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渦陽怎麼樣啊
環境挺好。
⑵ 渦陽的這幾個鄉鎮哪幾個經濟比較好
城西 城東城關
⑶ 安徽亳州渦陽怎麼樣
沒亳州蒙城好
⑷ 渦陽縣的經濟發展怎麼樣與蕪湖繁昌縣差不多嗎
繁昌安徽十強縣,亳州的自己窮的要死,下面的縣還會好嗎、、
⑸ 渦陽縣和太和縣相比,哪個經濟好一些
太和縣,好像方圓幾個縣市的經濟都不如太和吧,若不相信,就看我們的父母官就知道了。
⑹ 渦陽是亳州最窮的嗎
早些年整個皖北都出名的 強買強賣 還有素質比較低,攀比心太強,外地人進來做生意受欺負,縣政府招商引資經常被騙城北大片爛尾,現在和蒙城和利辛縣的規劃開發完全沒法比城北黃了就往城南發展
⑺ 亳州的縣城哪個經濟好哪個發達富裕
按照GDP的排名的話,第一渦陽247億,第二蒙城240億,第三利辛縣192億。富裕發達怎版么說呢都是半斤八兩,都權是一個地區的有什麼好比較呢。總的來說亳州商業發達又是全球最大中醫葯城,前景不錯。2016年亳州地區GDP增速11%是安徽第一,亳州即將成為蘇魯豫皖中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
⑻ 安徽省渦陽縣的經濟怎麼樣
渦陽縣位於淮北平原,地處亳州市中心地帶。全縣國土面積2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區規劃面積12.4平方公里。被稱為「老子」故里,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擴大試點縣。2003年底,渦陽戶籍人口138.78萬人。 安徽省渦陽縣地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時,年平均氣溫14.6度,無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熱、水資源豐富。渦陽縣自然資源,盛產糧、棉、油、水果、蔬菜、葯材和黃牛、山羊、家兔、魚蝦、河蟹等,不僅質量高,而且產量大,被列為全國產糧百強縣、全國商品糧、優質棉、優質煙、山羊板皮、瘦肉型豬生產基地,跨入全國生態示範縣、全國林業百佳縣、秸稈養牛十佳縣之列,與蒙城、利辛縣一並被譽為「全國中部地區黃牛金三角」。尤其是義門苔干堪稱食苑珍品、天下之最,因此渦陽又被命名為「中國苔干之鄉」。渦陽縣礦場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現已成為該縣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長夜,渦陽縣含煤區565平方公里,佔全縣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以探明儲量高達32.5億噸,被列為全國13個億噸能源基地的第八個主產區,目前渦北煤礦、袁店一礦已建成投產,袁店二礦正在加快建設當中,蒙關、花溝、徐廣樓、劉店等礦區正在籌劃中,當2020年渦陽縣將建成11個礦井,使之成為新型的能源基地。此外該縣的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他資源也有很大的開發與發展價值。 雖然這樣說,渦陽的經濟並不是很好的,相信會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吧!!望採納!
⑼ 渦陽今後會往那個方向發展的多些
那渦陽以後的發展大多會在周邊的鄉鎮開發建設
⑽ 渦陽縣的經濟發展
渦陽悠久的人文歷史,獨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條件,豐厚的地域特產,巨量的能源儲備,決定了其在全省、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201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94.8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預計2015全縣生產總值將達260億元以上,渦陽,這座皖北新興之城,正進入井噴式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渦陽縣按照提出的「振奮精神鼓實勁,圍繞重點抓工作,集中力量辦大事,強化措施抓落實,頑強崛起上台階」總體要求,確定了「全省爭先進、皖北創一流」的發展目標,盯緊盯住、抓細
抓實、創新創優,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2013年,完成縣內生產總值194.8億元,增長10.1%;完成財政收人20億元,增長15%;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66.2億元,增長62.4%;規模工業增加值42.6億元,增長33.5%;引進縣外資金51.3億元,增長47%;利用外資4560萬美元,增長51.6%;農民人均純收入7150元,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85萬元,分別增長17.4%和24.3%。
2013年,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94.8億元,比上
年增加16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07億元,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81.57億元,增長17.8%;第三產業增加值56.16億元,增長9.9%。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3.16:44.34:32.5變化為23.0:45.6:31.4,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38.5%,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工業化率(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8.5%,上升1.6個百分點。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全縣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同比增長28.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3億元,增長23.9%。財政支出38.9億元,增長31.1%。 解放前由私人零星栽培,以棗、桃、梨、杏、紅花果、櫻桃居多。1949年統計,全縣種植面積1233畝,產量13876擔。之後,種植面積逐年擴大。1955、1964年至1966年,因遭自然災害,種植面積縮減為101畝至300畝之間。「文化大革命」初期,濫伐果樹,至1989年,全縣種植面積僅剩54畝。70年代,開始引進蘋果樹。197
2年起,倡導「以副養農」,果樹產量和栽培面積發展迅速,該年果園面積已有1748畝。由於技術力量不足,管理不當,1977年,水果產量下降。1980年實行責任制,少數
農民對水果生產認識不足,又發生亂砍濫伐果樹,產量和栽培面積均有下降。經過教育,1981年後,果樹產量和栽培面積均逐年增加。1983年,全縣果園面積5265畝,水果產量18452擔。解放後蘋果、梨、桃樹佔比例較大,分別為總數的80%、10%、5%。其次是葡萄、李子、核桃、石榴、杏子等,約為總數的的5%。蘋果的品種主要是金帥、元帥、大國光、小國光、紅玉、祝光、青香蕉、黃魁、伏花皮、雞官、吉紅、甜蕉等。梨以白酥梨、明月梨、馬蹄黃、蜜梨為主。桃以五月鮮、吊枝白、盤桃為多,也有為數不多的母斯丁、蜜桃等品種。
1949年至1954年,僅有四旁喬木桑。1955年至1969年,重點發展湖桑園,面積300至500畝。1970年後,喬木桑多被砍伐。至1975年,重新種植桑園,面積逐年擴大。19
81年達500餘畝。桑園分布:50年代以江集區紀倫寨鄉和高爐區趙窩鄉為主;60年代以龍山區段營大隊為主。1975年以來,先後發展近20個點,主要有牌坊區的燕大、曹庄、高庄大隊,高爐區的大呼大隊,城郊區的董瓦房、馬腰大隊等。
解放前為零星種植,均系曬煙,散於縣境各地。以渦南雙廟、楚店及渦北新興、張老家、趙屯一帶較多。50年代初,本縣南部舊城、閻集、佛鎮一帶為產煙區,多為自產自銷、因未納入國家計劃,發展很不穩定。1953年全縣種植面積為2400畝,產量1776擔。後來,由於產銷脫鉤,縣內煙葉種植陷於無政府狀態。1976年始,國家收購烤煙。1981年3月,成立縣煙草公司,在義門、牌坊、新興設立煙草收購站。1983年,全縣煙葉種植面積計51000畝,產量達11.7858萬擔。
義門、趙屯產葯材歷史悠久,計40餘種。以紫苑、生地、丹皮、白芍居多。本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葯材是縣對外出售的主要產品。解放前夕,戰亂頻仍,少數投機商壟斷葯材市場,壓低葯價,紫苑每市斤壓至5分,故使產量逐年減少。
解放初,因自然災害,糧食供應緊張,農村偏重於種植麥豆等作物,葯材種植面積逐漸減少,至1956年,全縣僅存500餘畝。1958年,鼓勵恢復葯材生產,該年9月,葯材公司與義門公社合營建一葯材培植場,10月,每個公社均辦一葯材培植場。1959年,全縣種植面積已發展至10370畝。1960年後,大部分社隊不再種植。1963年,僅保留國營白芍農場、義門葯材大隊、高爐楊陡坎、城郊席樓、龍山三里梅四所葯材場。全縣種植面積為2069畝。
1966年後,全縣葯材面積計42659畝,其中白芍種植面積盲目擴大。1970年,國家計劃種植3300畝,實際種植11067畝,造成供大於需。為此,1974年,將白芍農場改為園藝場,其他葯材場也改種農作物。1978年起,根據以銷定產的原則,恢復地產傳統葯材,1983年全縣種植葯材5705畝。
2012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72.05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6%。其中農、林、牧、漁增加值分別為27億元、1.6億元、7.5億元、1.3億元,分別增長4.5%、6.1%、8.8%和4.5%。傳統種植業生產平穩,全縣糧食總產124.4萬噸,比上年增加5.6萬噸,同比增長4.65%;油料總產0.34萬噸,下降32.9%;蔬菜總產46.5萬噸,增長2.8%。養殖業規模繼續擴大,2012年實現肉類產量6.18萬噸,水產品總產1.29萬噸,分別增長10.9%和4%。生豬年出欄60.05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800萬羽左右。全縣規模化、標准化養殖場(戶)達到4029戶(其中:養牛132戶、養豬2527戶、養羊606戶、養禽701戶、其他63戶),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176家。全縣規模養殖比重達60%左右。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6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0家、市級55家。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040家。全縣累計「三品」認證39個。其中有機食品基地1個(苔干基地4000畝);綠色食品23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2個(30萬畝皖麥38優質小麥,10萬畝優質大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10個,基地5個(面積近30萬畝)。 立縣初,全縣個體手工業者計500餘戶,除高爐幾家釀酒作坊較有名氣外,其餘主要製作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的必要用具。1935年,紡織行業使用過簡單的機械。至解放前夕統計,縣內手工業有1000餘戶,屬半工半農性質,以分散小型為特徵,生產方式比較落後。
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23.84萬元。其中個體手工業產值佔89%;國營企業2個,產值僅佔11%。據1952年統計,縣內從事手工業者計1243戶,分鐵業、油漆業、磚瓦業、木竹業、紡織業、縫紉業、皮毛業、印刷業、油蠟化妝品業等。1953年起,組織各行各業生產合作社,至1956年,成立合作聯合社,個體手工業者組織始告完成。是年,集體所有制企業增至22個,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的84.6%,年產值為156.26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1.2%。
1958年,地方國營企業增至29個,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的48.3%。由於對原料、技術力量、產品質量等一系列問題均未作詳細的調查,1960年,部分工廠被迫下馬。1961年9月,貫徹《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從組織規模、收益分配、隸屬關系、資產清理、工資水平、企業管理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整頓,工業生產有所回升。1965年,全縣工業企業54個,工業總產值498.45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9個,年產值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7.1%;集體所有制企業48個,年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32.9%。「文化大革命」初期,由於領導班子癱瘓,職工鬧派性斗爭,不少工廠生產停頓,損失嚴重。
70年代初,貫徹興辦「五小企業」政策,縣內興建一批工廠,至197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418萬元,與1970年相比增加2倍。在此期間,由於管理不當,虧損額隨產值增加而增加。1979年後,為適應農業市場需要,對部分產銷失調的企業進行調整。在企業內部實行改革,逐步推行生產責任制,初步摸索出穩步發展生產的途徑。1980年後,工業生產速度平均每年遞增10%。1983年統計,全縣工業總產值7302萬元,是建國以來的最好年份。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產值5051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9.1%,集體所有制企業產值2251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30.8%。
1950年,縣人民政府內設工商科。1954年,另設手工業管理科。1956年,改為工業科,1958年改為局,下屬10個廠(社)。之後多次易名,至1983年,工業局下屬9個工廠。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14.9%和22.8%,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3.3:66.7變化為28:72。國有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生產繼續快速增長。全縣規模工業企業數由上年末的112家發展到2012年末的140家,凈增28家。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5家,實現產值7.8億元,增長7.3%;
全縣2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1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33.0%,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34.9%,飲料製造業下降9.8%,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17.0%,醫葯製造業增長21.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增長28%、飼料增長40.2%、白酒增長11.1%、小麥粉增長25.2%。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09.68,比上年下降21.36個百分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0.37億元,下降1%;利稅16.21億元,增長10.7%,其中利潤8.96億元,增長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