中斷之險,如果中國學者不去研究敦煌,那麼誰研究?後來,他又研究蒙古史,那是因為那時他已經意識到外蒙古將從中國母體上割裂出去。王國維做的每一門學問都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關。那麼,今天如果「七國論」成功,難道匹夫無責嗎?如果「港獨」、「藏獨」、「疆獨」、「蒙獨」、「台獨」都出現的話,中國還是中國嗎?軍事強大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歷史上有很多軍事強大的國家內亂不斷,所以文化的重要性異常明顯。
為什麼這些亞洲國家先行一步進入現代化以後還要進而爭奪文化領先權呢?為什麼在經濟領域成功後還會有對文化領域尤其是古代文化領域優越性的圖謀呢?為什麼有人不斷想從文化上做文章大談分裂中國的「七國論」?對此中國應該怎麼辦?是繼續跟在別人後面作為第三世界欠發達國家?還是漸漸地學會同西方他者對話呢?是繼續全盤西化使中國文化成為即將消逝的文化?還是在對話中逐漸進入國際文化共識並強調自己的文化特性,從而生出一種真正的文化精神並使中國文化成為人類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淪為博物館文化?這些文化問題需要每一個中國人深深思考。
文化問題空前重要,如果當年秦始皇不在文字方面統一中國,在今天看來會是多麼危險。科技、制度的並軌階段都將過去並成為常態,構成我們的一種「集體無意識」。文化之道需要「大而化之」,需要去檢視沖突進而化解沖突,這種工作應由未來的思想家、學者、知識分子去做。
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亞洲的經濟是「雁形」經濟。領頭雁是誰?當然他們認為是日本,而且經濟中心是在大阪。中國人不同意,提出「雁形」經濟的領頭雁是未來的中國,經濟中心可能是上海。韓國人不同意,說未來的「雁形」經濟中心應該是在韓國,它的中心是首爾(原名漢城)。亞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問題的敏感程度相當高,不管是北邊的中俄邊境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還是南邊的西沙群島問題和周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核競賽問題,以及台海問題,中日東海油田問題、釣魚島問題等,都是一觸即發的。很多人認為今天是和平盛世,就國際文化形勢而言,我卻覺得實在應該居安思危!
2008年美國CNN主持人辱罵13億中國人。這種對中國的不友好也出現在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中。為什麼近年來美洲、歐洲和亞洲強國對中國都不太友好了呢?為什麼在中國走向富強和自主的時代西方對科學民主的訴求變成了政治仇視和文化對抗了呢?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西方的冷戰思維模式的幽靈作怪,認為國家間關系非友即敵,國際關系就是二元對立。
4.走出誤讀與妖魔化中國的怪圈
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國戰爭頻仍、民生凋敝,救國救民成為知識分子的當然使命。20世紀30年代陳序經提出了「全盤西化」和「走出東方」的思想,胡適為避免「全盤」二字的僵硬而提出「充分現代化」的觀點,並導致一場重大的文化論戰。大半個世紀以後,對這場文化論戰的是非學界已經有了更清醒的認識,那種「全盤」之聲的誤區經歷了歷史的公正驗證,真正死抱不放的人大抵不多了。如今,經濟的崛起必將引發對文化的重新思考。
中國的經濟崛起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但對這種事實的看法可謂判若天淵:一方面是中國民族自信力的提升,一方面又可能被西方認為是民族主義情緒上升。一方面是經濟科技的強大,另一方面世界對中國文化依然不了解。
《遠東經濟評論》、《紐約時報》等出於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偏見,指責中國「民族主義」高漲和所謂「中國欲向海外擴張」,反映出西方學人群體中仍然存在相當程度的文化種族偏見。這種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立場應受到批判,同時,需要在學術思想上杜絕「文化戰爭」的錯誤觀念。
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立場在許多地方都有所表現。長期以來,西方對於中國有定式化的「印象」,將其視為比西方要弱小甚至帶有女性氣質的「第三世界」,因此盡管中國文化不乏其雄強自信的一方面,但西方很少意識到,中國也很少去展示。張藝謀的《英雄》進入美國後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公映時間推後了40天。因為審片專家組看了電影以後大惑不解,說過去看中國電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大都是以女性為中心。《秋菊打官司》中那位又丑又臟奔跑在黃土高坡、說著寶雞方言的女性,使西方的男性眼光很容易就能俯視這片黃土地上孤獨行走的人。同樣,他們也很容易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下面中國式的惡習,從而使他們在「現代化」的咀嚼過程中感到欣然自得——幸好我們美國「現代化」了,幸好我們不像那個愚昧落後的國家那樣。這是他們評委當時的看法。張藝謀突然出了一張新牌,讓這些評委感覺到理解很困難:黑色的軍陣,紅色的樹,藍色的天,白色的紗,而且秦軍軍威震地、萬箭齊發。當箭穿透趙國書院時,那位長者說國可破,家可亡,人可死,書法不能丟,文化不能亡。這說明了文化長於軍事,文化勝於戰爭。於是,美國人發現中國形象變了,不再是「自我女性化」的中國,相反,軍威震天的秦國形象代表了雄壯威武的男性化的中國。最後,這個片子終於得以播出,播出之後即獲得一片好評!
2009年12月3日,奧地利郵政總公司公開發行一枚孔子學院特種郵票。郵票圖案為維也納大學校園內的奧地利孔子學院教學樓,郵票下方分別用德文和中文寫著「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
韓國慶州發現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幾乎顛覆了中國的印刷術發明權。
《夢溪筆談》記載復原的泥活字版,正是由於我們的考古學家和文化學家在寧夏山洞裡發現了一本12世紀的泥活字印刷品,才奠定了中國無以顛覆的活字印刷發明權,奧運會才可以在世人面前展示我們的泥活字。
10. 簡述一下增強文化軟實力對我國經濟政治以及文化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是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照系。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文化作為軟實力的主要載體,既是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方面,又是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產業,體現為強大的生產力。文化軟實力首先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感召力,它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凝聚在一種文化的氛圍當中,形成偉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相輔相成。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佔得先機。
文化軟實力能促進社會政治的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大大提升國家政治實力,從而使國家、社會、人民的核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高度趨同和目標一致。促進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使人文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黨的執政理念,融入黨和政府的發展理念,融入我們的城市規劃、建設、城鄉統籌,融入中國人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形成提煉發展過程,使後代子孫能夠在我們保護完好的文化血脈中,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