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年後的中國事態發展
十年後的中國經濟總量有望超過美國,人均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綜合國力與美國齊頭並進,在世界經濟的佔比和話語權越來越重要,人民群眾整體生活水平將會越來越好。
❷ 中國今後10年經濟的發展會怎樣
如果改革方向對,將是真正的大國崛起。
如果錯了,整個經濟政治都會被外國控制,甚至有分裂可能。
❸ 十年後中國將變成怎樣的社會
1、經濟。
10年經濟發展後有什麼結果,一切皆有可能。首先,按照現在的亞洲局勢發展下去,中國的GDP會翻兩番以上,中國對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將日漸明顯。而中東地區會因為石油資源的枯竭而日漸衰敗,最終會出現當前非洲一些貧困國家的現狀。朝鮮可能會在和平解決朝核問題後經濟有所發展,但前景並不樂觀。
除了亞洲以外的地區,同樣也有發生巨變的可能。當然,美國會依靠其強大的經濟統領全球,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這一局面可能被中國和歐盟打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困擾澳大利亞的將一直是人口老齡化問題,這對澳大利亞的發展有很大阻力。非洲的經濟會依靠非洲的勞動力有所發展,但總體局勢不會有太大變化。
2、文化。
世界文化的發展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得無法預測,但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文化的差異會逐漸減小,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色依然存在,這也是旅遊業能持續高溫的一大前提。
現代文化給人的感覺是一天一個樣,當然,10年後依然會如此。不過,這些流行因素的產生和傳播會因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變得簡單化、自動化、快捷化、大眾化,人人都會有一個濃濃的文化氛圍。那時的教材和現在相比將有很大區別,講述現代高科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涉及的范圍將越來越廣,尤其是小學課本。
補充一點:網路技術會迅速發展,這給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將帶來無限的活力。
3、社會。
受美國的制約,世界社會不會有很大變化,總體上依然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對立的局面,但兩者之間會有一定的緩和和相互容納。不同地區受經濟、文化的影響,社會治安狀況可能會變得更加安寧和諧,也有可能變得更加混亂。
總體上說,中國的社會體制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物價會隨著中國政治的發展大幅下跌。人民幣受美國制約不斷升值的局面將被打破,匯率很有可能從當前的7.9跌到10以上,但這對人民生活是有利的。
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理論上不會增多,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會逐步和社會主義靠攏,這將給中國提供很大的交流機會。
4、環境。
人類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將逐年加劇,世界荒漠化的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撒哈拉沙漠面積將擴大5%到10%,這使很多非洲國家面臨整體荒漠化。
中國國內,國家會對環境進行一系列的整治,投入大量資金。但這些整治並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效果,環境惡化依然十分嚴峻。世界上特別是中國境內將有越來越多的物種滅絕,空氣質量將步步下滑,這些是大自然在給人類一次又一次地敲響警鍾。
❹ 中國以這個速度發展十年後的經濟會是什麼樣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中國經濟走向,經濟分析師們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新能源對中國汽車業的影響、未來中國能源消費格局、未來 中國銀行(行情 股吧)業發展趨勢、中國紡織業的前景、文化創意產業的興盛、網路生活的新階段、糧食供求的平衡、資本市場的深化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預測。從中不難看出,經濟國際化、產業高級化、市場深度化,將貫穿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全過程。
❺ 十年後的中國是個什麼樣子·他的經濟發展到了什麼情況·十年後會流行些什麼東西··
十年後來的中國大概你用100元只自能買100粒米。
十年後的中國大概流行上山下鄉。
10%的人掌握70%的財富,可了勁的造,造到哪天算哪天。
冷戰結束的蘇聯,可以造1搜2萬噸級的台風級戰略核潛艇,卻造不了1個刮鬍刀;當今鄰國朝鮮,連買雞蛋都得用「糧票」。當今的古巴..更不要說了,窮的那叫叮當也不響了。
看看這些高舉XX主義的難兄難弟的結果,再看看美國、日本、俄羅斯(解體後)的國民生產總值排行,再看看俄羅斯的今天、看看奧巴馬、葉利欽、普京、再看看麻生太郎!他們都是基督徒!事實擺在面前,不承認拉倒。
❻ 10年後中國的經濟狀況
2010年中國經濟預測
(一)總體而言,2010年GDP增速將較2009年持續回升,但季度同比增速卻與2009年相反,呈現出輕微的下滑趨勢,呈現「倒V」型,全年增長速度將達到9.4%。
導致2010年GDP全年增速持續回升,但季度增速逐季輕微回落的核心原因在於:(1)進出口增速將全面回升,貿易順差得到改善,外需對於GDP增長的貢獻由負轉正;(2)內需增速雖然有所回落,但基本維持在較高的增長水平,對GDP的貢獻略有下降;(3)出口同比增速改善的高峰可能在2010年第一季度,然後出現小幅回落;(4)政策刺激效應自2010年1季度後開始步入遞減區域,而市場性需求難以完全彌補政策加速效應回落的缺口;(5)2009年前高後低的增長模式對2010年將產生一定的基數效應。
(二)在基數效應和政策調整的作用下,投資增速出現回落,但由於長期投資項目的慣性因素,2010年投資增速將在25.4%左右。
投資增速的回落主要來源於3個原因:(1)2009年基數太高,刺激計劃的很多項目都是在2009年上馬,但實際發生時期卻在2010年,由此會帶來基數效應的拖累,但投資領域的繁榮程度將比同比數據所反映得要好;(2)目前出現了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政府正在通過「土地閘門」、「信貸閘門」、「投資審批閘門」約束這些行業的投資膨脹;(3)目前地方政府投資膨脹勢頭很猛,很可能受到中央政府和銀行監管部門的約束,從而限制部門地方項目的大規模膨脹。
但是,2010年投資增速卻仍會維持在25.4%的高水平狀態,其核心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投資周期的慣性作用。目前新開工項目數量增速、新項目計劃投資增速以及在建工程項目增速都處於歷史最位,按照中國平均2年左右的項目投資周期測算,2010年將在2009年的投資慣性作用下保持較大的規模。目前,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總額、本年施工項目計劃投資總額以及新開工項目個數同比增速分別為81.1%、36.6%和41%,其水平僅略低於2003-2004的水平。
2、中長期貸款的資金支持效應。大量項目投資的款項依賴於政府財政和銀行信貸,由於目前項目貸款主要為中長期貸款,即使2010年信貸相對收緊,這些項目依然有較強的資金支持。到目前為止,中長期貸款佔比已高達53.7%,達到歷史最高位。
3、地方投資「依賴症」和「投資膨脹機制被啟動」。到目前為止地方項目1-10月同比增速達到34.8%,超過中央項目16個百分點。但鑒於目前分權體系下地方政府對於投資的熱情,以及2002-2004年投資高漲的模式,要完全抑制地方政府背起動的投資熱請將十分困難,同時,比去年同期增加4087.99億元,增長7.5%。其中,中央本級收入31330.23億元,同比增長4.9%;地方本級收入27033.57億元,同比增長10.8%。同時,地方城市投融資平台的大規模擴展為地方政府進一步進行規劃投資項目起著十分重要的支撐。因此,地方項目投資將進一步引領整體投資出現進一步增長的局面。
(三)受消費信心回升、消費刺激政策的持續、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絕對水平上台階等因素的影響,2010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增速持續提升,達到18.2%,但剔出價格因素之後,消費的實際增速較2009年有輕微回落。
2009年,受政策刺激,實際消費和名義消費同步上揚。2010年,這種局面將有所改觀,名義增幅將持續增加,但實際增幅卻有輕微回落,其核心原因在:
1、刺激政策的延續和擴大保證政策性消費相對穩定。2010年,很多消費刺激政策『收入刺激政策將會延續,同是很多政策將進一步擴大,為保證政策性刺激效應的延續提供了基礎。這些政策包括汽車政策、家電下鄉政策、績效工資改革、社會保證體系改革的展開、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大規模上馬、轉移支付力度和補貼加大以及其他民生工程的開展。
2、支撐消費快速回升的另一個核心因素就是,中國各階層的收入水平都處於「收入-消費台階效應」的臨界點。從全國整體水平來看,人均GDP超過3000美金,意味著消費結構將全面進入工業化消費時代,消費升級將快速展開;從農村來看,到2008年家庭人均現金收入超過800美元,2009年超過900美元,剛好處於跨越國際溫飽線,向工業化消費邁進的臨界點;從城市來看,2008年城市家庭人均收入達到2500美元,2009年向3000美元逼近,剛好處於工業化消費升級的變異點;從國家發達區域來看,而京滬兩地的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人均家庭實際收入接近5000美金,標志著這些處於開始步入國際高收入階段,處於向後工業消費模式轉變的時點。
表3:中國各階層可能分別同時處於「收入-消費台階效應」的臨界點
3、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將帶動下游消費類產業的增長。2009年中國房地產銷售出現井噴,這將直接導致大致4-6個月後裝修、傢具等行業的大幅度增長,從而為這些消費的增長奠定基礎。如果考慮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文化轉變等長期因素,未來消費增長的局面是可以期待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體系、社會保障體系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網的缺失,中國消費難以出現大幅度的提升。2010年物價的因素將使實際消費增速出現下滑。
(四)受外部環境制約,2010年外需將輕微改善,中國宏觀經濟外部因素將發生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
結合前面對於世界經濟的判斷,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發生以下系列變化:
1、世界經濟的復甦將有利於中國出口的反彈,但由於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並非持續加速,中國出口將在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出現同比增速加速之後,進入一個平穩期。
2、發達國家貿易政策的調整、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等因素將影響中國出口改善的幅度。
3、國內外價格變化的差異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將使中國貿易條件惡化,競爭力可能步入一個弱化期。
4、在國內經濟反彈迅猛、貿易條件惡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進口增長可能較為迅猛。
5、世界經濟不平衡逆轉的加速可能嚴重影響中國貿易順差改善的情況,未來貿易順差增速可能進入一個較長的低水平時期。
6、資本流入將擴大,雖然世界金融資本逆轉規模難以達到危機前的水平,但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急劇提升,未來FDI和熱錢流入的規模可能偏高,達到或超過2006-2007年的水平。
7、通貨膨脹輸入的壓力加大,但由於國家大宗山品價格上升的幅度式微,未來1-2年內,中國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壓力要小於2004-2007年。
因此,總體而言,2010年,受到世界經濟復甦、大宗山品價格回升、匯率關系重調、貿易摩擦持續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反彈等因素的作用,進出口狀況將全面改善,但絕對水平依然處於較低的狀況,貿易總額同比增長11.3%,進口增長13.3%、出口增長12.2%、貿易順差出現小幅回升。
(五)在經濟復甦和貨幣投放的滯後效應的作用下,2010年全社會流動性依然充裕,物價水平和資產價格水平將出現雙雙提升的局面,但物價水平上漲幅度將明顯低於資產價格上漲的幅度,2010年中國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問題,資產價格的高漲可能成為關注的重心。
2010年,在銀行體系資本充足率、信貸慣性以及政策調整等多元因素的約束下,信貸總量將收縮至7.2-7.8萬億,但由於全球熱錢的大量流入、前期中長期貸款的延續、以及大量中長期項目的第二階段的啟動、貨幣流通速度的提升等原因,2010年的流動性依然充裕,狹義貨幣供應M1將增長17.2%左右,M2增長18.3%左右。
這種流動性的寬裕將直接成為中國各類價格攀升的核心原因。從目前各類參數來看,通貨膨脹的壓力正急速加大,CPI、PPI環比都出現正增長。如果從高達20個百分點以上的M2-GDP增速缺口來測算,未來1年內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概率增大。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分析目前通貨膨脹的形成機制,並對比目前與2002-2004年的狀況,我們會發現,2010年中國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問題:
1、宏觀經濟總體潛在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局面沒有根本性改變,全年負向產出缺口依然存在,產能過剩雖然不會成為物價下滑的核心因素,但依然是抑制物價快速上漲的核心力量。
從整體潛在GDP缺口來看,按照4種方法測算的結果都表明2010年負向產出缺口依然存在。如果進一步測算工業產出缺口與三個月增長年率,結果表明,2009年9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摺合年率約為14.5%,增長速度已經連續5個月上升。在過去的10年間中國工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長速度為13.6%,其中包含了1999年到2002年通貨緊縮時期,因此從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來看,目前的增長速度並不算特別高。此外,我們還通過濾波的方法計算了工業增加值的缺口。從2008年3季度開始工業產出低於其潛在水平,盡管產出缺口在進一步縮小,但目前每個月仍低於趨勢約0.6%,摺合成年率大約為每年工業增加值低於均衡產出7%。因此從產後缺口的角度看,盡管近期中國經濟呈現出較快速度的恢復,但從產出水平來說仍然處在低於均衡產出的水平,尚未完全彌補前期產出下降所造成的影響。
2、投資驅動型經濟高漲在本質難以形成持續的過熱。因為,投資驅動始終將帶來產能過剩的問題和供給放量的問題,因此,即使2010年投資膨脹出現,其帶來的價格上漲將不可持續。如果對比2003-2004年投資於物價的關系,我們會發現,目前投資膨脹的趨勢無法達到2003-2004年。
3、存在大量抑制物價上漲的短期因素。中國價格因素變化的短期核心因素除了前期的貨幣投放過多以外,還必須有兩個主要的誘因:一是食品價格的上漲;二是燃油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這兩大價格水平在2010年不存在大幅度上漲的原因:第一、2009年整個糧食的豐收避免了農產品價格和食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第二、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將會上漲,但是由於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結束、全球經濟金融資產縮水嚴重、國際資本流動規模減少、實體經濟復甦乏力等因素的影響,包括石油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無法回到危機前的水平,價格上漲幅度將遠小於2002-2007年期間年均上漲的幅度。因此,中國依然存在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可能,但其影響將大大低於2004-2007年;第三、2010年全球依然難以走出價格水平負增長的狀態,這回從多種渠道制約中國物價水平上漲的幅度。
4、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已改變了貨幣傳遞與通貨膨脹的形成機制。應當看到,在中國資本市場迅速俄哦那個長的環境中,中國通貨膨脹形成的機制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金融作為新的貨幣儲水池將有小分散貨幣對實體經濟的壓力,降低流動性在實體經濟的滲透力,金融資產和投資性資產的價格上漲將替代一般物價的上漲。這種變化在世界金融發達的國家都曾經出現。這將避免中國在1993-1994年期間貨幣發行過多帶來搶購、哄抬物價的局面,因為當時沒有任何迴避通貨膨脹的投資工具。這種傳遞機制的變異決定了未來中國通貨膨脹的管理理念應當發生巨大的變化---應當從傳統的物價水平視角分散到金融泡沫與其管理、泡沫管理、物價上漲預期管理與通貨膨脹管理之上。
5、2010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特別是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漲將成為物價水平上漲的替代,貨幣政策的重點必須關注房地產資產價格的過快上漲帶來過度的財富效應和投資效應,進而改變上述替代關系轉變為相互推進關系。目前過剩的流動性如何進行分流是2010年宏觀經濟運行的關注重點。流動性大規模向實體經濟滲透,大規模促進消費和投資,應當說是中國刺激政策想要的結果。2010年實體經濟的運行決定了這種現象難以發生。可以預計的是在通貨膨脹預期炒作下的各種投機行為的涌現,將進一步推動流動項各種資產流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房地產。因為,1)房地產總體供小於求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2)土地供給的減少和流動資金的過多將進一步推高土地價格,進而推高囤積土地和炒地皮的投機活動;3)目前不斷涌現的「地王」已經成為明年房地產價格的攀升設定了標桿;4)2009年銷售額和隱含信貸的擴張使房地產商的資金極度寬裕,這會導致房地產企業即使在銷售額局部下降的情況下也不會進行降價銷售;5)各種投資者對於地方政府托市的行為有強大的預期。
❼ 10年後的中國經濟狀況會是什麼樣子
會越來越完善小康生活,讓人都富起來,畢竟是一黨制,沒有那麼多分歧,會把精力都用在強國上,所謂強國先強民,所以農民富了,消費高了,其他經濟也帶動了,會變成經濟大國。
❽ 再過十年,中國的經濟會怎樣
中國未來10年經濟發展的兩種可能性;
近30年來的中國經濟留給人們的謎題太多,以至於對中國的增長只能用「奇跡」來形容。當然,認真的研究者也明白,增長與所謂崛起有很大差別。中國增長背後,隱藏著一系列潛在並日益凸顯的問題,它們是否會激化社會矛盾,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
在解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推動力時,論者的觀點主要可以概括為兩個方向:從國際角度看,是外部力量(具體為外商直接投資)驅動了經濟增長,與之相應的是人民幣長期被低估,推動了低成本製造業的出口擴張,造就了中國奇跡;從內部審視,不少學者則指出,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及強勢政府才是經濟增長的原因。當然,這兩種觀點或許並不構成沖突,而更多地可以從互補角度來看待。
福禍兩相依。增長的原因背後,隱藏著崩潰論者發現的危機。對於崩潰的可能,有學者歸納出八個方面:貧困與失業帶來的社會不穩定,腐敗扭曲資源配置,水資源及其他環境污染問題加重,能源消耗高但產出較低,金融系統抗風險能力差,國有企業若失去壟斷地位則競爭力堪憂,外商投資減速,以及作為隱患的台灣問題。
那麼,中國的危機會以何種形式體現呢?是會重蹈拉美的覆轍,還是走上日本的老路?此外,印度模式對中國又意味著什麼?《崛起?!》第三部分重點分析了這三種可能的參照路徑。
收入分配的嚴重不均與政治體制的專制是拉美國家經濟轉型中遭遇的重大問題,盡管有論者認為,中國即便存在「拉美化」,也只是集中在收入分配領域。但無論如何,政治上的同構性還是讓「拉美病」成為值得中國警惕的一種傾向。
日本在地產與證券泡沫破裂後,經濟一直步履蹣跚。中國的快速增長也讓人憂心經濟已過熱,調控不當就會犯和日本一樣的錯誤——大量不良銀行貸款、競爭力衰退、無節制的能耗等等。
人口數量上與中國相近的印度近年來的崛起,對中國的沖擊不小。有論者認為,印度依靠本土企業的內源性增長,會比中國依靠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更為持久;另一方面,印度的民主政治在長期中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活力,要遠高於中國。盡管有人認為印度起碼落後中國十年,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未來的走向。印度的潛力,或許正是中國下一步轉型的一個方向。
在剛剛閉幕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世界需要怎樣的中國」的討論轉向了「中國需要怎樣的世界」,這暗示著中國深深嵌入到了全球化進程之中,而且已是舉足輕重。對此,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意義,與美國崛起或日本與歐洲的復興對於世界的意義是相同的,因為一個富裕的鄰居總好過一個來自貧民窟的鄰居。對中國而言,以更負責也更具合作精神的姿態進一步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中去,這或許可以同時回答「世界需要怎樣的中國」以及「中國需要怎樣的世界」的問題。
--------------
❾ 中國十年後的經濟狀況怎樣
這種東西連經濟學家都說不準,你讓我們怎麼預測啊~
樂觀估計的話,我國經濟如果保持現有速度增長,當然是好事,GDP或GNP能夠更上一個台階,但是我國發展需要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內部的不和諧和不穩定因素還在逐步加劇,外部有美日等國的制約(美國是絕對不願意看到中國強大的),但是我覺得關鍵還得靠自己,中國不能再走勞動密集型的路了,改革勢在必行,但不一定志在必得~
我覺得中國的未來怎麼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共產黨的意志~政府的效率、可信度、透明度和廉潔性高了,社會福利好了,貧富差距縮小了,何愁中國不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