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浙江溫州市的經濟發展如何
我覺得浙江溫州市的經濟發展還是比較不錯的。而且整體上的城市也比較先進。
Ⅱ 溫州的經濟情況如何
中國雙擁模範城 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鎖都 中國鞋都 中國制筆之都 中國皮都
中國教玩具之都 中國合成革之都 中國五金潔具之都
中國汽摩配之都 中國塑編之都 中國紐扣之都
中國禮品城中國楊梅之鄉 中國特產之鄉 中國茶葉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烏牛早之鄉 中國拉鏈之鄉 中國席草之鄉 中國泵閥之鄉
中國羊棲菜之鄉 中國甌柑之鄉 中國馬蹄筍之鄉 中國四季柚之鄉 中國蘑菇之鄉 中國紫菜之鄉
中國牡蠣之鄉 中國泥蚶之鄉 中國文蛤之鄉 中國花蚶之鄉
中國印刷城 中國電器城 中國禮品城 中國男裝名城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 中國膠鞋名城
中國商務禮品生產基地 中國鯊魚加工基地 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 中國塑料薄膜生產基地
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 中國鞋都女鞋基地 中國不銹鋼無縫管生產基地 中國眼鏡生產基地
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 中國鑽頭產業基地 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
中國休閑鞋生產基地 中國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集散中心 中國數學家之鄉
溫州的」第一」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13:45改革開放以來,溫州民營經濟創造了眾多的全國第一,畫出了一道充滿活力的發展軌跡。
▲ 1980年 頒發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 1980年 蒼南縣金鄉鎮信用社率先實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創建「東方第一紐扣市場」的永嘉橋頭紐扣市場
▲ 1984年 由26個農民自願入股創辦全國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甌海登山鞋廠
▲ 1984年 集資興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溫州龍港鎮
▲ 1986年 全國最早創辦由集體、個人集資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東風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頒布第一個民營企業的地方性規章《溫州私人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 1987年 頒布第一個關於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規章《溫州市關於農村股份合作企業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 1988年 起草中國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橋墩門啤酒廠章程》
▲ 1991年 蒼南縣農民合股創辦以經營專線航班為主的全國首家航運包機公司
▲ 1991年 創辦第一個私人跨國農業公司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康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設全國第一條股份制鐵路金溫鐵路
▲ 2003年 溫州煙具協會贏得中國加入WTO以後的第一個技術貿易壁壘案
▲ 2004年 聯合8家民企組建中國第一家無區域限制的民營財團——中瑞財團控股有限公司
▲ 2004年 正泰集團作為民營企業第一個獲中國企業經營管理領域最高獎「全國質量管理獎」
可想而知溫州的經濟怎樣咯
Ⅲ 溫州的發展與歷史
概述
溫州位於中國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屬的地級市,為沿海港口城市,簡稱甌,別稱鹿城。擁有面積11784平方千米,轄海域11000平方千米。
中國雙擁模範城 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鎖都 中國鞋都 中國制筆之都 中國皮都 中國低壓電器之都
中國教玩具之都 中國合成革之都 中國五金潔具之都
中國汽摩配之都 中國塑編之都 中國紐扣之都 溫州風光中國禮品城中國楊梅之鄉 中國特產之鄉 中國茶葉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烏牛早之鄉 中國拉鏈之鄉 中國席草之鄉 中國泵閥之鄉
中國羊棲菜之鄉 中國甌柑之鄉 中國馬蹄筍之鄉 中國四季柚之鄉 中國蘑菇之鄉 中國紫菜之鄉
中國牡蠣之鄉 中國泥蚶之鄉 中國文蛤之鄉 中國花蚶之鄉
中國印刷城 中國電器城 中國禮品城 中國男裝名城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 中國膠鞋名城
中國商務禮品生產基地 中國鯊魚加工基地 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 中國塑料薄膜生產基地
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 中國鞋都女鞋基地 中國不銹鋼無縫管生產基地 中國眼鏡生產基地
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 中國鑽頭產業基地 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
中國休閑鞋生產基地 中國防爆電器生產基地 中國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集散中心 中國數學家之鄉
游泳之鄉 國際象棋城 武術之鄉 中國象棋之鄉
溫州的」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民營經濟創造了眾多的全國第一,畫出了一道充滿活力的發展軌跡。
▲ 1980年 頒發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 1980年 蒼南縣金鄉鎮信用社率先實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創建「東方第一紐扣市場」的永嘉橋頭紐扣市場
▲ 1984年 由26個農民自願入股創辦全國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甌海登山鞋廠
▲ 1984年 集資興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溫州龍港鎮
▲ 1986年 全國最早創辦由集體、個人集資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東風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頒布第一個民營企業的地方性規章《溫州私人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 1987年 頒布第一個關於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規章《溫州市關於農村股份合作企業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 1988年 起草中國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橋墩門啤酒廠章程》
▲ 1991年 蒼南縣農民合股創辦以經營專線航班為主的全國首家航運包機公司
▲ 1991年 創辦第一個私人跨國農業公司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康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設全國第一條股份制鐵路金溫鐵路
▲ 2003年 溫州煙具協會贏得中國加入WTO以後的第一個技術貿易壁壘案
▲ 2004年 聯合8家民企組建中國第一家無區域限制的民營財團——中瑞財團控股有限公司
▲ 2004年 正泰集團作為民營企業第一個獲中國企業經營管理領域最高獎「全國質量管理獎」
▲ 2008年 溫州市首個大型藝術論壇——《集雅藝術論壇》正式開通並獲得國內書畫界的一致好評
▲ 2009年 《溫州人論壇談論溫州人》正式開通
Ⅳ 溫州經濟主要是什麼產業
截止目前,根據2018年溫州市生產總值分析,溫州經濟主要是第三產業。其當年度生產總值(GDP)6006.2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41.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7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84.9億元,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2.4∶39.6∶58.0,以第三產業為主。
以溫州甌海區為例,2019年其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加大,產業結構日趨優化。該區推行『優二強三』『三產興區』『服務業興區』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僅19年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7625戶,其中,新增服務業6691戶,占所有新增市場主體的90.64%。
(4)溫州經濟發展概述擴展閱讀
2018年溫州第三產業經濟發展情況介紹
①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2.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0.3%,工業投資和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0.4%和8.5%。159個全省集中開工項目全部進場施工,省「152」工程落地開工42個。
②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4.9%。房屋施工面積4866.8萬平方米,增長3.1%;商品房銷售面積1165.8萬平方米,增長8.9%。
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37.1億元,比上年增長9.0%。從城鄉消費情況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800.8億元,增長8.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36.3億元,增長9.4%。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2845億元,增長8.1%;餐飲收入492.1億元,增長14.5%。
全市網路零售額1968.2億元,增長25.5%;居民網路消費額1127.5億元,增長24.4%。
④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9.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3.4%,日用品類增長2.2%,中西葯品類增長29.1%,通訊器材類增長25.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1.3%,化妝品類增長22.5%。
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41.1%,傢具類增長42.3%,汽車類同比零增長,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5.3%。
⑤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191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8%;實現旅遊總收入13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接待國內遊客11861萬人次,實現收入1315.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9%和19.2%;接待海外遊客56萬人次,實現海外創匯2.9億美元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州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溫州甌海在冊市場主體創歷史新高 上半年第三產業增長占
Ⅳ 溫州概況
溫州簡介
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是浙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國首批14個
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全國首批13個農村改革試驗區之一,是全國18個港口城市之
一,是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是中國綜合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的試點城
市,也是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試點城市之一。全市轄三區兩市六縣,陸地總
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50多萬,其中市區人口190多萬。
溫州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東無嚴寒,夏少酷暑。全年平均氣溫
18.8℃,全年平均降雨量1922毫米,作物年可三熟,素稱"魚米之鄉"。經濟作物有茶葉
、柑桔、楊梅、甘蔗等160餘種。西部山區有大量的林木產品和動植物資源。溫州海
域廣闊,漁場有洞頭、南麂、樂清灣等處。海產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等370餘種
,淺溪灘塗主要養殖蝦、蟹、蟶、蛤等水產品。
溫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郡,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先民在
這里勞動生息。這里風光秀麗,擁有雁盪山、楠溪江兩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有烏岩嶺、南麂島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仙岩、瑤溪、寨寮溪,玉蒼山等七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蒲壯所城、玉海樓兩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人才輩
出,代有名家,南宗時形成永嘉事功學派;近現代陣黼宸、孫詒讓、夏鼐、夏承燾
、蘇步青等人為我國教育文化和科技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里還是浙江省的著名
僑鄉,全市有華僑華人3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溫州位處我國黃金海岸線的中部,交通通信事業發達。溫州海岸線長達355公里
,港口條件優越,是一個集河口港、海灣港於一體的綜合性天然良港,為浙南、閩
北貨物進出的咽喉。是全國20個主樞紐港之一。溫州機場已開辟60條國內航線,並
開通了與香港、澳門的地區航線。溫州火車站是我國第一條股份制合資建設鐵路--
--金溫鐵路的終點站,旅客列車可直達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國內主要城市。
溫州市已經成為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公路運輸四通八達,104國道和330
國道貫穿南北,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高速公路溫州段正在建設之中。溫州郵政通
信事業迅猛發展。至2002年,全市電信業務總量達49.3億元,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容量
200多萬門,列全國地級城市前茅。溫州城市供水供電設施日益完善。電力建設已同
華東電網連接,澤雅水庫、珊溪水利樞紐工程相繼建成,城市日供水量達45萬多噸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溫州把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同本地實際相結合,率先
發展家庭工業、專業市場和個體私營經濟,率先進行市場取向改革,率先開展以股
份合作制為重點的企業制度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路子,取得了溫
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改革開放20年來,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
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翻了5至6番。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
總值1055億元, 工業總產值2270億元,財政總收入126.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34
.54億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1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091元。
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溫州區域經濟呈現了五個鮮明的特色:一是靈活的
市場機製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機制靈活,是溫州的最大優勢,溫州的先發性優
勢主要也在於此,它始終使溫州經濟保持生機和活力。二是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經
濟成為國民經濟的骨幹。全市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經濟佔了70%以上的比重。三是
社會投入成為建設資金來源的主渠道。2002年,全市用於基礎設施投資的90.9億元
資金,用於文化教育設施建設的20.89億元資金,主要是靠社會來籌集、來投入的。
四是小城鎮的崛起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全市建制鎮從改革開放前的18個增加
到現在的146個。五是敢闖市場的溫州人成為溫州發展的獨特優勢。講到底,溫州經
濟是溫州人經濟,是老百姓經濟。走南闖北的溫州人在全國、在世界各地建起了眾
多的溫州城、溫州街、溫州村、溫州店,把溫州經濟與全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緊密
聯系在一起。現在,溫州人已經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一個特殊的群體,"溫州"兩
個字已經成為一種品牌、一種文化、一種無形資產。
Ⅵ 請分析溫州經濟的現狀和前景,以及未來應該走的發展道路。
溫州經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發展起來,經濟總量和社會經濟各方面指標在近年來有重要的發展,具體的數值我在這里就不統計與比較,大家可以查看溫州政府部門統計數值,因為,我國已經加入WTO國際貿易組織,這倆年,溫州的傳統產業和勞動力密集產業如服裝,皮鞋,打火機等產業,受到比較嚴重的貿易堡壘影響,但是,具有溫州精神和頑強創業奮斗意志的溫州企業家,和歷屆溫州政府的努力正確施政形成基礎,政府,社會,企業共同合作努力,所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溫州經濟總量和各方面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近年來沒有萎縮,每年在穩定進步。溫州現在經濟發展的狀態是保穩促調,創新活力,政企聯動,政府領導親自下企業訪問和解決發展中困難。各產業在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產品革新,整體提升等方面在努力實施措施,無論從那方面分析比較,溫州經濟發展是看好!溫州經濟未來走的道路,應按照實踐,科學發展,特別是政府部門要大力創新服務機制和方法,適應經濟社會與企業的發展進步是關鍵,溫州民營經濟各產業按照「新,專,精,特,」產品經濟發展道路,要適應社會經濟各領域發展需求是目標,經濟發展是離不開人的思想觀念改變,民營企業家和企業主要創新觀念,加強學習,提高知識水平素質很重要,溫州有300萬外地員工,大家同心同德,對企業發展也很重要,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社會各建設和環境及其各相關聯系發展因素都應該同步發展,這樣,溫州經濟發展就有可靠的保障基礎,就有走向逐步穩定的發展道路。本回答僅是個人研究看法,提供參考!
Ⅶ 龍灣區的經濟概況
2013年,龍灣區實現生產總值482億元,同比增長9.4%;財政總收入55.8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7億元,分別增長3.7%、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7億元,增長10%;出口總額28.6億美元,增長5.5%。其中區本級實現生產總值306.9億元,同比增長9.2%;財政總收入37.6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1億元,分別增長7.4%、10.5%;出口總額18.9億美元,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9.1億元,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8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717元,分別增長9.1%、9.8%;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1.97%、6.17%、4.56%和6.4%,節能降耗超額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2013年,龍灣區使用政府應急轉貸資金4.1億元,發放中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2.25億元,處置銀行不良貸款15.37億元。全年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16.17億元,增長24.3%,其中限上工業投資39.37億元,增長68.9%。全市首家農村商業銀行、首家科技小額貸款公司正式開業,創成省專利權質押融資試點區,引進銀行1家,新增貸款36.39億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清理轉而未供4684畝、供而未用3834畝,墾造耕地2415畝,收儲土地613畝,出讓工業用地1015畝、商服住宅用地407畝。
2013年,空港新區貝普科技等38個項目開工,康德萊器械等6個項目投產,溫州市物聯網產業園一期投用,海洋科技創業園完成主體工程。新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5件,通過省級知識產權示範區驗收,獲批省級創新型試點城區。榮獲「中國建築電器產業基地」國字型大小金名片,新增省著名商標4枚、省名牌產品2個。實現三產增加值100.6億元,增長10.3%,服務業佔三次產業比重達32.8%。溫州金屬現代物流中心、溫州國際機電城、奧瑪爾國際購物中心等項目實現開工,建設總部大樓完成主體工程,溫州金屬大廈投入使用。溫州科技城、源大創業園獲評省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區。
Ⅷ 溫州經濟發展嗎
對於溫州來說,「溫州經濟」和「溫州人經濟」完全不一樣。。。
溫州經濟是政府的錢,溫州人經濟是溫州百姓的錢。。
感覺溫州人的錢比政府的錢還多。。。經濟當然在發展~~
Ⅸ 溫州是如何發展,富裕起來的
有專家將溫州人獲得成功的模式,總結為「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說到底,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溫州模式」和「蘇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爭論圍繞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發展市場經濟還是堅持計劃經濟。在「溫州模式」興起之初,提倡「市場經濟」還是「違禁」的,居主流地位的觀念是,必須堅持計劃經濟,而且計劃經濟必須「為主」,市場(還談不上「市場經濟」)只能「為輔」。「溫州模式」之所以最終被認同,是因為經過不斷的實踐,反復的思考。人們從「溫州模式」的實踐中看到,與僵化的計劃經濟相反,市場經濟充滿了活力,效率很高。市場經濟植根於溫州,溫州經濟的發展便加快了,就業的途徑拓寬了,市場供給豐富了,人民迅速地富起來了,政府財政的日子也好過了。
第二,「溫州模式」說到底,是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的模式。「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爭論圍繞的另一關鍵問題就是,如何看待發展民營經濟。當時居主流的觀念是,即使在農村發展非農產業也必須以發展集體經濟為主,只能讓民營經濟起「補充作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經過包括「溫州模式」實踐在內的不斷的實踐,反復的思考,人們終於認識到,要發展市場經濟就必須發展民營經濟,沒有民營經濟就沒有市場經濟,民營經濟或者說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具有很強的利益激勵和約束機制。溫州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符合人們要求致富和追求過好生活的願望。「溫州模式」的實踐證明,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的結果,在利益的激勵下,蘊藏在群眾中的巨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便可煥發出來,轉化成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無須政府的安排和鞭策,也不依賴政府,人們自己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求致富之路、發展之路,按照市場的變化去配置資源,在市場的壓力下去提高效率,並自己承擔風險。
第三,在關於「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的爭論中,人們對「溫州模式」貶斥最多的問題之一是市場的無序。確實,在溫州出現過大量違反市場規則的現象,溫州的商品一度成為假冒偽劣商品的代名詞。柳市生產的偽劣低壓電器給用戶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損失,遭到中央有關部門的通報,並受到國務院聯合檢查組的檢查。這種市場的無序狀況理應受到譴責和處罰。但也要指出,在計劃經濟秩序依舊占統治地位,市場經濟秩序尚未建立的情況下,溫州率先突破計劃經濟的「秩序」發展市場經濟,一度出現市場無序是必然的,人們對溫州一些企業違反市場規則的種種無序現象嚴加譴責,也是正確的。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當時許多人是帶著長期生活在計劃經濟秩序中形成的觀念來看溫州的,他們把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如競爭、投機、長途販運)也看作是無序,而加以否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溫州人自己也漸漸認識到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逐漸糾正了自己的行為,轉而注重產品質量,重視市場信譽。同時人們也逐漸習慣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從而改變了對「溫州模式」的看法,認同了「溫州模式」。此後「溫州模式」迅速在各地移植和推廣,各地民營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甚至連長時間堅持以發展集體經濟為主的「蘇南模式」地區(主要是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也逐漸放棄原有模式向「溫州模式」轉變。當然,各地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先有後,有快有慢,差別很大,有些地方民營經濟發展得很不錯,有些地方則還未發展起來。實際上,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並不容易,而且各地條件也相差很大。從各地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的情況來看,我認為,有幾點需要指出來。
第一,「溫州模式」的最可貴之點在於,溫州人有很強的致富慾望和創業精神。這與溫州的地理環境、歷史和傳統有很大的關系。溫州地處沿海,早在1876年,根據《中英煙台條約》的附約,就開辟為對外通商口岸。這使溫州有著久遠的經商傳統、開放傳統和手工業製造技能,而且有廣泛的海外關系,因此商業文化或者說市場經濟文化較為發達。溫州人不安於現狀,不墨守成規,不甘於貧困。為了追求財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他們不辭艱辛,善於學習,敢於冒險,勇於進取,無論到那裡都能紮根,生存,發展。而在不少地方,特別是內地的一些地方,歷史上就未經歷過市場經濟的洗禮,或很少與市場接觸,農業文化根深蒂固,計劃經濟的秩序又成為不可逾越的成規,以致人們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態度等方面與溫州人相差甚大,甚至截然相反,只要我們親身到一些地區特別是邊遠山區看看,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差距有多大。在這些地方要移植「溫州模式」,發展民營經濟絕非易事。溫州人能夠不遠千里到異地他鄉開發廊,辦服裝店,甚至擺修鞋攤,設法尋找賺錢的機會,而當地人卻對眼前的機會視而不見,或者雖然看到了,卻不屑於干,不願意干,或者不會干卻又不去學。當然,有了溫州的經驗,以及在全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下,這一切都在改變之中,不過需要經歷較長的過程。因此,各地在學習溫州經驗,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首先要學習和培育市場經濟文化,學習溫州人的創業精神。
第二,一些地方在移植「溫州模式」以發展民營經濟時,往往注意給民營經濟以各種優惠,這在民營經濟剛起步時可能有必要,但從溫州的經驗看,要發展民營經濟,最重要的是要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適宜的寬松的環境,讓人們自己去闖,去創業,去承擔風險。要知道,在「溫州模式」興起之初,溫州幹部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很大,也做過一些不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事,例如,曾把最早創業的「八大王」投入了監獄。但不久,在溫州市場經濟的特定環境的影響下,派到溫州去「滅火」的幹部,經過實地考察,反而給民營經濟助燃。那時,在異常困難的條件下,溫州市政府不可能給民營經濟以優惠,但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卻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環境,民營經濟之火才越燒越旺。而在有些地方,民營經濟也曾點燃過星星之火,但卻沒能燃燒起來。現在,各地都在提倡發展民營經濟,可是許多地方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並不好,當地政府並不懂得在市場經濟下自己應該做什麼和怎樣做。或者是政府管得太多,不放手;或者是步步設卡,處處干預;或者是把民營經濟當作「唐僧肉」,各個部門都去「吃」一口。
第三,在溫州,在民營經濟的發展中確實出過不少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是嚴重的。究其原因有民營經濟自身行為不規范的問題,也有外部環境不規范的問題。對此應從歷史的角度、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並採用正確的辦法去解決。試想,如果當年在處理柳市製造和銷售偽劣低壓電器問題時,一棍子將其打死,也就不會有今天中國電器之都的柳市;同樣,如果當時不嚴加整頓,不實施「質量立市,名牌興市」的方針,也不會有今天中國電器之都的柳市。可見,各地在學習「溫州模式」、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如何對待民營經濟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值得注意。有的地方一看到民營經濟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把民營經濟看作漆黑一團,借整頓之名,將其封殺,更多的地方則是從本地的狹隘利益、短期的利益出發,對嚴重破壞市場規則的民營企業(如製造假冒偽劣商品者),肆意包庇,甚至縱容,這樣,民營經濟同樣會走上絕路,因為在混亂的市場環境中不可能造就優秀的民營企業。然而遺憾的是,許多地方政府尚未認識這個道理,他們應該從「溫州模式」的經驗教訓中獲得教益。這里還要指出的是,雖然「溫州模式」現在已得到普遍認同,但它以往有過現今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溫州模式」也需要進一步發展,這是各地在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時更應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