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消費結構面臨轉變
老年人口的增加,對消費總的影響不大,但會引起消費結構的變化。老年人的消費支出,用於醫療方面的會大幅度上升。同時,旅遊、老年服務消費、休閑等相應服務業的消費需求將加大,大量資金轉向老年人消費,將直接導致從事生產方面的投資相對下降,經濟增長的速度比將放慢。
(二)科技創新遭遇淺灘
老年人口的增加,會降低整個社會吸收新知識和新觀念的速度,導致技術創新能力下降,從而誘發採取貿易措施來保護國內勞動力市場,削弱了技術進步和靈活勞動力市場對長期增長的貢獻作用。從科技方面來講,目前提倡的創新型社會,中青年的創新能力較老年人要強,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正是勞動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這非常不利於我國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
(三)勞動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齡化發展會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相對下降,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及其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勞動年齡人口決定勞動力供給,而勞動力供給又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一個重要方面。勞動年齡人口的相對縮減意味著可就業人口的減少,在一定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條件下,勞動力資源不足就可能導致部分生產資料和設備的閑置,影響社會生產活動的正常運轉,從而影響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這從歐洲發達國家就可以看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正成為制約歐洲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於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結構老齡化所造成的。
(四)養老、醫療保障壓力加大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員以每年6%的速度遞增的情況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正以每年1000億元的規模增加。與此同時,目前我國80%以上的勞動者基本沒有養老保險。據統計,1980年在職職工與退休人員的供養比是13:1,而到2003年,這個比例已經變到3:1,預計到2020年,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者將超過l億人,屆時撫養比例將達到2.5:1。老年人群是醫療衛生資源的主要消費對象。據衛生部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傷殘率是全部人口傷殘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衛生資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衛生資源的1.9倍,可是我國衛生醫療事業的發展較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尤為突出。
(五)養老服務市場供給缺口甚大
龐大的老年人口中,70歲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很高,這無疑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全國幾次較大規模調查的數據表明,我國約有3250萬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調查還表明,5%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機構的願望,且將逐步增加。越是經濟發達地區,養老護理需求越高,但是目前我國專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設施嚴重不足,服務的形式和內容不全,服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老年服務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是「短線」之中的「短線」。
❷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阻礙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
(1)老齡化導致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多,根據供求關系原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將導致勞動力支付的報酬提高,勞動成本相應增加。
(2)人口老齡化降低了勞動生產率。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注重從業人員的耐受力和適應性,勞動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也會隨著退化,體力,腦力都處於衰退狀態,不僅不能勝任現有的工作,而且年長的勞動者在企業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時,也不能盡快地接受新的技術,學會操作新的設備。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生產率,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二)人口老齡化對投資、儲蓄和消費都帶來相關影響。
1、我國人口老齡化與投資
(1)從政府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對養老金、退休金、醫療保障的需求自然會擴大,引起老年退休金、養老金、醫療衛生支出、老年福利設施和老年服務等國家支出上升。這也就意味著政府消費基金的增加。就這樣,老齡化降低了國家對生產和其他設施的投資規模,不利於擴大再生產和經濟的發展。
(2)從企業的角度分析。事實上,企業也要負擔一部分離退休金,醫療費用和社會養老基金,這方面的支出增加了,用於生產的資金就減少了,不利於企業的投資。
2、我國人口老齡化與儲蓄。在勞動年齡時期,為了給以後的消費提供保障,人們選擇了為養老而儲蓄,一旦進入老年,由於退出生產領域,收入降低,同時,還要動用過去的儲蓄來支付養老、醫療、護理
❸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有哪些,人口老齡化對生對發展經濟發展應該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現在的老人都可能老年年花了,不能夠參加工作 對社會也是一種影響的
❹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一是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勞動力嚴重不足,二是會導致國家、社會、個人的養老負擔大增。
❺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在帶來一定的人口問題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經濟上的問題。這首先就表現在人口老齡化深刻影響了勞動力的年齡結構。人口老齡化可能導致年輕勞動力的供給不足,同時社會又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供養,提高了勞動力成本。但我國人口老齡化也帶來「人口紅利」,有利於經濟的快速發展。 1、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將導致勞動力不足 人口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勞動力的供給方面。勞動力的供給一般是由總人口中處於勞動年齡人口的多少來決定的。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及其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從總體來說,人口老齡化發展會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相對下降。在人口老齡化化的初期階段,由於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較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較小,甚至小於少年兒童人口比重的幅度,那裡就會出現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的現象。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大於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時,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就會立即下降。 勞動年齡人口的相對縮減就意味著可就業人口的減少。在一定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條件下,勞動力資源不足就可能導致部分生產資料和技術設備的,影響社會生產活動的正常運轉,影響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在歐洲等發達國家表現比較明顯,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成為制約他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這正是由於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所造成的。 對於中國,根據聯合國人口署的資料,15到59歲的勞動人口,從1950年到2015年呈增長趨勢,中國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到2015年達到10億左右的高峰後逐漸下降,2050年降為8.45億。勞動人口比重則從2005年的71%下降到2050年的60.7%。勞動人口的比重從1950年開始1970年呈下降趨勢,這是由於當時中國的生育高峰造成的,少年兒童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而老年人口的比例則變化不大。從1970年到2010年將近40年的時間里,老年人口的比例則呈增長趨勢,從56%提高到72.2%。此後,老年人口的比例則呈不斷的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71.9%直到2050年的60.7%。 由於在現階段中國的勞動力資源還很豐富,目前我國的勞動力資源還十分豐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2015年前)中國面對的將是勞動力過剩而不是勞動力不足。但是從2015年開始,隨著勞動力數量的下降,當達到一定程度後必然會影響勞動生產率,進而影響經濟的發展。 2、撫養比的上升將導致中國勞動力成本加大 撫養比又稱撫養系數,指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一般以百分數表示。它表明,從整個社會來看,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負擔多少非勞動年齡人口。常用的撫養比指標有:總人口撫養比(簡稱總撫養比)、少兒人口撫養比(簡稱少兒撫養比)、老年人口撫養比(簡稱老年撫養比)。在我國,一般以15歲到64歲為勞動年齡人口,14歲及以下和65歲及以上為被撫養人口。撫養比指標反映不同人口群體之間的撫養關系,實際上也反映了人口老齡化的程度。 人口老齡化發展所帶來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必然導致老年撫養比和總撫養比的上升。中國的老年撫養比變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1950年(7.26)到1970年(7.68)經過短暫的增長後開始了平穩的下降。然後從1970年(7.68)開始,老年撫養比開始了不斷上升的階段,直到2050年的38.88%,此時勞動年齡人口與老年人口之比還不到3:1。即平均三個勞動年齡人口要養活一個老人。 由於少年撫養比的不斷上升,從1950年到1965年,總撫養比呈強烈的增長趨勢,1965年達到80.51%。此後,隨著生育率的降低,少年撫養比急劇下降,總撫養比呈下降趨勢,從1970年的78.57%下降到2010年的39.47%,達到最低谷。從2015年到2050年,總撫養比則從40.33%猛增至65.40%,不但超過了印度、印尼、巴西、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而且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也超過了英、美等發達國家的水平。100個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65個非勞動人口,不但會使社會負擔很重,還會大大提高勞動力成本,降低產品的競爭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 從微觀層面上看,當我國獨生子女父母進入老年後,家庭的代際撫養比就會出現大幅度提高。未來我國家庭現階段的普遍模式是4:2:1,一個成年孩子將負擔6個長輩。雖然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行有助於緩解家庭負擔,但這一模式的高家庭撫養比仍將影響年輕勞動力的收入支出。因此,未來我國將面臨老年人社會撫養比和家庭撫養比的雙重挑戰。 3、老齡化過程中的 「人口紅利」時期 老齡化雖然對勞動力產生長期不利影響,但也帶來了某些有利影響,一個廣為人知的好處就是「人口紅利」。「人口紅利」學說的核心思想認為,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同時,也使少兒撫養比例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將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相對較輕,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中國目前以及今後15年左右將處於「人口紅利」黃金時期。 在「人口紅利」時期,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勞動力價格保持在較低水平,投資的收益率較高。而勞動力年齡結構較小,勞動者為養老而進行儲蓄又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壓低了利息水平,這兩者都有利於促進投資的增長。眾多的勞動人口產生了大規模的市場,促進了分工的進一步細化,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因此,「人口紅利」時期的經濟將呈現出投資活躍,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局面。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韓國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無一不受利於「人口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紅利」期不會長期持續,一般只有15-20年,而之後老齡化的不利影響將開始加劇。因此,應該充分利用「人口紅利」,加速經濟發展。
❻ 人口老齡化對國家.社會,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巨大改善,我國老年人口明顯增多。面對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的趨勢,不少人為此憂心忡忡。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人口老齡化問題要辯證地
看待,不僅要看到老齡化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要看到人口老齡化背後所蘊涵的「銀發消費市場」商機以及老年人豐富的智力、經驗等資源,努力將壓力變為機遇。
有關部門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國已成為老齡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比重將從現在的7%上升到11.8%,預測當峰值到來時,65歲以上老人比例將達到23%。特別引人注目的還有高齡化問題--21世紀中葉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到時將可能超過1億,是現在老齡人口的10倍左右。在不少人眼中,老齡化就是沉重的負擔,甚至一些老年人也認為自己正在成為社會的包袱,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有關專家認為,不可否認,老齡化確實將給我國社會發展帶來壓力,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其負面影響,還應該看到一些新的積極效應,努力發掘其背後所蘊涵的機遇和契機。
老年產業其實也是朝陽產業,人口老齡化問題背後所蘊涵的巨大的「銀發」消費市場不容小覷。據專家分析,我國老年人口的經濟水平大體分三個層次:一是年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間的溫飽型消費;二是年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間的溫飽型向小康過渡型消費;三是多於8000元收入的小康型消費。
實際上,老年用品市場的需求日漸強烈,老年人對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墊、浴盆及護理商品如手杖、輪椅等大多有需求,對輔助商品如老花鏡、助聽器、假牙假發等需求也較多。在生活用品上,老年人要求方便舒適,在老年保健品的開發上,需求潛力和市場前景十分看好。「銀色消費」市場日趨擴大,老年消費品市場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同時,老年人所擁有的嫻熟技術以及豐富的閱歷和經驗,更是日積月累、不可多得的社會財富。盡管精力上可能不如年輕人,但相對年輕人來講,老年人才工作報酬要求比較合理,工作經驗豐富,一上手就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且穩定性更高。讓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重返職場,不僅有利於緩解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所面臨的壓力,還有利於解決老年人「空巢綜合征」等心理問題。
專家們還建議,我國應當鼓勵各級政府把老年消費品市場的發展和老年產業開發納入計劃。與此同時,制訂興辦老年消費品產業的扶持政策,在政府開放各類福利性老年服務機構的同時,允許並鼓勵各社團組織及私人組織舉辦以贏利為目的的老年服務機構;鼓勵外資和社會團體、各界人士集體或個人投資興辦老年消費品產業;對新建老年服務設施給予政策優惠等。人口老齡化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隨著老年人口 比重的不斷提高和老年人口絕對數的大量增加,社會負擔、經濟承受 能力、農村養老、勞動力老化等問題也日益顯示出來,因此,營造一 個敬老、尊老、養老的社會氛圍,健全落實老年人口工作的管理機構, 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興辦老年事業,設立老年疾病專門醫療機 構等一系列能推動老年人口工作健康有序發展的措施,應當成為各級 組織十分關注的問題,同時,老年人大量增加所帶來的銀色消費,也 應成為生產者和經營者大力開發的一個潛在市場。
❼ 簡述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人口未富先老,對經濟壓力很大。發達國家的人口是先富後老,我國是未富先老。我國在20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達856美元,屬於剛剛邁過最低收入門檻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由1949年的6.1變為2002年的1.8,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嬰兒出生率甚至已經降到了1.0;而人口預期壽命則由1949年的41歲延長到了70歲,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低收入國家之一,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壓力很大。(4)老年人口在區域分布上不均衡。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達238萬,占總人口的18.5%,到2025年將達到最高峰468.8萬,占總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為188萬,占總人口的14.6%,到2025年將會猛增到416萬,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過現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低於東部。(5)老齡人口高齡化趨勢十分明顯。我國高齡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長,高齡人口已從1990年的800萬增長到2000年的1100萬,到2020年將達到2780萬。高齡人口喪偶和患病的機率高,高齡女性多於男性,高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們不僅需要經濟上的供養,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一)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阻礙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1)老齡化導致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多,根據供求關系原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將導致勞動力支付的報酬提高,勞動成本相應增加。(2)人口老齡化降低了勞動生產率。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注重從業人員的耐受力和適應性,勞動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也會隨著退化,體力,腦力都處於衰退狀態,不僅不能勝任現有的工作,而且年長的勞動者在企業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時,也不能盡快地接受新的技術,學會操作新的設備。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生產率,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二)人口老齡化對投資、儲蓄和消費都帶來相關影響。1、我國人口老齡化與投資(1)從政府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對養老金、退休金、醫療保障的需求自然會擴大,引起老年退休金、養老金、醫療衛生支出、老年福利設施和老年服務等國家支出上升。這也就意味著政府消費基金的增加。就這樣,老齡化降低了國家對生產和其他設施的投資規模,不利於擴大再生產和經濟的發展。(2)從企業的角度分析。事實上,企業也要負擔一部分離退休金,醫療費用和社會養老基金,這方面的支出增加了,用於生產的資金就減少了,不利於企業的投資。
2、我國人口老齡化與儲蓄。在勞動年齡時期,為了給以後的消費提供保障,人們選擇了為養老而儲蓄,一旦進入老年,由於退出生產領域,收入降低,同時,還要動用過去的儲蓄來支付養老、醫療、護理
❽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經濟問題對於社會發展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老齡化的社會影響幾乎與
社會的發展全面掛鉤。
今天諸位討論老齡化涉及的經濟問題是十分合適的。
❾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總的來說人口老齡化會使得市場中供給流的兩個方面總體量都發生急劇改變,滑鐵如似縮小的市場會使得全球經濟變得低迷蕭條不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