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綠色經濟理論發展淺析

綠色經濟理論發展淺析

發布時間:2021-03-09 01:06:22

❶ 綠色營銷的理論發展

[論文關鍵詞] 企業營銷 綠色營銷 綠色營銷策略

[論文摘要] 論文闡述了綠色營銷概念,分析了綠色營銷特點,詳述了綠色營銷意義,提出發展綠色營銷的策略即綠色產品、綠色價格、綠色渠道和綠色促銷,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尋找一種新的營銷理念指導企業營銷活動,綠色營銷應運而生。

一、綠色營銷概念

消費者意識到環境惡化已經影響其生活質量、生活方式,甚至影響到人類子孫後代生存和發展,要求企業負起社會責任,生產、銷售對環境危害小的綠色產品,就出現了綠色消費觀念。
綠色營銷是在綠色消費觀念驅動下產生的,企業以環境保護理念作為其經營哲學思想,以綠色文化為其價值觀念,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為出發點,力求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的營銷策略。它要求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謀求消費者、企業、社會和生態利益的統一,既要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企業目標,也要充分關注自然生態平衡,核心是按照環保與生態原則來選擇和確定營銷組合策略。

二、綠色營銷的特點

綠色營銷是以保護環境和回歸自然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綠色營銷活動,它的主要特徵是:
1.倡導綠色消費意識
綠色營銷的核心是倡導綠色消費意識,讓消費者意識到使用綠色產品、採用綠色生活方式,不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而且能夠改善生態環境,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財富。在培養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的同時,培養成熟的綠色市場。
2.實行綠色促銷策略
由於綠色營銷對企業提出了環保的要求,促使企業的促銷策略,發生了重大轉變,企業營銷活動的注意力從過去單純追求利潤增長,轉變為在營銷活動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上來。企業在進行促銷時,注重宣揚綠色產品的使用價值、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
3.採用綠色標志
在綠色市場發展期,使用綠色標志是綠色營銷的重要特點。在企業的產品上貼上綠色標志,便於消費者識別綠色產品,消費綠色產品,保護生產綠色產品的企業利益,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對於非綠色產品生產企業形成市場壓力,有利於綠色市場盡快成熟起來。
4.培育綠色文化
綠色營銷的發展推動了企業綠色文化建設,綠色文化成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在綠色文化的建設中,企業目標與環境目標相融合;企業營銷理念與生態理念相融合。在企業內部,要培養員工的綠色理念,建立綠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綠色理念、人人宣傳綠色理念的綠色文化氛圍。

三、綠色營銷的意義

1.綠色營銷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社會經濟發展必須同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相協調,以保證社會、經濟、環境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為了保護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政府不斷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改善執法環境,提高環境監測技術和手段,對危害環境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企業因污染環境而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社會團體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企業已不能像從前一樣毫無節制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來維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這迫使企業必須把人類生存、社會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把有限的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運用於人類社會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的經濟活動中,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

2.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已成為各國負責任政府的共識。在國際貿易中,為了保護本國公民的身心健康,促使企業開發、生產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產品,各國政府制訂了苛刻的綠色標准,規定凡是未經綠色認證的產品,嚴禁進口。這樣,未取得綠色認證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嚴格限制,被排斥於國際市場之外。我國企業只有積極開發綠色產品,爭取國際綠色認證標志,全面開展綠色營銷活動才能打破「綠色壁壘」,擴大產品的出口額和國際市場佔有率,推進企業的國際化經營。

3.綠色營銷有利於企業佔領市場和擴大市場佔有率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長,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由過去單純追求量的享受,轉變為質的提高;再加上,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認識到過度地消耗自然資源、污染環境將加深地球生態系統災難,危及人類生存,消費者自覺消費綠色產品成為必然趨勢。針對消費市場的變化,企業必須轉變經營觀念,開展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保護環境為中心的綠色營銷戰略,為消費者提供綠色產品,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擴大市場佔有率,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4.綠色營銷可營造綠色文明,促進企業塑造綠色文化
綠色文明以追求環境與人類和諧生存和發展的新型文明。通過綠色營銷活動,可以協調企業、環境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使經濟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至於對子孫後代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綠色企業文化強調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們生存的地球和環境變得更美好而人人負起責任並付諸行動,它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強大的生命力。

5.綠色營銷可構建綠色形象,贏得獨特的競爭優勢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境保護愈來愈重要的今天,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進行綠色營銷,樹立綠色企業形象、贏得獨特競爭優勢是一種手段。企業通過採用綠色技術、開發綠色產品,將環境保護觀念納入生產經營活動中,從生產技術的選擇、設備的建造、產品的設計、原材料的採用、生產工藝流程的制定、包裝方式的確立、廢棄物的處置等各個方面都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可以兼顧消費者需求、企業利益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以贏得政府的支持和消費者的好感,從而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競爭優勢。

6.綠色營銷可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企業效益
由於企業的綠色營銷活動始終和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重視環境保護緊密聯系在一起。所以,綠色營銷的過程就是企業努力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集約化經營的過程。而且,因為綠色產品品質好,盡管價格高於同類產品,仍然會被消費者所青睞,因此,綠色營銷雖然增加了企業必要的環保投入,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策略

綠色營銷將成為21世紀營銷的潮流,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現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發展壯大,在經營過程中就必須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綠色營銷策略。

1.綠色產品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購物時,更加註重企業及其商品對環境保護和自身健康的有益性,在這一觀念指導下,綠色產品備受青睞。
(1)綠色設計。綠色設計是指企業的產品研發部門,根據消費市場的需求研發產品時,首先要甄別消費者需求是否為綠色需求,對自然環境是否會產生危害;其次要考慮到,該產品在生產、消費過程中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哪些危害,這些危害,在設計產品時就被充分考慮,將環境污染在設計環節降低到最低限度。即便是不能完全根除污染,也要考慮到產品被消費後的治污措施,用環保的理念進行產品設計。
(2)綠色生產。綠色生產是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採用無污染的設備、無污染技術,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對環境污染和對產品的污染。使產品在消費過程中,有利於保護消費者身心健康,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3)綠色包裝。綠色包裝是能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用後易於回收再用或再生,易於自然降解,又不污染環境的包裝物。這就要求企業在包裝產品過程中,既要努力降低其包裝費用,又要考慮到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不斷研製、開發、使用新型的綠色包裝材料。探索一條「綠色包裝」的新路子,有利於突破新貿易保護主義利用包裝為我國設置的綠色壁壘。
(4)綠色標志。綠色標志是指依據有關綠色產品認證標准規定,由政府部門或某個具有權威性的認證機構確認並頒發的一種標志。企業產品被確認為綠色產品,貼上綠色標志後,就取得了進入綠色市場的「通行證」,其身價大增。但需要注意的是,綠色產品必須貨真價實,否則就會有損企業的形象,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綠色價格策略
在綠色市場未成熟期,綠色產品的市場投入期,生產成本會高於同類傳統產品,因為綠色產品成本中計入了產品環保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在產品開發中,因增加或改善環保功能而支付的研製經費。
(2)在產品製造中,因研製對環境和人體無污染、無傷害而增加的工藝成本。
(3)使用新的綠色原料、輔料而可能增加的資源成本。
(4)由於實施綠色營銷而可能增加的管理成本、銷售費用。
綠色成本的提高,必然要反映到綠色產品的價格上,造成綠色產品價格較高。但是,在綠色市場尚不成熟時期,綠色產品就要實行高價策略,以與非綠色產品相區別。因為,價格的高低,影響到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評判。隨著綠色市場的成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綠色社會分工的完善,綠色產品的成本會逐步下降,綠色產品價格趨向穩定。
企業制定綠色產品價格時,一方面要考慮成本因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隨著人們綠色消費意識的增強,經濟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從對產品價格的過高關注轉變為對自身健康和環境保護的關注。所以,較高綠色價格也能被相當多的消費者接受,彌補過高的綠色成本,獲得綠色利潤。

3.綠色營銷的渠道策略
營銷渠道是綠色產品從生產者轉移到消費者所經過的通道。企業實施綠色營銷必須建立穩定的綠色營銷渠道。
(1)慎重選擇中間商。中間商是生產者向消費者出售產品時的中間環節,是溝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梁,在產品分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在選擇中間商時,要不斷發現和選擇熱衷於環保事業的營銷夥伴,啟發和引導中間商的綠色意識,建立與中間商互利、互惠、共贏的利益關系,逐步建立穩定的綠色營銷網路。
(2)注重營銷渠道有關環節的工作。為了真正實施綠色營銷,從綠色交通工具的選擇,綠色倉庫的建立,到綠色裝卸、運輸、貯存、管理辦法的制定與實施,認真做好綠色營銷渠道的一系列基礎工作。
(3)盡可能建立短渠道、寬渠道,減少渠道資源消耗,降低渠道費用和綠色成本。

4.綠色促銷策略
綠色促銷是通過綠色媒體,傳遞綠色信息,指導綠色消費,啟發引導消費者的綠色需求,最終促成購買行為。綠色促銷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幾方面:
(1)綠色廣告。廣告是產品促銷最有利的武器之一,企業對產品進行廣告促銷,首先在廣告創意上要保持「綠色」,設計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具有真實性、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和情報性的廣告,避免廣告內容庸俗、低級、淺薄、失真現象。其次,要選擇「綠色」廣告媒體,選擇那些在廣告受眾中享有一定社會聲譽,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敢於實事求是的廣告媒體。通過廣告對產品的綠色功能定位,引導消費者理解並接受廣告訴求,營造綠色營銷氛圍,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2)綠色推廣。通過營銷人員的綠色推銷和營業推廣,直接向消費者宣傳、推廣產品綠色信息,講解、示範產品的綠色功能,回答消費者綠色咨詢,宣講環保主義,激勵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同時,通過試用、饋贈、競賽、優惠等策略,使消費者產生消費興趣,促成購買行為。
(3)綠色公關。企業通過一系列開放性公關活動,使社會公眾與企業廣泛接觸,了解企業供、產、銷各環節的綠色作業程序與制度,增強公眾的綠色意識,樹立企業的綠色形象,為綠色營銷建立廣泛的社會基礎,促進綠色營銷的發展。
綠色營銷是一種新的思想觀念,更需要實踐,綠色企業領導要善於堅持不懈地學習綠色營銷新知識,運用新知識,為企業的綠色營銷注入新活力。也只有堅持綠色營銷理念,才能使企業、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

❷ 綠色發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徵

綠色發展的重要特徵有:

1、「綠色化」突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戰略性。

2、「綠色化」突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緊迫性。

3、「綠色化」突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實踐性。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突出綠色的理念和內涵。

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既是對可持續發展的繼承,也是可持續發展中國化的理論創新,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對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客觀現實的重大理論貢獻,符合歷史潮流的演進規律。

綠色發展得到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可持續發展理論、兩山論、綠色發展系統的理論支持。

(2)綠色經濟理論發展淺析擴展閱讀:

綠色發展的意義: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加大生態和環境保護力度,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綠色發展指數年度報告的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填補了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使中國能夠有根據地參加關於這一問題的國際對話,有助於提高全民的綠色發展自覺,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綠色發展的內涵: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要將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

二是要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發展的目標;

三是要把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途徑。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

❸ 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1
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2 符合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
符合科學發展觀

❹ 關於綠色經濟的論文

需要代寫和我聯系,我能幫助你!

❺ 理論常識:什麼是綠色經濟GDP

綠色經來濟GDP,簡稱綠色GDP是指一源個國家或地區在考慮了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礦產、水和海洋)與環境因素(包括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之後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即將經濟活動中所付出的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降級成本從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環境資源進行核算,從現行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其計算結果可稱之為「綠色GDP」。

❻ 綠色經濟的價值分析

自可持續發展概念被正式提出以後,廣泛應用於包括環境保護領域在內的許多領域之中,其內涵和外延也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派生出經濟可持續發展、生產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人類在努力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時,應當承認環境承載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剝奪後代人所必需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中國2l世紀議程》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的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可持續發展首先是發展,並且是持續不斷的良性循環,需要在改善和保護發展的源頭——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合理調整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協調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有鑒於此,以可持續發展觀為基礎的綠色產業模式,就成為當今產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首先,綠色經濟模式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一體化發展。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大量佔有和利用自然資源,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地促進經濟增長是其基本特徵,認為自然環境與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之間彼此不能兼容,環境問題是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社會發展、經濟繁榮必然要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最終導致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綠色經濟模式是以可持續發展觀為基礎所形成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它以自然生態規律為基礎,通過政府主導和市場導向,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符合生態系統規律的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制度安排,引導、推動、保障社會產業活動各個環節的綠色化,從本上減少或消除污染。
其次,綠色經濟能夠體現出自然環境的價值。傳統經濟系統堅持封閉性、獨立性,認為只要系統本身不斷擴大,經濟就會得到永無止境的發展,不受其他任何條件的制約,導致全球環境危機的不斷加劇。綠色經濟系統堅持開放性和協調性,將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作為其經濟系統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流通和消費各個領域實行綠色先導原則,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抑或改善環境資源條件,並將自然環境代價與生產收益一並作為產業經濟核算的依據,確認和表現出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環境的價值。事實上,經濟的發展與環境資源的消耗是並行的,在量化經濟發展的各項收益指標時,環境消耗價值理應據實計算並從中扣除。
再次,綠色經濟的自然資源利用具有公平性。公平性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特性,失去公平性就等於失去可持續發展。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目標。然而,傳統經濟模式下的社會經濟增長,是以自然資源系統遭受嚴重破壞和污染為代價獲得,僅僅滿足了當代人或少數區域人的物質利益需求,忽略後代人或其他欠發達區域人的生存需要,是將子孫後代或全人類的環境資源用以滿足少部分當代人的物質上的奢侈,這是極端不公平的。綠色經濟發展方式通過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自然環境的利用率和再生能力,理論上可以同時兼顧當代人和後代人的代際利益平衡和當代人之間的區域利益平衡。
第四,綠色經濟可以引導產業結構的優勝劣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是動態的,優勝劣汰是客觀規律,正是基於產業結構的更新機制,才能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經濟,可以引起工業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革:一是生產領域中,工業社會以最大化地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為中心的「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生產方式將轉變為以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消除或減少環境污染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生產方式,加重了生產者的環境保護責任;二是在流通領域內改革工業社會所奉行的自由貿易原則,實行附加環境保護的義務的自由貿易,控制和禁止污染源的轉移;三是轉變消費觀念,引導和推動綠色消費。這一系列的制度性變革,必然引起工業社會向綠色社會的回歸,依據自然生態規律,建立起由不同生態系統所構成的綠色經濟系統。

❼ 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1、是科學發展來觀的要源求。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基本國策,關繫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2、以艱苦奮斗為榮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為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3、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當發揚光大。4、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正確的科學理性消費觀,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在堅持一種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一種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❽ 經濟運行中的綠色發展理論包括

經濟運行中的綠色發展理論包括:
1、馬克思的綠色思想觀
2、生態經濟學理論
3、環境經濟學理論
4、可持續發展理論
5、循環經濟理論
6、綠色經濟理論
7、綠色經濟理論是對環境與經濟關系認識的邏輯發展。

❾ 論述題 達到綠色經濟主體的要求,企業應該怎麼做

我國政府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並提出了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等具體部署。本文作者對綠色經濟概念進行梳理和辨析,並提出了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環境政策。本版將於近期陸續刊登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觀點文章,以饗讀者。 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等多重危機的重要對策,這一點已經獲得了世界各國的認同。我國政府也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並提出了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等具體部署。目前,人們對於發展綠色經濟已經發表了大量的論述,這對於我們建立對綠色經濟的認識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為了推動綠色經濟發展,下一步需要做更加深入的工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對綠色經濟概念進行梳理和辨析,建立一個比較清晰的綠色經濟概念體系;二是從主要闡述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意義,轉換到提出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政策安排。這些工作是由表及裡、去粗取精的過程,有利於把綠色經濟變成現實的成果。 明晰綠色經濟概念 綠色經濟是指那些同時產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人類活動。綠色經濟具有兩項外延:一是對原有經濟系統進行「綠化」或生態化改造;二是發展對環境影響小或有利於改善環境的產業。 綠色經濟就是生態經濟,它包含了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綠色經濟,就是發展循環經濟等這些具體的經濟運行方式,我國過去出台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等政策措施仍然是有用和有效的。 綠色經濟的兩種含義 現在,人們在大量使用綠色經濟這個概念,並把它看做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如果不作特別解釋,這樣理解有時會使人感到不易把握。如果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那麼相對應的原來老的經濟形態是指什麼(是黑色經濟或褐色經濟嗎)?綠色經濟究竟是指在原來老經濟形態之外新出現的經濟活動,還是指原來老經濟形態換成了一種新的面貌?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實際上,人們在使用綠色經濟概念時,都是按各自的理解去使用的,也就是說人們雖然都在使用同一個詞,內心裡卻在指向不同的內容。如果這些問題不澄清,就無法把握綠色經濟的外延,也就無法制定針對性政策。 直截了當地看,綠色是環保的代名詞,經濟是指人類進行的盈利活動,那麼綠色經濟就是與環保有關的人類盈利活動。從這個性質上引申,我們可以看到綠色經濟具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是指經濟要環保,即要求經濟活動不損害環境或有利於保護環境。在這里,綠色是對經濟活動的外在限定,它要求經濟活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或不付出過大的環境代價。在這個意義上,綠色經濟並非單指某些產業活動,而是對整個經濟體系的要求,它實際上是指要把原有經濟體系的面貌由非環保型轉到環保型,因此,此時綠色經濟又可稱為環保型經濟或環境友好型經濟。舉例說,鋼鐵、化工、建材、造紙等產業,在粗放型發展方式下是高排放的因而是非綠色經濟的,而在清潔技術、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的生產方式下,就是環保型的,就屬於綠色經濟。應該注意,這時候綠色經濟強調的重點是環保,即為了環保的目的,哪怕放棄一部分經濟效益也是必要的,以保證經濟是綠色的。 第二種含義是指從環保要經濟,即從環境保護活動中獲取經濟效益。美國耶魯大學丹尼爾·埃斯蒂教授和安德魯·溫斯頓教授在《從綠到金——聰明企業如何利用環保戰略構建競爭優勢》一書中指出:「為什麼通用電氣、索尼、豐田、沃爾瑪這些世界最大、最強硬、最追逐利潤的企業現在都在談環境保護?(因為)聰明的企業會通過對環保挑戰的戰略管理取得競爭優勢」。他們認為:「以全新視角觀察事物,會帶來實際收益。過去40年間,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了靈活管理綠色浪潮帶來的壓力所能獲得的潛在效益。未來的企業將既創造業務利潤,又創造一個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我們可以把這個意義上的綠色經濟稱為「從綠掘金」,也就是說,環境保護可以成為經濟利潤的一個來源,成為一個經濟增長點。舉例說,環境污染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開發、綠色食品研發等,都可以帶來新的利潤,使這一部分活動改變環保只賠錢不賺錢的形象。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綠色經濟強調的重點是經濟,即通過政策調節和定向開發使環境保護也有利可圖。 以上兩種含義分別強調了綠色和經濟兩個方面,他們的共同要求是追求同時產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二者合起來,可以形成一個綠色經濟的定義:綠色經濟是指那些同時產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人類活動。 綠色經濟的兩項外延 按照綠色經濟是能同時產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人類活動的定義,可以看到,綠色經濟的外延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對原有經濟系統進行綠化或生態化改造。它包括開發新的生產工藝、減少或替代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高效和循環利用原材料、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對污染物進行凈化治理等。這些活動都能減輕對環境的壓力,並通過節約資源而獲得經濟效益,對傳統產業都是適用的。實際上,現代工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所以盡管產業是傳統產業,但屬性上已屬於綠色經濟。我國政府部署的「加快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等」就屬於這個范圍。 二是發展對環境影響小或有利於改善環境的產業。它包括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有機食品、可再生能源、服務業、高新科技、植樹造林等,稱為綠色產業,其特點就是天生對環境友好,不必投入過多資源進行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這些產業並不都是新興產業,有些是屬於傳統產業的,而且有些產業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例如我國傳統的農耕生產方式中有些做法充分運用了資源循環利用的原理,充滿了生態文明的智慧。目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倡導的綠色投資主要是要求各國把資金投入到這些既能增加就業、拉動消費又減少排放的經濟活動中去,包括清潔技術、可再生能源、生態系統或環境基礎設施、基於生物多樣性的商業(如有機農業)、廢物及化學品管理、綠色城市、綠色建築和綠色交通等,可以看到與上述綠色產業也是基本一致的。我國政府部署的「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屬於這個范圍。 明確了綠色經濟的外延,就找到了政策的著力點。為了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我們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制定政策:一是促進經濟體系綠色化的政策;二是鼓勵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 建立綠色經濟概念體系 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等都是當前被廣泛使用的概念,釐清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很有必要,這樣可以使人們在不同的層面和語境下使用,避免概念之間互相干擾而擾亂認識。 綠色經濟的適用性 根據綠色經濟是指那些同時產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人類活動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一個關於綠色經濟的圖示: 從中看到,第Ⅰ象限是綠色經濟的境界,是最理想的狀況;第Ⅱ象限是有經濟無環保的狀況,這是經濟發展早期階段容易出現的情況;第Ⅲ象限是既無發展也無環保的情況,反映了有些地方破壞了環境結果經濟也無法發展的「雙輸」局面;第Ⅳ象限是限制開發、保存原始環境的特殊情況。 在以上圖景中,第Ⅰ象限(綠色經濟)是最值得追求的境界,但不等於說是唯一值得追求的境界。第Ⅱ象限(先污染後治理)雖不如人意,但在付出一定環境代價的同時獲得經濟發展,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人們往往要在經歷了這個階段後才能到達綠色經濟的境界。第Ⅳ象限(限制開發保存原始環境)對於特殊的生態系統是完全必要的(例如自然保護區),在這里環境是唯一的,並不必強調綠色經濟的意義。所以發展綠色經濟要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去理解,發展綠色經濟也是有前提的,有時候即使不是綠色經濟也要去發展,而有時候即使是綠色經濟也不能發展。不應不分條件地總是把綠色經濟置於很高的位置,它畢竟是一種經濟活動,為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經濟利益。 與其他相關經濟概念的關系 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等都是當前被廣泛使用的概念,釐清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很有必要,這樣可以使人們在不同的層面和語境下使用,避免概念之間互相干擾而擾亂認識。 中科院原副院長孫鴻烈院士對這些概念做了一個結構性定位:綠色經濟是最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其中循環經濟主要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低碳經濟主要是針對能源結構和溫室氣體減排而言的,生態經濟主要是指向生態系統(例如草原、森林、海洋、濕地等)的恢復、利用和發展的(例如發展生態農業等)。 這種劃分有其合理性,大致上使每個概念各歸其位,清晰有序。但其中對生態經濟的理解可能偏窄。筆者理解生態經濟中的生態並非生態系統中的那個生態,而是指環境或綠色,就像生態文明中的生態是泛指自然(環境)一樣,所以生態經濟應該等同於綠色經濟,而不是從屬於綠色經濟。這樣,綠色經濟與生態經濟是同一的,綠色經濟就是生態經濟,它包含了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那麼,孫鴻烈院士所提到的針對生態系統的恢復、利用和發展的那類經濟活動,如果不用生態經濟來概稱的話,用什麼來指代比較好呢?這里建議用生物經濟來概稱。這樣,上述幾個概念就形成了以下關系: 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分清了這些概念的層次,也可體現各概念適合使用的特殊場合。發展綠色經濟,就是發展循環經濟等這些具體的經濟運行方式,從而說明我國過去出台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等政策措施仍然是有用和有效的,並非因為現在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概念而不再適用。 綠色經濟發展環境政策 環境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經濟更綠化,經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環保更賺錢,這兩者相互配合,可相得益彰,獲得共贏。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環境政策,是針對綠色經濟的兩項外延,從促進傳統經濟綠化和鼓勵綠色產業成長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這些政策包括規劃、環評、監管、減排和考核等。 由於綠色經濟具有綠色和經濟的雙重特性,所以,積極促進綠色經濟發展需要從環保和經濟兩個方面制定政策。一般來說,環境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經濟更綠化,經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環保更賺錢,這兩者相互配合,可相得益彰,獲得共贏。 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環境政策,也是針對上述綠色經濟的兩項外延,從促進傳統經濟綠化和鼓勵綠色產業成長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這些政策並非完全是新生的,而是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已經使用的一些手段,例如規劃、環評、監管、減排、考核等。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高環境准入門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要根據環境容量、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把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等主體功能區,制定不同的區域發展政策。根據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確定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並以此為基礎制定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在一些特殊的地區,要實行環境優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環境標準的要求,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濟政策、建設項目等進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容量不足和污染物排放超過總量控制計劃的地區,嚴格限制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的新建和擴建。 第二,加強環境保護管理和執法。依法關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對排放污染造成重大損失的企業和個人依法追究責任。圍繞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城市環境保護、農村環境保護、生態保護、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和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等重點任務,嚴格執法。 第三,強化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機制,實行環境保護問責制。把環境保護前置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階段,在經濟決策過程中強化環境保護的把關和引導作用。從環境保護方面提出對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建議。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決策,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論證,必要時實行環保「一票否決」。把環境保護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主要標准和重要手段。改革幹部考核和任用制度,使那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開展環境保護方面成績突出的幹部得到重用。 第四,把環保要求納入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全過程。廣泛推行清潔生產,鼓勵節能降耗,防範和應對污染事故,構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現代生產體系。實行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流通方式,積極治理鐵路、水運等運輸污染,保障危險化學品運輸和儲存安全,限制高污染產品貿易,完善資源再生回收利用,建立清潔、安全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綠色采購和生產者責任延伸等制度,推行垃圾分類和消費品回收,建立綠色、節約的消費體系。 第五,制定和實施環境經濟政策,創設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激勵機制。出台綠色信貸、污染責任保險、綠色投資等環境經濟政策,把產品消費後的處置責任前移到生產者,從而激勵生產者按照環境友好的理念進行產品設計,優化生產過程。通過制定引導性的財政和價格政策,引導企業走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之路。通過調整水、電、煤等資源價格促進企業採取資源節約型的生產工藝。完善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生態省(市)、生態示範區、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使那些在推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融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的地區獲得榮譽和實惠。 從總體上說,綠色經濟屬於經濟范疇,所以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政策應主要從經濟領域來制定,其中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最為重要。 (作者為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閱讀全文

與綠色經濟理論發展淺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