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怎樣促進經濟發展
像石油什麼的國企依靠政府國家的支持進行壟斷經營,而剩下的就可以市場的優勝劣汰,多個相同的企業分市場,這就要進行競爭,從而推動創新和新市場的開發,從而促進經濟發展。這就保證了國家在關鍵地方(石油的國家資源型的)有強力支撐,下面也有積極發展。(其實就是關鍵的社會主義,剩下的資本主義。這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經濟有啥好處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啥好處,不同點就是在關鍵領域的歸屬而已。
B.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質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什麼
(一)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機制化建設。加快改革財稅體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公共財政體系,構建地方稅體系,形成有利於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強化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技術研究,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搶占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重大技術瓶頸。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應用,加強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准、激勵機制、轉化機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三)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合理布局建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路技術廣泛運用。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西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採取對口支援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五)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創新開放模式,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強化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優勢,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C. 為什麼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因為目前社會主抄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襲是很完善,社會上出現了種種不和諧的事件。具體什麼事、、你懂的
但是市場經濟體制有其自身優勢,對促進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不能拋棄,只能完善。
總得來說是為了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即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D.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什麼和什麼為重點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什麼和什麼為重點。
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和關鍵。
第一,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制度。一是保障市場秩序的基礎。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和各種類型的產權得到清晰界定、順暢流轉和嚴格保護,這是規范市場主體生產經營行為、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形成良好市場秩序的重要保障。二是保障市場主體活力的基礎。
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可以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穩定社會預期,增強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三是保障市場預期的基礎。有恆產者有恆心。產權關系的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本內涵。更加有效地保護產權,就是保護人們誠實勞動,保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營造公平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形成社會公平正義和國家長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4)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擴展閱讀
完善產權制度方法:
一、是補齊產權制度中的短板。完善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各類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形成清晰界定所有、佔有、支配、使用、收益、處置等產權權能的完整制度安排。
二、是加快構建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有償使用制度。明確全部國土空間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保護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權益,公平分享自然資源資產收益。
三、是完善國有資產產權制度。進一步明晰國有產權所有者和代理人關系,依法合規界定企業財產權歸屬,保障國有資本收益權和企業自主經營權。
四、是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宅基地、農房、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健全農村產權交易流轉和退出機制。
五、是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完善有利於激勵創新的知識產權歸屬制度,明確規定並有效保護職務發明人的產權權益。
六、是完善居民財產權保護制度。合理界定土地、房屋等財產徵收徵用適用的公共利益范圍,給予被徵收徵用者公平合理補償。抓緊出台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
七、是持續加強產權保護。消除對產權的所有制歧視,平等對待公有產權與非公有產權。
E. 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客觀必然性。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所有制形式決定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制度中的任何變化,所有制關系中的每一次變革,都是產生了同舊的所有制關系不再相適應的新的生產力的必然結果。」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從生產力發展程度講,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於世界後列。突出的現象是:13億人口,近8億在農村,基本上還是用手工工具搞飯吃;一部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同廣大不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同時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現象同時並存。我國生產力的發展表現為不發達、多層次和不平衡等特點,這決定了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經濟不能只有公有制經濟,而必然是包括公有制、私有制以及其他所有制在內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才能真正堅持、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決定了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完全可以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具體地說,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主要表現為,一是公平競爭的關系。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要義,也是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基本條件。沒有公平競爭的環境,即使處於優勢地位的企業,也不可能持續健康成長。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基礎上的公平競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必要條件。二是互相滲透的關系。現代市場經濟既不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也不是單一的非公有制經濟,而是各種所有制經濟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股份制就是這種滲透和融合的典型形式。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這必將極大地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的融合、滲透。三是共生相長的關系。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同處於社會主義國家的行政管理和宏觀調控下,根據統一的市場規則運行。作為市場主體,兩者處於競爭相長的過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符合雙方的利益。
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決定了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積極的作用。首先,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打破了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格局,增強了經濟活力。壟斷和競爭不充分,必然帶來經濟效率的損失。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使得市場主體多元化,形成了多元競爭格局,這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提高經濟效率,有利於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次,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公有制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不僅對國有企業形成了加快改革和發展的壓力,而且為國有企業的改革建立了一個「參照系」,有利於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以股份制為代表的混合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國有企業建立法人財產權和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企業內部的制衡機制和科學的決策機制,從而有利於從根本上改革傳統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吸納社會新增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有利於國有企業分流富餘人員,提高效率。第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快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F. 如何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 必須來堅持節約資源與保護環源境的基本國策,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必須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3) 必須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把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4) 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發展經濟增加人們的收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並縮小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確保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5) 改革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縮小收入差距;
(6) 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G.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那些
一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二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三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四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五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H.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是什麼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後勁。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一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二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三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四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五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創新開放模式,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