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宣城地區哪個城市的經濟最好
寧國是最棒的
我想回寧國發展!
雖然寧國有很多缺點
比喻道路不好\山城灰塵多
但不可否認
沒回家一次,他便展示他飛速成長的魅力!
道路的建設\大型企業的擴展
吸引外資的加入.
山城正在崛起!
㈡ 安徽省各城市的車牌代碼
合肥市(皖)、蕪湖市(皖B)、蚌埠市(皖C)、淮南市(皖D)、馬鞍山市(皖E)、淮北市(皖F)、銅陵市(皖G)、安慶市(皖H)、黃山市(皖J)、阜陽市(皖K)、宿州市(皖L)、滁州市(皖M)、六安市(皖N)、宣城市(皖P)、池州市(皖R)、亳州市(皖S)。
一、安徽16省各城市車牌代碼劃分
各省車牌號第一個漢字代表省份簡稱,安徽為皖。第二字母則一般按省級車管所以各地級市狀況分劃;(A為省會,B為第二大城市,每個省市不同,有以綜合行政面積,總人口數量,經濟實力等為根據,其後字母不分先後),另在編排城市或其他地級行政區時跳過I和O,O往往被用作警車或機關單位警車車牌。安徽各地市級車牌號以省會城市合肥類推排列。
二、安徽網上選號系統車牌
1、登陸 安徽網上選號系統網址:http://www.ahjtxx.com/query/Navigation.aspx?Param=8
2、選擇安徽省所在城市
安徽網上選號系統已開通城市:
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淮北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阜陽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巢湖市、池州市、亳州市
參考網站:安徽網網頁鏈接
㈢ 請問一下,17年國考公務員,我可以報考的職位有: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
這個關鍵要看你自己的職位規劃,看你以後想在哪裡發展,另外也要看自身的能力,如果備考充分,有很大把握的話建議報考經濟發達一些的地區。
㈣ 安徽省市區劃分新變動真的假的什麼時候實行
已經重新劃分了啊~~ 安徽省新變動 1.撤消地級宿州市,並入淮北市,建立縣級淮北市:使用皖F車牌,0556區號,安徽省的北大門。 將淮北市市區向周圍擴大
㈤ 安徽省有多少個縣區
安徽省現轄16個地級市,以及44個市轄區,6個縣級市,55個縣。
1、地級市:
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淮北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滁州市、宣城市、阜陽市、六安市、宿州市、亳州市、池州市
2、縣級市:
巢湖市、天長市、寧國市、明光市、桐城市、界首市
安徽省,簡稱「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於東經114°54′至119°37′與北緯29°41′至34°38′之間,全省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45%,居華東第3位,全國第22位。
安徽省在地理上屬於華東地區,地跨淮河和長江,同時在地域文化上呈現出明顯差異,從而孕育出了省內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經濟上屬於長江三角洲地區[4和中國中部經濟區,北部和南部分屬中原經濟區和長江經濟區。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與粵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自21世紀以來,安徽省與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安徽清初屬於江南省,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正式建省,取當時安慶府和徽州府首字而得名。當時的省會安慶府境內有皖山、皖水,即現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時曾被封為伯國,稱為「皖國」,故安徽簡稱「皖」。
㈥ 績溪縣的經濟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全縣發展經受嚴峻考驗、取得新成就的一年。全縣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六年齊抓、三城同創」為抓手,把握「好為標准、快字當先」工作導向,扎實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發展平穩健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54億元,比上年增長8%以上;財政收入8.54億元,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96億元,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5億元,增長12%;進出口總額8070萬美元,增長1.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均增長10.5%;完成節能減排年度任務。
我們狠抓產業發展,經濟轉型邁出新步伐。提速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取得重大突破,成為全省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互聯網「聚土地」模式在全國引起轟動,被首屆中國縣域經濟和電子商務峰會總結為「績溪模式」;制定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四方電商產業園躋身全省首批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建成全省首個公用型電子商務保稅倉庫,完成全市跨境電商第一單業務;全縣新增電商企業52戶,實現網路交易額6億元。文化旅遊產業迅猛發展,胡開文墨業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3戶企業入選安徽民營文化企業100強;17個文化旅遊重點項目進展良好,龍川和園溫泉度假中心主體工程完工,華商碧水灣、黃山機場績溪候機樓全面施工,登源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獲省發改委批復;龍川村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上庄村、湖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最美古村落」品牌效應進一步顯現;成功舉辦「油菜花節」、「安苗節」及全國攝影大賽,全年旅遊接待量5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4億元,分別增長24%和33%。徽商銀行、華夏保險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金融機構新增貸款7.83億元,增幅達到19.8%,居全市前列。 清、民國時期縣內工業以個體手工業和作坊為主體。
民國8年(1919)從業人員2162人,佔全縣人口的1.95%。
1949年工業總產值126萬元(折1980年不變價)。以糧油加工、陶器、鐵鍋及鐵木農具為主。
1956年對手工業和私營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手工業合作社和地方公私合營工業。
1982年後社隊工業異軍突起,發展較快。
1985年列入省重點扶持縣,補助資金,增加貸款,增撥鋼材,改造老企業,上新項目。重點發展絲綢工業,新建和擴建機械、化工、食品、建材、皮革、服裝工業。
1985年冬國務院批文,接收上海市駐績「小三線」企業,縣內工業基礎壯大。1987年共有獨立核算企業171個。其中全民27個,集體144個;重工業75個,輕工業96個。共有職工9134人,其中全民(國營)4392人,集體4742人。縣直屬企業固定資產凈值3461.2萬元,其中全民(國營)3198.6萬元,集體262.6萬元。全縣工業產值700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60.9%,比1949年增長54.62倍,年遞增率11%。
2014年,績溪縣穩步推進新型工業發展。成立縣工業經濟改革發展領導組和4個幫辦服務組,向企業提供擔保資金8330萬元、應急轉貸資金超億元;預計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6.8億元,增長9%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比上升幅度位列全市前茅。13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全面完成,泰昂電力、合一電氣等二期工程達產達效;新開工工業項目37個,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家、高新技術企業3戶、高新技術產品6個、省名牌產品1個、著名商標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獲批籌建,園區擴容提質取得積極進展,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轉產不銹鋼企業8戶,新增入園企業15戶。 績溪山多耕地少,常年糧食不夠自給,需調進補充。種植作物以水稻、小麥、油菜為主,一年兩熟居多。農民勤於耕作,受條件所限,民國以前產量較低,建國後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產力,糧食產量逐步提高。80年代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推廣農業科技,糧食生產有突破性發展。
自50年代至70年代,強調以糧為綱,忽視經濟效益。人均年純收入不足百元。
1979年後,縣委和縣政府制定以糧為主,發展多種經營,提高經濟效益的方針。1983年,農民人均收入增至198元,1985年338元,1987年410元。全縣農業總產值,1987年比1953年增長3.32倍,年增長率4.2%。1983年,種植業產值2072萬元,1987年增至2699萬元。
建國後,縣財政每年投放支農款項少則數十萬元,多則百餘萬元,用於興修水利,治理沙化和科技興農事業。1981年至1987年累計達718.28萬元,其中1984年134.5萬元。縣農行每年亦給農貸資金,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僅1982年就貸出363萬元。縣內商品糧收購量,隨著生產發展而增加。
1949年收購393.7萬斤,1979年增至1046萬斤,1984年2021萬斤。1985年後改統購為合同定購,定銷量減少,曾出現賣糧難。少數農戶將部分糧田改種經濟作物。農業人口平均糧食佔有量1949年339斤,1984年680斤,1987年615斤。
2014年,績溪縣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成功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准化生產基地。新增專業大戶84個、家庭農場5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4家,天路山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社。加大徽菜山珍等五大特色產業扶持力度,新建徽菜原材料基地2000畝、油茶1萬畝、山核桃4500畝、標准化優質茶園1060畝,優質煙葉、菊花種植面積分別發展到5000畝和6000畝,「績溪黑豬」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全縣農業加工企業發展到108戶,完成農產品加工產值50億元,增長20%。徽菜文化園成功爭創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示範園區,家朋梯田景觀獲「中國美麗田園」稱號,仁里村成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我們狠抓項目建設,擴大投入躍上新台階。高頻開展項目調度,總投資468億元的27個重點項目推進有力。
抽水蓄能電站完成4個標段建設,上下水庫大壩工程啟動實施。合福高鐵全面竣工,杭黃鐵路開工建設,高鐵站房基本完工,新站綜合體通站道路等配套設施同步推進,績溪即將跨入高鐵時代。績寧高速通車運營,省道215升格為國道233,東遷工程華龍公路至湖裡段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湖裡至臨溪段開工建設。揚溪源水庫、天然氣輸氣管道項目進入核准公示階段,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垃圾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前期工作加快。29個項目列入省「861」行動計劃,完成投資35.63億元,增長27.8%。著力招大引強,成立縣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評審委員會,設立駐浙江、廣東招商辦事處,全年引進省外資金58億元。
㈦ 皖南和皖北地區是指
皖南包括銅陵、蕪湖、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區和池州、黃山、宣城三市,共計15個區,16個縣,1個縣級市。皖北地區共轄宿州、淮北、蚌埠、亳州、阜陽、淮南6個地級市(轄15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7個縣。
皖南:
1、蕪湖: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
2、馬鞍山:雨山區、博望區、花山區、當塗縣。
3、銅陵:銅官區、義安區、郊區 。
4、池州: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
5、黃山: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 。
6、宣城:宣州區、寧國市、郎溪縣、廣德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
皖北:
1、宿州:埇橋區、蕭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
2、蚌埠:蚌山區、龍子湖區、禹會區、淮上區、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
3、淮北: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濉溪縣。
4、亳州:譙城區、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
5、阜陽:潁州區、潁東區、潁泉區、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
6、淮南: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鳳台縣、壽縣。
(7)績溪縣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皖北地區包括安徽省長江以北地區,現代皖北指淮河以北地區。皖北北部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南部與江淮丘崗區隔淮河相望。皖北地處安徽省北部,東靠江蘇,南接皖南,西連河南,北望山東。皖北地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僅東北部有石灰岩殘丘分布,其餘均屬平原地貌。擁有廣袤的淮北平原,轄江臨海,扼淮控湖。土地面積3914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全省土地面積的33.3%。耕地面積3206.5萬畝,占安徽省耕地面積的47.8%。
㈧ 有人知道常州到安徽績溪自駕游高速路線,需多長時間嗎
常州市走外環高架、龍江路高架到武進收費站進入江宜高速,到武進高新區樞紐右轉常合高速,到金壇區左轉常溧高速,到溧陽市江蘇中關村收費站下高速,改走239省道、021縣道進入溧黃高速,到安徽廣德縣誓節樞紐右轉滬渝高速,到宣城市宣廣樞紐左轉宣銅高速,到寧國市仍走溧黃高速,到績溪收費站下高速,走來蘇北路進入績溪縣。全程306公里,過路費115元,約需行駛4小時9分。
㈨ 績溪風景區有哪些
績溪 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古老的宣州和徽州之間,因此有「宣徽之脊」說法。又是黃山、天目兩山的結合帶,長江、錢塘江兩水系的分水嶺,華東第二大高峰清涼峰與大會山雄峙縣境東西。安徽、徽州因徽山、徽嶺橫亘縣內而得名。境內河溪網布,清水外流,地處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優越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歷史淵源,形成了績溪獨特的經濟形態和地方文化。明代即為江南三大蠶鄉之一。中華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源於績溪,素稱「徽廚之鄉」。清代我國四大制墨名家,績溪獨占其半,故有「天下墨業在績溪」之稱。績溪文風興盛,人才薈萃,《江南通志》有「邑小士多,績溪為最」之述。隋末戰亂,有保障六州的農民起義領袖汪華;明朝有抗倭名將、兵部尚書胡宗憲,戶部尚書胡富;清朝有一代巨賈、紅頂商人胡雪岩;近代有著名學者、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胡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祖居就座落在我縣瀛洲鄉龍川村。
績溪是「七山一水」的山區縣,境內鍾靈毓秀,自然景觀頗多,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方面,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13處,縣級39處。
其中,障山大陝谷旅遊風景區座落在境內大障山。大障山歷史上是江南名山,古稱「三天子障山」。以「奇、險、美、奇、秀、曠、絕」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被譽為江南生態旅遊一顆璀璨明珠。該景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景點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有「天子神像」、百丈岩、葫蘆潭、龍觀潭、天門中開、龍門泉、冠頂生花、聖母瀑、天子墓、煉丹坊、神龜頂石等50多個景點。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㈩ 請間安徽省有多少個縣市
安徽省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5縣級市,56縣。 1.合肥市,總面積7266平方公里,下轄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和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全市總人口448萬人。 2.亳州市,總面積8522.58平方公里,下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譙城區,全市總人口534萬人。 3.淮北市,總面積2725平方公里,下轄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和濉溪縣,全市總人口201萬人。 4.宿州市,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下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和墉橋區,全市總人口588萬人。 5.阜陽市,總面積9775平方公里,下轄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及潁州區、潁東區、潁泉區三區,全市總人口900萬人。 6.蚌埠市,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下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和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全市總人口343萬人。 7.淮南市,總面積2121平方公里,下轄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五區和鳳台縣以及毛集綜合實驗區,全市總人口210萬人。 8.滁州市,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下轄琅琊區、南譙區、天長市、明光市、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全市總人口431萬人。 9.六安市,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下轄舒城縣、霍山縣、金寨縣、霍邱縣、壽縣及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葉集試驗區和金安區、裕安區兩區,全市總人口668萬人。 10.巢湖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下轄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和居巢區,全市總人口453萬人。 11.蕪湖市,總面積3317平方公里,下轄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和弋江區、三山區、鏡湖區、鳩江區四區,全市總人口222萬人。 12.馬鞍山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下轄當塗縣、花山區、雨山區、金家莊區,全市總人口122萬人。 13.安慶市,總面積1.54萬平方公里,下轄桐城市、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和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三個區,全市總人口604萬人。 14.池州市,總面積8272平方公里,下轄貴池區、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和九華山風景區,全市總人口154萬人。 15.銅陵市,總面積1113平方公里,下轄銅陵縣、銅官山區、獅子山區、郊區,全市總人口70萬人。 16.宣城市,總面積12340平方公里,下轄寧國市、郎溪縣、廣德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和宣州區,全市總人口275萬人。 17.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下轄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和黃山風景區,全市總人口14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