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疫情給中國帶來的機遇
轉,供參考:
1.疫情使中國經濟停滯下行的最壞情形有了實際模型,是對中國崩潰論的最好回應。
2.基層黨組織重新煥發生機,以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為綜旨的執政理念。
3.更堅定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的道路自信。
4.國有企業疫情中發揮了社會穩定壓艙石的作用,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是穩經濟保民生的中堅力量。
5.再一次證明製造業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也是戰勝疫情的法寶。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不只是句口號。
6.顯示出強大的戰時動員、組織能力,讓中國的朋友更有信心,讓中國的敵人如芒在背。
7.從古老農業文明的強國,到進入歐美開創的工業文明初期的弱國,再到5G時代有機會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疫情將加速中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8.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家庭衛生習慣,公共衛生安全。
②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但是對中國的百姓影響很大沒有收入,沒有來源,就只能幹靠!
③ 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總體趨勢是什麼
2020上半年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是進出口行業,疫情嚴重,整個進出口都停止了。
④ 疫情之下世界變局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800字作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的我們措手不及,各個行業,各產業,都面臨著很大的挑內戰!
時至今日,在全球范圍容內,疫情除國內外,海外並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抑制!
各個行業都已經陸續復工,但是一時半會也很難回到疫情之前的巔峰期,會面臨大面積的企業破產,工人下崗,這是現實!
所以,未來會出現很多機會,這波機會很可能是未來10年之內最好的,甚至說會誕生很多的傳奇,在未來,站在歷史的角度看現在,你會發現我們所有人處的這個時間點是剛好!
但是在任何時候,機遇與挑戰永遠是相對的,存在挑戰,就會有機遇!
在類似於像餐飲,旅遊,交通,影視這些行業大面積的倒閉關門的同時,也不乏會出現很多的機會,這是不可否認的!
首先我覺得,在同時,也會有很多產業崛起,會有很多副業慢慢代替主業,開始爆發!
最具代表性的幾個行業,直播,短視頻,線上教育,遠程辦公,無人化,物流,5g,宅經濟開始崛起!
一會給大家縷縷這波疫情過後會崛起的幾個行業,或者是產業!
2020年是新世紀的開始,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來源網路
⑤ 疫情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個變化是中國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變化;第二個變化是中國國際市場出現新變化,這個和大家戰略調整也有很大關系;第三個變化和今天的主題有關系,就是如何尋找技術創新的應用場景,尤其是中小企業。
第一個變化,中國在很短的時間變成了全球工廠。我們是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做了一件恰當的事情,在我們之前,沒有像中國崛起這樣的案例,在我們之後幾乎不可能出現另外一個國家重復中國崛起的故事。原來熟悉的全球化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叫「本土時代」。
不是要閉關自守,是先把自己本土市場穩定,建立本土生產網路。在過去,是效率至上的原則,不需要考慮安全,只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所有別人擅長的事情交給別人做。但是現在突然發現,如果你產業鏈裡面的關鍵環節、重要的部件被別人卡著脖子,即使你自己擅長的東西也很難做出來。未來一定是效率與安全並重的原則。
第二個變化,我們看到中國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和潛在消費能力。可是我們很難把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對接起來。我們引以為豪的全球工廠是為全球市場生產,不是為自己市場生產。我們強調雙循環,怎麼樣打通內循環?關鍵不在生產,也不在消費,關鍵在於流通和分配。流通有沃爾瑪和家樂福模式。沃爾瑪不是為了在中國開店,而是為了在中國下訂單,把中國產品賣到美國沃爾瑪,養活了很多靠出口訂單存活下來的中國加工廠。
⑥ 疫情過後,2020年中國經濟到底將會往哪兒走
高開低走吧。目前的經濟看似限於停滯,但是總體來說,不會一直停滯於低谷狀態,各行各業只要度過當下的時期,都會不同程度實現反彈。例如實體業,雖然現在略顯疲態,但是隨著疫情慢慢平穩乃至被制衡,相信會大規模復甦的。不黑不吹,我國的經濟今年不受到太大打擊。共同努力吧。下面請看詳細解釋。
由於一些原因,其他行業分析就此作罷。但大形勢已然分析完畢。正如上文所述,我們的經濟情況會隨著疫情發展而有所變動,但我們已經贏得了未來,具體就是整體呈現低開高走,部分行業持續走高。嗯,沒問題。
⑦ 如何看待疫情壓力下中國經濟的活力
疫情及防控工作的進展對於我國宏觀經濟及資本市場將有何影響?就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
劉鋒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嚴格措施使疫情拐點在一季度出現,則疫情進展對於全年經濟的影響不必要過度悲觀。應科學客觀冷靜應對內外復雜局面,立足市場化思維激發經濟活力。宏觀政策應當全力施為,果斷降准降息。適度階段性給中小企業減免稅費。資本市場應著重引導機構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避免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宣洩。
客觀評估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
記者:您認為當前疫情對於經濟活動有多大影響?
劉鋒:疫情對於經濟活動到底有多大影響,首先應該弄清兩個關鍵因素:第一,疫情影響經濟的作用機制;第二,影響會持續多長時間。在此基礎上客觀評估疫情及全國防疫工作對於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從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機制看,主要是從防疫角度,各地主動(政府作為)或被動(居民部門自發)地限制並大量縮減經濟社會活動,導致人流、物流與資金流的萎縮而帶來需求緊縮。旅遊、餐飲、娛樂、酒店、交通運輸及零售等服務行業的終端需求顯著減少;隨著終端消費需求的減少,經由供應鏈傳導,整個經濟體系的生產、投資與進出口將會受到顯著影響,各類企業將面臨顯著增大的經營壓力;進而居民收入可能因上述形勢減少、失業人口可能因上述原因增加;財政收支與信用擴張受阻;最終經濟運行將因此而進一步放緩。
從疫情影響持續時間看,依據現有的疫病傳播速度和廣度、治療效率與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並參考2003年SARS病毒傳播及消亡的經驗,預計疫情完全得到控制並消亡要到5~7月,也即初夏。換言之,有較大概率是整個事件會持續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經濟運行將受到疫情進展的顯著影響,全年角度預計疫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沖擊在0.5個百分點左右,估計2020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5.5%左右。考慮經濟政策對沖效果之後,估計實際經濟增長處於5.5%~6.0%的增速區間。
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
記者:那麼,經濟預期豈不是不容樂觀?
劉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既不能輕視也無需恐慌。預計2020年的就業與居民收入情況也會面臨顯著壓力,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估計高於2019年各月保持所在的5.0%~5.3%區間,對5.5%的控制線構成顯著壓力。但也應看到,上述經濟影響並未使得經濟增速和失業水平顯著滑出合理區間,況且2019年四季度開始,由於各項政策措施得力,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階段性反彈,屬於短周期復甦態勢,上遊行業出現一定的被動庫存回補也有利於對沖疫情帶來需求弱化,因此總體上不必對2020年的經濟增長過度悲觀。
對於因防疫需要而推遲的春節後復工對經濟的影響不必過於擔憂。最遲2月10日前後,全國經濟部門生產經營秩序將得到基本恢復。目前,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與上海等東南各省市已經要求非必要企業不早於2月9日(正月十六)24時復工。那麼,可以預見之後全國(除湖北之外)的生產經營秩序將基本恢復。根據國家專家組鍾南山院士及曾光教授的估計,正月十五左右現有防疫措施會看到效果,那麼整體上看3月開始全國生產經營將進入相對較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