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隨意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

隨意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8 02:19:13

Ⅰ 市場經濟是以宏觀調控為主還是自由競爭為主

市場經濟以自由競爭為特徵發展為有宏觀調控的現代市場經
濟經歷了幾百年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各國根據自己文化傳統、地
理環境、社會政治經濟因素和生產力水平等國情創建了市場經濟
不同的體制模式,這些模式為我們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學習
和借鑒的經驗。中國不可能隨意選擇某種體制模式,必須考慮經
濟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男人吃什麼補精子以及中國的各種國情,創建中國式的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從前蘇聯學來的計劃經濟體
制,實質是統制經濟體制。我們曾受惠於它,但更多的是受制於
它,因此,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必須改革舊的體制。然
而改革舊體制並不是不要計劃和政府,特別是像我們這么一個處
於現代化「大沖刺」時期的大國,政府必要的干預和計劃仍是不
可缺少的。中國歷史上曾有管理大國的經驗,在現代又在實踐中

體會到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結合的必要性,可以說,這對創建中
國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又是一個重要條件。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文明主體對現代文明成果的追求是創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最關鍵的條件。市場經濟體制是由廣大文
明主體創造的文明成果,它是世界現代化過程的重要方面。中國
改革開放不是哪個部門、哪位官員制定的政策,它首先是由文明
主體對現代文明成果追求而形成的必然結果。

Ⅱ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市場價也不斷的上漲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利還是弊如題

經濟發展不會推高物價,相反經濟越發展,物價越便宜,IT市場的發展使得我們人人能用的起電腦,汽車市場的發展從90年代20萬才能買一輛桑塔納,到現在20萬可以買到奧迪。在一些基礎物品來看,比如小麥、大米貌似比10年前價格番了一番,單是實際上價格也是在下降的,10年來工資不只漲了一倍,所以小麥、大米的價格(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實際上也是在下降的。現在市場上物價大規模上漲,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收入的上漲速度,並且是市場上幾乎所有的物品普遍並且迅速的上漲,這已經是惡性通貨膨脹。

Ⅲ 自由貿易對哪個國家經濟發展最有利

您好
自由貿易利於全球經濟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原因。

其一,市場機制的廣泛建立,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隨著更多的國家走上市場經濟的道路,並逐步與國際接軌,出現了世界各國均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的局面。同時,在世界貿易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各成員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大幅下降,為商品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通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等服務性機構參與國際貿易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其二,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科技發展歷來是人類社會進步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源泉。近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僅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領域,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現代化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大規模應用,經濟信息得以廣泛傳播、資本的跨國流動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網路化、全球化。
其三,國際金融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催化劑。隨著科技的進步,國際金融機構更加現代化,相互聯系更為緊密,國際資金融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其四,跨國公司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跨國公司為獲取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Ⅳ 市場經濟是什麼

市場經濟是承認並維護個別利益的經濟
什麼叫市場經濟呢?大概一百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百零一種以上的說法。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私有制的經濟;有人說,市場經濟就是價值經濟。還有說是自發性的經濟、競爭的經濟、優勝劣汰的經濟、信用經濟、法制經濟等等。
應當說,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包括「私有制」的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都像是「盲人摸象」,都只觸及一個局部,都沒有總體的概括力。
什麼是市場經濟?其實很簡單。市場經濟就是按等價原則進行交換的經濟。
市場經濟得以存在和發展,其根本基礎首先在於分工的普遍化。我們說,沒有工業化就不會有市場經濟。為什麼呢?因為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才能造就社會普遍分工的物質基礎。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不需要交換。最多是一家之內的兩口子交換產品。農業文明時代,農村婦女天天晚上摸黑納鞋底也供不上一家人穿鞋。用機器生產,一個工人一天能縫100雙鞋。現在工藝又改進了,不用縫制了,用膠粘。一個工人一天能粘1000雙鞋。生產這么多鞋,當然不是他自己穿,或者給他家人穿,或者給他老闆穿。干什麼用呢?用於出售。就是交換。
分工還不是市場經濟的唯一基礎。可分工引起的交換並非只有出售一種方式。計劃經濟下也有分工,但大量的產品是「計劃調撥」的。不是真正的出售。因為「一大二公」體制下的傳統理論認為,大家都是一家人,用不著算計那麼清楚。「肉爛在鍋里」。誰多誰少不都是「國家」的嗎?或者說是「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嗎?我們在改革的初期就開始力圖打破「大鍋飯」。但那個時候所說的「大鍋飯」主要指企業中「干好乾壞一個樣」的平均主義分配製度。其實原有體制下最大的「大鍋飯」並不在平均主義的分配上,而在於否定等價交換的市場交易原則上。
市場經濟下的交換就是「親兄弟明算賬」的交換。交易雙方必須計較多少,必須維護自己的利益。人們都有在菜市場買菜,和賣菜的小販討價還價的經驗。蘿卜白菜的價格貴一毛錢,小販的利益就多一毛錢。價格便宜一毛錢,買方的消費者利益就多一毛錢。誰的錢也不是白來的。
請注意,交換中這個「必須維護自己的利益」的行為非常重要。可以說,這是市場經濟一切規律的根本出發點。在所有經濟學中,其實都存在一個無需證明的、共同的假定前提。這個假定前提就是,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我們的改革實踐已經明確無誤地證明,公共利益、共同利益一定是建立在個別利益的基礎上的。否定了個別利益,實際上也就否定了公共利益。在我國農村改革前的人民公社中實行「工分制」。理論上說,誰幹活都會導致大家共同的分值提高。這種「工分制」把大家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了吧?但實踐證明,這種否定個別利益的制度設計導致了農民「出工不出力 」的反抗。無窮無盡的政治運動、反復的「大公無私」教育也無助於事。結果是大家共同受窮,誰的利益也沒有得到保障。上世紀70年代末,我們首先進行的改革就是「分田到戶」, 承認農民的個別利益。結果是什麼呢?是1984年建國35周年慶典時,鄧小平在天安門閱兵那個時候,全國農民高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不想扯進「人是不是自私的」這種沒有多大意義的爭論中去。我認為,這個爭論就像「無所不能的上帝能否提出一個連他自己也回答不了的問題」那樣的一個悖論命題。悖論本身是門學問。研究悖論也是有意義的。下面我們就會講到,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都充滿悖論。比如,「分散的所有權能夠更高效率地集中資源」。但這個「自私」與否的爭論是把人的本質這種哲學命題拿來解釋現實、生動的社會經濟生活。迄今動輒質問別人這種問題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對理想社會嚮往的單純。這是典型的「形而上學」。論證方式上有個「歸繆法」。例如我們可以問,人都是要死的,人就不應當避死求生了嗎?
實際上,黨的「十六大」報告已經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十六大」報告說,不能以人有財產還是沒有財產、財產多和少來區分人們在政治上的先進與落後。我認為,我們可以把這句話在理論上詮釋為,不能以人們是否有趨利避害的利己動機來區分人們在政治上的先進與落後。「十六大」報告說,關鍵要看人們的財產是怎麼來的。在我們的問題中,關鍵是趨利避害要有規則。
大家知道,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經濟學重點研究的就是有限的資源,或者說,稀缺的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由於資源有限、機會有限,當人們都想趨利避害的時候,由此就產生了競爭的問題。
供給不足,大家都想買到,那就產生了需求方的競爭。供給充分而需求不足,賣方就希望買方優先買自己的產品。由此就有了供給方的競爭。供求雙方討價還價表現為供求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市場經濟下的競爭是無所不在的。其表現形式也是變化萬千。不僅同類行業之間、滿足同種需求之間的產品會有競爭,例如出版社和電視台之間有競爭;生產完全不同產品之間的企業也會有競爭。因為有可能兩個企業、兩種行業會使用同一種資源。例如石油既可以作燃料,又可以生產化工產品。而石油是有限的。技術替代、功能替代、效用替代都會導致競爭。
在過去一些年的改革過程中,大家對競爭的存在已經比較熟悉了。但對競爭的評價恐怕仍有不同看法。因為競爭必然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公平的問題。還有人更把市場經濟下的競爭道德化,說,承認人會「趨利避害」就已經頗有「抑善揚惡」的味道了,還要提倡競爭,這不是在倡導「弱肉強食」的罪惡理論嗎?
大家可能還記得,2001年的春運前夕,國家計委就「旅客列車提價」問題舉行聽證會。
這個聽證會實際上就是用價格競爭來解決資源優化配置問題和公平問題。在春運這個例子中,我們還有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呢?也有。例如,我們也可以不提價,沿用讓大家提前排隊的辦法,誰買到算誰的。但這個辦法中,旅客徹夜排隊的代價、「走後門」的代價、讓「票販子」倒票賺走的代價加到一起,可以肯定地說,需求方多支付的代價要遠遠大於火車票漲價的代價。更重要的是,作為需求方,漲價時旅客們多支付的代價將直接有助於鐵路今後增加供給,而在「排隊」方案中旅客們多支付的代價則完全無助於鐵路供給增加。再例如,我們還可以用計劃經濟下的配給方式。每個公民發500公里的鐵路購票證,大家自己去相互調劑餘缺。這個方案聽起來夠公平吧?但是社會能夠承受,或者說有必要承受這么大的一個資源配置成本嗎?而且可以斷言,即或這個方案真的行得通,那「購票證」的黑市將立刻興盛起來。真正需要購票的旅客真的能夠少付代價嗎?
那我們在競爭中就不需要關照弱勢群體了嗎?就不需要體現公平嗎?需要。這個公平同樣可以,而且應當通過價格杠桿實現。那就是加大軟卧票的漲價幅度,降低硬座票的漲價幅度。後來實際實行的漲價方案證明是正確的。
我們說對軟卧票多漲價,是不是就是一種非市場化的不公平呢?不是。這個建議是有充分的經濟學道理的。
經濟學上有兩個極為重要的概念,一個叫「影子價格」,一個叫「機會成本」。
先說「影子價格」。鐵道部關於春運漲價的理由之一就是存在著「影子價格」。在火車票這個例子中,大致說,票販子賣出來的價格就是春運票價的影子價格。票販子們都知道,倒騰硬座票是掙不了多少錢的,加價幅度很有限,能掙錢的是卧鋪票。這因為稀缺。這個稀缺不僅表現為卧鋪票少,而且表現在買卧鋪票的人購買力強上。影子價格是最能表現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既然你鐵道部提出了「影子價格」的理由,那就應當遵從「影子價格」所表現出來的價格差。軟卧的「影子價格」最高,所以軟卧就應當多漲。
再說「機會成本」。你來聽講座就得少做生意。少做生意的損失就是你聽講座的機會成本。要讓人家說聽這門課「值」,就得讓大家覺得聽這個課的收益大於你的機會成本才行。
那在春運這個例子中,鐵路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呢?我們假定正常情況下一節硬座車和一節軟座車的票價銷售收入都是一萬元。現在由於春運超員,硬座擠進了更多的人。比如說50%吧。票價不漲,一節硬座車廂已經可以有一萬五千元的票價收入了。可是軟座一般不能超員,收入還是一萬。你說鐵路該不該考慮少掛一節軟卧多掛一節硬座,或者對軟卧提價50% 呢?因為這時軟卧車廂的機會成本已經提高了50%。提價50%才能讓軟卧的機會成本和硬座的機會成本持平。這很公平。
硬座是在超員情況下增收50%的。就是說每個旅客享受的空間大大縮小了。而軟卧即或提價50%,因為並沒有超員,旅客享受的空間並沒有縮小。那麼坐軟卧的旅客該不該為供求失衡條件下佔有優質資源再多付一些代價呢?應該。在這個例子中,在硬座不提價的情況下,軟卧只漲50%還不行,應當漲80%,甚至100%才合理,才公平。如果硬座提價,那軟卧應當漲得更多。
這就是市場經濟。這就是競爭。競爭有什麼好處?競爭的好處主要有三條。一條是優化配置資源。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優勝劣汰。優勝劣汰不僅是把資源配置給更有效率的支配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不斷促進社會、市場、技術不斷向前發展。三是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在很多場合,用不著開很多會,無休止地討論個沒完,誰出價高就賣給誰。決策變得非常簡單。

市場經濟下制度與秩序的本質是社會共同約定。

我們知道,有了競爭,就必然引起另一件事,那就是秩序。近年來媒體上經常討論的一個重點話題就是整頓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對市場經濟秩序的討論從一個角度反映出,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因為市場經濟發展了,競爭普遍化了,人們才需要考慮和關注秩序。

要有秩序就得講求規則。沒有規則就亂套了。那就不是競爭,而是戰爭了。戰爭也沒離開規則。戰爭的目的用經濟學眼光看有兩種,一是通過踐踏規則掠奪資源,二是通過強制手段重建規則。

規則、秩序都是一種制度安排。我們說到過,制度安排就是一種社會共同約定。那什麼是市場經濟秩序呢?由此而來,市場經濟秩序就是為保證社會經濟系統順暢運行的社會共同約定。

市場經濟下的各種秩序,或者說各種社會約定是人們在萬千次交易、競爭中總結出來的。人們在市場交易的實踐中逐步懂得,建立秩序是有利於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利益的。約束所有的人,也保護所有的人。最初的秩序、規則可能是自發的。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交易范圍的不斷擴大,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自發的秩序、規則早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於是有了經過特定程序,由專門的社會管理部門制定、頒布的規則和規則約束下的秩序。社會共同約定是市場經濟秩序。把這種約定上升為法律、法規、交易規則、技術質量標准以及道德准則等就是規則、制度。

人們對競爭經常有善惡褒貶的說法,但對秩序、規則本身則一般沒有。不會有人說我們不需要秩序,不需要規則。但是對規則的認定則有很大的不同。

依據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規范化的社會共同約定,或者說社會共同行為規范,應當包括「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和「違背規范的後果如何」三個基本方面。常識可以理解,完善、順暢的交通秩序一定包括「行人車輛靠右走」、「非機動車不可以在機動車道行使」和「違規要受到懲罰」三個組成部分。維護交通秩序的「硬體」設施、交通秩序的具體組織與維護者等都是「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和「違背規范的後果如何」這三方面基本約定的延伸。如果秩序出現混亂,一定是這三個方面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漏洞。市場經濟秩序及維護這個秩序的規則也同樣如此。

現在人們在討論秩序、規則時喜歡說「公正」、「公開」、「公平」的「三公」原則。這三項的確是建立良好秩序的根本基礎。但怎麼樣才算公正、公平?大家的判斷標准並不一致。

在我國現實的市場環境中,我們經常碰到一些地方、行業、企業用種種形式搞壟斷價,地區封鎖的事。壟斷價肯定是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但搞壟斷價的人也有很充足的理由。什麼理由呢?為了保證國家稅收,為了改善國有企業經營狀況,為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話聽起來理直氣壯。你消費者不過是個私人,為了國家、公家、國有資產的利益吃點虧還不是應當的么?這種說法完全沒有道理。

市場經濟有個最基本的規律,叫等價交換。只能在供求雙方平等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任何道德、法律或行政權力方面的不平等都會使等價交換的原則扭曲,都會導致市場經濟關系紊亂。用理論化的語言說就是,市場交易規則中不能有任何的超經濟強制。

我們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基本關系是兩個完全平等的經濟主體之間關系。他們之間不應當存在一方利益優先於另一方的特權。認為企業、供有者、政府一方是公,是公有利益;消費者是私,是私人利益,認為不能讓公有利益吃虧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這是把不同的經濟關系,把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關系偷梁換柱地換到了供給與需求、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經濟關繫上。在廠商與消費者的交易過程中,不存在任何公與私的關系,消費者不論面對國有、集體、個體或外資企業,都是等價交換的過程,要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消費者沒有義務為任何企業的所有者利益承擔責任,沒有義務為政府的稅費增收承擔責任。

把生產與消費區別為姓「公」和姓「私」的觀念其實是在所有制關繫上姓「公」姓「私」的爭論在消費領域中的延續。為什麼我國的市場經濟秩序會出現混亂?這種錯誤觀念的存在,以及在這種錯誤觀念下形成的市場規則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這就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命題,我國的消費理論、消費政策也要撥亂反正,而且要從深層次撥亂反正。

有必要強調指出,消費者利用自己的合法收入,在合法的消費過程中支出貨幣以換取消費資料,這是市場經濟下正常合理的經濟行為。消費者在這個經濟行為中絲毫也沒有占公共利益的便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經濟關系,以及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經濟關系,與「公有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毫不搭界。不僅如此,在當前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所要推進的恰恰是消費的「私人化」進程。例如公車改革、住房貨幣化改革、職務消費貨幣化改革等。可以而且應當理直氣壯地說,這個「私人化」代表著對客觀規律的順應,符合歷史進步的方向。

別以為維護消費者利益是個小事。消費者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市場經濟的概念。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有「消費者」這個概念嗎?沒有。那時只有勞動者、創造者、貢獻者的概念。人們認為消費是惡,生產、貢獻是善,盡可能少地從社會索取,盡可能多地給社會貢獻,才是必要的、崇高的。市場經濟不是這樣的,有生產就有消費,消費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社會發展到今天,消費已經不再是生產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附屬的環節,而是關鍵的、第一位的環節。創造出需求,才有生產發展的餘地;創造不出需求,生產就會停滯、萎縮.經濟就無法增長。改革發展到這一步,維護消費者權益已成為當前改革進程中社會經濟關系調整最核心、最直接、最前沿的問題。

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想,中國現在經濟發展中最大的「瓶頸」是什麼?是有效需求不足,是供大於求的失衡。過去幾年來,我們花了那麼大的政策代價去啟動內需。在過去幾年中,我國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始終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目前這個余額已經達到10萬億元。這說明,人們消費的物質基礎是存在的,老百姓有這個消費能力。人們為什麼不消費?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市場秩序不利於消費者,市場規則沒有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當老百姓實現自己的消費行為時,他的利益總是受到侵害,你說他會願意打開錢袋子嗎?我們的消費者是理性的,是聰明的。他們不會因為市場規則的偏移而放棄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去選擇那些質次、價高的產品。我們可以這樣說,善待和尊重消費者,維護消費者利益就是擴大內需,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具體體現形式之一,就是應對加入WTO挑戰的最重要舉措。

市場秩序、市場規則不是哪個國家想怎麼定就怎麼定的。隨著分工和交換范圍的擴大,這種社會約定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質上就是在加入一個世界公認的規則、秩序。WTO的核心問題是在「公平交易、自由競爭」基礎上的一系列協定,即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戲規則」。政府不能或只能盡可能少的設置障礙。我們必須遵守這些規則。否則無法加入國際競爭中去,無法與外部世界形成穩定的分工關系。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產業、企業和外來競爭者之間將處於面對面的競爭格局,面對質量、價格、服務以及可持續發展以及維護消費者權益等諸多因素的較量。加入WTO後,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在企業的規模、技術、資本實力、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完善交易規則的挑戰。舉個例子說,我們維護消費者權益就得按照國際標准,而不是按傳統思維下的「中國國情」來說話。我們的出口產品質量必須符合國際通行的,或者進口國規定的標准,不然就會受到抵制。

目前我國的水果生產在規模上已經是世界第一,在品種、成本上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遇到一個新問題,就是「農殘」問題。農葯殘留在水果表皮及其深處,洗都洗不掉。製成果汁都去不掉。這個「農殘」標准不是我們定的,是有國際標準的。這種標准既是一種市場規則,也是當前一種新的貿易保護、國際競爭工具,叫做非關稅壁壘。非關稅壁壘包括技術壁壘、環保壁壘、消費者保護壁壘等。

不僅在國際市場如此。在國內市場上也得遵守國際共同的「游戲」規則。例如,如果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上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標准低於國際標准,那麼消費者就會買外國企業的東西。中國企業就不可能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中取勝。很多人擔心中國的企業能否承受得了國際標准。為什麼承受不了呢?為什麼只能由中國的消費者承受較低的權益保護標准,不能由企業承受較高的國際競爭標准呢?一方面,不是你想不想承受。這個共同的「游戲」規則是迴避不了的。另一方面,沒有什麼比危機更能促進進化、進步和群體素質提高的了。事情逼到那一步,我相信中國的企業只會做得更好,不會做得更壞。

要想建立規范的秩序,就得解決「不遵守秩序怎麼辦」的問題。這就要有法。法律就是專管「不能幹什麼」的。為什麼人們說,市場經濟是法制的經濟?因為離開法制,市場經濟的秩序、規則寸步難行。

前期我國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狀況已經發展到了失控的程度。我們在給中央的報告中有個分析。認為其根本原因,在「無法可依」與「有法不依」兩方面中,有法不依是導致混亂的主要原因;在「體制內」因素和「體制外」因素兩方面中,政府、執法機構腐敗及「貓鼠串通」等體制內因素的失控是主要原因;在市場機制與非市場機制兩方面中,依託行政權力的壟斷行為、地方保護主義等非市場機制是主要原因。

有人把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原因歸結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制度「真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其說明的只是表層原因。中國的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盡管仍不健全,但禁止和懲處故意危害人民健康與社會安全行為的法律還是明確具備的。一個顯然的事實是,「毒大米」、「『豆腐渣』工程」出現的原因並非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關鍵是為什麼有法不依。

從經濟學意義上說,市場經濟秩序出現普遍性混亂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社會中有一部分人唯利是圖或法制、道德操守低下。在任何制度背景下,唯利是圖、損人利己、鋌而走險或缺乏遵守共同行為准則意識的人總是存在的。所有的經濟學說都有一個共同假定,即人總是趨利避害的。不論社會具有怎樣的公開約定,如果在實際經濟運行中,當人們發現,破壞制度總是可以比遵守制度獲得更大的收益,那麼這個社會的經濟秩序一定會趨於紊亂。因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從遵守制度轉向破壞制度。譬如制售假貨可以騙錢且不受懲戒,或違規成本遠低於違規收益時。這一點從常識中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會出現普遍性的「有法不依」?因為維護制度的人或機構本身也在從破壞制度中撈取「好處」。可以斷言,凡是違規、違法現象長期、普遍存在的地方,一定有執法者與違法者的串通,一定有執法者從違法行為的存在中獲取利益。

這期「話說什麼是市場經濟」要講第三個問題:開拓信用資源的制度基礎是財富歸屬的多元化。

我們知道,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碰到一個問題。「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方式不能滿足需要。有時候需要先交錢後付貨,有時候需要先付貨後收錢。交換這個過程在時間被分割開了。還不僅如此,人們還看到,有時候做生意時自己的資金不夠,可以和親戚朋友借。在進一步發展中,人們發現,這種「借」還可以由一個專門的社會中介機構來承擔,當成個生意來做。於是就有了銀行。由此,就發展起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信用經濟。以後,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更多的信用工具、信用方式被創造了出來。比如說人們已經有一定了解的債市。企業發債,投資者買企業債。在這個借貸關系中,雙方誰也不認識誰。那債權人為什麼能夠把自己的錢讓債務人拿去用呢?因為有信用參與其中。

在實踐中人們發現,信用原來也是一種資源。利用信用資源,可以放大實際的資源規模,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動員更多的閑置資源投入到經濟活動中去。

在我國過去2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動用信用資源並不是一件新鮮事。我們的改革開放始終是伴隨著信用資源的利用、優化配置和擴張而發展起來的。上海的寶鋼最開始就是借錢蓋的。債權融資在我國不是一件新事物。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幾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和債權債務關系的發展密切相關。借錢就是動用信用資源。但是當時動用的主要是政府和財政的信用資源。此後,我們不僅懂得了動用信用資源,而且這個信用資源的涉及領域和范圍還越來越擴大。

在90年代後期,我們有以增發國債為基本內容之一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等。這個歷史過程表明,信用資源已經在我國的經濟運行中佔有著重要地位。

現在大家對國債這個信用形式的投資品種已經很熟悉了。最開始發行國庫券時,各單位是攤派的,不買都不成,從你工資里扣。現在買國庫券要排隊。由於國庫券具有風險低、收益高、流動性好等特點,現在這種信用品種已經為社會所普遍認同。

目前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政府的信用資源動用得比較充分了。不是沒有餘地。還有餘地。在2002年和2003年的「兩會」上,有一些人大代表對持續增發國債的「積極財政政策」提出質疑。一些經濟學家,包括一些媒體,也對這個問題有各種看法。這個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但是總體上說,我們現在的國債規模佔GDP總額的比重明顯低於國際公認的警戒線。繼續動用財政資源還有餘地。但這個信用資源即便有餘地,也要慎用。因為財政的信用資源也是有限的,這個信用資源應該在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更多地配置到提供公共產品的領域。而不是簡單地配置在經營性資產的擴張上。公共產品包括社會保障體系、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等,也包括推動城市化進程、完善基礎設施,以及調整社會公平程度等。這些方面都具有公共產品性質。

一方面,政府的信用資源動用得比較充分了;另一方面,企業的信用資源動用得比較過度了。正因為企業的信用資源動用得過度了,才有了人們所說的「三角債」,企業債務負擔過重等諸多的社會現象;才有了銀行不良資產的問題。但與政府信用、企業信用相對照,我國十三億人口的個人信用資源則幾乎處在空白狀態下。而個人信用資源恰好是我們國家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

有人說中國現在信用缺失。這個看法不對。信用是我們幾千年文化傳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人的語言中,「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樣注重信用的話俯拾皆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從販夫走卒到文人仕子都格外強調信用的重要。中國人怎麼會沒有信用呢?中國怎麼會是個信用缺失的社會呢?關鍵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社會經濟秩序存在著混亂,我們上面提到了。再一個是我們對市場經濟下開拓信用資源的方式尚遠不熟悉。例如,在很多人的認識中,資本市場就是股票市場。其實這個認識很片面。資本市場包括兩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一個是股市,另一個是債市。一年期以上的債市也是資本市場。在所有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債市的規模都遠遠大於股市。在過去七年中,發達國家債市的融資規模是股市的七倍。而在我們國家,債市小得可憐,和股市的規模相比明顯失衡。

我國的個人信用資源沒有被合理地動員出來,和我們的社會服務、社會投資、社會金融體系不完善是密切聯系在一塊兒。

現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加上股份制銀行發的各種各樣的卡,數一數,沒有—百種,大概五十種也有了。每一個銀行自己發的卡就有很多種。如果在城市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你口袋裡和抽屜里的卡,用的和不用的大概有十幾種。但是這些卡在開拓個人信用資源的同時,實際上是在分割著個人信用資源。

假定你擁有某銀行的信用卡。信用卡通常都有一個可以透支的額度,當你—不小心花了7000元超過你的5000元的透支額度了,並且忘了按期歸還,這可能給你惹下很大麻煩。實際上,你的信用資源是不是連這7000元都不能支撐呢?遠不是。可能在同一個銀行,你的活期賬戶上還有5000元,一年期定期存單還有三萬元,甚至存款還有幾

Ⅳ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對市場地位的認識逐漸發生變化。 我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

(12分)(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推動我國對市場地位認識的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就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深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取得的成績說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確性,同時對市場經濟地位認識的深化,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2)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我國對市場經濟地位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3)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認識真理,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發展真理。

Ⅵ 市場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制度特徵主要表現在哪幾個

市場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的制度特徵主要表現在:

1、以公有制為主體

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低,發展又很不平衡,客觀上要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而且,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有著天然的聯系,如產權清晰、機制靈活、適應性強,能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有更大更健康的發展,使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以計劃為指導

計劃和市場具有各自的優勢和長處,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處。計劃調節的優勢范圍主要在宏觀領域,能有效地對經濟總量進行控制,但對微觀經濟活動難以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

市場調節的優勢范籌主要在微觀領域,能有效地激發經濟主體的活力,但對經濟總量的平衡、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等的調節顯得無能為力。

3、以達到共同富裕為目標

我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在這個大家庭中農民是佔有絕大多數的。因此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尤其要關注農民,農民作為市場主體遠比其它任何市場主體都大。發展市場經濟使人民共同富裕,其重點、難點和核心就是使農民逐步富裕。

4、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政治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當前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現在全國人民正在努力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領導經濟建設就是黨的中心任務。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一般市場經濟的重要區別,就在於市場機制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相結合。

(6)隨意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擴展閱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我們知道,法應該反映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運行的現實需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市場經濟活動中各個主體、各種行為都必須以法律的形式得到規范,經濟法律制度對市場經濟關系發揮著確定、引導、促進、規范、保護和制約的作用。

從國內外經驗來看,沒有健全的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這既是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成功經驗,也是這些年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總結。

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為標志,歐洲主要國家在其工業革命完成後,都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保障了經濟的有效運行和不斷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經濟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經濟立法工作,立足中國國情,大膽借鑒國外經驗,制定了一系列調整市場經濟關系的法律法規,使各方面經濟活動逐步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經濟法律基礎仍比較薄弱,法律規范仍不完善,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市場經濟秩序不規范,市場經濟運行成本較高,都與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密切相關。

1、保護產權的法律不到位。隨著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實施,國家、集體、個人的財產所有權、用益物權等產權保護有了法律依據。

但伴隨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對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企業法人財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各類財產所有權的法律保護明顯滯後,公有產權受侵犯、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仍不少,隨意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資產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對民營企業的法律保護難以到位,民營企業受到侵權損害時,往往無法依法追責。

2、促進創新的法律不健全。我國制定實施了《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鼓勵科技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

但在科技創新方面,政府習慣於注重用政策的辦法,而不是法律的方式,已有的法律規定也過於原則,操作性不強,缺乏應有的約束力。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用法律手段保障創新政策的落實。

如美國出台《美國競爭法案》,採取縮短專利審核期等辦法,加快科研成果盡快形成知識產權;再如日本頒布《研發力強化法》等,加強創新政策的執行能力建設。

我國雖然科技成果較多,但能夠轉化的科技成果卻很少。同時,涉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類民事、刑事案件頻出,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法治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3、市場法律體系不完備。我國目前通過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法規,對市場體系和市場要素進行規范。

但一些重要領域的法律法規有空白,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的也受當時客觀條件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對市場經濟規律反映不充分,難以規范市場行為,有的甚至很難執行。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方面的法律制度還明顯滯後。

比如,在一些城市已出現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並存的現象,而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尚未作出相應修改。

再如,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大量的資金要素流動已偏離了已有的市場法律規范,民眾大量參與互聯網金融,而又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存在風險隱患。另外,能源環保領域法律法規也很不完善,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沒能依法得到有效遏制。

4、規范市場秩序的法律不完善。我國目前已實施《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等法律,初步建立了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制度。

但總的來看,保障合同自由、維護公平競爭、恪守誠實信用原則的法治環境尚不完善,損害市場秩序的價格欺詐、市場壟斷、行政封鎖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得不到有效制裁。

特別是對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行政壟斷沒有提出有效的法律措施,利益關系人直接提起民事訴訟的法律程序缺乏,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法律體系亟待完善。

5、法治建設與體制改革不同步。以法治思維推進改革,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既要保證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又要不失改革的靈活性。目前,在很多領域兩者之間還明顯存在不協調、不配套的地方。

比如,在制定經濟領域各項具體改革方案的過程中,有的對推進改革可能需要調整、修訂的法律法規梳理不夠。另一方面,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也需要法律法規及時調整修訂,但有時由於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數量多、相互交叉,其清理修訂工作又需要一個過程,就不免出現滯後的情況。

Ⅶ 從自由競爭到壟斷,資本主義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19世紀70年代以前,資本主義處於自由競爭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逐步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代替自由競爭並占據統治地位,壟斷資本主義得以形成。這一時期壟斷資本主義主要以私人壟斷資本為基礎,所以又叫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是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的基礎上形成的。
1、生產集中與壟斷的形成
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壟斷,這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
2、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
當生產領域中的生產和資本集中不斷增強,壟斷逐步形成時,在金融領域里,銀行業的集中也在同步進行。因為銀行之間也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不斷相互競爭,也處於一種優勝劣汰,不進則退的生存環境中。當銀行業的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也會走向壟斷。
3、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壟斷資本在經濟上乃至政治上實行統治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經濟利益所驅使的,是為了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家憑借壟斷地位所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廣義的壟斷利潤包括平均利潤及其超過部分。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在經濟上的實行形式,而大量壟斷利潤的獲取,又進一步加強了壟斷資本的實力,但這並不能說明壟斷本身能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
4、壟斷資本條件下經濟規律和經濟機制的變化
經濟規律產生於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並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由於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客觀經濟條件不同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的客觀經濟條件,因此市場經濟規律,如價值規律、剩餘價值規律和利潤率平均化規律的作用形式必然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而經濟規律的新變化又會進一步引起運行機製作用的新變化。

Ⅷ 英國的自由經濟體制最早是怎麼形成的

英國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也是自由放任市場經濟的發軔地。但是,20世紀以來,英國市場經濟體制已具有不同於自由放任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成為以私人資本所有制占據統治地位,經濟決策結構高度分散,資源配置以市場機制為主要方式,政府對經濟干預和調節的范圍和程度較為有限的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體制。
一、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所有制形式
英國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國家資本所有制和私人資本所有制。它們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在英國,國家資本所有制形式是在開展國有化運動中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的國有化運動。第一次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對大部分私人鐵路、鋼鐵公司、銀行和煤炭公司實行了國有化;第二次發生在70年代中後期,將造船工業和宇航工業收歸國有。這兩次國有化運動都是在英國工黨政府的推動下發生並完成的。經過兩次國有化浪潮,英國的國有企業達1600多家,分布於煤炭、電力、郵政、鐵路、航空、計算機等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部門。盡管如此,這些國有企業在組織機構、供給資金限額、職能和許可權以及部分資產出售等方面,雖也按各級政府的指令辦事,但在生產和財務上卻擁有較大程度的自主權,並作為獨立法人同其他私人公司發生合同關系。因此,英國國有企業實際上表現為政府間接控制的一種公共企業。
1979年5月撒切爾夫人上台後, 提出了把英國建成「大眾資本主義社會」的口號,對國有企業實行了英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和最為廣泛的私有化,從而使英國工黨在英國市場經濟運行中實行企業國有化的兩次努力幾乎化為烏有。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將那些在國民經濟中無足輕重的不具有壟斷性質的規模較小的商業企業實行私有化;第二階段是將那些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並具有自然壟斷地位的規模龐大的部門實行私有化。實行私有化的主要方式是:把企業推向市場,上市股票;把企業賣給私營公司;由集團投資或由管理人員和雇員合資購買企業等。國有企業私有化以後,國有企業的數量大大減少,國有企業的職工人數在全國職工總數中的所佔比例大大下降,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部門中,只剩下鐵路、煤炭、郵政、市內公共交通幾個部門掌握在政府手中。
私人資本所有制形式主要由公司所有制和個人資本所有制構成。在英國,現存的公司所有制形式是依據《1948年公司法》和對該公司法進行了修訂和補充的《1967年公司法》而建立的。公司所有制形式大體可分為公公司、通常私公司和免除私公司三種。公公司是指可以公開募集股份、公開募集公司債務的募集公司;通常私公司是指既不可公開招股,又不可公開募集公司債務,公司股份轉讓和公司股東人數均受到限制的公司;免除私公司則是可以免除某些義務,但必須寫年度報告書,同時也存在某些限制的公司。公司的組建及其籌資方式主要採取發行債券、優先股票和普通股票的辦法。公司所有制的組織形式多為壟斷性企業。
在企業結構上,英國和美國一樣,大壟斷企業居於核心地位,許多中小企業像衛星一樣,緊緊環繞著大壟斷企業,構成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斷推動市場經濟的運行。
二、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市場形式
英國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是以較為自由的市場形式為基礎的。
英國的勞動市場實行的是自由僱傭制。在勞動市場上,僱主有權根據企業自身的需要自行招聘或解僱工人,工人也有權根據企業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情況自由地選擇職業。僱主和工人之間的雙向自由選擇成為英國勞動市場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徵。但是,這種僱主與工人之間在自願基礎上建立的關系也必然存在著利益上的矛盾,而對這一矛盾進行協調的任務則主要由工會去完成。工會作為英國經濟領域中的一個強有力的院外活動集團,具有代表和保障工人利益的權利,可以就工資增長、合同內容、工人權利、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人的福利等問題與資方進行談判,經過多次磋商達成協議。由工會所完成的勞資關系的協議,受到政府制定的法律的保護和制約。
英國的產品市場主要由工業品市場與農產品市場構成。工業品市場的競爭機制較為健全,各經營企業可以自由地購進各類工業產品,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產品的銷售;農產品市場卻是政府大力保護的對象,政府和農場主在主要農產品如家畜、牛奶、蛋類、羊毛、穀物、馬鈴薯等農產品的定價上達成協議,當國內自由市場上農產品價格低於協議價格時,政府就按差價對農場主進行「虧損補貼」。產品市場以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為主要形式。根據經營方法和經營品種的不同,批發商業分為傳統的商人批發商業、批發合作社、自願組合連鎖批發商業、現購自運批發商業、批零兼營批發商業等。其中傳統的商人批發商業是批發商業中最主要的類型,自願組合連鎖批發商業和現購自運批發商業是英國新興的批發商業。零售商業的主要形式有傳統的獨立商店、多支店商店、百貨商店、超級市場、巨型市場、購物中心、消費合作社、郵購貿易公司等。
在市場形式中,英國的金融市場最為發達。金融市場由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構成。貨幣市場經營短期資金,一般為1~7天的拆放,3個月或稍長時間的借貸;它囊括了歐洲貨幣市場、 存款單市場、地方政府存款市場、銀行同業存款市場、公司同業存款市場等。資本市場經營中長期借貸,其方式主要有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有價證券和直接借貸。倫敦證券交易所是資本市場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
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250 多家外匯銀行和眾多的外匯經紀商組成,主要交易英鎊、美元、加拿大元、日元、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和荷蘭盾等;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連結經紀商的專線電話直接進行,完善的電訊設備使倫敦可以與全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保持密切的聯系。
英國以海外貿易為主的特點,決定了外貿市場在英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地位。英國的外貿進出口額在1985~1990年間增長十分迅速。出口商品主要是電器、機械、飛機、紡織品、化工產品等工業製成品,進口商品主要是食品、飲料、煙草、原材料,礦物燃料等;貿易對象主要是歐共體國家、其他西歐國家和北美國家。
三、政府幹預和調控經濟的有限性
英國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體制有別於歷史上自由放任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市場經濟中納入了政府的宏觀調控。
英國的私人資本所有制企業是完全自主的商品生產者,具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決策權,政府雖然沒有直接干預企業經濟行為的權力,但是卻有要求企業按照宏觀經濟目標發展的義務。英國的市場形式具有以市場機制為主要方式配置資源的特點,在實際運行中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甚至被扭曲的現象,造成資源配置一定程度的失效。為了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彌補市場發展的不足之處,英國政府對經濟進行了干預和調控。但是,從英國經濟的現實狀況來看,政府的這一宏觀調控與西方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是極為有限的。英國數百年市場經濟的發展,雖已形成了一整套約束企業和市場行為的法律規章,但是政府對經濟干預和調控的程度和范圍都是較弱小的;既沒有經濟計劃的職能部門,也沒有明確的可實施的經濟計劃,政府幹預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是經濟政策。
英國的經濟政策包括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外匯政策等,這些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對市場經濟運行中存在的諸如失業、貧困等痼疾則無法進行徹底的根治。
為了從宏觀上把握產業結構的發展與變化,英國政府制定的產業政策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合並衰落的傳統產業。在煤炭、鋼鐵、紡織、汽車等產業趨於衰落的情況下,政府對這些產業採取了合並的措施,並進行了現代化的技術改造,提高其設備性能和技術水平。第二,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新興產業是英國現今極有前途的產業,包括石油、電子、化工、高技術等。第三,扶植其它產業的發展。即以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為了加強對經濟領域的需求管理,達到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目的,英國政府制定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的種類有:(1)個人所得稅;(2)公司稅;(3)增值稅;(4)社會保險稅。此外,還有公共項目和地方財產稅,汽油、 酒精飲料和煙草稅,資本收益稅、消費稅等。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在英國經濟的實際運用中表現為財政赤字。英國自30年代以來一直推行的都是赤字財政政策,政府希冀憑借赤字財政刺激消費和投資,抑制經濟危機,促進經濟發展。
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主要內容一是操縱短期利率,英格蘭銀行規定銀行利率高低,其他短期利率如銀行的存款和貸款利率,只允許根據銀行利率作有限的變動,政府也通過發行國庫券來影響短期利率的高低;二是控制貨幣供給量,政府通過控制政府支出和公共部門借款需求等途徑,規定流通中的貨幣量和全部儲蓄存款及存款證書的增長幅度。貨幣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是:通過英格蘭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來控制貨幣供給量,影響利率;有時,政府也會採取某些人為的措施如改變銀行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的比例、規勸各銀行服從英格蘭銀行的意志等,限制商業銀行的行為,控制貨幣供給量。
由此可見,英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有限性主要表現在:它只有短期調節,沒有長期調節;它只調控總量,不調控微觀;它只管價值指標,不管實物指標。
四、與市場經濟運行相聯系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是英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
英國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發源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就已頒布並實施了新的《濟貧法》,推行以救濟大量貧民、失業者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政策;20世紀初制定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障法案,如《老年贍養法》、《職業介紹所法》、《國民保險法》等;到20世紀中期,英國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一體系是與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的運行相適應的。
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四個方面:(1)社會保險。 這是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英國法定的退休年齡男為65 歲, 女為60歲,參加了國民保險的人只要交足了156周的保險金, 退休後即可領取退休金;交納了國民保險金的人在失業期間可領取失業保險金;按月交納了工傷保險金的職工因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或某些規定的疾病而受傷或致殘者可享受工傷保險金;交納了國民保險金的人死之後,其家屬均可得到一筆死亡保險金。(2)社會補貼。 這是對社會保險的一種補充。英國社會中沒有交足國民保險金不能領取退休金而只能領取少量救濟金的80歲以上高齡老人和不交納國民保險金的16歲以下兒童均可享有這一補貼。(3)社會救助。對象一般是低收入家庭、 就業不充分的人和那些無力上交國民保險金而領不到退休金,或只能領少量退休金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需要的老人。(4)醫療保健,英國於1948 年建立了國民保健制度,凡英國公民,無論其財產多少,均可免費獲取國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
英國社會保障費用主要來源於職工、僱主交納的國民保險金和政府的財政撥款,凡享有退休金、工傷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等權益的人,均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納國民保險金;政府的財政撥款主要用於醫療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設施。
英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實施對英國市場經濟的運行所產生的影響具有兩面性。第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在使全社會公民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的同時,卻使英國社會兩極分化的現象日趨嚴重,貧富不均的鴻溝繼續擴大。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既使全社會公民在處於年幼、失業、疾病、傷殘、孤寡、年老時能得到社會的支持和幫助,也使全社會公民能夠享受到國家提供的多方面的社會服務。這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網路的形成,覆蓋了全社會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但是,社會保障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大部分的保障基金卻作為「社會工資」流入了高收入階層的腰包,廣大的貧民階層所得甚微,英國社會中低於、處於或略高於官方貧困線的貧困家庭不斷增加。面對這一現實,人們無不懷疑社會保障制度「社會安全網」的作用。在資本主義制度中,貧困和兩極分化現象不是實施社會保障制度所能克服和解決的。
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在鞏固了壟斷資本統治的同時也使壟斷資本統治者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造成了經濟發展的長期停滯和低速增長。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使英國壟斷資本統治者利用小恩小惠籠絡了人民群眾,利用社會保障的具體設施麻痹了工人的鬥志,束縛了工人的行動,從而鞏固了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壟斷資本統治者在社會保障制度這一「保護傘」之下,隨心所欲地剝削工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他們利用國家提供的社會救助加強職工的培訓教育,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素質;利用公費醫療,恢復和改善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利用多種福利事業,提高勞動者的勞動興趣;利用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刺激經濟的增長等。所有這些,都為壟斷資本的統治奠定了「社會和平」和政治穩定的基礎,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秩序和生產條件。但是,社會保險基金的大量開支卻使英國這個經濟上的「窮國」表現為消費上的「富國」。財政出現赤字、國債急劇膨脹,市場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加上越來越多的沒有工作或少干工作的人也可以照常生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去尋找、恢復或變換工作的緊迫性,降低了勞動的流動性,滋長了對社會和政府產生依賴和吃「大鍋飯」的思想,造成了企業生產的低效率和整個經濟的低速增長。可見,英國社會保障制度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一個環節,要對市場經濟的運行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Ⅸ 求關於市場經濟的論文,急!!

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時空條件是處在20世紀90年代並向21世紀交替期中的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環境,其目標指向是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而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崇尚經濟法治,把法律作為對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和微觀調節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種手段也都必須納入法制的范圍,並要求整個社會生活的法治化與之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確立一整套完備的市場規則,形成和維護高度規范化的市場秩序,保障市場機制的良性運行。所以,現代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為此,本文特就此主題進行一些法哲學的思考和探索,以期有利於深化對這一重大問題的認識。

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有了商品生產和交換就有了市場。然而,在嚴格的意義上,作為經濟類型和經濟范疇的市場經濟,則是伴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並在出現了權利本位、契約自由、法人制度等重要的法權關系和法治狀態的情況下才正式形成的。從封建專制體制下的義務本位進展到權利本位,重視人權、自由、民主、平等,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偉大進步。當然,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利本位實質是私權本位,即主張絕對私有權和私有財產神聖,把私權和私利作為推動人們從事一切活動和交往的原動力。這既給資本主義經濟注入了活力,又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淵弊。

由於權利本位的確立,使人們的社會關系實現了從"身份到契約"的重大轉換,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和平等權利。特別是契約自由原則又促進了商品生產、經營者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的原則下進行彼此有利的交往和交易,意味著可以憑靠契約規范來約束交易行為乃至全部經濟行為,從而形成所謂"私法自治"的原則,即所謂"協議即法律"。正如法國民法典第1134條規定的:"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因此,可以說,權利本位、契約自由,這是市場經濟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法治條件,也是市場經濟對法律之需求的深厚基礎和源泉。它們並通過民事責任制度中的過錯責任原則(即"無過錯便無責任")而得以強化,使對個人人格的絕對尊重和個人意志的充分自由成為市場經濟自由發展的寬闊天地。近代發達的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還得益於法人制度的產生和確立。因為生產要素商品化,法人以商品交換為紐帶形成交換關系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法人作為"社會積累的新的強有力的杠桿"(馬克思語),使獲得資本和積聚資本具有了穩定的法律形式。法人制度有利於確認和保護商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地位和權利,有利於確認和維護市場經濟關系中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它把法律的保護領域和規范范圍從經濟活動中的自然人個體擴大到社會組織及其行為,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市場機制的社會化程度和進程。

發達的市場經濟經由了從自由經濟向壟斷經濟的發展,雖然由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私權本位被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所謂社會本位或團體本位所補充,絕對私有權也受到一定限制,契約自由原則因團體契約和法規限制而有所修正,過錯責任原則也因無過失賠償之成立而受到沖擊,但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法治條件不但未被削弱,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市場經濟對法律的需求越來越突出、迫切。包括對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義務關系的確認;對諸如產權關系、市場體系、市場組織和結構等市場經濟制度的規定;對各種生產要素的商品化、市場參加者的行為及相互關系等市場經濟關系的界定;對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和各環節的規范等等;以加強對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保障,並反對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失序性行為。特別還有一個重要方面便是規范政府調控市場的行為,以法制權,以權利制約權力。這些都必須要靠強化法治,健全法制體系和完備法律手段,而且它們已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有機構成。法律對經濟運行不僅起著規范和保障的作用,而且起著調節、引導、組織、管理、預測等作用,它為市場交易行為和整個經濟發展提供一種穩定、明確、普遍的准則和模式,提供一種平等、自由、公正、公開的空間和條件。這正是市場經濟發展所極為需要的。因為市場經濟運行的根本規律即價值規律所體現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以及商品交換的等價原則和競爭機制決定了商品和市場都是"天生的平等派",都是自由、民主的載體,都要求體現公開、公平、公正。而且市場經濟最需要有序化運轉,否則,任一方面和環節脫序,都會造成交易行為和經濟運行的紊亂。只有法律才是保障經濟有序化的最權威、最切要、也最有力的武器,因為法律權威為全社會所共識,法定的權利為全社會所共享、法律規范也必須被全社會所普遍遵行。

市場經濟具有二重性,既具有利益原動力和競爭機制所驅使的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價值規律所蘊含的一定自我調節能力;又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時滯性、波動性等非有序化傾向和強調本位物質利益的消極方面,容易滋生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因此,適度的計劃調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也是應當的,特別是現代市場經濟所不可缺少的。否則就不利於保證經濟總量平衡、防止經濟劇烈波動、合理調整重大經濟結構,以及保護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等,對於防止貧富懸殊、兩極分化更是無能為力。計劃與市場並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發展經濟的兩種不同的手段;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也是既具有相斥性,又具有互補性。只能說作為經濟類型的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能同時並存,然而計劃經濟中有市場,市場經濟也需要計劃,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計劃調控必須是以自覺運用價值規律為前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要的計劃調控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之上的計劃體制。而且無論是計劃調控或是行政管理都必須依法進行。要符合法律的規定,由法律授權,受法律所監督和限制。否則,就會使受不到監督和限制的政府意志和權力任意施行和膨脹,從而反過來限制、干擾甚至侵害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發達國家市場經濟關於市場經濟的法哲學思考發展的經驗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政府對市場事務的直接干預越小,政府機構的職能越是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市場經濟運行的效率就越高。法治經濟所需要的是有限的政府權能和受控的政府行為。總之,怎樣做到使適度的計劃調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與市場機制有機耦合,關鍵也要靠法治。法者度也,只有靠法律的力量才能制衡作為權力主體的國家(政府)的干預與作為權利主體的市場參加者(生產、經營者)的行為之間的關系,使之均不失度、越軌。而且法律的規范性作用在於使社會"擺脫單純的偶然性或任意性"的支配,以有效地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和國家計劃的隨意性,保障市場機制的自主、獨立和穩定性。正如馬克思在談法律的這種重要社會功能時所說:"這種規則和秩序本身,對任何要擺脫單純的偶然性或任意性而取得社會的固定性和獨立性的生產方式來說,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因素。"由此可見,統一都納入法律軌道的計劃調控和市場調節,二者縱橫結合,成為市場經濟發展所要求的經濟法治運作中的兩翼。

至干為什麼說現代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而不是通常所說的"法制經濟",個中亦有其深刻的意蘊。"法制經濟"與"法治經濟"這兩個概念雖密切聯系,但又有嚴格區別,這正如"法制"和"法治"有嚴格區別一樣。一般含義的"法制"即法律制度之謂,它與國家和法律相伴並隨,與民主沒有必然的聯系(只是到了近代社會,法制才與民主政治成為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因此,既有專制政體下的法制,當然也有民主政體下的法制,所以秦王朝的嚴刑峻法和秦始皇的暴政正是導致秦朝很快覆亡的重要原因,而希特勒也可以利用其法西斯主義的法律制度來殘害人類,因為這些都可以說是一種"法制",都可以在"法制"的外衣下推行暴虐的專制獨裁。可見專制政體下的法制實際上是人治,法律不過是最高統治者實行專制獨裁的工具。而"法治"即依法而治,它與人治相對立,由民主相融而共存。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法治乃是近代民主制度的產物,它必須以民主政治為前提,它與任何形式的人治和專制絕難並存。換言之,有了國家和法律也就有了法制,只不過其健全和完善程度不同而已。但有了國家和法律,建立了法制,卻並不等於就實現了法治,它還須在法制健全的基礎上充分實現了民主政治,即徹底棄絕了人治,禁絕了專制,從而使良好的法律得到有效的執行和一體遵行,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最高權力層的行為都無例外地納入了法制的軌道和范圍。所以"法制"所重視的不過是法律體系的完善和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過程和機構的健全,其關注點是維護公共秩序和約束公眾行為;而"法治"所強調的則是整個國家體制和社會機制必須依法而治,其關注點是確保人民權利,有效制約和合理運用公共權力。因此如果僅提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還只能是從形式上說明了市場經濟要依靠法制(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前,我們也都知道改革和經濟建設離不開法制),但卻沒有揭示出市場經濟需要什麼樣的法制?是適應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合乎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及效益的法制?還是適應計劃經濟體制要求的很大程度上是搞人治的法制?只有明確地提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才能更確切地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特徵及其根本屬性,才能准確地概括市場經濟對法的內在的深刻的本質需求,也才能體現市場經濟對法律的價值選擇和理想追求。



現代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所發展到的一個高級階段,不僅市場領域和規模都空前擴展,市場機制也更加成熟,而且國家調控手段也相應完善,尤其是法律手段和法治條件被予以高度重視和強化。在現代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各個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又各具其優劣和特色。

目前,從有關資料來看,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主要呈現五種模式:(1)美國模式,人稱"分散型的市場經濟",有的又稱為"宏觀需求干預型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微觀經濟由市場導向,政府通過法律條文和執法程序來保證市場競爭,同時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干預。這樣,投資者就敢於冒風險、把資金投入高科技產業,資金流動也比較靈活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2)英國和北歐等福利國家模式。企業和家庭由市場維系,政府作為第三者調節社會福利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3)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微觀經濟自發調節;宏觀關系政府控制,實行"盡可能多的競爭,最必要的計劃"。同時實施提供社會保障、社會公正和社會進步的社會福利政策,但它們都不能妨礙市場機製作用的發展,主張使帶來效率的市場和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結合起來。(4)法國的指導性計劃模式。生產和交換等由市場組織;由政府制定中長期規劃進行指導。(5)日本的國家發展導向模式,或稱為"協調型的市場經濟"或"社團市場經濟"。注重經濟關系的協調與和諧,在發揮市場作用的前提下,政府通過產業政策進行引導,限制過度的市場競爭,並與企業巨頭緊密協作實施指導性經濟計劃,著力解決宏觀經濟體制的互相約束與彼此協調。

這些均說明,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無論是市場機制或是國家的宏觀調控都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因為隨著經濟規模和領域的擴展,市場體系的日益復雜龐大,市場經濟關系的覆蓋面、觸及面越來越寬廣,現代市場經濟已不能單靠"私權自治"或"意思自治"而自發運行和發展,還需要有良好的公共權能體系予以宏觀調控,進行間接干預,才能保持在高層次、高水平上運轉。但是這種宏觀調控和間接干預必須適度和具有自控能力,否則就會打亂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破壞市場經濟關系,以至走向它的反面,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枷鎖。而如何使市場機制與國家的宏觀調控有機契合,就只有靠法律,關鍵就是實行法治。從法治的觀點看來,各種宏觀調控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都可以歸結為法律的手段,都必須由法律所武裝和整合,受法律的監督和限制,並使其規范化、制度化和更具有權威性,以避免其隨意性和偶然性,也便於使計劃從指令性向指導性轉化,政府職能從管理型轉向服務型、協調型。經濟調控手段法制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法律手段是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的基礎和效力依據。法律的手段比起其他手段所具有的優點在於:法律是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化調整手段,它與經濟手段相比更具有權威性、普遍制約性;與行政手段相比也有其特具的優點:第一,它可以避免因政策性變換造成的短期行為等不利後果,有利於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第二,它不是簡單地抑制某一種社會現象,而是通過對人們權利、義務關系的調整,力求消除某一類社會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並保護和發展所需要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至於制止經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打擊經濟犯罪、矯正越軌的行為習慣和恢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就更得靠法律的手段了。所以法律的調整手段比較有利、有效,也更少產生副作用和後遺症。

法律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對經濟發展的總量和全局上進行宏觀調控,以及規范協調和統籌各種宏觀調控手段,而且還深入到了微觀經濟領域。即無論是市場或是企業的管理和運行,都要靠法律的規范性作用作保證,都必須依法進行,這已無需贅言。同時,企業和市場的管理和運行所需要的一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內部規章、雙邊及多邊協議、契約等,只要是涉及到人們的權利、義務關系或具有一定規范作用,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並符合程序,都具有相應的約束力和效力,從廣義上講,都是經濟法治的必要補充和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發達的市場經濟與現代法治相融合,其具體含義就是成熟的市場機制與良好的宏觀調控機制都通過法律的整合作用而相契合、銜接。其中,法律貫穿始終、深入到各個環節和領域,通過發揮其全方位的整合作用而實現法治的整體效應,從而使現代市場經濟成為一種新型的、規范化、制度化了的市場經濟,即法治經濟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以法律為紐帶,以市場為中心,把國家(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活動和行為緊緊地、廣泛地與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連結在-起,以充分獲求和實現經濟活動乃至一切社會活動的效率和效益。在這個過程中,法律的影響和作用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經濟利益和法律後果支配和左右著人的各種行為。一方面,有利可圖成為人們行為的內在驅動力和經濟組織、經濟關系產生、形成、發展、變更的吸引力、聚合力;另一方面,行為自由和無所顧忌便是法無限止或有法可依,而法律所不允許者是人們作行為選擇時必須最慎重予以權衡的社會禁令。因此,效益原則和合法性原則就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兩大基本原則,現代市場經濟的利弊優劣都與此相關,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的一系列重大矛盾關系都與此相聯系。

例如,現代市場經濟既要求經濟上的自由貿易和競爭,又要求秩序和機會均等;既追求效率和效益,又必須考慮社會公平和公正;既要求民主、公開的氛圍和人的行為自由及獨立、自主的權利,又要求對各種利益傾向、利益主體、利益集團施以統一、協調、制衡。但是,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真正實現自由貿易必須以反對不正當競爭為前提,反對對市場的壟斷、操縱和詐欺行為,反對以權力等非經濟因素來肆意干預、左右經濟。正當的競爭是平等的競爭,是機會均等而且又是風險均等的競爭。然而競爭既帶來效率和效益,又可能擴大社會差別和經濟差距;這種差別和差距如果得不到適度的控制和緩解,就會成為妨礙經濟進一步發展乃至社會穩定的因素。因此,即使是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得不採取社會福利政策和社會保險措施來予以緩解,並通過調整生產結構和產業結構使企業得到平均利潤。這一切都離不開法律和法治。法治既可以保障自由競爭和效率,又利於保障和協調社會分配,平衡利益沖突,達到必需的社會公平。公平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實現社會公平是一個動態的辯證的過程,它只能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適應,任何時候都不可能作到絕對平等和公平,公平和平等都以權利對等和機會均等為參照系。絕對平均主義既丟掉了效率又不可能達到虛擬的公平,因為如果缺乏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機會均等,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社會公平,而只能造成普遍貧困。走上現代市場經濟的國家都無一不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來協調和平衡公平與效率的矛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擺脫不了效率與公平這一人類物質生產與生活的固有矛盾,然而通過改革而保持和發揮出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有條件比較更好地解決這一矛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改革十多年來的經驗表明:既不能以單純追求公平來犧牲效率,因為如果不以生產力的發展和勞動效率的提高為基礎,就沒有條件實現社會公平;又不可因著意強調效率而忽視、放棄社會公平,因為分配不公、不合理,不僅會刺傷勞動者的積極性,而且會減弱廣大人民群眾對改革的支持力和承受力,從長遠來說,也不利於實現共同富裕。當然,防止分配不公,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即既不能再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又不應加大貧富懸殊、放任兩極分化。至於諸如"腦體倒掛""非商不富"等不正常現象,則本身就是國民再分配不當、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是對按勞分配原則的扭曲,須盡快改變,否則也會加大分配不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為主導,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就是兼顧社會公平與效率的良好基礎,提供了一種在新的基點和層面上來解決效率與公平的矛盾的條件和可能性,既允許先富後富,提倡多勞多得、不勞動者不得食,分配上拉開檔次,經濟發展和效益上體現出差距,鼓勵在正當、合法的前提下發財致富,以有利於搞活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同時,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和貧富懸殊。避免加大社會差別和經濟差距。特別是制止非法致富,禁止用不正當手段攫取社會財富和他人財富。並通過改革把勞保福利變為國家既承受得起,又有利於調動和保護勞動者積極性,發展社會保障和公益事業,加強人權保障和環境保護等。這樣,就便於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進行初次分配反映效率和差距,又通過國家調節的作用進行的再分配體現社會公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而這一切,更離不開法律和法治。

為解決好效率與公平的矛盾,還必須處理好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關系以及它們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問題。不能把精神生產排除在國民再生產和再分配體系之外,因為科學技術和教育文化,都直接或間接地形成生產力(科學技術乃是第一生產力),特別在現代社會,它們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正與日俱增。因此,科學技術和教育文化事業不僅要為經濟建設服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且它們本身就是整個社會生產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力勞動及其成果,正越來越多地進入市場,變為商品,直接或間接地產生出經濟效益。但是,又不能使精神生產、文化領域以及政治行為都一概簡單地適用商品交換和市場法則,因為它們有自己特定的價值體系和對經濟基礎的相對獨立性。經濟基礎的發展只能要求上層建築與之相適應,而不能要求與之亦步亦趨甚至予以銷融和吞並。否則,就不僅會妨礙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發揮積極能動的反作用,而且不利於社會分工和社會結構趨於合理,而社會分工,既是任何社會發展的前提,又是社會發展程度的標示,與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互為因果。所以,發展市場經濟絕不等於要全民經商和一切社會關系商品化、一切經濟關系商業化。現化市場經濟越是發達,就越是需要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與之相配合,否則,經濟發展就缺少後勁,還會失去動力。即使是在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是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雙重發展,也在努力建設為其物質文明服務的精神文明(只不過性質不同而已)。任何對精神生產和精神文明的削弱和損害,都將導致扼殺經濟發展本身。為此,就必須為創造性智力勞動及其產品和服務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使之有力地促進經濟建設;同時從法律上明確地區分和界定生產要素和非生產要素,物質生產要素和精神生產要素,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等等,以避免構建市場經濟關系時的簡單化,庸俗化傾向。可見現代市場經濟使社會關系的商品化、市場化程度更高,領域更寬、范圍更廣、商品及市場經濟關系更復雜、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市場經濟運行的有序化要求也更突出,就更需要有完備的市場規則和嚴密的法制保障。否則就會失序和亂套。

現代市場經濟不僅覆蓋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領域,而且要求把整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都作為其運行空間,要求突破區域限制和關稅壁壘。因為市場的存在和發展本身就具有廣延性,市場機制本能地就趨向於廣泛聯系性和不受局限性。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市場的空間范圍不斷擴大,從區域性擴大到全國性,從國內擴展到國際。一般說來,市場空間越寬廣,交換成本就越低,效益就越高,資源配置也越易趨於合理。所以,現代市場經濟不但與條塊分割及地方保護主義尖銳對立,並且與狹隘的關稅保護、封閉的雙邊貿易不相適應,而要求整個世界市場都暢通無阻,連為一體。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既是封建主義的遺物,又是權力經濟慣性的表現,使企業"婆婆""保姆"爭屬,令出多門,限制和阻隔了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破壞了機會均等,是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頑敵。而關稅壁壘不過是它們在對外貿易上的延伸,是閉關鎖國習俗遺留下的經濟屏障而已,恢復我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國地位,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可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銜接,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接軌,從而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世界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相合拍。這對我國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既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又提供了發展的機遇,促使我們加快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換,以及從人治向法治的轉換。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必須使國內法律制度和體系與國際法律體系規范相銜接,國內市場運行規則還應符合有關國際慣例的任務。為此,就既要考慮到中國國情,而不能簡單、完全地移植西方市場經濟體制;又必須打破空間界限,不囿於姓"資"姓"社",積極、大膽地引進和借鑒世界各國市場經濟的豐富經驗和法律規則,制定既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世界通例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以便繼承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財富,收到超前和簡便之功效,從而大有益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育和發展。在這個問題上,強調國際性與注意中國國情並不矛盾,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在國際化、全球一體化的大格局中來調配、適用各國特色的國情。



由此可見,發軔於20世紀80年代,正發育於90年代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面臨的發展條件既有利又有弊。這主要是表現在與世界現代市場經濟的關系以及在其發展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問題上。由於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已歷經數百年,因此我國發展市場經濟可以通過人類共同體的"獲得性遺傳"作用而有一個高的起點,即利用其已有的成就與現代市場經濟相接軌,這樣就不必從頭做起,從而簡約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和行程。顯然,這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另一方面,由於我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而從半封建、半殖民躍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再加之以住"左"的錯誤的影響,使我國的市場發育至今還不充分,市場機制不成熟,長期計劃經濟的固有模式、傳統習慣和觀念都具有頑強的抗力。特別是市場規則和法制環境不完備、不健全,人治習慣還頑固存在。這些都給發展市場經濟造成諸多阻力和困難,使我們尚未具備立即直接邁入現代市場經濟的主客觀條件。因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努力創造好條件,排除種種阻力和困難,力爭盡快地與現代市場經濟接上軌。

在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必須高度重視法律在引導和保護市場經濟發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切認識和牢固樹立現代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的觀念,以便增強我們運用法律手段來引導和規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大力加強經濟法制建設以及整個民主、法制建設,加速這一轉變過程,使我國經濟發展快步邁向現代市場經濟的新台階。

為此,就需要正確理解"法治經濟"的特徵和內涵。

(一)"法治經濟"是相對於"人治經濟"而言,是人治經濟的對立面。而人治經濟中弊病最多,危害最大,傳統勢力也最為頑固的,就是權力經濟。因此,為使問題更明確起見,現特就法治經濟與權力經濟作一比較,二者的對立除了以上所談及的以外,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l、權力經濟是一種人治經濟,無規則的非程序性經濟,排斥平等、公開、公平、公正,也無自由、民主可言。封建社會的所謂"官商",現代社會的所謂"官倒",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買辦",都是權力經濟的一種典型形態,主要是靠手中的權力或特權來操縱控制經濟,以攫取超額利潤。權力經濟習慣勢力造成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很容易導致濫施權力,而政府權力無限制地介入經濟活動,就必然造成不平等的競爭環境和發展機遇,從而成為市場經濟發育、發展的破壞性因素。在當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權力經濟仍繼續以各種方式在頑強地表現自己。如國有企業利用獨占生產經營權對市場進行壟斷,經濟行政管理部門利用行業管理權力實行操縱和控制,行政性冒牌公司牢牢抓權並利用權力搶掠式經營,地方之間為保護地方利益而實行經濟封鎖等等。這些既是權力經濟的惡劣表現,又是計劃經濟帶來的後遺症。以往的計劃經濟給權力經濟准備了土壤和溫床,計劃經濟本質上就是種權力型經濟、人治經濟。從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史來看,計劃經濟只適合於政權初建和鞏固政權並憑靠政權來變革舊的生產關系的

Ⅹ 經濟自由化對世界經濟發展只有促進作用嗎

所謂貿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員方通過多邊貿易談判,降低和約束關稅,取消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擴大本國市場准入度。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進行貿易自由化。自由貿易政策允許貨物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國際價值規律作用下,可以刺激競爭,鼓勵發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世界性的分工和貿易發展,擴大市場;同時使消費者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

世界經濟呈現出全球化端倪的初始階段可回溯到10世紀初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但是, 引起國際廣泛關注並形成世界潮流的具有現代意義的經濟全球化這一現象則是本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與此相應的是全球化這一概念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漸被國內外學術界所廣泛接受和使用。盡管人們對經濟全球化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准確全面地把握經濟全球化的特徵、趨勢及其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和作用等,對於各國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戰略,具有至關重大的意義。本文認為只有加大對外開放,積極、主動融入世界經濟運行體制,才能加快我國的經濟建設,更迅捷地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一、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深刻影響
與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信息社會的主要推動因素是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一樣,經濟全球化也是科學技術進步的要求與結果。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日益增強和擴大的社會生產力越來越要求擺脫國家疆域和主權的束縛,以在世界范圍內更有效、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各種資源,共享全球更加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還推動著國際分工和協作向國際范圍擴大與深化,把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吸納到全球范圍的分工與協作體系之內。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各國經濟政策的制定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一,經濟全球化在形成世界經濟統一體的過程中必然要求各國實行開放的市場經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之後,中東歐、獨聯體國家及中國等重新走上市場經濟的道路正是這一規律起作用的結果。各國只有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根據自己面對的客觀環境和具體條件,採取相應的對策和步驟,逐漸開放自己的市場,才能使自己在世界經濟加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形勢下處於主動、有利的地位。
第二,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必須改變現有的世界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化對西方發達國家是有利的,因此,他們大肆宣揚,宣稱這一趨勢能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巨大的利益」。然而1999年7 月12日,聯合國發布的年度《人類發展報告》中則指出:「在當前全球一體化進程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全球社會的貧富懸殊問題變得更加嚴重。西方七國獨攬經濟發展大權,最富國家的1/5人口控制了全球國內生產總值額的86%,而有80多個國家目前的年收入比10年前要少」(註:摘自:《羊城晚報》,1999年7月13日,國際新聞版。)。從這可看出,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程度的國家所獲得的利益是有巨大差異的。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在新的世界體制中,各個國家,貧國和富國,科技落後和科技先進的國家都應能得到實惠。全球化必須在各國平等的基礎上實現,是一個自願聯合的過程,各國經濟的縮小有利於促進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中的各國經濟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第三,經濟全球化在促使各國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關系進一步加強過程中,必須要求各國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各個國家對自己的產業結構、經濟運行機制、經濟管理體制進行必要的改革。目前,一些國家的經濟陷入困境,甚至發生危機,則與這方面的改革不力、過於滯後有密切的關系。90年代美國經濟的發展及東亞發生的金融危機,使人們在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90年代的美國,適時調整產業發展戰略,制定了引人注目的科技政策,積極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體技術,在全球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一直處於主動、領先的地位,取得了連續8年經濟增長的佳績。與美國相比,90 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一直處於蕭條狀態,這是因為它在戰後形成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管理體制在新的世界經濟面前已顯得過於老化和僵化的結果。東南亞發生經濟危機,其根源就是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及宏觀政策等已不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惡果。因此,能否認清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制定自己國家正確的發展戰略,並採取確實有效的措施促使其實現,調整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以適應客觀形勢的發展,已成為各個國家在新的世紀里成敗的關鍵。
第四,經濟全球化給不同國家帶來的利益是不均衡的,各國應把立足點放在創造條件,趨利避害上。經濟全球化是客觀存在的,這已是不言的事實。它給不同國家和地區帶來的機會和挑戰是不均衡的,使各國、各地區的市場參與者進一步出現多元化趨勢。它使具有環境等優勢的國家更易於吸引外資,具有出口優勢的商品更增加出口份額。這會促使商品和資本的國際流動呈現相對集中的狀況,使國際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了。每個國家可以在市場經濟中,在本國經濟最大承受力的基礎上尋找開放度最高的與世界市場的結合方式,根據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積極參與全球化,獲取最大的利益。

與隨意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