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這個論文題目可以怎樣寫
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順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一)、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二)、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B.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論文,1000-1500字。
我上次剛好寫了篇,3000字左右,還有些資料,都可以發給你,明天發給你,可以嗎?滿意請採納!以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我提問!
C. 為什麼中國必須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求2000-2500 字論文! 急!!!!
中國要想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獲得穩固的地位,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態勢,看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改變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重要的一步驟,也或許只有把這些工作完成了,我們的經濟發展的基礎才算夯實了。
我們的經濟發展中有許多偏向是需要糾正的。我們現行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多的注重財富的創造卻並不太顧及財富的再分配,正如有學者所感嘆的:「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最大的缺憾在於,沒有類似的計劃使國民財富同步增長。」我們知道從最終需求上看,消費和投資需求的形成機制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居民消費傾向是相對穩定的,可支配收入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解釋變數。這也就決定了消費是一種對於可支配收入的支出,在消費傾向不變的情況下,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越多,消費增長得也就越快。但在我國現在實際的情況卻是,國民反而成為改革成本的長期承擔者,這也正是我國國內市場為什麼遲遲不能夠建立起來,而不得不過度依賴出口和投資來實現經濟的增長的根本原因,並因此留下內需不振、經濟失衡、社會矛盾激化等種種後遺症。
另一點則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的財富的創造更多的只是注重政府的主導,這種模式的弊端是顯見的:一方面的原因在於在積極地財政政策下,通過國家財政所進行的投資是低風險的,而由此帶動的民間投資投資(無論其資金來自於自有或者資本市場譬如證券市場的融資或者銀行借貸)都是有風險的。從而無形中對民間資本形成了擠出效應。另一方面的問題在於,由政府舉辦公共工程或援助私人企業的辦法,只能適得其反。原因是政府籌措資金,勢必加重資本市場和納稅人的負擔,進而必然會妨礙私人企業的活動。而這些因素的集合,自然是於總體上降低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
目前世界已探明的能源儲量中,煤炭只夠開采230年,石油只夠開采43年,天然氣只夠開采62年。中國地大而物不博,人均煤炭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氣人均資源量更是只有世界人均的1/15,形勢就更為嚴峻。按照現有消耗速度,中國的煤炭儲量只能開采80多年,石油儲量只能開采11.4年。
但中國的能源浪費現象又非常嚴重。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能源投入,主要表現為「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產出)。目前中國單位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美國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能源系數總效率僅約10% ,高達90%的能源在加工轉換、儲運和終端利用過程中損失和浪費掉了。在世界舞台上,中國正在扮演著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一是正面的,世界工廠,白貓;二是負面的,世界最大的污染排放國,黑貓。中國的二氧化碳、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均為世界第一,單位污染排放量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幾倍。
目前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也很不合理。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0億噸標准煤,其中煤炭佔68.7%,石油佔18%,天然氣佔3.4%,非化石能源只佔9.9%。中國發電量的83%依賴於煤炭(火電) ,但火力發電廠也是污染排放大戶。火力發電廠每發1度電,要排放1.2 千克二氧化碳、9 克二氧化硫、4 克氮氧化物。2009年中國火力發電量為29814億度,污染是極為驚人的。所以中國必須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加大核電和水力發電比重。
而且中國火力發電廠整體上效率偏低,大多在27%到33%之間。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百萬千瓦超臨界機組的熱效率可高達45%,中國火電廠提高改進的空間依然很大。火電中的小火電機組佔了相當比重,其效率平均比大型發電機組低10%以上,對環境的污染也更驚人。一手抓淘汰落後產能(小火電),一手抓節能減排(大中型機組),在很長時期內是中國工業的一項艱巨任務。
但傳統能源總有用完的那一天。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大力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經濟才是正道,雖然很大程度上是情非得已。隨著能源資源的日益減少,未來能源資源一定會賣成天價以體現其稀缺性,屆時中國企業將如何應對?顯而易見的是,未來哪個國家對能源資源的依賴越低,哪個國家就可以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掌控更多的話語權。這方面發達國家又先行一步。以英國為例,2009年英國石油需求比2008年下降4.5%,天然氣需求減少7.5%,凈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9.75%。德國和北歐國家更是公認的「低碳經濟」先驅。
筆者認為,低碳經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四層意思:一是能不用就不用,盡量節約資源;二是能少用就少用,盡量使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三是投入產出最大化,盡量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實現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四是大力推廣綠色製造、清潔生產技術,盡量減少碳排放。
自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各地政府都把保增長列為首要任務,上了很多大項目。據周生賢部長透露,四萬億計劃中用於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資金達到2100億元,加上支持自主創新、結構調整和應對氣侯變化的資金3700億元,綠色投資比例達到14.5%。這體現了中央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決心,固然可喜。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85.5%的資金與節能減排關系不大,與發展低碳經濟有一定矛盾。絕大部分投資以擴大產能為中心,為保證如此巨額的投資萬無一失,採用了最成熟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但這些技術絕大多數已達到了現有生產方式的極限,客觀上加重了對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依賴,與發展低碳經濟的願景背道而馳。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要改進工藝技術,甚至意味著中國龐大的生產能力將化為烏有,並不象抑制產能過剩那麼簡單。比如目前全國鋼鐵產能超過7億噸,產能過剩2億噸。真要用低碳標准改造,對象就不是那過剩的2億噸鋼鐵,而是整整7億噸鋼鐵!從這個角度看,發展低碳經濟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即便從綠色消費的角度出發,大上產能也是與低碳經濟相矛盾的。比如大量生產小汽車而不是自行車,但汽車卻是大氣主要污染源;大上造紙產能而不是無紙化辦公,無謂的大量消耗了木材;大量生產空調而不是改變奢侈的生活方式,滿足於夏天將空調定在26℃,冬天將空調定在18℃,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生活。
最重要也最關鍵的是,「低碳經濟」意味著中國將為「碳排放權」埋單。中國並不掌握「低碳經濟」的核心知識產權,很有可能走上「引進—落後-再引進」的老路。但真正先進的技術是買不來的,很長時期內中國必然處於「低碳經濟」產業鏈的低端環節。在傳統產業中,中國正從產業鏈的低端環節爬到中端環節,有些已到了產業鏈的高端環節。以家電為例,從CRT電視到平板電視,中國家電一直在引進生產線和技術,並將CRT電視做到了極致。雖然目前中國還不掌握平板電視核心技術,但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技術傳承,也有一些吸收消化再創新。但「低碳經濟」意味著中國企業將從頭再來,意味著傳統的吸收消化再創新將無以為繼。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0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邁向低碳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未來》指出,中國實現未來低碳經濟的目標,至少需要60多種骨幹技術支持,其中42種技術中國目前尚未掌握核心技術,這意味著70%的減排核心技術需要用巨額財富「進口」。如果再不用鐵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在「低碳經濟」時代恐怕仍然是個代工命。
D. 如何全面認識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形勢與政策論文
正確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把握幾個方面:
一、經濟正在經歷艱難時刻
一個時期以來,除了大環境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結束了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後,開始階段性轉換,增長速度持續下行,增長速度呈階梯式回落之勢。經濟增長速度階梯式回落,使各方面壓力加大,相當多的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部分地區經濟下滑嚴重,一些省份財政收入急降、失業問題突出,股市大幅動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升高。從統計數據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三大需求同時收縮;二是工業生產繼續回落;三是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地區困難凸顯。
二、在經濟下行中有亮點
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表明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確實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壓力當前,但也不乏亮點。一是產業結構加速升級,第三產業增長增速較快;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上升,目前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達到60%,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在加速調整,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強化;三是新市場主體繼續快速增加。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盡管有些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但又不斷有企業新生,實際上企業生生死死是市場經濟競爭規律發揮作用的體現;四是能源消耗進一步下降。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內容,是經濟運行效益提高的重要體現;五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增長經濟增速,說明城鄉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對穩定。
三、「三期疊加」下尋找和把握經濟發展機會
我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困難。所謂換擋,就是從高擋換到中高擋,減速成為必然;結構調整,意味著產能過剩行業收縮;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著刺激政策的累積效應和溢出效應還在發生作用,使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當期宏觀政策的選擇運用受到掣肘。「三期疊加」矛盾交織,對我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形成制約。還有,當前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官不為」。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相關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規矩守紀律要求越來越嚴的大背景下,的確出現一些官員怕犯錯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縮手縮腳,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的情況。近年來對GDP增長指標考核力度減弱,部分區域和縣域取消GDP考核,也對地方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客觀影響。同時,還要看到,經濟下行往往會慣性發生作用。
但分析經濟形勢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難就找不到政策著力點,只看困難看不到亮點則容易喪失信心。對經濟形勢有利條件是,近年來陸續出台的穩增長政策的效應會逐步顯現;國家批準的重大工程項目會陸續展開投資並產生相應的經濟帶動作用;經濟運行中的新趨勢新亮點會得到強化;基期年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意味著新的經濟年度增長基數相對低。只要決策者能審時度勢,仍然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措施得當,同時加快推進體制改革,擴大「改革紅利」,把有利條件變成實際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
E. 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科學發展的論文
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加大宣傳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全面發展循環經濟,形成良好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全民意識,是一件事關中華民族興衰的大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能否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擁有一個好的生存空間,必須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攜起手來共創美好家園。為此,我們應該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宣傳教育,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著重說明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使得各級領導和人民群眾深刻領會發展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2.做好循環經濟應用技術研究,加強循環經濟知識普及教育。循環經濟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個供人們炒作的時髦概念,它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一種全新經濟模式,它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包含許許多多具體內容。動員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朝著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的循環經濟使用技術方向進行研究,形成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循環經濟使用技術,尤其是那些盈利較多並且污染非常嚴重的經濟組織,它們是應用循環經濟使用技術的重點單位,也是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者矛盾最突出的單位。我們目前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是研究出能夠讓企業獲利的循環經濟應用技術,能夠使得企業在追求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獲取自身利益,否則很難實施。同時將循環經濟知識普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中小學課程中,系統地安排循環經濟的相關內容,使他們獲得關於循環經濟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識;在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學校,開展利用循環經濟的技術培訓和開設循環經濟專業,培養出一大批掌握循環經濟使用技術的技術人員和從事循環經濟使用技術的研究隊伍。
3.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快循環經濟立法。建立和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實施循環經濟的有效保證。我國現有的環境法規多採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對根本解決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力不強。要借鑒國外的經驗,通過立法的方式,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循環經濟法律。制定並完善鼓勵支持循環經濟的經濟政策、稅收政策,使法律法規能真正起到預防污染和綠色導向作用。明確消費者、企業、各級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明確把生態環境作為資源納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疇之內。借鑒日本等國經驗,著手制定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再生利用,以及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包裝物品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類廢物回收制度,明確工業廢物和產品包裝物由生產企業負責回收,建築廢物由建設和施工單位負責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是政府的責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單位要適當繳納一些費用;制定充分利用廢物資源的經濟政策,在稅收和投資等環節對廢物回收採取經濟激勵措施。
4.建立新的經濟核算制度,變傳統GDP為綠色GDP。GDP是衡量一國經濟規模、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是國家制定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依據,也是衡量我國幹部政績的標准。隨著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我們對發展人與自然有了新的理解,中央形成了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內容,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的科學發展觀,所以我們應設計一套直接以社會基本需要為依據並有助於促進對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加以有效利用與保護的綠色GDP經濟指標體系。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把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宗旨。 從國家全局角度看,有必要研究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指數,作為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評價的重要參數。
5.加強循環經濟試點和推廣,政府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通過試點樹立發展循環經濟先進典型,作為許多企業學習榜樣。利用現代化科技與綠色技術,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合理組織替代型產業。如積極拓展以節能、增能、多能互補的能源綜合開發工程,以資源回收利用為主體的垃圾資源化工程,以無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開發等農副產品加工利用及儲存保鮮為主的生態經濟工程等,以達到生態與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高度統一。通過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產品的標示制度,鼓勵公眾購買循環經濟產品,在政府采購中,確定購買循環經濟產品的法定比例,推動政府綠色采購;通過政策調整,使得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有利可圖,使企業和個人對環境保護的外部效益內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的有償使用制度。對於一些虧損或微利的廢舊物品回收利用產業,對於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產業,可以通過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政策,使其能夠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率。在增加環境稅、資源使用稅的同時,可以對於企業用於環境保護的投資實行稅收抵扣。建議專門設立環境技術開發基金,重點支持廢舊物品回收處理和再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促進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等公用性事業方面適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應用。
6.根據生態功能進行區域規劃調整。循環經濟的實施及生態環境的修復,往往需要不同的縣、市、省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跨區域協調環境問題是我們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現實問題。各省、市甚至縣、鄉都存在十分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全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為了循環經濟順利實施,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我們必須根據生態功能進行區域規劃調整。根據我國人口、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巨大的國情,以及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具有明顯的跨地域擴散的特點,應該針對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的現實,對全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進行大規模的統一規劃,對各地區在全國發展過程中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對生態脆弱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發展規模、發展方式實行嚴格的控制;通過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生態脆弱區和重要生態功能區進行補償,防止落後區域以趕超為目標盲目發展,並鼓勵這些地區的人口向經濟密集區合理流動,減輕人口壓力。支持資源豐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較強、潛力較大的區域加速發展;鼓勵經濟密集區在環境容量的范圍內,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在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不斷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強度,把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大力發展,最終目標是建立循環型社會
F. 為什麼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論文摘要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這說明了我國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必須始終把能源、資源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考慮。只有解決資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繼續處於領跑地位。而發展低碳經濟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方法,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一、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挑戰
1、發展階段的挑戰。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鋼材、水泥、電力等,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快速增長之間的矛盾一時難以改變。
2、資源條件的挑戰。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少氣、缺油。近年來,從能源消費結構看,煤炭消費所佔比重較高。2010年,煤炭所佔能源消費比重高達59%,而發達國家煤炭消費比例大多不到20%。煤炭消費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就高,致使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高碳」特徵就非常明顯。
3、產業結構的挑戰。我國經濟增長過於依賴第二產業,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後。工業污染幾乎占據了全國總污染的70%。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徹底淘汰這些落後產能,不斷調整產業結構。
G. 誰有關於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意義的形勢和政策論文,發[email protected]里,謝啦
胡錦濤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觀內在要求的准確體現
按照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增長是對不同時期的產出總量而言,主要指數量增加;經濟發展則不僅要求有數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結構改善和質量提高。經濟發展方式,可以理解為實現經濟發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僅包含經濟增長方式,還包括結構優化、環境改善、技術不斷創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資源配置趨於合理等方面的內容。從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有兩種經濟增長方式:一是通過增加資源投入和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即粗放型增長方式;二是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即集約型增長方式。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就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即從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則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一)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即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從過去那種單純追求速度、盲目擴大數量的增長方式轉變到數量和質量、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方式上來;(二)資源消耗型發展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轉變,即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從經濟發展嚴重依賴資源和破壞環境轉到經濟發展要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前提;(三)技術引進型發展向技術創新型發展轉變,即處理好技術引進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從過去那種過度依賴技術引進轉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技術創新的發展模式上來;(四)外需拉動型發展向內需主導型發展轉變,即處理好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的關系,從過去的「讓利性」開放轉向「互利性」開放、從過於重視「引進來」轉變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五)投資拉動型增長向居民消費拉動型增長轉變,即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由多度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向主要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轉變;(六)傾斜型發展戰略向均衡型發展戰略轉變,即處理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協調發展的關系,改變由於「政策傾斜」形成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狀況;(七)效率優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分配模式轉變,即處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間的關系,改變收入分配失衡狀況,讓人民平等地享受發展成果。
對一個國家來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不能保證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經過長期探索,現在我們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必須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發展目標以及由此所決定的發展方式,顯然是經濟增長方式難以全面涵蓋的,也就是說,單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能保證實現科學發展,而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綜上所述,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涵義相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更深刻更寬泛,它本身不僅包含了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而且還從單純注重數量的擴張轉向既注重數量擴張又注重質量提高;不僅強調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註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不僅要重視經濟的發展,而且還要保持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學,更符合中國的實際,它准確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選擇
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長期發展中處理和解決「快」與「好」關系的經驗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解決了許多舊矛盾,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績。但同時我們應當看到,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和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在社會、環境、資源等許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目前,我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在谷類、肉類、煤礦、鋼鐵與石油等五大基本物資消費上,我國僅石油一項落後,其餘皆超越美國。除資源限制之外,我國還面臨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自然環境和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如果我們仍然片面地強調經濟增長,不僅會給自然資源造成極大的壓力,也將使環境面臨更大的挑戰。更值得注意的是,單純強調經濟增長而忽略增長成果的社會分配,將會導致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不協調,城鄉差距、地區發展差距持續擴大,就業難,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等等。這些矛盾和問題,是由於發展中客觀存在難以避免的因素造成的,也是由於我們主觀上較多地強調了「快」而忽視了「好」所造成的。事實證明,如果不轉變觀念,不從根本上處理和解決好「快」與「好」的關系,既不利於中國經濟目前的發展,更會給中國經濟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隱患。在此背景之下,胡錦濤總書記有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法就顯得及時而且意義深遠。
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如何解決好經濟發展中「好」與「快」的關系,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關系問題。對於我國來說,沒有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不可能的,「快」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我們必須看到,經濟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快」的要求。鄧小平曾經強調「經濟發展得快一點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正因為如此,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把「好」字放在「快」的前面,突出了「好」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快」字當頭,更多地強調的是速度,它可以通過經濟增長方式來實現;而「好」字當頭,更加突出對於效益的注重,它只能通過經濟發展方式來實現。雖然僅僅是一個詞的變化,但其中有著相當深刻的涵義,它凸顯了中國經濟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新理念的確立。胡錦濤總書記在「6.25」講話中又突出強調了這一點,說明通過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僅是近幾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也將是今後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指導思路。
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解決我國社會經濟問題的迫切需要
第一,新發展階段改善生存環境和加速建設的矛盾日益尖銳。新世紀以來,在初步實現小康的基礎上,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工業化和城市化雙加速的新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既要加速建設,又要滿足老百姓消費結構升級和改善生活質量的要求。但是,加快建設和老百姓消費熱點轉向買房、買車,客觀上必然消耗更多資源,加大污染排放,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新的壓力。這就迫切要求使建設規模、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與群眾改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的要求相適應。
第二,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高,已經難以為繼。近30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長,但是,在粗放的增長方式下,土地、淡水、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脆弱。目前,我國人均資源緊缺,絕大多數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資源消耗量或自然資產損失量卻排在世界前列。環境質量處於「局部有改善、整體在惡化」的嚴峻局面。如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沒有大的起色,這種局面只會延續,不會發生好轉。
第三,區域發展格局不合理,加大資源環境壓力。例如,區域產業特色不突出。在鋼鐵、電解鋁、水泥、電石、煉焦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領域,存在嚴重的低水平重復建設,不僅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惡化了一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又如,經濟活動在一些地區過度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密度較大地區的個別地方,出現了過度發展的跡象。人口和經濟活動向這些地方的集中帶來一系列環境和生態問題。再如,地區之間競爭秩序混亂。經濟發達地區資源和環境壓力逐步增大,有些地區成為資源高消耗地區和生態脆弱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產業升級緩慢,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長方式削弱了本來就脆弱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第四,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總體來說,我國勞動力總量還比較大,供給相對比較充裕,低成本優勢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是也要看到,在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格局並未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結構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熟練技術工人供不應求,局部地區開始出現普通勞動力短缺現象,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並且,隨著勞動年齡人口供給增長率下降,中國的「人口紅利」正逐步消失。與此同時,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村發展的土地供給都趨於緊張,土地成本不斷上漲的趨勢將長期維持。只有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升高端產業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才能應對要素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
第五,人口老齡化超常加快。一方面,中國在人均GDP水平較低時,就邁入了老齡化的門檻。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大致為5000-10000美元;發展中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大約在2000美元;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超常。根據國外有關機構資料,65歲以上老年人比重從7%升到14%所經歷的時間,法國為115年,瑞典為85年,美國為68年,而中國估計只要27年。人口老齡化既會降低國民儲蓄總水平,也會提高人口贍養負擔,影響社會財富的增長。
中國這種「未富先老」的人口結構變動態勢,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緊迫要求。只有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高附加值產業的比重,才有助於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問題。
第六,世界性產業轉移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最近十多年,全球生產分工體系出現新的特點和變化,以價值鏈分工為特點的新型產業分工勢頭越來越強勁。跨國公司跨境投資、公司內貿易和服務外包明顯增加,國際產業轉移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層次提高,方式更加靈活。
產業全球轉移是發達國家產業升級、優化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並推動工業化重心向東半球轉移。我國特有的低成本優勢使我國成為世界製造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國,這對我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既帶來一系列新的機遇,又帶來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妥為應對,趨利避害。
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途徑是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主要途徑,就是調整經濟結構。經濟結構決定資源消耗結構、收入結構、人口結構,影響著城市功能、環境質量、生活品質。抓住經濟結構問題,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主線,調整經濟結構就真正推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向工業化中後期轉型的階段,科學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個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整體效益。經濟發展從整體上不僅需要調整要素投入比例,還需要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的冶金、石化、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協調發展;製造業中傳統加工業與精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以便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多年來,我國為經濟結構調整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低技術、粗加工型產業結構向高技術、精細加工型產業結構的轉型遠沒有完成。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第三產業的競爭力。我們要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立足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第三產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變。
一是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推進城鎮化。
二是用新的思路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緩解能源資源短缺的瓶頸制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如交通運輸、金融、商貿、信息、會展、社區服務以及文化教育醫療等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突破口,擴大短缺服務產品供給,滿足多樣化的服務需求,盡快使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三是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速發展時期,已初步具備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條件。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條件,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注重投入向技術創新和產業優化方向發展,注重傳統製造業的技術更新和設備改造,大力開發和使用經濟上合理、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態環境友好的先進技術,使技術創新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強大力量。四是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要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實施教育優先和人才強國戰略,為我國加快高技術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和人才支撐,從而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產生積極影響。
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進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互關聯、互相促進,一方面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才能把過高的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來。另一方面,抓好節能減排,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現實有效的切入點和突破點。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突出,按照國際上判斷發展可持續性的標准,我國的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還大於可再生資源的開發速率;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還大於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對環境的污染排放速率,還大於環境對污染的吸收速率。這些直接導致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的後果。推進節能減排,是解決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的必經之路,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推進節能減排,要立足現有產業和企業,制定和採取針對性強的對策措施,挖掘潛力,降低單位能耗水平,減少污染排放。
一是要突出「一個重點、兩個關鍵」。一個重點:即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節能減排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要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佔全社會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頭。兩個關鍵:即加快以節能減排為中心的技術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重要原因是產業結構水平不高,技術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少。因此要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現有產業和企業的節能減排能力。落後生產能力是資源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源頭,必須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的手段,引導和促進企業下決心關停並轉落後產能。、
二是增強招商引資的選擇性,從源頭上推進節能減排。招商引資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方式、能耗和污染排放產生重大影響。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意識,把節能減排的要求貫穿於招商引資的全過程,努力做到選擇性招商,努力引進技術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進加工製造業,積極承接農業和旅遊、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項目。
三是增強經濟發展的循環性,著力拓展節能減排的新空間。與傳統線性發展方式相比,循環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不斷循環的發展模式,它把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大大減少污染。因此,推進節能減排,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擺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運用財稅、金融、價格、投資等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循環經濟發展的道路。
四要建立健全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監督管理機制。完善企業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質量、技術等市場准入標准,健全項目、規劃和決策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能源、資源消耗審核制度,從建設、生產、流通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執法監管,加大對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的懲處力度。
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是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解決經濟發展中帶來的環境、資源、社會方面的不協調問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方式。但從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的經驗來看,解決向後工業化過渡時期「增長極限」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採取的是「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對引進國外技術形成了依賴,用於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的資金比例嚴重不協調,加上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致使發展在過度依賴出口的同時,出口產品附加值很低,在國際市場上不僅沒有競爭力,還加大了貿易摩擦和市場風險。在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和低成本弱化的情況下,只有把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基礎上,發展才是有後勁的、可持續的。
一要大力實施標准化戰略和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資源、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作用,培育更多的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優勢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要高度重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強化產業共性技術的供給,加強重點領域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力爭在特色優勢產業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
三要注重突破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瓶頸,開發針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綜合整治技術,開發資源高效勘查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支持高效節能產品推廣、重大節能建設項目和重大節能技術示範。
四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於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以科技人員為主力軍、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要通過完善的體制推進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應用。對科技成果的先進性、實用性的評價要更加全面地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促進清潔生產作為重要的評價標准,充分估計和有效預防新技術應用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保障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客觀上要求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因此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有助於實現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過近30年的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已初步建立,但並不完善。從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角度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實踐表明,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從制度的角度來分析,與政府自身管理方面缺位、越位和錯位有關。因此,要把「經濟管制型」政府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做到「一不幹預微觀經濟活動,二不包辦企業決策,三不代替企業招商引資」。
二是建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機制。市場具有強大的調節功能,能充分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成本,是轉變發展方式最重要的驅動力。必須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健全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價格形成機制。加快環境成本內部化進程,把資源環境壓力轉化為企業轉變發展模式的強大經濟驅動力。
三是抓緊建立現代資源產權制度和現代環境產權制度。這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制度支撐。要在資源領域建立一整套包括產權界定、產權配置、產權流轉、產權保護的現代產權制度。另外,與產權制度相適應,要建立市場經濟需要的法制環境和信用體系。
四是深化改革財稅、金融和投資體制。完善中央對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優化稅種結構和稅率標准,盡快形成合理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減輕各地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壓力,引導各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等領域。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提高投資效益。
五是建立科學的幹部考評指標體系。要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必須建立全面評價幹部政績的指標體系。應形成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績考核體系。改進政績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結果運用的力度。建立健全考核舉報、考核申訴、考核結果反饋等制度。六是建立有利於「改善民生」的制度機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離不開「改善民生」這個主題。因此要逐步建立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的制度和機制,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在優先發展教育、統籌城鄉就業、完善社會保障、調節收入分配、提高健康素質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讓人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
H. 論文````十二五期間為什麼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長期實踐得出的重要結論,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經驗,是根據我國現階段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九五」計劃的建議中,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作為具有全局意義的兩個根本性轉變之一,強調要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向結構優化、規模經濟、科技進步、科學管理要效益。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明顯進步,經濟效益不斷提高。但由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差距較大,並且由於受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黨的十七大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分析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涵蓋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全部內容,同時還對經濟發展理念、目的、戰略、途徑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經濟發展理念的新變化、經濟發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對於國際環境認識的新提升。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堅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經濟發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質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經濟增長主要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還是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是粗放型的增長、低質量的增長,不是好的經濟發展。二是看經濟增長是否建立在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基礎上。如果伴隨著經濟增長不能同時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經濟增長只能是在低層次、低水平上重復,經濟效益難以有實質性的提高,這樣的經濟發展不是好的發展。三是看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投資和出口拉動,還是由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難以擴大人民的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於改善民生,這樣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好的發展。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前者是後者的目的,後者是前者的基礎。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發展,其中就包含著必須要符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規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呈現的規律,就是社會總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隨經濟增長而不斷優化和升級,這些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過程,也就是不斷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離開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沒有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經濟發展既好不起來,也快不起來。因此,我們要努力適應國際環境的新變化,適應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在較長時期內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對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指明了方向。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
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代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十七大報告中只改了一個詞,但是內涵卻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發展不等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一般是對產出總量而言,強調的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結構改善和質量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經濟發展包含經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卻不一定包含經濟發展。我國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多年來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實踐表明,單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不能保證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粗放型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註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上來;把「物質化」的發展轉變到「人本化」的發展,更加註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廣泛應用高科技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努力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產業,全面提高產業技術水平。
要把節能減排作為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堅決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正確處理經濟增長速度與節能減排的關系,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和環境代價。這種情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只有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積極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立足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變。
我區經濟增長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兩低」問題比較突出,2005年單位GDP能耗全國最高。因此,我區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的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工業化,重點處理好產業轉型與加快發展的關系、加快經濟增長速度與提高發展質量的關系、追求當前利益與謀劃長遠發展的關系,決不能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努力實現由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向科學發展轉變;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由就工業抓工業向跳出工業發展工業轉變。從更廣視野、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把工業化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工程來抓,准確把握工業與服務業、農業之間的共生關系,工業化與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之間的依存關系,努力實現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和「三化」的良性互動。在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注重追求速度與質量、結構、效益相統一,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相協調,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 二、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重大戰略的理解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是對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歷史來說,在各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低,主要依靠資源投入來提高產量。當工業化進入一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就必然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是一種客觀規律。所以,在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方式,在本質上蘊涵了人與自然對立的理念。近代歐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革命的推進、貨幣向資本的轉化,追求經濟增長的觀念日益凸顯。這一時期,西方學術界和公眾認同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社會發展離不開人對自然的統治和奴役。有工業主義精神之父之稱的聖西門曾明確指出,工業革命的本質在於「把人力作用於物」。由此,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判斷社會的進步主要依據經濟指標的量度,它意味著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機器轉動次數的多少,煙囪冒煙有多長,產品的利潤有多高。這種單一的、片面的增長方式,直接導致了大規模投資、大規模生產和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和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貧富懸殊、社會不穩定、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嚴重後果開始逐漸顯現。而平民教育、社會福利、醫療保健、環境改善、社會公平等進步因素,則被當作經濟增長的代價而犧牲掉了。顯然,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長遠看來不利於人類自身文明的進步和生存條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檢討和反思。
我國經濟發展也如世界工業化國家一樣,經歷了一個對經濟發展規律從自然遵循到自覺遵循的長期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思想、路線、國策、方針指導下,蘊藏在人民群眾和產業結構中的巨大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在百廢待興,幾乎走上崩潰邊緣,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的基礎上,剛剛復甦的中國經濟,必然強調快發展大發展,必然強調國民生產總值。正是由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變,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伴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發展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觀,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會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體現。這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但是,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問題的另一方面,我國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特點具有明顯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數量壓力巨大,活動頻繁,規模龐大;資源和生存空間相對緊張;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資源和重要的礦產資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此外,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主要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繼續增加,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繼續,並逐漸向農村蔓延。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一些企業或單位片面追求GDP數量的增長,只注重經濟效益,極力推行掠奪性消耗自然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從總體上看,以往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質資本和勞動投入,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加之我國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產業結構層次都比較低,經濟體制不合理,導致地區間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原因,造成經濟增長投入大、消耗高、效益差,對環境污染加劇。據統計,我國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業勞動生產率只有美國的5%.因此,這樣的快速增長持續的時間越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越大,我們必須轉變發展方式
這些情況表明,傳統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改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不能再僅僅靠GDP數量的增長,而應當納入到社會這一大系統中去統籌兼顧,要有更為全面、更為辯證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覺地把握經濟發展規律,下更大的決心、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黨中央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標志著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對經濟發展指導原則的新發展新跨越。
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已經認識到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別是強調了從粗放式經濟向集約式經濟的轉變,為此,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對新的世紀經濟運行特點的認識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經濟發展方式的理念。這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現代發展經濟學的觀點認為,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增長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強調的是更多的產出,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僅包括更多的產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質的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包括經濟增長、結構改善、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的改善等等。經濟發展方式是指經濟發展的方法、路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式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註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上來;把見物不見人的陳舊理念轉變到以人為本,更加註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切實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發展理念上來。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辨證的聯系。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就談不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標,經濟增長並不必然帶來經濟發展。對我國來說,一方面,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要積極地擴大經濟總量,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如就業問題、貧困問題、城鄉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等等都難以解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難以充分體現。但同時,另一方面,我們所要實現的增長速度是在顯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講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長速度,是扎實的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有過硬的發展後勁的速度。就是說,我們要實現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統一,我們要走的是一條既有較高發展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國民經濟發展路子。
從轉變發展方式這個意義上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精神總體是一致的,都要求從粗放型經濟發展向集約型經濟發展轉化。但是,具體來說二者還是有遞進性、發展性的區別的。首先,經濟發展方式包含經濟增長的內容,但不是簡單的等同於經濟增長概念。發展是積極的推動,更強調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正向作用和影響,而經濟增長方式更多地強調數字的量度,它對社會既可以產生正向作用又可以產生負向作用。所以,經濟發展方式的表述較之經濟增長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確。其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較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角度更高、范圍更廣,更注重經濟質量意識,更注重經濟發展的安全度與和諧度。最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注重經濟社會綜合協調發展的內涵,更全面更直接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體現了發展的偶合性、關聯性、價值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此,我們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本質上就是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的發展。是保持合理適度的人口增長;維護社會秩序,為人民提供安全、公平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身體和文化素質;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這樣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內容。這樣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是對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全景式覆蓋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方針性指導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內需、環境保護、耕地保護、引進來走出去等等,在這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所以成為我國經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戰略。是因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相對經濟全局而言的,是關乎整體經濟發展大局的,對各項具體工作方針起指導作用的總方針,所以是重要方針。是影響經濟發展方向的,關乎我國經濟大局長遠和未來走向的,對各項經濟方針政策起統領作用的總戰略,所以稱為重要戰略。同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又體現在各項具體經濟發展任務之中。
其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業化和信息化並舉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更為注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其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需要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堅持不懈地實施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在繼續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現代化的同時,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其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進一步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以及水、電、氣等公共設施的投入。從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著手提高消費率,擴大消費需求。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其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向工業化中後期轉型的階段,科學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個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整體效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調整增長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資金、資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的因素實現增長。而經濟發展從整體上不僅需要調整要素投入比例,還需要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的冶金、石化、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協調發展;製造業中傳統加工業與精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以便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其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學發展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加強生態建設。要從一次性和單一性利用資源轉向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轉向以環境優化增長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明顯不足。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警戒線。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礦產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已經超過40%。而在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務十分艱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環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所以,節能減排不僅是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問題,更關繫到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等科學發展的全局。
3.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對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指明了方向。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
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代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十七大報告中只改了一個詞,但是內涵卻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發展不等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一般是對產出總量而言,強調的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結構改善和質量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經濟發展包含經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卻不一定包含經濟發展。我國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多年來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實踐表明,單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不能保證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粗放型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註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上來;把「物質化」的發展轉變到「人本化」的發展,更加註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廣泛應用高科技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努力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產業,全面提高產業技術水平。
要把節能減排作為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堅決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正確處理經濟增長速度與節能減排的關系,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和環境代價。這種情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只有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積極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立足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變。
我區經濟增長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兩低」問題比較突出,2005年單位GDP能耗全國最高。因此,我區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的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工業化,重點處理好產業轉型與加快發展的關系、加快經濟增長速度與提高發展質量的關系、追求當前利益與謀劃長遠發展的關系,決不能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努力實現由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向科學發展轉變;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由就工業抓工業向跳出工業發展工業轉變。從更廣視野、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把工業化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工程來抓,准確把握工業與服務業、農業之間的共生關系,工業化與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之間的依存關系,努力實現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和「三化」的良性互動。在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注重追求速度與質量、結構、效益相統一,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相協調,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I. 論文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途徑分析畢業論文
經濟增長方式,狹義指GDP增長方式,即把GDP增長作為經濟增長的目標與指標的增長方式;廣義指社會財富的增加(包括量的增加與質的提高)方式,即價值(包括能夠用貨幣來計算的與不能用貨幣來計算的社會財富,既包括社會財富的量,也包括社會財富的質)的增長方式。
根據經濟要素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迄今為止人類的經濟增長方式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經過了資源運營—產品運營—資產運營—資本運營—知識運營增長方式、要素驅動型—投資驅動型—創新驅動型增長方式;根據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的關系,迄今為止人類的經濟增長方式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經過了資源配置型—資源再生型增長方式、外延擴張型—內涵開發型增長方式。知識運營增長方式、創新驅動型增長方式、資源再生型增長方式、內涵開發型增長方式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新常態經濟的經濟增長方式。人類經濟增長方式由低級向高級轉化提升,既是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也是經濟主體性提高、經濟主體自覺能動性發揮的結果,其中創新驅動是經濟增長方式由低級向高級轉變的根本動力。在知識經濟時代,政府宏觀調控是一國經濟增長方式由低級向高級轉化的必要一環。低級增長方式和高級增長方式不是對立;低級增長方式是高級增長方式的基礎,高級增長方式包容提升主導低級增長方式。增長方式屬於宏觀經濟范疇。廣義的增長方式是GDP增長方式向發展模式轉化的中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