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看待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於強國和弱國,發展中和發達國家,都是個雙刃劍,就看你怎麼認識,怎
么行動。
對於發達國家,經濟的全球化可以使更多的跨國企業「走出去」找到更廣闊的市場,
更廉價的勞動力,更加強大的優化資源配置的能力,通過本身的政治、經濟、文化強勢地位
達到壓榨更多發展中國家的目的,通過經濟全球化,更容易改變自身不合理經濟層次結構,
將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遷出,引進高科技、綠色產業,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使經濟再次騰
飛。
另外發達國家的經濟因為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處於強勢地位,競爭力強,更容易推銷出產品,達到全球壟斷地位。
全球化經濟必然造成世界政治格局震盪,弱國更加沒有發言權,美英等西方國家更容易
通過經濟牽制達到干涉別國內政,霸權世界的目的。對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如果能在這個環境中抓住機遇,那麼經濟會更加平穩的發展,政治改革會遇到更少阻力,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會更加強大,與中國類似,經濟騰飛,政治崛起。但對弱國、貧窮國家,將是更加貧窮慘烈的下場。
經濟全球化,改變的是社會中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產品便宜了,旅遊去的地方更多了,
留學更加便利,企業更容易開拓市場。但不要忘了,全球的經濟一體意味著競爭的加大,意味著我們的敵人可能更多更強。如果我們不能用好其利則必被其傷
『貳』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世界的經濟活動超越了國際,各種生產要素,比如商品、服務、技術、資金都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整個世界形成親密聯系的整體。
(1)表現(主要考點):有很多,主要記住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①生產全球化:一個東西不單在一個國家生產,全球各地都有其生產基地,比如耐克美國的公司只負責開發、營銷,不負責生產;還有蘋果手機,其零部件都會有「made in China」「made in India」等標語,意味著中國生產、印度生產等,這就是生產全球化的表現。
②貿易全球化:生產之後需要賣,賣就是進行國際貿易,賣到全球各地。
③資本全球化:錢不僅可以在國內流動,還可以整個世界范圍內流動。比如中國的錢到美國、越南等國家投資。
(2)經濟全球化其實是一個不公平的事情,因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主導,像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無論在經濟還是技術上都有優勢,因此很多游戲規則都是他們制定的,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是不公平的,因為發展中國家本身落後,全球化之後,發達國家的工業製品就會流入發展中國家去,發展中國家會更難發展,因此經濟全球化對整個社會發展是不公平。雖然經濟全球化有好處,但考試會考查經濟全球化的弊端/局限性,
即兩極分化,會出現「馬太效應」,即發達國家越來越有錢,財富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需要從兩個角度評價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有數據佐證,1980 年到 2016 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經濟雖然都在增長,但差距越來越大,原來是 36.6 倍,現在是47 倍以上,確實會影響公平,因此一般評價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
『叄』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積極作用: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年誒資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消極作用:
第一,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傢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第二,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其他國家,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經濟全球化原因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其次,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最後,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在國際范圍內,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其成員對本國或本地區市場的控制大大放鬆,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所有這些都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體質環境和政策條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網路--經濟全球化
『肆』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有何影響
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我國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一方面,發達國家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和推動者,掌握著主動權,而且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大部分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則是在我國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如某些產業規則、信息技術產品協議和勞工標准等,這就決定了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始終處於與發達國家無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於我國經濟基礎不穩固,市場發育不完備,經濟結構相對脆弱,資金匱乏,技術比較落後,人才流失嚴重等,很容易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沖擊而產生國內經濟波動。
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我國也面臨著尷尬的局面。一方面我們要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卻被發達國家指責為破壞環境的對象。實際上,發達國家已經超越了工業化發展階段,應對已形成的環境污染結果負責。同時,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將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以及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產業向我國轉移。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使我國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得到較大發展,加快其工業化進程,但是卻因此而使其良好的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平衡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社會負擔成本日益加重,更重要的是無助於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加快科技進步,從而影響到我國發展並最終影響到整個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伍』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長期以來,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模式呈現出以調控國內均衡為主的特點。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和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傳統的調控模式將受到外部經濟的強烈沖擊。本文在分析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關於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各種理論之後,提出了中國應該選擇內外兼重,雙重平衡的宏觀經濟調控模式的觀點,同時認為在具體模式構建上,應積極發揮人民幣浮動匯率穩定國際收支的作用,同時重點採用浮動匯率條件下有政策效果比較優勢的貨幣政策實現國內均衡,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遵循WTO的有關規則,強化政府在供給政策中的作用,構建以知識為基礎的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間的經濟政策協調。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宏觀經濟調控 外部均衡 內部均衡經過近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在經濟全球化和計算機通信以及網路技術的強力推動下,各國市場進一步融合,國際競爭不斷加劇,世界經濟格局重新調整。其次,從國內情況看,總供求關系出現了根本性轉變,經濟開始由短缺走向相對過剩,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由通貨膨脹走向通貨緊縮。顯然,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模式的選擇將日益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一)中國經濟參與全球化的進程與趨勢改革開放的二十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中國經濟加入全球化浪潮日益加速的時期。中國的對外開放在市場化, 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等方面採取循序漸進的改革措施,在擴大進出口貿易,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和擴大沿海地區開放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促進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據《中國國際貿易統計年鑒》顯示,20年裡中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2656億美元,特別是90年代以來,外商直接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左右。據專家估計,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對90年代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照此推算,外資投入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在6%左右。顯然,國際間要素流動極大地提高了國內生產率。據有關統計表明,90年代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通過擴大投資和提高要素生產率,對GDP平均增長10.7%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來,我國的國際收支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構成上都有很大變化。在收支規模上,1979-2000年累計進出口總額約為3萬億美元,是建國以後前29年的15倍多。我國貿易佔世界貿易的位置,已由1980年的第28位提高到2000年的第7位。隨著國際收支規模的擴大,國家外匯儲備總水平不斷上升,2000年底達1513億美元。近20年來,除進出口和僑匯兩個傳統項目以外,其它如旅遊、運輸、服務承包和資本項目收支急劇增長,其中資本項目收支增長尤其明顯。 隨著中國經濟參與全球化的程度的不斷加深,涉外經濟活動在國民經濟活動中所佔比重大大提高。以進出口貿易總額與GDP之比為例,1988年為25.6%,2000年則上升到約40%。參與經濟全球化,使中國的國民收入得到了飛速的增長,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二)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實踐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宏觀經濟調控始於1992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改革方案出台以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就是要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社會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國家採用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加以輔助和引導,這種調控區別於以往的計劃手段的特點就在於它是指導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國內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使得其經濟運行機制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對外經濟活動日益活躍,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程度不斷加深。面對不斷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經濟,中國近年來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要表現為側重於對國內均衡的追求,顯然這是由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仍處於逐步完善的階段以及國內宏觀經濟運行的特點所決定的,並且這種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也確實發揮了較為積極的作用,較有成效地實現了國內經濟的增長。從總體上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宏觀經濟運行在保持年均10.7%的高速增長的同時,又表現出明顯的周期性。1988年秋季一度出現的市場震盪和1989年供給缺口的拉大導致了1989-1991年的經濟急速滑坡。1991年經濟步入低谷並緩慢回升,1992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經濟高速增長,而且勢頭特別猛烈,但1994年發生了中國改革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全國商品零售價格上漲了21.7%,消費價格上漲了24.1%。1993年中期以後,中央政府開始提出加強宏觀調控的口號,實施了抑制經濟過熱的經濟政策,並在1996年成功地實現了經濟軟著陸,有效地降低了通貨膨脹率,使整個國民經濟仍保持住了高速增長的勢頭。97年以後,中國的經濟雖然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勢頭,但增長的速度卻有所放慢,目前維持在7%左右,同時國內有效需求逐漸轉向不足,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通貨緊縮狀態,物價出現了負增長,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現今,但已開始表現出反彈的跡象。1988年和1989年高達20%以上的高通貨膨脹率,導致了全國范圍內的搶購風潮,針對該種狀況,中央政府於1989年下半年實行了嚴厲的緊縮政策,即在全面緊縮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時又大力緊縮信貸。在雙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下,實現經濟硬性著陸,這使得經濟由過熱陷入過冷之中。1992年以後,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經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漲期,但同時又引發了過熱問題,針對這一次的投資過熱和高通貨膨脹,國務院實施了雙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並不是全面的緊縮。此次財政緊縮不是針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緊縮,而只針對引發投資沖動的房地產和開發區投資的緊縮,貨幣政策並非全面的信貸緊縮,而只是針對亂集資,亂拆借的信貸緊縮,正常的生產和建設的資金供給沒有受到影響,有效地實現了宏觀經濟的軟著陸。97年以後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和有效需求不足的跡象,對此國務院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增發國債,降低利率等政策工具促進國內有效需求的增長和物價的回升,目前已經顯現出積極的效果。 在國內宏觀經濟呈現高速增長的周期性波動的同時,中國的對外經濟卻一直處於順差的有利不均衡狀態。國內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國家對出口與外商投資的政策傾斜,引發出口與外商直接投資額年年遞增。同時,雖然中國的對外經濟一直處於順差的不均衡狀態,但是順差並沒有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反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因人民幣的名義匯率呈現出貶值的狀況而促進了出口的增加,事實證明順差對於國內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是有利的。人民幣的匯率之所以表現出上述特點,這是由中國國內市場體系與國際市場體系接軌所產生的效應決定的,以往人民幣一直處於名義匯率高估狀況,人民幣匯率體系在1996年被改革為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和銀行結售匯制,加速了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進程,一直高估的名義匯率不斷貶值向實際匯率接軌,使得中國的對外經濟一直處於有利的順差狀態,同時順差並沒有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對外經濟呈現出順差的有利不均衡,因而中央政府並沒有必要急於改變這種狀態,而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國內的經濟周期,因而在90年代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程之中,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踐明顯地表現出側重於對國內經濟周期的調控之上,並且這一策略的選擇有效地平抑了國內的經濟周期,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 (三)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挑戰對於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來說,與外部經濟的聯系對該國經濟的運行有著重大影響。這些影響表現為在經濟全球化為該國經濟提供了許多封閉條件下不具備的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對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帶來了沖擊。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政府對經濟調控不但要實現國內經濟的穩定與發展,而且要確定經濟開放的合理的程度,這樣就必然產生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協調上的矛盾。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經濟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原先只側重於解決國內宏觀經濟均衡問題的宏觀調控模式必然受到開放經濟下經濟運行方式的沖擊,帶來內外均衡的沖突,如經濟條件的變化,國際間經濟波動的傳遞,國際游資的投機性沖擊等,都可以產生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矛盾,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 首先,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幣匯率的市場調節逐步完善,人民幣的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接軌,國際收支的巨額順差必然造成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而升值對於拉動國內經濟增長具有重要貢獻的出口是極其不利的,同時出口波動還會影響到國內有效需求,可能進一步加劇目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狀況。雖然順差增加了國際儲備的數量,並通過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放大而導致國內信貸量的擴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內需求的增長,但在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順差必然惡化國內的經濟狀況,所以政府必須要在順差和匯率等方面進行適當的政策調節。 其次,隨著網路經濟泡沫的破滅, 美國經濟繼續減速,2001年美國第一季度的GDP增長率為0%。市場信心不足,投資和消費不振。日本經濟,歐元區經濟,我國的周邊國家和亞洲地區經濟受美國經濟大幅滑坡的影響,都明顯表現出經濟衰退的跡象。近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調低了200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200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4%,低於IMF原先預計的3.5%。聯合國則預測全球的經濟增長率將從2000年的4%降為2001年的2.4%,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將從2000年的5.7%降至2001年的4.4%,世界貿易額的增長速度將從2000年的12%降至6%。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將造成我國出口的巨大壓力,貿易順差將大幅減少。我國的出口市場主要是美國和日本,其需求緊縮勢必對我國出口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亞洲周邊國家貨幣貶值也非常不利於我國出口的增長,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不容忽視。如果出現逆差的話,採用緊縮需求的方式進行逆差的調節必然加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同時由於中國近年來一直處於順差的有利地位,政府缺乏對逆差調節的政策經驗,因而對國際收支逆差的調節將是中國開放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第三,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以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產業在國際范圍內的迅速發展,使得信息的量、准確度和速度都大大提高,在此條件下,家庭和企業等微觀經濟主體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更強,他們更能准確地對事物做出判斷和預測。因而,經濟全球化下信息技術的擴散,使得微觀經濟主體的預期模式發生了改變,雖然這種改變不致於使得微觀經濟主體的預期成為完全理性,但預期模式向理性的逐步遞進必然對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效果產生影響,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可能因微觀經濟主體的反應而完全歸於無效。另外在出現巨額逆差的情況下,在脆弱的國內金融體系的條件下,預期的自我持續可能釀成國際儲備大量流失,資本嚴重外逃的貨幣危機。在貨幣危機中,市場投機者的貶值預期因名義利率機制的作用表現出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政府幹預的成本變得如此巨大以至於政府放棄對外匯市場與匯率的干預而爆發貨幣危機。從這一投機者與政府的動態博奕過程,我們不難看出預期模式對政府幹預政策的沖擊與影響。因而在以上兩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下,政府必須對受預期影響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調整。 第四:中國即將加入WTO,然而WTO的多邊規則對各國實現內外均衡的方式和政策均有一定的約束。首先,WTO對國際收支的調節存在著約束,一般不允許採取緊急限制進口等直接管制辦法。隨意提高關稅以限制進口的措施受到約束,直接補貼原則上被禁止,在運用匯率和外匯管制等措施調節國際收支時,也必須要符合WTO的規則。另外WTO規則對國內財政,稅收、金融、科技、環保、人力資源開發,地區和產業政策的實施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規范。因此在加入了WTO以後,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手段,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直接行政措施都將受到WTO規則的直接或間接的約束,因而在加入WTO後,政府必須對宏觀經濟調整的模式加以改變,以適應這些規則與約束的要求第五: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提高國際競爭力始終是各國努力的方向。發展中國家知識與技術的積累與國際競爭力的提高是通過誘致性機制來實現的。遵循這種技術軌跡的國家的共同特徵是,其知識與技術的積累是漸進的、緩慢的、國際競爭力也是在一次次的技術創新中經過漫長的積累而形成的。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全球知識存量迅速膨脹的今天,國際競爭已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國際競爭力的競爭,而中國要構造以知識為基礎的國際競爭力,不能通過漫長的誘致性變遷機制來實現,而必須要通過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來實現,從要素投入形的增長方式轉向重視科技,教育,人力資本培育的要素效率增長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同時政府應在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等方面創造出促進知識積累和技術創新的制度基礎,從各個不同層麵塑造出研究與開發,知識積累和技術創新的運作機制。由此可見,以知識為基礎的國際競爭力的競爭對政府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宏觀經濟調控模式提出了挑戰,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必須要具有促進知識積累和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理論分析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面臨著對本國經濟內在穩定性和合理開放性之間的協調問題,也就是說,如何實現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一致將是政府的主要宏觀經濟調控目標。此時,當政府採取措施努力實現某一均衡目標時,這一措施可能會同時造成另一均衡目標的改善,也有可能造成對另一均衡目標的干擾或破壞,這樣在開放經濟運行的特定區間,便會出現內外均衡難以兼顧的情形。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同樣也會促使政府對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理論研究不斷地完善與發展。關於政府搭配的丁伯根法則和政府指派的有效市場分類等理論的出現發展了開放經濟下的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理論。開放經濟的政策目標包括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兩部分,因而政府不能仍像封閉經濟條件下單純運用對社會總需求進行調控的政策。為避免內外均衡之間的沖突,開放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必須要有新的思路。 在運用政策搭配以實現內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爾提出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與匯率政策的配合最有影響。蒙代爾是以預算作為財政政策的代表,以貨幣供給作為貨幣政策的代表來論述其搭配方法的。蒙代爾認為由於財政政策在協調國內均衡上具有比較優勢,而貨幣政策在協調外部均衡上具有比較優勢,因此政府應當以財政政策調節內部均衡問題,以貨幣政策來調控外部均衡問題。斯旺以支出轉換型政策與支出增減型政策搭配來討論政府對內外均衡的政策協調。斯旺的分析認為政府的支出增減政策可以明顯影響國內支出水平,本國貨幣的實際匯率的升貶值可以明顯地影響國際收支狀況。斯旺認為應採用支出增減型政策對付國內均衡問題,而外部均衡的任務則應交給支出轉換型的匯率政策。雖然蒙代爾和斯旺的方案都是建立在對實際經濟作了相當簡化處理的基礎之上,但其理論分析和政策主張對於開放經濟條件下政府宏觀調控模式的選擇是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和作用的。 實現國際收支的均衡是政府對外部均衡調控的主要目標。最早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可追溯到18世紀休謨的物價一現金流動機制學說,而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在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研究不斷深化的基礎上,出現了眾多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是瓊•羅賓遜在馬歇爾微觀經濟學和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著重考慮貨幣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及其對貿易收支和貿易條件的影響。國際收支調節的吸收分析法建立在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上,從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方程式入手,著重考察總收入與總支出對國際收支的影響。該理論分析認為,當國民收入大於國內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順差;當國民收入小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逆差。相應,政府對順差和逆差的調節應著手於對國內吸收水平的調節上,以擴張性的政策調節順差,以緊縮型的政策調節逆差。國際收支調節的貨幣分析法由哈里•約翰遜和雅各布•弗蘭柯在貨幣主義學說的基礎上提出。該理論認為國際收支是一種貨幣現象,國際收支逆差實際上是一國國內的名義貨幣供應量超出了名義貨幣的需求量,因而對逆差的調節主要在於實行緊縮的貨幣供應政策。貨幣論的政策主張的核心是,在國際收支發生逆差時,政府應當緊縮國內信貸。國際收支分析結構論認為國際收支逆差可以是供給不足所引起的,而且長期性的供給不足往往是由經濟結構問題引起的,如經濟結構老化,經濟結構單一和經濟結構落後等。如果國際收支失衡是由經濟結構導致的話,那麼調節政策的重點就應在改善經濟結構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供給政策上。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政府調節國際收支以實現外部均衡時應靈活運用上述各種理論分析具體問題,吸收上述各理論正確的部分,摒棄不合理的成份,靈活地加以綜合運用,力爭使政府的決策與分析切合現實。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對經濟的作用機制、政策效果等與封閉條件下的情況相比均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分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是蒙代爾一弗萊明模型,它是以標準的IS--LM模型為基礎,針對開放的小國,假定總需求不足,對國際資金流動採用了流量分析法。該理論認為,在浮動匯率下,貨幣政策一般都比較有效,一國可以自主控制貨幣供給,貨幣政策會通過對匯率的影響而加強其效果。以擴張性貨幣政策為例,它會帶來產出增加和利率降低,而這兩者都會帶來國際收支的惡化從而使本國貨幣匯率貶值,這就又加強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擴張效果。同時該理論認為在浮動匯率制下,財政政策是相對無效的,雖然在不存在國際資金流動時,財政政策是非常有效的。在相當多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所造成的利率變動會引起匯率的調整,從而削弱其政策效果。以財政擴張政策為例,它會造成利率的上升而帶來國際收支的改善,順差會帶來本國貨幣匯率升水從而削弱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擴張效果。蒙代爾一弗萊明模型論證了開放經濟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不同比較優勢,對於政府的政策搭配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該模型還在很多方面被進一步改進,但主要理論結論並沒有太大變化。由該理論,我們可以看出,在浮動匯率制下,一國可以更為主動地追求特定的政策目標,這一分析結果對於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一國的匯率制度的選擇也是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的。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微觀經濟主體預期模式向理性預期的遞進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效果。在完全理性預期的條件下,政府相機訣擇的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果會完全被微觀經濟主體基於理性預期下的行為所抵消,這就構成了宏觀經濟問題中政府與大眾之間的動態不一致。在宏觀經濟調控的理論中解決動態不一致的關鍵在於政府要建立和保持執行宏觀經濟政策的信譽。政府承諾對政策制定遵循一定的規則,從而以其信譽的存在來改善微觀經濟主體的預期,由政府與大眾之間動態不一致的非合作博奕轉向動態一致的合作博奕。關於如何建立政府的信譽又具體有委託模式,契約模式和法律模式等理論。所有的模式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設計出激勵機制促使政府有維持其政策信譽的動機。在這些旨在尋找促使政府追求政策信譽以改善微觀經濟主體預期的激勵機制的設計之中,對策論的引進起了關鍵的作用。對策論方法強調預期的關鍵作用,以及理性預期概念的不完備性。信譽博奕存在著多種可能的情形,因此對於政府來說,其制定政策必須要從這些多重均衡中挑出很可能在實踐中能夠產生政策效果的那些均衡的方法。如果政府能夠有效地提高其政策的可信性的話,將會影響到投機者的信心,從而能達到防範貨幣危機的目的。因此,宏觀經濟政策在信譽方面受到了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微觀經濟主體預期模式改變的沖擊,政府必須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模式加以選擇。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政府不但要在總需求方面進行經濟調控以實現經濟的內外均衡,而且還要有效地運用供給政策對開放經濟的總供給方面進行調控。關於供給政策的理論重點目前主要體現在對政府的科技政策,產業政策和制度創新政策的討論之上。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國際競爭也主要表現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競爭,因而政府的科技政策不僅應該要做到能夠推動科技進步,提高管理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加強人力資本投資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政府的產業政策的核心,在於優化產業結構,政府實施產業政策應著重於克服資源在各產業部門間流動的障礙,因此政府要在宏觀上予以調控,建立解決結構性失業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支持再就業制度。如果開放經濟中存在低效率的制度性原因,那麼政府就有必要進行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政策主要體現在企業制度上,包括企業創立時的投資制度的改革、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以及與其相適應的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 對開放經濟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理論分析目前還重點體現在對國際間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研究之上。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參與國的經濟存在著深刻的相互依存性,僅僅通過一國的政策搭配還不足以實現經濟的內外均衡,各參與國應該在經濟政策上進行國際協調。特別是在浮動匯率制下,國際間政策協調已受到廣泛的重視。凡是在國際范圍內能夠對各國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產生一定程度制約的行為均可視為國際間經濟政策協調。研究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學者們設計了很多具有特定規則的國際間政策協調方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最為著名的方案包括:托賓提出的各國對外匯交易徵收交易稅的托賓稅方案、威廉姆森等人提出的匯率目標區方案、麥金農提出的恢復固定匯率制方案等,這些方案都引起了理論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對實現內外均衡的各國協調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國際間政策協調因各國的主權因素而存在很多障礙,而且參與國際政策協調本身也有成本收益問題,這些都影響到了國際間政策協調的實踐。
『陸』 經濟全球化及其影響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影響
一、不同資本主義國家
由於世界各國在自然資源、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經濟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以及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對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
2、有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
3、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
4、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三、跨國公司產生的影響
跨國公司是當今世界經濟中除國家以外最活躍的國際行為主體,是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
1、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生產的全球化;
2、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資本的全球化;
3、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貿易的全球化;
3、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技術的全球化。
(6)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理論擴展閱讀
意義
1、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2、促進國際分工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
3、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化
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和生產力的較大提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了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科技研究和開發,並使現代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傳播,現代科技創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為前進的基礎。
4、促進經濟多極化發展
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經濟關系更加復雜,它使以往的國別關系、地區關系發展成為多極關系和全球關系,推動了處理這些關系的國際協調和合作機制的發展,並必然會導致一系列全球性經濟規則的產生,使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國家出讓或放棄部分主權,形成和遵守這些經濟規則。
5、促進發展模式創新
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6、促進國際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
7、促進安全內涵擴展
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
8、促進國家主權轉移
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僅1990至1998年,國際組織就從26656個增至48350個,其中政府間國際組織250多個。
9、推進國際體系轉型
今後幾十年內新的國際體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徵:一是世界格局多極化。二是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共同主導。
10、推進人類文明進步
人類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問題、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礎上,形成人類新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文明,打破西方在人類文明中的主導地位,實現對西方文明的總體超越。
『柒』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具有兩重性.發達國家的經濟也不例外,同樣也具有兩重性.美國那裡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經濟和最自由的社會環境.這是美國能夠長時期領先與歐洲,並且稱霸世界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國的這個優勢正在逐年喪失,有的學者指出美國正出現人才倒流的趨勢.反恐戰爭和相關一系列政策給美國帶來的不僅是人才的的流失,工作機會的流失,以及社會資源的流失.更關鍵的是它正在改變美國人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的理念,使保守主義和閉關自守的思潮抬頭,這將給美國的未來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在近幾十年來,美國企業已經把體力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現在它們正在把工程、軟體、產品設計和開發這些腦力密集型的工作轉移出去.那美國在未來還剩下什麼呢?它創造了互聯網,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又同時遭到嚴重威脅.
經濟全球化並沒有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根本利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是否能夠比較順利地恢復增長.在發展中國家中,拉丁美洲國家經濟形勢最為嚴重.在許多拉美國家都存在金融危機、政治不穩定和缺乏抗拒外部沖擊的能力等問題.目前阿根廷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之中.阿根廷危機已經開始在拉美蔓延,最後結果將會如何還是未知數.阿根廷經濟危機之波未平,巴西經濟不穩之波又起.巴西的債務問題再次引起投資者的關注.IMF認為,巴西必須實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與此同時,必須增加出口、維持經濟增長,以便能降低債務-GDP比,從而實現貨幣的穩定.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任務.如果拉美經濟危機不能盡快得到解決,就很可能通過對美國銀行系統的影響或其他渠道,對美國,從而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亞洲經濟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表現出復雜的特點,這從反面看出了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一方面,盡管發達國家經濟回升緩慢,從總體上看,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卻實現了強勁的回升.2002年亞洲發展中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是國內需求的增長.由於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取得成效,許多國家在出口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實現了GDP的正增長.亞洲國家在實行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時,並未放鬆增加出口的努力.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為東亞國家(地區)出口的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另一方面,東亞國家的不良債權問題有了明顯好轉.但是,這種好轉在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的,因為不良債權的減少是通過把銀行的不良債權轉移到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實現的.而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對呆壞帳的處理並不成功.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體系資產狀況的改善只能以財政狀況的惡化為代價.事實上,東亞的許多國家的財政狀況正在迅速惡化.如果世界經濟增速下降,而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餘地又迅速縮小,亞洲國家經濟就有可能陷入困境.[1]
經濟全球化並非唯一的經濟制度,與經濟全球化相伴生的,還有區域合作經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區域經濟合作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和以往相比,民族國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不僅在動機、方式上發生了明顯變化,而且對國際經濟關系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追求靜態經濟收益逐步讓位於動態經濟收益;南北型合作方式逐漸取代南南型合作方式;大國之間的競爭演變為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之間的競爭;成員國內部對主導權的爭奪日趨激烈.總之,區域經濟合作正在成為民族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一項重要選擇.
經濟全球化通常以多邊合作機制為基礎(如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統一的世界市場和國際經濟規則為標志,促進全球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的自由流動;區域經濟合作則以雙邊或諸邊(plurilateral)合作機制為基礎,以區域內的市場統一和規則統一為標志,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的自由流動.很顯然,兩者之間的沖突是客觀存在的.當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產生時,這種區域性經濟合作與關貿總協定所倡導的全球自由貿易觀念就發生了沖突.歐共體作為一個關稅同盟對內實行自由貿易,對外執行統一的關稅和貿易政策.這直接違反了關貿總協定的非歧視原則.為此,關貿總協定內部曾經就歐共體是否違背關貿總協定規則展開過激烈的爭論.但當時的歐共體六國以退出關貿總協定進行威脅,致使關貿總協定最終不得不做出讓步:在堅持非歧視原則的同時,允許區域貿易協定的存在.
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強調對成員國的靜態收益影響,它包括:改善成員國的貿易條件,實現規模收益遞增,強化競爭,吸引外國投資等.但經驗研究顯示這些靜態效應不大(Schiff and Winter,1998).近年來,區域經濟合作更多地是尋求動態收益及非經濟收益,並因此取得迅速的發展.
發展中國家不是這場經濟全球化的發起者和推動者,更不是主導者,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發展中國家將長期處於弱勢狀態.從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看,發展中國家只是被動地捲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而不是經濟全球化的發起者和推動者.從目前經濟全球化的狀況看,發展中國家始終處於弱勢狀態,不佔主導地位,更不是經濟全球化的主體,並且這種地位在21世紀較長一個時期不會發生變化.充分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中的被動與弱勢地位,有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切實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與困難,從而能夠使它們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揚長避短,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經濟全球化對它們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經濟領域,跨入了政治、道德、文化等領域.從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看,經濟全球化不僅僅是經濟利益和經濟關系,而且涉及到更為復雜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等領域的沖突.
然而,發展中國家應該認識到: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潮流,任何國家,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可能迴避或抗拒.經濟全球化是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結果.充分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客觀性和不可逆轉性,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它使得發展中國家能夠認清歷史發展趨勢,正確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從而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方向,制定正確的應對策略和發展戰略,以利於發展本國的經濟.
同時,要看到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提供了機遇.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外貿結構的優化,從而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推進本國的工業化與現代化;它也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外資的進入,對於發展中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的建設,提高有關部門的效益,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起著積極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發揮比較優勢,開展對外貿易.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貿易壁壘不斷下降,有利於發展中國家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貿易.
有利於促進發展中國家的體制改革.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將會推動發展中國家引進、學習、借鑒外國的管理經驗,結合本國實際進行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從而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內部體制改革.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新的挑戰和風險.經濟全球化極大地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穩定性.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圍內各國之間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發展中國家國內經濟穩定與否,就不僅取決於國內因素,而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
經濟全球化使得財富越來越向少數發達國家和利益集團集中,導致和加劇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繼續擴大.
『捌』 政治問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程度越高,交通運輸和信息通訊技術越發達,世界分工和互補的要求越強,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越快。科技進步、電子技術、光纖通訊技術、交通運輸是經濟全球化的技術條件,經濟分工、互補和交換的需要是經濟全球化的動力。
經濟全球化具有兩重性。一方
面,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經濟相互分工、相互依賴、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要求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國經濟通過優勢互補、相互分工、相互投資和交換,市場得到開拓,技術得到進步,生產得到發展。世界各國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長處,發達國家科學技術走在了前面。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在積極參與全球化過程中,學習、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和積累的一切優秀的先進文明成果和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通過相互交換和學習借鑒,來發展自己。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越是對外開放,請進來、走出去,把經濟融入世界,合理利用國際經濟資源和全球化的機遇,我們的社會生產力就發展得越快。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
但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至今並沒有擺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主導和支配地位及掠奪性質。全球經濟仍由少數發達國家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意志所左右。因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傢具有技術和資本優勢,得以支配全球分工,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環境資源,佔領市場,獲得高額利潤。它們壟斷世界金融,主導世界金融體系,使世界市場服從自己發展的需要,成為資本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工具。它們還掌握著制定市場經濟規則的權力,具有操縱市場經濟秩序的優勢。它們可以決定哪些國家是「市場經濟國家」,哪些不是;決定哪些產品可以出口,哪些不能;決定進出口產品的標准和價格,動不動就設置門檻和障礙,對方只能執行、服從,而無討價還價的權利。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和對外交往,積極參與全球化,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但對這種「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不能聽之任之,任人宰割。我們具有自己的制度優勢、經濟優勢、文化優勢和傳統歷史優勢。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有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力資源、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的弱點是總體實力弱、科學技術水平低、大量勞動者文化技術素質低。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巨大的發展變化表明,中國人民具有獨立自主、發展自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也有擴大開放、融入世界、吸收世界優秀成果,對世界作出貢獻的胸懷。我們既不能在經濟全球化和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卻步,又必須堅持自力更生的方針,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優勢,壯大實力,增強國力,加快技術進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弱勢向優勢轉化。這樣才能逐步改變在全球化中的被動地位,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更大的發言權和主動權,使全球化更好地服務於我國建設的需要,並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