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時日本的經濟狀況
二戰前的大正時期,日本利用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獲取的利益,大量進行國內建設,因此這個時期日本相對和平並且生活質量相對較高。
而到了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經濟瀕於崩潰,此時日本生活水平低下,社會矛盾尖銳,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入軍隊,嚴重刺激了日本軍隊的畸形發展,為了擺脫經濟危機以及轉移社會毛隊矛盾,日本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大肆掠奪中國資源,國內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但是一般消費品的生產卻開始放緩。
到了1941年,由於戰爭持續時間過長,日本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日本日益激增的經濟需求,在北進蘇聯受挫後,日本把軍事重點轉向太平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通過先發制人,侵佔東南亞大部,初步完成了組建「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國內經濟得到了短暫的發展,日本軍方以此為契機,使日本工業經濟從半戰爭狀態徹底轉型為戰爭狀態!
到了二戰的中後期,由於各大戰場上日軍主力相繼被殲滅,戰爭主動權徹底喪失,再加上美國對日本的無差別轟炸和封鎖,日本生活品生產基本進入了停止狀態。至此,瀕死的日本開始了最後的瘋狂,徹底進入了窮兵黷武的發展模式。自明治時期以來所積累的財富消耗一空。
一個負責民生經濟的日本將軍曾在日記里這樣寫道:「至日本投降時整個日本只剩下了兩種人——死人和瀕死的人,日本平面能吃進嘴裡的就只有子彈啦。」
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經濟是如何高速發展的
在中國,日本有力地排擠了英國,其對華貿易額所佔比重由1913年的18.9%躍升至1918年的38.6%,即使在英國的殖民地印度、馬來半島和自治領澳大利亞,也遍地日貨。1914至1919年,日本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四倍,出口增長了三倍以上,外貿盈餘和海運收入累計達32億日元以上,日本還由戰前的長期入超國一躍成為大量出超國,由昔日的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
Ⅲ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概況,經濟增長模式,詳細,越細越好!
1914年7月,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第一改善。明治初期以來的日本進出口貿易向以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時的日本,剛剛結束了歷入超居壓閩多數,1912年逆差1.2億日元,時45年的明治時代(1868—1912年),步入1913年為1.4億日元。1915年起一躍而轉為大正時期(1912一1926年)。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非常重視教育,1872年政府頒布了全國統一的學制,強制推行小學義務教育。1947年又進行教育改革,將義務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達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達到7.2%。在人才結構方面,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調整教育重點。在經濟恢復時期,為了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作為重點;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就把培養中級技術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70年代以後,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政府又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由於日本長期堅持「教育先行」的戰略,為經濟發展保證了人才資源。
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日本的國家干預方式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特點,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據日本的特點,一方面採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另一方面確立「貿易立國」的戰略,積極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資本輸出。在引進先進技術方面,政府重視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甚至利用產業間諜來獲取科技情報資料;同時在50年代實施審批制度,對引進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導,以避免重復引進,節約外匯。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的經濟實力和外匯支付能力加強,政府在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鬆。日本引進技術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實際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國家處於經濟恢復時期,主要引進電力、鋼鐵、汽車、造船、機械製造等基礎產業部門的傳統成套設備和技術。5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60年代初開始,逐漸轉向以購買專利為主來引進新興技術。從7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實現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又以引進尖端技術為主。為了對引進技術進行吸收改造,日本企業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吸引優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改革創新。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195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不過45億美元,1960年就達到近85億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億美元,1970年躍升至近382億美元。資本輸出1970年累計達67.9億美元。
長期堅持推行高積累、高投資和強化資本積累的政策,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運行機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內容之一。高積累的基礎是高剝削率、高儲蓄率和低福利。戰後日本工人的工資水平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低,而且增長速度遠遠低於勞動生產率。相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日本民眾的家庭儲蓄率(即家庭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卻是最高的,由家庭儲蓄形成的投資約占社會投資總額的1/3。此外,政府也進行巨額投資,60年代政府投資佔到國內投資總額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約30%。私人投資和國家投資兩者相加,使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1955年的17 030億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億日元,30年內增長50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3左右,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資本的投資效率也一直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劇增長的投資推動了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Ⅳ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的經濟有怎樣的影響
中國:一戰期間,西方各國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控制,而且因為戰爭的消耗,版需要大量的從國外進口權物資,這使得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因而有了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一戰結束後,這個黃金時代不可避免地曇花一現。
日本:作為戰勝國,日本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擴大了自身的利益。
韓國:老實說專門經濟方面的影響不太清楚,只知道一戰對韓國政治的影響,資料引用如下:
三一運動(
Ⅳ 在一戰時,日本有參加嗎在1929--1933年期間爆發了經濟危機,日本有受到影響嗎
一戰期間日本參加了協約國集團,於1914年借對德宣戰之機強佔中國山東膠州灣。
1929--1933年全球經濟危機日本受到了影響,為了盡快轉移國內矛盾是日本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主要原因之一。
Ⅵ 地理課上我聽老師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中國與日本經濟實力相當,可是現在日本經濟卻如此發達,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中國與日本經濟實力相當還是有區別的,當時日本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已經是一個帝國主義的國家了,其潛力不可小看,反觀中國政治上北洋軍閥統治下四分五裂經濟上一戰後雖然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但工業分布不合理且輕工業和重工業嚴重比例失衡,還受到「三座大山」的壓迫(帝國主義雖然在此時忙於戰爭,但壓迫還是有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時我國還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所以使我國沒有抓住機會導致我國現在落後於日本 我們應該學習日本,因為他們在面臨挑戰時沒有自大而是勇於學習,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ps:還是去找你的老師問一下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_^ ——休伯利安
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沖擊的影響是什麼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沖擊,其主要有如下表現 如下:(1)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內壞,世界工業生產全容面下跌。(2)全球貿易嚴重萎縮,國際金本位制瓦解。(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實力上發生了顯著變化。與美國、日本大發戰爭財促使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形成鮮明對照,英國、法國、德國的綜合經濟實力都遭到嚴重削弱。一戰的歷史作用在於它開啟了歐洲霸權的削弱進程。一戰本來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沖突激化而發生的,結果卻孕育了新的更大矛盾和沖突,進一步加劇了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成為引發二戰的原因之一。
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各國 經濟 影響
中國:一戰期間,西方各國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控制,而且因為戰爭的消耗,需要大量的從國外進口物資,這使得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因而有了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一戰結束後,這個黃金時代不可避免地曇花一現。
日本:作為戰勝國,日本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擴大了自身的利益。
韓國:老實說專門經濟方面的影響不太清楚,只知道一戰對韓國政治的影響,資料引用如下:
三一運動(삼일운동,March 1st movement),為韓國在日韓並合之後發起的獨立運動,由於發起日為1919年3月1日而得名,也被稱為「獨立萬歲運動」。在南韓與北韓,三月一日都是紀念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和會時,由於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包括反殖民的民族自決原則,鼓舞當時在日本留學的朝鮮學生。當時由於朝鮮高宗過逝,而高宗是受到日本方面毒殺的傳聞廣泛流傳,使得除了留學生之外,本土的基督教、佛教與天道教也予以犟力呼應,並且決定於三月三日發表獨立宣言。
1919年3月1日,在首爾市中心的公園中有三十三名韓國獨立運動參與者,發表了「獨立宣言」,引起了一般市民的跟隨與騷動,群眾並且高呼「獨立萬歲」的口號並舉辦示威遊行,同日平壤也發生了示威活動,之後運\動遍布全朝鮮半島,朝鮮總督府便決定予以鎮壓,至於有多少人死亡目前仍然是難以統計。其中最有名的殉難者為柳寬順。但是朝鮮總督府的鎮壓並沒有成功;可是本土的韓國獨立運動也受到不小的沖擊,之後不少獨立運\動參與者亡命國外,或改采武裝革命方式從事獨立運動。當然也有人轉為親日派。而日本統治朝鮮半島的方式也因三一運\動,改為文治主義為主的懷柔政策。(引用自網路)
Ⅸ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日本是一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具有濃厚的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傳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畸形發展的日本暴露了其內在結構的脆弱而開始面臨危機。在日本國內,資本主義陷入了全面的社會危機。
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經濟方面,舊的國際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歐洲經濟脆弱,而美國卻由戰前的負債國變為債權國。其他列強對它的負債數約達20億英鎊。美國還控制了世界黃金儲備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