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達州市經濟發展馬車

達州市經濟發展馬車

發布時間:2021-03-15 01:38:35

Ⅰ 聽說四川達州將會被建設成為中國第二大城市,是真的嗎

達州最終會成為一座大城市,這是地理條件和人文條件決定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需要大家的努力!做為一名達州人,我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信心。

Ⅱ 達州經濟狀況

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是原達縣地區於1993年改建達川地區,再於2000年初建市的,現轄通川區、達縣、大竹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代管萬源市,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40萬。達州市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的結合部,是中國西部四大名城-重慶、成都、武漢、西安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帶。達州資源富集,交通便捷,發展勢頭良好,開發潛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和四省市結合部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素有「川東明珠」之美譽。

交通便捷,商貿活躍。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河市機場直達成都、廣州、武漢、西安、深圳、北京等地;襄渝鐵路、達成鐵路、國道210縱貫全境,達萬鐵路、國道318橫穿全市,7個縣(市、區)縣縣通鐵路;達渝高速公路連接成渝,到重慶只需2小時,到成都只需4小時,達陝高速公路也正在規劃建設;渠江航運直通重慶,已基本形成立體交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體系。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達州人氣足、商機多、潛力大。

資源富集,物產豐饒。已探明可開發利用礦產28種,天然氣、煤、石灰石、石膏、富鉀鹵水、鋰、鍶、錳、釩等儲量十分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儲量高達3.8萬億m3,是僅次於新疆、東海的全國第三大氣田;達州產業基礎較好,是中國和四川重要的糧油、畜禽、薴麻、茶葉、油橄欖、中葯材生產基地,燈影牛肉、巴山雀舌、東漢醪糟等農副產品享譽巴蜀內外;已基本形成了以達鋼、華川汽車、天府葯業、美好塑業等為支撐,以化工、煤電、冶金、紡織、食品、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初步構建起了天然氣、煤電、化工產業的主骨架

Ⅲ 達州市各區縣經濟情況排名

通川區 達縣 大竹 開江 渠縣 萬源 宣漢

Ⅳ 南充,瀘州,達州這幾座城市主要發展第幾產業

南充、瀘州、達州這幾座城市主要發展第三產業,在這三個城市中環境優美,民族風俗多,鄉土氣息重,擁有好多紅色旅遊景點。

Ⅳ 達州經濟情況

達州市經濟的區域定位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二十一世紀初葉,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我國加入WTO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使區域經濟可以而且必須在參與全球區域產業分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強化經濟競爭能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西部地區加快工業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也提出了重大而艱巨的發展使命;近年來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到來,既使全省經濟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也使區域經濟的發展競爭更加激烈;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思路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面對我國、我省和達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達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發展戰略研究十分重視。就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加快跨越式發展的基本思路,並經過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即:「融入成渝,聯動秦巴,強工重農,興城活商,追趕跨越,富民強市」。「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優化結構,抓好龍頭,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培育航母,打造船隊,構建秦巴地區的商貿中心;科學規劃,強化建管,實現經營城市新突破;優化環境,大力招商,以大開放促進大跨越;放手放權,激勵加壓,強力推進縣區經濟跨越式發展。」我們認為,這一戰略思路完全符合達州市的客觀實際。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這一總體戰略思路,經認真研究,提出本報告,供市委、市政府參考。應當指出,本報告只是針對達州市的區域定位與發展戰略,關於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等領域和城市規劃、空間布局等內容應該另行研究,與之配套。
一、達州市經濟區位的變化和趨勢
對區域經濟區位的正確判斷,是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前提。達州市地處目前所指的川東北地區(包括達州、廣安、巴中、南充、遂寧、廣元6市)。川東北地區屬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地區域,面積佔全省14.3%;是我省人口的主要聚居區之一,2002年人口佔全省33.2%;是我省經濟發展相對較落後的區域,2002年GDP佔全省20.3%。長期以來,我們對川東北地區的區位認識存在著一定偏差,一是發展的思路偏重於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區農業這一難解的命題;二是對區域交通運輸條件改善的作用認識不足;三是對其與重慶市和接壤省區的互動關系重視不夠。顯然,面對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需要對川東北地區的經濟地理區位及其在全省經濟的地位作用重新認識。而達州市面積占川東北地區6市的23.91%,人口占川東北地區22.20%,GDP占川東北地區24.23%,在川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從這種意義上講,對川東北地區經濟區位的認識,重點在對達州市經濟區位的認識。
1、工業化進程中對達州市經濟區位的再認識
四川是全國農業大省,川東北地區是全省農業主產區之一。2002年全省GDP中第一產業的比重為21.1%,比全國高6.6個百分點,而川東北地區GDP中第一產業的比重達34.3%,比全省高13.2個百分點,達州市GDP中第一產業的比重為35.1%(2003年達州市第一產業的比重為33.7%),比川東北地區高0.8個百分點。這一方面說明農業經濟在區域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另方面更說明工業經濟薄弱是區域經濟發展落後、工業對農業反哺能力較弱的主要原因。
因此,認識達州市的經濟區位,必須要跳出傳統農業經濟的思維方式,在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同時,著眼於推進區域工業化進程的歷史使命,更多地用現代工業經濟的思維方式,來重新認識達州市的經濟區位,全面構建和整合有利於工業經濟發展的區位條件和比較優勢,把達州市作為我省新興的重點工業布局區域,充分發揮達州市的資源優勢,合理利用市場半徑的效應,加快以能源、冶金、建材和特色農畜產品加工、現代中成葯等為特色的工業基地建設。
2、交通地理條件改變對達州市經濟區位的影響
就川東北地區而言,其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是我省交通相對不便的區域,一方面遠離省會中心城市,一方面內外交通不暢,形成對工業經濟和區域發展的制約。然而對於達州市而言,其交通運輸條件在川東北地區具有明顯比較優勢,其中又以鐵路最為顯著,七十年代建成的襄渝和近年來建成的達萬、達成三條鐵路在境內交匯,各縣均通火車,鐵路車站達34個之多,在川東北地區乃至全省均十分突出。
然而,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也應看到隨著經濟發展和公路建設的加快,尤其是川東北地區成南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鐵路作為適宜於遠程運輸的交通方式,其重要性正在部分為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所取代,如近年來鐵路運輸客貨運量的增長明顯低於公路運輸客貨運量的增長。相對而言,達州市在這方面還不具有比較優勢。可喜的是,近年來,達州市大力加強公路和機場建設,達渝高速和河市機場即將建成,交通地理條件正在重新向著有利於達州市經濟發展的有利方向轉變。
3、行政地理區位對達州市經濟區位的作用
達州市地處我省東部,在行政地理區位上屬川、渝、陝、鄂四省市的接壤地區。自古以來,達州市就是這一區域的商貿流通中心和物資集散地。盡管在我國目前按行政區劃管理經濟的體制下,行政區劃所造成的區域經濟分割仍難以根除,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將使達州市經濟發展具有廣闊的輻射區域和市場空間。
綜觀川、渝、陝、鄂四省市結合部的區域經濟發展,其目前仍屬於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達州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區域內其他地區在總體上基本相當,其工業化進程與區域內其他地區屬同一階段,但在某些方面也略高於其他地區。因此,未來達州市一方面可以向這些地區形成輻射和吸引,拓展和擴大產品市場,構建區域經濟中心;另方面也必然在一些重要方面形成競爭,尤其是在爭取欠發達地區稀缺的資金、技術等經濟資源方面。
4、成渝經濟帶的擴展與達州市經濟區位的變化
長江上游經濟帶是西部大開發確定的三大重點區域之一,成渝經濟帶是長江上游經濟帶的核心部分,是我國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長期以來,我們對成渝經濟帶的界定存在著一定的誤區,一般認為只是成都—內江—重慶沿線。事實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川東北地區與重慶市的經濟技術聯系日益增多,成渝經濟帶的區域概念已由原來的一線型發展為啞鈴型。川東北地區作為成渝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得到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的認同。目前,國家正在准備開展成渝經濟區規劃的編制工作。
達州是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社會風俗與文化傳統與重慶一脈相傳,歷來就是重慶市重要的經濟輻射區域。由於行政區劃的隔離和統一市場需逐步完善,達州與重慶的經濟技術聯系曾一度削弱,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這種聯系正在不斷加強,並呈加速之勢。以目前全市公路客貨周轉量為例,往重慶方向佔了50%以上,而川內和陝西等方向合占不到50%。未來達州必然與重慶在經濟貿易往來、資金技術輻射、產業分工協作等方面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系。
二、達州市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
區域比較優勢是區域產業分工的基礎,對區域經濟比較優勢的正確認識,是研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前提。區域比較優勢是相對的,認識區域比較優勢,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達州市地處川東北地區,主要參照系無疑是川東北地區。但在全國統一市場逐步形成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中,更需要用更廣闊的視野,既立足於地處西部內陸且相對落後的客觀實際,又著眼於參與全國乃至國際產業分工的發展要求,充分發揮達州市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綜合分析達州市的比較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位於西部開發重點區域和四省市結合部、鄰近特大中心城市的經濟區位優勢
達州市地處川渝陝鄂四省市結合部,北與陝西接界,南與重慶相依,東與三峽庫區及鄂西地區相通,使達州市經濟發展具有較廣闊的區域市場空間;同時,達州市位於成都、重慶、西安、武漢四大都市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帶,尤其是距重慶市相對較近,使達州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輻射源;達州市還處於長江上游經濟帶的核心成渝經濟帶,作為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達州市經濟發展將受到國家和省的進一步重視和支持。
回顧達州市經濟區位的變化,其優勢經歷了由相對弱化再相對強化的過程。1997年重慶分設為直轄市後,由於當時全國統一市場仍處於形成之中,行政區劃改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與重慶的經濟技術聯系。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對內對外開放的擴大,達州與重慶以及陝西、湖北的經濟技術聯系不斷擴大。尤其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達州市成為成渝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重慶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區域的地位加強,經濟區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2、豐富的優質煤炭、天然氣等礦產和特色農產品、中葯材等自然資源優勢
達州市自然資源豐富,其中尤以優質煤炭、天然氣和特色農產品、中葯材等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達州是我省三大煤田之一,且煤質較優,煤炭總儲量達5.3億噸,其中工業儲量2.7億噸,是我國南方煤炭資源較為富集的區域;四川是我國、達州是我省天然氣資源富集的區域,據中石油西南分公司資料,以達州為主的川東北氣田天然氣資源量達4700億立方米,其中探明儲量1200億立方米;據中石化西南分公司資料,區域內還有計算資源量3700億立方米,合計資源量佔四川盆地5.5萬億立方米資源總量約五分之一;達州市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共有耕地29.08萬公頃,已建成6個國家級和省級商品糧基地縣、5個生豬基地縣、7個肉(奶)牛基地縣、3個水禽基地縣、3個茶葉基地縣、2個薴麻基地縣等,特色農產品和中葯材資源十分豐富。
當前,達州市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從煤炭資源看,近兩年我國能源電力需求迅速增加,盡管我省發展電力以水電為主,但必須要火電與之配套,達州作為我省的富煤區域,其煤炭開發和火電發展正當其時;從天然氣資源看,達州天然氣資源豐富,但含硫量較高,近年來隨著天然氣脫硫經濟技術難關的解決,達州市天然氣大規模開發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從農產品和中葯材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色、天然、綠色食品、油料、纖維和中葯材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發展農產品加工、麻紡織和中醫葯產業前景廣闊。
3、以襄渝、達成、達萬鐵路,318國道、210國道和河市機場為骨乾的交通優勢
達州是川東北地區、四省市結合部乃至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以鐵路為干、公路為網、機場為點、水路為補,綜合配套,相互連接的立體運輸體系。2002年末,達州市境內鐵路總長346.5公里,鐵路密度達1.3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6位;達州市公路通車里程7848公里,公路密度47.33公里/百平方公里,均位居川東北地區第1位,並分別位居全省第4、5位;公路客、貨運量均位居川東北地區第1位,並分別位居全省第7和第2位。但也存在公路等級較低,等級公路比重僅為60.89%,居川東北地區末位,河市機場至今未能復航等問題。
今後一段時期,是達州市交通優勢得到進一步加強的重要時期,將為達州市經濟發展創造重要的有利條件。從鐵路看,達萬鐵路客貨運輸的全面開通和逐步繁榮,將與長江航運構成鐵路水路聯運網,形成新的出川達海的直接通道;從公路看,達州至重慶的高速公路即將全面建成,將顯著縮短與重慶的相對空間距離,有力促進達州與重慶的經濟技術聯系;從航空看,河市機場即將建成復航,將大大便利達州與國內外的聯系和交往,加快達州的對內對外開放步伐。
4、以冶金建材、能源電力、食品紡織、機械電器等為特色的工業經濟優勢
盡管達州市工業發展滯後,但相對於川東北地區各市和川渝陝鄂四省市結合部其他地區,達州市工業具有相對較好的基礎。2003年全市工業增加值66.25億元,在川東北地區位居第1位。其中又以冶金建材、能源電力、機械電器等重工業較為突出,2003年全市鋼材產量56萬噸,發電量30.3億千瓦時,水泥產量197.2萬噸,均位居川東北地區首位。2002年全市規模以上重工業增加值42.7億元,占川東北地區35.3%,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但達州市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發展相對落後,2002年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僅為南充、遂寧的約一半。
今後一段時期,達州市工業發展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新一輪經濟增長期的到來,使鋼材、水泥、煤炭、電力等的需求大幅上揚,但也導致相應的生產能力快速擴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綠色食品、麻紡織品、中成葯等的市場需求廣闊,但達州市在這方面產業規模較小,工藝技術落後,對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制約較大。
三、達州市經濟存在的比較劣勢
對區域經濟比較劣勢的正確認識,也是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前提。從某種意義上講,客觀認識經濟發展的比較劣勢甚至比認識比較優勢更重要。認識區域比較劣勢,也有一個參照系問題。當然也離不開在川東北地區的比較,但更重要的是用開放的視野和廣闊的胸襟,瞄準國內發達地區和國際先進水平,尋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以便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綜合分析達州市的比較劣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思想觀念較為封閉,改革開放相對滯後
達州市地處大巴山南麓,山地佔總面積71%,丘陵占總面積28%,平壩僅占總面積1%左右。由於地處內陸,且以山地為主,經濟社會的開放度不高,思想觀念較為陳舊。近年來,達州市大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成效顯著,但由於以農耕文化為主的傳統觀念和思維方式根深蒂固,與沿海和省內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從改革看,由於多方面原因,達州市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國有企業改革步伐明顯滯後,至今大部分國有企業仍在傳統機制中運行,大量的國有資產處於沉澱狀態,職工的積極性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企業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較為薄弱;從開放看,由於地處內陸山區,其招商引資存在較大難度,兼之其他主觀原因,至今招商引資尚未有大的突破,以招商引資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成效有待提高。
2、財政實力較為薄弱,建設資金嚴重短缺
達州市經濟與全省類似,具有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特徵。然而,達州市又是典型的吃飯財政,某些方面甚至入不敷出。2002年全市人均財政收入僅101.1元,在川東北地區位居第5位,僅高於巴中市,在全省排名僅19位。由於財政實力薄弱、建設資金短缺,對各方面均造成重大影響。
如固定資產投資,2002年全市投資率僅為28.1%(2003年投資率為33.76%),在川東北地區位居第5位,僅高於巴中市,在全省排名15位;又如教育事業發展,2002年全市教育事業費增長率僅為13.46%,在川東北地區位居末位,在全省僅排第17位。尤其是由於建設資金短缺,包括機場改建在內的一批重點項目工期一拖再拖,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3、城市化水平較低,投資環境尚不如人意
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輻射源。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達州市城市化進程明顯滯後於經濟發展。其城市化水平不僅低於國內和省內較發達地區,也低於川東北和省內其他一些經濟欠發達市。2002年達州市城市化水平為15.7%,在全省排第15位,在川東北地區居第4位,不僅低於人均GDP高於達州的遂寧市,也低於人均GDP低於達州的南充和廣元市。
城市化水平的落後,不僅導致經濟的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降低,也是投資環境尚不如人意的重要方面。因為對於欠發達地區,吸引外商投資主要在城市,改善投資環境也主要在城市。這是達州市投資環境的重要差距,如至今市工業開發區尚未形成企業入駐的基本條件,對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形成制約。
4、產業結構尚不合理,產業關聯有待加強
達州市產業結構具有明顯的傳統工業化初期的結構特徵。與沿海和省內較發達的區域的差別尚且不論,在川東北地區6市比較,一方面2002年其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29.7%(2003年為26%),在川東北地區居第1位,比其他市高5~9個百分點;另方面其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僅為27.8%(2003年為31.9%),在川東北地區最低,且比其他市低達7~10個百分點。
如此大的差異,即便考慮某些不可比因素,也說明達州市產業結構存在不合理,尤其是第三產業發展亟待加強。同時,達州市產業的關聯互動亦較弱,全市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但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不足;全市原煤年產量達730餘萬噸,但就地轉化為電能僅佔15.1%;全市薴麻年產量3.6萬噸,但薴麻加工嚴重滯後;全市天然氣大開發正在展開,但天然氣如何轉化亟待認真研究。
5、生產技術和管理粗放,經濟效益較為低下
達州市工業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具有明顯的粗放型特徵。盡管工業增加值在川東北地區6市中列第1位,但其經濟效益卻有待提高。工業經濟效益不僅與沿海和省內發達地區相比有較大差距,與川東北地區其他市相比,也有明顯差距。
以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統計,2002年達州市每百元工業增加值實現利潤僅1.1元,位於川東北地區末位,每百元工業增加值實現利稅僅17.0元,也位於川東北地區末位;每百元工業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僅0.5元,位於川東北地區末位,每百元工業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僅7.6元,只略高於南充市;每百元工業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潤僅0.45元,位於川東北地區末位,每百元工業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稅僅6.9元,同樣位於川東北地區末位。盡管同樣有不可比因素,但其顯然是工業未能對全市經濟形成應有的強力拉動的重要原因。
四、達州市經濟發展的區域定位
根據以上分析,從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工業化進程、擴大區域產業分工、強化區域經濟特色、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出發,我們認為,今後一段時期,達州市經濟發展的區域定位可以是:四省市接壤地區的以能源重化工業、特色農產品加工和現代商貿物流業為重點的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
1.四省市接壤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達州地處川渝鄂陝四省市接壤地區,周邊市(區)雖分屬四省(市),但同為秦巴山區,自然地理相似,文化習俗相近,經濟聯系密切。長期以來,這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至今尚未形成突出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隨著這一區域的經濟發展,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已成為客觀需要。達州市是區域內傳統的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且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在這一區域居於前列,產業基礎較好,交通運輸便利,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帶動功能基本形成,2002年通川區和達縣非農人口已達38.9萬人,未來應向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規模發展,把達州建成四省市接壤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其不僅將有力增強達州的區域積聚和輻射能力,而且將有力促進四省市接壤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
建設四省市接壤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關鍵是要加快達州的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強化資源開發利用,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大支柱產業,加快工業發展步伐,努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要實行工業化與城市化並舉,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以達州城區為重點,加強城市規劃和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增強城市的積聚和輻射功能;要利用地理區位和交通運輸之便,著力培養大型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加快商貿流通、物流配送、中介服務等較高層次第三產業的發展。
2.川東北地區的能源重化工業基地
四川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業基地之一。從全省看,我省能源重化工業基地不在川東北地區。但能源、冶金、建材工業的基本產品如煤炭、水泥、鋼材等,由於單位產品的重量較大,因而都有相對合理的產品市場半徑,其市場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達州市能源、冶金、建材工業在川東北地區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從資源條件看,具有豐富的煤炭、天然氣、石灰石等資源,資源豐度在川東北地區名列前茅,尤其天然氣的開發前景十分巨大;從產業基礎看,已經形成達鋼、達竹煤電、恆成能源等企業為骨乾的冶金、能源、建材、機械等支柱工業,重工業規模和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均位居川東北地區首位;從產品市場看,達州市的建築鋼材、煤炭、水泥等產品已在周邊市場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電力、天然氣的市場更供不應求。
要把充分利用和發揮資源優勢、加快能源重化工業發展作為達州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扶持,加快實施一批重點建設和技改項目,快速壯大工業經濟實力。包括加強煤炭資源的就地轉化,加快大型火電的建設步伐;加快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利用,盡快形成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強對達鋼等優勢企業的改組改造,培育和壯大重點優勢企業,逐步形成和壯大作為川東北地區乃至四省市結合部的能源重化工業基地。
3.四川省的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之一
如前所述,四川是我國、川東北地區是四川、達州是川東北地區的農業主產區之一。較為雄厚的農業基礎,為達州市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盡管從全省看,達州在這方面並不具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加工業發展仍較為薄弱,但其市場容量較大,發展前景廣闊,而且關系廣大農民的致富奔小康,關系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關系全市城鄉統籌和協調發展,必須予以大力推進。
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必須緊緊抓住加工這個龍頭,強化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我省各市(州)大多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關鍵是看誰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更快,誰的農產品加工質量檔次更高,誰農產品加工的產品更適應市場需求;必須突出優勢和特色,力爭在關鍵環節取得突破。要圍繞達州具有比較優勢的肉牛、薴麻、油橄欖、富硒茶、地道葯材等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壯大龍頭企業,提高加工深度;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強化市場營銷。要有重點地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開發適銷對路產品,爭創名優品牌,擴大市場份額。
4.重慶中心城市的重要輻射帶動區域
就大的經濟區域而言,達州市是成渝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和重慶是成渝經濟帶兩個特大中心城市,達州的經濟發展離不開這兩個經濟中心的輻射帶動。但從經濟社會的歷史傳承、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看,達州市與重慶市的經濟技術聯系更為密切,也更為重要。達州是重慶傳統的輻射帶動區域,其社會風俗與文化傳統相似,經濟社會聯系歷史悠久;達州與重慶比鄰而居,通往重慶的交通條件更為便利,而且是重慶北上的必經通道;達州與重慶產業結構互補性較強,既為重慶提供配套服務,又承接重慶的產業轉移;達州與重慶互為市場,達州市場上重慶的產品佔有很大份額,達州的產品也有很大部分銷往重慶市場。吸引爭取重慶特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以重慶市作為達州產品的主要目標市場,是達州經濟發展的合理選擇和必然趨勢。
加強與重慶的經濟技術合作,首先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擺正位置,甘當配角。要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充分利用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積極跟蹤重慶經濟的發展動向和市場需求,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注重與重慶優勢互補,在產品開發中注重重慶的市場需求,在招商引資中加強對重慶的針對性。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拓寬合作領域,擴大合作規模,提高合作實效,使達州成為川渝經濟相融和產業互動的走廊。
5.四省市結合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商業職能是城市的初始職能,區域中心城市首先應成為區域內商貿物資流通的中心。達州作為進出川的重要門戶,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之地,被譽為經商貿易的「金三角」,是川東北傳統的商貿物資集散地。達州批發零售業、餐飲娛樂業、交通運輸業較為發達,商品貿易輻射力強。全市200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億元,200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億元,居周邊各市前列。2002年全市客運總量9509萬人,貨運總量3300萬噸,在川渝地區僅次於成都和重慶。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發展基礎,達州是省規劃的五大二級物流樞紐之一。
加快商貿物流中心的建設,重點要培育大型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在此基礎上,積極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技術手段,加快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的轉變步伐。繼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完善物流運輸平台。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物流與信息流相結合,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積極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創造條件,大力促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的發展。
五、達州市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根據以上對達州市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經濟區位和區域定位的認識,按照達州市委、市政府總體發展戰略思路的要求,我們認為:如何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是達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為此,建議全市在戰略重點上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加強經濟結構調整
——加大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調整優化所有制結構,是加強區域經濟自身增長機制的必要手段。要充分認識民營經濟在全市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條件。積極推進「三個轉變」,加快民間資金向民間資本的轉變,激活民間資本投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組,通過民營經濟的大發展,逐步確立民營經濟的主體地位,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

Ⅵ 四川達州的經濟發展怎麼樣

(原標題:2016年達州達1447.08億元 同比增長7.5%)
四川新聞網達州1月23日訊(記者 余開洋)今日下午,達州市召開「2016年達州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過去一年達州經濟社會各項指數。據通報,經四川省統計局審核發布,全年達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7.08億元,居全省第七位,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
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達州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經四川省統計局審核發布,全年達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0.02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606.2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530.87億元,增長9.3%。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農業生產再獲豐收 糧油產量實現「十連增」
糧油產量實現「十連增」。全年糧食總產量292.51萬噸,增長1.1%。其中,小春糧食產量48.4萬噸,增長0.5%;大春糧食產量244.1萬噸,增長1.2%。油料產量33.3萬噸,增長2.7%。
工業生產企穩回升 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6%,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同比提高10.6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9.2%,重工業增長7.2%。分經濟主體看,國有工業增長5.2%,股份制工業增長9.1%。分行業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7.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9.7%,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9.6%,裝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8.8%,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7.7%、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6.3%。
服務業繼續較快增長
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3%,增速比全省快0.2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8.3%,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6.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7.1%。
投資增長較快 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500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500億元,達到1500.12億元,增長12.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5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投資完成913.71億元,增長15.5%,民間投資完成586.41億元,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87.93億元,增長32.4%;第二產業投資415.34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投資996.85億元,增長14.3%。
從房地產開發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93.28億元,增長13%。商品房施工面積959.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商品房竣工面積316.92萬平方米,下降0.9%;商品房銷售面積257.01萬平方米,增長8.1%;商品房待售面積91.25萬平方米,下降26.1%,去庫存效果明顯。
消費市場增勢穩定。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1.72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
按消費所在地分,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495.74億元,增長13.8%;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265.98億元,增長12.2%。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完成77.21億元,增長14.9%;商品零售完成684.51億元,增長13.1%。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商品零售額452.11億元,增長16%。
從消費類別看,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9.7%,汽車類銷售額增長21.5%、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9.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1.9%,日用品類增長66.7%。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350元,增長9.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16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8元,增長9.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GDP快1.4個和2.1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進一步縮小。

Ⅶ 四川達州的發展如何

區號:0818
郵編:635000
面積:面積16591平方千米
人口:637萬(2006年)
行政區劃: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轄通川區、達縣、宣漢、開江、大竹、渠縣和萬源市

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地處川渝鄂陝接合部,是中國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慶、西安、武漢交匯輻射的中心地區,轄通川區、達縣、大竹縣、渠縣、宣漢縣、開江縣,代管省轄萬源市,幅員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38萬居全省第3位,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5位。達州是中國「漢闕之鄉」和「薴麻之鄉」,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氣、煤電、化工基地,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川東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川渝鄂陝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貿中心。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達州上古屬巴地,自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設縣治所,歷為州、郡、府、專署、地區所在地,隋、唐稱通州,宋、元、明、清為達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達州是原達縣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93年設立達川地區,1999年撤地成立達州市。達州曾養育過宋代文學家張思訓、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達州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浴血奮戰,走出了張愛萍、陳伯鈞、魏傳統、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國名將。

交通便捷,商貿活躍。達州是四川通江達海的東通道,國道210、318線縱橫全境;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四通八達;河市機場復航後可直達成都、武漢、西安、廣州、深圳、北京等地;達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2小時以內就直通重慶,到成都也僅需3個半小時;達陝高速公路也正在規劃建設,渠江航運經重慶可直達上海。今日達州,已建成集水陸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向達州聚集,同時由於達州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很大,達州已成為全省五大二級物流中心之一,商貿流通十分活躍。
資源富集,物產豐饒。全市已探明可開發利用礦產28種,天然氣、鉀鹽、石灰石、煤、石膏、富鉀鹵水、硫磺礦、鋰、鍶、錳、釩等,儲量十分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儲量高達1.5萬億立方,是僅次於新疆、東海的全國第三大氣田。工業基礎較好,已形成天然氣、煤電、化工、冶金、建材、醫葯、食品、紡織等支柱產業,培育了達鋼集團、華鎣電力、達竹煤電、華川汽車、川東電纜、川環橡膠、地奧天府、美好塑業、智鵬麻業、金橋麻業等一批優勢企業。達州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加工增值潛力很大,是全國、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油、畜禽、薴麻、茶葉、中葯材生產基地,燈影牛肉、巴山雀舌、東漢醪糟、大竹薴麻、渠縣黃花、開江銀杏和油橄欖等享譽巴蜀內外,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前景廣闊。

山川秀美,生態宜人。全市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國家AA級旅遊區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4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各種自然、人文景觀精彩紛呈。宣漢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堪與「三星堆」媲美,開發潛力極大;渠縣漢闕堪稱我國古代文化瑰寶;萬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壯麗,幽深高遠,有「川東峨眉」之美稱;宣漢百里峽,風光秀麗,曲折幽深,不是三峽勝似三峽;大竹五峰山竹海綿連萬余畝,相傳為「天下竹林之根」;達縣真佛山廟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勝地。
誠信政府,服務優良。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勵外來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成立投資服務中心,實施「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全程幫辦、特事特辦、限時辦結」制度,改善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大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重商、親商、護商、愛商的政務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改善投資軟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商機無限,前景美好。當前,達州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大力弘揚「指導思想求實、工作作風務實、工作效果講實」的「三實」精神,認真落實「想幹事、敢幹事、善幹事、干成事」的「四干」要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全面實施「融入成渝、聯動秦巴,強工重農、興城活商,追趕跨越、富民強市」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跨越式發展,在未來3—5年內投資300億元,加快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傾力打造中國西部的「天然氣煤電化工基地」。

達州是改革開放的熱土,達州是投資興業的樂園;達州商機無限,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十分美好。開放的達州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到達州旅遊觀光、投資興業、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明天。

Ⅷ 達州四城同創的開展,對達州市民社會有哪些現實意義

開展「四城同創」活動,不僅有利於改善人居環境,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更有利於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提升城市品質,激發城市活力,使達州城市「顏值」更高、「氣質」更佳,更加宜居宜業,更加具有高梧引鳳的吸引力。
「四城同創」創建的內容涵蓋社會事業、經濟發展、民生保障、文明新風、資源利用和生態環保等諸領域,每項創建指標都是國家設定的高標准,體現的是高質量發展要求。如果我們通過創建達到了這些指標要求,不僅能讓我們生活的達州城鄉環境大為改觀,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升,而且對於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影響力和吸引力、引進高素質人才和高附加值產業、實現達州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當前,城市間的競爭既看經濟規模等硬實力,更看重社會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服務是否高效、環境是否宜人等文化軟實力比拼。開展「四城同創」,將進一步優化達州發展環境,提升城市競爭能力。達州要爭創四川省經濟副中心,這兩駕馬車缺一不可。而「四城同創」中的每一「創「,都是一張燙金名片,代表的是城市形象,彰顯的是城市品質,展示的是城市魅力,對內有助於增強城市發展自信、厚植發展優勢,對外有助於提高美譽度、優化興業營商環境、提升區域競爭力。
開展「四城同創」,將進一步培育良好鄉風民俗,提升達州市民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衛生素質,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培育良好的鄉風民俗,創建活動是一個重要的途徑。通過四城創建,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大環保「」大衛生」「大健康」觀念,教育和引導市民從垃圾入箱、乘車排隊、車輛讓人等小事小節抓起,告別不良習慣和陳舊陋習,養成講文明、講衛生、守秩序、重環保、尚美德的社會風尚,「大節」不失范、「小節」不失禮。
開展「四城同創」,將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讓達州人生活更富有幸福感。達州近些年針對城市建設管理、交通擁堵、市容環境、生態改善、污染防治等問題作了大量投入,取得了矚目成就,城市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城市「硬體不硬、軟體跟不上」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區域交通擁堵、環境臟亂差等「城市病」沒有根本解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還較為嚴重,亂丟垃圾、亂穿馬路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我們希望通過同創活動,讓達州城市有實實在在的變化,讓老百姓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順應達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盼。

Ⅸ 南充與達州那個城市發展機遇要大些呢

應該是達州。
因為達州這里有普光氣田。
達州市是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是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原達川地區更名建立。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工業重鎮,有「川東明珠」之譽。總面積16591平方千米,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全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餘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 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
知名產業:
天然氣;鐵礦;石煤;薴麻
一、能源礦
石煤
已探明儲量7.63億噸,其中保有儲量5.80億噸,表外儲量1.22億噸,煉焦用煤6.39億噸。主要分布在達縣(含通川區)、大竹縣、宣漢縣、渠縣及開江縣、萬源市境內。
天然氣

天然氣資源富集。達州天然氣遠景儲量達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600億立方米,是全國繼新疆塔里木、內蒙古鄂爾多斯氣田之後最具開發潛力的大氣田。中石化在宣漢普光發現迄今為止國內探明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裝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高達3561億立方米,到2009年預計探明儲量將達到7700億立方米;中石油萬源羅文鐵山坡氣田單井日產無阻流量高達1550萬立方米,創全國陸地單井日產量之最。中石油、中石化已把達州作為「十一五」期間天然氣勘探、開採的主戰場,到2010年,將建設普光、羅家寨、鐵山坡、渡口河和石河等5個天然氣凈化廠,達到天然氣處理能力7400萬立方米/日,年新增商品天然氣量200億立方米,年產硫磺450萬噸。
二、金屬礦
鐵礦
保有儲量3743萬噸,預測儲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在萬源市紅旗、長石、城區、關壩、水田、沙灘等地。達縣新興,宣漢縣新華、樊噲、漆碑、天生、上峽等地也有分布。
錳礦
萬源市大竹河田壩一仙鵝一帶,發現一處錳礦。礦床延伸30餘公里僅在北段8公里地區內探明菱錳礦表外D級儲量113.5萬噸。礦石中錳最高含量36.27%,最低 11.1%。
釩礦
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大竹河蒲家壩、隔檔溪地區,D級保有儲量,五氧化二釩42.88萬噸,礦石5918萬噸。
鋁土礦
分布於萬源市花尊山一帶,長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儲量84萬噸,平均品位35%-51%。
三、非金屬礦
石灰岩
萬源市、渠縣、通川區境內局部地區探明保有儲量5億噸。大竹縣、宣漢縣、達縣都有出露。全市地質儲量20億噸左右。
石膏
已探明儲量2.3億噸,主要分布在渠縣、萬源市、達縣等縣的一些地區。
岩鹽礦
達縣鐵山背斜北端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宣漢縣西北含鹽塊區,面積14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億噸以上;通川區羅江、宣漢縣王家含鹽塊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遠景儲量0.9億噸以上。
富鉀鹵水
已探明儲量1.3億立方,主要分布在宣漢縣境內。
白雲岩
遠景儲量2272萬噸,硅石遠景儲量5億噸,鉀鹽礦遠景儲量1000萬噸,鋇礦遠景儲量20萬噸以上,鑄石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大理石遠景儲量2000萬立方以上。其他非金屬礦產耐火粘土地質儲量500萬噸,磷礦保有儲量631萬噸,硫鐵礦200萬噸,膨潤土 (俗稱白泥巴)保有儲量11.76萬噸,頁岩、粘土礦695萬噸。
編輯本段
水能資源

年平均降水量為207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為105.7億立方米,過境水量145.685億立方米。溪河分布廣,水資源發電潛力很大,水力蘊藏可開發量為44萬千瓦。2000年發電量為20.07億千瓦時,供電量為25.27億千瓦時。2001年發電量為20.30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5.1%;供電量為29.26億千瓦時,比2000年增加15.8%。
編輯本段
中草葯資源

全市普查鑒定的2158種植物中,可供葯用的有1652種,現已收入標準的有500多種。大宗品種有30多個,暢銷國內外市場。達縣出產的白芷、紅花、百合、烏梅;宣漢出產的黃連、黨參、大力子、厚朴;開江縣出產的香附子、山植;萬源市出產的陳皮、黨參、柴胡、杜仲、天麻。渠縣出產的白芷、川芎等均為大宗產品。其中天麻、杜仲、黃柏、厚朴、首烏等頗負盛名。
編輯本段
動植物資源

全市共有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獸類60多種,鳥類230多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0多種,魚類85種。有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14種,鳥類20種,兩棲類1種 (大鯢,俗稱娃娃魚);屬省重點保護的獸類3種,鳥類12種,爬行類2種;屬四川省林業廳公布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250種。
全區有野生植物5000餘種,分屬201科、1269屬,具有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南北植物兼備等特點。除稀珍保護植物31種,佔全國列為保護類的8.8%左右外,還有葯用價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澱粉植物、纖維植物、單寧植物、菌藻類植物和花卉等。
編輯本段
旅遊資源

達州市的名山大川、河湖風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自然景色絢麗多姿,被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為「西南奇勝」。達州市歷史悠久,廟宇古塔,石刻雕塑遍布全境;歷代能工巧匠、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革命文物亦為豐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達州市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維舟和李家俊都曾在這塊土地上戰斗過和生活過,留下諸多文物可供後人瞻仰。在已公布的全國和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中,達州市有15處。主要名勝古跡有:通川區的龍爪塔、夏雲亭;達縣的真佛山、鐵山森林公園;開江縣的金山寺;萬源市的花萼山、觀音峽、八台山以及萬源保衛戰陳列館;宣漢縣的百里峽、王維舟紀念館和紅四方面軍第33軍紀念碑;渠縣的漢闕、漢代宕渠城遺址、文廟、三匯文峰塔;大竹縣的竹海公園等。
編輯本段
森林資源

全市主要喬木和灌木有73科192屬357種。現有林業用地622087公頃,占幅員面積的37.5%。其中有喬木林地403048公頃,灌木林地72768公頃,疏林地4820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5013公頃,跡地5020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21%。達州市有經濟林木面積42092公頃,占林業用地的6.77%。主要有:木本油料的油桐、油檄攬、油茶、核桃等;木本食物的板栗、柿;木本葯材的杜仲、黃柏、厚朴、銀杏等;水果類的柑桔、蘋果、梨、桃等。林化、林副類的生漆、銀耳、木耳等;還有桑、茶等。特別是油桐、生漆等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和全省頗有名氣。
編輯本段
草資源

全市草場植物約有100科475種,其中可供牲畜採食的植物約432種。在飼用植物中,禾本科約73種,菊科45種,豆科44種,莎草科18種,雜類295種,可供引種馴化栽培的15種。全市天然草場面積389840公頃,占幅員面積的23.5%。全市成片草場面積111處,面積為90666.67公頃,占草場總面積的23.26%,其中面積666公頃(萬畝草場)以上32處,面積共52000公頃,主要分布在萬源市、宣漢縣、達縣。全市草場資源的年產草量6438554噸,其中可利用量396679.6噸,利用率61.61%。
編輯本段
地名由來

達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達州上古屬巴地,自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設縣治所,歷為州、郡、府、專署、地區所在地,隋、唐稱通州,宋、元、明、清為達州,1999年撤銷達川地區,成立地級達州市。 清設達縣。因此地聯絡金房,翼帶漢沔,西出渠閬,東下夔巫,地居四達之路,故名。
全省第1個進入人民大會堂招商的城市
全省第1個可以以地級市名義直接從中央拿到100億的城市(達陝高速)
全省第1個把省AA級風景區直接申請世界自然公園的城市
全國第一大海相氣田
全國第1個中石化中石油等等各大能源集團爭相投資近700億的城市
全國目前唯一一個國家開發銀行不封頂貸款城市
全國第1大天然氣化工園區
全球最大的3座天然氣脫硫廠

Ⅹ 達州市經濟區位的變化和趨勢

人口占川東北地區22.20%,GDP占川東北地區24.23%

閱讀全文

與達州市經濟發展馬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