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展海洋經濟的意義
發展海洋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現代海洋經濟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為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這樣一些產業活動而形成的經濟集合均被視為現代海洋經濟范疇。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海洋經濟以兩位數的年增長率快速發展。主要表現為:活動范圍多方向擴展,經濟總量迅速增加,增長速度快於全國國民經濟增長及一直處於領跑地位的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的增長,海洋產業發展速度快於行業整體產業的發展。這樣的趨勢和特點是帶有普遍性的,同期,世界海洋經濟發展步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在眾多沿海國家和地區,海洋經濟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❷ 全國海洋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是哪裡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據統計,來2013年全國海洋生產自總值46570億元,比2012年增長10.4%。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7%。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26508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9062億元。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海洋經濟開發基礎。
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當前,我國已經意識到進行海洋經濟開發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011年國家海洋局組織編制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規劃》提出,要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重點投向海洋裝備製造、海洋油氣、船舶製造、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海洋生物醫葯、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化工、濱海旅遊等海洋產業領域。國務院相繼批准了山東、浙江、廣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份,浙江省舟山新區成為海洋經濟新區,以及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隨著國內整體的海洋發展規劃基本到位,海洋經濟開發的大潮也即將到來。
❸ 海洋經濟與海洋礦產資源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2.1.1 2007年我國海洋產業經濟概況
隨著海洋產業的發展,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翻了5番,2000年達到4000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平均每年遞增15.0%以上,大大高於全國經濟平均發展速度。
2005年,我國海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為16987億元,海洋產業增加值為72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相當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國海洋經濟總體水平在世界海洋國家中已達到中上水平。
「十五」期間,海洋產業布局更趨於合理,海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第一、二、三產業結構已由「九五」末期的50∶17∶33調整為2005年的17∶31∶52。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海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十一五」開局的2006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達到20958億元。2007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492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0.11%,比上年高出0.1個百分點(圖2.1)。海洋經濟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的部分。《200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海洋經濟總的發展趨勢呈現4個特點:
圖2.1 2001~200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發展
一是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日趨突出。
二是海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回落,2007年全國海洋經濟增長速度為15.1%(按可比價計算),相比2006年有一定回落,表明逐漸由數量增長型過渡到質量增長型。
三是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三次產業結構為5.1∶46.2∶48.7,與2006年的5.4∶46.6∶48.0比較,第三產業增長了0.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海洋科技發展水平有所提高,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海運交通和濱海旅遊及海洋服務業發展迅速。
四是涉海就業規模逐步擴大,涉海就業人員3157萬人,比上年增加191萬個就業崗位,佔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的15.8%。
2007年,我國12個主要海洋產業經濟發展,按其全年實現增加值由高到低排位如下:
1)海洋交通運輸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全國億噸級港口增至14個,貨物吞吐量與集裝箱吞吐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2615萬標准箱,首次躍居世界第2,僅次於新加坡。
2)濱海旅遊。主要包括海洋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度假住宿、體育運動等活動。全年增加值3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3)海洋漁業。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洋漁業服務和海洋水產品加工等活動。全年實現增加值1904億元。山東省海洋漁業增加值佔全國海洋漁業增加值28.7%,繼續位居全國首位。
4)海洋油氣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全年增加值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3%。中石油在冀東南堡新發現10億噸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灣、北部灣等海域新發現10個油氣田,其中9個為自營油氣田。廣東省和天津市海洋油氣業增加值之和佔全國海洋油氣業增加值的85.3%。
5)海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年實現增加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7.6%。造船完工量突破1800萬載重噸,新接訂單躍居世界第1,超過7000萬載重噸。遼寧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29.5%,位居全國第1。
6)海洋工程建築業。沿海各地加快海洋工程建築業發展步伐,多個大型海洋工程項目投入施工。全年實現增加值342億元。山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49.7%,居全國首位。
7)海洋化工業。包括海鹽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及海洋石油化工的化工產品生產活動。全年實現增加值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6.3%。
8)海洋鹽業。是指利用海水生產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鹽產品活動,包括采鹽和鹽加工。全年增加值50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山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54.4%,繼續居全國首位。
9)海洋生物醫葯業。是指以海洋生物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進行海洋葯品與海洋保健品的生產加工及製造活動。全年實現增加值40億元,比上年增長37.7%。山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46.3%,居全國首位。
10)海洋電力業。是指在沿海地區利用海洋能、海洋風能進行的電力生產活動(不包括沿海地區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全年實現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廣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24.9%,位居全國之首。
11)海洋礦業。包括濱海砂礦、土砂石、地熱、煤礦開采和深海采礦等采選活動。2007年,國家正式實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海砂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海洋礦業呈現出穩中趨降的趨勢。全年實現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減少24.2%。
12)海水利用業。是指對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動等。2007年,《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穩步推進,海水利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海水利用產業化進展迅速,海水利用業初具規模。全年實現增加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目前海洋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為5∶46∶49。各主要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特別是海洋船舶業、海洋油氣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濱海旅遊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均超過17.0%以上。其中海洋油氣業在海洋產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也逐年增長,而濱海砂礦業有所減少(圖2.2)。
圖2.2 2003~2007年海洋油氣業和濱海砂礦業在海洋產業總產值中的比重
2.1.2 海洋礦業在海洋經濟中的戰略地位
當今世界海洋礦業,以石油與天然氣為主,其次為濱海砂礦、某些近岸固體礦產(如由陸地向海底延伸的海底煤礦、鐵礦)和磷鈣土等。
世界海洋石油產量從1990年的9.07億噸增至2007年的12.5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4%,天然氣產量7000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產量的25%。近25年來,世界石油與天然氣總產量的增長主要是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結果。海洋油氣業在海洋礦業中佔主導地位,在世界海洋產業經濟中居首位,其產值約6500億美元,佔世界海洋總產值(18500億美元)的35.13%;其次為海洋運輸業和海洋漁業。
據國家海洋局《2007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資料,全國海洋產業增加值為148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1%。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為: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成為第1大海洋產業;濱海旅遊業增加值3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9%;海洋漁業增加值1904億元,退居第3位;排序第4位的是海洋油氣業,其增加值為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前三個產業佔主要海洋產業總增加值的57.8%,成為我國海洋經濟三大支柱產業。
其餘9個產業佔全國海洋總產值的42.2%。其中海洋油氣業增加值769億元,居第4位;而濱海砂礦業增加值僅5億元,居第11位。由此可見,目前海洋礦業在我國經濟中的貢獻率較低,與世界海洋油氣業和濱海砂礦業相比,差距還相當大。
❹ 中國怎樣振興海洋經濟,發展對外貿易
海洋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 生產總值突破8萬億大關
《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海洋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引擎作用持續發揮。2018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83415億元,同比增長6.7%。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3%,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基本穩定。為沿海地區提供了3684萬個工作崗位,對國民經濟增速的貢獻率接近10%。
2014-2018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及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❺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已經發布。那麼,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都有哪些特點,請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的解讀。
2019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國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發展水平繼續提高,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取得顯著成效,海洋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海洋經濟總體實現穩步增長
海洋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十年間翻了一番。海洋經濟「引擎」作用持續發力,海洋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2%,高於國內生產總值0.1個百分點,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近20年連續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3年穩步上升,2019年超17%。
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海洋服務業「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2%、35.8%和60.0%,與上年相比,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海洋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連續9年穩步提升,拉動海洋生產總值增長近5個百分點,對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5%。2019年濱海旅遊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8086億元,比上年增長9.3%。
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海洋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海洋原油生產增速由負轉正,扭轉了2016年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態勢,產量4916萬噸,比上年增長2.3%;海洋天然氣產量持續增長,達到16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4%。海洋交通運輸業平穩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6427億元,比上年增長5.8%;海洋貨運量36億噸,增長8.4%;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92億噸,增長4.3%。海洋船舶工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國造船完工量3672萬載重噸,比上年增長6.2%;全年實現增加值1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隨著海上風電補貼政策窗口期的臨近,海上風電並網裝機容量顯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累計並網容量達59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3.4%。
區域海洋經濟不斷壯大,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分別為26360、26570和36486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1.9倍、2.1倍和2.8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戰略持續發力,南部海洋經濟圈持續領先,2010年以來其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名義增速達12%以上,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由2010年的33%增長到2019年的41%。
海洋經濟對民生改善的貢獻日益增強
海水產品保障方面,海洋漁業穩步增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水產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4%。能源供給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發現大型油氣田,探明超千億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億方凝析油地質儲量,可供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總裝機規模達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塊化潮流能機組連續運行時間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滿足900戶海島居民日常生活用電。生活便利度提高方面,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線貫通;220千伏珠海疊泉輸變電工程海底電力隧道全線貫通。生活品質提升方面,郵輪旅遊呈回暖態勢,全國郵輪碼頭出入境旅客近413萬人次,從2019年5月起,連續8個月降幅呈現收窄趨勢。
海洋對外貿易總體向好發展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我國不斷提高涉海產品國際競爭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海洋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海洋對外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持續擴大,我國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海運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4.6%,其中,出口增長6.7%,進口增長1.6%。我國海運出口同比略增,海運出口貿易總額為166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2%。涉海產品進出口貿易趨勢向好,重點監測的涉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6%,連續4個月降幅收窄。海洋船舶完工出口同比基本持平,全國完工出口海洋船舶991萬修正總噸,比上年下降0.6%。
海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實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萬噸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海洋生物醫葯業取得新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治療老年痴呆(阿爾茲海默症)的海洋葯物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條件獲批上市,填補了17年來全球抗阿爾茲海默病治療領域無新葯上市的空白,成為全球第14種海洋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球首個波浪能裝機達120千瓦的養殖平台「澎湖號」交付使用,可提供1.5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海洋船舶領域取得新成績,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首航南極,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凱征」輪交付。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涉海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重點監測行業中新登記涉海企業共2.3萬個,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實有涉海企業比上年增長10.7%,連續4年增長過萬。其中,海洋旅遊業實有企業基數大、增長快,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海洋技術服務業等高技術產業實有企業數量增速較高,5年來年均增速分別為39.9%和20.4%。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效益狀況保持穩定,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0.1%,高於全國同期4.3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持平。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利潤略有下降,利潤總額為1439億元,比上年下降2.5%,降幅低於全國0.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於,一是企業營業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為14199億元,比上年下降2.6%;二是成本出現小幅上升,擠壓了利潤空間,涉海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成本為79元,雖低於全國同期5.1元,但比上年增加1.1元。
❻ 海洋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很不好,經濟學院本來在海大就一般,我記得我們那一屆海經的人在經濟裡面算少的內了,學的東西和國際貿易容、金融差不多,沒有所謂的海洋特色。
就業起來應該是要和經濟類強飯碗,但是這個專業名字「海洋經濟」又決定了好像不如那些經濟類的專業。。所以不建議。
是壓根不出海。出海的都是理工類的海洋專業
❼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經濟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未來海洋經濟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安
(1)材料一反映了~2010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不斷增加,海洋生產總值佔GDP比重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海洋產業結構基本未變,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2)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展海洋經濟有利於增加我國的經濟總量,提高綜合經濟實力。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發展海洋經濟,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質量。③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發展海洋經濟,有利於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優化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提高我國的開放型經濟水平,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 (3)浙江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過程,體現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浙江省委召開工作會議,就浙江海洋經濟發展提出總體要求、戰略定位、主要目標、指導原則和主要任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全國人大代表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進行專題調研,聽取政府相關部門的報告,並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省高院公布《關於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為浙江發展海洋經濟提供司法依據,體現了依法治國。 ❽ 中國海洋經濟已呈現穩中向好了嗎 據報道,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發展專,結構屬調整持續深化,中國海洋經濟已呈現穩中向好得趨勢。 專家表示,從數據來看,2017年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可以概括為「海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繼續深化,提質增效取得實效」,海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形成,海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❾ 海洋經濟時代,誰是"黑馬 作為日本最早的對外開放港口之一,如今的橫濱已不再是各國船舶頻繁出入的港口城市。為了發展濱海旅遊,當地啟動了「未來港口21計劃」,轉型為一個高樓林立、建築造型獨特的國際大都市,吸引大批遊客到訪。而在舊金山和紐約灣區,穿越在山海之間的加州1號公路和紐約港上遙遙相望的自由女神,早已成為赴美旅遊榜單上最熱門的」打卡「景點。 對於服務業佔比已超過80%的三大灣區來說,走過依港而興的萌芽期,已完成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和創新經濟的過渡。濱海旅遊及休閑業、海洋高科技產業,逐步取代傳統的港口及海運業、船舶製造業,構築起新型的海洋產業體系。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大航海時代過去500年後,廣袤的海域再次成為各國重要的競技場。在這場新世紀海洋經濟角逐戰中,發力海洋經濟的粵港澳大灣區,能從三大灣區的經歷中汲取什麼樣的經驗?新興海洋經濟產業中,誰是那匹增速最快的「黑馬」? 臨港工業時代的印記 今年7月,為應對運輸量增長強勁的近鄰——韓國釜山港的競爭,日本政府頒布了新的物流改善政策,為京濱港(東京、橫濱)和阪神港(大阪、神戶)專門設立了兩家半官方半民營性質的公司——橫濱川崎國際港灣株式會社和阪神國際港灣株式會社,以改善物流、提升效率。 「日本四面環海,陸地資源稀缺,因此港口間的明確分工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行政部門進行頂層規劃。」日中友好議員連盟會員、東京都板橋區議員長瀨達也告訴記者。 經過多年發展,東京灣港口群已形成了鮮明的職能分工體系。千葉為原料輸入港,橫濱專攻對外貿易,東京主營內貿,川崎為企業輸送原材料和製成品。各港口雖然獨立經營,各有占據優勢的產業職能,彼此間又緊密相連,在對外競爭中形成一個整體。東京港年吞吐量4000萬噸,分布在它周圍的是川崎港、橫濱港、橫須賀港、木更津港、千葉港5個港口,年吞吐量達到5億噸。 但是近年來,東京、橫濱兩大港口的世界排名在節節後退。1997年,橫濱、東京兩大港口仍居世界港口排名中的第13、14位。到了2016年,東京港、橫濱港已跌到了31、57位。其他兩大灣區的港口群也表現平平。其中,紐約港以625萬標箱的吞吐量名列全球第22位,位於舊金山灣區的奧克蘭港排名70,吞吐量僅為228萬標箱。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大小碼頭星羅棋布的珠江口流域,連同香港在內,粵港澳大灣區的集裝箱吞吐量超過7000萬標箱,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港口群。英國《勞氏日報》發布的2016世界集裝箱港口百強榜顯示,全球十大港口中,中國已佔七席,其中深圳港、香港港和廣州港分別位居第三、六、七位。 這是否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群占據絕對優勢?中山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毛艷華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各大灣區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 毛艷華指出,灣區都是因港而興,並經歷從港口航運——工業經濟——服務業經濟——創新經濟的發展階段。但與那些主攻轉口貿易的小型經濟體不同,隨著製造業向周邊轉移,高端服務業興起,基礎性航運業的減少是必然趨勢,目前三大灣區均已完成這一轉型。紐約、東京、舊金山灣區的第三產業佔比已分別達到89%、83%和82%。 如今行走在三大灣區,依然不難發現港口經濟時代留下的深刻烙印。在舊金山灣奧克蘭市著名的傑克倫敦廣場,遊客坐在餐桌旁,就能盡情觀看窗外不到50米遠的大型集裝箱船駛過的景象,將繁忙的奧克蘭港口碼頭盡收眼底。 向海發展的趨勢 當前,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影響力日趨增強。 據統計,全球33個超大型城市中,21個位於沿海地區。預計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區的人口將達到人口總數的75%,全世界旅遊收入1/3依賴海洋。世界各國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沿海地區特別是沿海大都市帶的核心競爭力。 國土面積狹小的日本之所以能發展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正是得益於向海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把經濟發展的重心從重工業、化工業逐步向開發海洋、發展海洋產業轉移,迅速形成了以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海洋交通運輸、海洋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的現代海洋經濟結構,以大型港口為依託,進一步拓寬經濟腹地。 「依託港口發展高端服務業是東京灣區經濟帶崛起的一大特點。」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說,當地政府積極引導投融資向港口服務業傾斜,鼓勵加快東京灣區中心城市的第三產業發展。 丸川知雄指出,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導致政府的規劃難以完全落實到位。因此從江戶時代開始,東京灣一直在填海造地,目前東京港區土地大部分是填海而成。 美國也是最早開展海洋經濟相關理論和方法研究的國家之一。1999年美國成立了國家海洋經濟計劃國家咨詢委員會,並實施了「國家海洋經濟計劃」。數據顯示,美國經濟80%的GDP受到了海岸地區的驅動,40%以上來自於海岸線的驅動。 以高科技產業聞名的舊金山灣區,擁有航天、新能源、生物醫葯等多個研究中心,其中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洋研究所之一,在包括海洋生物醫葯、海洋新能源等20多種產業上引領全世界科技前沿。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濱海旅遊業產值已佔到舊金山灣區海洋經濟總產值的81.5%。 陽光燦爛的周末下午,在舊金山有名的克里西菲爾德公園(Crissy Field Center),不同膚色的遊客在草坪上休憩,寵物狗追逐嬉鬧,自行車發燒友從身邊呼嘯而過,遠處,可以看到金門大橋的身影,星星點點的帆船在海面上飄盪。運氣好的話,還能遇上新人在海邊拍婚紗照。 舊金山灣區政府聯盟首席經濟學家Cynthia Kroll說:「當自然環境足夠優美,並提供多樣化的休閑選擇和娛樂設施時,可以把人們從世界各地都吸引過來旅遊,這讓我們的灣區充滿活力。」 ❿ 怎樣認識和理解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與海洋經濟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