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江山的經濟發展趨勢

江山的經濟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3-12 23:11:28

㈠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實行了重視沿海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沿海地區取得了先行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日益擴大,國家開始重視區域發展的合理布局,並著手對區域發展戰略進行調整。20世紀末,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種隱性的區域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如中部省份經濟地位日益邊緣化、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區的嚴重落後等[4]。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十一五」以來,國家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戰略出發,協調發展的政策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增長戰略版圖日臻完美。

(一)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了我國今後一段時期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是: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圖5-1)。

圖5-1 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示意圖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關鍵是要依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的要求,確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進而明確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發展重點、區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地區之間良性互動、地區間差距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5]。為此,2006年國務院啟動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2010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劃》,在國家層面上,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並明確了各自的范圍、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開發原則。

(1)國家優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率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發揮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作用。

(2)國家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增強產業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進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逐步建成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

(3)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等農業主產區要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努力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區。

(4)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態系統、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生態安全的國家限制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1300多處國家禁止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依法實施強制性保護,嚴禁各類開發活動,引導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二)區域發展前景

1.西部地區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國家政治安定、環境安全、資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也符合西部發展的要求。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西部地區,包括西藏、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12個省(區、市)。2008年,西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71.9%,人口佔全國的27.9%,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5%,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6.4%,原煤產量佔全國的44.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確定,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居於優先地位,今後10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是: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台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台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台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

會議明確了西部地區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1)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農牧業、現代工業和服務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使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西部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3)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兩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強西部大開發活力。

(4)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基礎,堅持開發和保護相互促進,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以重要經濟區為發展引擎,實行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提高西部大開發的綜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綜合交通網路、信息基礎設施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發展,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發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形成對周邊地區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新高地。

2.中部地區

中部崛起戰略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促進中部發展的重要舉措。中部地區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個省。2008年,中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10.7%,人口佔全國的27.1%,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8.7%,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1.0%,原煤產量佔全國的39.0%。

2009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規劃提出了2015年總體發展目標和2020年展望目標。規劃確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實現4項目標: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提高到48%;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有品牌、優勢企業、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大江大河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均超過9%。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確定了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

(1)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把中部地區打造成為高產穩產的糧食生產基地。到2020年,力爭使中部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3。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快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增加後備資源儲量。

(3)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4)建設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加快構建相互銜接、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

(5)以「兩縱兩橫」經濟帶和六大城市群為核心,加快重點地區發展。加快構建沿長江、沿隴海、沿京廣和沿京九「兩縱兩橫」經濟帶,形成支撐中部崛起、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大力發展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6)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高中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耕地保護,提高水資源利用綜合效益,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頭區、重點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嚴重區、自然保護區、調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態建設與保護;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綜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

(7)積極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8)以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快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

3.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南北方發展不均衡。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10個省(市)。2008年,東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9.5%,人口佔全國的36.7%,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54.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63.9%,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5.7%,原煤產量佔全國的9.7%。

東部地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生長點。在「率先發展」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戰略,東部地區將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動增長方式轉變,繼續充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角色,發揮領跑作用。2008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畫出東部地區的未來發展藍圖:《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等。

(1)珠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長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重要領域科技創新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區域內部發展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達到72%(核心區75%左右)。

(3)黃河三角洲地區: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趨於完善,水資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4)海峽西岸經濟區: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協調能力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4.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化工業的重要基地,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業副產品生產基地。東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3個省份。2008年,東北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8.2%,人口佔全國的8.3%,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4.3%,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6.9%,原煤產量佔全國的7.2%。

2009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提出了東北地區的發展重點:

(1)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哈大齊工業走廊、長吉圖經濟區加快發展,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產業基地。

(2)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東北地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開展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以水、電、路、氣等為重點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能源結構。

(5)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構建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由政府統籌部分准備金專項用於解決資源型城市環境治理等問題。在資源開采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的資源型城市開展可持續發展試點。

(6)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切實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沙化土地治理和礦山環境整治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松花江、遼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

㈡ 未來5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未來五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會越來越好,趨勢會越來越高,情況也會越來越好。因為國家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經濟也會迅速的。進步起來。

㈢ 浙江江山現在做什麼行業賺錢

江山市現在發展的真的很好,而且很多行業都有商機可以做的,你只要找個跟江山市市場能掛上鉤的產品就行了,不妨看看現在哪些生意做的人少,哪些生意大家容易接受,就可以去考慮做這類型的生意的,千萬不要做那種投入太大的項目,因為投入太大了,風險太高,一旦創業遇到問題,沒有做好,就很難翻身了。

㈣ 江山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慨述

江山經濟開發區
江山經濟開發區江東區1994年創辦以來,有效整合土地、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資源,龍頭帶動、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現,江東區已成為投資者創業的「熱土」。 2002年前後,電力變壓器、亞東電器等一批企業相繼落戶江山經濟開發區江東區,在各方努力下,一批生產散熱片、油箱、電磁線等配套企業也紛紛安家落戶,產業鏈不斷拉長,也實現了單純變壓器生產向輸變電產業的變,開發區內已有科潤電力、格林電器等規模機電企業15家,去年實現產值4.6億元。江東區內特色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其中規模企業有34家。
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產業集群。江東區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對電光源、機電、紡織服裝三大特色產業進行扶持,培育龍頭,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集聚度。在電力變壓器廠等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下,一批填充產業鏈缺失環節的配套企業紛紛進入江東區,目前區內機電產業有10多個品種100多個系列產品,全年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7億元。同時,紡織服裝業發展也日新月異。金江紡織、美伊服飾、貝特萊化纖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龍頭效應日益顯現,今年開發區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產值1.6億元。
主導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江山經濟開發區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06年1月至10月,僅江東區就實現工業總產值13.2億元,同比增長一倍多。
江山經濟開發區是2006年11月經省委、省政府確認的首批「山海協作示範區」,同時也是省科技廳授牌的「浙江省星火示範園」。十多年來,江山經濟開發區深入實施「興工強市、借力發展、特色推進」三大戰略,加快推進產業調整,著力培育特色產業,形成了以三友電子、雷士燈具、科潤電力、科力汽配、中數科技、晶遠光電等企業為代表的電光源、機電、太陽能發電等產業集群,是江山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平台和特色產業集聚的主基地。2012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66.47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規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8.76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7.86億元;完成基礎設施配套投資15136萬元;實現入庫稅收42520萬元,同比增長10.1%。已引進企業384家,其中已投產企業330家,規模企業92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已達25家,其中5億元以上企業2家,3-5億元企業4家,1-3億元企業19家,企業規模得到不斷壯大。同時,開發區還致力於引導企業進行科技提升和品牌建設,截止2012年,開發區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獲得馳名商標4個,擁有知名品牌(商標)21個,通過ISO4001認證的企業15家。
城南工業園位於市區南端,總規劃面積7.76平方公里。2001年開發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城南區將實行「退二進三」,逐步退出第二產業,重點發展第三產業,打造「城南新城」,為開發區其他區塊的開發籌集資金。目前,城南區「退二進三」取得重大突破,完成包括三友、雷士、顧家門業、江山變電科技等16家企業搬遷協議簽訂工作,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企業搬遷工作正在進行中。
江東工業園位於上余鎮大溪灘,2000年開始開發建設,總規劃面積7.78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4000畝,入園企業120多家,目前開發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提升工作,公建配套日趨完善。
山海協作示範園位於清湖鎮新塘底、農墾場區域,總規劃面積8.3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3.18平方公里,是江山市委市政府為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加快我市經濟快速發展而實施的一個重點項目。山海協作示範園建設工作於2007年6開始啟動,目前完成一期1261畝開發建設工作,引進企業23家,二期1390畝開發建設基本完成,已有17家企業落戶,並啟動三期1460畝開發建設。
江山市高新技術園位於虎山街道荷塘村附近,規劃中的杭長鐵路和新浙贛鐵路之間,周圍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坡為主,並有部分村莊、水體和基本農田。園區規劃用地面積7.5平方公里,高新技術園區擬實施江化公司搬遷,並同步招商發展科技含量高、投資密度大、有利於江化公司主導產品產業鏈延伸的上下游產品企業。現通往園區主幹道高新東路已啟動建設。
蓮華山工業園位於江山市域中部,離江山城區20公里,緊鄰205國道、46省道、黃衢南高速、滬昆電氣化鐵路和規劃中的麗江上高速、江山港四級航道,交通便利,園區總規劃面積23.71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4.28平方公里,按照 「高起點規劃、高檔次建設、高標准配套、高要求管理」的總體要求,現已完成整個園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和啟動區6000多畝的土地預徵收工作。其中啟動區一期連片1000多畝的各項基本配套建設已基本完成並已順利推出招商,齊嘉消防、福臨旺家裝飾材料、等首批6家投資億元以上的企業已簽約落戶。並於2010年成功納入省級產業集聚大平台。按照「一年打基礎、二年基本完成啟動區框架建設,三年基本完成啟動區開發建設任務」的總體開發進度要求,2012年,園區著重連片推進啟動區二期2000多畝的開發建設,已開始大規模招商。

閱讀全文

與江山的經濟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