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費主義的危害有哪些
盡管消費主義在客觀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卻也無法掩蓋其與生俱來的負面影響。
(1)消費主義加劇了享樂主義價值觀的盛行。消費主義崇尚物質佔有、過分追求物質享受的特徵決定了在消費主義被廣為接受的同時,享樂主義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無數人的生活態度。一方面,表現在人們對奢侈品的追捧上。享用一餐三十萬元的黃金宴,擁有3輛不同顏色的限量版勞斯萊斯……這些發生在中國富人階層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越奢侈享樂越能夠得到他人的羨慕與追捧。當前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國內還存在貧富不均的情況下,富裕階層對奢侈品表現出的高度熱情和強大購買力,讓發達國家的富人們都自愧不如。另一方面,吃喝玩樂盛行。在一些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裡,賭博成風、麻將盛行,在人們的心中吃喝玩樂已經成為幸福的代名詞。賭博投機、食用珍稀保護動物……這些消費在給人們帶來一些滿足感的同時,也悄無聲息地將人類引往墮落。
(2)消費主義助長了功利主義的社會風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個人價值追求走向功利。在消費主義的支配下,人們不僅渴望和追求物質佔有,還希望在短期內實現財富的快速積累,以滿足立即消費、享樂的需求。在這種急功近利的文化氛圍中,很多人失去了平常心,不願意再踏踏實實的學習、工作,不能再旁若無物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學生選擇專業不是根據興趣愛好,而是考慮將來是否能賺大錢;公務員報考冷熱不均,有權或有錢的部門甚至出現「萬人選一」的場面;商人不腳踏實地打造品牌,卻盤算著如何日進斗金,甚至為了營利踐踏道德與法律……理想信念的缺失,給了消費主義以可乘之機,而消費主義的流行又加劇了理想信念的進一步荒蕪。就這樣,人們在功利主義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二是大眾文化變得功利低俗。所謂大眾文化,就是被社會大眾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中,人們不僅把高消費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更將其作為了一種社會評價標准。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物質主義、功利主義堂而皇之地盛行起來。在這些價值觀的作用下,人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鑒賞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那些發人深省、蘊含哲理的文化作品往往得不到人們的重視,而一些製作粗糙、以低級趣味和無聊游戲支撐的綜藝節目卻倍受追捧,收視率飆升。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有心人」藉此作為追求名利的舞台,曾經有位嘉賓在某著名相親節目中就坦率直言:寧願在寶馬車後座哭泣,也不要在自行車後微笑。而觀眾們認知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下降,又導致大眾文化走向功利。因為在市場經濟的邏輯下,文化精英們要堅持高雅的文化理念,他們的作品可能連公開發表的機會也沒有。所以,高雅的社會文化被邊緣化,而一些庸俗、低俗的文化卻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3)消費主義加深了環境危機和生態失衡。消費主義刺激經濟的增長,是依靠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模式來實現的,這一模式是建立在地球自然資源無限的假設之上。但是這個假設在根本上就是錯誤的。人類的物慾無限,而資源是有限的。消費主義帶來的表面繁榮掩蓋不了自然資源不斷枯竭和眾多物種瀕臨滅絕的事實。
一是浪費愈加嚴重。消費主義所倡導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讓人們不斷產生新的物質需要,不斷購買新的產品,而且這種「新」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變「舊」而遭到淘汰。這種新的物質需要,也不是人們的真正需要,它往往突破了正常、適宜的界限,是被誘惑產生的一種「虛假需要」。這樣的「需要」被不斷地創造出來,必然大幅度增加對商品的需求量,相應地就會造成資源的巨大消耗。
二是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進一步加劇。消費主義是建立在大量的生產和過度消費的基礎上。一方面,由於人類的擴張,使得許多野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被侵佔、破壞、污染,有的甚至消失。而人類的貪婪也加劇了對珍稀動植物的獵殺、攫取,導致更多的動植物滅絕或處於瀕危狀態。另一方面,高消費所廢棄的垃圾嚴重污染了環境。事實證明消費主義所激發的人類慾望遠遠超出了地球資源的負荷能力,廢棄的垃圾也大大超過了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
⑵ 基於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北美消費者的行為分析
呵呵,怎麼和我們的題目是一樣的啊
⑶ 什麼是物質主義世界觀,他的價值來源是什麼
世界觀是指處在什麼樣的位置、用什麼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事物,它是人對事物的判斷的反應。它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世界觀具有實踐性,人的世界觀是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不斷優化的。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根據對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可將它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類型,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⑷ 物質主義為什麼如此盛行
原標題: 大講台 □陶東風 物質主義熱潮伴隨公共性衰落 上世紀末,美女作家衛慧在《我的生活美學》中寫道:「我也許無法回答時代深處那些重大的問題,但我願意成為這種情緒化的年輕孩子的代言人,讓小說與搖滾、黑唇膏、烈酒、飆車、信用卡等共同描繪慾望一代形而上的表情。」 衛慧所謂「慾望一代」大約是指比她小的那些「80後」、「90後」們,他們「沒有上一輩的重負,沒有歷史的陰影」。「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他們都不願意負太大的責任。」這種不要責任和沉重,重要享樂和輕松的「慾望一代」的「生活美學」,可以恰當地稱之為物質主義。最近熱播的郭敬明的《小時代》,通過奢侈品和美色對這種物質主義生活美學做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這種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的物質主義熱潮並不僅僅表現為對奢侈品的極度鍾愛,對物質慾望、身體快感的無度追求,對個人內心隱秘經驗的變態迷戀,它實際上還伴隨公共性的衰落:對公共事物的冷漠,政治參與熱情的衰退,公共人際交往的萎縮。凡此種種,共同構成了1990年以來大眾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語境。 90年代躲進「密室」背叛80年代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0年年末,中國社會經歷了一場類似西方的「祛魅」或曰世俗化運動,我們稱之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平等、理性交往意義上的公共領域開始興起,關於真理標准、人道主義、主體性的討論是其標志性事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世俗化否定了「文革」時期的貧困崇拜,肯定了物質生活的合理性。雖然這個世俗化浪潮同樣伴隨個性覺醒、個人主義以及物質生活的合法化,但它們並不意味著公共生活的衰退,恰恰相反,建立在祛魅(「思想解放」)基礎上的新公共性的生成,是以覺醒了的個人為誕生標志的。 我們必須在這個積極世俗化的框架中思考和肯定80年代初期出現的中國大眾文化的進步意義。新時期出現的最早的大眾文化,大概是從港台傳入的鄧麗君的流行歌曲開始的。對於從單一「革命文化」中長大的那個時代的青年人,聽到這些歌曲真是如沐春風,其震撼力、親切感難以言表,這種感受具有深刻的公共性。這些所謂「靡靡之音」是對極權式禁慾文化的反動,它不但極大地繁榮了當時中國老百姓單調貧乏的文化生活,而且喚醒了人性。在這個意義上,它與新啟蒙和人道主義思潮在精神上無疑是極為一致的,可以說,它通過自己的方式呼應和推動了思想界、理論界的新啟蒙和人道主義思潮。 成千上萬喜歡鄧麗君的民眾並沒有因為喜歡她的「靡靡之音」而疏離公共世界,恰恰相反,這種「靡靡之音」和別的文化思潮一起培養了既具有自主性、獨立人格,又積極關注公共事務的新穎個體。可以說,80年代的大眾文化對於公共領域的建構功不可沒。 但從90年代初開始,中國的世俗化開始發生畸變,開始向去公共化方向傾斜。中國社會雖然依然是一個世俗社會,然此世俗已非彼世俗。1990年以來的世俗是一個物質主義的世俗,是盛行身體美學與自戀文化的世俗。個人主義依然流行,但「個人」的內涵已經發生變化:關注身體超過關注精神,熱心隱私超過熱心公務。一種變態的物質主義與自戀人格開始彌漫開來。 可以說,1990年以來的大眾文化是以通過躲進「鐵門」重重的個人「密室」或燈紅酒綠的KTV包房的方式背叛了80年代。因此,這種畸變的世俗化恰恰意味著公共世界的死亡。人們不僅失去了對於彼岸、來世的信仰,同時也失去了對公共世界的信仰,回到了身體化的個人自我,以封閉的自己與自己的私密關系代替了自我與他人積極交往。 著眼於重新激活公共精神 畸形的世俗化在堅持原有意識形態的同時吸納了消費主義,鼓勵國民把精力投入到日常消費:理財治家、崇拜明星、追逐時尚、健美塑身、迷戀名牌,等等,對公共世界的腐敗和愚蠢視而不見。當大眾也包括數量眾多的知識分子,沉迷在傳媒打造的日常生活審美圖景、沉迷在去政治化的自我想像和個性想像時,真正值得關懷的重大公共問題由於進入不了傳媒,而被逐出了現實。 這樣的世俗化可能導致一個最糟糕的結果:實際上我們目前生活在一個急需爭取與擴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推進公民的政治參與的社會環境里,而大家都在那裡津津樂道地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熱衷於美容化妝,打造自己合乎時尚的身體,這有點滑稽與悲哀。有理由認為:在今天,我們最應該警惕和擔心的,就是出現一種只有所謂消費「自由」的畸形社會。這才是當今中國消費文化、大眾文化背後隱藏的最嚴重誤區。
⑸ 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區別
物質主義。根據牛津字典的解釋,物質主義為:「全心沉迷於追求物質的需求與慾望,導致忽視精神層面的生活方式,對物質的興趣完全表現在生活方式、意見及行為上」。
消費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中普遍流行的一種社會價值觀現象,是指導和調節人們在消費方面的行動和關系的原則、思想、願望、情緒及相應的實踐的總稱。其主要原則是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並把這些當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價值。它是當今庸俗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科學領域中,因知識傳統對消費主義有不同的定義與詮釋,如綠色消費主義、消費者保護、消費者運動、消費者權益等等。
⑹ 中國後物質主義消費時代
後物質主義時代消費的沉淪與喧嘩
詩哲魂
後物質主義對於全球化的世界浸透,是消解人類精神世界堅定的信仰與簡朴的生活方式;同時,它也在充分的利用世界有限資源,鼓勵社會快速增長財富的經濟自殺行為,重新分配現有生態資源與破壞環境。在全球化推廣與蔓延一種狂熱的消費主義思潮,使人們按照全球一體化單一生活方式和標准享受幸福的快感。
超過了個人實際消費能力,追求過度消費為特徵,是後物質主義在全球化過程中最顯著的特點。大量消耗生態資源和破壞環境為先導的人類奢侈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生活基本模式。它造就了一個永不熄滅的消費之火,燃燒著人們所有積累起來的社會財富。當人們絲毫都沒有興趣關心後代人的財富與環境時,人類的消費主義文化現象就迫使人們選擇快速的死亡與毀滅結局。這是直接表達消費主義階段後物質化時代的悲觀意識,也是人們對於代際財富麻木不仁標致。
人們對於後物質時代提供的商品,在全球化市場上被貿易交換、被強制消費的肯定。人們只關注它直接消費感受與效果,並不關心它的回收和對環境產生的污染,以及過度消費對整個生態平衡的影響。消費主義至上是當代社會所遵循的基本理念。過度消耗個人實際能力需求的商品,是現代國際社會通行的後物質主義的生活態度。其中也隱含或者說包裝著另一種追求生活品質與質量的喙頭。在消費喧嘩的世界中,商品世界提供的享受與佔有,讓人們沉淪其中樂不思蜀。人們無力擺脫受商品時尚控制的情緒化表達與影響,而一次次被商品化的時尚消費浪潮所淹沒了。
全球化的經濟理念造就的現代消費時尚觀念,就是在營造更加浪漫式或更加快速的消費場景與氛圍,去體驗對社會財富浪費式消耗的快樂。而支撐這一理由的消費思想,就是生態資源的可替代性,或者說是世界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完幼稚烏托邦空想。人們不是去關心自身是否有能力消費或是消費之後果,而是應該及時行樂的快速把握住消費的時尚,在體驗性消費熱潮中,人們經歷著生命無足輕重的快樂沖動與流逝。
是一代新人的消費時尚觀念,造就了一個新時代的消費水平。是一個積累財富的技術化的時代,滿足了人們可以追求過度消費的幸福。從中體驗到後物質主義情景下,人類可以隨心所欲的消耗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為了保證一種生活的品質與質量,人們可以利用全球化的資源去創造他們享受的財富,這正是全球化過程中最致命的經濟生產方式。用剝奪他人環境保護資源來滿足自身的享受,已經成為當代世界消費的潮流。一切暗藏著消費理念與時尚情緒化背後,我們所能辨識的是消費的快樂已注入我們的骨髓,讓我們如同吸食大麻一樣的忘記了痛苦。後物質主義的快樂消費培養起來的情感就是冷漠的忘記一切後果,忘記自身可能承擔的社會責任與道德倫理。
人們在過度消費中放棄了精神純粹性的追求。在後物質主義之外,人們的心靈好像已經麻木,難以接受來自精神的愉悅和幸福的體驗。人們放棄了信仰和宗教的情感,去單純的追求後物質主義的浪漫情景,構成了現代社會場面中最動人的激情;人們沉淪於物質財富的佔有與消費中,幸福就是如此淺薄的表現為過度消耗中的快樂。人們滿足於虛擬的場面所表達的消費的狂熱與快樂,汽車、洋房、美女、權力、榮耀……在一片廣告語詞的誘惑之下,人們接受了當下世界輸入給我們的一切價值選擇。
多數人創造的社會財富卻難以獲得享受和擁有,財富的分配的不公平,缺少社會正義的環境,並未能讓大數人體驗到社會經濟增長的好處。社會一邊是貧窮與落後,另一邊是富有和奢侈浪費。過度的物質主義盛行,讓整個社會道德倫理陷入到快速墮落地步。人性退化與骯臟是顯而易見,而精神的頹廢與萎縮也是嚴重的。人們不僅要問:人們的精神文化相對物質財富消耗與浪費,已經變得非常的脆弱與冷漠了,精神再也不可能強大起來,而物質世界的強盛,卻讓我們自身徹底的軟弱下來。喧嘩與沉淪的世界救不了我們,唯有商品社會的狂潮讓人們激動不已。
⑺ 《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國》:為什麼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
為什麼中國經濟的變化會和外貿有那麼密切的關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中國經濟的特點。從前我們在中小學讀書時,課本上總是說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是事實上,我國人口確實眾多,而現代經濟所需要的許多重要資源卻十分貧乏。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一個朋友曾說:老天對中國很不公平,你看俄羅斯有那麼多石油,印度有那麼多鐵礦,巴西有那麼多森林,而中國只有眾多的人口。但是中國經濟為什麼還會發展得比俄羅斯、印度、巴西都要好,歸根結底是中國人民的特點。前些年美國出版了一本書《誰養活中國》,認為中國人口太多,在毛澤東時代搞定量供應,一個大學生一個月25斤糧食就可以打發過去,因此還可以勉強生活。現在供應放開了,大家的消費水平提高了,中國人也要吃得好,因此中國的農業就不能承受了。那麼,誰來養活中國?一個可能是中國富起來後,有錢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生產的剩餘糧食都買過來。但是這樣一來又引起新的問題:國際糧價被中國抬高了,中國買得起,許多第三世界窮國卻買不起。一些對中國有歧見的西方學者還認為,中國的發展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道路都擋住了。例如石油,現在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油價在中國經濟起飛的時候才20美元一桶(1979年),而到2008年已達100美元一桶,比三十年前漲了幾倍。印度經濟開始起飛後,也需要大量石油,但油價已經太高,買不起那麼多油,所以只好發展軟體。近年來,全世界生產出來鐵礦石的40%被中國買走,其他的國家想要發展鋼鐵工業,就買不起鐵礦石了。現在有一些國家開始敲詐中國,比如說要成立鐵礦石輸出聯盟,要提價,提價之後中國不得不買。由此可見,中國資源確實是太少,維持一個農業社會可能可以,但要發展現代工業經濟,那是肯定不夠的。
但是中國卻有一種比其他國家更加優越的資源——人力資源。經濟學史家德•弗理斯(Jan de Vries)總結說:近代資本主義人力資源有三大特徵,即工作勤奮、重視教育、具有商業精神。他認為英國之所以能在18、19世紀歐洲諸國的競爭中勝出,就是因為英國的人力資源有這三大特點,而這三大特點是資本主義成功的關鍵。而中國的人力資源就具備了這三大特點。
1. 勤奮
德•弗理斯提出了「勤勉革命」(instrious revolution)這個概念,意思是歐洲人從此開始比較努力地工作,變得更加勤奮,人們改變了金錢和休閑之間的相對平衡,變得比較願意接受較長時間的工作,來獲得貨幣實物。不願意勞動太辛苦是人的本能,沒有人天生願意比別人更辛苦地工作。只有在某些條件下,人才會變得更願意辛苦工作。這些條件是什麼?主要是物質主義。就是說,我要比我的鄰居過得好,哪怕只是一種面子上的好。比如說別人只能開一輛普通的國產車,我一定要開一輛凱迪拉克,哪怕實際上舒服的程度差不多,但我覺得很有面子,在心理上很舒服。但是為了這輛凱迪拉克,我可能要比我的鄰居多工作許多時間,要吃苦,要節約,但是我願意。這就是物質主義。
物質主義在歐洲出現得很晚,即使在英國也是如此。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發生圈地運動,農村出現很多剩餘勞動力。這些人不願意去做一些累人的工作,因此到處流浪。政府用非常嚴厲的立法來強迫他們去工作,包括鞭笞、烙印乃至割耳等血腥的辦法,強迫他們到了工廠里,一天勞動十二個小時。後來物質消費主義出現之後,英國人變得勤奮起來,不用鞭子也努力工作。在18世紀後期,英國人和荷蘭人成為歐洲工作最勤奮的人。
在中國,勤奮工作出現得比歐洲早。我們不能說唐代或者宋代的人工作很勤奮,因為尚未從史料中獲得證據。但是到了明代後期,江蘇、浙江、江西、福建一帶的人已經以勤奮著稱。他們勤奮工作的動力就是賺錢,賺錢之後消費,比別人過得好。這就是為什麼到了那時候,一些特殊的消費品像煙草、鴉片、綢緞等,會迅速流行起來。中國人的勤奮由此形成習慣,特別是變成了中國東南部人民的特點,大家都知道不奮發、不努力就不會變富,而這種觀念在很多國家是沒有的。
⑻ 當代中國為什麼盛行物質主義
凡此種種,共同構成了1990年以來大眾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語境。對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從兩種世俗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上世紀末,美女作家衛慧在《我的生活美學》中寫道:「我也許無法回答時代深處那些重大的問題,但我願意成為這種情緒化的年輕孩子的代言人,讓小說與搖滾、黑唇膏、烈酒、飆車、信用卡等共同描繪慾望一代形而上的表情。」衛慧所謂「慾望一代」大約是指比她小的那些「八零後」、「九零後」們,他們「沒有上一輩的重負,沒有歷史的陰影」。「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他們都不願意負太大的責任。」這種不要責任和沉重,重要享樂和輕松的「慾望一代」的「生活美學」,可以恰當地稱之為物質主義。最近熱播的郭敬明的《小時代》,通過奢侈品和美色對這種物質主義生活美學做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這種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的物質主義熱潮並不僅僅表現為對奢侈品的極度鍾愛,對物質慾望、身體快感的無度追求,對個人內心隱秘經驗的變態迷戀,它實際上還伴隨公共性的衰落:對公共事物的冷漠,政治參與熱情的衰退,公共人際交往的萎縮。凡此種種,共同構成了1990年以來大眾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語境。對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從兩種世俗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0年年末,中國社會經歷了一場類似西方的「祛魅」或曰世俗化運動,我們稱之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平等、理性交往意義上的公共領域開始興起,關於真理標准、人道主義、主體性的討論是其標志性事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世俗化否定了「文革」時期的貧困崇拜,肯定了物質生活的合理性。雖然這個世俗化浪潮同樣伴隨個性覺醒、個人主義以及物質生活的合法化,但它們並不意味著公共生活的衰退,恰恰相反,建立在祛魅(「思想解放」)基礎上的新公共性的生成,是以覺醒了的個人為誕生標志的。 我們必須在這個積極世俗化的框架中思考和肯定八十年代初期出現的中國大眾文化的進步意義。新時期出現的最早的大眾文化,大概是從港台傳入的鄧麗君的流行歌曲開始的。對於從單一「革命文化」中長大的那個時代的青年人,聽到這些歌曲真是如沐春風,其震撼力、親切感難以言表,這種感受具有深刻的公共性。這些所謂「靡靡之音」是對極權式禁慾文化的反動,它不但極大地繁榮了當時中國老百姓單調貧乏的文化生活,而且喚醒了人性。在這個意義上,它與新啟蒙和人道主義思潮在精神上無疑是極為一致的,可以說,它通過自己的方式呼應和推動了思想界、理論界的新啟蒙和人道主義思潮。成千上萬喜歡鄧麗君的民眾並沒有因為喜歡她的「靡靡之音」而疏離公共世界,恰恰相反,這種「靡靡之音」和別的文化思潮一起培養了既具有自主性、獨立人格,又積極關注公共事務的新穎個體。可以說,八十年代的大眾文化對於公共領域的建構功不可沒。 但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中國的世俗化開始發生畸變,開始向去公共化方向傾斜。中國社會雖然依然是一個世俗社會,然此世俗已非彼世俗。 1990年以來的世俗是一個物質主義的世俗,是盛行身體美學與自戀文化的世俗。個人主義依然流行,但「個人」的內涵已經發生變化:關注身體超過關注精神,熱心隱私超過熱心公務。一種變態的物質主義與自戀人格開始彌漫開來。可以說, 1990年以來的大眾文化是以通過躲進「鐵門」重重的個人「密室」或燈紅酒綠的KTV包房的方式背叛了八十年代。換言之,一種世俗背叛了另一種世俗。因此,這種畸變的世俗化恰恰意味著公共世界的死亡。人們不僅失去了對於彼岸、來世的信仰,同時也失去了對公共世界的信仰,回到了身體化的個人自我,以封閉的自己與自己的私密關系代替了自我與他人積極交往。 我以為九十年代的物質主義與八十年代世俗大眾文化的最根本區別,就在於前者建立在去公共化的基礎上,它是一種畸形世俗化時代出現的畸形世俗文化,其突出特點就是大眾的政治冷漠、犬儒主義與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深度結合。畸形的世俗化在堅持原有政體和意識形態的同時吸納了消費主義,鼓勵國民把精力投入到日常消費:理財治家、崇拜明星、追逐時尚、健美塑身、迷戀名牌等等,對公共世界的腐敗和愚蠢視而不見。當大眾也包括數量眾多的知識分子,沉迷在傳媒打造的日常生活審美圖景、沉迷在去政治化的自我想像和個性想像時,真正值得關懷的重大公共問題由於進入不了傳媒,而被逐出了現實。這樣的世俗化可能導致一個最糟糕的結果:實際上我們目前生活在一個急需爭取與擴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推進公民的政治參與的社會環境里,而大家都在那裡津津樂道地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熱衷於美容化妝,打造自己合乎時尚的身體,這有點滑稽與悲哀。有理由認為:在今天,我們最應該警惕和擔心的,就是出現一種沒有政治自由而有所謂消費「自由」的畸形社會。這才是當今中國消費文化、大眾文化背後隱藏的最嚴重誤區。 如果這個分析大體成立,那麼,如欲克服中國九十年代以來的物質主義,既不能靠進口西方的上帝,更不能回到「文革」,而只能是著眼於重新激活公共精神,建設公民社會。
⑼ 普遍信奉物質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會有什麼後果
人越來越自私。物質是幸福追求的基礎,物質豐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本條件。然而幸福並不等同於物質佔有,單純的物質主義幸福觀以物化遮蔽了理性,在消費社會中影響著人們對幸福的判斷。
與近代政治哲學家對幸福的理解不同,馬克思認為一定時代的幸福觀念是由生產方式所決定的。資本主義現代生產方式雖然為人們的物質生活提供了豐裕的基礎,但卻使人們在生產過程中遭遇勞動異化,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陷入物質主義泥淖。
因此,只有變革阻礙人們實現幸福生活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使人們真正意識到幸福是在實現社會進步的勞動中創造的,從而擺脫物化邏輯,超越物質主義,才能在進一步實現物質豐裕的奮斗中實現精神的富足。
(9)物質主義消費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馬克思對幸福和「幸福時代」的理解
青少年時期的馬克思就深入思考過如何實現人生幸福的問題。他在高中畢業作文中這樣寫道:「歷史把那些為共同目標工作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稱為最偉大的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在馬克思看來,幸福不應當是純粹滿足私利的主觀感受,那不過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真正的幸福在於「為人類而工作」,在努力實現大多數人的幸福的事業中塑造自己壯麗的人生。
在同一時期,馬克思還思考了何謂「幸福時代」,這體現在他的中學拉丁語作文中:「風尚純朴、積極進取、官吏和人民公正無私而成為幸福時代」,這是「最美好的時代」。
「如果一個時代的風尚、自由和優秀品質受到損害或者完全衰落了,而貪婪、奢侈和放縱無度之風卻充斥泛濫,那麼這個時代就不能稱為幸福時代」。
在這個意義上,幸福體現了一種具有時代性的精神高度,它基於必要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從根本上反映了人們進取的態度、優秀的品質和純朴的時代風尚。
陷入貪婪、奢侈和放縱無度的泥淖,是遠離美好生活的物化放逐,是文化迷失和價值虛無的表現,意味著人生的沉淪,只能走向幸福的反面。
⑽ 物質主義傾向對營銷有什麼影響
在營銷活動中金錢至上,損人利己,只求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