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的北方人南遷對全國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
古代北方人的難切實際上對全國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因為她講北方人的各種養殖經驗,放牧經驗也帶到了南方。
『貳』 中國歷史上出現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各又對政治、經濟產生了什麼影響 極需!!!
(1)秦代和西漢 秦是一個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統一中國後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需要,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國的人口遷移史上,是屬於先驅性的,對以後歷代的移民政策影響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內容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實關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目的在於加強統治,把關中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第二類是戍邊和開發新區,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雲中,南戍五嶺,人數均達數十萬人,對長城沿線和華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 「漢承秦制」,繼續奉行「實關中」和移民戍邊的政策,尤其是對河套地區、河西走廊、青海東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規模屯墾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 (2)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社會大動亂時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促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三國鼎立的形勢確立以前,即各地軍閥大混戰時期,移民均為逃避戰亂的流民,他們由戰亂最烈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遷出,大部分向南遷至長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學者、士大夫後來均為吳、蜀二國羅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諸葛亮、周瑜、魯肅、張昭等,原籍臨淮(今安徽定遠)的魯肅曾號召部屬:「淮泗間,非遺種之地。吾聞江東沃野千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是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則向北遷至長城沿線甚至遼東,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寧。 三國鼎立時期,為壯大己方實力,三方均努力招撫流民,發展屯墾,並盡量從境外招收、劫擄人口,包括少數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烏桓人遷至內地,孫吳派兵至台灣,「得夷州數千人還」。 經過前後近90年的人口大遷移,中國長江流域和長城一線人口增加,並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少數民族的遷入,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在當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民族矛盾,為隨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社會動亂埋下了伏筆。 (3)兩晉南北朝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分裂、大糜爛、大破壞的時期,遷入北方的各少數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長達一兩個世紀的動亂中,黃河流城慘遭蹂躪,從而促發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僅據官方統計,公元313~450年之間北方南渡的人口即達90萬人,佔北方原有戶口的1/7。事實上這一統計由於流離混亂之際,戶口多有隱匿流失而大大縮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喪亂,民離本域,江左造創,豪族並兼,或客寓流離,民籍不立。」「時百姓遭難,流離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這說明移民的實際規模當遠在上述官方統計之上。期內移民的分布仍以長江流域為主,更南的福建兩廣移民也不少,據記載:「晉永嘉二年,中州版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為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歷史性轉移奠定了基礎。 (4)「安史之亂」 隋、唐兩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遷移上的作為卻遠不如秦、漢,原因在於人民在此之前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動亂,飽嘗流離之苦,安土重遷,從心理上對人口遷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漢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墾戍邊,大多未能終善其事,往往利未見而害先行,教訓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組織的人口遷移甚少。直至震撼全國的「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觸發了又一次人口南遷的大潮。據史書記載:「天寶末,安祿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吳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這次人口南遷大潮的餘波,一直持續到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一次達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規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難」以及其後長達100餘年的宋、金對峙,使中國又遭到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由此產生的人口遷移,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均堪與「永嘉喪亂」和「安史之亂」相伯仲,其性質和形式也相似。據記載,「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於道者相繼。」「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難,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連南方一些偏僻山區,也接納了不少移民,如廣西容縣「介桂廣間,渡江以來,避地留家者眾。」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對南方的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南宋的許多文臣武將亦多來自北方,岳飛、韓世忠、張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棄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國廣大的中原地區在從「靖康之難」到元末的兩個多世紀中屢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與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鮮明對照。這種極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產生了對人口遷移的現實需求,再加上開疆衛邊的需要,使明初出現了人口遷移的一個高潮,但其性質與前幾次因動亂產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後不久即著手組織人口遷移,如「徙江南民十四萬於鳳陽,」「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徙「沙漠遺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農民於雲南湖廣,等等。故史籍稱「太祖時徙民最多。」明初為了鞏固邊防,在長城一線設立了稱為「九邊」的9個鎮,在國內其它戰略要地,也設立了許多駐兵設防的衛,僅洪武朝三十一年設衛即達136處。為解決邊防軍的糧餉問題,明初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屯墾戍邊,「於時,東自遼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趾,中原則大河南北,在興屯矣。」前往雲南屯田的移民多達四五十萬,規模浩大,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收到較好的效果。 (7)清代對台灣的移民 台灣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7世紀初被荷蘭殖民者侵佔後不久,鄭成功即率兵一舉收復。此後鄭成功組織了對台灣的大移民,不長時間內移民數即達20萬人,在全島總人口中佔了大部分。清朝統一台灣後,對移民問題採取了曖昧的態度,即不準移民攜帶家眷,使之難以在台灣生根,目的乃在於防止台灣人口日增,羽毛豐滿後重蹈鄭成功在台灣抗清的「覆轍」。直至清代中葉,因大陸人口壓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動,從而引起對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灣漢民已逾200萬人,比一個半世紀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後期,朝廷鑒於國際形勢之險惡,對台灣的戰略意義有所認識,不僅完全解除了對移民的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以提供資助和優惠來促進對台灣的移民,為日後的發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礎。 (8)清末和民國時期對東北的移民 在歷史上中國的東北地區(含內蒙古東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滿人傾族入關後人口更加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為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並在遼寧境內築起「柳條邊」,嚴禁居民越界墾殖。同時又把東北作為流放犯人的場所,這些所謂「流人」,對東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加上違禁前來的農民,全區總人口至清代中葉仍有明顯增長。進入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源源流入東北,至1840年全區總人口已突破300萬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這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人,人口壓力使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而在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皇俄國對東北一直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滿清朝廷遂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如此既減輕了關內人口壓力,為朝廷開了一項財源,又充實了邊防。此外,對移民還「酌量給以工本」。所有這些都促成了一股「闖關東」的狂潮,到1910年東北總人口已增至1800萬人以上,比1840年增長近5倍。 民國建立後,「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九一八」以前估計年均移入約25~30萬人,大部分來自山東、河北兩省,此後移入人數仍很可觀。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區總人口巳近400萬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縱觀中國整個人口遷移史,清末民初對東北的移民,強度最大,效果最佳,無論對中國人口地理還是經濟地理,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叄』 誰知道某地區的人口遷移對該地經濟環境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可以分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時期;在戰國的分裂時期,各國相互遷移,成了中國歷史上了第一次人口遷移,在秦漢大統一時期,內地人口向與西北人口相互遷移.在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時期,主要是中北方人口向長江以男遷移,在唐宋元明青的大一統時期,主要是內地向中國邊疆遷移,更重要的是向中國東部沿海遷移,北方向南方遷移,具體原因等候再說.
特別是明朝後,中國部分人口到南洋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還有,如果中國哪個地方鬧瘟疫,死了很多人,國家就會讓人口較多的地方人口去補上.反正是人口自然遷移與人口政策遷移,但主要是人口自然遷移.在近代歷史上,人口主要向東南沿海遷移,在抗戰時期人口有東部向西部後方遷移.在建國後有三次人口遷移,主要是一五計劃(農村向城市遷移),文革(城市向農村遷移),改革開放時期(人口向東部沿海城市大量湧入).這是人口流動歷史!
人口遷移跟自然環境,國家政策,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政治經濟中心有重大的關系,在古代由於中國西北環境很好,因此那裡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地方,由於朝代更替,戰亂毀壞,還有人為的破壞環境,自然日益惡化,才使得人口遷移,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天氣寒冷時期與四個天氣溫暖時期,在寒冷時期,就有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內地以謀求生存空間,由於經濟的發展,一些資源得到開發,但是需要更多的人口來開發,這樣南方的資源比北方多,因此引來了人口遷移,這就是人口遷移的因!
人口遷移對遷出地來說,可以減少當地的人地矛盾,增加當地人的生存空間,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但是失去了很多的人力資源,造成當地的人力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減慢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但對遷入地來說,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有力的推動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使當地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是加劇了當地環境的破壞,增加當地人地矛盾.使個人在當地社會發展空間逐漸減少,不是很有利於當地經濟的較快的發展。
『肆』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遷移對中國近現代經濟格局形成產生了什麼影響
嗯,中國古代經濟法中性的意義和遷移的話對中國現代。經濟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什麼呢?
『伍』 關於古代人口遷移的文章
人口遷移在中國古代經常發生,對我國古代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下面從人口遷移的表現方式、原因和影響方面簡要分析一下中國古代人口的遷移情況。
一.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幾種方式:
1.由邊疆遷往中原:
①五胡內遷到今天的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②南匈奴內遷到今天的河套、陝西、山西一帶。
③蒙古族、女真族等遷入黃河流域(元朝)。
④這種遷移都帶自發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到黃河流域。主要原因是受漢先進文化影響加上游牧生活不穩定,但有些帶有武裝掠奪,如匈奴南下、金兵南下等。
2.由內地遷往邊疆:
①秦朝奪取河套地區後,大量遷移內地居民到那裡,發展生產,加強邊防;在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後,設置桂林、南海、象郡,遷民50萬與越族雜居。
②唐、元遷民加強邊疆管理。
③這些遷移是政府有組織的遷移。
3.北方人民南遷:
①三國時期,北方人民南遷到東吳。
②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到江南,給江南帶來了技術和勞動力,促進了江南的開發。
③五代十國時期,北方人民南遷,共同發展江南經濟。
④宋、金時期,南宋人民抗金斗爭阻止了金兵南下,南方個對穩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使江南經濟趕上和超過了北方,經濟重心南移……
⑤這些遷移是人民自發性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經濟中心南移,南方自然條件好等。
二.我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三種情況:
1.政治需要:①秦朝派蒙恬北擊匈奴 ②秦朝南征越族 ③西漢設郡縣加強對西南的管理 ④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⑤唐朝西亞人入唐定居 ⑥元朝回族的形成
2.戰亂逃難:①三國時遷民吳國 ②西晉時少數民族南遷 ③五代十國時北民南遷 ④宋時北民南遷
3.經濟謀生:①東漢南匈奴南遷 ②西晉時期五胡內遷 ③唐朝中原人民入契丹 ④元朝少數民族遷入中原、江南
三.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原因總析
1.地主階級、封建官吏的橫征暴斂和盤剝,土地的兼並,使農民紛紛破產,無以為生,只得離鄉背井,到處流亡。
2.頻繁的各種戰爭,導致該地區人口的大量遷移。
3.為加強邊防,歷代政府組織大規模的居民向邊境地區遷移。
4.經濟重心南移,人口也相應向南流動。
5.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古代黃河流域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古代黃河多次決口泛多次改道,導致該地區人口向災害較少的地區遷移。
6.對罪人的流放也是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一方面。在內地犯罪被判為流放的,往往是成百上千,到邊疆後很少能回來的。
四.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影響
1.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傳播了先進的經濟文化,促使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北方人民大批南下,不但給南方增添了大批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與技術,在他們的影響下,南方各族逐步學會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開發與發展。
2.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促進了我國古代的民族融合。特別是中原漢族遷居到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少數民族內遷到內地,使各族交錯雜居、接觸頻繁,甚至互通婚姻,相互融合,豐富了各族的經濟文化生活。我國古代往往在人口遷移形成高潮時,民族融合也形成高潮,這大大促進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與發展。
3.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使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趨於合理,南方地區土地肥沃、廣闊,三國以前人口卻極為稀少,隨著人口的遷移,江南的開發,南方人口逐漸增多,我國人口的南北分布趨於平衡。
總之,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不僅改變了古代人口布局,使之趨向平衡、合理,而且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平衡了經濟發展,開發建設了邊疆。
『陸』 人口遷移對城市有什麼影響
人口遷移對遷入地的影響:利:1、有利於遷入地經濟的發展。外來人口的遷入帶來了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經驗,加快了生產方式的交流和發展。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外來人口如果來自於文化優勢地區則他們的遷入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3、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的勞動力。外來人口的遷入使人口的流動成為常態,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弊:1、外來人口的遷入給當地的各種基礎建設帶來壓力,人口密度的增大,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來滿足,如學校,住房等。
2、交通壓力加大。春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人口增多給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挑戰。
4、人口的增多也會給當地治安帶來巨大挑戰。
『柒』 歷史上的人口遷移影響著杭州的經濟
觀點。。。
『捌』 古代人口遷徙對文化變遷產生的影響
文化往往是伴隨人口遷徙而傳播的。比喻北方漢人南渡,為南方的深度漢化及漢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基礎,南方不同地域保留著不同時期傳入的古漢語音及風俗習慣。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深刻的改變了北方漢人的文化、語言,為民族融合奠定基礎。
『玖』 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得大規模人口遷移以及它們對文化的影響
歷史上我國的人口遷移
1.「永嘉喪亂」時期 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4.「金完顏亮」時期 1161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闖關東」時期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1923年-1930年間移入東北達300萬人,1937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此外,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來自河南、陝西等省的農民。 7.「東南沿海下南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侵入東南亞後,為掠奪東南亞資源,招收中國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並販賣中國勞工,致使東南亞人口激增。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歷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編輯本段新中國成立後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遷移
這一時期,由於實行計劃經濟和嚴格的戶籍管理,表現為:規模小,頻率低,受國家政策影響。 1.1954年-1960年,活躍時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時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時期 從遷移方向上看:我國人口凈遷出地區有:遼寧、山東、上海、四川;遷入與遷出持平的地區是西藏;其餘地區為人口凈遷入地區。 遷移原因 這一時期的人口遷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安置失業人員和閑散勞動力的人口遷移;(2)支援新開發工業基地建設的人口遷移;(3)移民墾荒支援邊疆建設農林牧業新基地的人口遷移;(4)高等學校搬遷、招生和分配的人口遷移;(5)新修水利和水庫庫區移民而引起的人口遷移;(6)壓縮城市人口規模而引起的人口遷移;(7)少量的自發遷移。
編輯本段80年代中期以來的人口遷移
1.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遷移日趨活躍,其特點主要表現為: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屬自發流動。 2.流向 從流動方向上看:一是從農村到城市;二是從內地省、自治區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 3.原因 這一時期的人口流動主要是自發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務工和經商。同時,因學習、培訓和分配工作的遷移人數也逐步增多。在這一時期變化較大的還有一點:原先有些人口遷移的凈遷出地區,開始變為凈遷入地區,如上海市。
編輯本段新中國人口遷移的特點
1.人口遷移受到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和有關政策的深刻制約,國家有組織地計劃性遷移在遷移總量中佔了決大部分。 2.人口遷移是在戶口登記制度的管理下進行的。 3.人口遷移長期受到政治運動的深刻影響。
編輯本段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幾次高潮
同人口本身的發展一樣,中國人口遷移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其演變過程也不是直線漸進的,而是表現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當社會比較安定時,其規模就小,也比較平穩;當社會因天災人禍出現動亂時,其規模就會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幾乎同動亂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遷移的規模與各個朝代採取的政策也有關系。受以上因素影響,在中國人口遷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幾次高潮: (1)秦代和西漢 秦是一個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統一中國後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需要,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國的人口遷移史上,是屬於先驅性的,對以後歷代的移民政策影響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內容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實關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目的在於加強統治,把關中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第二類是戍邊和開發新區,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雲中,南戍五嶺,人數均達數十萬人,對長城沿線和華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 「漢承秦制」,繼續奉行「實關中」和移民戍邊的政策,尤其是對河套地區、河西走廊、青海東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規模屯墾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 (2)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社會大動亂時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促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三國鼎立的形勢確立以前,即各地軍閥大混戰時期,移民均為逃避戰亂的流民,他們由戰亂最烈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遷出,大部分向南遷至長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學者、士大夫後來均為吳、蜀二國羅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諸葛亮、周瑜、魯肅、張昭等,原籍臨淮(今安徽定遠)的魯肅曾號召部屬:「淮泗間,非遺種之地。吾聞江東沃野千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是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則向北遷至長城沿線甚至遼東,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寧。 三國鼎立時期,為壯大己方實力,三方均努力招撫流民,發展屯墾,並盡量從境外招收、劫擄人口,包括少數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烏桓人遷至內地,孫吳派兵至台灣,「得夷州數千人還」。 經過前後近90年的人口大遷移,中國長江流域和長城一線人口增加,並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少數民族的遷入,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在當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民族矛盾,為隨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社會動亂埋下了伏筆。 (3)兩晉南北朝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分裂、大糜爛、大破壞的時期,遷入北方的各少數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長達一兩個世紀的動亂中,黃河流城慘遭蹂躪,從而促發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僅據官方統計,公元313~450年之間北方南渡的人口即達90萬人,佔北方原有戶口的1/7。事實上這一統計由於流離混亂之際,戶口多有隱匿流失而大大縮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喪亂,民離本域,江左造創,豪族並兼,或客寓流離,民籍不立。」「時百姓遭難,流離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這說明移民的實際規模當遠在上述官方統計之上。期內移民的分布仍以長江流域為主,更南的福建兩廣移民也不少,據記載:「晉永嘉二年,中州版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為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歷史性轉移奠定了基礎。 (4)「安史之亂」 隋、唐兩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遷移上的作為卻遠不如秦、漢,原因在於人民在此之前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動亂,飽嘗流離之苦,安土重遷,從心理上對人口遷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漢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墾戍邊,大多未能終善其事,往往利未見而害先行,教訓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組織的人口遷移甚少。直至震撼全國的「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觸發了又一次人口南遷的大潮。據史書記載:「天寶末,安祿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吳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這次人口南遷大潮的餘波,一直持續到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一次達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規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難」以及其後長達100餘年的宋、金對峙,使中國又遭到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由此產生的人口遷移,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均堪與「永嘉喪亂」和「安史之亂」相伯仲,其性質和形式也相似。據記載,「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於道者相繼。」「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難,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連南方一些偏僻山區,也接納了不少移民,如廣西容縣「介桂廣間,渡江以來,避地留家者眾。」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對南方的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南宋的許多文臣武將亦多來自北方,岳飛、韓世忠、張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棄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國廣大的中原地區在從「靖康之難」到元末的兩個多世紀中屢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與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鮮明對照。這種極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產生了對人口遷移的現實需求,再加上開疆衛邊的需要,使明初出現了人口遷移的一個高潮,但其性質與前幾次因動亂產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後不久即著手組織人口遷移,如「徙江南民十四萬於鳳陽,」「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徙「沙漠遺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農民於雲南湖廣,等等。故史籍稱「太祖時徙民最多。」明初為了鞏固邊防,在長城一線設立了稱為「九邊」的9個鎮,在國內其它戰略要地,也設立了許多駐兵設防的衛,僅洪武朝三十一年設衛即達136處。為解決邊防軍的糧餉問題,明初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屯墾戍邊,「於時,東自遼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趾,中原則大河南北,在興屯矣。」前往雲南屯田的移民多達四五十萬,規模浩大,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收到較好的效果。 (7)清代對台灣的移民 台灣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7世紀初被荷蘭殖民者侵佔後不久,鄭成功即率兵一舉收復。此後鄭成功組織了對台灣的大移民,不長時間內移民數即達20萬人,在全島總人口中佔了大部分。清朝統一台灣後,對移民問題採取了曖昧的態度,即不準移民攜帶家眷,使之難以在台灣生根,目的乃在於防止台灣人口日增,羽毛豐滿後重蹈鄭成功在台灣抗清的「覆轍」。直至清代中葉,因大陸人口壓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動,從而引起對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灣漢民已逾200萬人,比一個半世紀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後期,朝廷鑒於國際形勢之險惡,對台灣的戰略意義有所認識,不僅完全解除了對移民的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以提供資助和優惠來促進對台灣的移民,為日後的發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礎。 (8)清末和民國時期對東北的移民 在歷史上中國的東北地區(含內蒙古東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滿人傾族入關後人口更加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為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並在遼寧境內築起「柳條邊」,嚴禁居民越界墾殖。同時又把東北作為流放犯人的場所,這些所謂「流人」,對東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加上違禁前來的農民,全區總人口至清代中葉仍有明顯增長。進入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源源流入東北,至1840年全區總人口已突破300萬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這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人,人口壓力使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而在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皇俄國對東北一直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滿清朝廷遂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如此既減輕了關內人口壓力,為朝廷開了一項財源,又充實了邊防。此外,對移民還「酌量給以工本」。所有這些都促成了一股「闖關東」的狂潮,到1910年東北總人口已增至1800萬人以上,比1840年增長近5倍。 民國建立後,「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九一八」以前估計年均移入約25~30萬人,大部分來自山東、河北兩省,此後移入人數仍很可觀。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區總人口巳近400萬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縱觀中國整個人口遷移史,清末民初對東北的移民,強度最大,效果最佳,無論對中國人口地理還是經濟地理,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編輯本段人口遷移原因
我國歷史上無數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對於我國人口分布狀況的形成有著巨大影響,它在客觀上大大促進了我國多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從遷移的原因來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戰亂逃難和經濟謀生三種。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建都咸陽,為把關中發展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估計人口總數在70萬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為了戌邊和開發新區,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奪取了河套廣大地區,在河套建城設縣,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裡,發展生產,加強邊防。 同年,秦朝派軍隊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秦朝政府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進行治理,還遷徙50萬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區,與百越族雜居。 西漢初期,為了「實關中」,劉邦繼續由關東向關中大規模移民,總數不下30萬人。西漢中期隨著對匈奴戰爭的節節勝利,武帝組織了向西北邊疆的大規模移民,總數70餘萬人。此外,漢武帝還派人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建立郡縣,加強內地同西南的聯系。 為了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從而使大量的人口從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遷到河南一帶。 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後,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展土地,建築炮台,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占據。在鴉片戰爭中, 英國強迫清政府割佔香港,這樣大量的外國人口遷移到我國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爾扈特人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游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壓迫,於1771年在首領渥巴錫領導下,發動武裝起義,歷盡艱辛,長途跋涉,終於回歸祖國西北。 二、戰亂逃難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為躲避戰亂,大批北方居民遷居江南,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吳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山越和漢族一起,共同開發江南。 西晉末年,許多北方人為逃避戰禍遷往南方。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貴族、大地主,聯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東晉。這一人口遷移過程一直持續到南朝,北方農民的南遷,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也帶來了比較進步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他們同南方勞動人民共同開發了江南地區。 五代十國時,許鄉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裡的勞動力,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北宋末年,由於戰亂,北方居民為逃避災難,大批人口南下,進一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建國前,由於軍閥混戰、日本侵略、美蔣壓迫,許多人為逃避戰亂,背井離鄉,出現了「闖關東」(河北、山東向東北遷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內蒙古、甘肅向新疆遷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雲南貴州遷移人口)等習慣性人口遷移特點。從19世紀初到建國前的五十年間由關內遷到東北的人口就有3000萬左右。 三、經濟謀生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遷到河套和陝西、山西北部一帶,同漢族人民交錯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西晉時期,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生活著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他們原是我國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的游牧民族,自東漢開始陸續內遷,至西晉初年,內遷的匈奴、鮮卑、羯等族共有幾十萬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萬人,他們居住在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區定居,元朝時候,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遼河上游)勢力不斷擴大,許多中原人民來到契丹境內,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契丹族迅速強盛,後來建立了遼國。 元朝統一以後,許多漢族人民來到邊疆地區,為那裡的開發作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 從唐朝開始,我國就有很多人到南洋(東南亞)一帶謀生。鄭和下西洋以後,更多的中國人去到南洋,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積極投入南洋的開發和建設,華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南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建國後的我國人口遷移可分為自發的和有組織的兩種方式,逐漸形成了黃河下游、長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個主要遷出地區。黑龍江省由近百年來的人口遷入最大省,近年來變為最大的人口遷出省。原來遷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區也變為遷出省區。近年來人口向西遷移的主要是蘇、浙等東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個體商販。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口遷入城鎮的「農轉非」,務工經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為我國目前人口遷移的主要傾向。 現今人口遷移:民工流動的成因、特點及利弊淺析 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區的學生,對高中地理下冊「民工流動」這部分內容興趣頗大,「民工」已滲透到他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很多學生片面地認為民工就是「犯罪」與「暴力」的同義詞。為了正確對待民工,這里就民工流動的原因、特點及利弊做一簡要分析。 一、民工流動的原因 1.農村剩餘勞動力多,經濟收入低 我國農村在1949年——1978年間人口增長率高達2.07%,而農業國民收入平均增長率僅為5.59%。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長1%,要保持人們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經濟增長率就必須超過4%。因而自50年代開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規模低收入的農村勞動力隊伍。據計算,按照現有的耕作方式和經濟水平,農村勞動力剩餘60%左右,約2.7億。充分反映了廣大農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隱性失業人口多這一矛盾。加之農村生產具有季節性,農忙時間短,農閑時間較長,更加劇了這一矛盾。 2.農村生態環境壓力大 農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積著過多的農村勞動力,這不僅給土地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造成了濫墾濫伐,生態失衡,環境質量不斷下降。農業人口密度是指農業人口與國土面積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1994年我國農業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約是我國的3倍,但日本的農業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我國的山區佔了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積只有10%左右,在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為了滿足新增人口的糧食需求,不斷的存在毀林開荒,圍湖造田,過渡放牧的現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澇災害頻繁發生,極大的破壞了生態環境。 3.農村勞動艱辛,文化落後 農村勞動具有臟、苦、累的特點。翻田耕地,搶早插晚,勞動艱辛,體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獲得貨幣收入。山高路遠,交通極為不便,物質的搬運靠人力、畜力完成。偏遠山區的農村,通訊盲區,連縣級的電波訊號都接收不到,文化娛樂根本談不上。人的價值觀念仍停留在傳統的「固守一方」,「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坑頭」的水準上。 4.農村體制改革 20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基本單位由生產隊轉換為家庭,那種鄉土社會的不流動被打破,農民們有了支配勞動力的自主權,追求勞動力利益的最大化,從而走上轉移的道路。 5.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吸引特別大。城市有較多的就業機會,能直接獲得貨幣收入。目前城市雖然下崗職工多,但他們對從事清潔、泥瓦、傢具營建、裝卸搬運等臟、累、差的非技術性職業不屑一顧,這就給農村剩餘勞動力騰出了就業空間。並且在城市信息靈通,生活條件比較好,有受教育的機會等。 二、民工流動的特點 1.民工流動據經濟定向 民工流動的方向,主要是從山區流向平原,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四川、江西、安徽、貴州、湖南等農業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輸出地,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民工的主要輸入地。 2.季節性流動以成年民工為主 這部分民工僅是在相對農閑時流動,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圍農村之間。流動距離短,從事建築、修路橋等。春播秋收這兩忙時間務農,農閑時間「務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剛畢業的年青人,絕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成群結隊去較遠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招工進廠,或從事第三產業,打工時間長,從17歲左右開始,直到30多歲或更長,有少數人在沿海安家落戶,轉化為「本地工人」,絕大部分回家自主立業。 4.流動不穩定 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抽樣調查資料顯示:1994年全國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的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7.3%,而當年從非農產業返回占轉移勞動力總數的24.2%。近四分之一的迴流是農業勞動力轉移不穩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質偏低 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衛生意識淡薄,不講文明禮貌的現象時有發生。勞動力素質低影響了轉移的深層次發展。據1990年全國普查資料計算,民工的文化素質明顯低於全國遷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佔30.8%,小學文化程度佔22.1%,這就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深層次轉移,只能從事職業屬臟、累、差的非技術性或技術性差的職業,文化素質偏低降低了轉移的鞏固率。近年,已轉移的勞動力迴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佔17.8%,文盲率高達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9.5%。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技術構成不斷提高,低素質勞動者將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民工流動的利弊 任何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歷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過程。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其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規模更具深遠意義。 目前,我國各地外出打工的農民超過了5000萬。民工的大量流動,特別是各地有組織有序的流動,有效地調整了我國各地區勞動力的餘缺,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許多外來民工承擔了城市建築、環衛、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工作,對城市的發展和繁榮起了積極作用。民工的勞務收入,文化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改善農村經濟,促進鄉鎮企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是民工盲目無序的流動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城鎮民工的違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如1993年全國刑事案件共161萬起,涉及流動人口的佔到50%以上,廣東佔80%以上,對社會治安與當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其它的社會問題有:違反計劃生育,城市人口急劇增多,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增加了城市就業壓力,損害環境等。
『拾』 人口遷移對經濟和環境的影響
人口的發展變化是受社會經濟發展制約的,作為世界人口發展的一方面,國際人口遷移也反映著全球政治經濟的變化。
20世紀以前,人類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勞動力數量的增長,與此相適應,國際人口遷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例如,15世紀發現新大陸後,先是西班牙、葡萄牙,接著是荷蘭,而後是英國、法國開始了開拓美洲的殖民政策,他們帶來了兩類移民:一類移民來自歐洲,他們遷移到新大陸的目的是掠奪金銀財寶、發財致富;另一類移民來自非洲,他們是這些殖民者販運到美洲的奴隸。再例如,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一次世界大戰前這段時間,歐洲各國在自身人口增長的壓力和北美急需勞動力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湧向美國的移民潮。
兩次世界大戰阻滯了正常的國際人口遷移,然而戰爭一結束,國際人口遷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首先,政治性的國際遷移急劇增加。戰後歐洲重新劃定國家邊界,使東歐各國都因國界變動而有人口互相遷入遷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分治。形成亞洲人口最大的一次國際遷移:在取得獨立的非洲國家,原來的殖民者被迫譴返人口回國。
其次,國際遷移的流向發生了很大變化。美洲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大批歐洲人從殖民地返回故里,歐洲戰後較快的經濟發展和減輕了的人口壓力使人口遷出也日益減少,造成該地區由人口遷出變為人口遷入地區。
第三,美國仍是主要的人口遷入地,但遷入人口來源結構發生變化。歐洲移民減少,拉丁美洲成為移入人口主要來源地,70年代後亞洲移民人數超過了歐洲。
戰後國際人口遷移一反歷史上資本主義國家人口向落後的殖民地遷移的現象,變為大多是窮國向富國遷移,這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著不同的影響。
對於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發達國家來說,遷入人口彌補了其勞動力的不足,具有專門技能的移民既帶來了他國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又為遷入國節約了教育費用。對於人口增長率仍很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人口的遷出雖然減輕了本國的人口壓力,但由於這些人不是一般的勞動力,而是科技人員、專業人員,是人才,大筆培育費造就的高素質勞動力被外國利用,這無疑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損失。
大工業的發展使經濟增長不再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擴張,科學技術成為了第一生產力,國際競爭在一定情況下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如何制止由各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現象,是目前國際人口遷移研究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