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了解一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主要指標
(1)發展文化產業要遵循文化發展和藝術創作規律,;(3分)要立足當代中國實際;(3分)要大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藝術創新、科技創新、經營創新和管理創新,借鑒世界優秀文化;(3分)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3分)要突出中國特色,發揮比較優勢。(3分)(1點3分,4點即可)(2)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提升我國綜合國力。(4分)②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優先發展教育有利於文化的傳承與發展。(3分)③教育成就人生,推進教育優先發展能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3)①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中外文化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關系,我們既要「引進來」,吸收世界文化的先進成果,又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2分)②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採取「引進來」和「走出去」方針,是為了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促進我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2分)試題分析:(1)認真閱讀材料,找出十二五規劃中對推動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對應著這些要求回答體現的哲學道理,從立足實際、遵循規律、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等方面分析和解讀這些要求。(2)該題的原理是文化生活知識,理由即要回答為什麼,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從教育對文化的傳承、對人的教育、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等方面具體回答。(3)該題原理范圍大致固定,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即生活與哲學第三單元的知識點,對應我國文化發展戰略上採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回答。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體現了聯系,是為了發展,從這兩個角度具體分析即可。
Ⅱ 對於2016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認識和看法30字左右
現在中國的經濟形勢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水深火熱。
Ⅲ 2016年經濟形勢怎樣與15年相比
眾說紛紜,但肯定是相比2015更艱難一些!
第一篇:
人民論壇,作者劉瑞,原標題《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展望》
中國經濟正在過一個大坎。許多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預測,在現實的經濟運行業績面前屢屢食言。比如有的預言中國經濟將會繼續保持8%的增長率,但是實際上是朝著7%、6%的趨勢下行。再如有的預言中國經濟將會出現一場危機,但是現實是只有困難而無危機。為什麼會這樣?其實自從2011年經濟增長速度開始下行之後,中國經濟就開始了新一輪的結構調整。而對於一個處於結構轉型期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言,常規的宏觀經濟分析均宣告失靈。認識當前的中國經濟走勢,需要堅持運用結構分析的思維眼光來看待。從結構分析的視角來看,2016年的中國經濟將會有如下五個基本趨勢的出現:
第一,傳統產業進入深度調整區間。鋼鐵、煤炭、建材等產能過剩的產業會繼續去庫存減產能,其中會出現多種分化:一部分傳統產業全行業經過調整進入正常業態,如房地產;一部分傳統產業經歷升級逐步走出低谷,如汽車、家電;更有一部分傳統產業繼續收縮,如鋼鐵、煤炭。傳統產業中的大批僵屍企業,是無法逃過2016年的。
第二,新興產業將會持續保持增長的勢頭。2015年國家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已經公布,需要在2016年落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電商、微商在「互聯網+」的戰略激勵之下,已經開始出現良莠不齊的亂象。這表明,2016年必須加強新興產業的行業自律和行業監管,建立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和機制越來越重要。同時,即使新興產業也需要通過企業兼並實現發展,因此2016年將會出現一批新興產業企業的資本兼並重組。
第三,城市化進程將提速。自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推出之後,為穩妥推進這項巨大的系統化工程,國家選擇了66個試點城市進行綜合試點。經過一年多的試點,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各項配套改革措施也相繼出台,這都為新型城鎮化提速推進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另外,城鎮化提速也有利於化解部分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問題。因此,2016年各項有利於城鎮化的措施出台必然會掀起新一輪的消費和投資小高潮。
第四,資本市場重新活躍。本來2015年將是自2008年資本市場高潮之後的又一高潮,但是發生在年中的A股股災打斷了這個勢頭。股災暴露出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深層問題,涉及官員貪腐、券商違規、政策失誤等多個方面問題。隨後的行業整頓和追查,以及政策完善,使得資本市場開始步入正軌。中國的金融改革和市場化發展是持續的過程,隨著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之後,這個進程將會進一步加快。因此受多種利好因素刺激,2016年的股市及整個資本市場將會活躍,再上新的台階。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國際資本依然看多中國市場。
第五,對外經貿出現新的增長。有利於這個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其一,世界經濟繼續處於復甦通道上,沒有逆行可能。其二,「一帶一路」效應開始發酵,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貿關系將會大大強化。其三,中韓自貿區完成了所有的法定程序,將會給中韓兩國經貿關系注入動力和活力,並為中日韓自貿區的建立和周邊貿易擴大帶來新的增長機遇。其四,自2008年以來中國外向型企業調整已經大致完成,新的外向型企業在國際競爭力方面優勢有所加強。其五,如果人民幣納入SDR的過渡期沒有大的波動,控制恰當的話,目前人民幣的微幅貶值將有利於改善出口狀況。
第二篇!
2016年註定是一個轉型之年,也是需要耐心蟄伏的一年。目前經濟下滑明顯,在短時期內不會好轉。 在債務高企、產能過剩已無潛力出台大的刺激政策的背景下,通過貨幣超發進行需求刺激的凱恩斯主義行不通了。通過深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改善經濟運行質量是未來若干年的重點。
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目前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勞動力人口下降,逐步喪失人口紅利。 同時資金投入對經濟的刺激效率越來越低。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粗放型經濟已行不通。社會保障不足導致消費難以刺激,土地等生產要素被禁錮,市場機制失靈。在這種背景下,要實現破局,唯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主要是指扣除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投入貢獻後,由技術進步、管理水平、勞動力素質、要素使用效率等其他因素的改進與革新帶來的產出增加,反映了各生產要素的綜合利用效能,體現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是影響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的關鍵因素。經濟增長、人均收入和財富水平提高以及解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都要依賴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目前經濟形勢具體存在下列問題:
十三五時期勞動人口或繼續降低1000萬人以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貨幣工資年均增長13.2%,高於同期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1.1%的水平,勞動力成本增長已快於勞動生產率增長。這需要減員增效,同時通過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解決對勞動力的依賴。
資本邊際效率下降,從20008年到現在,每增加1元GDP需要增加的投資顯著上升。投資結構也不合理,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這需要通過供給側改革,出清落後產能。同時依靠一帶一路戰略,進行國際間的產能轉移,促進全球經濟的平衡以帶動更多需求。
制度瓶頸抑制資源配置效率,國有壟斷企業效率低下,同時由於各種壁壘影響了資源流動和經濟活力。國有企業缺乏退出機制,僵而不死、尾大不掉。既得利益集團影響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是未來攻堅的重點。但上層建築如何自己改革自己,是幾乎無法破解的難題。
2008年後我國杠桿率迅速上升,地方債存在局部風險。 加上房地產降溫,金融機構的壞賬上升都將成為未來發展中的地雷。銀行對企業的停貸抽貸會加速一些企業的死亡,民間借貸的不健全和高成本也無法為企業輸血,甚至還有讓其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因此需要政府簡政放權,深化物價改革,國企改革,使經濟運營真正市場化。降低企業納稅,為企業松綁,提升企業活力。
提高勞動力流動性和勞動力素質,需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以及企業用工制度,使勞動力市場化。需要進行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用工制度改革,增強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促進勞動力在地區、行業、企業之間自由流動,讓勞動力素質和市場來決定薪酬。只有勞動力市場化才能真正促使人才素質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優化配置。
通過農村土地流轉等改革,促進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解決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農民依靠土地流轉獲得的資金進行投資興業,可促進城鎮化,幫助穩定經濟的基本盤。土地的集中可促使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可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但沒有了土地就沒有了根基,這一過程不宜過急,需配合農民素質的提高,否則會帶來社會不穩定因素。從歷史的興衰看,經濟惡化產生的流民是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力量。會決定政權的存亡。目前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矛盾激化,群體性事件增多,很多地方出現一點就著的現象。促進社會發展必須先保證穩定和和諧,提高民眾幸福指數。
因人口結構問題帶來日益擴大的養老和醫療資金的缺口,目前只能依靠延遲退休,削減退休人員福利,提高在職人員繳費。這和人民群眾的需求是個矛盾,即便不進行這樣的改革,最終也會通過通貨膨脹降低購買力,形成實際上的轉移支付。其他出路只有通過養老全國統籌,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保資金。這將考驗政府能否放棄既得利益,藏富於民,配合經濟改革中國進民退,讓私人掌握經濟資源。
Ⅳ 社會經濟狀況
(一)人口狀況
2007 年底福建省總人口為 3581 萬人(不含金門、馬祖),人口密度為 295 人 / 平方千米,全省農業人口 2602.14 萬人,占總人口的 72.60%,鄉村勞動力人口 1499.96 萬人,占總人口的41.89%。
福建省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於廈門、漳州、泉州、莆田和福州 5 市。5 市土地面積僅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33.89%,其人口數則佔全省總人口數的 68.42%,人口密度達582 人 / 平方千米,而龍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和寧德市的土地面積總和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6.11%,人口數僅佔全省人口總數的 31.58%,人口密度僅為 138 人 / 平方千米。
2007 年底福建省人口性別構成為:男性 1809.84 萬人,占 51.54%;女性 1771.16 萬人,佔49.46%,男女比例為 1.02∶1。福建省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民族除漢族外,還有畲族、回族、滿族、苗族和高山族等少數民族,其中以畲族人口比例最大,主要分布於寧德市。
(二)經濟總量與產業結構
2007 年福建省國內生產總值為 9249.13 億元,比 2000 年增長 145.6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828 元,比 2000 年增長 131.45%;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10.83%、49.19% 和 39.98%,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在全省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比2000 年的 17.02% 降低了 6.19%;第二、第三產業生產總值所佔比重則分別比 2000 年的 43.26%和 39.73% 增加了 5.93% 和 0.25%;2007 年全省社會勞動生產率為 46655 元,比 2000 年增長103.93%。表明全省產業結構逐步得到調整,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逐步下降,第二、第三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提高,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農業結構
福 建 省 農、 林、 牧、 漁 業 結 構 由 2000 年 的 41%∶8%∶20%∶31% 調 整 為 2007 年 的42.29%∶7.45%∶21%∶29.27%,農業結構調整主要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1)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產品品質進一步提高。2007 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1201.05 千公頃,比上年下降 2.11%,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 990.13 千公頃,比上年下降 1.91%;糧食、經濟作物的種植結構由 2000 年的 65.46%∶34.54% 調整為 54.81%∶45.19%。2007 年糧食總產量為 635.06 萬噸,比上年減少 0.34%,油料總產量為 23.30 萬噸,比上年增長 0.34%;2007年甘蔗、蔬菜、茶葉、煙葉、水果和食用菌總產量分別達 56.36 萬噸、1376.10 萬噸、22.39 萬噸、12.48 萬噸、517.29 萬噸和 64.61 萬噸,其中,甘蔗產量比上年減少 2.99%,其餘各項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 1.32%、11.92%、1.20%、4.42% 和 10.01%。
(2)林業生產基本穩定。2007 年全省主要林產品產量略有增減,其中油桐籽產量 2.17 萬噸,比上年增長 4.51%;油茶籽產量 8.07 萬噸,比上年下降 0.6%;松脂產量 8.03 萬噸,比上年增長6.95%;竹筍干產量 18.19 萬噸,比上年增長 9.28%。
(3)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2007 年全省肉蛋奶總產量 206.19 萬噸,比上年增長 4.27%。其中,肉類總產 150.65 萬噸,下降 6.90%;禽蛋總產 39.69 萬噸,增長 7.50%;奶類總產 15.85 萬噸,下降 4.8%。
(4)漁業生產持續增長。2007 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 532 萬噸,比上年增長 1.61%。其中,海水產品產量 466.47 萬噸,比上年增長 1.08%;淡水產品產量 65.52 萬噸,比上年增長 5.48%。
(四)農業與農村經濟
2007 年福建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 1692.16 億元,按當年現行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4.2%,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產值分別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 42.29%、7.45%、21.00% 和29.27%,其中農業產值比上年增長 5.9%,林業產值增長 6.5%,牧業產值下降 3.6%,漁業產值增長 6.2%。2007 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 5467.08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632.33 元,增長 13.08%;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 2813.16 元,比 2000 年的 1844.27 元增長 52.54%。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情況詳見表 1-2。
表 1-2 2000 年、2007 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情況表
(五)城市與交通
隨著社會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福建省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省現有福州、廈門、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龍岩和寧德等 9 個設區市,福清等 14個縣級市,其中福州市為福建省省會,廈門市為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特區。2007 年 9 個設區市的合計人口為 884.71 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499.17 萬人,占 56.42%,以泉州、福州和廈門 3 市建成區的人口最多,3 市合計人口占 9 個設區市建成區總人口的 66.57%。
近年來,福建省交通運輸條件不斷完善。2007 年全省鐵路營業、公路通車和內河航道里程數分別達 1616 千米、86926 千米和 3245 千米,其中,鐵路營業及公路通車里程數分別比 2000年增加 11.14% 和 62.46%;鐵路客運和貨運量分別達 1911 萬人和 3595 萬噸,分別比 2000 年增加 33.81% 和 45.26%;公路客運和貨運量分別達 60088 萬人和 34829 萬噸,分別比 2000 年增加44.11% 和 51.93%;內河航道客運和貨運量分別達 1320 萬人和 12130 萬噸,分別比 2000 年增加81.82% 和 197.45%。全省現有福州、廈門、泉州、武夷山和沙縣 5 個空港,其中福州和廈門為國際空港,2007 年全省空港客運和貨運量分別達 924.92 萬人和 12.15 萬噸,比 2000 年分別提高161.83% 和 108.05%。2007 年全省主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總量達 23602.90 萬噸,比 2000 年提高239.90%,海上貨運主要集中於福州、廈門和泉州三大港口,貨物合計吞吐量達 20765.84 萬噸,占 2007 年全省主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總量的 87.98%。2000 年和 2007 年全省交通設施基本情況比較見表 1-3。
表 1-3 2000 年、2007 年福建省交通設施基本情況表單位:千米
Ⅳ 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發展速度:增長的下降有利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現階段避免GDP的兩位數發展,事關中版國的經權濟承載力。失業「慮」:失業多表示我國社會分配並不公平。通漲:我國近年CPI居高不下(5%),引起社會熱議,其實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GDP增速實際上是通脹率的3倍左右,有很多的支出盈餘。所以說,中國即使通脹率達到5%都沒有問題。」發展方式:我過發展方式並不合理(產業鏈中最低端,高耗能,高污染,社會效益低下),轉變發展方式,調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勢在必行。高房價:房價捆綁中國經濟,不能忽視,降緩房價,迫在眉睫。民生問題:要把經濟發展,表現在改善民生方面,解決廣大人民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面臨經濟發展突出狀況,找到彎路,方有出路,個人觀點,願,對你有幫助!
Ⅵ 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之現狀
中國現在經濟發展狀況再好也同你我沒多大關系。成果被貪官貪被角獸侵被賺家占。
Ⅶ 統計公報呈現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三大亮點是什麼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從經濟增長到結構調整,從社會保障到百姓生活,公報呈現了「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面貌。透過大量的數據,記者梳理了其中的三大亮點。三大亮點分別為,經濟增長提質,動能轉換加快以及群眾福祉增強。
——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2016年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其中農村地區普及率達到33.1%;移動互聯網接入量93.6億G,比上年增長123.7%;互聯網上網人數7.3億人,增加4299萬人。2016年,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6.2%;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
——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2016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0.5%和10.8%,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5和4.8個百分點;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量增長51.8%,新能源汽車增長40.0%,工業機器人增長30.4%。
——創業創新勢頭良好。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5500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全年授予境內發明專利權29.5萬件,比上年增長15.0%,境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
「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傳統動能減弱,新動能亟須培育推動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促進創新有序健康發展,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調動微觀主體積極性,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激發經濟活力,新的力量、新的動能不斷發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李曉超說。
亮點三:群眾福祉增強
改善群眾生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報顯示,過去一年,我國著力增進群眾福祉,取得積極成效。
脫貧攻堅方面,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准計算,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比上年實際增長8.4%,增速比全部農村居民收入快2.2個百分點。全年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58萬戶。
社會保障方面,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501萬人、375萬人和8257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分別為1480萬人、4577萬人和497萬人。全年資助562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3100萬人次。
此外,恩格爾系數繼續下降。2016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06萬套,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658萬套。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總體要求,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民生優先,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大力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奮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和公平,織牢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李曉超說。
Ⅷ 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
1、不管是中國或是外國,經濟問題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經濟學理論問題,經濟政策不可避免要受到政治、輿論的影響,所以,看待經濟政策的效果不能僅從經濟的層面來看;
2、中國的經濟問題短期來看是消費和投資的失衡問題,投資比重太高,消費能力不足;以前消費能力不足是通過美國等國外市場的消費來彌補,現在國外的需求沒了,增長自然就沒動力了;
3、短期消費能力跟不上怎麼辦?國家買單,所以4萬億投資。剛才說了,我國的市場問題是投資比重太高,那再投資豈不是雪上加霜;從長遠來看是這樣,但是正像前面所說,經濟政策不能只看理論效果;投資的結果,1)恢復市場信心;2)避免大規模失業,避免社會動盪;所以,政府幹預沒有錯,但如何調整干預後的不良影響才是問題的關鍵;藏富於民,內需推動才是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之本;
4、長期來看,經濟建設的配套條件(如體制問題)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此外,環境問題的愈演愈烈,究竟僅僅是經濟范圍內的一次掣肘,還是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一次徹底反思,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我國未來的經濟走向;
5、你提到的中國目前的經濟回升,其實連回升都算不上,揚湯止沸罷了,路漫漫其修遠兮,路真的還很遠……
Ⅸ 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一、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阿勒泰地區在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和區內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突出穩增長、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保障了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地區綜合實力有了提高,民生建設成效顯著,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增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62.94億元,擾察比上年增長12.00%(可比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50億元,增長4.00%;第二產業增加值76.61億元,增長15.70%;第三產業增加值53.83億元,增長12.40%。一、二、三產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19.95∶ 47.02∶ 33.03,其中第二產業所佔比重比2010年增加了3.5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比2010年下降了1.6個百分點,表明地區工業經濟、特別是礦業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的提升作用在增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6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88%。
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2010年上漲5.49%,其中居民食品價格上漲12.17%,為拉動居民消譽李困費價格指數上升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價格上漲6.0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5.62%。阿勒泰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2.21%,其中輕工業上漲9.59%,重工業10.2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49%。
阿勒泰地區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牧民標准化定居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11年底,累計實現牧民標准化定居1.224萬戶,定居5.3萬人,分別占牧民總戶數、總人口數的35%和36%。可見,牧民標准化定居工作任務仍很重。
全地區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57.61億元,比上年增長18.90%,完成礦業增加值52.07億元,增長17.25%,佔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的90.39%。表明礦業經濟在阿勒泰地區工業經濟發展中,仍保持一枝獨秀的態勢。
主要礦產品及深加工產品產量,原煤10.92萬噸,近6年來,首次突破10萬噸,比2010年增長147.80%。鐵礦石原礦量1415.06萬噸,同比增長19.90%。銅精粉21.81萬噸,同比增長 14.05%。高冰鎳 1.14萬噸,增長 55.09%。黃金 918.10千克,下降0.30%。
地區全口徑財政收入37.45億元,同比增長37.28%。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70億元,增長27.4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84億元,同比增長21.64%,其中二產完成投資60.08億元,占總投資的47.00%。說明二產投資佔了總投資的比例的近一半。人均可支配收入1.41萬元,比上年增長11.10%;農牧民純收入5726元,比上年增加11.44%。
地區對外貿易在出口貿易的強力推動下呈現增長態勢。全年地區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20%。其中:進口總額329萬美元,下降44.1%;出口總額8.6億美元,增長25.80%。
全年地區共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近4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0%,實現旅遊收入29.82億元,增長26.89%。
二、基礎設施建設概況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鐵路
就新疆而言,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重點項目,項目於2009年7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全長1776千米,同年11月4日奠基開工,預計5年後,一條新的鐵路大動脈將橫亘於我國西北甘肅、青海、新疆3省區。屆時,它將與現有蘭新鐵路一道拓寬三省區資源外運通道,破解運力緊張難題,並使我國向西開放進一步提速。
2009年10月奎北鐵路建成通車,福海—富蘊鐵路也於2013年年底開工建設。奎北鐵路建成慶念通車標志著阿勒泰地區結束了無火車的歷史,福海—吉木乃鐵路建設目前正在設計論證中。鐵路建設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與保護活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二)公路
地區主要道路有:干線公路17條,包括國道(216、217線)2條,省道10條、專用線5條,縣道37條,鄉道677條,村道283條,地方專用交通道6條,公路總里程8384千米。阿勒泰地區行署所在地阿勒泰市是國道216、217線起始點,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西線701千米,東線670千米,與烏魯木齊市航線距離450千米。
根據新疆公路網發展規劃,新疆將用15年時間建設「三橫二縱二環八通道」干線公路網(簡稱3228工程),其中涉及到阿勒泰地區的主要有四條:北屯—福海—克拉瑪依—奎屯—沙灘—阿拉爾—和田段,由國道217線部分線路和新疆沙漠公路組成;阿勒泰北屯 富蘊—大黃山—烏魯木齊與庫爾勒—若羌兩段,由國道216和國道218部分線路組成;北屯—烏圖布拉克—和布克賽爾—鐵廠溝—托里—阿拉山口 博樂段;北屯—福海—阜康段。
阿勒泰地區規劃建設道路。國道217線阿勒泰—布爾津段、哈巴河—阿黑吐別克公路、哈巴河—白哈巴公路、蒙庫—富蘊縣等工程全面開工。北屯—阿勒泰高速公路已列入國家高速公路建設規劃。
(三)航空
阿勒泰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型飛機,交通較為方便。阿勒泰機場擴建工程,計劃延長跑道400米,新建聯絡道一條,總投資1億元。建成後可確保波音737-700以上大型客機滿載起降,2009年已啟動方案研究。
喀納斯支線機場建成通航。喀納斯機場2007年開始啟用,距著名旅遊勝地喀納斯風景區68千米,與烏魯木齊空中距離482千米,是新疆繼那拉提機場之後新辟的第二個旅遊支線機場。2013年喀納斯機場可實現旅客吞吐量約22萬人次。
近年來,隨著富蘊縣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發,推動富蘊機場遷建,盡快使烏魯木齊—富蘊縣航線復航,對加快富蘊縣礦產和旅遊資源開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鞏固邊防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富蘊民用機場場址擬定於科普闊拉阿根場址,位於226省道與216國道岔路口西南側約3.5千米處,距離富蘊縣城中心直線距離約21千米。機場為國內民用支線機場,項目概算投資超過4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取得總參謀部意見及預可研階段需支持性的全部文件,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規劃司、投資司已完成項目的會簽工作,並於2011年11月16日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審查。
2011年全地區共完成貨物運輸量1324.99萬噸,比上年增長16.27%,完成貨物周轉量約22.44億噸千米,增長16.88%,運送旅客1447萬人次,增長9.36%,客運周轉量近11億人千米,增長9.6%。年末地區民用汽車保有量達3.28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約2.25萬輛。
(四)電力
阿勒泰地區電網是自治區一個相對獨立的電網,僅實現與全疆110千伏的弱聯。2006年底,全地區總裝機容量14.5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12.6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1.8萬千瓦(其中北屯火電廠1.2萬千瓦,吉木乃火電廠6000千瓦),火水電比例為1∶8。風電裝機0.105萬千瓦,最大發電量57508萬千瓦時,可承受的最大負荷12萬千瓦。
地區電網由四個相對獨立的電網構成,分別是阿勒泰地區電力公司電網、布爾津縣電力公司電網、可可托海礦區企業自備電網和兵團農十師電網。阿勒泰地區電力公司電網,可供調度的上網總裝機容量為10.07萬千瓦,售電量佔到全地區的52.52%,可承受最大負荷8.5萬千瓦,最大發電量25500萬千瓦時;布爾津縣電力公司電網可供調度的裝機容量1.85萬千瓦,可承受最大負荷1.4萬千瓦,最大發電量6000萬千瓦時;可可托海礦區企業自備電網,可供調度的水電廠裝機1.9萬千瓦,可承受的最大負荷1.6萬千瓦,最大發電量9858萬千瓦時;兵團農十師電網,裝機0.67萬千瓦,可承受的最大負荷5000萬千瓦,最大發電量3350萬千瓦時。全地區實現110千伏線路聯網,線路總長663千米,東至富蘊、青河縣,西至吉木乃、哈巴河縣,南面與塔城地區的和豐縣聯網。
(五)口岸建設
在阿勒泰地區,國家已批准開放4個一類口岸,即對蒙古的塔克什肯口岸(青河縣)和紅山嘴口岸(阿勒泰市),對哈薩克的吉木乃口岸(吉木乃縣)和阿黑吐別克口岸(哈巴河縣)。隨著阿勒泰地區口岸建設的不斷完善,將對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與保護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對礦產、旅遊等資源產業的發展的推動作用尤其顯著。
1.吉木乃口岸
位於吉木乃縣境內,與哈薩克國東哈州毗鄰,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
口岸的功能定位:是國家對哈國開放的一類通關口岸,是新疆乃至中國對中亞、歐洲貿易、倉儲物流、國際旅遊和以進出口落地貨物加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綜合型邊境陸路口岸。規劃到2015年,口岸年均過貨量80萬噸,出入境人員達50萬人次,進出口貿易總額25億美元。規劃至2025年,口岸過貨量150萬噸,出入境人員超過100萬人次。
吉木乃口岸距哈方邁哈布奇蓋口岸0.5千米,距齋桑縣60千米,距東哈州首府烏斯卡緬市500千米,距哈國首都阿斯塔納1300千米。吉木乃口岸是我國距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及哈俄兩國東部鐵路最近的口岸,比阿拉山口口岸至哈俄兩國東部鐵路近約500千米,是第二條歐亞大陸橋北線的重要支點。目前,吉木乃口岸已發展成為新疆對哈薩克陸路第3大口岸。吉木乃口岸為阿勒泰地區利用哈薩克齋桑湖區油氣資源提供了條件。
2.塔克什肯口岸
在青河縣境內,與蒙古科布多省毗鄰,為雙邊常年開放口岸。塔克什肯口岸距蒙方雅仁特口岸25千米,距布爾干縣城45千米,距科布多省會科布多市265千米,距蒙古首都烏蘭巴托1733千米。
口岸的功能定位:是國家對蒙古開放的一類口岸,是中國對蒙古及俄羅斯發展雙邊貿易的重要窗口,是以通關服務、邊境貿易、出口加工為主導的綜合型邊境陸路口岸。目前,塔克什肯口岸已發展成為新疆對蒙古的第一大口岸。
塔克什肯口岸工業加工區以盡快建成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為目標,規劃面積10平方千米,劃分為礦產品進口加工、畜產品進口加工、農副產品進出口加工、建材出口加工、輕工產品組裝等6個功能區,重點打造進口蒙古煤炭、銅等能源、礦產和畜產品資源深加工和產品出口加工基地。目前投資7000萬元的凱禹通國際物流園和投資3500萬元的鑫源商貿物流批發市場已完工,省道320線已完成改造升級。
3.紅山嘴口岸
位於福海縣境內,與蒙古巴彥烏列蓋省毗鄰,為雙邊季節性開放口岸。紅山嘴口岸距蒙方大洋口岸12千米,距巴彥烏列蓋省省會烏列蓋市180千米。是面向第三國開放、與俄羅斯實現陸路通商和旅遊的重點口岸。
口岸功能定位:是國家對蒙古開放的一類季節性雙邊通關口岸,是新疆乃至中國對蒙古、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開展大宗貨物貿易交流、環阿爾泰山旅遊業的一條重要通道。是以發展邊境貿易、存儲物流、國際旅遊的重要綜合型邊境陸路口岸。
4.阿黑吐別克口岸
位於哈巴河縣境內,與哈薩克東哈州毗鄰。1992年阿黑吐別克口岸開放,允許中哈兩國人員、交通工具和貨物通行,1998年實現臨時過貨。
口岸功能定位: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對哈薩克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
5.規劃建設的喀納斯口岸
規劃選址在布爾津縣境內。2009年10月,《中俄總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提出,要積極推進中俄天然氣領域合作,決定東西兩線天然氣管道同步啟動,並於2014年至2015年供氣。兩國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為開通對俄的喀納斯口岸,開辟我國引進俄羅斯能源、礦產和木材等資源的北向戰略通道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