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改革開放加速我國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加速我國的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2 18:47:27

⑴ 為什麼說改革開放和技術進步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動力

實踐證明,堅持對外開放,依靠科技進步,我們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有了源泉,有了動力。
從國際看,正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和工業革命帶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一樣,目前世界多極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這給各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面臨新一輪的激烈的經濟競爭。尤其是近些年來,美國憑借科技優勢,率先開發信息產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政策創新,並強化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在全球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中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這場經濟競爭,實際上是體制和市場的競爭,是科技發展水平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不堅持改革開放,不依靠科技進步,我國就會錯失發展的良機,就會進一步拉大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然而,就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我們還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中還有許多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使正逐步走向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後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在科學技術、國際競爭上能否追趕上發達國家的關鍵時期。面對世紀之交這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速科技進步
。求好評,謝謝了!!!

⑵ 實行對外開放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基本內容是:堅持長期實行對外開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發展同各國的經濟、貿易、技術交流與合作。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有計劃,有重點、有選擇地從國外引進適用而先進的技術設備,並聘請必要的外國經濟技術專家來幫助我們工作。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重大舉措,對吸收外資、引進技術、發展生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一、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科學總結我國歷史經驗教訓的必然結果。
歷史經驗教訓說明,不開放不行。
第二、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追隨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客觀選擇。在當代,世界最新通訊技術的運用和現代交通工具的變革,使各種交往手段越來越現代化,國際經濟生活的時空大大縮短,使國際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資源、勞力、技術、資金、信息等生產要素普遍納入經濟生活國際化的洪流之中,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的社會化、國際化、一體化普遍要求各國打開國門,採取更加開放的政策。世界市場的擴大,要求各國實行開放政策,既發展自己,也推動全世界的發展。
第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面臨著諸如資金短缺、技術落後、管理經驗不足、生產效益不佳等困難。而要盡快妥善地解決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就是實行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發展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實行對外開放,是保證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

⑶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創造「世界之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經濟加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創造了許多同時期世界經濟發展之最,被眾多專家譽為「中國奇跡」。 創造經濟增長速度的世界之最。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聯邦德國、日本等曾經創造過經濟「奇跡」。六七十年代,韓國、新加坡也創造了經濟增長紀錄。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經濟在過去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新奇跡,刷新了世界紀錄。 創造貿易增長速度的世界之最。1978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量只有20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到1990年,增至1100多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6位。到2001年,猛增至5098億美元,世界排名躍居第6位。中國對外貿易總量在20多年裡增長了20多倍,排名前移21位,為世界所罕見。 創造外匯儲備增長速度的世界之最。1978年中國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微乎其微。1989年,也只有55.5億美元。1993年以後,中國外匯儲備飛速上升,到1996年底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2500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創造生產增長速度的世界之最。中國曾經是個物資和產品匱乏的國度,改革開放使中國徹底告別了短缺時代。1996年,中國鋼產量突破1億噸,超過日本而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樣雄踞世界產量榜首的還有:糧食、肉類、水產品、水果、棉花、布、煤炭、化纖、化肥、水泥、電視機、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等產品。以如此短的時間,實現主要大工農業產品產量的巨大飛躍,這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 創造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之最。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利用外資幾乎為零。2001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5684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達3935億美元。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利用外資規模持續強勁增長,自1993年起,中國吸收外國資本總額一直保持發展中國家首位。

⑷ 為什麼說改革開放和技術進步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實踐證明,堅持對外開放,依靠科技進步,我們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有了源泉,有了動力.
從國際看,正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和工業革命帶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一樣,目前世界多極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這給各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面臨新一輪的激烈的經濟競爭.尤其是近些年來,美國憑借科技優勢,率先開發信息產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政策創新,並強化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在全球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中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這場經濟競爭,實際上是體制和市場的競爭,是科技發展水平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不堅持改革開放,不依靠科技進步,我國就會錯失發展的良機,就會進一步拉大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然而,就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我們還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中還有許多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使正逐步走向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後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在科學技術、國際競爭上能否追趕上發達國家的關鍵時期.面對世紀之交這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速科技進步

⑸ 為什麼說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動力

實踐證明,堅持對外開放,依靠科技進步,我們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有了源泉,有了動力。
從國際看,正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和工業革命帶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一樣,目前世界多極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這給各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面臨新一輪的激烈的經濟競爭。尤其是近些年來,美國憑借科技優勢,率先開發信息產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政策創新,並強化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在全球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中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這場經濟競爭,實際上是體制和市場的競爭,是科技發展水平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不堅持改革開放,不依靠科技進步,我國就會錯失發展的良機,就會進一步拉大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然而,就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我們還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中還有許多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使正逐步走向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後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在科學技術、國際競爭上能否追趕上發達國家的關鍵時期。面對世紀之交這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速科技進步。

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哪些政策促進了國家發展

(一)看國情,我國仍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與挑戰並存,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本世紀頭10年,我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國經濟總量、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顯著提升。尤其是「十一五」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辦成了一批大事,辦妥了一些難事,辦好了一系列喜事。中央認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從全局看,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並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而改變,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內在優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也沒有改變,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傳統的增長方式面臨許多挑戰,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凸現出來。我們必須科學判斷和正確把握發展趨勢,緊緊抓住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著力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觀世情,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時期,各國都在搶抓發展先機。綜觀世界大勢,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但也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兩年多時間來,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仍然十分緩慢、基礎依然脆弱,危機的負面影響遠未結束。大的危機往往伴隨著大的發展機遇。如何搶得這輪世界經濟調整變革的先機,世界各國紛紛推出應對策略。有的國家開始倡導儲蓄,鼓勵出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行所謂「再工業化」;有的國家和地區加快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信息網路等領域試圖搶先佔領產業發展制高點;綠色經濟、低碳技術等正迅速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准等的全球競爭日趨激烈,全球治理、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的合作和博弈日益強化。我們要運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把握好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三)察民情,社會轉型中諸多矛盾和問題急需解決,人民群眾對過上更好生活有許多新期待。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39.8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000美元。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階段,既是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邁進的重要階段,也是社會轉型矛盾增多的關鍵階段。應對不當,很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經濟社會發展停滯徘徊。這是一個新的重大考驗。近年來,我們著眼於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社會事業發展總體上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人民群眾在基本溫飽解決以後,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願望有著更高期待。我們要順應民意關切,著力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讓人民群眾分享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⑺ 初三社會題目 改革開放如何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

2005年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 ——...國民經濟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較穩的良好局面。 ——改革開放邁出重大...社會事業等薄弱環節投入,促進協調發展.改革開放
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逐漸肯定了市場經濟的作用,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幾個黨的主要會議,開始對外開放,對內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結構加速調整,同時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

1,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版
2,堅持把科技進步權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3,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4,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5,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調整經濟結構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轉變。

閱讀全文

與改革開放加速我國的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