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美國經濟發展數據

美國經濟發展數據

發布時間:2021-03-12 09:04:17

㈠ 美國經濟現狀

樓主您好!以下是美國經濟現狀: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1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5.065萬億美元(2011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人均GDP為48147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名)。國家債務達到15.22萬億美元。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動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佔世界農業出口市場的一半以上。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德國、英國、韓國、法國、中國台灣和巴西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美國經濟正不斷朝「僵屍經濟」邁進:

不確定的美國財政政策,不斷深化的歐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及不斷放緩的全球經濟增速都使得美國經濟的復甦步調日漸放緩,儼然是一種「僵屍」狀態,在這樣一種不溫不火的局面下,企業和消費者都不願意主動采 取行動,選擇觀望的態度靜待市場的發展。

目前美國經濟的狀態就仿似一個僵屍,從事風險的生物本能(animal spirit)還沒有真正回歸。

歐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及持續的去杠桿化都使得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的第二條腿邁步乏 力。
美國經濟目前尚無法實現『逃逸速度』,但當局推行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都已經足以確保美國經濟實現1%至2%的增長。從歷史上的復甦標准來看,這一經濟增長速度太過緩慢,感覺就像『僵屍經濟 。目前市場投資者都擔心經濟會出現雙谷衰退。

事實上,目前市場的投資者都十分緊張且已經處於備戰乏力狀態,因此,要使經濟增長停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當前美國經濟的疲軟會最終演變為經濟衰退。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8%,而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有望加速至2.2%。

經濟增速基本上就處於2%左右的水平,目前經濟出現的一個正面的信號就是,企業的基本面較為優良,盡管企業並未加大對員工的招募力度,但其並未有加大裁員的力度。

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企業都不大願意擴大支出力度,因為較廣層面的政策具有不確定性,不僅如此,在有關醫保成本、稅收政策以及財政懸崖方面都缺乏具體的細節信息和透明度。目前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就是,一旦美國國會未能採取切實可行的舉措,那麼在今年年底即將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在今年第一季度實施的預算削減政策將會把我們引領到所謂的財政懸崖邊

盡管預計美國在明年的經濟增速將觸及3%,但在明年第一季度其經濟增速將會大幅走低。
其可以預見的就是,從現在到今年年底之前,經濟或難以呈現實質性的改觀。

即便歐洲各國決策者們已經在採取行動應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但市場並未給予其足夠的信心。歐洲經濟的疲軟同時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打擊。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美國製造業出口出現了下滑。盡管在上周召開的歐盟峰會使得諸如股票和商品這類的風險資產出現了復甦,但目前這種上漲的動力已經開始消退。不僅如此,市場對向西班牙銀行救助的擔憂再度重燃,在此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歐元匯率在本周五觸及過去兩年以來的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日公布美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指出美國經濟復甦依然疲軟,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預計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速不會超過2.3%。

報告認為,雖然去年下半年經濟出現反彈,居民投資回暖,一些地區房價企穩,但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速降至2%左右,就業市場發展速度放緩,對外出口也因歐洲等地需求下降而受阻,總體而言美國經濟復甦依然疲軟。

報告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明年為2.3%。今年4月,美聯儲曾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在2.4%至2.9%之間,但6月末將增速預期下調至1.9%至2.4%之間,並且一並下調2013年和2014年經濟增速預期,明顯對美國經濟前景更加悲觀。

報告又指當前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將影響美國對外出口;其二,兩黨遲遲無法就稅收和預算政策達成共識,一旦談判破裂,2013年美國財政將嚴重緊縮,危及本就疲軟的經濟復甦。

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盡快消除「財政懸崖」帶來的不確定性,及時提高美債上限,合理削減財政赤字,同時馬上制定一份全面可信的整頓財政計劃。

以上是美國經濟現狀,希望對您有幫助!

㈡ 美國經濟哪些數據比10年前更可怕

1、就業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當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3000人,總數為26.7萬人。
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徘徊在歷史低點附近,因為僱主留住員工以滿足銷售增長需求。用工需求增長,包括穩定的非農就業增長和更多職位空缺,將有助於促進家庭開支,而消費乃是美國經濟中佔比最大的部分。
「我們沒有看到很多裁員,」Raymond James Financial Inc.首席經濟學家Scott Brown表示。「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在很低水平。勞動力市場肯定在好轉。」
2、製造業
美國無論是「再工業化」也好,「製造業回歸」也好,本質上都是實現製造業升級,搶占國際產業競爭制高點。
3、經常帳平衡

美國商務部9月17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經常帳赤字1097億美元,前值由赤字1133億美元修正為1183億美元。第二季度經常帳赤字收窄主要因為商品貿易赤字縮小及被轉移出美國的收入減少。
經常帳指美國與外國進行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等所產生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經常帳內容主要包括商品貿易收支,即有形貨物的進出口,及服務貿易收支,即諸如旅遊、銀行及保險等各種服務的往來。
當前美國經常帳赤字已經逼近上次經濟衰退前水平,這意味著美國消耗的財富遠大於生產所得,等同於經濟自殺。
4、房屋銷售
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公布數據顯示,美國8月新屋銷售年化55.2萬戶,環比上漲5.7%,大幅高於預期的51.5萬戶,並創下2008年2月以來新高。
2006年,美國人口剛突破3億大關。
而新屋銷售更是慘不忍睹,這個行業幾乎已經徹底「完蛋」了。當前美國新屋銷售數量只有2000年的一半,而2006年的峰值更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5、貨幣基礎
2014年10月29日,美國結束了維持兩年之久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為了提振經濟,美聯儲瘋狂地印鈔,造成的恐怖後果完全無法估計。
「QE根本就沒有效果!」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約翰-柯克倫(John Cochrane)多次在公開場合如是說,「況且美聯儲之前3次QE放出的資金並沒有進入民眾的腰包,而是趴在了銀行的賬上,民眾在借錢的時候依然要經受並不低的貸款利率,而且這一切也並不是帶動美國經濟發展及失業率改善的條件。」
6、食品通脹
一旦食品價格大漲,那麼當前美國較低的通貨膨脹恐得到明顯改善,或進一步逼近央行2%的目標位。
7、貨幣周轉率
美聯儲大量印鈔之所以沒有導致過量的通脹,是因為貨幣周轉率非常低,而健康經濟的貨幣周轉率往往較快。當前美國M2貨幣周轉率已經跌至紀錄歷史地位。
8、總體債務水平
在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債務總額增加了70%,從2009年1月21日的10.625萬億美元到去年11月的18.005萬億美元。
應該說,國會兩黨領袖都有強烈的意願來阻止政府關門的發生。但兩黨內部的意見分歧加深,給解決問題帶來了很大的變數。
假如美國國會無法通過支出法案以令政府獲得運轉資金,則美國聯邦政府將在10月1日被迫關門。
由此看來,美國確實應該出台一些政策來調整經濟復甦的進程與所產生的影響,不然於人於己的負面影響都會進一步加強,最終導致一個惡劣的結果。

㈢ 美國經濟的經濟指標

經濟反彈可用三個英文字母: 「V」、「U」及「L」來反映。其中,V形態表示經濟急速放緩之後,很快又急速反彈;而「U」形態主要是形容經濟急速回落後,會在低位徘徊一段時期,之後便強力復甦;至於「L」形態,是最不想看到的,它代表美國經濟往急速放緩後,會長時期在低位徘徊。
最後會是「V」、「U」及「L」反彈? 其實大家都可透過部分的經濟指標來得知。
美國經濟的去向,具有指標性的數據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全國采購經理指數(NPMS)、消費者信心指數(CCl),以及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等。這些指標雖然有些是滯後數據(如GDP、失業率等),但亦有些是領先經
濟的指標(如NPMS及CCl)。不管怎樣,它們往反映及預測經濟上,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Real GDP )
實質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是指美國境內之資產與勞工生產的產品與服務的總價值,資枓同時反映所得與支出的流量,提供有關供求情況的廣泛資訊,由於資料需用較長時間搜集,此數據通常分階段公布,共分成3個版本,速報、初步及最後修訂。
背後玄機:數字本身由於是撇除通脹後用以量度經濟輸出的改變,因此可直接顥示經濟在指定時間里之表現;同時亦反映出經濟處在循環周期內的不同階段,藉此知悉經濟最新的發展狀況。 (National Purchasing Managers』 Survey)
這個指數是由美國全國采購經理協會商業調查委員會所編訂,該委員會每月會向超過250位全國采購經理發出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成員將就各種製造活動提供資訊,問卷主要包括5項領域:生產、新定單、物料存貨、就業水準與零售商(供貨商)交貨績效,以便反映製造業的當前情況。
背後玄機:根據全國采購經理指數的定義,如果整體指數超過50,顯示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如果指數低於50,代表製造業處於萎縮狀態:所以說,全國采購經理指數是概括整體製造業的現況、就業及物價等表現:但要注意的是,數據本身並非根據真實的物價或就業轉變的數據來計算,只是對采購經理的意見調查;因此,該指數只可當作是一項趨向調查及參考,並非真正的經濟轉變幅度: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每月發表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都會訪問約5000個家庭,詢問一般的經濟情況、就業展望,以及消費計劃等,藉以來釐定這個指數,並以85年訂定100為基數。
背後玄機:這個指數與失業情況構成一個強烈相反的關系。指數愈高,失業率便愈低,反之亦然。指數最大的玄機除與失業率成反比外,亦反映消費者的信心,是否對短期經濟前景,持悲觀抑或樂觀, (Unemployment Rate)
失業率的收集方法,是由調查員以電話抽樣訪問。被訪者若然表示,在過去兩個星期有意工作而沒有工開,這就可被界定為失業。計算失業率通常是以失業人數占總勞動人口的百分比來計算,但總勞動人口的計算方法則因不同國家而有不同的定義。
背後玄機:失業率可對通脹趨勢提供指引。當勞動人口緊張導致失業率持續下降時,薪酬便有上升的壓力,在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下,物價亦會隨之而上升;在分析此數據時必須留意,數字可能會被一些因素所影響,譬如說不尋常的天氣或一些工業糾紛等因素。
還有一些配合失業率的相關數據,例如:非農業職位增長(Change in total non-farm payro11 employment),和工人平均時薪(Average hourly earnings)。
非農業新增職位是反映美國工業及服務行業表現的數據,藉以反映當地經濟表現及勞務市場的狀況。
至於工人平均時薪,主要是指非農業雇員的平均時薪,是量度薪酬通脹的最佳指標,籍以去預計個人收入。過去經濟暢旺的時候,此數據對於量度通脹情況頗為重要,但現時經濟放緩,失業率和非農業職位的變化就顯得更重要。

㈣ 急!!!!哪位大俠能給我美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的數據

Inflation woes: 1970s
In the late 1960s it was apparent to some that this juggernaut of economic growth was slowing down, and it began to become visibly apparent in the early 1970s. Stagflation gripped th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experimented with wage and price controls under President Nixon. The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collapsed in 1971–1972, and President Nixon closed the gold window at the Federal Reserve, taking the United States entirely off the gold standard. President Gerald Ford introced the slogan, "Whip Inflation Now" (WIN). In 1974, proctivity shrunk by 1.5%, though this soon recovered. In 1976, Jimmy Carter won the Presidency. Carter would later take much of the blame for the even more turbulent economic times to come, though some say circumstances were outside his control. Inflation continued to climb skyward. Proctivity growth was pitiful, when not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remained high, with the prime reaching 20% in January 1981; Art Buchwald quipped that 1980 would go down in history as the year when it was cheaper to borrow money from the Mafia than the local bank.[34]

Unemployment dropped mostly steadily from 1975 to 1979, although it then began to rise sharply.

This period also saw the increased rise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consumer movements, and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new regulations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such as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the Consumer Proct Safety Commission, the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and others.

[edit] Deregulation and Reaganomics: 1974–1992
The deregulation movement began when Nixon left office and was a bipartisan operation under Ford, Carter and Reagan. Most important were the removals of New Deal regulations from energy, 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and banking. The hasty removal of some regulations of Savings and Loans while keeping federal insurance led to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 which cost the government an estimated $160 billion.

In 1981, Ronald Reagan introced Reaganomics, that is fiscally-expansive economic policies, cutting marginal federal income tax rates by 25%. Inflation dropped dramatically from 13.5% annually in 1980 to just 3% annually in 1983 e to a short recession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Paul Volker's tighter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s. Real GDP began to grow after contracting in 1980 and 1982. The unemployment rate continued to rise to a peak of 10.8% by late 1982, but then dropped as sharply as it had risen to a level of 5.4% at the end of Reagan's presidency in January 1989. Critics of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often point to the fact that the gap between those in the upper socioeconomic levels and those in the lower socioeconomic levels increased ring Reagan's presidency; they also note that the federal debt spawned by his policies tripled (from $930 billion in 1981 to $2.6 trillion in 1988), reaching record levels. Every president in the la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efore Reagan reced debt as a share of GDP. In addition to the fiscal deficits, the U.S. started to have large trade deficits. Also it was ring his second term that the Tax Reform Act of 1986 was passed. Vice President George H. W. Bush was elected to succeed Reagan in 1988. The early Bush Presidency's economic policies were essentially a continuation of Reagan's policies, but in the early 1990s, Bush went back on a promise and increased taxes in a compromise with Congressional Democrats. He ended his presidency on a moderate note, signing regulatory bills such as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nd negotiating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In 1992, Bush and third-party candidate Ross Perot lost to Democrat Bill Clinton.[35]

The advent of deinstrialization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saw income inequality increase dramatically to levels never seen before, but at the same time never in USA consumers could buy so much goods even with the inflations in the 1970s. In 1968, the U.S.' Gini coefficient was 0.386, about equivalent to Japan (.381), though still above that of the United Kingdom (36.8) and Canada (33.1). However, in the years since deregu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have allowed U.S. companies to begin to shift their manufacturing and heavy instrial operations to second- and third-world countries with lower labor costs,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S. has risen dramatically. In 2005, the American Gini coefficient had reached 0.469, similar to that of Malaysia and the Philippines, both at 46.1, and well-ahead of China (44.0). Critics of economic policies favored by Republican and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s since the 1960s, particularly those expanding "free trade" and "open markets" say that these policies, though benefiting trading as well as the cost of procts in the U.S., could have taken their own on the prosperity of the American middle-class. But in this period, consumers were buying as never before with so many procts and goods at such low costs and in high quantities.

[edit] The New Economy: 1990s to 2007
Main article: New Economy

This graph shows three major stock indices since 1975. Notice the meteoric rise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he 1990s, followed by the collapse of the dot-com bubble in 2000 on the tech-heavy NASDAQ.During the 1990s, the national debt increased by 75%, GDP rose by 69%, and the stock market as measured by the S&P 500 grew more than three-fold.

From 1994 to 2000 real output increased, inflation was manageable and unemployment dropped to below 5%, resulting in a soaring stock market known as the Dot-com bo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90s was characterized by well-publicize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f High-tech and "dot-com" companies. By 2000, however, it was evident a bubble in stock valuations had occurred, such that beginning in March 2000, the market would give back some 50% to 75% of the growth of the 1990s. The economy worsened in 2001 with output increasing only 0.3% and unemployment and business failures rising substantially, and triggering a recession that is often blamed on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citation needed]

Through 2001 to 2007, the red-hot housing market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ueled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regarding the strength of the U.S. Economy. Many have argued tha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may have to shoulder some of the blame for this housing boom and bubble. The New York Times published an article that reported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pushed for Sub-prime Lending ring the late 1990s: "Fannie Mae, the nation's biggest underwriter of home mortgages, has been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from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to expand mortgage loans among low and moderate income people" (NYT, 30 September 1999).

In 1995, the administration also tinkered with the Carter's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f 1977 by regul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anti-redlining proceres. It is felt by many that this was done to help a stagnated home ownership figure that had hovered around 65% for many years. The result was a push by the administration for greater investment,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o riskier loans. In a 2000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study of lending trends for 305 cities from 1993 to 1998 it was shown that $467 billion of mortgage credit poured out of CRA-covered lenders into low and mid level income borrowers and neighborhoods. (See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fter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April 2000).

Additionally, under Bill Clinton, the white house also removed crucial regula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wrote: "Congress also wanted to free up money for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to buy mortgage loans and specified that the pair would be required to keep a much smaller share of the funds on hand than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ere banks that held $100 could spend $90 buying mortgage loans,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could spend $97.50 buying loans. Finally, Congress ordered that the companies be required to keep more capital as a cushion against losses if they invested in riskier securities. But the rule was never set ring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which came to office that winter, and was only put in place nine years later."(WP, 14 September 2008).

Finally, in 1999,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repealed part of the Glass-Steagall Act of 1933. This Act introced the separ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es in commercial and investment banks, according to their business, in order to prevent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frauds. The Act was born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Wall Street Crash which had uncovered many unlawful activities on the part of financial firms. The Repeal of 1999 effectively gave a free reign to banks, reintrocing them once again into the security business and elimin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tegories. The result of this operation is described by the Washington Post: "Fanny and Freddie Mac enjoyed the nearest thing to a license to print money. The companies borrowed money at below-market interest rates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that the government guaranteed repayment, and then they used the money to buy mortgages that paid market interest rates." (WP, 14 September 2008).

Many assert that the forced investments ring the Bill Clinton white house years, and the repeal of the Glass-Steagall Ac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sub-prime lending and the looming 2007-2008 financial crisis.

[edit] Ongoing financial crisis
Further information: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8, and Automotive instry crisis of 2008
In 2008 a perfect storm of economic disasters hit the country and indeed the entire world. The most serious began with the collapse of housing bubbles in California and Florida, and the collapse of housing pri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instries. Millions of mortgages (averaging about $200,000 each) had been bundled into securities called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that were resold worldwide. Many banks and hedge funds had borrowed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to buy these securities, which were now "toxic" because their value was unknown and no one wanted to buy them. A series of the largest banks in the U.S. and Europe collapsed; some went bankrupt, such as Lehman Brothers with $690 billion in assets; others such as the leading insurance company AIG, the leading bank Citigroup, and the two largest mortgage companies were led out by the government. Congress voted $700 billion in lout money and an activist Treasury and Federal Reserve, committed trillions of dollars to shoring up the financial system, but the measures did not reverse the declines. Banks drastically tightened their lending policies, despite infusions of federal money. It became much harder to get car loans, for example. The government for the first time took major ownership positions in the largest banks. The stock market plunged 40%, wiping out tens of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wealth; housing prices fell 20% nationwide wiping out trillions more. By late 2008 distress was spreading beyond the financial and housing sectors, especially as the "Big Three" of the automobile instry (General Motors, Ford and Chrysler) were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and the retail sector showed major weaknesses. Critics of the $700 billion 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 (TARP) expressed anger that much of the TARP money that has been distributed to banks is seemingly unaccounted for, with banks being secretive on the issue.

President Barack Obama has backed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 a bill that would provide $800 billion to $900 billion in stimulu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pending and tax cuts. The plan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Keynesian theory that government spending should offset the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otherwise the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may perpetuate itself and proctive resources, such as the labor hours of the unemployed, will be wasted. Critics claim that government spending cannot offset a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because government must borrow money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in order to add money to it. However, most economists do not think such "crowding out" is an issue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near zero and the economy is stagnant. Opponents of the stimulus also point to problems of possible future inflation and government debt caused by such a large expenditure.

使我在網上查到的,你看著用吧!

㈤ 我想要美國2001年經濟發展數據

美國:進入衰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肖煉

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來,美國經濟增速放緩。2001年第一季度GDP增幅降為1.3%,第二季度又下探至0.2%,創近十年以來的新低。美國經濟告別「長期繁榮」,開始步入慢車道。「9·11」恐怖襲擊事件對美國經濟的打擊更是雪上加霜,將進入衰退。這已引起世界各國經濟界的密切關注。

一、2001年美國經濟增長結構分析

2001年前兩季度美國GDP按年增長率計算的累積總值(總供給)分別為10.14萬億美元和10.20萬億美元,分別增長1.3%和0.2%(見表1和表3)。從總需求方面看,第一和第二季度國內總消費分別增長0.7%和0.4%;私人消費支出增長3.0%和2.5%;非居民投資分別下降0.2%和14.6%;居民投資增長8.5%和5.8%;商品和服務出口下降1.2%和12.2%;商品和服務進口下降5.0%和7.7%;政府消費和總投資增長5.3%和5.4%。另外,前兩季度通貨膨脹率為3.3%和2.2%;失業率為4.5%和4.9%。公司稅後利潤分別大幅下降57.9%和28.5%(見表1)。

表1 2000——2001年美國經濟主要指標 %

2000
2000(1)
2000

(2)
2000

(3)
2000

(4)
2001(1)
2001(2)

GDP
4.1
2.3
5.7
1.3
1.9
1.3
0.2

國內總消費

私人消費支出

非居民投資

居民投資

商品與服務出口

商品和服務進口

政府消費支出和總投資
4.8

4.8

9.9

0.8

9.5

13.4

2.7
3.5

5.9

15.8

8.5

9

17.1

-1.1
6.3

3.6

12.2

-0.8

13.5

16.4

4.4
2

4.3

7.1

-10.4

10.6

13

-1.8
2.2

3.1

1

-1.1

-4

-0.5

3.3
0.7

3

-0.2

8.5

-1.2

-5

5.3
0.4

2.5

-14.6

5.8

-12.2

-7.7

5.4

通貨膨脹率

公司稅後利潤率
2.3

51.2
3.8
2.1
1.9

2.2
1.8

-47.4
3.3

-57.8
2.2

-28.5

失業率

4.5
4.9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2001年8—9月統計資料。

下面接著分析總需求各部分對GDP的貢獻度,即分析第一季度GDP的1.3%增幅和第二季度0.2%的增幅,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表2顯示,私人消費支出貢獻度分別為2.05%和1.68%,其中,耐用消費品為0.83%和0.57%;非耐用消費品為0.49%和0.08%;服務為0.73%和1.03%。國內私人總投資對GDP起到向下拉動的作用,分別為-2.25%和-2.29%;其中,非居民為-0.02%和-2%;建築業有升有降,分別為0.39%和-0.48%;設備和軟體為-0.41%和-1.52%;居民固定資本投資的貢獻度是0.35%和0.24%。庫存也制約了經濟增長,分別為-2.6%和-0.43%。商品與服務凈出口的貢獻度基本上是消極的,分別為0.63%和-0.26%;其中,出口貿易為-0.13%和-1.41%(服務出口貿易為順差,商品出口貿易為逆差);進口貿易為0.76%和1.15%(服務進口貿易為逆差,商品進口貿易為順差)。政府消費支出與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為0.92%和0.94%,聯邦政府為0.19%和0.09%;其中,國防為0.28%和0.09%;非國防為-0.09%和0.0%;州與地方政府的拉動作用為0.73%和0.85%(見表2)。

表2 2000——2001年美國總需求各部分對GDP的貢獻度 %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GDP增長率
2.3
5.7
1.3
1.9
1.3
0.2

私人消費支出貢獻度
3.49
2.5
2.88
2.14
2.05
1.68

其中:

耐用消費品
1.46
-0.21
0.65
-0.17
0.83
0.57

非耐用消費品
1.01
0.95
0.84
0.12
0.49
0.08

服務
1.47
1.75
1.38
2.19
0.73
1.03

國內私人總投資貢獻度
-0.08
3.25
-0.51
-0.42
-2.25
-2.19

其中:

1.固定資本投資
2.24
1.49
0.44
0.09
0.33
-1.76

(1)非居民
1.88
1.52
0.91
0.13
-0.02
-2

建築
0.26
0.35
0.45
0.24
0.39
-0.48

設備和軟體
1.36
1.17
0.46
-0.11
-0.41
-1.52

(2)居民
0.36
-0.03
-0.47
-0.05
0.35
0.24

2.庫存
-2.32
1.76
-0.95
-0.5
-2.61
-0.43

商品與服務凈出口貢獻度
-1.32
-0.84
-0.7
-0.39
0.63
-0.26

其中:

出口
0.95
1.42
1.13
-0.46
-0.13
-1.41

商品
0.64
1.11
1.36
-0.58
-0.19
-1.46

服務
0.31
0.31
-0.22
0.12
0.06
0.05

進口
-2.26
-2.26
-1.84
0.07
0.76
1.15

商品
-1.85
-2
-1.48
0.07
0.87
1.22

服務
-0.41
-0.26
-0.36
0
-0.11
-0.07

政府消費支出與投資貢獻度
-2
0.78
-0.32
0.58
0.92
0.94

聯邦
-0.84
0.9
-0.66
0.27
0.19
0.09

國防
-0.87
0.56
-0.42
0.38
0.28
0.09

非國防
0.03
0.34
-0.24
-0.11
-0.09
0

州與地方
0.64
-0.12
0.34
0.31
0.73
0.85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2001年 9月13日。

表3 1999—200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10萬億美元

1999
2000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GDP
9299.20
9872.90
/
98857.60
9937.50
10027.90
10141.70
10201.60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2001年8—9月統計數據。

二、美國經濟下滑原因的分析

世界各國學者對美國經濟下滑的原因有各自不同的解釋。

1.國內私人總投資大幅下挫。以上經濟結構分析表明,2001年美國經濟下滑的最主要

原因是投資需求不足。例如,2000年第二季度美國私人投資拉動GDP增長3.25個百分點,而2001年同期卻帶動GDP下降2.19個百分點。其中,外國投資下降是國內總投資下降的主要原因。例如,2001年第二季度外國投資下降-14.6%(主要是對設備和軟體的投資大幅下降),而2000年同期外國投資卻增長了12.2%(見表1)。應該指出的是,本國居民投資影響不大,基本保持與2000年相近的水平。

美國經濟發展長周期的「財富效應」提高了消費者的消費預期, 這種誤導在經濟擴張期時起過熱的「乘數」效應。納斯達克指數四年內番了5翻。錯誤的需求信號,尤其是通訊、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等產業10個部門的膨脹需求,導致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將大量資本注入盈利微薄的項目。房地產也成為風險資本追逐的對象。短期內,大量投機資本以較低的成本注入「新經濟」部門。股票價格的飈升和財富的增值又極大地刺激了投資需求。

信貸市場為公司和個人提供了大量的貸款。盡管美聯儲在經濟繁榮期間對銀行放鬆貸款提出警告,但是貸款條件非但沒有緊縮,反而不斷放寬。大量資金湧入「新經濟」部門,尤其是進入電訊產業部門,從而吊高了這些部門貪「吃」的胃口,在電訊系統和基礎設施方面引起新的競爭。

然而,金融市場並沒有提供融資支持,通訊公司就用其設備來填補資金缺口。這樣,「拍賣融資」(Vendor Financing)就成為10個「新經濟」部門一種時髦的競爭銷售方式。製造業公司為了贏得購買通訊設備的合同,以相當於銷售價格幾倍的報價成交。一些大公司用抵押貸款的方式,將資金投入「新經濟」部門,而這些投資已經大大超過了實際資金流量的需要。

計算機「新千年現象」對錯誤引導需求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擔心舊計算機和軟體在的2000年初出問題,許多大公司在1999年末以前凍結了計算機系統,擱置計算機購買項目,在2000年初又重新啟動擱置的項目,導致10個「新經濟」部門需求倍增,從而扭曲了「新經濟」部門的需求。另一方面,2000年後的計算機系統進一步創新,大多數使用者沒有進一步升級換代的更新要求,致使過剩的需求暴露出來。誤導的過剩供給在經濟收縮時起到過冷的「乘數」效應。這種現象在所謂「新經濟」部門表現的十分突出。這些部門的供給超過需求的2-3倍,大量庫存誘發的惡性競爭導致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暴跌幅60%以上。供給過剩的負面效應導致需求萎縮。

由於私人投資下挫導致股市下跌,股票價格開始下滑。抵押資本變得昂貴而不流行。資本市場的損失約為美國半年GDP的總值。信貸市場開始緊縮。拍賣的風險延伸到公司債券的利率。銀行緊縮對工商業放款的標准和條件。從2000年中期開始,工商業需求收縮。企業存貨堆積如山,生產能力大大過剩,產品銷售放緩。2001年第一季度的庫存拉動GDP-2.61%(見表2),創近年來的新紀錄。

2.公司利潤下降以及相關勞動生產率的下降。2000年美國公司稅後利潤增長51.2%,2001年前兩季度卻分別下降-57.8%和-28.5%(見表1)。IT產業勞動生產率下降尤為明顯,例如,1990—1995年的計算機年增長率從16%提高到1995—1999年的32%。IT公司從1990年的不到7萬個增加到1997年的15萬個,2000年後大多數公司都掙不到錢。1999年末和2000年初,大量風險投資通過股票初始發行(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湧入IT產業,IPO超過1000億美元,超過同期日本、德國、英國總和的60%。勞動生產率從1990—1995年的1.26%提高到1996—1998年的3.16%。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初,由於生產萎縮,勞動生產率下降,如果需求繼續萎縮,勞動生產率的下降要持續到2001年末或2002年。

3.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2001年前兩季度的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分別為-95.023億美元和-88.936億美元;經常項目逆差為-111.778億美元和-106.498億美元(見表4)。商品與服務貿易對GDP的貢獻度分別為0.63%和-0.26%,好於2000年同期-1.32%和-0.84%的水平(詳見表2)。該項指標表明,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對美國2001年經濟下滑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進出口大幅下降,分別為-7.7%和-12.2%,其下降幅度超過2000年同期水平(見表1),這將對2001年下半年和2002年的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表4 1999——2001年美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百萬美元

1999
2000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經常項目
-324364
-444667
-104903
-108134
-115305
-116324
-111778
-106498

商品和服務
-261838
-375739
-87322
-90784
-97340
-100293
-95023
-88938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2001年8——9月統計數據。

4.政府消費支出與投資,尤其是國防投資對經濟下滑起到抑製作用。柯林頓執政期間對國防投資基本上是負數,布希上台後前兩個季度的國防開支對GDP的貢獻度分別為0.19%和0.09%,而非國防開支對GDP的貢獻度為-0.09%和0.0%,由國防開支引起的政府總投資增長率達到5.4%,超過GDP的增長速度(見表1和表2)。

5.經濟周期自身發展的要求。美國經濟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擴張期之後,面臨著收縮期的壓力。經濟發展有自身的客觀規律,經常發生周期性的上下波動,不可能長期直線增長。從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看,1854-1938年的21個周期中,收縮期和擴張期平均各為26個月。1945-1982年的8個周期中,收縮期平均為11個月,擴張期平均為44.6個月。1991—2000年經濟收縮期僅9個月,經濟擴張卻高達115個月以上。實際上,美聯儲在1999年底和2000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過熱時,就一直努力(7次加息)使過熱的經濟冷卻下來。東亞金融危機幫了格林斯潘的忙,也許美聯儲做得有些過頭,但總的來說還是符合預定的目標。經濟增長速度的減緩是期待中的事,並不是一個突發事件。目前,美國經濟下滑,意味著新的收縮期即將來臨,而收縮期的長短將取決於美國及全球經濟的發展狀況。

三、關於美國經濟的辯論

1.如何評價「新經濟」。有人認為,「新經濟」的破滅是美國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人卻認為,柯林頓的「新經濟」政策使美國經濟擺脫「滯脹」,持續了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無通貨膨脹的高速增長。新經濟向傳統經濟提出挑戰:首先,使菲利浦斯曲線失靈。其次,曾作為資本主義腐朽性之一的「孿生赤字」已變成「單生赤字」(國債)。當亞洲國家包括日本和中國靠積極財政(赤字財政)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美國卻在為如何處理財政盈餘而爭吵。但是,「新經濟」好景不長,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暴跌,把「新經濟」打入谷底。「網路泡沫」的破滅,引起世界各國對美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普遍擔憂。關於新經濟的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科技進步和信息技術作用的看法不同。新經濟論認為,科技進步和信息技術使智力要素超過資本和體力勞動要素,革新將比大規模生產更重要。新經濟的反對者則認為,智力不能替代資本,科技進步的作用不像人們說的那麼大,「盡管在新技術領域投入了成百億美元,生產率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近20年來只提高了一個百分點,而在1950—1970年的20年期間卻提高了兩個百分點」。新經濟論者則認為,這些統計數字是錯誤的,因為傳統的工業生產率衡量標准已不適應以高技術和服務為主的新經濟。

新經濟時期人們極度樂觀和追逐時髦的行為。結果樂極生悲。人們對技術創新的含義發生誤解。例如,IT技術可以通過吸納信息來降低成本,但是,過量信息攝取會與企業的市場業績不一致。消費者也可以憑借較好的價格信息而使自己變成為生產者,從而擴大市場供給。如果技術變化范圍迅速擴大,進入市場的金融障礙降低,對已經佔有市場份額公司的投資者是否會讓該公司繼續留在這個市場,抑或在這個市場發生「毀滅性」變化之前就逃之夭夭。人們以為在新經濟下通過擴大需求來擴大規模經濟和降低價格。但是,這種過剩的需求帶來的卻是通貨膨脹。在需求變化太快、不易把握的情況下,緊縮存貨控制會使生產在短暫期間發生巨大的變化。存貨將不再成為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緩沖器。快速的生產調整避免過去商業周期中的非平衡現象。先進的信息技術不能消除潛在的金融風險,它只能提供防範實際風險的技術手段,以及減輕金錢財富損失的程度[①]。

第二,對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關系的看法不同。傳統理論認為,失業率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通貨膨脹。1996年以前,美國學術界還認為,只要失業率降到5.5—6%以下,就會引發通貨膨脹。而近3年來的經濟事實是:失業率在4%以下,年均經濟增長率接近4%,通貨膨脹率卻在2%以下。看來,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不再靈驗,低失業率和低通貨膨脹率不能並存的理論失效(菲利普斯曲線失效)。新經濟論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高新技術帶來的生產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從而抑制了通貨膨脹。新經濟的反對者則認為,通貨膨脹並沒有熄滅,仍存在復發的潛在危險。

第三,對經濟全球化的不同看法。新經濟的反對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加深人們之間的隔閡,通過網路進行投資的人和把錢存在銀行的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美國工會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包括服裝、製鞋等)的工人也反對經濟全球化。新經濟論者則認為,經濟全球化使美國的外貿依存度提高,有利於開拓海外市場、引進國外競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生產率,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筆者認為,新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或新的生產方式,它既不像人們在美國經濟泡沫增大時吹噓得那麼與日升天,也不像人們目前在美國經濟下滑時把它打入冷宮。盡管新經濟發展不成熟,但它將對美國經濟產生長遠的影響。

2.如何評價美國經濟短期下滑與長期增長的關系。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經濟將在2001年年出現大幅度下滑,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將會緩慢的穩步上升,這種走勢會持續到2002年。2001年美國經濟的增長率是1.6%,大大低於上年的修正數字4%,2002年的增長率將會是2.6%,2003年是3.6%。電信部門的恢復要比整個美國經濟的恢復慢一些,估計要等2—3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增長。美國經濟正處於信息技術革命的中途,其應用帶來的生產率的增長估計還會持續衣一二十年的時間[②]。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預測,2000—2008年,非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2.3%,1973—1990年為1.4%,1990—2000年為2.2%。2000—2010年,GDP增長率為3.4%,失業率為5%。

9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增長是「結構性」的,還是與需求迅速提高相關的暫時性改進?許多人認為,結構性的增長與大量投資相聯系。但是,投資盡管很高,卻難以支撐目前的發展。過熱的投資拉動了勞動力的生產率,卻損害了資本的生產率。然而,還不清楚,90年代後期的勞動力效用是否過度擴張,在目前經濟下滑的期間是否把它拉回來。

從美國經濟長期走勢看,90年代末以來,美國經濟的生產率與25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1999年的5年間,美國經濟生產率年均增長4.8%,這個增長率近一半的貢獻來自勞動力資本投入的增加,這是勞動力資本的一個自然增長率,而且它還得益於美國90年代初失業率的下降。另外一半多一些的貢獻(2.1%)來自平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個時期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是25年前的2倍[③]。這些數字表明了一些基本事實,但是如何解釋這個事實仍然存在爭議。

美國西北大學的Robert Gordon認為,美國經濟生產率的提高只是暫時的。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經濟生產率的提高意味著美國經濟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而且這一趨勢至少還將持續二三十年的時間。格林斯潘就屬於後者。美國的貨幣政策在過去的5-6年中非常成功。鑒於美國經濟90年代末的加速增長,失業率持續下降,從1992年的7%強逐漸下降到目前的3.8%,一些持有傳統經濟理念的人開始警覺。格林斯潘則認為,目前還看不到通貨膨脹的跡象,最好暫時不要採取過激的行動。

2001年初以來,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大大放慢,但恐怕要等到9—18個月之後才能看出上述兩種流派的觀點誰更為有力。2001年美國經濟的生產率增長會大幅度下降,在經濟增長全面放慢之後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結果,美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一個較長時期的現象[④]。

3.如何評價美聯儲的貨幣政策[⑤]。降低聯邦基金利率的貨幣政策通過三個渠道影響美國經濟:一是降低借款利率,從而刺激消費和投資;二是低估美元,從而刺激凈出口;三是增加資產價值(通過Tobin』s q, 即q = 公司市場價值/公司資產配置成本),從而刺激消費和投資。如果聯邦基金率每提高1%,1年後的GDP提高0.6%,2年後提高1.7%[⑥]。照此推理,2001年9次降低聯邦基金率利率4.0%,1年後的GDP將提高2.4% ,美元將貶值5%以上,長期債券利率提高0.75%以上。目前降息效果不明顯,可能要在2002年秋季見效。在降息問題上,美國國內存在三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主張限制放鬆銀根。持此觀點者認為:2001年下半年,公司存貨和預期銷售都會被消化,美國經濟重返原來升勢。盡管資本市場問題很多,但都會一一解決。他們主張,應該大大限制進一步放鬆銀根的貨幣政策。二是主張繼續降息。持此觀點者認為:建立在存貨和固定資本基礎之上的商業支出還有一段路可走。消費者需求舉步維艱是因為就業狀況不好,股票市場財富縮減。因此,為刺激經濟,美聯儲還應該下調利率1—2個百分點。三是極度悲觀觀點。持此觀點者認為,美國泡沫經濟帶來巨大的經濟失衡,經濟蕭條和衰退的時間不是幾個季度而是幾年。因此,要進一步加大降息政策的力度。目前的經濟形勢可能會讓美聯儲更多考慮資產價格問題,格林斯潘在股票市場的泡沫面前顯得太膽小,這將使經濟波動更加復雜化。

4、如何評價強勢美元和經常項目逆差的矛盾。2000年,除美國之外的世界儲蓄額超過5萬億美元,其中,22%的儲蓄流入美國。美國4000億美元的逆差相當於世界儲蓄總額的8%。外國投資者將繼續拿出其年儲蓄的8%向美國投資。畢竟,美國1999年吸納了全球產品的28%,美國的證券市場交易佔全球交易總額的一半。1999年美國國民儲蓄總額的44%流向國外。2001年,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將達到4500億美元以上,佔GDP的4.4%(1999年為3.6%)。

凈資本流入導致經常項目逆差。為什麼外國資本大量流入美國市場,原因在於:(1)美國經濟強大,佔全球經濟的1/4以上。(2)50%以上的國外客戶是為了尋求較高的利差(高於日本和歐洲)。(3)處於資本安全考慮,世界其他地區,如發生金融危機的地區的利率大大高於美國,但是由於政治和經濟的不穩定性,也難以與美國爭奪資金。(4)美國證券資本的回報率也大大高於日本歐洲,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5)美國資本市場交易成本低。其流動性大大高於世界其他資本市場。(6)美國公開資本市場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市場更加註重保護創新和中小投資者,反對內部交易。(7)美國經濟比較穩定,又有活力,不像歐洲和日本那樣死氣沉沉。因此,大量外國資本湧入美國市場推動美元走強,結果使外國產品更具有競爭力,從而導致美國大量的經常項目逆差。

外國投資有利於美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創新,外國投資在美國獲得10—15%的回報,美國也可從中獲得5—10%的回報,大家都獲利,何樂不為。美國1999年商業投資佔GDP的12.9%,達到近幾年的最高水平。1993—1994年的商業投資在11%以下。80年代,大量外國資本購買美國政府債券,資助了美國的預算赤字。1998年以後,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繼出現預算盈餘。外國投資對美國的貢獻,不僅增加了商業投資,解決了頭疼的預算赤字,而且還降低了居民的儲蓄率。同時,美國公司面臨外國產品的激烈競爭,產生政治壓力,要求實行保護主義以及濫用美國貿易的反傾銷法 [⑦]。

如果強勢美元與經常項目逆差持續下去,將有損於製造業部門復甦;如果大幅度貶值,又會引起金融市場混亂。許多企業和經濟學家認為,為解決逆差問題,美元應該貶值,使外國進口商品變貴,從而提高美國出口產品競爭力,同時吸引更多的外國新資本流入。在一片要求美元貶值的呼聲中,布希政府首席經濟顧問林德賽撰文提出,布希政府將繼續推行「美元強勢政策」,其理由在於:

第一,美國從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元以及持有美元資產中大獲其利。外國投資通過擴大資金供給擴大美國的資本市場,降低美國借款者的凈成本,使美元資產更具吸引力。美國境外流動的美元佔全部美元現鈔價值的70%以上。美國資本市場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數萬億美元資產的投資機會。70年代,全球對美元信心下降是因為美元的購買力變弱。80年代,美國選擇強勢美元的政策,從而導致世界對美元信心持續20多年的增長,而且外國投資者願意持有美元資產,包括持有不能增值的美元現鈔以及非現金支付工具。美元主宰了世界金融市場,這種主宰作用還在不斷加強。

第二,有利於繼續推行無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保持美元的購買力以及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強勢美元」政策使投資者認為美國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最安全的投資場所。布希政府實行的預算盈餘和減稅政策,擴大勞動力和資本供給,鼓勵創新,這些都需要「強勢美元」政策支持。

第三,有利於推行自由貿易政策,維持美元信心。其好處在於:(1)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美元堅挺有利於國際支付;(2)非美國居民持有美聯儲4000億美元有價證券,每年平均支付的利率近200億美元,僅佔5%。(3)大量的國外投資不僅擴大了美國資本市場規模的深度和廣度,而且加速了資本的流動性,使美國公司籌集到其競爭對手難以獲得的資金,從而降低融資成本。例如,在冷戰的80年代,美國政府利用「強勢美元」信譽而大量借錢,重新建造國防,拖垮了原蘇聯。在和平的90年代,巨量的國外投資使美國在通訊基礎設施和計算機領域取得技術領先優勢[⑧] 。

5.如何評價勞動力市場繼續緊縮和通貨膨脹問題。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經濟走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年來勞動力市場太緊,緊縮的勞動力市場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危險,導火索之一是石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實際上,即使能源價格和匯率不出問題,對付通貨膨脹問題的政策比目前採取的政策顯得更為重要。在生產率大大低於90年代後半期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不得不放開。

美聯儲的對應措施是從1999年中期開始將聯邦基金儲蓄率從1999年6月的4.75%提高到2000年5月的6.5%。因此,一些人把經濟滑坡歸罪於美聯儲的緊縮政策。2001年美聯儲開始調整了貨幣政策,9次降息使聯邦基金率降回到2.5%。實際上,長期利率從2000年上半年就開始下降。也就是說,在美聯儲實行放鬆貨幣政策之前,房地產業的成本就已經大幅度下降。

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美國失業率太高,達4.9%。但持異議者認為,4.9%的失業率低於「自然失業率」(盡管沒有準確定義,但一般教科書認為在5—6%),同時,美國普遍認為,問題不在於失業率高,而在於高質量的勞動力奇缺。

四、美國經濟發展趨勢

為了說明美國經濟的今後發展趨勢,筆者用表5列示美國從1991年到2002年的經濟發展趨勢,並對今後的發展做出預測。

表5 1999—2001年美國經濟走勢

㈥ 高分急求美國經濟數據。

已發美國統計年鑒,看看有用沒

㈦ 概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情況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

原因:美國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進傳統工業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政府加強對經濟的調控,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比較有力的發展環境;加大了對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經費投入,培養高素質人才,涌現出了許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

2、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

原因:經濟發展弊端顯露,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美國債務增加,成為最大的負債國。

3、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原因:美國對社會經濟進行了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一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等。

(7)美國經濟發展數據擴展閱讀

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

美國參與的越戰中的畫面。

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㈧ 美國gdp同比增長率

當地時間2020年9月30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美國第二季度(4—6月)准確GDP數據,這一有關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總量數據在二季度暴跌了31.4%;

這一創紀錄的數據是此前美國歷史上GDP最大跌幅、1958年第一季度近10%的跌幅的三倍之多;但市場普遍預期剛結束的第三季度,伴隨美國商業活動重啟、就業恢復,GDP數據將大幅反彈。

數據顯示,在第二季度,佔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支出降幅為33.2%,較此前修正數據上調0.9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支出因受新冠疫情沖擊而下滑41.8%。反映企業投資狀況的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7.2%,較此前修正數據下調1.2個百分點。

(8)美國經濟發展數據擴展閱讀

個人消費、出口、投資以及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的急劇收縮,導致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出現大幅萎縮。

無論是大蕭條,還是過去兩個世紀以來的三十多次經濟衰退,美國都沒有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遭遇如此嚴重的經濟衰退。

據稱,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第四季度GDP下降8.4%,是當時經濟衰退最嚴重的一個季度。而上一次所遭遇的極為嚴重的情況,還要回溯到1958年,當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跌了10%。

報道指出,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遭遇衰退的原因,與多州頒布「居家令」並關閉非必要營運場所有關。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表示,目前的經濟衰退實際上開始於2020年2月。

㈨ 哪兒可以查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情況統計資料

二戰後美國成為發達國家。
美國資本主義持續發展。美國獨立戰爭走上了資本主內義發展道路,政容治上建立了北方資產階級和南方種植園主的聯合專政,稱霸美洲的野心也迅速暴露。19 世紀中期,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南北戰爭,北方工業資本主義取得勝利,19 世紀末美國工業製造躍居世界第一位,對外則走上了海外擴張道路。美國是一個托拉斯帝國主義。一戰中,美國大發橫財,戰後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並妄圖憑借經濟實力支配全世界,但遭到英法抵制。20年代,出現「柯立芝繁榮」,但這種經濟繁榮是暫時的,1929 年就發生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羅斯福新政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破壞, 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遏制美國法西斯勢力。二戰後,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空前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對外企圖稱霸全世界,積極推行「冷戰」政策,在美蘇爭霸中最終取勝。但霸主地位也逐漸發生了動搖。

㈩ 去哪能查詢美國歷年來的公布的經濟數據

財經日歷的圖表中心,也就是全球經濟指標,會有全球各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數據,有中國、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等。

經濟指標包含:非農數據、GDP、CPI、貿易、經濟活動等等。

FX168財經網-日歷-圖表中心,可以查看你想要查看的經濟數據。

閱讀全文

與美國經濟發展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