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改革開放是什麼意思經濟如何發展起來
改革開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頁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其次,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最後,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在國際范圍內,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其成員對本國或本地區市場的控制大大放鬆,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所有這些都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體質環境和政策條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Ⅱ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商鞅變法。 (2)改革措施: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採用漢族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或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通漢婚;用漢律;學漢禮。意義:改革鞏固了北魏的統治,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國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 學習他們堅定的意志。敢於向舊勢力挑戰的品質與創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改革應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不怕困難,勇於創新。(或言之有理亦可) |
Ⅲ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以後,大量引進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等,提高了經濟建設的速度和水平。
改革開放實現了我國從封閉半封閉經濟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進出口總額不斷增長,對外投資規模增勢強勁,多雙邊經貿合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提高了我國在全球化條件下參加國際合作的能力和競爭力。
Ⅳ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是什麼
胡錦濤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強調:「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這段精闢表述,是對我國改革開放29年歷史經驗的重要總結,也是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道理的深刻揭示,更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應持有的大政方針和基本原則的清晰說明。
改革開放之所以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是因為:(1)進入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沒有改革開放,便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現代化歷史進程中的起步和發展。眾所周知,正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戰略方針,實現了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創新出「現代化」文本,才會在當今世界舞台上閃爍耀眼的光彩。(2)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一次新的偉大革命。其「革命」的含義在於: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人按照「社會發展的邏輯」對原有體制實行全方位的改革,盡管不表現為激烈的社會沖突與階級對抗,但其變革的系統性、深刻性和復雜性是史無前例的。這種社會變革的牽引,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不斷產生飛躍。(3)改革開放每深入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就更趨深刻、更趨完善、更趨成熟。29年的改革開放,從破除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建立嶄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機制,我們黨經歷了對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和創新的過程。29年的中國社會主義與世界歷史進程的融合,尤其是國門的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進程的自覺流動,引進世界一流的先進技術和科學,引進反映新時代歷史潮流和規律趨勢的世界優秀的精神產品和觀念,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具有時代性、國際性和先進性。
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需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指引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首先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應當看到,當下羈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思想觀念的障礙還很多,因此,我們的視野需要更加開闊,對世界的本質和意義需要悟得更深、更透、更准。徹底的唯物主義與徹底的辯證法的結合,是共產黨人最顯著的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特徵。其次,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大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體制的改革,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Ⅳ 為什麼說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轉變;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所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而且提出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我說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為什麼要改革,為什麼改革是必由之路,為什麼是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如果不改革開放,不可能發展中國,不可能發展社會主義,不可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不光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有深遠的影響。現在按照GDP來算,中國在世界上占第三位。已經趕上德國。按照PPP(購買力評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我們中國是世界第二,因為世界上的購買力評價大概是55萬億美元,中國大概5萬多億美元,大概佔到世界的9%。說明中國在國際上經濟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現在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14000多億,已經佔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這個變化,都是因為改革開放的結果。
改革開放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將貫穿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開放,既是形成更加具有活力的體制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生產力發展諸多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
Ⅵ 為什麼說改革開放是促進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以後,處在內陸邊遠地區民族地區發展得到了寶貴的機遇,促進交通,經濟建設。
Ⅶ 為什麼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直接動力
原因:通過改革開放,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國社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極大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國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所以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直接動力。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所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Ⅷ 怎樣理解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鮮明地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與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主要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扎實貫徹,同時民主法制建設、擴大人民民主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
這些情況表明,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Ⅸ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概述
改革開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我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的實質,其實就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我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二、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一、當年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
「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留下了嚴重的局面:生產力發展緩慢,人民溫飽沒有解決,科技教育落後……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二、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三、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生機和活力哪裡來?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新思路在哪裡?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三、只有改革開放才能使社會主義國家真正發展
原來我們的提法是,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現在看來,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已為歷史所證明, 是確定不移的客觀真理。但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則需要進一步研究。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證明, 要使國家發展起來, 只有社會主義這個前提是不夠的, 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實行改革開放是發展不起來的, 即便一時發展起來了也是不能持久和不能鞏固的。從國外情況來看, 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後, 其發展速度有一段時間是比較快的, 前蘇聯曾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但是由於不進行改革開放, 形成了僵化封閉的體制, 到了上個世紀60 年代以後, 普遍陷於經濟社會發展停滯的狀態, 才不得不開始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但在改革中又發生了方向性的錯誤, 最後導致了蘇東劇變。從我國的情況來看, 新中國成立後的最初幾年, 發展情況也是比較好的, 但在1956 年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以後, 由於沒有找到改革開放這條發展之路, 還在繼續沿襲革命時期的許多做法, 大搞群眾運動和政治斗爭, 結果發展道路極為曲折, 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時, 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我們由於實行了改革開放, 國家迅速地發展起來了, 29 年來保持了年均9.5%的發展速度, 現在已成為世界第四經濟大國和第三貿易大國。越南、寮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繼中國之後也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 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發展。事實充分說明, 在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使社會主義國家真正的發展起來。
四、為什麼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為什麼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呢? 這是因為, 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向前發展的。只有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要求、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 才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否則就會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之後, 由於是新生的社會制度, 必然會顯示其優越性, 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但生產力是不會停頓的, 社會是在不斷前進的, 必須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 不斷地對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改革,使其經常保持與生產力相適應的狀況, 與社會實際相符合的狀況, 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不斷地向前發展,否則就會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的現象。所以改革是發展中國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鄧小平把改革與開放聯系在一起, 構成我國的強國之路, 說明開放對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放是社會化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共同特點, 只有實行對外開放, 我們才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發展經濟,才能借鑒全人類的文明成果來建設社會主義。而在當前世界已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 對外開放的意義就更加重要。過去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通過革命來實現的,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是通過改革開放來實現的, 所以鄧小平稱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也稱「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我們還要看到, 社會主義是新生的社會制度, 它還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 要使它完善和成熟起來, 並且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中國的基本國情, 必須對它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 所以它又是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過改革, 社會主義才能發展和成熟起來。馬克思主義是最徹底的發展理論, 它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而社會主義改革使其能永遠站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去總結新經驗, 回答新問題, 形成新的思想和觀點, 對外開放使其能夠從全人類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中吸取豐富營養, 從而不斷地向前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
五、改革開放的成就
1、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識形態的構建
改革開放是社會的整體性復合型變革, 是社會意識形態變遷的要求與結果, 也必然引起社會的體制機制、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的新變化。改革開放使中國在建國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革命型意識形態面臨著目標轉型、秩序整合和內容調整的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識形態不僅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所引發的全局性變革效應的必然結果與現實要求, 也為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提供政治文化支持和思想保障。在改革開放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識形態的同一進程中, 改革開放與意識形態建設互為條件、相互滲透, 改革開放的力度和效度應當與意識形態的主導性及和諧化目標統一起來。當前, 在推進改革開放的同時應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 促進社會和諧文化建設, 實現意識形態由群體癥候向個體精神的滲透, 增強意識形態的主導性, 推進意識形態大眾化,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識形態提供條件和支撐。
2、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風俗變遷動力機制的轉型
在觀察中國社會風俗變遷的視角下, 改革開放體現為社會風俗變遷動力機制的全面轉型。這一轉型在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經驗教訓的基礎上, 體現為一種謀求各動力要素在相互平衡、相互配合中保證整個動力機制協調運作的思路, 從而有效促進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風俗變遷的健康發展, 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全面推進過程中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借鑒要素與相應保障。
3、改革開放下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
宏觀經濟指標全線飄紅
第一,在經濟增長方面,破天荒地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平穩增長。1979年-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在基數大大提高的情況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個百分點,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為10.4%。據國外有的學者計算,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有11個國家和地區在長達25年的時間內,年均經濟增速達到7%以上。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已有29年實現了年均增速9.8%。看來,中國經濟增速達到9%左右,還要延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增長,在中外經濟發展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改革以來,我國經濟不僅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實現了平穩增長。這里所說的經濟平穩增長,主要就是指經濟周期實現了由建國以來多次發生的超強波周期(波谷年與波峰年經濟增速落差在20個百分點以上)、強波周期(落差在10個百分點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上)到輕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下)的轉變。
第二,在物價方面,實現了經濟高增長條件下的低度通脹(多數年份)或中度通脹(少數年份)。為了說明這一點,先對這個問題涉及的一個前提做些說明:經濟冷熱的概念和衡量經濟冷熱的總體指標。首先要明確經濟冷熱是一個經濟全局概念,而不是經濟局部概念。因為經濟冷熱是指的社會總需求小於或大於社會總供給;其冷熱程度就是前者小於或大於後者的程度。因此,從總體上反映經濟冷熱的指標,必須是反映經濟全局的指標,而不能是反映經濟局部的指標。在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的條件下,社會的生產潛力就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表明現實經濟增長率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反之,在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的條件下,就表明現實經濟增長率高於潛在經濟增長率。從上述相互聯系的意義上,也可以說經濟冷熱就是現實經濟增長率小於或大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經濟冷熱的程度就是現實經濟增長率小於或大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程度。正是這一點,使得經濟增長率成為從總體上衡量經濟冷熱的唯一的、無可替代的反映經濟全局的指標。
對潛在的經濟增長率簡單的估算方法,就是按一個較長時期的年均經濟增長率計算。但潛在經濟增長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程度。因而它是動態的概念,而不是靜態的概念。這樣,潛在經濟增長率不僅在改革以來的一個長時期內比改革以前大大提高了。而且在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年代,改革不同階段的潛在增長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1953年-1978年社會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3.4%,1979年-1990年年均提高4.8%;1991年-2007年年均提高9.2%。據此分析,可以設想分三個時段來確定各個時期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在1953年-1978年,1979年-1999年和1991年-2007年這三個時段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分別為6.1%、9.0%和10.3%。大體上說來,這三個數字也就是這三個時段的潛在經濟增長率。
如果以上估算是適當的,那麼,這一輪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波峰年份,只能看作經濟偏熱。我國改革以來經濟增長歷史表明:年經濟增長率超過潛在增長率兩個百分點以上,就造成經濟過熱。1978年、1984年、1987年和1992年四個波峰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1.7%、15.2%、11.6%和14.2%;分別高於潛在增長率的5.6個、6.2個、2.6個和3.9個百分點。2003年-2007年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0%、10.1%、10.4%、11.6%和11.9%,均是處於潛在經濟增長率的頂峰或在1個百分點左右的范圍內超過潛在經濟增長率,可以認為只是經濟偏熱。當然,如果宏觀經濟調控失當,也很可能轉變為經濟過熱。
第三,在就業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在改革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城鄉二元社會體制下,曾經形成了數以億計的潛在失業大軍。而且,我國每年新的勞動力也是數以千萬計。還有,伴隨改革的進展,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不僅不能新增加就業人員,還要釋放出數以千萬計的冗員。這樣,在改革以後,就業勢必成為一個極為尖銳的社會問題。
但改革以來,我國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1)就業總量幾乎成倍增長。(2)在農村大量潛在失業人口實現就業,公有企業大量釋放冗員,城鄉新增勞動力大量增加和就業彈性系數大幅下降等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從總的趨勢看,不僅控制了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連續5年實現了失業率的下降。1978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5.3%,2003年下降到4.3%,2007年下降到4.0%。(3)更為重要的是:長期以來,人們最為憂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如何實現數以億計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並且原來設想實現這種轉移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時間。但改革以來,實踐已經為這種轉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並縮短了比人們原來預想的時間,使人們清楚地看到了完成轉移的前景。這就意味著我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供給,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實現由過去長期存在的大量供過於求的狀態轉變到供求基本平衡。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據有學者估算,改革以來農村需要轉移到非農產業的勞動力約有3億人左右。到目前為止,有1.2億人已轉移到鄉鎮企業,有1.1億人已進城務工,還要轉移的約7000萬人左右。依據這個情況,再考慮到城鄉新增勞動力的增加,以及由城鄉勞動生產率的上升引致的就業彈性系數的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基本實現這種轉移,大約還要10年左右的時間,即到2015年前後。上述三方面的情況表明:就我國具體情況而言,在解決就業這個極重要而又極困難的問題上,改革以來,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當然,今後這方面的任務還是很艱巨、很繁重的。
第四,在國際收支方面,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在經濟改革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部分地由於實行封閉、半封閉政策的影響,部分地由於當時國際形勢的限制,我國國際收支不僅規模很小,增長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國際收支順差只有2.94億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億美元;按美元當年價格計算,26年間只增長了1.95倍,年均增長4.2%。改革以來,在經濟迅速增長的條件下,由於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國際收支順差呈現出飛躍式的增長。由1982年的62.91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2470.25億美元;按當年美元價格計算,24年增長了38.3倍,年均增長16.5%。
4、改革開放與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這是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來源。1978年-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長到13786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長到4140元;二者分別增長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528元,增長10.3%。但需說明:這些收入並不是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並沒有包括各單位對居民的補貼和居民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沒有包括數量相當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國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還要提到: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提高,實際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1989年我國開始徵收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800元,2006年調高為1600元,2008年再調高為2000元。
第二,居民消費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體居民消費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長到184元;其中,農村居民由65元增長到138元,城鎮居民由154元增長到405元。按可比價格計算,這期間三者年均增速分別為2.3%、1.8%和3.0%。但2006年居民消費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長到6111元,其中農村居民由138元增長到2848元,城鎮居民由405元增長到10359元。這期間,三者年均增速分別為7.5%、5.9%和6.3%;三者比前一個時期分別高出2.26倍、2.28倍和1.1倍。還要著重提到:1978年-2007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由2.5億下降到1479萬人。
第三,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質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標。1978年-2007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67.7%下降到43.1%,城鎮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別下降了24.6個百分點和21.2個百分點。
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1978年-2006年,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由6.7平方米增長到27.0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由8.1平方米增長到30.7平方米;二者分別增長到了3.0倍和2.8倍。
第五,現代交通通訊的廣泛運用以及交通通訊支出在消費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生活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比如,到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行動電話達到了152.88部;農村也達到了62.05部。到2007年,我國寬頻用戶數已達1.22億戶,居世界首位。與此相聯系,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交通通訊支出在人均消費支出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20%提高到13.19%,農村由2.24%提高到11.95%。
第六,高等學校畢業生人數的增長,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標志之一。1978年-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由16.5萬人增加到448萬人;研究生畢業人數由9人增長到31萬人;二者分別增長了26.1倍和34443.4倍。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構成中也明顯地反映出來。1990年-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由11.12%上升到13.83%,農村由8.36%提高到12.63%。
第七,國內旅遊的蓬勃發展。1994年-2006年,僅國內旅遊就由524萬人次增加到1394萬人次,其中城鎮居民由205萬人次增加到576萬人次,農村居民由319萬人次增加到818萬人次;三者分別增長了1.66倍、1.81倍和1.56倍。在這期間,人均旅遊花費由195.3元增長到446.9元,其中,城鎮居民由414.7元增長到766.4元,農村居民由54.9元增長到221.9元;三者分別增長了1.29倍、0.85倍和3.04倍。
第八,閑暇時間大幅增加。改革以來,我國開始實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單休日改為雙休日。後來又實行「五一」節、國慶節和春節三個長假(每節放假三天)。從2008年1月1日起,又調整和增加了假日。即取消了前兩個長假,但增加了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每節一天假日)。這樣,我國法定節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再加上職工帶薪年休假,一年中平均休假時間就超過了一年的三分之一的時間。
第九,人口預期壽命的增長,是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高的一個綜合指標。1978年-2006年,我國人口預期壽命由68歲提高到72.4歲。
5、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總體確立
第一,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6452億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國、日本、德國之後。與此相聯系,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增長。2003年-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3.8%,居世界第二位;估計2007年將達到16%,居世界第一位。
第二,作為主要農產品的穀物、肉類和籽棉1978年分別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以後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為主要原材料的鋼和水泥1978年分別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作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發電量1978年分別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1990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1990年以後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發電量在2000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的第二位。當前製造業規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年我國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1855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7000萬人。我國已成為高等教育大國和人力資源大國。依據2007年9月科技部發布的「中國科技實例研究」項目成果,當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國研究開發人員總量為142萬人,居世界第二位。此其一;其二,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五位;研究開發投入強度達到1.42%。其三,目前專利申請受理總量突破400萬件,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3年超過國外申請量,2006年達到53.4%,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四位。
第四,我國進出口貿易額由1978年的206.4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21738.0億元,按當年美元價格計算,增長了105.3倍。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世界位次1978年為二十七位,2004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三位。另據2007年8月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有958種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佔有率排名第一,是擁有佔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種類最多的國家。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由1979年-1980年的181.87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748億美元,多年來均居世界前列。2007年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87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第一位。我國的外匯儲備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15282億美元,按當年美元價格計算,增長了9149.9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6月末,又增加到180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7%。
第五,據國外有的單位測算,2006年我國消費額佔世界消費額的5.4%,居世界第五位。
但在這里也需說明:第一,上述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是從總體上說的。這就意味著:一方面中國在有些領域(比如第三產業的某些領域)還沒有成為經濟大國;另一方面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不只是經濟大國,還是經濟強國。其突出表現,就是繼人造衛星上天、航天飛船發射成功之後,2007年又實現了嫦娥一號探月工程,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它表明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處於強國地位。第二,如果對衡量經濟大國地位的指標做更全面的比較,中國經濟居世界的位次就沒有那麼高。比如,按國內生產總值計算,中國在2005年列世界第四。如果按國民總收入(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來自國外的要素凈收入)計算,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是22867億美元;當年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經濟總量分別為145039億美元、49418億美元、36309億美元、35796億美元、27910億美元,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排位不是第四,而是第六。又如,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達14221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綜合考慮外資對外貿的貢獻等因素,2005年中國實際外貿總額為8741億美元。而當年德、日、法、英的外貿總額分別為17448億美元、11119億美元、9550億美元、8781億美元,都比中國多。但即使考慮上述各項因素,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總體確立,仍然是肯定無疑的。
六、如何面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
當然,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樣,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正如2007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所總結的,突出的表現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思想道德建設有待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同新形勢新任務不完全適應,對改革發展穩定一些重大實際問題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奢侈浪費、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還要指出:2008年經濟增速雖有下降,但仍處於偏熱狀態;特別是通脹還由去年低通脹的上限區間演變為中通脹下限區間,而且壓力還在增大。
但是我們決不能把許多新問題簡單地歸罪於改革開放當前我國正處在歷史的新起點, 出現了與過去不同的許多新問題, 例如資源和環境問題, 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某些幹部的貪污腐敗問題等, 這些問題有的是粗放的發展方式造成的, 有的是市場經濟的負作用的表現, 有的是與我國的發展階段有關, 決不能把它簡單地歸罪於改革開放, 恰恰相反, 要解決這些問題, 還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 從制度和體制上解決問題。例如, 要解決資源環境問題, 必須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改革相關的體制和做法; 要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就必須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們的收入分配製度; 要解決腐敗問題, 也離不開政治體制改革。我們應當看到, 改革開放要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 即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完全建立起來了, 也還要堅持改革開放, 因為實踐在發展, 必須通過改革廢除那些過時的制度和做法, 進行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
轉載自網路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