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什麼是經濟持續發展

什麼是經濟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0 21:35:13

A.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什麼叫可持續發展呢?我們先來看看在字面上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

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創造富裕生活的同時,不能以犧牲人類自身生存環境作為代價。為了人類自身,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通過許許多多的曲折和磨難,人類終於從環境與發展相對立的觀念中醒悟過來。

認識到兩者協調統一的可能性、終於認識到「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必須愛護地球,共同關心和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並開創了一條人類通向未來的新的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


(1)什麼是經濟持續發展擴展閱讀:

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原則


公平性原則

本代人之間的公平、代際間的公平和資源分配與利用的公平;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機會、利益均等的發展。它既包括同代內區際間的均衡發展,即一個地區的發展不應以損害其它地區的發展為代價;也包括代際間的均衡發展,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的發展能力。

該原則認為人類各代都處在同一生存空間,他們對這一空間中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擁有同等享用權,他們應該擁有同等的生存權。因此,可持續發展把消除貧困作為重要問題提了出來,要予以優先解決,要給各國、各地區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發展權。


持續性原則

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即在滿足需要的同時必須有限制因素,即發展的概念中包含著制約的因素;在「發展」的概念中還包含著制約因素,因此,在滿足人類需要的過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

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數量、環境、資源,以及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

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與環境。因此,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是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從而真正將人類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結合。


共同性原則

各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雖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續性原則是共同的。地球的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決定全球必須聯合起來,認知我們的家園。

可持續發展是超越文化與歷史的障礙來看待全球問題的。它所討論的問題是關繫到全人類的問題,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

雖然國情不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無論富國還是貧國,公平性原則、協調性原則、持續性原則是共同的,各個國家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都需要適當調整其國內和國際政策。

只有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從而將人類的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

B. 什麼叫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屬性

可持續發展,或永續發展,是指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版損害後權代人的需求的發展模式。一般包括社會要素,環境要素,以及經濟要素。

其中,經濟要素是指必須在經濟上有利可圖。這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只有經濟上有利可圖的發展項目才有可能得到推廣,才有可能維持其可持續性;二是經濟上在虧損的項目必然要從其他盈利的項目上獲取補貼才可能收支平衡正常運轉,由此就可能造成此地的環保以彼地更嚴重的環境損害為代價。

C. 什麼是經濟發展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

經濟就是對物資的管理;是對人們生產、使用、處理、分配一切物資這一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這一概念微觀的指一個家庭的家務管理,宏觀的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在這一動態整體中,包括著人類的生產、儲蓄、交換、分配的各項活動;生產是這一動態的基礎,分配是這一動態的終點。

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3)什麼是經濟持續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改革問題的經濟學研究,也都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資源配置問題,一條是激勵問題,當然還有兩者的結合。與資源配置問題相關的是關於市場的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幫助性作用。價格,包括產品市場價格和要素市場價格,是其中的核心問題。

與激勵問題相關的是關於產權、合同、所有制、治理等問題。當然,激勵與價格也密切相關,但是它不僅與價格相關,更與政府與個人、政府與企業、政府層級部門之間的權力配置關系密切。

由於經濟思想和學說受社會、歷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必然隨著歷史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

D.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個概念是在1987年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向聯合國提交的一份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中提出的,它有2個基本點:一是必須滿足當代人特別是窮人的需求,否則他們就無法生存;二是今天的發展不能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這一定義包含的思想原則為世界各國所接受和運用。

可持續發展就是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生態和可持續社會3方面的協調統一,它要求人類在發展中講究經濟效率、關注生態和諧、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人的全面發展。這表明,可持續發展雖然起源於環境保護問題,但它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環境保護。它將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有關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性戰略。

可持續經濟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做到了可持續經濟,就能保護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保證以可持續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降低環境成本,使人類的發展控制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達到可持續生態。生態可持續發展同樣強調環境保護,但不同於以往將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對立的做法。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轉換發展模式,從人類發展的源頭、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發展的本質應包括改善人類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一個保障人類平等、自由、教育、人權和免受暴力的社會環境,而不是要人類放棄高科技和現代化,再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中去。這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可持續發展社會。

總之,在可持續發展中,經濟可持續是基礎,生態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才是目的。

E.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http://www.uzz.e.cn/dlx/ie-classroom/environment/wykj/main08005.htm
可持續經濟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中國21世紀議程》認為,在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提倡適度消費和清潔生產,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持資源基礎,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即經濟發展不但要有量的擴張、也要有質的改善。現在為大家介紹由湖南大學統計學系陳長華同志提出的一套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供參考。該指標體系共分七類指標:
一、經濟規模。包括人均GDP、GDP增長率。
二、經濟效益。包括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勞動生產率、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三廢排放量。
三、經濟結構。包括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GDP比重。
四、經濟發展外向度。包括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利用外資佔GDP比重。
五、經濟推動力。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出口增長率。
六、科技教育能力。包括文肓(半文盲)率、教育支出佔GDP比重、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數、科技和研發經費佔GDP比重。
七、環境治理保護力度。包括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總產出比率、保護區面積率。

F. 什麼叫持續什麼叫發展什麼叫可持續發展

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必須依照下列原則來使用各種自然資源:

(1)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需要(糧食、衣服、住房、就業等)和給全體人民機會,以滿足他們要求較好生活的願望;

(2)人口發展要與生態系統變化著的生產潛力相協調;

(3)像森林和魚類這樣的可再生資源,其利用率必須在再生和自然增長的限度內,使其不會耗竭;

(4)像礦物燃料和礦物這樣不可再生資源,其消耗的速率應考慮資源的有限性,以確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資源不會枯竭;

(5)不應當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如大氣、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對大氣質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

(6)物種的喪失會大大地限制後代人的選擇機會,所以可持續發展要求保護好物種。

G. 什麼才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動力

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動力就是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只有不斷的提高生產率,不斷的擴大消費市場,滿足人民消費需求,才能更好促進經濟持久健康發展。

H. 什麼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版展的必要條權件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重要的,因為影響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人口要件與自然資源要件都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支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與自然資源共同的家園。古往今來,數不盡生態環境惡化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破壞性影響的實例:水資源的乾涸,古絲綢之路上古城被深埋在沙漠腹地;2005年吉林苯胺爆炸事件,導致近百噸苯物質流入松花江,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哈爾濱市停止居水生活供水4天;東南部分省份紡織印染和化工類企業早期工業廢水不達標,周圍的土壤、空氣和水都被污染,村民中出現群體性疾病。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堅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是紅底也是底線。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必將適到反噬。

I. 什麼是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復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經濟制增長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廣泛分享的基礎上。世界各國相互學習和借鑒發展的經驗,加強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對推動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市場,放開技術出口限制,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消除各種貿易壁壘。要通過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建設開放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經濟持續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