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低碳經濟對我國的影響

低碳經濟對我國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08 08:55:57

『壹』 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麼重要意義和作用

有利於環境的改善,有利於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貳』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有何積極影響

中國大力扶植「低碳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2010年01月07日15:15新華網我要評論(0) 字型大小:T|T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吳雨)在中國經濟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之時,以低碳產業、清潔能源、環保產業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卻顯現出一番非凡的增長態勢,在其迅速成長的背後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009年,國家出台的多項財稅和金融措施,在危機中找尋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中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

2009年開始,國家財稅部門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率,取消了公路養路費等六項收費;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補貼消費者,鼓勵企業生產、研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金太陽」「太陽能屋頂」等計劃伴隨著一系列政策和意見出台,不斷加

『叄』 求低碳經濟對我國是發展阻力的立論,辯論賽要啊,救命

低碳經濟會影響國家的短期經濟發展

『肆』 低碳經濟對我國能源貿易的影響

中國的能源需求問題首先是相對於儲量和人口而言的。中國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低。盡管30年前,總的中國人口已近10億(1978年底總人口9.6億),但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資源儲備可以說相對充足。因此,過去我們總說「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然而,十幾億規模的人口一旦開始增加能源消費,資源稀缺性逐漸顯現。按人均擁有指標來衡量,中國是一個能源、資源儲備較低的國家。2007年人均能源可采儲量國際比較中,中國的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可采儲量都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的能源需求問題也是相對於國際市場而言的。簡言之,相對於中國需求,國際市場太小。通過主要國家一次能源需求比較看,中國能源需求上漲快,但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很低,印度則是非常低。從現在起到2030年,中國能源需求增長將近一倍,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長三倍以上。日本和美國等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成熟發達國家,能源需求也將保持小幅增長。即使中國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大幅增長,人均能源需求仍將遠低於發達國家。2030年,中國人均能源需求略高於美國的1/3,印度只有美國的1/10。
目前,國家發展低碳經濟受制三大問題,即企業參與意願不高、運作機制不規范、標准制定困難。首先,我國中小企業眾多,且大量集中於製造業,這些中小企業具有參與減排的任務,但是減排的意願並不高。其次,在運作機制上,與其他商品市場不同的是,政府在碳交易市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碳交易總量的核定都屬政府職能,而通過市場機制配置的需求效率是最高的。最後,標准制定不僅要求國家確定總體目標,還需要對相關技術進行核准制定,對第三方認證制度進行授權,以及建立交易制度和懲罰機制。碳排放交易體系是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的環節,如果沒有碳排放交易體系就沒有低碳經濟,因此通過開發自願性碳減排交易體系,逐步過渡加入到國際大的點對點的循環,最後實現促進國家低碳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才是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可行或可持續之路。
中國存在走低碳發展取決於未來新一代能源技術研發狀況及融資保證問題。低碳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融資保證問題如果得不到較好解決可能會阻礙低碳發展。應通過資本市場、節能信貸、風險投資等途徑解決節能減排資金的來源問題。因此,必須加快中國金融體制改革,促進RE&EE投融資發展的體制和環境,這包括國家出台支持性和鼓勵性政策、拓展能源項目的投融資渠道等,如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建立專項基金、爭取國際資金的支持、鼓勵民間金融等。
發展低碳經濟,減少對傳統能源的消耗,促進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解決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徑。從中國國情角度:當今中國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為主體的經濟,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的比重一般為2/3。這種典型的碳基能源經濟使我國經濟和能源結構的「高碳」特徵十分突出,CO2排放強度相對較高,節能減排形勢非常嚴峻。由此,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由高碳能源經濟向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的根本轉變,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低代價發展的迫切要求和戰略選擇。

『伍』 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經濟轉型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論文

氣候變化問題與人類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確實是一件大得不得了的事情。我們大家已經看到了,剛剛進入新的一年,極端天氣狀況就讓人們措手不及。元旦之後,北京降了近50年來最大的一場雪,氣溫也沖破了近40年來的最低值,內蒙古、新疆的一些地方降雪厚度達到3米以上。距離我們很遙遠的英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也遭遇了四五十年來最大的降雪和嚴寒天氣。這僅僅是氣象的提醒和警示。從全球范圍看,氣候冷熱變化反常,由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頻頻暴發,人類與環境、人類與氣候的矛盾似乎越來越尖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距離越來越變得難以丈量、遙不可及。
眼看著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帶給人類的嚴峻挑戰,我們建築五金行業能做些什麼呢?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迎接並加快建設低碳經濟,就是努力推動低碳產業的發展與進步。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應該勇敢地去擔當,應當責無旁貸地行動起來。
有關專家依據全球經濟發展的幾個階段分析指出,如果說第一次經濟革命是蒸汽機,第二次經濟革命是電力,第三次經濟革命是信息革命的話,那麼低碳經濟將催生第四次經濟革命,這將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是人類以防止再生能源枯竭,防止地球變暖,從而拯救地球家園的行動。由此可見,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已是不可逆轉,低碳經濟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成為重塑世界經濟版圖的強大力量。
我們要真正認識到,低碳經濟是經濟轉型的支柱,是人類走向未來的正確路線。近日,國內有一家主流媒體分年齡段作了一個主題為「生活中最大憂慮」的大范圍調查。調查結果中有關於住房等多個「生活中最大憂慮」的選擇,但選擇最多的還是「氣候與環境變化帶來的身體健康狀況惡化」。想一想,這些年來我們確實沒有很好地善待我們生存的環境,沒有善待我們飲用的水資源,沒有善待我們呼吸的空氣,甚至沒有善待我們的食物。現在看來,代價確實很沉重。好在越來越多的人醒悟了,他們發出呼籲:我們不能住著新房、開著汽車、銀行里放著存款,但卻呼吸著有害的空氣,喝著被污染的水,吃著不環保、不健康的食物,聽著親人和朋友在病榻上傳來的呻吟。我們必須走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子,堅定不移地發展低碳建材產業。
發展低碳建材五金產業路線圖
低碳建築五金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追求綠色GDP的建材產業發展模式。發展低碳建築五金產業對我國建材行業來說,確實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有許多有利條件和有利因素,當然也有不少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從傳統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學發展之機,奠定行業的發展能力和思想理論基礎,迎接建材行業全面創新階段的到來。
先說發展低碳建築五金顯而易見的幾個有利因素。一是有利於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就是要快速提升先進生產力的比重,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尤其是已被國家列為產能過剩的水泥和平板玻璃產業,更要堅定不移地淘汰落後產能,抑制重復建設,推動產業升級。建築五金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就是要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推動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充分發揮建材業窯爐消納固體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的優勢。這些年來,我們建築五金行業一直在為此而努力,從2000年至2009年,我國水泥噸能耗已降低了40%以上,但我們還有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我們要抓住發展低碳建材產業的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步子,用事實改變人們對建材行業的誤解。
二是有利於推進新型建材發展。低碳經濟以能源的變革為中心,涉及的行業和領域十分廣泛。國際上普遍公認的減碳經濟產業體系包括低碳產品、低碳技術、建築節能、工業節能和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環保設備和節能材料等。其中與建築材料緊密相關的有建築節能和節能材料等。一些發達國家針對建材行業的特點和發展現狀制定出台多項調控政策,激勵建材行業向低碳經濟發展,我們可以積極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有效控制資源能源消耗,有效控制有害氣體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力推進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材料的開發利用。
三是有利於向低碳、節能方向構建高速發展的新型企業。據權威人士推測,到2020年左右,低碳經濟將會形成大氣候。為了迎接低碳經濟時代,我國正在採取一系列調控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過快增長,加大淘汰鋼鐵、建材等幾個行業落後產能的力度,促進行業向低碳、節能方向發展。我們知道,房地產是建材行業的主要市場,它的需求將直接影響建材行業的市場走向。隨著國家一系列節能減排政策的出台,房地產行業也必將被列入減排調整名錄中。一些房地產商在建房的高溫中冷靜思考,開始做房地產』量』向』質』轉變的功課。業內人士表示,產業化的建築方式已悄然成為趨勢,而建材采購也將偏向新型的、合理的、高附加值的產品。房地產行業的這種選擇將加快不節能的、高碳的建材退出市場的速度,同時推動建材行業向合理方向發展,催生一大批低碳、節能新型建材企業的誕生,整個建材行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再看我們面臨的挑戰。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傳統牆體材料等建築五金行業的重要產業都是礦業加窯業的傳統生產模式,對能源的高依賴、高消耗,對環境的高污染、高排放是先天具有的特徵。有關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建築材料產業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使用煤炭總量約為3億噸,約占國內煤炭總產量的10%。我國是一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的國家,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難,如何減少煤炭的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提速階段,城市基礎設施、道路、橋梁、鐵路、地鐵、機場、輕軌及房地產建設都處在上升階段。正是這個歷史進程推動了我國建材行業的長足發展。預計2009年我國水泥產量在16.5億噸上下,平板玻璃在6億重量箱左右,建築陶瓷在65億平方米左右,牆體材料在5000億標准磚左右。包括石材加工和建築塗料、衛生潔具等產業在內,我國的主要建材產業的產能和產量都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水泥工業,2009年產量增加了約1.5億噸以上,增量超過了美國和印度當年產量的總和。我們如何在保證建設需求的前提下完成體量如此龐大的一個產業向低碳經濟轉型,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挑戰。
行業專家羅百輝認為,低碳產業將產生新的技術標准和貿易壁壘。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必將導致以低碳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標准及相關專利的出現,最先開發並掌握相關技術的國家將成為新的領先者、主導者乃至壟斷者,其他國家將面臨新的技術貿易壁壘。因此在全球化的經濟格局中,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將會因新的低碳模式而再次拉開差距。從目前全球低碳產業發展及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來看,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規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可能成為第三個規制全球發展的總則,引領世界經濟的未來發展。發達國家早已完成工業化,碳排放量呈下降趨勢,在節能減排技術上擁有絕對領先優勢,在根據全球氣候談判確定的世界新體系中必將進一步強化他們的主導地位。從長遠看,碳交易市場及其碳金融市場不斷擴大,發達國家因此增加了一個主導世界格局的新平台。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三個挑戰。

歷史常常以驚心動魄留下深刻印記,也常常以峰迴路轉寫下絢麗篇章。本世紀圍繞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的競爭將日益激烈,誰能搶先發展低碳經濟、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誰就能在21世紀的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我們對金融危機狂風巨浪過後發展低碳建材產業充滿著期待。我們真誠地希望,2010年能夠成為中國低碳建材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羅百輝認為,低碳建築五金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應該是:調結構、降能耗、優能源、促循環、推交易、增碳匯。換言之,是一條減量化--利廢化--結構優化--新型化的清晰軌跡。唯有這樣,才能摘掉戴在我們行業頭上的「高能耗」、「高排放」、「產能過剩」三頂「帽子」,才能促進建材行業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繼續保持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實現科學發展,持續健康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陸』 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說說低碳經濟對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提高來自主創新能力自,建設創新型國家;2.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3.有利於加強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4.有利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柒』 低碳經濟給我國帶來的經濟意義〔經濟常識回答〕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減碳經濟產業體系包括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建築節能、工業節能和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環保設備和節能材料等。
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包含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內容。它通過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大范圍研發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建設低碳社會,維護生態平衡。發展低碳經濟既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國家權益和人類命運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經濟不得不從高碳能源轉向低碳能源的一個必然選擇。

一是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不高,探明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51%。這種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的粗放利用,客觀上要求我們發展低碳經濟。
二是碳排放總量突出。按照聯合國通用的公式計算,碳排放總量實際上是4個因素的乘積:人口數量、人均GDP、單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強度)、單位能耗產生的碳排放(碳強度)。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增長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總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還包含著出口產品的大量"內涵能源"。我們靠高碳路徑生產廉價產品出口,卻背上了碳排放總量大的"黑鍋"。在一些發達國家將氣候變化當作一個政治問題之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意義尤為重大。
三是"鎖定效應"的影響。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初始路徑和規則的選擇具有依賴性,一旦作出選擇,就很難改弦易轍,以至在演進過程中進入一種類似於"鎖定"的狀態,這種現象簡稱"鎖定效應"。工業革命以來,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對化石能源技術的嚴重依賴,其程度也隨各國的能源消費政策而異。發達國家在後工業化時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產業和技術不斷通過國際投資貿易渠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倘若繼續沿用傳統技術,發展高碳產業,未來需要承諾溫室氣體定量減排或限排義務時,就可能被這些高碳產業設施所"鎖定"。因此,我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認清形勢,及早籌劃,把握好碳預算,避免高碳產業和消費的鎖定,努力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消費系統擺脫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
四是生產的邊際成本不斷提高。碳減排客觀上存在著邊際成本與減排難度隨減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1980-1999年的19年間,我國能源強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間,能源強度年均降低率為3.9%。兩者之差,隱含著邊際成本日趨提高的事實。另外,單純節能減排也有一定的范圍所限。因此,必須從全球低碳經濟發展大趨勢著眼,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把寶貴的資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來有競爭力的低碳經濟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間不大。發達國家歷史上人均千餘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擠壓了發展中國家當今的排放空間。我們完全有理由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履行公約規定的義務,率先減排。2006年,我國的人均用電量為2060度,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經合組織國家的1/4左右,不到美國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佔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這表明,我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碳排放強度偏高,而能源用量還將繼續增長,碳排放空間不會很大,應該積極發展低碳經濟。

閱讀全文

與低碳經濟對我國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