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上海與台灣的經濟發展

上海與台灣的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9 06:58:48

① 台灣和上海誰發達

2007年的人口:台北262萬,上海1778萬
2007年的GDP:台北5672億,上海9143億

所以比總量,上海經濟規模大;比富裕程度,台北要高。
樓主說的發達,我想還是指總體的生活水平吧,那麼台北要比上海好上一籌。

② 上海更發達還是台灣呢

台灣最發達的是台北市,我覺得現在上海市和台北市奇虎相當,就物價來說都差不多,經濟實力也不相上下,加上最近幾年中國內地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台灣的發展相對慢一些,所以這兩個城市差不多

③ 上海和台灣哪個生活水平高

台灣高一些吧 但是上海要繁華很多哦

④ 台灣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

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

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台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4)上海與台灣的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一)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二)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三)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四)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

⑤ 上海,香港和台灣哪個的經濟好

香港,動感之都,購物天堂,東方明珠。。。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一個華麗而休閑的城市!無論在物流洶洶的銅鑼灣還是觀光賞景的太平山,你都可以大發一番感慨!!

台灣,一句經濟發達恐怕也有人舉雙手反對了!俯視台北,對這個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地方,你也許會很驚訝,一群群矮小的房子散播各處,看不到一點點的活力!

⑥ 台灣經濟10年來有多發達 將來上海人均GDP有可能超越台灣嗎

(1)
上海人均GDP有可能超越台灣嗎?==>
很難說,因為經濟發展到最後會變得很緩慢

提供給您

上海市2007年, 人均GDP(RMB) 65473元
上海市2008年, 人均GDP(RMB) 73124元

台灣省2007年, 人均GDP 約(RMB)148683元,(美元17842元)

上海市人口約1800萬人,
台灣省人口約2200萬人

(2)
四小龍經濟成長率(製表:李東升)

台灣 韓國 香港 新加坡
1995 6.5 9.2 3.9 8.0
1996 6.3 7.0 4.3 8.2
1997 6.6 4.7 5.0 8.6
1998 4.6 -6.9 -5.5 -0.8
1999 5.8 9.5 4.0 6.8
2000 5.8 8.5 10.0 9.6
2001 -2.2 3.8 0.6 -2.0
2002 4.3 7.0 1.8 3.2
2003 3.4 3.1 3.2 2.9
2004 6.1 4.7 8.6 8.7
2005 4.0 4.0 7.3 6.4
2006 4.2 5.2 6.2 7.6
2007 4.1 4.8 5.7 4.7

(3)
韓國會有破產說法 !
是因為景氣惡化消息極速散布
且韓幣一直貶值 外匯存底一直縮水
國家整體凈債可能比凈資產多
景氣惡化 全國GDP國民生產毛額極速下降
才導致韓國會破產說法!

冰島的幣值及資產負債 也是同樣情形

台灣不可能破產,
台灣外匯儲備還在全世界排名第5-6名,
若全世界倒了200個以上國家,才會輪到台灣的

⑦ 台灣經濟發展比大陸好到底是什麼原因

台灣經濟很爛啊
亞洲四小龍墊底
體量小
以前的優勢產業也不行了
尤其是微電子產業要面對韓國的競爭
還要面對大陸政府扶持的電子行業的競爭(大陸是虧本也要上!)
還有美帝高通
英偉達。。的競爭
mtk估計要完蛋。。。。
台灣的那點產業未來被上下擠壓,沒有希望
2013年前三季度台灣gdp初值22426.61億元人民幣,本幣同比實際增長1.9%
今年台灣省的經濟總量要被大荷蘭省超了吧。人均會被蘇州無錫和深圳超,未來5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應該會全面超越。
台灣人自己都急了!
機場捷運50km修了二十幾年還沒通,核四停停廢廢多花了2000多億新台幣。
民粹盛行,政府沒決心,議會效率低,全世界都不願意去台灣投資了。
唯一想去台灣投資的大陸,還被拒之門外,鬼島之名已經是名副其實了。
台灣的經濟結構比新加坡和韓國已經落後了,想當年台灣是四小龍的排頭兵
以台灣決策層的垃圾和制度的缺陷,台灣經濟繼續停滯毫無懸念
未來台灣的出路,作為中國沿海的旅遊休閑省份,類似海南那樣還是可以的

⑧ 台灣香港上海,哪個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未來發展會如何

這個嘛~~不好說,就現在來看的話,我認為香港比較發達,上海緊接其後。
至於台灣么~~~他們的領導人老是喜歡亂來,之前的幾年幾乎就是個台灣爛香蕉,換小馬哥上台後稍微好轉了一些。

未來的發展么,我更看好上海。因為上海本身的條件不錯但因為地處內地,某些體制比香港落後。如果改革一些行政體制的話,上海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好的。

(如果你疑惑什麼體制問題,那我舉個例子:「曬賬本」在內地舉步維艱,而在香港早已實現了這些)

⑨ 上海和台灣哪個經濟比較發達

樓上的台灣同胞未免過於言之鑿鑿了,說大陸的整體經濟程度低於台回灣那是真的,畢竟大陸三答十多個省,13億多人口,負擔較大。但是上海現在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速度都已經遠超台灣的所有城市了,包括台北。根據統計台灣去年的GDP不到5000億美元,而上海已經快三千億美元了,差不多是整個台灣二十五個縣市總和的三分之二,請問單論城市的話,台灣哪個比的了上海?上海不如台北怎麼會有近100萬的台胞在上海定居呢?台灣不過才2300萬人吧,二十三分之一都在上海說明不了問題嗎?話說三年前,廣東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太晚了,相信我們江蘇接下來超過台灣也只是個時間問題。當然,在社會保障體制方面,大陸是還不如台灣的,需要走很長的路。

⑩ 上海和台灣哪個發達

上海是市比不過台灣省。
如果跟台北比 還是上海在經濟方面發達 光面積就是台北的24幾倍

閱讀全文

與上海與台灣的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