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的經濟如何
閔行區:澳大利亞,注重環保與綠化,是房地產市場的新貴。多數建築為新式的別墅,住房條件優越。黃浦區:英國,老牌的國家,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吞並了北愛爾蘭(南市區),實力更加強大,堪稱上海的代表。然而,畢竟黃河東流去,其往日的風光早已不在,被美國趕超了。靜安區:法國,堪稱浪漫的 經典,是上海幽雅生活的代名詞。高大的法國梧桐,幽靜的馬路,精製的洋房,處處體現上海的懷舊品位。南京西路是上海最高級的三個辦公區之一。盧灣區:德國,並不是風格象德國,而是與德國的地位一樣,盧灣對上海舉足輕重。盧灣內斂,干凈,與德國業很象。虹口區:義大利,與義大利一樣,虹口總是給人陽光燦爛的感覺,熱情奔放。然而,虹口顯然太奔放了,不太注重城區的規劃協調,所以,虹口顯得有一點雜亂。還好,不是太亂。長寧區:奧地利+匈牙利,富有藝術氣質,安靜清潔,虹橋路一帶電台、畫廊比比皆是。而且與奧地利匈牙利相似,長寧的人口結構中也以老年人為主。閘北區:中東地區、西亞阿拉伯諸國,原因不用解釋了,大家都明白。楊浦區:土爾其,與土國相似,楊浦的版圖是算得上是大的,工業集中,然而,顯得混亂,人口也太多。普陀區:前蘇聯、俄羅斯,是上海重要的重工業區,這一點與俄羅斯相似。但是,污染嚴重,忽視輕工業的發展,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生活普遍不高。在上海在普遍發展的時候,普陀的發展速度及後勁嚴重不足,這和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困境也是一樣的。而且,普陀的民居也也很有前蘇聯集體農庄、蘇聯建築風格,值得保留。徐匯區:美國,是上海目前最發達的房地產市場,商業也是十分繁榮。徐匯是繼黃浦之後繁榮起來的,和美國繼英國之後的情況相象。浦東新區:中國,毫無疑問,浦東是最能代表當今中國發展的地方,稱浦東為中國,當之無愧。高速的經濟發展,繁榮的前景,充滿活力與機遇。然而,浦東缺乏內涵,沒有很多的文化,沒有浪漫的氣氛,有的只是一幢又一幢的高樓而已。浦東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就象中國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一樣。寶山區:日本,新興的發達國家,同日本一樣,以鋼鐵為支柱,交通方便、生活高質量。但是人口嚴重飽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開始向小島拓展了。嘉定區:北歐三國(丹麥、挪威、瑞典),一樣是科教發達(800年教化嘉定),工業現代化,環境優美,適合居祝然而,和北歐諸國一樣,嘉定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商業太不發達,不夠放便。郊區:金山區:巴西,發展中國家中的教發達國家,事實上金山的確挺發達。同巴西一樣,金山也以石油為命脈。所不同的是,一個是石油出口,一個是石油進口加工。松江區:印度,同印度一樣,因為是文明的發源地(松江自稱上海之根),對外有仇視,尤其喜歡與中國相提並論,這也一樣,松江總是與浦東比來比去。不過,松江近3年的發展的確很快。註:松江話與其它地區太不一樣,就象印度的英語一樣難懂。青浦區:韓國,一樣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經濟發展的同時業重視文物的保護。南匯區:南非,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雖然以前與南非一樣不為人知,但隨著開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塊「世外桃源」。(因宗族隔離制度,南非長期與其它國家沒有外交關系。)奉賢區:阿根廷,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是農業大區。崇明縣:中部非洲國家,一樣是欠發達地區,人口眾多,但工商業不發達。然而,崇明同中非洲國家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人民純朴善良,語言有別於上海其它地區。而且,崇明中部非洲國家還有相似的是都擁有自然保護區。至於住在哪裡便宜,要看你在哪裡上班了。崇明相對便宜,但目前交通不便,到市區還得坐輪渡過江。
Ⅱ 上海經濟發展的瓶頸是,其原因是。解決措施有。
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據統計,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長率高達13.3%,由124億元猛增至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序由原來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則由全國第16位升至第4位。尤為可喜的是,1997年後,我國經濟增長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經濟雖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1998年較上年增長10.1%,1999年較上年增長10.0%),出口增長更高(1999年全年增長18.5%,今年1季度的增長率高達55%)。2001年浙江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00億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預計可達2000美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經濟表現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有人稱之"浙江現象"。以經濟學的觀點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領先於其他地區,必然是其較好地發揮了比較優勢的結果。本文即試圖從比較優勢分析的角度來探討"浙江現象"產生的原因。
經過大量的實證分析後,筆者認為,浙江與鄰近沿海發達省份及全國相比,在勞動力、環境、市場擴大、特色產業和企業經營機制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浙江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
勞動力資源也稱人力資源,是國民經濟的根本要素,是構成社會經濟運動的基本前提。在現代社會,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因此成為各地區比較優勢的一項重要指標。誠然,浙江的勞動力資源充沛,但在我國勞動力資源普遍充足的大環境中顯不出比較優勢。浙江在人力資源上的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人口綜合素質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79‰,僅稍高於滬、京2個直轄市,是省區中最低的。1999年則為4.29‰,高於滬(已出現負增長)、京、津、遼、蘇,列全國倒數第6位,在省區中列倒數第3位。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減輕了人口負擔和就業壓力,對經濟發展有利。雖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浙江開發歷史早,文化積淀深厚,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在全國居較高水平。相對於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學、敢闖、聰慧、勤奮、互助、務實等優秀素質。其優勢突出表現在浙江人對現實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勇於創新。江浙滬歷來為我國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區。國內40%以上的科學家均出於此。根據《中國科學家傳略辭典》按籍貫統計,每百萬人所涌現的著名科學家,上海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為4.15倍,江蘇為3.49倍。特別是寧波,不僅以出商界巨子聞名於世,還是名冠全國的"院士故鄉"。目前,寧波籍院士佔全國1/16,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僅一所效實中學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國未聞其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肯動腦筋肯吃苦又富冒險精神的浙江人,邊干邊學,素質提高更多地倚仗於"來自課堂外的學習"。在改革的實踐中,涌現出滕增壽、馮根生、顏阿龍、魯冠球、宗慶後、南存輝、陳金義等一大批勇於創新,精明且善於把握機會的知名企業家。這些企業家的存在是浙江經濟騰飛極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環境的比較優勢
環境資源直接影響人們選擇定居點,企業選擇區位,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一般認為,區位、資源、經濟和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硬環境,社會、政|治、政策和法律環境為經濟發展的軟環境。以下僅對浙江的硬環境作簡要分析。(一)區位環境,浙江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首先,濱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於對外交往,又利於向內擴展。而且,緊鄰上海這一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商品、資金、技術、信息、人才"五流"及產業擴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加上北南兩邊鄰省江蘇和福建均為全國經濟增長領先省份,可充分發揮集聚效應,互相支持,共同發展。(二)資源環境<BR> 盡管就礦產資源和耕地資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資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氣候資源等方面卻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浙江地處祖國東南沿海的中部,港口眾多,腹地寬廣。改革開放後,港口建設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達58個,泊位600多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個,深水泊位數佔全國8 %。寧波已躍升為全國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寧波港的吞吐量已達1億噸,成為國內僅次於上海的,吞吐量逾億噸的世界級大港。而且舟山、溫州、乍浦、海門等港規模日益擴大,且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BR>浙江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洋能源資源在全國居領先地位。浙江海域歷來是我國最大的漁場。1999年,浙江的海水產品產量為389.4萬噸,居全國第3位;浙江海洋捕撈漁獲量高達331.2萬噸,僅次於山東的332.5萬噸,居全國第2 位(表1)。緊靠浙江的東海陸架盆地是一個有著良好開發前景的油氣資源區,目前正在勘探開發之中。 表1:我國重點省份海水產品和海洋捕撈產量 單位:萬噸 地區 浙江福建 山東 廣東 遼寧 其他地區 <BR>海水產品產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BR>海洋捕撈產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撈量佔全國%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中國統計出版社<BR> 浙江雖然耕地面積少,農業卻一直領先於全國。除了浙江農民吃苦耐勞,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外,與這里農業氣候條件優越也是分不開的。浙江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為農業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 (三)經濟環境<BR> 浙江開發歷史悠久。隋唐時期即已成為全國居優勢的經濟區域,至今依然。特別高的經濟活動效率,使浙江發展的經濟基礎在全國處於高水平。由於浙江是全國市場經濟發育較早的省份,多年前經濟實力即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民間的投資意識很強,在市場競爭中已取得一定的先發優勢。<BR>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僅次於滬、京、津3個直轄市,居全國第4位;浙江農村人均收入3948元,僅次於滬、京2個直轄市,高居全國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為全國第一個消滅貧困縣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居全國第一。<BR> 雖然由於資源和戰備方面的原因,解放後國家對浙江的投資極少,然而,浙江民間的投資意識很強。自1982年以來,非國有投資年均增長28.6%。1999年,全省民間投資額達1214億元,超過建國前40年浙江全社會投資的總和,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62.0%,高居全國第一(表2)。</P><P><BR>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國民間投資情況表 地區 浙江 江蘇 山東 廣東 全國 <BR>民間投資額(億元) 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BR>佔全社會投資比重(%) 62.0 56.9 52.6 58.2 46.6 <BR>資料來源:2000.11.29.《中國信息報》<BR> (四)生態環境<BR> 生態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浙江山青水秀,歷史上即享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美名,杭州則被譽為"人間天堂"。解放後,由於幾次政策失誤,山林破壞嚴重,80年代以後工業污染又給浙江的生態環境蒙上陰影。但是90年代以來,政府下大力氣,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備環境再生能力較強的先天優勢,形勢明顯好轉。最新的國家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表明:浙江現有森林面積8309萬畝,比10年前增長26.6%,森林覆蓋率高達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個百分點,名列全國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國著名的竹業大省、花木大省、旅遊大省。1999年,浙江的綠化觀賞苗木輸出量佔全國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會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蕭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0個省級森林公園。旅遊收入領先於全國。浙江在城市生態建設方面也不乏大手筆,如杭州市決定投資60億,建設"藍天碧水"工程。<BR> 由於浙江的生態環境好,氣候條件優越,因而宜居宜游,發展旅遊業在全國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BR> <BR> 三、浙江市場擴大的比較優勢<BR> 貿易(包括國際貿易和地區間貿易)是地區經濟增長的基礎。貿易增長,也就是經濟增長在地區之間的擴散。有經濟學家認為,地區增長的必要條件是創造出口基礎
Ⅲ 上海經濟發展的原因
上海積極從事經濟活動的並不是上海地區的原住民,也就是真正祖輩都居住在上海的人,這些人很早就居住在這里,也靠農業為生。後來,江浙一帶有人逃難到上海,在上海居住,因為是移民,沒有田地,所以都努力尋找手工活著勞力或者貿易類的工作謀生。上海靠海,碼頭的功能逐漸顯現,吸引各地的商人來此進行貿易通商,才逐漸繁榮起來的。也就是說,當初很多人看上海是通商口岸,就遷居到這里來尋求發展和機會,並非上海人天生精明,而是精明些得江浙人早早就聚集到這里。
Ⅳ 上海現在經濟發展的怎樣
很懷戀上海,
現代化氣息很濃的大城市。
感覺應該沒有地方可以跟的上它的節奏專吧
曾有報道說15年後的合肥像今天的屬上海,3年前說的
不知到時是否能做到啊
Ⅳ 有關上海的經濟發展的所有資料
閔行區:澳大利亞,注重環保與綠化,是房地產市場的新貴。多數建築為新式的別墅,住房條件優越。
黃浦區:英國,老牌的國家,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吞並了北愛爾蘭(南市區),實力更加強大,堪稱上海的代表。然而,畢竟黃河東流去,其往日的風光早已不在,被美國趕超了。
靜安區:法國,堪稱浪漫的 經典,是上海幽雅生活的代名詞。高大的法國梧桐,幽靜的馬路,精製的洋房,處處體現上海的懷舊品位。南京西路是上海最高級的三個辦公區之一。
盧灣區:德國,並不是風格象德國,而是與德國的地位一樣,盧灣對上海舉足輕重。盧灣內斂,干凈,與德國業很象。
虹口區:義大利,與義大利一樣,虹口總是給人陽光燦爛的感覺,熱情奔放。然而,虹口顯然太奔放了,不太注重城區的規劃協調,所以,虹口顯得有一點雜亂。還好,不是太亂。
長寧區:奧地利+匈牙利,富有藝術氣質,安靜清潔,虹橋路一帶電台、畫廊比比皆是。而且與奧地利匈牙利相似,長寧的人口結構中也以老年人為主。
閘北區:中東地區、西亞阿拉伯諸國,原因不用解釋了,大家都明白。
楊浦區:土爾其,與土國相似,楊浦的版圖是算得上是大的,工業集中,然而,顯得混亂,人口也太多。
普陀區:前蘇聯、俄羅斯,是上海重要的重工業區,這一點與俄羅斯相似。但是,污染嚴重,忽視輕工業的發展,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生活普遍不高。在上海在普遍發展的時候,普陀的發展速度及後勁嚴重不足,這和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困境也是一樣的。而且,普陀的民居也也很有前蘇聯集體農庄、蘇聯建築風格,值得保留。
徐匯區:美國,是上海目前最發達的房地產市場,商業也是十分繁榮。徐匯是繼黃浦之後繁榮起來的,和美國繼英國之後的情況相象。
浦東新區:中國,毫無疑問,浦東是最能代表當今中國發展的地方,稱浦東為中國,當之無愧。高速的經濟發展,繁榮的前景,充滿活力與機遇。然而,浦東缺乏內涵,沒有很多的文化,沒有浪漫的氣氛,有的只是一幢又一幢的高樓而已。浦東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就象中國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一樣。
寶山區:日本,新興的發達國家,同日本一樣,以鋼鐵為支柱,交通方便、生活高質量。但是人口嚴重飽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開始向小島拓展了。
嘉定區:北歐三國(丹麥、挪威、瑞典),一樣是科教發達(800年教化嘉定),工業現代化,環境優美,適合居祝然而,和北歐諸國一樣,嘉定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商業太不發達,不夠放便。
郊區:
金山區:巴西,發展中國家中的教發達國家,事實上金山的確挺發達。同巴西一樣,金山也以石油為命脈。所不同的是,一個是石油出口,一個是石油進口加工。
松江區:印度,同印度一樣,因為是文明的發源地(松江自稱上海之根),對外有仇視,尤其喜歡與中國相提並論,這也一樣,松江總是與浦東比來比去。不過,松江近3年的發展的確很快。註:松江話與其它地區太不一樣,就象印度的英語一樣難懂。
青浦區:韓國,一樣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經濟發展的同時業重視文物的保護。
南匯區:南非,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雖然以前與南非一樣不為人知,但隨著開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塊「世外桃源」。(因宗族隔離制度,南非長期與其它國家沒有外交關系。)
奉賢區:阿根廷,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是農業大區。
崇明縣:中部非洲國家,一樣是欠發達地區,人口眾多,但工商業不發達。然而,崇明同中非洲國家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人民純朴善良,語言有別於上海其它地區。而且,崇明中部非洲國家還有相似的是都擁有自然保護區。
至於住在哪裡便宜,要看你在哪裡上班了。崇明相對便宜,但目前交通不便,到市區還得坐輪渡過江。
Ⅵ 上海現時經濟發展狀況
上海
經濟狀況:
GDP 5408.76億元 排全國第8位
GDP 構成比
第一產業1.6%排全國第27位
第二產業47.4%排全國第11位
第三產業51%排全國第1位
人均GDP 40646元 排全國第1位
居民消費水平 14295元 排全國第1位
恩格爾系數 39%
鄉鎮企業營業收入 3834.4億元排全國第12位
城市人均收入 14395.8元 排全國第1位
城市人均住房面積 28平方米 排全國第3位
城市人均綠地面積 6.1平方米 排全國第8位
人均生活用水量 城市405.52升/日 排全國第2位
農村105.1升/日 排全國第13位
職工平均工資 農,林,牧,漁業, 17184元 排全國第2位
建築業 21820元 排全國第1位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 33110元 排全國第1位
金融.保險業 37087元 排全國第2位
房地產業 28474元 排全國第1位
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 26476元 排全國第3位
文教.藝術和廣播影視業 24585元 排全國第3位
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 26710元 排全國第4位
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 26199元 排全國第3位
進出口總值 7225129萬美元 排全國第3位
外商直接投資 427229萬美元 排全國第4位
Ⅶ 關於上海以後的經濟發展趨勢。是繁榮還是落後。和香港相比呢
現時大部分人,都充分地認為上海會超越香港,他們喜歡這個比喻——香港就是一個經驗老道,但年邁的老人;上海是一個稍欠火候,但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我的意見?我覺得這個比喻是不合適的。因為如果這種比喻成立,那麼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豈不是早就要入土為安?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非香港莫屬,因為它除了很多有利的客觀條件,還有就是有國家撐腰,推出很多有利於特別行政區的政策,鞏固它的地位。
但現實,上海實力追上來了,就在3月25日(印象....),國家卻有意提出要在2020年,將上海建成國家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就肯定動搖很多香港人的神經,亦有很多國內的人相信,上海真的會超越香港。
普遍香港人的看法是,失去國家寵愛的香港,後果不堪設想的。因為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外資已經不需要經過香港再流入內地。以上海的優厚條件,近年大家有目共睹的高速發展,再配合政策,對外上而言,上海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認為,香港人應該要保持適當的危機感,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但亦不需要沮喪的,因為我個人認為,香港依然有很多優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例如,香港的法律體制相當健全,他們真的秉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辦事,這很重要,對投資者來說任何一個商業糾紛,在香港都可以訴諸法律,信任法官作出公平裁判。但在內地,官司往往會成為一場權貴之間的角力賽,很多時候即使你有道理,如果對方後台大,你不要指望會有公平的結果。
而且,投資者很注重資訊自由,尤其是市場信息。如果他們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正確信息,就會損失先機,蒙受損失。這點在香港是沒有問題的,反而在上海(其實應該說在內地),很多信息都被嚴格地監視控制,不少本應該對外公開的市場信息,卻成了只有少數人能獲取的內幕,即在上海很難營造到公平的競爭環境。
還有的是,內地的一些部門,貪婪問題十分嚴重,商人避免被為難,所以很多情況下都得用錢買方便。這種風氣在內地是已經形成的,但客觀來說,這的確又是不道德的交易。所以亦有很多人感嘆在上海做生意如履薄冰。香港的廉潔是內地無法追上的。
在內地注冊一間公司,所走的程序是相當繁瑣和復雜,部門與部門之間就像踢皮球一樣缺乏溝通;但在香港,注冊公司是很簡單容易的事情,14歲的小孩子都會做。
所以我覺得,即使過20年,上海依然未能追上香港的,即使你看到上海滿是高樓大廈或者交通如何暢通發達.....這只是表面,更多失業、關門或倒閉的情況是沒有被寫實或映照。 否則在我看來,朝鮮也是個很發達的國家......看平壤就知道他們有多現代化了!
呃,這是我的看法........一家之言囧
Ⅷ 上海市發展的最大矛盾是什麼
用地矛盾
上海經濟發展正面臨土地制約 用地矛盾非常突出
2008-01-26 09:58:09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昨日,上海市市長韓正在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補充報告時表示,上海發展正面臨土地資源的制約。韓正透露,九十年代,在國家的支持下,上海每年新增10萬畝建設用地,為上海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支持,但近年來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短缺,上海每年新增建設用地已經減少到5萬畝,「而在基本農田保護政策以及上海有限的土地資源下,建設發展和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突出。 」
韓正稱,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上海只能依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來解決。而除了土地問題外,當前上海經濟發展還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等多方面因素的挑戰。
首先,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向全球蔓延,其帶來的金融風險將有可能波及中國並對中國的整體經濟產生影響。而一旦風險到來,處於中國金融市場核心的上海必將受到影響。「金融市場的波動不僅將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更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因此,「上海應該高度關注金融風險。」
其次,國際油價和糧食價格的一路走高將有可能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目前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已經突破100美元,而全世界農業欠收造成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去年以來,由於糧食價格上漲,我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持續走高,全年CPI平均上漲4.8%,雖然上海的CPI上漲了3.2%,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今年的形勢很嚴峻。而原油和農產品價格的走高將有可能導致煤電油運的緊張,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
再次,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嚴重,尤其是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時刻都在威脅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上海乃至中國正在面臨國際熱錢湧入所帶來的風險。
還有一重挑戰來自國內。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央行開始對銀行信貸進行嚴格控制,今年將嚴格執行按季調控的政策。「十多年來,我國的貨幣政策首次由穩健轉為從緊,從緊的貨幣政策將有可能對經濟產生影響。」中小企業將可能面臨資金困難、一些企業的資金鏈甚至可能斷裂、社會就業崗位將會減少,從緊的政策有可能帶來新的金融風險。
韓正指出,在此背景下,上海的經濟發展應該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下功夫,並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發展的協調性。
Ⅸ 為了上海的可持續發展,你認為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協調貧富差距,減少公共設施的重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