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最初來於1972年提出,指自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認為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隨著發展問題的進一步暴露以及認識的加深,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認識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經濟的發展(更不是經濟增長的意思),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四大支柱是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只有四個方面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B. 怎樣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在確保在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條件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把節水、節能、節材、節地與環保、降耗、增效結合起來,發展農業和國企改革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提高對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應關注一下方面。
一.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須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適度適宜、合理節約。
二.解決潛藏在空間格局和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費問題。有效的節能減排必須以工業相對集中為前提,工業相對集中才能產生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催生集群創新,不斷產生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減少物質消耗。
三.培育靜脈產業,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民眾對循環經濟體系的理解目前還處於表層,基本理解為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系統一樣,如果把工業製造系統比作人體的動脈系統,那麼,我們使用過的工業製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則應如人體的靜脈系統一樣。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靜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四.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解決自主創新成果和人才的匱乏問題。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必須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
五.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了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
六.從我國能源結構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 七.低碳經濟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國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對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言,關鍵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我國經濟的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C. 談談對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看法。
《中國21世紀議程》認為,在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提倡適度消費和清潔生產,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持資源基礎,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即經濟發展不但要有量的擴張、也要有質的改善。現在為大家介紹由湖南大學統計學系陳長華同志提出的一套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供參考。該指標體系共分七類指標:
一、經濟規模。包括人均GDP、GDP增長率。
二、經濟效益。包括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勞動生產率、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三廢排放量。
三、經濟結構。包括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GDP比重。
四、經濟發展外向度。包括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利用外資佔GDP比重。
五、經濟推動力。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出口增長率。
六、科技教育能力。包括文肓(半文盲)率、教育支出佔GDP比重、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數、科技和研發經費佔GDP比重。
七、環境治理保護力度。包括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總產出比率、保護區面積率。
D. 談談你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
可持續發展被定義為:「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出現: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確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共同發表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1987年以布倫特蘭夫人為首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表了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這份報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續發展概念,並對之做出了比較系統的闡述,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有100多種,但被廣泛接受影響最大的仍是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定義。該報告中,可持續發展被定義為:「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包括兩個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國人們的基本需要,應將此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限制的概念,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2]涵蓋范圍包括國際、區域、地方及特定界別的層面,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系,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1981年,美國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資源基礎和開發再生能源來實現可持續發展。1992年6月,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文件。隨後,中國政府編制了《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首次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確定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的戰略。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
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
作為一個指導人類走向21世紀的發展理論,它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環境保護.它將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已經成為一個有關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性戰略.具體地說:
(1)在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而不是以環境保護為名取消經濟增長,因為經濟發展是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基礎.但可持續發展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可持續發展要求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徵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以提高經濟活動中的效益、節約資源和減少廢物.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可持續發展在經濟方面的體現.
(2)在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保證以可持續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和環境成本,使人類的發展控制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因此,可持續發展強調了發展是有限制的,沒有限制就沒有發展的持續.生態可持續發展同樣強調環境保護,但不同於以往將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對立的做法,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轉變發展模式,從人類發展的源頭、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3)在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可持續發展強調社會公平是環境保護得以實現的機制和目標.可持續發展指出世界各國的發展階段可以不同,發展的具體目標也各不相同,但發展的本質應包括改善人類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一個保障人們平等、自由、教育、人權和免受暴力的社會環境.這就是說,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可持續是基礎,生態可持續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才是目的.下一世紀人類應該共同追求的是以人為本位的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E. 如何理解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
我國人口多,資源緊張,環境問題嚴重,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保持國民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基本方針是:一方面繼續推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增長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另一方面,加強資源開發管理,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依法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F. 論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准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 而人類卻產生了盲目樂觀的情緒,好像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經濟也在盲目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後果也日趨嚴重,全人類的明天將是什麼樣子呢?悲觀主義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響了警鍾。人們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研究我國現今的經濟形勢,分析經濟發展與社會和生態的關系,尋求一條相互協調的發展道路--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
引言:所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社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總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經濟方面的具體化。 一、 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和研究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決定了以可持續研究對象的發展經濟學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關系。從經濟方面來講,傳統經濟也就是傳統社會生產方式、人類自身關系及其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反映。 如在傳統經濟中,受人與自然對抗認識的支配,那些非市場化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不被作為經濟資源和財富看待的,並日認為它們的供給是無限的,不考慮經濟活動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不斷增長的經濟財富作為經濟學追求的目標,由於傳統發展思想和理論指導,產生了嚴重的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的不良惡果,如它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短缺,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產生了產品分配中嚴重的兩極分化,並由此引起了國際間和國內各種政治關系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難以持續,而且人類的生存面臨著嚴峻的姚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必然要對傳統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方式進行反思,以尋求能滿足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生存(這是人類社會的最大福利目標)和發展的道路,因此也就產生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 比如:中國加入WTO以後,這使得中國利用外資的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2005年中國得到100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投資,而20世紀最後10年中國吸引的外資大約是2500億美元。如果中國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給外商投資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資作為實施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還有對中國內部經濟調整作了很大影響,促進了各種大型工程的實施。 二、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 經濟發展主要是以價值來表現,並以價值的變化來反映其規模變化的,但僅考慮價值的變化而不考慮其他的變化,那麼經濟發展很可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經濟發展,在注重價值分析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其他方方面面,將它們與價值分析結合起來。 人們知道,在傳統再生產分析中只考慮價值的生產與平衡,只要價值的生產是以擴大的方式進行、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該生產、經濟就能正常進行,但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則不僅要求價值生產的擴大和各部分之間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價值的生產與其他各種流量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這種比例的要求更嚴格,如果達不到這種要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難以進行下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就是因為其他各種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變化不能滿足其要求的產物,所以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與其他環境相適應。 保持經濟系統穩定和發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資源輸入經濟系統的量,超過了自然系統再生產這些能量和自然資源的速度,就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結果。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為傳統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與能量消耗的速度,超過自然界再生產它們速度,使經濟發展難以長久持續的結果。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一項共同事業,實現這項事業對我國來講更顯重要和迫切。因為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更惡劣,資源短缺狀況更嚴重,所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為強烈。研究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條件、因難、思路和途徑等、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淺析 1、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經濟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問題,自然也就成為阻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所以這些問題仍然可以看作是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生態環境的破壞與發展經濟的矛盾尚未解決; ②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資源短缺嚴重; ③技術創新能力低,尤其是企業的技術能力創新低,技術轉化的速度慢; ④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遠遠滿足不了經濟可持續須發展得要求; ⑤教育體制落後和投入不足; ⑥人口增長較快且不合理; ⑦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⑧收入分配的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⑨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不盡符合經濟可持續發是的要求。 2、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存在的機遇 雖然存在以上許多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和問題,國際形勢也對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有利的機遇。 2.1 內部條件 我國生態環境己惡劣到十分嚴重的程度,這雖然是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但它也迫使我國必須實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換,只有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才能持續,如再不進行水資源的保護,不僅北方傳統缺水地區全因水資源短缺而制約經濟發展,即使南方富水地區也會因水資源污染而產生水資源短缺並制約經濟發展等。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快速的經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對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意識有了很大提高,愛護環境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為並願意為環境保護付出代價;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從而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資本積累有了較大增長,整體技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得到加強,發展意識正在改變,正由傳統的追求經濟的數量擴張,轉變為追求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正從原來以犧牲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來換取經濟增長,轉變為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甚至可以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而犧牲一定的增長速度,或者是通過以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來換取生態資本和資源資本;正在對科技制度、教育體制、司法體制、幹部體制、市場體制、財政金融體制、外貿體制、分配體制、政治體制等進行重大的改革,制度創新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這種制度創新中,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開始得到加強,一些制約或阻礙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區域經濟發展和分配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正開始著手解決等,都說明我國存在著許多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2.2 外部條件 外部方面也存在許多有利於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在國際生態環境和資源一體比的作用下,發達國家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方面的技術轉移條件會放鬆,全面加強對發展中國家這些方面的援助,這會加強我國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和節約技術開發的時間和資金。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為我國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提供了有效手段,它將使這一艱巨任務變得簡捷而有效,極大地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質量,以低成本完成龐大的教育任務等等。 國際經濟一體化產生的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消費示範效應,雖然會對後者的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並降低其積累率,但由此也會加速這些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推動經濟快速增長。正是在這種消費同步性的作用下,使發達國家許多剛產生的一些消費方式及相應的產業部門也在我國同步產生,如西方近些年剛誕生的網路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就幾乎都在我國同時產生,這些情況也說明,我國較強的技術力量,使我國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跳躍能力,這種能力為我國的一些產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動能。 從長期看它對我國是不利的,但從短期看,它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的轉移和質量的提高,進行資本積累,提高國際競爭力等是有促進作用的。我國巨大而有潛力的市場.成為吸引新技術和新產業在我國落戶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如果善加利用這個條件將促進我國新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從而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的發展差距。我國是技術後進國家,並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縮短我國的發展時間,節約大量的技術開發資金,同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必經歷技術創新國那樣長的經濟衰退過程和技術創新過程。 雖然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的並存局面,但冷靜和客觀地分析後,必然會得到挑戰大於機遇的結論,因此如何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機遇成為現實,就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四、 經濟可持續發展刻不容緩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其發展模式是什麼,卻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因為如果僅僅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社會公平公正、公眾參與等這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範式而沒有特定的戰略模式,是難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而特定的模式與經濟發展過程在不同的國情中是不同的,如對公平與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對它們的理解也就不同,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保護方式與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還必須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特定模式。 2、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態環境和資源滿足不了傳統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實現生態環境省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這方面的工作,在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與世界各國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生態環境的嚴酷程度和資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需要,成為我國最緊迫的任務。 備注: 參考資料: 1. 湖南省統計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解析與能力評價. 2004-07-26 2. 章家恩;駱世明.面性循環經濟的農業現代化轉型.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04 3. 洪旭,胡旺陽,楊錫懷. 發展循環經濟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006, (06) 4. 喬穎,可持續發展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功能. 2006, (02) 5. 赫麗萍.可持續發展的哲學思考——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可持續發展問題.
G. 如何理解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全球環境的共識。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的奮斗目標。用「可持續發展」概念界定「經濟體系」的性質,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的質量,體現了我們所要建立的經濟體系是與自然、社會相和諧,具有長久、活躍的發展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產業的比例仍不協調,工業結構層次偏低,重點產業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智力投入不足,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正是從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發,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的持久競爭力,始終保持城市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思路。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三次產業協調。經濟體系中的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必須要形成較為合理的比例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依次興起是產業結構成長的必然規律。當代經濟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這是由需求與效率兩個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即對一產、二產產品的需求呈不斷減小趨勢,而一、二、三產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態勢,兩者的結合導致了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的變化。背離這一規律,各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各門類之間不能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極易導致各類要素資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經濟增長的基礎變得脆弱,發展出現大起大落。目前,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先進城市的第一產業比例在5%以下,第二產業在40%左右,第三產業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9.6:50.4:40,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應在提升一產內部結構的同時調減一產比重,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努力增加三產的比重,做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我市有500多萬農村人口,調減一產比重並不是單純地壓縮規模,而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配置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我市目前人均GDP為2565美元,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加速起飛的階段,必須進一步發展製造業,重點是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扭轉結構過「輕」過「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並通過中介產業的發育,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工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二、骨幹突出。一個城市的經濟體系中如果擁有若干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幹行業和企業,就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產業的成長有賴骨乾的支撐,骨幹行業、骨幹企業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以大規模的產能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能級,大規模的利稅壯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產業結構和檔次的主導力量。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指出,絕大多數國家成功的產業都是由企業集群組成的,在企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與適度競爭是該集群內單個企業與整個企業集群保持活力與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業集團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40%,實現利稅佔50%左右;「九五」期間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產值佔6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是如果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來審視,我市的骨幹企業規模偏小、骨幹行業「點高面低」,尚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三家;整體效益不佳,百元產值利潤率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對少數優勢企業的依賴較大。有鑒於此,今後應在繼續扶持「十大」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世界500強進軍的同時,迅速提升「十強」企業,並積極培育後備企業,形成梯度發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強大企業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搞好環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企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骨幹行業,使經濟體系的發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撐力量。
三、特色明顯。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重點產業和產品必須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特點,才能培育差異性優勢,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縱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歷程,各地在經濟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戰略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造成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教訓相當深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立足自己城市的實際,用自身鮮活的個性和特色來標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產業的成長性和市場需求的前景確定戰略主導產業。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及其城市,發展特色產業和強勢產業,是實現後發優勢、搶佔世界經濟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路徑選擇。我市確定的發展港口、旅遊、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電子家電、石油化工、汽車機車船舶集裝箱製造、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產業,也是骨幹產業。今後要堅持「以港興市」戰略,著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把青島建成世界著名海濱度假城市;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把青島建成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產業城。抓好大項目是建設四大工業基地的關鍵,要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盡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國際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的生產基地,力爭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在全球范圍營銷,不斷提高經濟體系融入世界經濟的緊密度,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席捲世界的浪潮。它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球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擴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資、消費和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抓住全球范圍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製造業轉移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盡快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前來投資,有利於改變和提升我們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擴大消費,有利於我們的產品和企業直接走進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對於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市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貿依存度已達92.2%(在地原則),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20億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在青生產經營。但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對外開放的規模和質量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缺乏產業龍頭項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尚未形成在國際具有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中心。今後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引進更多的世界知名企業,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努力建設現代化的製造業中心,在世界產業鏈條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要構築起牢固的城市經濟安全體系,防範和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五、資源消耗遞減。21世紀經濟的發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老路,自然資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終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應不斷下降,知識、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的依靠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必然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不斷下降,最終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都主動遵循「非對稱性零增長」理論,盡快有序地通過實現三大「零增長」,達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目標,即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 (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因此,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必須按照「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長」的要求,逐步遞減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盡快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實質是減少有形的物質投入,增加無形的知識、智力投入。當前知識、智力已經成為比原材料、資本、體力型勞動力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例如美國微軟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幾種軟體產品,裝入造價低廉的光碟、磁碟中,一張就可賣到數百、數千元,其產品成本絕大部分是由知識型勞動力成本、核心技術研發成本構成的,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島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今後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實現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抵消和克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通過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值人力資本,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六、環境發展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為代價,必須實現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帶來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生態破壞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威脅人類自身的難題,並呈加劇的態勢,這也是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不可交換、買賣,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逆轉,環境的再生代價巨大。如果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最後勢必會使一個地方喪失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條件,一時的經濟增長最終也會停滯甚至倒退。更何況,在當今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環境壁壘」日益森嚴,如果我們不能實現環境發展同步,就無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同樣會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改善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按照「環境發展同步」的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經濟資本與環境資本並重,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結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誘導環境友好型項目和產業群的建設,從開發和建設的源頭控制破壞生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零污染」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反映環境價值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環保投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七、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在經濟體系中,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要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一個成熟的地方經濟體系中,大企業的作用是「1+3」,一方面為政府提供主要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成為集聚優勢產業、集聚高新技術和招商引資的平台;中小企業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定位不同,但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導致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不佳。據統計,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個數占總數的88%,從業人員佔58%,但利稅總額僅佔29.5%,虧損額卻佔到56.2%,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合理有序的分工協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低,勢必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後在積極發展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技術進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在一些特殊產品、特定領域的獨有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集團在技術、人員培訓上對中小企業予以指導、扶持,在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培育產業鏈條,形成良性互動、共存共榮的局面。
H. 談談你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認識
可持續發展是指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人類在選擇生活方式時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的過度消耗及人口不斷膨脹、自然環境被破壞,使得自然已經很難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人類唯一的選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I. 談談你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解
下面是較權威的解釋 希望對您有用「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全球環境的共識。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的奮斗目標。用「可持續發展」概念界定「經濟體系」的性質,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的質量,體現了我們所要建立的經濟體系是與自然、社會相和諧,具有長久、活躍的發展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產業的比例仍不協調,工業結構層次偏低,重點產業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智力投入不足,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正是從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發,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的持久競爭力,始終保持城市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思路。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三次產業協調。經濟體系中的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必須要形成較為合理的比例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依次興起是產業結構成長的必然規律。當代經濟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這是由需求與效率兩個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即對一產、二產產品的需求呈不斷減小趨勢,而一、二、三產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態勢,兩者的結合導致了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的變化。背離這一規律,各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各門類之間不能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極易導致各類要素資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經濟增長的基礎變得脆弱,發展出現大起大落。目前,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先進城市的第一產業比例在5%以下,第二產業在40%左右,第三產業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9.6:50.4:40,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應在提升一產內部結構的同時調減一產比重,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努力增加三產的比重,做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我市有500多萬農村人口,調減一產比重並不是單純地壓縮規模,而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配置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我市目前人均GDP為2565美元,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加速起飛的階段,必須進一步發展製造業,重點是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扭轉結構過「輕」過「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並通過中介產業的發育,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工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二、骨幹突出。一個城市的經濟體系中如果擁有若干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幹行業和企業,就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產業的成長有賴骨乾的支撐,骨幹行業、骨幹企業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以大規模的產能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能級,大規模的利稅壯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產業結構和檔次的主導力量。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指出,絕大多數國家成功的產業都是由企業集群組成的,在企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與適度競爭是該集群內單個企業與整個企業集群保持活力與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業集團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40%,實現利稅佔50%左右;「九五」期間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產值佔6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是如果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來審視,我市的骨幹企業規模偏小、骨幹行業「點高面低」,尚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三家;整體效益不佳,百元產值利潤率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對少數優勢企業的依賴較大。有鑒於此,今後應在繼續扶持「十大」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世界500強進軍的同時,迅速提升「十強」企業,並積極培育後備企業,形成梯度發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強大企業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搞好環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企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骨幹行業,使經濟體系的發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撐力量。
三、特色明顯。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重點產業和產品必須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特點,才能培育差異性優勢,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縱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歷程,各地在經濟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戰略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造成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教訓相當深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立足自己城市的實際,用自身鮮活的個性和特色來標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產業的成長性和市場需求的前景確定戰略主導產業。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及其城市,發展特色產業和強勢產業,是實現後發優勢、搶佔世界經濟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路徑選擇。我市確定的發展港口、旅遊、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電子家電、石油化工、汽車機車船舶集裝箱製造、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產業,也是骨幹產業。今後要堅持「以港興市」戰略,著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把青島建成世界著名海濱度假城市;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把青島建成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產業城。抓好大項目是建設四大工業基地的關鍵,要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盡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國際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的生產基地,力爭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在全球范圍營銷,不斷提高經濟體系融入世界經濟的緊密度,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席捲世界的浪潮。它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球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擴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資、消費和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抓住全球范圍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製造業轉移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盡快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前來投資,有利於改變和提升我們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擴大消費,有利於我們的產品和企業直接走進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對於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市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貿依存度已達92.2%(在地原則),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20億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在青生產經營。但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對外開放的規模和質量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缺乏產業龍頭項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尚未形成在國際具有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中心。今後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引進更多的世界知名企業,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努力建設現代化的製造業中心,在世界產業鏈條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要構築起牢固的城市經濟安全體系,防範和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五、資源消耗遞減。21世紀經濟的發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老路,自然資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終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應不斷下降,知識、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的依靠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必然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不斷下降,最終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都主動遵循「非對稱性零增長」理論,盡快有序地通過實現三大「零增長」,達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目標,即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 (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因此,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必須按照「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長」的要求,逐步遞減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盡快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實質是減少有形的物質投入,增加無形的知識、智力投入。當前知識、智力已經成為比原材料、資本、體力型勞動力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例如美國微軟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幾種軟體產品,裝入造價低廉的光碟、磁碟中,一張就可賣到數百、數千元,其產品成本絕大部分是由知識型勞動力成本、核心技術研發成本構成的,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島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今後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實現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抵消和克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通過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值人力資本,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六、環境發展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為代價,必須實現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帶來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生態破壞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威脅人類自身的難題,並呈加劇的態勢,這也是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不可交換、買賣,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逆轉,環境的再生代價巨大。如果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最後勢必會使一個地方喪失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條件,一時的經濟增長最終也會停滯甚至倒退。更何況,在當今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環境壁壘」日益森嚴,如果我們不能實現環境發展同步,就無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同樣會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改善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按照「環境發展同步」的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經濟資本與環境資本並重,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結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誘導環境友好型項目和產業群的建設,從開發和建設的源頭控制破壞生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零污染」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反映環境價值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環保投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七、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在經濟體系中,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要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一個成熟的地方經濟體系中,大企業的作用是「1+3」,一方面為政府提供主要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成為集聚優勢產業、集聚高新技術和招商引資的平台;中小企業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定位不同,但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導致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不佳。據統計,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個數占總數的88%,從業人員佔58%,但利稅總額僅佔29.5%,虧損額卻佔到56.2%,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合理有序的分工協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低,勢必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後在積極發展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技術進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在一些特殊產品、特定領域的獨有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集團在技術、人員培訓上對中小企業予以指導、扶持,在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培育產業鏈條,形成良性互動、共存共榮的局面。
J.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http://www.uzz.e.cn/dlx/ie-classroom/environment/wykj/main08005.htm
可持續經濟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中國21世紀議程》認為,在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提倡適度消費和清潔生產,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持資源基礎,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即經濟發展不但要有量的擴張、也要有質的改善。現在為大家介紹由湖南大學統計學系陳長華同志提出的一套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供參考。該指標體系共分七類指標:
一、經濟規模。包括人均GDP、GDP增長率。
二、經濟效益。包括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勞動生產率、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三廢排放量。
三、經濟結構。包括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GDP比重。
四、經濟發展外向度。包括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利用外資佔GDP比重。
五、經濟推動力。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出口增長率。
六、科技教育能力。包括文肓(半文盲)率、教育支出佔GDP比重、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數、科技和研發經費佔GDP比重。
七、環境治理保護力度。包括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總產出比率、保護區面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