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加快三產經濟,助推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域范圍內以城鎮為中心、以農村為基礎和各種經濟成分有專機構成的一種區域屬性經濟。它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部分,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連接點。春秋戰國時期以來,縣一直是我國行政區劃的基本單位。幾千年以來,縣域范圍內的經濟、社會、文化交融發展,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縣域經濟已是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郡縣治、天下安」,治理縣政歷來就是安邦定國的根本之策。黨的十六大非常明確地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發展縣域經濟的高度重視。可以說,縣域經濟已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本文在結合剖析谷城縣域經濟發展瓶頸制約因素的基礎上,對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了一些思考。
㈡ 誰能回答一下:江西縣城經濟發展現狀大概是什麼樣的還有什麼統計數字謝謝!
不知道您要的是那個縣城的,現在給出的是新干縣的。
郡縣治,天下安」,一語道出了縣域經濟發展對社會安定團結、全面建設小康的重要性。為更好地認清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筆者以新干縣為例,對縣域經濟進行深入剖析思考,供各方參考。
一、新干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
一是經濟結構日趨優化。隨著新干縣區域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呈現向高級化演進的動態趨勢: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207016萬元,比2000年增長72.2%,「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761萬元,年均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68447萬元,年均增長16.7%;第三產業增加值65808萬元,年均增長11.7%。全縣人均創造生產總值6785元,比2000年增加2722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0.8%。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41.8:30.3:27.9調整為35.1:33.1:31.8,縣域經濟結構更趨合理。
二是經濟民營化日益顯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治投資環境,激活民間資本,促使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縣域民營經濟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民營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和主力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貢獻越來越高。從經濟總量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達56.2%,較2000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導力量;從稅收情況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實交稅金8667萬元,占縣地方財政總收入的65.9%,貢獻額占據「半壁江山」;從就業情況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從業人員77903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47.4%,比2000年提高了14.7個百分點,新增安置就業人員27257人;從有效投入看,2005年全縣民間投資完成102803萬元,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89.4%,較2000年提高了41.7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主體地位日漸明朗。
三是工業化程度不斷增強。工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新干縣大辦工業、辦大工業的步伐加快,縣域經濟已脫離了依靠農業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日益依賴於工業經濟。2005年,全縣工業增加值佔GDP的23.2%,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撐力量,比2000年提高了4.6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2000年以來,縣域第一、二、三產業對縣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5%、43.3%和32.2%。其中工業對全縣生產總值貢獻高達32.8%,成為牽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四是特色農業比重超半。自1999年縣委、縣政府大力推行優質果業、中葯材、良種生豬、山塘水庫立體開發四大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以來,四大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2005年,全縣新發展三湖紅桔等優質果樹面積3050萬畝,累計優質果樹面積占果業面積的76.3%。全縣水果總產18463噸,其中柑桔17691噸;新栽中葯材2.1萬畝,中葯材面積達16.9萬畝,初步形成了「一鄉一葯,多鄉多葯」的發展格局,商洲桔殼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在生豬出欄中,三元雜交豬出欄40.3萬頭,增長38.4%,占出欄生豬的67.9%;山塘水庫立體開發面積2.65萬畝,占水產品養殖面積的51.9%。果、葯、豬、魚已成為全縣農業的四大特色,四大特色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53.4%。
二、新干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在制改革不斷深化和我國加入WTO進入後過渡期的新形勢下,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尤其與發達兄弟縣市相比,新干縣區域經濟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差距還很大,特別是在發展和提高方面,還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實力不強。與全市各兄弟縣(市、區)比較,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實力強。但與發達縣市比較,結果令人堪憂。發達縣市的選擇在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公布的2004年中國最發達100名縣市名單中,綜合考慮人口(2倍於新干縣人口內)、地理位置(較相鄰)因素,選擇了江蘇的太倉市(排第14位)、揚中市(排第38位)、金壇市(排第50位)及浙江的玉環縣(排第28位)、平湖市(排第31位)5個縣市比較。江浙5縣市經濟總量平均為125.11億元,是新干縣的7.5倍;人均GDP為29263元,為新干縣的5.3倍。最高的太倉市總量、均量分別是新干縣的12.5倍、8.4倍;財政收入平均為11.92億元,是新干縣的7.4倍。最高的太倉市是新干縣的13.4倍。此外,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步伐不快、辦法不多,措施不配套,使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2005年,民營經濟占縣域經濟總量不足60%,與江浙發達縣市民營經濟比重高達90%的差距較大。
二是速度不快。2000年至2005年,新干縣GDP年均增長11.5%,比江蘇金壇市1999年至2004年間年均16.4%的增長速度低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基數僅為其的六分之一的條件下,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反而僅是其的百分之六十。按照經濟規律,新干縣區域經濟要趕上發達縣市,發展速度必須不斷加快,否則永遠落後,甚至差距不斷拉大。
三是特色不濃。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個性特色,除玻璃、食品具有較強特色並具有一定競爭力外,其它難有一定規模的品牌產品。加之小企業多,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少,難以形成資源轉移產業鏈。雖然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開始形成一些縣域特色的產業和區域品牌,但其知名度、市場影響力、輻射范圍與規模有限。而浙江省在發展縣域經濟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色」的特色鮮明、專業化程度高。如:橋頭的紐扣、紹興的紡織、諸暨大唐的襪業、慈溪的小家電、樂清的低壓電器等,均成為全國行業老大。以皮鞋製造業的專業分工從樂清白石的鞋紙、永嘉黃田的鞋飾、河通橋的鞋料等特色之濃、分工之細,使別人幾乎無從競爭。
四是環境不優。縣域硬環境不硬、軟環境不軟,也是制約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是地理位置的制約,新干縣地處江西中部,屬典型內陸丘陵區。「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線」,大量的貨運只能依靠京廣線和內河運輸及公路運輸解決,因此,交通地理條件對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相對於其他經濟發達地區而言比較弱。二是基礎設施的制約,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保持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條件。由於投入不足,在水、電、路、園區規劃等環境建設上顯得滯後,與江浙發達縣市比較差距較大。部分邊、窮的村,出入不便,信息閉塞。同時,縣域信用環境、服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投資環境也不理想,縣城知名度、美譽度不高,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
五是就業不足。新干縣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2005年全縣勞動力196240人,佔全部人口的64.2%;全縣從業人員為164352人,佔全部勞動力資源的83.8%,尚有近16.2%的處於「無業」狀態,也就是說尚有3.2萬勞動資源富餘。在全部從業人員中,有106272人、佔64.7%的人在從事著農業生產,比重明顯偏高,而在效益相對較高的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貿業中,從業人員僅佔26.9%,這一方面說明新干縣勞動力就業不充分,另一方面說明新干縣勞動力就業結構不甚合理,長此以往,必對新干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促進新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建議
面對開放、開明的市場規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逼人態勢,根據新干縣區域經濟現狀,借鑒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加快發展新干縣區域經濟,筆者認為:六個堅持不可少。
1、堅持以發展縣城經濟為龍頭。實踐證明:只有縣城經濟的加快發展,才有可能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縣城金川鎮位於縣境中部,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萬人,具有較好的交通通訊優勢和人文環境。因此,要利用和發揮這個已有地緣優勢,按照「做大規模、做優功能、做美環境、做強產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縣城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一要規劃好縣城的功能。可按照縣域人口的30%來規劃縣城的發展控制區域,規劃好加工業區、商務區、貿易區、住宅區,形成縣城經濟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二要加強縣城建設。要放低門檻,加大「引農進城」力度,提升縣城「人氣」。加大城市基礎建設投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縣城承載功能;三要提高縣城管理水平;四要大力繁榮城市經濟。
2、堅持以發展園區經濟為支撐。要圍繞「完善功能、落實項目、打造特色、提升形象」四個重點,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的建設步伐,引導各類企業退城進園,同類集聚,抱團發展,促使園區經濟成為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支撐點。一要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重點完善工業園南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快環區大道和各條支道的建設;抓緊北區規劃的組織實施,先行搞好水、電、路「三通」,盡早構築總體框架;高起點規劃河西高新技術開發區,初步形成「一園三區」格局;二要加快項目進區。完善項目進區考核辦法,加快引進一批「高、新、精、大」項目,強力突破「大項目」進區;對園區現有企業及待建項目,要全程跟蹤服務,促進企業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三要抓緊完善園區產業布局。重點抓好機電、服裝鞋帽、玻璃燈飾、鹽葯化工等特色園的規劃建設,努力形成「園中套園、一園一業」的產業布局。
3、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重點。近年來,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日益強勁,對促進縣域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渠道、增加財政收入、滿足社會需要作出了積極貢獻,已成為縣域經濟最具活力、最有後勁的發展板塊。但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企業規模小,科技和管理水平低,與江浙發達縣市相比差距較大,尤其是個體私營經濟仍處在資本初始積累階段,民營經濟發展有較大的空間。要把民營有制經濟作為縣域經濟非常重要的新增長點來抓,作為全面建設小康新乾的重要財富源泉來抓,進一步健全發展機制,全面落實公平待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擔保體系,保障合法權益,優化發展環境,全力確保民營經濟總量高速增長。
4、堅持以發展勞務經濟為補充。不言而諭,勞務經濟指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務商等獲取的經濟收益。2005年全縣離鄉務工人員達46683人。農村外出從業得到的報酬人均612.44元,占農民純收入的16.7%,勞務經濟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渠道。因此,一定要做好這篇文章,壯大新干縣勞務經濟,以加快縣域經濟的迅速發展。一要鼓勵、組織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在政策上,具體措施上(比如建立外出打工中介組織、外出打工協會等服務性中介組織),給予支持和保護,促進新干縣勞動力外出打工規模化、組織化;二要依託全縣「三化」進程,加快新干縣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面,做到擴大就業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三要以推動全民創業為契機,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帶資金、帶技術,返鄉創業,發展壯大「歸雁經濟」。
5、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縣上下都增強招商引資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要形成無外不快、無外不活、藉助外力求發展的共識,積極策應對接「長蛛閩」、承接「昌吉新」、融入全球化戰略,積極創新思路,堅持實行以商招商、委託招商、網上招商、親情招商,重點做活駐點招商、產業招商和開發式招商,主攻勞動密集型產業、掛靠配套型產業和外向型產業。要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落戶新干縣,達到「一子定乾坤」的效果;要有針對性引進已落戶企業的上下游產業落戶新干縣,形成「落戶一個,帶來一批」的滾雪球效應,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突破。
6、堅持以項目建設為動力。發達縣市的實踐表明,項目能帶來資金、技術和人才,凡是有大項目的縣(市),其經濟實力就大為增強。要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大做項目、大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以項目建設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要立足新干經濟發展現狀、產業基礎,主動跟進江浙等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並瞄準國家投資導向和重點,選擇引進項目,尤其是「三農」、園區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縣鄉公路建設、水利設施和精製鹽、食品、機電、旅遊服務業及公益事業等方面的項目,通過項目培育建立新的產業、產品優勢,增強縣域經濟的整體實力。
㈢ 如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縣域\"這個概念,而且提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中內在聯系最為緊密的經濟整體,也是政府職能和作用在經濟中充分顯現的區域經濟。2004年陝西省省委、省政府為了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做出了《關於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並從2005年開始,開展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但從目前看,我市縣域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縣域經濟相對滯後,因此,面對新世紀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時機,認清和確立政府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戰略及其切入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域經濟的內涵
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首先要正確認識縣域經濟的內涵,探索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在長期的歷史演變與發展中,中國縣域經濟形成了農村性、地域性、層次性、綜合性和差異性等基本特點。
二、完善政府體系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 政府要不斷完善現行財政體制
在財政體制方面,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調整和完善現行財政體制。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調動縣域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積極性,實現增強市級財力與壯大縣區財政的目標,以促進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積極完善縣域經濟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一是在縣域經濟金融扶持政策上要有新舉措。首先是採取寬松的財政政策引導,其次是政府要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在實現就業目標中的作用,將中小企業的發展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之中。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研究適合不同區域的發展思路,探索新的融資方式。第三是大力發展各類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貸款保險機構和其它中介機構。企業與擔保公司簽訂協議,並參加保險,從而分散風險。第四是實施有區別的區域性貨幣政策。銀行在制定宏觀貨幣政策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個縣域經濟的巨大差異性。要充分利用存款准備金、再貸款、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對區域經濟進行資金調節。
(三)縣級政府部門在發展縣域經濟中要合理定位
縣級政府的合理定位,對縣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所謂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對於目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存在的\"越位\"、\"錯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逐步轉變職能,從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代行企業和市場職能,轉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
當前,這種轉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是推進縣鄉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精減縣鄉政府人員,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減輕企業和農民負擔。清理對企業和農民的不合理收費,切實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三是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關繫到能否充分利用區外生產要素來發展縣域經濟,比實施名目繁多的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政策更為重要。四是高度重視市場體系建設。要實現城鄉聯動,必須重視市場體系建設,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城市大市場之間的暢通聯系。有了市場體系,還要積極培育農村流通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總之,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角色真正界定到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和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上來。
三、安康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及切入點
(一)政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
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定位應該是:
1、實施民營主體戰略,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這是因為,我市的縣域多為欠發達地區,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活力不足、後勁不足、投資不足,缺少一種廣泛的群眾性經濟的蓬勃發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尋求新的突破,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實施民營主體戰略,就是要喚醒廣大群眾強烈的發展意識和市場主體意識,鼓勵個人去尋求就業,去辦企業、搞實業,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加快民間資本的積累。一個縣域,人人能自謀出路,人人能自食其力,人人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經濟生長點,形成縣域經濟的\"星火燎原\"。
2、實施產業升級戰略.促進縣域經濟協調持續發展。我市現在也有一些自己的產業和企業,無疑它是進一步發展的根基,但這些產業和企業都存在結構不合理、層次水平低、農業不優、工業不強、特色少和服務滯後等問題。這些是制約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症結所在。實踐證明;單一的經濟結構是支撐不了區域經濟的,也支撐不了地方財政。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時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發展二、三產業。縣域經濟是典型的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經濟,因此,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包含領域大、內容多,包含管理升級、質量升級、市場升級、科技升級和服務升級,應盡快使社會經濟主體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有機結合於一體的局面。
3、實施人才開發戰略,發揮人才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現代經濟增長表明,人才資本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較之其它因素越來越大。現在,我市人才遠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滯留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使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造成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市縣域大多一缺資金二缺人才,但最主要的是缺具有現代市場意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激勵固有的人才潛能,就要大膽放活政策、放活機關幹部、放活科技人才、放活生產要素,留住已有人才、用好優秀人才,激活潛在的人才隊伍,做到充分調動全社會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
(二)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
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落實,要通過全方位的具體措施方能實現。因此,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是:
1、全面開放招商引資,精心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加快開發步伐。全力招商引資,是加快資源轉換、搶先發展的現實選擇。我們招商要以引進興辦民營企業為主,同時不放棄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和項目。要把優惠政策用好、用活、用出效果。當然,招商引資離不開載體建設,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和各類企業科技園區是較好途徑。對園區的管理,堅持給予優惠,堅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堅持內外客商平等准入等原則,並要全方位優化經濟環境,靠好的環境激活企業投資辦廠的熱情,使整個縣城經濟宏觀放開、微觀搞活。在引資中,要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要強化效率觀念,從減掉一批\"公章\"入手,對政策之外的事例,要採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辦法,根據投資者要求和可能制定相應措施,力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投資者滿意,讓投資者願意來、留得住。特別是政府機關要以承諾制和公示制支持投資業主合法經營,保護投資者權益。
2、以主動務實的態度,全面參與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是一個長期戰略,是一次全方位、多領域的綜合開發。在西部開發中,誰工作主動務實,誰就能搶占開發先機;誰擁有好項目,誰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參與西部開發,我們各縣區必須主動出擊,集中力量抓好項目建設和項目爭取工作。從我市縣域自身的實際出發,形成項目開發、儲備、實施等一系列運行機制。立足於我市縣域的實際,要突出抓好生態建設、水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結構調整和科技普及五個重點,盡快篩選出一批生態、交通、水利、城市基礎建設、農業開發和農牧副漁產品加工等重點項目。與此同時,強化項目責任制,確定和制定項目落實策略,廣泛搜集信息,摸清市場取向。另外,還要加大對自身人文、環境、政策、資源的宣傳力度,為參與西部大開發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來更多的投資者和開發者。
3、著力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我市現今至以後較長時間內的任務,是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發展特色種植業、做大林牧業、培育龍頭經濟組織和企業。
4、圍繞商貿搞活,加大市場建設力度,加快市場化進程。我市縣域要按照市場興產業、強經濟、促發展的思路,著力培育發展專業市場和特色市場,構築以縣鎮、建制鎮和基地區為依託的專業市場、特色市場和要素市場體系。當前,我市縣域市場建設要以啟動民間資金為主,運用政策引導、民間建設、自我管理的方式,不斷探索市場建設新機制,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業主經營的辦法,做到產權、體制、機制一步到位。
5、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進程。當前,我市縣域基礎設施落後是較突出的問題。要加大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推動經濟的動力因素,又是經濟開放招商引資的環境基礎;既是引來外地人開發資源的\"平台\",又是當地人走出落後封閉了解精彩世界的\"窗口\"。因此,努力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用電低價,是不可等待拖延的事情。
6、立足現有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創新人手,培育帶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和主導產業,再造發展新優勢。一方面,城鎮工商企業的機制完善,要在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健全內部運行機制,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涉農企業和城市公用事業,也應及早准備,抓緊改革,使之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選擇那些在縣域經濟中產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產業產品,千方百計做強做大,積極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相關產業聯合發展,使之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把市場機制引入農村經濟發展各環節,發揮市場機制推動微觀經濟發展不竭動力源泉的作用
㈣ 如何破解資金瓶頸,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域范圍內以城鎮為中心、以農村為基礎和各種經濟成分有機構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它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部分,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連接點。春秋戰國時期以來,縣一直是我國行政區劃的基本單位。幾千年以來,縣域范圍內的經濟、社會、文化交融發展,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縣域經濟已是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郡縣治、天下安」,治理縣政歷來就是安邦定國的根本之策。黨的十六大非常明確地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發展縣域經濟的高度重視。可以說,縣域經濟已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本文在結合剖析谷城縣域經濟發展瓶頸制約因素的基礎上,對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突破思想瓶頸制約,推進觀念創新,消除縣域經濟發展阻力
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縣域絕大多數幹部群眾開始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敢於破舊立新,轉變思想觀念,但也有部分幹部群眾的思想觀念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一是「舊」,穩重有餘,開拓不足,保守有餘,思進不足,因循守舊,創新不足。二是「怕」,招商引資怕肥水外流,企業破產怕資產流失,租賃買斷怕別人發財。三是「慢」,對政策理解慢,對機遇認識慢,推動發展動作慢。四是「閉」,思想不開放,眼界不開闊,滿足於小打小鬧,不敢大幹快上。五是「懶」,不是奮發進取,而是坐等觀望,不是實干巧幹,而是苦熬苦等。有的幹部水平低,懂傳統習慣的多,懂現代方式的少,懂自然現象的多,懂經濟規律的少;懂生產環節的多,懂市場營銷的少;懂行政管理的多,懂資本運營的少。有的對改革開放不僅不支持,反而妄加評說,把結構調整說成是「瞎折騰」,把企業改制說成是「敗家子」,把城市塑性說成是「圖名聲」,把招商引資說成是「大派送」。這些思想傾向與時代發展所需的創新思維格格不入,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發展。解放思想,黃金萬兩;觀念守舊,路子難走。推動縣域經濟新一輪發展,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是要樹立新的發展觀。牢固樹立縣域經濟以民營為主,走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發展道路的理念,確立工業化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工業化帶動產業化,以民營化、城鎮化促進工業化。自覺把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工業經濟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第一要務,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鎖定工業,在精力上聚焦工業,在責任上牽掛工業,形成談發展必講工業化、幹事業必抓工業的濃厚氛圍。二是要樹立新的條件觀。優勢與劣勢是相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優勢如果不大力張揚,最終會變成劣勢;劣勢如果正確引導,可能轉化為優勢。只要善抓機遇,趨利避害,銳意進取,任何條件都能大有作為。三是要樹立新的資源觀。資源是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在知識經濟時代,縣域經濟發展既要靠自然資源,更要依賴科技、人才、管理等要素資源。四是要樹立新的市場觀。堅持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同時開放,資金、技術、項目全面引進。五是要樹立新的方法觀。著力實現「四個轉變」:(1)由習慣樣樣抓顧全大局向重點抓活全局轉變,變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為集中精力抓大事、重點突破活全局。(2)由習慣抓生產向抓市場轉變,堅持以銷定產、以質定價,用市場需求來指導生產,用市場規則來強化管理。(3)由習慣行政命令向示範服務轉變,大力興辦示範服務項目,干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干。(4)由習慣安排部署向狠抓落實轉變,整頓會風,倡導求真務實;力戒漂浮風,倡導實說實干;制止推萎風,倡導各負其責,撲下身子抓落實,真抓實干求發展。
二、突破結構瓶頸制約,推進產業創新,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實力
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目前,縣域經濟無論是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還是產權結構、企業組織結構,都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地處鄂西北山區的谷城縣近年來通過大力興辦工業和發展特色農業,縣域經濟結構有了較大的改善,但目前經濟結構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工業上,谷城產品真正在省內、國同人市場上堪稱名牌的只有前軸、駱駝蓄電池、棉紗等產品,而且產品結構方面,存在「五多五少」的問題,即:傳統產品多,新型產品少;勞動密集型產品多,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少;大路產品多,名牌產品少;內銷產品多,出口產品少;配套產品多、終端產品少的弊端。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和市場份額有限,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體系尚未形成。各區域間產品趨同現象嚴重,面大線廣、小而全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且多數企業關聯度低,難以形成協作能力,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整體競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業上,雖然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依然是初步的、階段性的。 結構不優,傳統種植、養殖仍然是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經營對相關產業的帶動能力不夠強,農業資源優勢沒有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具體表現為農產品大路貨多,優質品少,農業名牌更少;農業科技水平低;區域性結構雷同,地區比較優勢未能充分發揮。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雖然花了很大氣力,但對縣域經濟拉動力尚不明顯。相當一部分個體私營經濟仍滿足於「小商小販」,缺乏辦大項目、建在企業的氣魄。為此,今後一個時期,大力實施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仍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線。各地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經濟基礎等方面差別很大,縣域經濟從本質上講就是要發展特色經濟,有特色才有影響力、競爭力、生命力,縣域經濟只有走特色之路,才能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因此,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發揮比較優勢,講求專業分工,在與國際、國內市場對接中尋找自己的最佳位置,變大而全為大而專,變小而全為小而精。具體到谷城來講,工業上,要按照「近期抓市場,中期抓開發,長期抓人才」的總體思路,千方百計把現有的優勢產業做強做大。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改造傳統產業相結合,重點培植汽車配件、紡織服裝、水力發電、化工建材四大縣域特色工業板塊,進一步扶持帶動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同步發展民營性質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工業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農業上,要堅持不懈地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堅持特色化、市場化、產業化取向,進一步壯大茶葉、花椒、蔬菜、制種等特色產業的規模;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培育知名農業品牌,推進農產品標准化、無公害化生產,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改善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促進傳統三產和新興三產的協調發展。根據谷城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第三產業發展的現狀,第三產業的發展重點應在鞏固和提高商貿流通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傳統三產的基礎上,培育第三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發展旅遊業、社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文化、社會保障等新興產業。尤其要突破性地發展旅遊業,要加強規劃意識、加強行業管理,改善服務質量;要提高組織水平,擴大對外宣傳的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境外遊客和周邊地遊客,著力提高旅遊接待人次;要在開發新景點、上大項目等方面做文章。打響生態旅遊品牌,加快旅遊資源開發,建成全省旅遊經濟強縣。
三、突破資金瓶頸制約,推進機制創新,注入縣域經濟發展動力
近幾年來,受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縣域經濟的投入來源越來越少,特別是作為投入拉動型的欠發達地區靠積累自身很弱,靠貸款銀行相繼撤走,靠扶持可爭資金有限,靠融資招商成本較高。受政策調控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國家政策廣開財路減少了對縣域經濟的扶持,弱化了縣級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調控能力。從金融政策看,金融體制改革後,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力度明顯削弱。金融對縣域經濟發展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少,國有商業銀行採取「壘大放小」的經營戰略,對縣域的信貸總幅減少,對農戶的小額信貸難以支持縣域產業化、規模化的經營,占縣域經濟主體地位的中小企業貸款十分困難,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改制撤並了不少縣及縣以下的分支機構,貸款許可權上收,把從縣域內吸收的大量存款轉到大中城市,發展縣域經濟所需的資金無法滿足。最需要投入的縣域經濟發展反而缺乏強有力的信貸支持,該上的項目上不了,該搞的建設搞不成,企業在積累流動中自生自滅,不用說擴大再生產,就是現狀也難以為繼,有的甚至呈萎縮趨勢,嚴重影響到縣域經濟的發展。從財政政策看,隨著新的財稅體制的實施,地方可用財力越來越少,加上取消財政周轉金政策,財政主要用於保吃飯、保穩定,沒有任何資金可用於培植發展後勁,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日見衰弱。由於縣域經濟一方面「造血」功能不全,另一方面「輸血」能力不足,發展後勁不足、經濟增長乏力的趨勢越來越明顯。1994年實行分稅制的財政體制改革以後,留給地方都是零星的、徵收難度大的稅種,縣級財政徵收困難。再加上剛性支出逐年增長,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尤其是現行的縣級機構強調上下對口,機構人員過於臃腫,財政供養壓力大。所以,絕大多數縣級財政職能是「吃飯財政」,有的甚至是「半飢餓財政」。2004年,谷城全地域財政收入2.3億元,縣級一般預算收入僅9279.5萬元,而財政供養人員是17518人,財政捉襟見肘可見一斑。為此,我們認為,一方面,中央、省、市要加大扶持力度。擴大縣(市)經濟管理許可權。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按照「多予、少取、讓利、放活」的要求,調整和完善財政體制,按照分稅分享、向縣(市)傾斜的原則,設立縣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引導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央和省里應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對財政收入增長快、貢獻大的經濟強縣(市),中央、省應給予一定獎勵。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類金融機構都要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努力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縣(市)金融機構吸收存款,要有一定比例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對信用擔保公司按規定實行稅費減免政策,適度擴大信貸擔保倍數;建立適應縣(市)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和授信制度;支持縣(市)的優勢企業、支柱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等進行規范的股份制改造,培育上市公司後備資源,鼓勵龍頭企業通過中小企業板市場或境外資本市場上市。另一方面,縣級自身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通過市場的辦法、運用市場的手段來破解資金投入難題。一是要著力發展項目經濟引來投資。要認真分析研究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精心選好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的支持;同時,要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著力盤活縣內人力、物力、智力資源,擴大開放領域,拓寬招商渠道,致力於以大招商促進大投入,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全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二是加快發展城鎮經濟聚集投資。要打破城鄉分割的格局,統籌城鄉發展是關鍵。突出發展重點,不斷提升縣城綜合功能。堅持城鎮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相結合,引導、鼓勵各類企業、資金、人才和技術向縣城集中,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有序流動和集聚,加快城鎮化進程。同時加快中心鎮發展,逐步形成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重點的城鎮體系。結合城鎮建設,規范工業園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要素集聚、資源集約、人才集中的「窪地」效應。 三是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增加投資。要解決縣域經濟發展創業資源不足、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必須全方位發展民營經濟。要本著開放、放膽、放量、放活的原則,堅決破除一切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束縛,為民營經濟快速成長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一方面通過國有、集體企業的改革,完成產權置換,發展壯大一批民營企業;另一方面通過對內對外招商引資壯大一批民營企業,從而使民營經濟真正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要通過激活民間投資,啟動全縣大量儲蓄存款和民間資金進入民營經濟領域,逐步形成以社會資金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資體系。四是大力發展「回鄉經濟」吸回投資。發展「回鄉經濟」就是聚集民資,依靠民力,發揮民智,實現民富的系統工程。要通過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越的環境吸引在外從事私營物業管理、商品營銷、企業生產和科技開發人員帶資金、帶技術、帶人才回鄉置產興業。
四、突破體制瓶頸制約,推進制度創新,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制度創新能大大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20世紀80年代初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創新,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了以農業為主的縣域經濟的發展;90年代初中期,鄉鎮企業的崛起、農村辦工業的創新,使縣域經濟獲得較快發展。進入新階段,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同樣需要制度創新,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縣域經濟欠發達、制度創新相對滯後的地區來說,制度創新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應當看到,當前縣域經濟制度創新又進入活躍期,包括土地流轉、農業產業化、農村經濟組織、農民戶籍制度、縣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等。這些領域的制度創新,必然促進新階段縣域經濟的新發展。 為了有效地推進縣域經濟的制度創新,應突出抓住以下幾方面:一是要明確新階段縣域改革和制度創新的方向和目標,即要通過對農業生產制度、土地制度、產權制度和社會組織制度的調整和完善,掃除阻礙縣域經濟和工農業一體化的體制障礙,加快推進城鄉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的自由流動,形成城鄉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促進產業整合和企業在市場機制基礎上的重組,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縣域經濟發展新體制和新機制;二是要積極培育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促進農戶之間土地流轉,在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通過農戶土地使用權入股、「反租倒包」等形式,將農戶土地集中起來,實現農業規模經營;三是創新縣域經濟組織,發展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可以採取「龍頭牽動」、「服務組織聯動」、「專業市場拉動」、「能人帶動」等方式發展新型合作經濟組織,但無論採取哪些方式,都應堅持自願組成、互助合作,協調行動、保障利益,市場運作、民主決策,逐步推進、不斷完善等原則。四是要加快縣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改革推進縣域企業民營化進程,確立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主體地位。
五、突破條件瓶頸制約,推進環境創新,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引力
由於長期得不到國家的重點扶持,縣域經濟的發展環境特別是硬環境無法與大中城市競爭,山區縣經濟發展受硬環境的制約更為突出。以谷城縣為例,在硬環境方面,道路建設雖然下了很大氣力,但與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比,差距仍很大;通訊盡管近幾年得到了很快發展,但還有不少地方仍然不能方便快捷地與外界聯系;城鎮雖然檔次和品位有了很大提高,但規模較小,功能不全,吸引力和輻射力不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村水利設施老化,部分山塘、水庫使用日久,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農業生產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薄弱;電力設施落後,電力供應不夠充足;工業園區作為現代工業發展的載體,在谷城縣剛起步,基礎設施、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後,一時難以形成資本、產業集聚的「窪地」效應。受硬環境影響,由於開發同樣的資源,我們的成本比別人高;銷售同樣的產品,我們的代價比別人大;外商外資在利潤驅使下難進來,企業產品在環境制約下難出去,經濟外向度較低。在軟環境方面,有些地方存在著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衙門化,公共權力個人化的傾向,「吃、拿、卡、要」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嚴重影響了招商引資,阻礙了縣域經濟發展。隨著加入世貿組織,縣域經濟已全面融入世界經濟大
㈤ 新形勢下金融創新如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要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縣域金融發展難題,聚焦融資難融資貴、存貸比偏低、脫實入虛、風險防控等發展農村金融的突出問題,大力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徵信體系建設和涉農貸款風險防控;著眼加快普惠金融發展,推進金融資源下沉,在增加縣域信貸總量和擴大服務覆蓋面上下功夫;創新農業產業鏈金融帶動、特色抵質押、綜合經營服務等模式,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和支持力度。政府、銀行、市場主體要各擔其責,在加大政策支持、創新金融產品、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加強配合,形成合力,努力營造縣域金融創新發展良好環境,為加快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和「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㈥ 下一步在開展黨建促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方面有什麼好措施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巨大成果,蘊涵著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鄉鄉黨建工作處在農村工作的最前沿,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抓什麼、怎麼抓、抓得怎樣與地方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事關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事關農村的和諧穩定。要使基層黨建工作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必須正確把握和處理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這個關系,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優勢,努力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幹部保證、作風保證和組織保證。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要使「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不成為一句空話,個人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努力營造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1、為加快經濟發展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要圍繞白堽鄉黨委關於推進科學發展的目標,積極開展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把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往這方面引導,凡是有利於實現這個目標的話要多說,事情要多做,問題要多解決,關系要多理順。通過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形成合力,加快推進白堽鄉經濟建設進程。
2、為加快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思想先導。要大力營造「思想大解放促進經濟大發展」的氛圍,堅定不移地圍繞資
源開發解放思想,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立足擴大開放解放思想,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扭住改善民生解放思想,營造全民創業的良好氛圍;緊盯品牌經濟解放思想,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著眼優化環境解放思想,提高區域競爭力,以思想解放為先導,推動白堽經濟發展。
3、為加快發展提供濃厚的發展氛圍。要樹立創新理念,跳出唯條件、唯客觀、講困難和「等靠要」的消極思想圈,多向創新要出路,多向工作找辦法,以創新促創業,以實績求實效。強化落實意識,圍繞發展目標抓落實,在真抓實幹上下功夫,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精益求精,務實高效。
二、發揮黨的幹部優勢,培養造就推動發展的幹部隊伍 1、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不拘一格地把優秀年輕幹部,特別是把能夠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善於把握工作全局,熟悉經濟工作、善於駕馭市場的領導人才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建立一支包括黨政領導幹部、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推動全縣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2、要創新選人機制。著眼於激發和調動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推進用人機制建設,實現幹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堅持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實群眾對幹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積極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措施,促進幹部勤奮工作、奮發有為。
3、加強幹部教育培訓。組織和引導廣大幹部特別是各
級領導幹部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科學發展觀,,學習做好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業務知識,使他們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理論水平,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增強憂患意識,樹立發展理念。
三、發揮黨的作風優勢,著力優化縣域經濟的發展環境 1、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強化幹部服務發展的責任意識。加強幹部管理,樹立恪盡職守,勇於負責,敢抓敢管的良好工作作風。建立健全責任考評體系,將崗位責任具體化,促使幹部履職盡責。堅持寬嚴相濟,恩威並重,大力營造保護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誤、有責必究的良好乾事創業氛圍。
2、加強部門作風建設,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政策優惠有底線,服務提升無極限。大力推進服務規范化,監督落實各部門優化發展環境公開承諾制度,簡化辦事程度,提高辦事效率。定期清理、審核、編制、公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嚴禁以各種形式下達收費罰款指標和任務,禁止將職務活動變為有償服務,堅決糾正部門不正當利益行為,堅決查處失職瀆職和以權謀私的行為。
3、加強政風建設,確保政令暢通,執行有力。保證政令暢通是黨的政治紀律最基本的要求,是黨執政的保證,脫離了這個保證,再好的政策也無法造福於民,再好的規劃也無法實現。要建立權責統一的工作機制和督查機制,確保黨委政府的每一個政令都得到貫徹執行。要大力破除部門本位主義,強化大局意識,多理解支持,多換位思考,營造真抓實干、雷厲風行的良好風氣
㈦ 如何加強縣域經濟發展 調研報告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3.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構建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通過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戶籍、社會保障制度和城鄉社會管理機制。
4. 堅持特色發展。發揮資源、區位優勢,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形成縣域經濟特色。因地制宜,將優勢產業做出特色、將特色產業做出規模。注重特色園區、特色項目建設,促進特色產業集聚發展。
5. 堅持開放發展。以開放增強活力、凝聚動力,加大對外開放和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實行多元化招商,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引導縣域中小微型企業與大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推進中小微型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壯大縣域非公有制經濟規模,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質量。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農業領域。
6.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系統建設,著力改善縣域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修復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工業源頭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和城鄉之間交叉污染。
三、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重點
7. 以水利和路網建設為核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強縣域水利、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和抗災避險設施建設。完善交通路網結構,提高道路等級標准,提升通達、通暢能力,連通省際、市際斷頭路。加快縣域電力的擴容提質,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和農村通信全覆蓋,逐步實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切實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水利建設,加大洞庭湖和病險水庫治理力度,抓好灌區續建配套和塘、壩、堰等小型水利設施改造,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災減災能力。以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重點,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統籌中心鎮、中心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
8. 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途徑,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提高工業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立足縣域現有工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以技術改造、創新發展為突破口,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用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和現代工藝,做強傳統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後產能。發揮縣域優勢,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縣域產業園(集中)區,完善產業園區布局規劃,明確功能定位,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和標准廠房建設,引導資源要素、企業和項目向園區集中。支持縣域骨幹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縣域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增強縣域工業發展活力。
9. 以縣城和中心鎮為著力點,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做大做強縣城和中心鎮,加快中心村(社區)發展,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中心村(社區)為基礎,交通干線為主軸的新型城鎮體系。重點突出縣城擴容提質和功能完善,將產業園區建設與縣城擴容提質有機結合,提升縣城的承載力、帶動力和輻射功能。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配套、產業特色鮮明、能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及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鎮。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促進資本與人口向中心鎮聚集。加快省際邊界小城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培育鎮域產業,提高管理水平,推進省際邊界城鎮之間交通、旅遊、商貿、物流、人流的對接,建設一批省際邊界重點鎮,使其成為省際邊界區域性經濟中心,推動具備條件的省際邊界鄉改鎮工作。
10. 以農業龍頭企業和優勢品牌為支撐,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農業基礎地位,用現代工業和科技裝備改造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縣域內每個主導產業重點打造1—2個骨幹龍頭企業,使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糧食、生豬、油料、果蔬、棉麻、茶葉、烤煙、水產、竹木等優勢產業。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步伐,提高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機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實施現代種苗工程,提高農產品良種覆蓋率、優質率,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體系,著力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與加工。著力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注重保護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每個產業形成3—5個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科技推廣普及、農民素質提升。
11. 以生產和生活服務為主要內容,努力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配套服務。重點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外包、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縣域主導產業融合互動。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培育一批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形成便捷高效、規范有序、聯通國內外的物流網路。適應加快縣域城鎮化要求,大力發展商貿、餐飲、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著力完善農村商品流通體系,新建一批農村綜合性市場,加快建設縣域商圈、商貿重鎮等。大力推進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構建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圍繞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抓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銷售、農業科技信息、農村金融保險等社會化服務。
12. 以地域文化和鄉村旅遊為內涵,加強文化旅遊建設。統籌推進城鄉文化建設,實施基礎文化設施全覆蓋工程,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構建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培育壯大文化龍頭企業,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整合縣域文化旅遊資源,實施旅遊精品戰略,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依託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等重點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旅遊精品。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遊,著力培育一批休閑農業示範點。加強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與合理利用,加快將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產業、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13. 以資源節約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著力推進科技創新。促進高新技術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的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和節約資源,引導縣域經濟創新發展。依靠科技加快縣域新型工業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傳統工業的技術含量,加強高新技術對工業的滲透嫁接,提升傳統工業產業,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用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重點抓好良種繁育、農業生物、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集約化高效養殖、農產品保鮮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等農業新技術。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逐步形成國家扶持與市場引導、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鼓勵科研機構到縣市創辦經濟實體,促進縣市、院(所、校)對接,開展科技合作。
四、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
14.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配套措施。適當調整市、縣財政收入分配,促進財力分配向縣域傾斜,逐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增強縣級政府可支配財力。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專項轉移支付使用限制,使縣級財政有更大的調劑空間。實行分類分檔配套,視情況逐步降低公益性建設、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的縣級配套。支持縣域產業發展,從2012年起,增加省縣域經濟工作引導資金。創新財政扶持機制,實施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每年扶持3個特色產業,每個特色產業集中扶持3個重點縣市區,每個重點縣市區扶持3年。整合現有相關專項資金,支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鼓勵撤鄉並村,每撤並一個鄉(鎮)、村由省財政給予一定獎勵,並列入補助基數。探索研究建立流域內生態補償機制。
15. 強化金融支撐。完善縣域金融服務功能,建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提高縣域新增貸款佔全省各項新增貸款的比重,到2015年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縣域存貸余額比達1∶0.55以上。開發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的信貸產品,推動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金融、民間金融共同發展。引導股份制商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等到縣市設立分支機構。大力支持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成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力爭5年內每個縣市區設立一家村鎮銀行。穩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支持每個縣市設立1—2家小額貸款公司。支持對中小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實行差別授權管理,下放授信審批許可權。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支持組建中小微型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為信貸資金介入創造條件。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引導規范農戶和農村中小微型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資金互助。穩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住房及宅基地、農業機械、水域使用權等抵(質)押貸款試點。對縣域內工業園區、中小微型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個體工商戶等經濟主體,開展信用評定,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繼續做好現有農業保險項目實施工作,積極探索將農房、土地規模流轉及地方農業支柱產業納入農業保險范圍,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抗風險能力。實施「縣域企業上市培育工程」,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加強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
16. 加強用地保障。確保科學發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重點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項目。對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等戰略性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分解下達土地使用年度計劃時予以統籌,納入所在市州計劃,對於重大項目徵收耕地所在市州、縣市區不能占補平衡的,實行跨市跨縣占補平衡。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縣域產業園區傾斜,縣域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與農村村莊整理復墾和新造土地增量掛鉤。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據項目投資強度確定用地規模,減少園區非生產性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廠區綠地面積,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盤活土地存量,對未按照土地用途用地、達不到投資強度、建築容積率過低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時收回並重新進行招商。
17.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縣域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和「三支一扶」人員的選拔制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著力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把經濟管理經驗豐富、專業化水平較高的人才交流到縣域各層次領導崗位,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定期選拔優秀幹部到縣市區工業園區或企業掛職或任職,鼓勵技術人員和海外留學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到縣市區創業,對縣市區引進的高級技術人才(博士或具有高級職稱)到縣域經濟領域創業滿3年的,由當地財政給予一定補助。繼續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每年從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選派技術人員到縣市區、鄉鎮掛職。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眼縣域產業提升和發展需要設置專業,切實培育縣域技能型人才。縣市區要加大統籌力度,充分發揮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能,統籌區域內各類專業培訓。
五、加強組織保障
18. 加強組織領導。省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重大事項,組織、指導、協調、考核全省縣域經濟工作。省直有關部門要制定支持措施,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分工協作、責任明確、服務到位的工作格局。市州要加強對縣域經濟的指導和支持,要保持縣市區領導班子相對穩定,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無特殊情況至少干滿一個任期。有計劃地選派經濟強縣市區的領導到經濟欠發達縣市區任職,加大縣域幹部與省直、市直幹部交流任職和掛職、跟班學習的力度。建立全省縣域經濟運行綜合分析制度,對縣域經濟運行中傾向性、前瞻性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加強縣域經濟區域協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
19. 擴大經濟管理許可權。按照「能放則放、權責統一」的原則,選擇瀏陽市、耒陽市、澧縣、沅陵縣為擴大經濟管理許可權試點縣市,試點縣市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外,享受與地級市相同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省級行政審批權,試點縣市能夠辦理的(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以及水電、礦產開發等涉及環境、資源保護等項目外),原則上直接放權或委託給試點縣市。試點縣市可直接參加省及省直部門召開的相關會議。試點取得經驗後,擴大推廣范圍。縣市區爭取上級支持的項目申報實行雙軌制,不需市級配套資金及平衡安排的項目由縣市區直接報省,國家、省的項目資金由省直接安排到縣市區。
20.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銳意改革,敢於創新。在加強縣域經濟發展硬體建設的同時,著力優化縣域經濟發展軟環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實行部門聯企業、領導聯項目負責制。建立健全部門協同的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微型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創新、知識產權、投資融資、管理診斷、檢驗檢測、人才培訓、市場開拓、財務指導、信息化等服務。建立法治、陽光、規范、效能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打造誠信政府,完善企業信用評價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強化信用自律。
21. 完善考評和激勵機制。實行不同類型縣域經濟考核評估,從2013年起在繼續以規模總量為主考核經濟強縣市的同時,按長株潭、湘南、洞庭湖、大湘西四個區域,對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實行分類考核。科學設定考核指標體系,新增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開放經濟及社會發展等指標。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將縣域經濟發展實績作為縣市區主要領導幹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每年對上一年度經濟強縣市和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進行通報表彰,並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㈧ 運用比較優勢理論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因地制宜,搞特色經濟。
㈨ 如何在新常態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
㈩ 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