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聯二戰後的經濟恢復措施和結果
二戰結束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特別是農業問題突出,農業長期徘徊不前,影響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這種情況下,赫魯曉夫與勃列日涅夫先後進行改革,但都以失敗告終。而戈爾巴喬夫改革,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
赫魯曉夫改革的內容
(1)農業改革。農業改革是赫魯曉夫經濟改革的重點。包括三方面內容:廢除穀物的義務交售制,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允許農民發展家庭副業,擴大集體農庄的自主權;大規模墾荒,擴種玉米。
(2)工業改革。將部分企業管理權下放,1954年8月,蘇聯部長會議通過決議,開始擴大企業領導的權利,國家對企業的指令性指標減少52%;運用物質利益原則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如:改革工資制度用計件獎勵工資制度代替累進計件工資制,增加了計時工資的比重。
其積極作用在於:對蘇聯當時的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的不合理環節進行改革和調整,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促進生產的發展,1954-1958年農業產值平均增長9.2%。到60年代初,耕地、穀物的播種和收獲均已實現全面機械化。其局限性在於:理論上沒有打破社會主義傳統觀念的束縛,對於蘇聯所處的社會主義階段缺乏科學的認識,未能從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魯曉夫本人喜歡浮誇冒進,缺乏深思熟慮,在改革開始後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跟進,最終導致改革失敗。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內容: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對赫魯曉夫的經濟政策做了一些調整。在企業管理方面,恢復部門管理體制,加強對經濟的集體領導;擴大國營企業經營自主權;運用經濟手段,刺激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在工業方面,注重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
改革的結果 :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結果,可以從兩方面概括:一是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蘇聯的軍事實力明顯增強,達到與美國相抗衡的水平。二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增加蘇聯的經濟負擔,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日益嚴重,蘇聯的輕工業和新興產業明顯落後於西方國家,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20世紀70年代後期,蘇聯經濟增長開始下降,國家面臨新的困境。
戈爾巴喬夫改革內容、問題及影響:
戈爾巴喬夫首先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重點是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上是承認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政府還減少了指令性計劃指標,代之以指導性計劃指標,通過一系列法規,調整所有制的結構,使原來的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生了一些變化,個體勞動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發展,企業開始實行各種形式的承包。但是由於對於蘇聯長期形成的畸形經濟結構沒有進行深入研究,經濟改革措施倉促上馬,缺少宏觀決策和切實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蘇聯經濟持續下滑,戈爾巴喬夫把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問題歸結於政治阻力太大,為了掃除障礙,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領域,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② 通過對二戰後蘇聯經濟改革過程的了解,談談你從中能夠得到的啟示
改革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需要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要有探索版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權要有全面一貫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進,也不能保守停滯,更不能改變改革的方向;要妥善處理好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和矛盾,保證改革的順利有序進行……
蘇聯經濟改革的啟示:
1.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在發展的道路上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
2.社會主義改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3.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具有復雜性、曲折性和艱巨性。
4.改革要關注人民大眾的生活。
拿去吧 這個合適你用 他們的都太長 而且轉載別人的也不註明下 一下轉那麼長 抄都抄死你!
③ 二戰後蘇聯經濟結構
到1932年時,蘇聯用4年多時間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33年開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也於1937年提前完成.蘇聯人民在基礎差,困難多的情況下,用10年時間走完了資本主義國家50年—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蘇聯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有了自己的汽車,拖拉機廠,有了自己的航空工業和化學工業.其中,在"一五"期間,共新建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業企業,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也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蘇聯政府宣布,蘇聯已經由一個農業國變成一個工業—農業國;到1937年"二五"計劃完成時,蘇聯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工業強國,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達到77.4%,工業總產值也實現了大跨越,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第三個五年計劃因衛國戰爭爆發而中斷.蘇聯工業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蘇聯政府對重工業的高度重視和巨額投資;高積累政策;農民的貢獻;蘇聯人民的建設熱情和奉獻精神(如"勒緊褲腰帶",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學習新技術的斯達漢諾夫運動)等.
蘇聯工業化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弊病,如形成了重工業過重,輕工業過輕,農業落後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
④ 二戰時期,蘇聯的斯大林格勒在經濟各方面有哪些戰略意義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頓河大彎曲部以東約60公里處,是蘇聯歐洲部分東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鐵路和內河運輸樞紐、歐亞兩洲的咽喉,也是蘇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戰前人口約60萬。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為廣闊的頓河下游地區、庫爾班河流域和高加索,這些地區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主要產區。
⑤ 蘇聯在二戰前及二戰中的表現及影響
蘇聯的表現要分兩個階段來看。
第一個階段是二戰的前期和初期,受大清洗的影響蘇軍戰力極為拙劣。當時協約國陣營對革命後的俄國不信任。斯大林眼看希特勒一天天壯大,就決定自己單干,結果入侵芬蘭的拙劣表現,又加深了敵我雙方的誤判。法國文官政府認為俄國根本無足輕重,不屑與斯大林結盟。德日則認為共產俄國不堪一擊,可能還不如沙俄。蘇芬戰爭在當時影響極為惡劣:一方面,東線的小國懼怕蘇聯,這種情況下英法與俄國的誤會加深,雙方徹底停止談判;另一方面俄國不加入協約國,協約國對德國就沒有優勢,小國紛紛宣布中立。這些坑比小國先是被希特勒一個一個吃掉,又因為沒有和法國結盟,深陷民粹主義泥潭的法國不能出兵干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利時,德國都兵臨城下了,比利時仍然宣布中立,不準法軍進駐建立防線,然後德軍進入比利時,繞過了馬其頓防線。。。以上這些基本就是一個連鎖反應。
第二個階段就是二戰中後期,隨著戰爭持續進行,蘇聯開始平推德國。這時蘇聯前線官兵都有作戰經驗了,另一方面英國對德國的持續封鎖效果也逐漸顯現。軍隊戰鬥力這個東西,都是用事實說話的。德國陸軍在二戰初期完爆法國,後期在西線在完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仍然爆了西線盟軍一次,這種戰鬥力讓人無話可說。可就這樣最後還是讓蘇聯平推回了老家,當時蘇聯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二戰蘇聯的強勢表現奠定了其新超強的地位,也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⑥ 斯大林統治時期的經濟舉措對蘇聯造成了什麼消極的影響
斯大林統治時期的經濟舉措對蘇聯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人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並不高。
⑦ 斯大林模式給蘇聯經濟帶來的影響(急!在線等!)
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在一段時間內對蘇聯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二戰期間,平衡了國內矛盾,幫助蘇聯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取得了二戰的偉大勝利,但在二戰之後,斯大林體制的弊端逐漸體現出來,政治經濟高度集中,片中發展重工業,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發展,最終把蘇聯搞成了一個強盛的爛攤子,雖然軍事實力一度躍居世界第一,但是國內的經濟發展卻舉步維艱,以至於後來雖然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以及戈爾巴喬夫都積極進行改革,可是都沒能玩就蘇聯的命運,這雖然和改革的不徹底有關,但究其根源,還是斯大林體制留下的禍患。
⑧ 二戰之後的蘇聯經濟並不是很好,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的一極
蘇聯的經濟從二戰結束後長期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以國家行為體計算,其國民生產總值一直僅次於美國。以對手美國為參照坐標的話,蘇聯的經濟總量、效率和結構確實遠不如美國,即使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國力鼎盛之時,蘇聯的經濟至多僅為美國的40?60%,直到80年代被日本超過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此前的日本只是資本主義世界老二。
國家的強大,經濟只是其中一個考量,1898年美國的經濟就超過當年的老大英國,直到二次大戰後,才被推上世界的老大位子。
沒有一個霸主是可以被一次就推翻的。德國也是搞了英國兩次才把它徹底掀下去的。
美國繼承英國,成為世界第一。蘇聯繼承德國成為挑戰者。歷史不過是重演了一遍。
冷戰本來就不公平,蘇聯滿目蒼痍的時候歐美開啟了冷戰,而蘇聯的盟友不是斯坦就是波蘭,你怎麼看?
⑨ 二戰後蘇聯的經濟有哪些重大變化,說明理由。
二戰後蘇聯加強了重工業建設,這對後期的蘇美爭霸取得了良好的基礎。
⑩ 二戰前蘇聯的經濟狀況如何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