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亞的經濟概述
東亞
亞洲東部,除我國外,從東到西,還有日本、朝鮮和蒙古三個國家。
一、日本的位置與領土組成
日本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隔海與我國、朝鮮、蘇聯相望。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1000多個小島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 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區,占日本面積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著一些小平原。本州東南部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著許多活火山,號稱「聖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為日本第一高峰。山頂白雪皚皚,山坡林木茂密,風景秀麗,是游覽勝地。日本多地震海嘯。
日本礦產貧乏,只有硫磺儲量較多,但森林和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土地資源不多,地狹人稠。
(二)海洋性季風氣候 島國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調節。日本與亞洲大陸相比,季風氣候的海洋性特徵十分明顯,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的大陸各地為小,降水則較多。盛行東南風的夏季,太平洋一側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風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紛飛。6—7月有梅雨天氣,夏秋之交常受台風侵襲。
(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
家,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和蘇聯,佔世界第三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汽車、船舶和電子產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業的特點是現代化程 度高,對外依賴性大,分布偏於「三灣一海」(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地區。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貿易國,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進口,很大一部分的產品則需要出口。京濱區(東京—橫濱)、阪神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臨海工業區。近年來,電子等新興工業,因原料和成品都較輕便易運,但需要潔凈的環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擴展的趨勢,並把九州島建立為「硅島」,成為日本新興的電子工業基地。
日本農業以水稻為主。漁業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匯,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
東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經濟、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是重要港口和重工業中心,第三大城市。
二、朝鮮
朝鮮是與我國唇齒相依的鄰邦,北隔鴨綠江和圖們江與我國相望。東北角與蘇聯接界。東南以朝鮮海峽與日本為鄰。東、西兩側瀕臨日本海和黃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告終。但朝鮮北部和南部未獲統一,廣大朝鮮人民要求和平統一祖國。
(一)朝鮮自然概況 朝鮮半島的3/4是山地和高原。地勢從北部和東部向南和向西傾斜,平原主要分布在黃海沿岸。朝鮮的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從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性質。降水較為豐富,水資源充足。森林廣布,北部高原和東部山脈等地的林地,佔半島面積的3/4。黃海沿岸各平原是主要的農業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草等,盛產蘋果和人參。朝鮮礦產豐富,菱鎂礦、鎢、石墨的儲量都居世界前列,煤、鐵、金礦也不少,北部高原山區,是礦產的主要基地。
(二)重工業較發達的朝鮮北部 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力、機械、化學、紡織等。大同江下游地區和東北部沿海各港口城市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壤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主要的機械工業中心。
(三)發展較快的朝鮮南部 近二十多年來,朝鮮南部發展較快,石油化工、機械、造船、電子等部門產值在工業中已佔有較大比重。漢城是朝鮮南部最大的城市。
三、蒙古
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高原國,位於中、蘇兩國之間,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170多萬。地廣人稀。
蒙古位於蒙古高原的北半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勢較高,東南部較為平坦,平均海拔1500米,氣候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短而熱,冬長而寒冷。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和北部的一些山地有森林,東南部為戈壁,(粗砂和礫石)。全境草原廣闊,畜牧業是蒙古的經濟命脈,主要畜種為羊、馬、駱駝等。工業以畜產品加工為主。北部色楞格河一帶有麥田,是主要的耕作區。
首都烏蘭巴托,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毛紡、皮革等工業較發達,有鐵路通中、蘇兩國。
指亞洲東部,從地理上看,中國/蒙古/俄國/朝鮮/韓國/日本/這些國家都可以理解為是東亞國家,他們中有的就是完全東亞國家,有的有一部分領土延伸至東亞,所以在地區意義上東亞可以分為六個國家所有,所以我們只要理順這些國家的關系,那麼東亞的區域合作甚至經濟一體化就能被提上日程。在這里最有爭議的所謂東亞國家,可能就是俄國,但考慮到俄國的領土有很大一部分延伸至東亞區域,所以拋開他來談也是不合適的,起碼在能源上俄國的遠東地區就可以成為東亞經濟強勁的推動力,還有廣博的西伯利亞地區的工農商三業潛力,所以俄國被排上東亞國家也是種無奈,是本人的無奈。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3億多。 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B. 寫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作文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主要趨勢
世界經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部大環境;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是世界的內在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將要到來的時候,以和平與發展這個當今時代主題為大背景,世界經濟諸主要趨勢呈現為新的發展狀況,這些趨勢同時並存、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邁向21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圖景。觀察和分析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形勢,對於正在從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我國,是十分重要的。這里僅就當前世界經濟主要發展趨勢的狀況,作一個概要的闡述。
一、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名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經出現,很快風靡全球。對其意義作怎樣高的估價都不過分。有人說,全球化是「一場為期50年不可逆轉的世界經濟變革。」還有人說,「在現代國際關系中,沒有哪一種關系比世界全球化進程更為突出」。「全球化」的提法也開始出現在中國領導人的正式報告中——***總書記在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提出,「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趨勢,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關繫世界經濟全局的、長期的發展大趨勢。諸如東亞金融風波,以及今後可能出現的其他世界經濟重大事件,都離不開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背景。試想,若無貿易、投資自由化,何來東亞國家的出口導向、大進大出、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狀況?若無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來大量資金(特別是「游資」)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劃撥便捷的手段?若無生產、資本的國際化、一體化,何來觸動一點,牽及其他,金融風波迅速蔓延、擴大的傳導機制?諸如世界經濟兩極分化、多極化、區域化等等趨勢的新發展,都與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有著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各國都要正視和加深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認識。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一,是經濟資源愈益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這種流動是愈益自由的,即弱化國家界限的障礙,實行經濟自由化。例如,就以關稅率大幅下降為主要特徵的貿易自由化而言,二戰結束後初期,世界各國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為40%,而現在工業品的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發達國家降至3%,發展中國家降至14%。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二,是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是愈益全面的,即包括商品、勞務、技術等在內;是愈益大量的,即流動速度加快、規模容量增大。這具體體現在資源國際流動的各個領域的擴張上。世界商品貿易額在1948至1998年年均增長6%,遠高於同期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年均增長3.8%)。1998年世界商品貿易額高達5.8萬億美元。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70年的64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1.3萬億美元。世界跨國直接投資額(年流量)從1970年的40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200億美元;世界跨國銀行的國際貸款額(累積量)從1970年的45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8萬多億美元;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額從1973年的1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1.5萬億美元。特別是作為國際分工、跨國生產和資源流動主體力量的跨國公司,在當代有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其產值、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和專利、技術國際轉讓,已分別佔世界相應總額的1/3、70%、2/3和70%。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三,是把世界各國經濟更緊密地聯結為一個全球經濟的各種資源流動方式、紐帶愈益相互結合、影響,而非各自互不相乾地平行、孤立發展。這種諸資源國際流動方式、領域相互結合、一體化發展,主要表現為促進、轉換、互補三個方面。相互促進,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自身發展的同時,兼及促使其他方式、領域也得到發展。譬如資本流動帶動商品流動(出口信貸支持商品出口)。相互轉換,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動機,既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來實現,也可以轉換為其他方式、領域的發展來實現。譬如商品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技術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相互彌補,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不足,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領域的長足發展所彌補。譬如,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的互補。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四,是世界各國經濟日益相互開放和融合。具體而言,各國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與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的相互依賴一般用「貿易依存度」來體現,戰後幾十年中世界經濟的貿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貨物與服務的出口佔全球總產出的比重,1950年僅為7%,而到1998年已達23%;而且不僅世界各國平均的外貿依存度超過了20%,諸如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的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傳統界限。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五,是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的變動愈益相互影響和制約。世界各國經濟相互融合、依賴愈益加強的狀況,決定了兩個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一方面,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深受外部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影響和制約。譬如美國,近年來其經濟狀況不錯。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較低的失業率,與此同時通脹率沒有上升,這是25年來獨一無二的。美國經濟狀況較好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和美國對外經貿的發展,是美國目前經濟「一高二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經濟增長而言,據美國前總統福特、卡特等人寫的一份報告,美國近4年來的經濟增長中有1/3來自外貿出口,就失業降低而言,據美國商務部的經驗數字,每年美國有1800萬人的就業是靠商品和勞務的出口解決的;就通脹降低而言,連美國總統柯林頓都在說,經濟全球化以及美國「相對開放的經濟」正在抑制著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一國國家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產生影響和制約。譬如1997年泰國發生金融危機,引起東南亞金融危機,又波及到韓國、日本,使佔世界經濟1/5比重的東亞經濟體出現嚴重衰退,從而使整個世界經濟增長下降。
二、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趨勢
發展不平衡,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重要規律和趨勢。這一趨勢在當今世界,表現在西方國家之間,那就是由大戰結束之初的美國一極獨霸演變成美、歐、日三足鼎立;表現在南方國家之間,那就是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分成了「最不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高收入石油生產國」四種類型;表現在南北之間,那就是世界經
濟南北鴻溝的擴大。特別是其中的南北不平衡,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意義尤為重大。
(一)世界經濟的南北靜態不平衡——實力地位懸殊
在當代世界體系中,原來的殖民地、附屬國,已成為政治獨立的主權國家,但仍是經濟上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而原來的帝國主義國家,盡管殖民地喪失殆盡,但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是發達國家,並且在世界經濟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這種形成於60年代不結盟運動產生、第三世界興起的南北兩方的世界經濟「域格局」,伴隨著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東劇變而最終得以確立。從靜態觀察的角度,世界南北不平衡可從目前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體現出來。
第一,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實力中處於主體地位。發達國家其國家數僅佔世界的一成,人口佔一成半,但體現經濟實力的主要指標它佔世界的比重卻很高——GNP佔七成半,外貿佔七成,國際投資佔八成,信貸佔九成。
第二,發達國家在世界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優勢地位。
西方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大(60%以上),製造業、特別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發達,使其經濟的應變能力較強,財富的增值幅度較大,並在國際經濟交換中攫取較大的利益。
第三,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處於制約地位。西方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
第四,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事務中處於支配地位。西方國家在相當程度上支配著國際經濟機構的活動(例如世界銀行的五大常任執行董事由美英、法、德、日各居其一;該5國的投票權佔全部投票權的近40%);支配著世界經濟主要因素(如國際價格、利率、匯率等)的變動。
(二)世界經濟的南北動態不平衡——貧富兩極分化
世界經濟發展不僅是不平衡的,而且這已不是一般的不平衡,它已帶來世界的兩極分化,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換言之,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趨勢衍生出另一個趨勢——兩極分化趨勢。
從經濟增長率來看,近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確要比發達國家高一些;人們一般預測未來的經濟增長率發展中國家仍會高於發達國家(例如1998年底世界銀行預測1998、1999、2000年三年的經濟增長率,發達國家分別為1.7%、1.6%和2.3%,發展中國家分別為2.0%、2.7%和4.3%)。但是,考慮到經濟粗放性、基礎差等因素,發展中國家需在經濟增長速度上有較大的優勢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像非洲這樣的經濟落後地區,盡管在1994到1998年連續5年經濟增長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它的1998年3.7%的增長率雖然比世界平均增長率1.8%高,但不足以縮小差距,改變世界經濟的兩極分化趨勢。再者,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很不平衡。在過去的十多年,只是東亞(主要是中國、四小龍、東盟)和南亞(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的增長率高於發達國家許多,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普遍低於發達國家或與發達國家差不多。可以說,過去十多年3%的發展中國家總體平均的增長率,以及未來更高的增長率(世界銀行1997年9月9日發表的《1997年全球經濟前景和發展中國家》的報告預測,從現在到2020年期間發展中國家的年均增長率可能達到5%—6%),主要是反映發展中國家的佼佼者在以較快的速度追趕發達國家,並不說明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趨勢的減弱。再考慮到人口因素,世界兩極分化趨勢更為明顯。由於貧富兩極分化主要是指人均經濟水平而非經濟總量,而發展中國家不僅人口多而且人口增長過快。因此,對比一下世界兩端的人均水平的貧富差距狀況,可以看到兩極分化趨勢在加強。1950年世界銀行統計的人均收入,發達國家為低收入國家的24.3倍,這個差距在世界銀行1998年的統計中,擴大為70多倍。
三、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
目前的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表現為美歐日三極並存。在進入90年代以來至21世紀初的一個可預見的時期,不僅三極之間發生著實力地位消長的新變化,而且新的經濟力量中心也在崛起著。
1.多極之首的美國的實力地位主要表現為:
第一,速度優勢。自1991年3月美國經濟走出低谷至今,已連續增長逾8年。相比於歐、日,美國經濟增長率居三極之首;1993—1998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發達國家總體為2.2%,其中,美國為3.1%,歐盟為2.0%,日本為1.1%。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優勢主要基於其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及高技術產業化的發展,在這方面,歐、日落後於美國。
第二,經濟總量優勢。據世界銀行「1998年全球經濟指數報告」所列各國國民生產總值,美國為74335億美元,居世界首位,日本為51492億美元居第二,德國為23646億美元居第三。
第三,市場優勢。美國擁有一個巨大的(日本不如)、統一的(歐盟不如)的國內市場,內需是發展的主要動力;美國也有一個龐大的,對經濟發展日益重要的國外市場(1998年美國商品出口6711億美元,佔世界出口貿易的12%);美國還有一個世界最大的進口市場(1998年美國商品進口8000多億美元),這個市場在世界消費不振特別是日本進口不振的今天,尤顯出其對世界市場、世界各國經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第四,金融優勢。東亞金融風波及而後相繼發生的一些金融危機使得美國在金融領域的美元貨幣優勢、金融體制優勢和金融手段優勢尤為突出。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作為惟一世界貨幣的地位無存,但美元的第一世界貨幣地位和「有毒的特權」仍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央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政策、措施影響著整個國際金融的運作;「世界銀行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游戲規則」、政策、措施偏離了美國的利益,意圖就難以制定和實施。
第五,地緣經濟優勢。美國的地緣經濟關系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本身所處的北美(組織框架為「北美自由貿易區」)以至整個美洲(1998年4月正式啟動建區談判的「美洲自由貿易區」),也包括西向亞洲、大洋洲(「亞太經合組織」)和東向歐洲(擬議中的「歐美自由貿易區」),這使得美國的對外經濟聯系和影響力在世界任何地區都舉足輕重的。相比之下,歐盟、日本的地
緣經濟重心基本是單一的,前者在於東西歐和歐洲大陸鄰近地區,後者在於亞太地區,從而經濟影響力更多地帶有地區性的色彩。無疑美國也有其自身的矛盾和缺陷。例如赤字的削減、通脹的降低轉化為高國債的凸現;國內儲蓄率較低和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靠高外債(目前美國對外債務已逾1萬億美元)替代;相對於生產能力擴大而國際市場有限的矛盾表現為貿易赤字(1998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達1686億美元)居高不下;實際經濟中勞動成本的上升
使勞動生產率增長不力;虛擬經濟中股市、房地產正在「冒泡」,等等。
2.泡沫破裂的日本的實力地位
進入90年代的三極中,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狀態與美國發生了此消彼長的位置互換。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每一個10年,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都是既快於西歐、更快於美國的,從而使日美經濟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國民生產總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約相當於美國的6%上升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然而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高峰的同時,其經濟泡沫也達到了頂點。1989年末,日本的資產價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5倍;日本的國土面積僅為美國的4%而其市場價值卻是美國的5倍多。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長期膨脹的。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到1992年,其股價跌落60%以上,房地產價格跌落70%以上。泡沫經濟破裂使得在這之前大量貸出資金的日本銀行陷入巨額壞帳的泥潭而不能自拔(1998年初數據顯示,日本146家銀行持有的不良債權高達76萬億日元),並使日本經濟在90年代以低於美國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的劣勢陷入經濟停滯,這是日本自戰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個時候又遇上了東亞金融危機的發生,這對日本經濟是再糟糕不過的事情了。這場風波既充分顯露了日本實力地位的下降和對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反過來又對不振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現0.7%的負增長,1998年進一步惡化為2.8%的負增長,1999年開始有所好轉,但仍不能說已走出衰退。然而,如果根據近年來日本經濟不振的狀態,得出日本經濟就此衰落的結論,尚為時過早,根據不足。日本的經濟實力、影響力只是相對於美國而減弱或相對於泡沫經濟高漲時而收縮,而非基礎上的元氣大傷和實際經濟的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排世界第三、四、五的西歐三大國德、法、英的國民生產總值之和還要多;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逾4萬美元,高居於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7大國之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並擁有居世界第一位的高達22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日本的國內儲蓄率大大高於其他發達國家,同時其銀行海外融資金融佔全球國際資本市場融資余額的20%;日本自1985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凈債權國,這個地位一直繼續至今,連美國國庫券的10%以上(約為3200億美元)都被其海外最大買家的日本所掌握。
總之,「21世紀是日本世紀」或「日美合霸主宰世界經濟」已屬氣泡之語,受泡沫經濟破裂和東亞金融危機雙重打擊的日本經濟也困難重重,但目前日本經濟實力猶存,邁向21世紀的日本經濟仍是多極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一極。
3.一體化的歐盟的實力地位
西歐的經濟發展態勢在美歐日三者中始終處於中間的位置。80年代以前,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如日本,但快於美國;進入90年代後,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日本,但落後於美國。以一個國家集團的實力計,歐盟的一些主要實力指標不僅大大高於日本,甚至超過美國。例如,國內生產總值,歐盟佔世界的29%,美國佔25%,日本佔18%。然而,不能簡單地據此認為歐盟的實力地位世界第一。
歐盟是一個國家集團,15個國家的集合,盡管其一體化程度較高(即不是15國簡單相加之和),可以作為一個實體與美、日並立,但畢竟不像美、日那樣作為單一國家立於世界。歐盟的地緣經濟關系的地區重點決定了其對外經濟影響力與日本一樣帶有更多的區域性質,這不同於美國的全方位地緣經濟關系從而全球性的經濟影響力。例如當1992年、1993年發生英鎊、義大利里拉危機時,西歐傾全力千方百計平息風波的沖擊;而當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時,雖不能說歐盟完全側身其外,但其作為不大。
歐洲貨幣一體化倒是歐盟的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重要所在。作為一個15國組成的國家集團,一體化進程是決定歐盟在世界格局中實力地位增強的一個關鍵。而目前的貨幣一體化,既會使歐盟一體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為歐盟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會在動盪不已、危機迭起的世界金融領域,為歐洲貨幣地位的提高增加一個新的籌碼。作為美國、歐盟、日本三極世界經濟格局的組成部分的美元、歐洲的貨幣、日元三極世界貨幣格局,隨著1999年1月1日歐元的問世,發生了新的變化。歐元比之原本就地位最弱,現又受到東亞危機打擊的日元,其地位會進一步增強;就是比之雄風猶在且在東亞危機中大逞威風的美元,從長遠看歐元也會構成挑戰(盡管歐元誕生大半年來,其表現並不如原來預想的那樣好),這種挑戰的結果不一定是歐元取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之王,很可能是歐元搶佔美元的一些地盤,縮小在地位上與美元的差距,形成「兩強(美元、歐元)一弱(日元)」的三極世界貨幣格局。
總之,歐盟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並在不前不後、不高不低的較為平穩的經濟發展態勢中加強了自身的一體化,盡管其經濟發展面臨著高失業等等困難,一體化也並非一帆風順,但在一個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和統一的歐元貨幣條件下,歐盟在多極格局中的地位,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四、世界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
區域一體化,即地理相近的國家相互採取比對區域外國家更為開放、自由的政策,並在體制框架上結成經濟聯合組織以至國家集團的進程。區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按其一體化程度排序主要有:①「特惠關稅區」:其特點是區內成員相互給予第三國不能享受的關稅特別優惠待遇。②「自由貿易區」:其特點是對區內取消關稅,對區外不統一關稅標准。③「關稅同盟」:其特點是對內取消關稅,對外統一關稅。④「共同市場」:其特點是成員之間不僅商品貿易,其他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也都取消。⑤「經濟聯盟」:其特點是除了共同市場的要求,還要統一經濟政策,建立超國家的權力機構等。
區域一體化趨勢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尤顯其強勁的勢頭。據聯合國、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的統計,目前全世界區域性經濟組織已逾100個,其中約70%是90年代以後建立的。在這眾多的區域組織中,「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是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的代表。該三大區域組織的貿易額佔了世界貿易總額的85%左右,GNP約佔世界總值的
80%。
區域一體化趨勢的主要動因有兩個:一是對內可使區域組織的成員享有區域一體化的好處。因為任何一種形式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內部都有其特殊的優惠待遇。如果區域一體化的市場優惠從而帶來的好處低於全球性一體化、全球多邊安排,那就失去了意義。正是這些好處使得區域內資源流動更方便自由。例如目前歐盟國家60%的出口是在歐盟內部進行的;二是對外可以增強區域集團及其成員的實力地位。在國際舞台上,以單獨一個國家的面目出現畢竟不如以一個國家集團或集團的成員的面目出現更有分量。例如東盟以其集團的身份就可以倡導和組織「亞歐會議」。正是在上述動因趨動下,世界經濟區域化成了相對於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另一大趨勢,並行發展。全球化帶來的三個問題在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世界經濟政治局勢復雜多變之際,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與其他趨勢的關系就必須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全球化是否等同於資本主義化
在西方國家把全球化等同於資本主義化是十分流行的觀點。美國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羅伯特·海爾布隆納曾經聲稱「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體制的競爭,在其正式開始後不到75年時間內已經結束,資本主義獲得了最終勝利。」這種觀點在「全球經濟變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後,尤其顯得具有「說服力」,似乎全球化的發展已經使資本主義脫離了特定的歐洲歷史的淵源,成為普遍認可和接受的「全球的抽象」。這種看法首先就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對不同社會形態或不同社會生產方式本質特徵的總結,是分別涵蓋不同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范疇在內的社會制度集合。而經濟體制只是對經濟調控形式和運行機制的抽象,是整個社會制度解決資源配置的具體方法。它不僅受到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的制約,同時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現實國情也決定著經濟體制的各種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由於社會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卻處在變化之中,所以在既定的社會制度內經濟體制調整在所難免。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經濟體制可以脫離社會制度獨立存在,但以經濟體制的調整作為判定社會制度成敗的依據難以站得住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當生產關系不再是生產力的促進要素,反而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時,根據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生產力)對舊有的經濟體制(生產關系)進行修正,是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小平同志說得好,只要不觸及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兩極分化,經濟體制的改變就不會改變社會主義的性質,況且市場經濟體制本身並不專屬於資本主義。(這一點將在下面論述)全球化進入資源全球配置,國際分工精細化,全球統一市場完善的階段是社會生產力循序漸進發展的內在要求,試圖以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推翻人類社會發展史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邏輯順序,不是沒有常識,就是別有用心。
其次,之所以會加深全球化等於資本主義化的錯覺,是因為長期以來社會主義國家對計劃和市場的關系、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社會主義國家能否搞市場經濟等一些重大理論問題認識模糊,把市場這種經濟調節手段和社會主義制度人為地對立起來,把屬於全人類的生產方式片面地理解為資本主義的「專利」。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分別與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掛鉤,賦予階級內涵。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事實上,資本主義國家在國民經濟計劃管理、國民收入分配調節、在集中資源進行重大科技項目開發等方面也都借鑒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社會主義國家學習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經濟杠桿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利用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一切經濟建設成果,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同樣不應該狹隘地被視為資本主義化。
第三,這種觀點的要害在於根植於西方社會骨子裡的「資本主義中心論」,在他們看來「第一世界」所處的中心地帶控制著世界的政治、經濟命脈,大肆推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實行全球資本主義戰略。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誠然,從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看來,全球化的動力緣於西方國家,後來廣大的邊緣國家並沒有選擇的餘地,被迫參與其中。然而誰也無法否認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一度使資本主義全球體系前所未有地受到強烈地沖擊,盡管社會主義運動暫時陷入低潮,但並不能因此而抹殺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化歷史上寫下的厚重一筆。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兩種體制斗爭的形式已經由冷戰時代劍拔弩張激烈對抗轉向後冷戰時代的發展之爭。全球化導致的資本主義蔓延同時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生產資料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固有矛盾的傳播,由此造成的無序與混亂必將成為人類尋求更理想社會制度的現實基礎。而社會主義強調公有制為基礎,強調按勞分配,它所倡導的平等、效率、反對剝削與壓迫的理念不會因為具體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真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事實證明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非西方社會力量強大,「資本主義中心論」正在遭到來自各方的挑戰,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化的觀念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既然雙方交鋒不會完結,也就不能把全球化簡單地看作資本主義一元化的過程。
C. 簡述東亞發展經驗和中國模式,並舉例簡要說明
通過將「中國模式」與「東亞模式」進行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都需要實現工業化,需要先進技術和外國投資,從這一方面看,中國的發展道路與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存在相似點。但是,中國的實踐仍體現出其自身的特點,從而使中國與其他國家區分開來。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財富分配、外部競爭力的構建、產業發展政策。中國在這些方面都存在不足。
當前中國正快速發展,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這是很多領域的專家研究和討論的熱點,大家都試圖揭示和總結這一經濟奇跡背後的「中國模式」。
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模式」這個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明,中國在改革時期取得經濟飛速發展是其特有經驗。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改革之所以能獲得如此的成就主要是因為解放了個人的創造力以及實行了市場自由化和去集中化等,走的是一條從蘇聯式的計劃經濟回到市場經濟的道路。但是除了可觀的GDP數字外,與其他市場經濟國家不同,中國經濟的獨特成就經受住了一系列國際經濟危機的考驗,這就要求我們考察一下其他觀點的合理性。中國改革的實踐顯然已經體現出某種自己特有的、不重復西方經驗的特徵。
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和台灣等一系列東亞國家和地區取得經濟發展成就的道路經常被視為獨特的和成功的「東亞發展模式」的典範。中國的改革開放與東亞的經驗有什麼關系呢?像馬克斯•韋伯所說的那樣,在地理上,中國屬於東亞的一部分,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也像其鄰國一樣發展迅速。統計表明,這些國家在下列時期人均GDP的增長速度非常相近:中國是1980—2005年,日本是1950—1975年,韓國是1965—1990年。
東亞國家都需要提高對外競爭力,由於缺乏資源,就需要在工業領域實現增長,進而需要先進的技術和外國投資,因此,這些國家的政府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優先支持的特定部門。這項政策是宏觀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日本通產省、韓國經濟企劃院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經建會」的發展計劃中都可以很容易看到,政府在通過推動政策來干預經濟發展。
上述東亞國家和地區推行一系列措施以鼓勵國內投資和提高自身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基本建設投資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其政府出台相應法規對此予以支持,從而使私人資本得以迅速形成。此外,在政府采購、利潤用於再投資情況下的減稅、折舊程序和企業利息補貼等方面,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提供了很多優惠。但重要的是,這些國家和地區都對外國直接投資有著嚴格的限制(中國台灣的限製程度稍低),其目的在於保護本土企業不被外國企業吞並。
金融體系也在幫助企業迅速積累投資,這主要體現為銀行融資和債務在自有資本中占很大比例。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家庭儲蓄盈餘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日本的儲蓄保持在很高水平,政府依靠長期的預算盈餘等政策性手段推動了儲蓄進一步增加。針對外國企業實施的保護政策也提高了本國的競爭力。此外,它們還實行公開的進口替代政策,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出口補貼,在購買外匯方面實施優惠,使本國貨幣貶值。後來,隨著各項經濟指標的提高,這些政策都逐漸被廢棄了。但是,這是這些國家和地區長達1/4世紀的經濟飛躍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種工業政策是所謂的「東亞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人都承認,該政策的第一個範例是二戰後日本的工業化。這一戰略最基本的內容就是,國家利用關稅來限制更強大的外國競爭者。這個戰略也意味著國家管理經濟和實行卡特爾化,同時國家要對金融資源進行戰略分配,這樣一來,國家在社會體系中就占據了主導地位,「發展」成了社會中的立法和組織原則,排擠了民主代議制以及其他的政治和文化原則。在鄧小平時代,中國為了取得發展,也開始試驗性地實施這一戰略。
總體上,雖然關於東亞發展模式存在各種語言的研究文獻,但對於該模式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定義,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其中,韋伯認為這個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徵。
1.長期依靠投資的迅速增加、工業潛力的提高和國家的對外競爭力,這體現在國家對工業、貿易和金融政策的干涉上。
2.堅信競爭和競爭性經濟的益處,本國企業盡管獲得了國家的保護和支持,但也必須能夠與本國競爭者對抗,以贏得國內市場。
3.制定即時和理智的平衡預算政策,即使存在預算赤字,也要對抗通脹等。
4.具備如下一系列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前提條件:同根同源的人民、高水平的教育、相對平均的收入(其部分原因是實行了農業改革)、稱職的官僚群體和權威政府。
中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相似之處首先表現在宏觀經濟層面。觀察家們可以一眼看到,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GDP增長速度是非常接近的,生產要素生產率的總體增長也是一致的。以中國和日本為例。日本在1952—1978年的增長速度與中國在1978—2003年的增長速度同樣都是7.9%。兩國的生產要素生產率也非常接近(分別是3.3%和3%)。中國之所以能夠像上述這些東亞國家和地區一樣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因為它具備了高水平的儲蓄、投資和對外競爭力等要素。中國像日本一樣,發展初期儲蓄水平就很高,後來更是達到了世界罕見的水平。在固定資本規模方面,情況也類似。
中國近些年的儲蓄主要都是企業貢獻的,而在東亞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儲蓄主要是由個人貢獻的。政府積極對貸款進行補貼並提供其他便利,但是不負責具體的投資決策。中國大部分的投資都流向了國有企業,更有活力的私人企業反而很難獲得融資,盡管私人企業的資本回報率很高。
中國在出口方面也與東亞模式很相似。20世紀50—60年代,日本在國際市場上積累頭寸的速度驚人,後來韓國和中國台灣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也開始了這一歷程。同時中國還使用了其他措施,如貨幣貶值,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這樣做過,但其程度沒有中國那麼高。
中國與這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相似點還包括相信市場和競爭的作用。當然,中國雖然對國有企業實行「軟預算約束」,但過去一些年,國家還是關閉和合並了許多虧損企業。在一些行業(例如石油、通訊),中國政府汲取了日本的經驗,在幾個大公司中間建立了「壟斷性的競爭」。從更大的范圍來講,中國的國有企業面臨的競爭也是很殘酷的,因為在改革之初中國就出現了大量的鄉鎮企業,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進一步加深。
但是中國與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並不完全一致。兩者在收入分配領域的對比就很有意思。中國與東亞國家和地區在戰後初期都進行了農業改革,財富分配相對平衡,尤其是中國採取了平均分配的原則。有意思的是,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大部分保持了這一相對平等的分配水平,而中國沒有。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收入分配卻像俄羅斯一樣不公平。現在中國社會的財富分化程度比美國嚴重。這種情況近期也不大可能得到改善,盡管政府一直聲稱要改變這種狀況。
兩者更重要的區別是在對外競爭力和工業政策方面。競爭力對中國政府像對東亞其他政府一樣是其優先考慮的方面,中國使用的許多政策工具都非常類似於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比如高關稅和關稅限制以及國有企業必須完成一定的出口指標等。
但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的出口指導方針卻是完全不同的。日本和韓國認為,制定和推行一些工業部門的單獨發展計劃(「垂直」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的工業規劃卻沒有起到那麼重要的作用,盡管一直在制定五年計劃,但是實際上是在同時發展所有的經濟部門。可能這就反映出中國與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區別。那些國家和地區明白經濟的發展要有選擇性,而中國大運動式的發展戰略可能出於這樣一種希望,即有了國家的規模效應,可以使所有的領域都得到發展。但是比較優勢的規則適用於所有國家,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沒有像其他那些東亞國家和地區一樣有意識地制定出規劃來形成比較優勢。盡管中國的工業獲得了大量的資助,但大部分資助都是投給國有企業的。國有企業很容易獲得國家銀行的貸款、享受稅收優惠以及參與政府采購。
中國不是通過有針對性地鼓勵特定部門或公司的發展來形成外部競爭力,其構建競爭力的舉措缺少計劃性,依靠的是鄉鎮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它們在日本和韓國並不是被看重的因素。在中國,外資企業的作用尤其重要。通過效仿香港和台灣的華人企業家的經營管理慣例以及利用沿海省份的廉價勞動力和其他資源,外資企業開始大規模地投資中國。這一政策與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的政策完全不同。如果說日本、中國台灣和韓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態度並不是那麼友好,那麼中國則恰恰相反,它在千方百計地吸引外資。比較一下外國投資在各國和地區的投資中所佔的比例就可以看出這種差異,外國投資在日本(1950—1975)全部固定資本投資中所佔份額為0.2%,在中國台灣(1960—1985)和韓國,這個數字分別是2.4%和1.6%,而在中國(1980—2005),這一比例達到了7.0%。考慮到政府對鄉鎮企業的支持極其有限,因此可以說,在發展私人企業方面,中國政府主要支持了外資企業而不是本國的企業。
因此,中國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市場力量發展的自然結果,這不同於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當然,我們也要承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也選擇了具有針對性的工業政策,當時是要優先發展汽車、石油化工、通信等領域。中國政府對電子工業領域表現出了特別的關注,盡其所能要從外國公司那裡獲得技術。中國為了獲得技術轉讓,最初是與外資共同組建企業,目的是為了培植本國的企業。在汽車配件生產行業,中國也採用了同樣的辦法。但是中國沒有日本的通產省或韓國的經濟企劃院這樣的機構,經濟權力沒有更廣泛地下放到地方政府手裡,這大大削弱了這些措施的效果。任何外資企業在中國都面臨著轉移技術方面的壓力,這與日本和韓國分別「從零開始」創建聚乙烯工業和造船業完全不同。中國的電子產業的發展也是大規模外國投資的結果。
中國的政策與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相比更加開放。這不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也包括整個商業領域。中國更願意對外開放,還說明了中國模式與東亞模式的另一個重要區別。中國出口擴張型發展取得成功主要歸功於中小型外資企業,當然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勞動密集型商品生產部門,因此,這些企業利用的是中國廉價勞動力等資源。日本和韓國在工業實現飛躍之初卻沒有發展輕工業,而是把發展重工業作為優先事項,中國的發展方向與之相反。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同於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而更類似於東南亞國家。
近些年中國的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在盡力擺脫專門從事廉價原材料產品的生產。盡管近些年來中國在機器、高科技產品和電子產品方面的出口大大增加,但是中國在零配件方面的進口也在大大增加,由此可以推測,中國國內進行的主要是外國零部件的組裝,這還是依賴於國內的廉價勞動力。此外,需要強調指出的是,中國這一出口領域的特點與當時日本和韓國出口機床、汽車和輪船不同。比如,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的單價低於韓國、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相同的產品。當然它們通常都是大規模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的產品。
經濟學家們指出,近些年中國的出口結構越來越類似發達經濟體的出口結構,但是每件產品的銷售價格與經合組織成員國的產品相比都大打折扣。這些都可以說明,中國在經歷了30年的奇跡般發展之後,仍然更像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發達國家。
對中國模式和東亞模式的比較研究可以得出一個有點意外的結果:中國模式本身作為東亞發展模式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不僅沒有像很多中國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所認為的那樣超越後者,反而暴露出了一些弱點。在分析其原因時,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那就是中國模式開始得較晚,它是在全球化在全世界展開時開始的。
還有一個觀點得到廣泛的認可,即使中國人也這樣認為,即中國模式與東亞模式存在很多相似,但它也有很多結構上的缺陷。必須從兩個方面來看待當代中國罕見的經濟增長,一方面是GDP增長體現出來的華麗數字,另一方面是中國的工業化在技術上是有依賴性的。全球化決定了中國要「融入世界」,決定了中國在實現「不完全現代化的工業化」過程中所走的發展道路必然具有依賴性,這對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是如此。這個模式以「市場列寧主義」為基礎,也以與全球資本主義深度一體化為基礎,這就決定了它會在外部銷售市場、原料來源和技術方面受到限制,這在國內則表現為扭曲的發展以及各種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
對中國改革進行上述比較分析後,可以更明顯地展示出中國模式的現實特點。國內外的學者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會繼續下去,因為中國模式的成敗不僅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也決定了本地區和全球范圍的很多問題。
D. 以"東亞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具有活力的地方"為觀點寫一篇論文
以"東亞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具有活力的地方"為觀點寫集
有意思的肯定好
比
E. 李曉的人物簡介
職務: 副院長 所在系別: 國際經濟系 是否博導: 是 最高學歷: 研究生 最高學位: 博士 所在學科專業: 世界經濟 所研究方向: 世界經濟、國際金融、東亞經濟發展與合作 講授課程: 世界經濟概論、世界經濟前沿問題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比較經濟體制、亞太經濟,等等 工作經歷: 1986.9——1989.7,於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89.7——1991.9,於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工作,任助教;1991.9——1994.9,於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工作,任講師;1991.9——1995.12,於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3.10——1993.12,赴日本學術振興會進行合作研究;1994.9——1997.9,於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工作,任副教授;1996.5——1997.4,任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客座研究員;1997.9開始,任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1999年開始,任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2000.10——2001.8,任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特聘研究員;2002.12——2003.3,任日本西南學院大學客座研究員;2007.9——2008.1,任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中央大學客座教授;2004.11開始,任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
F.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經濟發展的格局有什麼變化談談你對亞洲經濟發展前景的簡要認識
圖表顯示,不管是亞洲各國政府,還是國際權威機構,均對亞洲經濟增長充滿信心,當今亞洲經濟發展迅速已不再限於個別國家的和地區,而是呈現出整體發展的良好勢頭。亞洲將逐漸改變落後面貌,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通過圖表中的數據,及有關數據的說明得出。) 講解:通過圖表數據可以看出,70年代與80年代相比亞洲四小龍變化不大,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速度則明顯增加,這意味著中國大陸經濟在東亞地區將占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題目所問的東亞經濟格局的變化,就是就此而言的。圖表《2005年亞洲經濟實現較快增長》中的數據分為三部分: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預測;部分國家政府對本國經濟發展的預測;世界權威機構對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預測。只有全面綜合分析三組數據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曾出現過三次經濟發展的高潮。(1)概述這三次經濟發展高潮
(1)20世抄50、60年代襲,日本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韓國、新加坡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東盟(泰國、馬來西來)國家的經濟高速發展。(3分)
(2)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結合國情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注意加強與鄰國的經濟合作。(4分) (3)由於過度依賴國際資本和外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風險增加了許多,由此導致亞洲金融危機。(3分) H.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自己看著節選吧。 I. 二戰後、東亞,東南亞經濟發展對我國有什麼借鑒 1.我國應堅持對外開來放,打開自國門,參與世界分工,發展外向型經濟。 2.我國在對外開放中要堅持獨立自主,保障國家安全,要辯證的看待國際市場。 3.我國應積極創新,大力開發科學技術,並重分利用我國的廉價勞動力,發展第三產業。 與當代東亞經濟發展概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