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環境對財務會計目的的影響
1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的影響
1.1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目標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經濟上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會計方面建立了統一的會計制度,全面推行經濟核算制,會計不但要向國家稅務部門和銀行等機構提供一般性的財務會計報告,還要向企業所有者———上級單位和財政部門提供生產經營活動內部報告,滿足所有者直接決定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會計也在不斷進步,如針對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推動股份制試點工作發展的新情況,先後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和《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並於1985年頒布了《會計法》,這一時期會計的目的就是為經濟服務,但會計信息和企業相關者在市場環境下對信息的需求矛盾依然很大。2006年起的新變化。隨著我國企業改革持續深入,產權多元化,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投入隊伍不斷壯大,企業相關者要進行預測趨勢、評估風險、估算報酬等一系列行為,最終作出決策,從而提高了對會計信息的要求。
1.2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對象的影響。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即特定主體再生產過程中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該類經濟活動發生變化,會計對其反饋也會相應變化。1)經濟環境變化影響會計核算內容。改革前的幾十年中,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企業間的經濟關系非常簡單,按上級下達的計劃完成購銷任務,並按照計劃規定的價格進行結算,可以說會計核算的內容簡單化、程式化。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企業間經濟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投資主體多元化,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事業單位之間相互參股聯營,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創新、其他新型交易(如融資租賃等)的產生,結算方式的增加和商業信用票據化的迅速發展等,使得投資者對相應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在廣度和深度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拓展,引起會計核算的內容發生深刻變化。2)新的會計核算內容適應新的經濟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經濟關系和經濟現象,在最近幾十年內,由於人們對物價變動、企業破產、社會責任、公司稅務等因素高度關注,會計把這些內容納入自己的核算范圍,研究如何反映,怎樣計量,並在此基礎上分化出通貨膨脹會計、清算會計、社會責任會計和稅務會計等。
1.3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計量屬性的影響從我國的會計實踐看,歷史成本計量屬性長期以來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融資手段逐漸豐富,越來越多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在交易所掛牌上市,一方面,這類金融資產的交易已經形成了較為活躍的市場,交易中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不斷波動。另一方面,面對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股權分散,復雜多樣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如何選擇會計計量屬性,提供出更真實有效的財務報告,探索中逐步引入了公允價值等計價方法,至此也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趨同。
1.4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程序和方法的影響。1)新方法的產生。在科技水平發展緩慢、經濟管理要求不高的時期,企業的經濟業務簡單,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企業會計只需採用簡單的會計程序與方法就能滿足需要。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固定資產投資迅速增長,為了正確計算盈虧,就要求將同定資產的成本合理地分攤到各個受益期間。於是,關於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程序與方法便應運而生。2)方法的發展。仍以固定資產為例,在經濟不發達、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期,同定資產運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不會在價值上產生明顯的不合理現象。但隨著科技水平快速發展,企業使用的固定資產,特別是那些受科技發展影響較大的生產設備,其實際價值在固定資產使用期內會大幅度貶值,從而引起折舊方法的變革,在一定范圍內引入了加速折舊的方法,以便使同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接近其實際價值。3)會計技術方法的提升。隨著電子計算機在會計領域中的廣泛運用,使會計方法產生了一個飛躍,手寫簿記記賬系統被電子會數據處理系統取代,日常會計數據可以更多更快地被搜集。同時,優秀的電算化會計軟體為會計核算數據提供了很好的技術保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惡意篡改會計數據的可能,相應提高了財務會計核算數據的可信度,會計信息可以更多更快地用於企業的經營決策和內部控制,電算化會計可以更加充分地發揮職能作用,從而也體現了經濟環境對會計程序與方法的大影響。
2針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做出的調整
會計作為反映經濟活動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經濟環境的管理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但是處在社會經濟環境中的會計由於受經濟的沖擊,必須做出合理的調整來保證會計職能的正常發揮,那麼,針對經濟環境與會計之間的相互作用,做出怎麼樣的調整就顯得非常重要。
2.1藉助政府的有效手段來規范經濟的環境。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是藉助國外市場的特點來結合本國的市場體制來建設的,經濟的主體單位是市場,但是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還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規范,這就需要政府採用適當的法律或其他手段來正確的規劃經濟體制,干預市場的發展形勢,為會計工作的正常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
2.2跟上國際會計的步伐,健全會計制定標准。會計作為一門國際化的管理學課程,這就決定了我國必須跟上國際會計的步伐,嚴格依據國際會計的變化形勢,盡可能的降低會計准則中的多項會計方法和標准,認真根據國際化標准來規范會計制定,避免主觀性的控制出現了會計信息不準確性的問題出現。
2.3改變會計計算的計量模式。隨著現代社會無形資產的不斷增多,這就需要會計計算的范圍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更加決定了傳統的成本計量模式已經出現了許多不足,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改進會計核算和計量模式。因此,必須增加會計信息的容量,考慮增加非貨幣形式的模式,同時,也要採用貨幣計量和非貨幣形式的計量模式,結合傳統的成本模式和多種計量模式來改變會計核算的計量模式。這樣的結合與並重才能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全面性,提供給廣大市場經濟主體完善的市場反映內容。
2.4加強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會計學的運用離不開會計人員的工作,但是目前多數會計人員的職業習慣已經不能適應會計的發展要求了,因此,這就需要會計人員加強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這樣才能避免會計工作信息的失誤等諸多問題,更加促進了會計工作的穩定發展,也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② 經濟環境對具體會計目標的影響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會計目標的研究一直是會計理論界的一個熱點問題。西方會計界(以美國為代表)主要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探討會計目標,並逐漸將其視為會計理論研究的起點,這在美國財務會計概念結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70年代後美國會計界關於會計目標的研究,形成了兩個主要流派:受託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而目前我國會計理論界對於會計目標的探討,也主要局限於這兩個學派之爭。那麼,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目標到底如何構建呢?本文將運用產權理論對此進行一些探討,以求我國會計理論界在會計目標研究過程中,開拓思路,構建出真正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環境的會計目標理論。
一、受託責任學派的主要觀點及局限性
在受託責任學派看來,由於社會資源(主要是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資源的受託者就負有了對資源的委託者解釋、說明其活動及結果的義務。因此,會計的目標就是向資源的提供者報告資源受託管理的情況。受託責任學派認為,為了有效地協調委託和受託的關系,客觀、公正地反映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首先,在會計信息質量方面應強調客觀性,在會計確認上只確認企業實際已發生的經濟事項;其次,在會計計量上,由於歷史成本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因此堅持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再次,在會計報表方面,由於經營業績是委託者最關心的一個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編制顯得尤為重要。
在目前經濟環境中,盡管受託責任普遍存在,在會計上反映,或比較側重這一責任的履行情況的反映也無可非議,但是,若將「認定和解除受託責任」作為會計理論研究的起點,至少有以下一些不妥之處:(1)受託責任學派強調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的整體完整性,認為只有完善的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才能確保會計實務的正確性,但會計系統和會計制度內容復雜,保證兩者的完善性這一提法比較抽象,一旦實務中出現問題,則難以確定問題的根源,造成眾說紛紜、難以統一的局面。(2)在會計處理上,由於受託責任學派強調客觀性勝於相關性,因此要求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雖然歷史成本模式有其自身的優勢,但會計作為一門服務性的學科,應隨時注意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忽視市場的變化,只能使會計這門學科墨守陳規,弱化其服務功能。(3)在會計信息方面,受託責任學派很少會顧及到資源委託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這一思想,會計人員往往難以體會潛在投資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漸喪失完善會計信息的積極性,也難以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決策有用學派的主要觀點及局限性
1964年—1966年,美國會計學會發表了《基本會計理論報告》,初步提出了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會計信息的用途、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和經濟決策聯系起來的會計目標思想。在報告中,會計的第一項具體目標被描述成:為了「作出關於利用有限資源的決策,包括確定重要的決策領域以及確定目的和目標」而提供有關的信息。
1978年,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在其《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對財務報表的目標則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1)財務報告應提供對現在和可能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及類似決策有用的信息;(2)財務報告應提供有助於現在和可能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評估來自銷售、償付到期證券或借款等的實得收入的金額、時間分布和不確定的信息;(3)財務報告應能提供關於企業的經濟資源、對這些經濟資源的要求權(企業把資源轉移給其他主體的責任及業主權益)、以及使資源和對這些資源要求權發生變動的交易、事項和情況影響的信息。
概括來說,在決策有用學派看來,會計的目標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於其決策的會計信息,它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有用性。從會計確認方面來看,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認人員在會計上不僅應確認實際已發生的經濟事項,還要確認那些雖然尚未發生僅對企業已有影響的經濟事項,以滿足信息使用者決策的需要;從會計計量方面來看,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計報表應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動態變化,在會計計量上主張以歷史成本為主,並鼓勵在物價變動情況下多種計量屬性的並行;在會計報表方面,決策有用學派認為會計報表應盡量全面提供對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由於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因此,在會計報表上強調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一視同仁,不存在對某種會計報表的特殊偏好。
盡管在資本市場發達的情況下,決策有用理論可以使會計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緊密相聯,並能促進會計理論研究更具有針對性和方向性及密切會計理論和實踐的聯系。但考察我國當前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由於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我國資本市場尚未在企業資本籌集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企業的經營活動也並非完全以資本市場為導向,而眾多的潛在投資者也僅僅是通過會計信息來初步了解一下上市公司而已,遠遠談不上決策。因此,我國如果按照決策有用的思路來構建會計目標必然會在以下兩方面給會計人員帶來迷茫: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到底如何確定?誰有恰當的權利要求企業提供信息?
三、從產權理論的角度來看,會計目標應被明確為「節約交易費用」
既然在我國的經濟環境中,受託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均有其局限性,那麼當前我們該如何構建適合我國經濟特點的會計目標呢?筆者認為,運用產權理論中的一些觀點去研究我國的會計目標不失為一條新的途徑。
從法學角度來講,產權可以被定義為「主體擁有的對物和對象的最高的、排他的佔有權」。它是指民事權利主體所享有的經濟權利,包括以所有權為主的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等。其內涵可分為資本權、佔有權、收益權、處置權等。當然,這種法學上的解釋也明顯帶有經濟學的意義,英國學者Y.巴澤爾在其《產權的經濟分析》中就曾指出:「法律的權利會強化經濟權利,但前者並不必然是後者存在的充分條件。」根據上述對產權的解釋,我們可以推出,一切對企業具有任何形式排他性的某種權利的個人或組織都是企業的投資主體。投資者對企業擁有所有權,債權人對企業擁有排他性的只能由自己行使的債權,政府對企業擁有稅收征管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強制性的單向債權)等,因而我們可以明確投資者、債權人、政府都是企業的產權主體,另外資本市場上廣大的資金供應者也可看作企業潛在
③ 會計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環境的關系
一、會計信息對經濟環境的影響
會計信息對經濟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和社會兩個方面:
1、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實現經營目標,離不開由經濟信息形成的經濟信息系統。並通過整、有效的企業經濟信息系統,實現企業商品與資金的相互轉換。
2、會計信息是企業的命脈。在會計信息的協助下,企業能夠及時獲取市場信息,並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在第一時間調整企業的發展規劃。會計信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企業的會計信息還能為企業的財務決策和經營決策的制定做出貢獻。從社會的角度而言,會計信息能夠對社會資源起到引導作用。投資者通過使用會計信息,能對企業有更為深入和准確的認識,從而對投資決策進行指導。在實際工作當中,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較廣。
二、會計有助於加強企業經濟活動的管理
從宏觀方面來說,通過合理運用會計手段,國家能夠實現對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的全面掌握,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國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因此現代會計能夠為國民經濟的運行起到預警的作用。同時會計規范還能對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行約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秩序。
從微觀方面來說,現代會計有助於企業明確產權,從而區分經濟主體在各項經濟活動中的關系與責任。然而在具體經濟管理工作當中,現代會計的表現是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經濟信息,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決策是企業管理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三、會計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會計是企業開展管理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結構的多元化也越來越明顯。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對企業內部開展有效地監督和控制,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四、會計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在新時期下,會計發展對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會計已經成為穩定經濟秩序的必要保障。然而經濟秩序混亂的現象無法完全規避,此時就要通過充分發揮會計職能,將市場混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3)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會計的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會計基本特徵
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
④ 會計的發展與經濟環境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一章 緒論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它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離不開其生存的環境,會計信息質量也同其存在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還沒有對環境資源進行有效的反映。因此,在充分考慮資源型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現行的相關會計核算體系中應該設置具體的核算科目,來反映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
1.1社會環境的概念
環境通常是指周圍情況的總和,既包括自然情況又包括社會情況。會計的社會環境是會計所處的特定階段的社會客觀條件,是會計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又是一個信息系統,它總是密切地依存於生產發展的客觀環境。我們將會計賴以生存的環境稱為會計環境,會計環境是指與會計的產生、發展密切相關,決定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工作發展水平的客觀歷史條件及特殊情況。會計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辨證統一關系。一方面社會環境影響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會計的發展對社會環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1.2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
會計信息質量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准確地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經濟內容的程度及真實性、中立性、可驗證性、可比性與及時性的高低,其實質就是指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性質或特徵。它是會計信息提供者在進行會計信息選擇時所應追求的信息質量標准。與普通產品不同,會計信息的質量很難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量化的衡量。迄今為止,人們用於評價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標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實,是否可靠,是否相關,是否有用,是否合規,等等。即真實程度高、可靠程度高、相關程度高、有用程度高、合規程度高等等。
會計信息產品質量是受到會計信息的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的,不同的區域,因技術因素、人文因素、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等不同,對會計信息質量有不同的要求,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的變化,會使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隨之改變。
第二章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國內外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等都都對我國的會計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也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行一番梳理和回顧。知識經濟對傳統的會計基本假設提出了嚴峻挑戰。對於會計主體假設,由於企業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因而用 經濟利益相關的聯合體和rdquo;來定義比較確切。持續經營假設,可以重新表述為 經濟利益相關的聯合體,從開始組建到實現其經營目標為止為其存續期間和rdquo;,對於會計分期假設,原來的涵義仍將存在,但對於一些完成交易後即行解散的臨時性組織而言。可以不對其進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為報表報告期; 貨幣計量假設,將發展為貨幣計量與非貨幣計量並重。 隨著會計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會計人員必須懂得信息技術、網路技術、軟體開發與設計、軟體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識隨著會計發展的日益國際化,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國際會計理論與方法,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隨著會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會計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有關預測、決策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而且應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能力。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人員將是兼容科技與管理知識的、具有多元知識結構和創新思維的高智能復合型會計人員。
2.1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
2.1.1 中國加入WTO
我國於2001年11月10日經過與諸多西方經濟大國加入WTO雙邊協議的簽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處理國與國之間貿易規定的國際組織,其核心是《WTO協議》。這些協議是世界上大多數貿易國通過談判簽署的。它為國際商業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規則,約束各國政府將其貿易政策限制在議定的范圍內。這些協議雖然是由政府通過談判簽署的,但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產品製造者、服務提供者和進出口商進行商業活動。進入WTO意味著關稅壁壘將不再存在,外國投資者享有本國國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圍內可進行更自由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發明創造、設計(知識產權)的交換等等。市場競爭將在更大范圍內展開,這無疑會給我國的各行各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而會計信息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國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將面臨著機會和挑戰。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當前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加入WTO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必須盡早制定出應付入世沖擊的種種對策,以推動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2.1.2 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
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的過程就是信息化過程。所謂信息化就是指人們藉助信息技術,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智能,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們自身生活方式變革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它正沖擊著傳統社會的每個角落,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次,各個行業都面臨著信息化的挑戰。會計領域當然不能例外。畢馬威會計公司合夥人Elliot曾借用 第三次浪潮和rdquo;一詞來形象地預言 IT引起的變革正在沖撞著會計的海岸線。在20世紀70年代它徹底地沖擊了工業界, 80年代它又盪滌了服務業, 90年代會計界將接受它的洗禮。和rdquo; 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著會計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生產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不僅使傳統的會計工具和會計方法有了很大變化,也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滿足了多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科學與經濟的一體化格局已經形成,會計的發展也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出現了許多的新方法和觀點。現代財務會計是傳統財務會計的發展,而現代管理會計則是電子計算機時代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
信息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動態前進的過程,信息技術是其發展的根本驅動力。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和計算機審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實現網路化、智能化,在提高會計和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讓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和審計在降低會計信息風險、增加會計信息的價值、減少代理成本和資本成本、建立和維護資本市場的完整性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2.1.3 綠色地球及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牽頭,歷時2年,在對31個省市環境污染實物量、虛擬治理成本、環境退化成本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第一份環境報告;;《中國綠色GDP核算報告2004》,該報告顯示:2004年,我國環境退化成本(即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佔GDP的3.05%。綠色GDP不僅能反映經濟增長水平,而且能夠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達和反映可持續發展觀的思想和要求。但由於環境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綠色GDP的核算標准、方法卻是一個難題。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套公認的綠色GDP核算模式。這也是綠色GDP核算耗時久,社會認同難的原因之一。管理學認為,能夠計量的才能進行有效管理。正因如此,已經有人提出應該以綠色會計取代綠色GDP。
綠色會計和rdquo;是國內外的財會專家將資源和環境問題作為一個專題納入會計理論研究體系的結果,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綠色會計和rdquo;就是以價值形式,運用專門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及披露。這種影響包括相應的損失、帶來的效益以及其他影響。顯然, 綠色會計和rdquo;是為了適應企業環境風險管理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它的宗旨即是通過匯集有關信息,減少企業環境污染,提高企業環境質量,從而提升社會的環境質量。
可持續發展是20 世紀80 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其內涵包括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內容,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經濟和社會的長期發展戰略,是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最佳兼顧,是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體現的是一種科學發展理念,即科學發展觀。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微觀個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經營必須全面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尤其針對當前生產經營負外部性較高的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應當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受企業活動所影響的利益相關者,會計信息的使用客體應當是反映經濟利益、社會責任以及資源與環保等方面的信息。會計信息的價值取向應當是利益相關者對營業主體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以下簡稱監管) ,而非經濟決策。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使用客體和價值取向都深受影響,進而對現行會計目標定位產生較大沖擊, 監管有用和rdquo;替代 決策有用和rdquo;將成為現實,作為會計目標具體化的會計信息質量標准也將進一步發展。
2.2 社會環境的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2.2.1 加入WTO促使我國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進一步規范化和法制化
自2001年11月起,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之一,這雖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各種機遇,但同時也為我國在各方面帶來了挑戰。會計是經濟工作的語言,它要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以便給決策層提供正確的信息參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主要來源於會計信息的披露,我國一系列關於會計信息披露的法規的頒布及實施,有利約束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信息失真的情況仍大量存在。這不但制約了國內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國際上也損害了我國企業的形象,降低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我國加入WTO以後,隨著國際間交往的加強,經濟業務在規模和數量上必然會增加,其會計信息披露關繫到企業間的預測及決策,為利益相互集團所重視。應該說,加強會計信息方面的規范是建立國際間正常經濟秩序的基礎。同時,入世也意味著企業間的游戲規則不分國別,趨於一致。這就要求我國必須盡快制訂和國際相一致的會計准則,使商業語言相一致。世界貿易組織是符合市場經濟客觀需要的國際貿易法律體系,必然要求中國以完善的法制來作為保障。2001年7月1日,財政部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出台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標志著我國會計法制化建設的加強,為中國加入WTO後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化和國際化提供了依據,為外國企業和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會計方面最基本的規范。
2.2.2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一定風險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變遷,會計作為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會有所發展,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網路經濟,網路的存在使現行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數據的形式直接存儲於網路與計算機中,這就將會計信息系統轉化為互聯網的一部分,利用互聯網與企業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交換並發布信息,勢必成為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在給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高自動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時,也給企業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持續經營是假設一個企業在可預見的將來會持續經營下去。由於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多變性,使得人們對一個主體是否能持續經營的辨別上難以分清,再加上跨行業的強強聯合,隨著市場要求不斷變換聯合對象和范圍等等,使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變得有名無實。
⑤ 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有哪些影響
社會環境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研究
摘 要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它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從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社會環境的變化入手,分析了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從新舊會計准則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出發,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和今後會計信息質量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社會環境 會計信息質量 信息技術 會計准則
ABSTRACT:Accounting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activity which is generated after a stage of social economy; it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s very serious. It decreased the exertion of accounting function, and caused widely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is beginning with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oci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it analyzes the effect of changed social environment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n the background of old an new accounting criter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目 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2
1.1社會環境的概念 2
1.2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 2
第二章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 3
2.1中國加入WTO 3
2.2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 3
2.3綠色地球及可持續發展 4
第三章 社會環境的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5
3.1加入WTO促使我國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進一步規范化和法制化 5
3.2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一定風險 6
3.3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 6
第四章 新會計准則中會計信息質量 7
4.1新舊會計准則背景下的會計信息質量 7
4.2新准則強調可靠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徵 8
4.3新准則提升了會計信息相關性的地位 9
第五章 會計信息質量與信息技術的相關性 10
5.1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10
5.2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挑戰信息技術水平 11
5.3會計信息質量與信息技術相關性的啟示 12
第六章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會計信息質量標准體系研究 12
6.1 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企業會計目標定位的影響 12
6.2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會計體系的構建 13
第七章 總結 15
7.1社會環境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的辯證關系 15
7.2社會環境影響下的會計信息質量的發展趨勢 16
參考文獻 17
第一章 緒論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它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離不開其生存的環境,會計信息質量也同其存在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1.1社會環境的概念
環境通常是指周圍情況的總和,既包括自然情況又包括社會情況。會計的社會環境是會計所處的特定階段的社會客觀條件,是會計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又是一個信息系統,它總是密切地依存於生產發展的客觀環境。我們將會計賴以生存的環境稱為會計環境,會計環境是指與會計的產生、發展密切相關,決定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工作發展水平的客觀歷史條件及特殊情況。會計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辨證統一關系。一方面社會環境影響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會計的發展對社會環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1.2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
會計信息質量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准確地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經濟內容的程度及真實性、中立性、可驗證性、可比性與及時性的高低,其實質就是指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性質或特徵。它是會計信息提供者在進行會計信息選擇時所應追求的信息質量標准。與普通產品不同,會計信息的質量很難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量化的衡量。迄今為止,人們用於評價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標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實,是否可靠,是否相關,是否有用,是否合規,等等。即真實程度高、可靠程度高、相關程度高、有用程度高、合規程度高等等。
會計信息產品質量是受到會計信息的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的,不同的區域,因技術因素、人文因素、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等不同,對會計信息質量有不同的要求,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的變化,會使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隨之改變。
第二章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國內外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等都都對我國的會計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也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行一番梳理和回顧。
2.1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
2.1.1 中國加入WTO
我國於2001年11月10日經過與諸多西方經濟大國加入WTO雙邊協議的簽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處理國與國之間貿易規定的國際組織,其核心是《WTO協議》。這些協議是世界上大多數貿易國通過談判簽署的。它為國際商業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規則,約束各國政府將其貿易政策限制在議定的范圍內。這些協議雖然是由政府通過談判簽署的,但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產品製造者、服務提供者和進出口商進行商業活動。進入WTO意味著關稅壁壘將不再存在,外國投資者享有本國國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圍內可進行更自由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發明創造、設計(知識產權)的交換等等。市場競爭將在更大范圍內展開,這無疑會給我國的各行各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而會計信息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國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將面臨著機會和挑戰。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當前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加入WTO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必須盡早制定出應付入世沖擊的種種對策,以推動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2.1.2 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
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的過程就是信息化過程。所謂信息化就是指人們藉助信息技術,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智能,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們自身生活方式變革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它正沖擊著傳統社會的每個角落,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次,各個行業都面臨著信息化的挑戰。會計領域當然不能例外。畢馬威會計公司合夥人Ellio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詞來形象地預言「IT引起的變革正在沖撞著會計的海岸線。在20世紀70年代它徹底地沖擊了工業界, 80年代它又盪滌了服務業, 90年代會計界將接受它的洗禮。」 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著會計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生產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不僅使傳統的會計工具和會計方法有了很大變化,也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滿足了多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科學與經濟的一體化格局已經形成,會計的發展也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出現了許多的新方法和觀點。現代財務會計是傳統財務會計的發展,而現代管理會計則是電子計算機時代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
信息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動態前進的過程,信息技術是其發展的根本驅動力。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和計算機審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實現網路化、智能化,在提高會計和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讓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和審計在降低會計信息風險、增加會計信息的價值、減少代理成本和資本成本、建立和維護資本市場的完整性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2.1.3 綠色地球及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牽頭,歷時2年,在對31個省市環境污染實物量、虛擬治理成本、環境退化成本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第一份環境報告——《中國綠色GDP核算報告2004》,該報告顯示:2004年,我國環境退化成本(即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佔GDP的3.05%。綠色GDP不僅能反映經濟增長水平,而且能夠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達和反映可持續發展觀的思想和要求。但由於環境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綠色GDP的核算標准、方法卻是一個難題。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套公認的綠色GDP核算模式。這也是綠色GDP核算耗時久,社會認同難的原因之一。管理學認為,能夠計量的才能進行有效管理。正因如此,已經有人提出應該以綠色會計取代綠色GDP。
「綠色會計」是國內外的財會專家將資源和環境問題作為一個專題納入會計理論研究體系的結果,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綠色會計」就是以價值形式,運用專門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及披露。這種影響包括相應的損失、帶來的效益以及其他影響。顯然,「綠色會計」是為了適應企業環境風險管理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它的宗旨即是通過匯集有關信息,減少企業環境污染,提高企業環境質量,從而提升社會的環境質量。
可持續發展是20 世紀80 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其內涵包括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內容,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經濟和社會的長期發展戰略,是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最佳兼顧,是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體現的是一種科學發展理念,即科學發展觀。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微觀個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經營必須全面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尤其針對當前生產經營負外部性較高的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應當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受企業活動所影響的利益相關者,會計信息的使用客體應當是反映經濟利益、社會責任以及資源與環保等方面的信息。會計信息的價值取向應當是利益相關者對營業主體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以下簡稱監管) ,而非經濟決策。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使用客體和價值取向都深受影響,進而對現行會計目標定位產生較大沖擊,「監管有用」替代「決策有用」將成為現實,作為會計目標具體化的會計信息質量標准也將進一步發展。
2.2 社會環境的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2.2.1 加入WTO促使我國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進一步規范化和法制化
自2001年11月起,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之一,這雖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各種機遇,但同時也為我國在各方面帶來了挑戰。會計是經濟工作的語言,它要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以便給決策層提供正確的信息參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主要來源於會計信息的披露,我國一系列關於會計信息披露的法規的頒布及實施,有利約束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信息失真的情況仍大量存在。這不但制約了國內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國際上也損害了我國企業的形象,降低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我國加入WTO以後,隨著國際間交往的加強,經濟業務在規模和數量上必然會增加,其會計信息披露關繫到企業間的預測及決策,為利益相互集團所重視。應該說,加強會計信息方面的規范是建立國際間正常經濟秩序的基礎。同時,入世也意味著企業間的游戲規則不分國別,趨於一致。這就要求我國必須盡快制訂和國際相一致的會計准則,使商業語言相一致。世界貿易組織是符合市場經濟客觀需要的國際貿易法律體系,必然要求中國以完善的法制來作為保障。2001年7月1日,財政部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出台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標志著我國會計法制化建設的加強,為中國加入WTO後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化和國際化提供了依據,為外國企業和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會計方面最基本的規范。
2.2.2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一定風險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變遷,會計作為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會有所發展,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網路經濟,網路的存在使現行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數據的形式直接存儲於網路與計算機中,這就將會計信息系統轉化為互聯網的一部分,利用互聯網與企業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交換並發布信息,勢必成為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在給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高自動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時,也給企業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的原始憑證、報表等會計資料都是以數字形式存儲在磁性介質上,使會計核算無紙化,而在磁性介質上對會計資料進行修改,不但操作起來容易而且一般不會留下痕跡,加上數據高度集中,未經授權的人員有可能通過計算機和網路瀏覽全部數據文件,復制、偽造、銷毀企業重要的數據,這就增加了會計信息被篡改或偽造的風險,加大了會計信息保障的風險。此外,隨著網路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上交易愈來愈普遍,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網上傳送會計信息的方式,很難保證系統的信息資源不被竊取或篡改,另外還有可能遭受網路黑客的攻擊和病毒的侵害,並且這種通過網路的攻擊可能來自企業內部也可能來自企業外部,一旦發生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由此可見,網路的開放性無疑增大了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風險。在網路條件下,會計流程發生了變化,大量的數據直接從企業內部或企業外部其他系統獲得,企業實現了信息集中管理,由於信息來源多樣化、採用分布式輸入,使會計信息在一定范圍共享和流通,接觸信息的部門和人員增多,監督和操作分離,使會計信息作假更加方便,客觀上加大了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難度。在網路中傳遞的會計信息雖然是遵循一定的信息交換協議和一定的安全技術作為保障,但計算機網路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都會威脅到會計信息的質量,造成會計信息在網路中傳輸時易被竊取、改動,使其安全性受到較大的威脅。
2.2.3 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
由於歷史形成的原因,我國除與蘇聯、東歐等國家聯系外,幾乎與西方國家沒有貿易往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加速了與西方國家的交往。同時,隨著國際經濟的逐步一體化,我國企業也走向世界,這些企業也要了解國外企業的會計制度,這必然導致會計的國際化。此時,不但原有的會計制度不適用於外資企業,而且作為商業語言的會計報表,由於和國際上通用的編制方法不一樣,外國人看不懂,影響外國企業對我國企業的了解。因此財政部相應頒發了有關外資企業會計制度,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和《中外合資經營工業企業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1985),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借鑒國際會計慣例制定的全新的會計制度它在會計原則、會計報表設置上和國際會計趨於一致,為以後我國全面改革會計制度奠定了基礎。
社會環境對財務會計具有決定的作用,但財務會計並不是完全消極被動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它對社會環境也具有反作用。因為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狀況的全面反映,因此企業的會計信息影響人們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的看法,並導致利益相關方面的經濟行為的改變,因而財務會計通過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對國家的宏觀調控、企業的利益分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⑥ 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它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本文從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社會環境的變化入手,分析了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從新舊會計准則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出發,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和今後會計信息質量的發展趨勢。
(6)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會計的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工作內容:
1、每個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做記賬憑證時一定要有財務(經理)有簽字權的人簽字後再做賬),然後月末或定期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之所以月末登記是因為要通過科目匯總表試算平衡,保證記錄不出錯),每發生一筆業務就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
2、月末須注意提取折舊,待攤費用的攤銷等,若是新辦企業開辦費在第一個月全部轉入費用。計提折舊的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或是製造費用,貸:累計折舊,這個折舊額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凈值和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月末還要提取稅金及附加(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由當地稅務機關決定。
3、月末編制完科目匯總表之後,編制兩筆分錄。第一筆分錄:將損益類科目的總發生額轉入本年利潤,借: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等)貸:本年利潤。第二筆分錄:借:本年利潤貸: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成本等)。
⑦ 為什麼經濟環境對會計產生影響要舉例說明,急!!!
第一章 緒論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產生的一種管理活動,它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離不開其生存的環境,會計信息質量也同其存在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1.1社會環境的概念
環境通常是指周圍情況的總和,既包括自然情況又包括社會情況。會計的社會環境是會計所處的特定階段的社會客觀條件,是會計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又是一個信息系統,它總是密切地依存於生產發展的客觀環境。我們將會計賴以生存的環境稱為會計環境,會計環境是指與會計的產生、發展密切相關,決定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工作發展水平的客觀歷史條件及特殊情況。會計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辨證統一關系。一方面社會環境影響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另一方面,會計的發展對社會環境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1.2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
會計信息質量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准確地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經濟內容的程度及真實性、中立性、可驗證性、可比性與及時性的高低,其實質就是指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性質或特徵。它是會計信息提供者在進行會計信息選擇時所應追求的信息質量標准。與普通產品不同,會計信息的質量很難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量化的衡量。迄今為止,人們用於評價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標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實,是否可靠,是否相關,是否有用,是否合規,等等。即真實程度高、可靠程度高、相關程度高、有用程度高、合規程度高等等。
會計信息產品質量是受到會計信息的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的,不同的區域,因技術因素、人文因素、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等不同,對會計信息質量有不同的要求,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的變化,會使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隨之改變。
第二章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國內外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等都都對我國的會計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也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行一番梳理和回顧。
2.1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
2.1.1 中國加入WTO
我國於2001年11月10日經過與諸多西方經濟大國加入WTO雙邊協議的簽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處理國與國之間貿易規定的國際組織,其核心是《WTO協議》。這些協議是世界上大多數貿易國通過談判簽署的。它為國際商業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規則,約束各國政府將其貿易政策限制在議定的范圍內。這些協議雖然是由政府通過談判簽署的,但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產品製造者、服務提供者和進出口商進行商業活動。進入WTO意味著關稅壁壘將不再存在,外國投資者享有本國國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圍內可進行更自由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發明創造、設計(知識產權)的交換等等。市場競爭將在更大范圍內展開,這無疑會給我國的各行各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而會計信息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國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將面臨著機會和挑戰。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當前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加入WTO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必須盡早制定出應付入世沖擊的種種對策,以推動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2.1.2 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
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的過程就是信息化過程。所謂信息化就是指人們藉助信息技術,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智能,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們自身生活方式變革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它正沖擊著傳統社會的每個角落,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次,各個行業都面臨著信息化的挑戰。會計領域當然不能例外。畢馬威會計公司合夥人Ellio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詞來形象地預言「IT引起的變革正在沖撞著會計的海岸線。在20世紀70年代它徹底地沖擊了工業界, 80年代它又盪滌了服務業, 90年代會計界將接受它的洗禮。」 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著會計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生產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不僅使傳統的會計工具和會計方法有了很大變化,也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滿足了多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科學與經濟的一體化格局已經形成,會計的發展也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