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哪個地方經驗最好
首先要做好調查,看看該地區市場環境是怎麼樣的
然後從政府部門著手,抓好勤政廉政建設,嚴打不正當競爭
再出台相應適合當地發展需要的政策
招商引資,政府通過一些必要的方法吸引其他地方優勢企業到本地投資拉動本地經濟
大力扶持本地本地特色產業,但要避免地方保護主義
B. 改善農村環境和經濟發展
現在的農村很環境很好,經濟發展也可以,我就感覺要感受國家對農民的改善很大。
C. 如何落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會議精神
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切實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全面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是我們每一位鄉企幹部都應思考的問題,我想就這個問題談幾點心得體會。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是推動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圍繞我市經濟發展環境主要存在的主要的問題,開展整頓機關作風是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核心內容。市委、市政府召開這樣的會議,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和整頓機關作風的決心,我們做為一個鄉企幹部要從自身做起,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投身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緊迫感、責任感和自覺性。
鄉企部門以前是一個行業管理部門,2008年省政府機構調整為一個綜合經濟管理部門,也從以前的事業單位變成為直屬機構,因為鄉鎮企業局,也是中小企業局,一、二、三產業都有,既是農口部門,也是工業口部門,也是社會關注的重要部門。今年來隨著國家對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的重視,一系列關於政策的執行、財政持持資金的分配、財政扶持資金的管理和監督,特別是當前各項改革舉措,都涉及到企業利益。其職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事關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因此,我們鄉企幹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思想觀念,切實增強中心意識和服務意識,自覺擺正個人與單位、單位與社會、財政扶持資金與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的關系,把這次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活動貫穿於本部門自身建設、各項管理和改革之中,落實到為實現民營倔起目標而努力奮斗的實際行動上來。
在日常工作中自身存在著為基層單位和廣大企業服務觀念淡薄的問題,辦事拖拉現象;在廉潔自律等制度方面,自我要求不嚴,標准不高;有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能深入基層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鄉企幹部在黨和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必須堅決徹底地加以解決。因此,我們必須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當作提高財政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良好契機,藉助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幫助我們查找並解決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做一個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廉潔的鄉企幹部。
隨著中小企業的改革措施的不斷推進,中小企業部門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管理的范圍越來越廣,自身的工作責任也在不斷增加。這些改革措施的推進和實施,使中小企業部門更加成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熱點部門,成為對咸陽投資環境和對外形象的影響最直接的部門,也是最能體現機關作風和發展環境好壞的部門。中小企業糸統幹部的服務態度和工作方式,將直接影響社會各部門、各單位對這些改革效果的評價,如果我們不抓經濟發展環境和自身作風建設,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將會遇到更大的阻力,甚至導致有些改革措施的失敗。因此,加強我局幹部自身的作風建設,對於推進各項改革措施顯得十分重要。我們一定要把幹部自身作風建設作為一項大事抓緊抓好,努力為企業搞好服務賦予的財權、事權和監督權,確保各項改革措施順利向前推進。
自己做為一個公務員,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樹立宗旨意識,牢記光榮使命,改進工作作風,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中努力做到:
一是認真學習領會市委書記、副書記講話的精神實質,結合工作實際,廣泛深入地開展以勤政為民,廉潔奉公、對黨負責,讓人民滿意為主要內容的宗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澄清模糊認識,強化「九種意識」,積極主動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把服務對象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作為重點課題,進行調查研究,與廣大基層同志面對面進行交流,接受教育。答案補充二是認真做好對照排查工作,主要針對自身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執法行為不公、廉潔自律不嚴等問題認真排查。對排查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梳理、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挖根源、找差距,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自我排查的基礎上,廣泛徵求社會意見,誠懇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
三是針對排查出的問題認真反思,制定具體詳實、操作性強的整改方案。重點圍繞三個方面進行整改:一是完成任務方面:主要包括對上級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有沒有責任感和緊迫感,是否在落實上下功夫,完成的效果如何。二是執行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未用足用活國家政策;政策滯後於形勢的發展,執行市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打折扣的現象。三是在優質服務方面:主要包括如何確立一切為企業著想,一切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讓投資者滿意,確保做到為企業工作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難事巧辦;如何在服務承諾上下功夫,查處利用手中的權力亂卡亂罰現象。對社會各界反映的突出問題,能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在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的同時,制定限期整改措施。
D. 環境與經濟如何協調發展
我國環境變化的趨勢 1.由於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正在努力實現小康目標,這就使貧困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逐漸縮小,而增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2.由於改革的逐步深入,產權明確化的資源系統的環境將趨於改善,而產權模糊的資源系統的環境將趨於惡化;
3.城市環境污染的相對強度將緩慢下降,而農村發育起來的鄉鎮企業和新城鎮環境污染的相對強度將逐步提高。這樣一來,一部分環境將改善,而另一部分環境將趨於惡化。同時,全球環境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將呈上升趨勢。環境趨勢的變動,取決於技術進步的速度、改革的力度、政府的環境戰略和政策實施的有效程度。
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路
一、實施持續發展戰略持續發展是21世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確處理和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相互關系的共同發展戰略,是人類求得生存與發展的唯一途徑,是解決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明智的選擇。我國人均資源有限,人口不斷增長,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加劇的情況,也要求必須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牢固樹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意識 持續發展與協調發展,絕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業。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普通公民,都應高度關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充分了解人類活動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的密切關系,並對未來發展持積極負責的態度,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三、選擇與建立非傳統的現代化模式縱觀已經或者大體工業化國家的傳統現代化道路,都是靠以資源的高消耗、環境的重污染來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面對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狀況,我們只能選擇與發達國家不同的人口、環境、資源組合方式。實際上意味著選擇一種非傳統的現代化發展模式。
四、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道路堅決把保護環境當作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來抓。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三大環境政策,並通過把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以法律、法規形式固定下來,把環保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大力宣傳教育,把不斷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任務。
五、建立科技「引推型」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戰略要努力發展科學技術,建立科技引導和推動型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戰略,推動經濟與科技的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六、正確處理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素質的關系在今後幾十年中,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始終是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首要任務。中國人口政策的著眼點應當是如何為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准備良好的人口條件,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全面發展,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改革和發展,才能根本改變傳統的生育觀,使我國人口健康發展,並與資源的開發和環境的改善協調起來。
七、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資源管理的關系 制定和實施包括自然資源因素在內的價格改革方案,並逐步修訂有關方針、政策、法規、標准等內容,以期從根本上改變「資源無價、原料低價、產品高價」的扭曲的價格體系,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環境質量改善、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目的;實行資源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對資源使用部門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和轉讓制度;並建立資源核算制度,完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強化資源產業地位,轉變產業運行機制,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八、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經濟建設、城市建設與環境建設應該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環境管理政策,是中國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有益嘗試,應予以堅持和完善。
E. 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要做哪些 工作
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崇高美好的友誼,深切的同情,對別人的成就決不惡意嫉妒,對自己培養一種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意識。
F. 中國如何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這問題有些太大了。個人覺得,首先拋棄唯GDP的政績觀,其次,全民重視環境保護,在區域產業規劃中,要將保護環境作為首要目標,其次是發展經濟。
G. 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加有效的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加有效的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我們營商環境的良好發展,經濟的快速增長,最主要的就是改革創新,降低成本,優化產品質量
H. 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
一、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增長,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經濟行為和所走過的歷程,並從不同角度探討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
(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內涵
一個國家擺脫貧困落後狀態,走向經濟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過程即稱為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經濟發展涉及的內容並非僅限於單純的經濟增長,而且還伴隨著經濟結構、政治制度、法律體系、文化形態的發展變化,乃至風俗習慣、思想觀念更新等變革,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質的飛躍。
環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當代人和後代人生活的空間,是人類生活質量及其健康所依賴的空間。 「所謂環境問題,說到底就是人類活動及其影響超出了環境承受能力的極限而出現的後果。 也就是說,是環境的因素遭到了損害和破壞,環境質量發生了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甚至給人類帶來災難的變化。
生態環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種自然因素、條件的總和,即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繫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人類所擁有的生態環境是一個覆蓋所有國家和地區的龐大系統,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可能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是局限的,但其行為影響的累加可能是無限的。由於環境的整體性和各種環境因素的相互關聯性,任何一種環境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產生原因、發展機制和影響後果往往都很復雜。
生態環境問題是指由於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嚴重失調,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現象。生態環境問題是指由於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嚴重失調,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現象。人類活動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態遭到破壞,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資源枯竭、氣候變異、生態平衡失調等。二是環境受到污染,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如廢水、廢氣、固體廢物、雜訊等排入環境,使環境質量下降,從而影響和危害人體健康,損害生物資源。這兩個方面相互影響,密切相關,具有復合效應。 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就會對經濟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影響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環境問題的復雜性、關聯性和需要廣泛參與性警示世人必須在全球范圍形成一種環保力量,並將這種力量的集合以權利和義務形式固定下來,構建一種跨越現有主許可權制的規范體系。
(二)人類發展對生態環境產生的效應
經濟的發展對於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工業化過程對於生態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該負面影響也就是整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的內在機理之核心。從歷史角度來看,隨著工業革命的產生與發展,自然環境開始受到人類越來越多的破壞和干擾,人們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強,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也日趨嚴重,產生了許多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工業革命的發祥地英國倫敦因空氣污染而曾經是有名的「霧都」,泰晤士河也曾污濁不堪。長期以來,人們片面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步入後工業化時代的歐美發達國家較早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並且從20世紀60至70年代開始逐步開始環境治理。與此同時,許多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是否也會重蹈西方工業化國家「先發展、後治理」的覆轍?這是整個人類所面臨的極大挑戰。面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惡果,人們在深刻反思之後逐漸認識到,如果不關注和重視環境,那麼經濟發展也是不可能持續的。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印度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為代表的一些經濟學家的倡導下,開始了對以GDP為導向的發展觀的系統反思。森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發展的本質在於擴大人的可行能力和所享有的實質機會。在阿馬蒂亞·森的倡導和直接指導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1990年發布了第一個《人類發展報告》,明確提出了「人類發展」這一概念。人類發展視角是一個有關個人福祉、社會安排以及政策設計和評估的規范性框架。在人類發展視角下,發展被定義為擴展人的選擇范圍的過程,其關注的焦點是人生活的質量、人所享有的實質自由和機會、人實際能做些什麼和能成為什麼,經濟發展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類發展的目標。
普遍的技術化、工業化和城市化會產生雙重效應,帶來正反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經濟的發展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生產模式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例如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也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較好的經濟基礎可以為生態環境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生態環境 的保護、維持、改善都離不開資金,而經濟的發展可以提供這部分資金。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有能力提供足夠的資金來改善生態環境。
盡管如此,大量的事實證明:工業化、技術化在給人們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在快速地破壞著人們的生存環境。科學技術發展的失控導致發展問題和文明問題,人口劇增和生態威脅也是由它造成的。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利用環境中的資源,尤其工業的發展對能源類資源的消耗量巨大,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棄物等,給人們的生存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技術革命帶來戰爭的擴大化、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支配與從屬關系中的經濟不平等、艾滋病與毒品的傳播以及由此而來的對立感情等皆危及人類尊嚴。 經濟的快速發展將直接導致對自然資源等環境因素的侵蝕和掠奪,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性在經濟發展的強大壓力下逐漸在某些領域愈益減弱並最終散失。環境問題與人類的經濟活動密切相關,不斷擴大的能源和資源投入以及密集的污染排放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工業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也向人類提出了新的環境挑戰。 隨著席捲全球的綠色浪潮的興起,人類逐漸接受了這樣的觀點:人類只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的每次征服大自然的行動都是以人類付出高昂的代價為基礎的。因此,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應該包含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實質上就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經濟要發展,就會消耗有限的資源,造成對生態環境的過度破壞;而生態環境的破壞又會影響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面臨的環境壓力持續增加。而對於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和理念。
(一)傳統的觀點——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沖突
傳統觀點認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導致污染,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是沖突的、矛盾的,環境污染與生態惡化是人類發展經濟的必然結果,要發展經濟就必須承受環境污染的代價,否則經濟就失去了發展空間。在經濟增長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的經濟目標的條件下,這種觀點一度成為破壞環境的正當理由。許多國家,尤其是部分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他們幾乎都採取了先發展經濟,後治理環境的做法。但是,這種做法並不能作為後起國家借鑒的樣板。發達國家當時所面臨的環境資源狀況與現在不具有可比性。在當時的情形下,各發達國家是在資源稟賦相對充足的情況下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經濟發展及人口擴張對環境的壓力相對較小,生態環境威脅是潛在的。但是,世界經濟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歷程,環境資源供給相對減少,而對其需求卻在不斷增加,環境所面臨的壓力增大了。人類經濟發展所能夠消耗的資源在減少,環境資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實踐證明,「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已經走不通,不保護生態環境,經濟很難實現發展。
(二)現代的觀點——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
即便人類的活動已經對我們生存的地球造成了諸多的環境問題,但是人類還是要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不可能面對生態環境的惡化而停滯不前。在人類的繼續發展中,既要去解決已經造成的環境問題,也要防止環境的繼續惡化。在發展與環境的問題上,應將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一方面,在制定經濟發展政策時要切實考慮到保護環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的需要。工業化國家的經驗表明,經濟增長與環境管理之間是可以達到某種和諧的。
(三)兩者關系——生態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發展與環境這兩個方面要相互結合,協調統一,既不能以保護環境為由否定經濟發展,也不能一味強調發展而忽視和犧牲環境。「環境與發展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實現持續發展就是促使兩者協調和諧,並共同取得進步。 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的發展又會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兩者是統一和協調的關系。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使生態環境所受的影響控制在生態 環境的承載力之內。此外,可以將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發展體系之內,將其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使經濟主體能夠從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中受益,與其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相一致,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一種自覺的活動,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從相互沖突到相互協調的轉變。
199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里約熱內盧宣言》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目標,並貫穿於該宣言的所有原則,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有關環境與發展的協調理念。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非常希望凈化環境,而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發展,同時又不得不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因此,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相互之間應加強國際合作,建立新型的、公平的全球夥伴關系,以保護全球生態環境與今世後代的可持續發展。
三、倡導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966年,美國的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在《一門新的學科——生態經濟學》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態經濟協調理論」。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經濟學進行了闡釋,他們的共同點是:生態經濟學綜合了不同學科的思想,要達到人類經濟發展和地球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態文明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正如國外學者所指出的,「沒有環境保護的繁榮是推遲執行的災難」;不保護環境,經濟就會陷入「增長的極限」;通過保護環境優化發展,經濟則會有「無限的增長」。
(一)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與涵義
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承受能力不同,它們實施的經濟政策與環境政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要使得它們在這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就必須善於利用它們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發展問題。隨著環境問題的突出,人類開始懷疑傳統的發展理論。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紐約大學的邁克爾·托達羅(Michael P. Todaro)教授認為:「發展不純粹是一個經濟現象。從最終意義上說,發展不僅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質和經濟方面,還包括其他更廣的方面。 可持續發展思想最早源於環境保護,現在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就為發展與環境問題的協調提供了一個共同目標,使各方有了共同討論的基礎和框架。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萌芽於20世紀60年代,它是人類對自然資源和環境危機進行積極反思的結果,也是人類對自身行為、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反思的成果。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人肯尼斯·鮑爾丁(Kenneth E. Boulding)曾向人們提出這樣一個警告:地球上的有效資源隨著人口和經濟的不斷增長將會耗竭,生產和消費的廢棄物將會把整個地球污染。 1987年國際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其學術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曾經廣泛使用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這一概念總的原則是,「今天的人類不應以犧牲今後幾代人的幸福而滿足其需要。」 可持續發展目前得到最廣泛接受和認同的定義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從社會進步來講,「發展觀是對社會發展一般進程的理性認識,是對社會發展問題的根本觀點和總的看法」。 可持續發展把發展的主體從經濟社會轉移到了人的全面發展,認為發展不等於單純的經濟增長,而應該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協調發展。經濟增長只是一種手段,服務於人的生存和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並不僅僅意味著為了環境利益而限制經濟活動,還意味著一種強調經濟內部公平的發展方法。這種公平既是代內的,因為它試圖通過賦予窮人的發展以優先地位而尋求減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公平也是代際的,因為它試圖跨越連續不斷的世代並在其間實現代價和好處的公正分配。
(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內容與發展
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解釋法律、運用法律和發展法律的基調,是所有國家的關鍵性標准。 作為一項公認的國際規則,可持續發展原則至少包含了四個方面的法律含義:(1)代際公平原則,即為後代人的利益保護自然資源的需要;(2)可持續利用原則,即以可持續、謹慎、合理、明智或者合適的方式開發自然資源為目的;(3)公平利用或者代內公平原則,即公平利用自然資源,一國的使用必須考慮其他國家的需要;(4)融合原則,即確保將環境考慮融入經濟和其他發展計劃、程序和方案的需要,以及確保在環境目標中考慮了發展的需要。
可持續發展理論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其核心是公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同時,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該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以後代人的需要來調整當代人的需要,要求當代人對自身行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與約束。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地球環境資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前提之上的。然而,可持續發展並非簡單地主張保護環境,而是從更長遠的目光來解決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問題,尋求社會經濟因素與生態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協調。而且,可持續發展應該尋求新的發展內容,不是簡單的延續,而是對現有對環境有害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加以擯棄,尋求最佳的生存方式與手段,最終實現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全球「綠色文明」的美好境界。
可持續發展一經提出就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認可,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類對以前自身發展道路的反思。人類反思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發展道路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可以爭取實現的目標,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投身到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中,也正是可持續發展理論風靡全球的能夠得到共識的重要原因。」 《中國21世紀議程》認為,在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倡適度消費和清潔生產,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世界經濟正處於新一輪結構調整、創新發展的時期,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資源環境問題將是國際社會長期面對的重大挑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大勢所趨。
可持續發展明確指出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關系:經濟發展能夠為環境保護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技術,環境保護的好壞也是衡量發展質量的指標之一,經濟發展離不開環境和資源的支持,發展的可持續性取決於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