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大選走勢帶來哪些經濟影響
2016 年美國大選是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產生新總統的首次大選,也是對美國政治和經濟政策及其後果的一次重新檢視。民主黨最有可能勝出的希拉里 仍然面對奧巴馬政策的延續性、「郵件門」事件及其強勁對手桑德斯等諸多因素 的制約。共和黨最有可能勝出的特朗普在政策議題上持多元立場,而在移民和 反恐議題上持極端傾向,但卻喚起了共和黨中部分選民的民怨情緒。在外交政策方面,希拉里更可能延續奧巴馬目前的外交戰略,但也會適當調整包括中東事務、美以關系、美俄關系等對外政策導向。共和黨陣營則將改變奧巴馬的中 東政策,捍衛以色列權益。從選情發展的總體態勢看,2016年大選明顯受到以下環境的影響,即後金融危機時期的美國內、外狀況、總統政治周期約束下的奧巴馬政治遺產。
由於在歷次美國總統選舉中,美國國內經濟政策極為重要,我們對兩個候 選人的經濟政策做一簡單對比。希拉里主要從強勁增長、公平增長和長期增長三個角度詮釋她的經濟政策。
首先她想通過以下措施實現強勁增長: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清潔性能源、科學 與醫學研究;為小型企業和工薪家庭減輕稅負;增強尤其是女性勞動參與率、擴充就業機會、增加薪水。
其次,在實現公平增長方面主要考慮:鼓勵企業和 員工分享盈利所得,一方面提高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生產力,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得到 15%抵稅;提議把聯邦最低工資提升至 12 美元/小時,並鼓勵各州根據 實際情況提升各州的最低工資;修補稅法系統中的漏洞,確保富人繳納足夠比 重的稅。最後,在長期增長方面,她希望通過下述方案終結短期行為---鼓勵企業從薪資、培訓方面為員工做長久性考慮,以及企業自身的長久性發展,不要 只關注短期利益;通過改善資本利得稅來鼓勵可持續發展性企業。
希拉里在對待金融改革上希望通過提早規避風險的方式防止經濟危機再度發生:如通過各金融機構需根據規模大小和風險高低來支付一筆風險費用;通 過完善沃克爾法則以限制銀行在對沖基金方面高額投資;通過金融機構的營收 或損失與其高管個人的獎金直接掛鉤;通過給予監管機構更多許可權來阻止「太 大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事件發生;對於對金融市場有傷害性的高頻 率交易增加一項稅款,並通過改變規則來使交易市場更公正、公開、透明。
她在華爾街問責制上有以下觀點:當金融機構存在欺詐行為時,賦予司法 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直接起訴金融機構的主要責任人;當金融機構違規且需要支付罰款時,直接責任人需要從個人工資中支付相應份額。此外,企業也會面 臨高額罰款,以防類似的違規再次發生。
特朗普目前並沒有一套完整而系統的經濟政策,而是基於話題性表態,與經濟相關的話題主要集中於稅收體制改革、中美貿易戰、美墨貿易戰三個方面:
一是在稅收改革方面,為中產階級減稅(個人年收入 2.5 萬美元或夫妻兩 個人年收入 5 萬美元以下,無需繳稅);簡化稅收程序;為各種規模、類別企業減稅,最多至 15%,從而讓這些企業留在美國本土,為美國人增加就業機會; 避免繼續增加國債。
二是在中美貿易戰方面,公開宣稱中國為貿易操縱國;強調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阻止中國以要求分享科技產業核心內容來獲得市場准入;阻止中國對 出口貿易進行非法補貼,特朗普決定以這種方式來給美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降低美國本土的企業所得稅,從而防止美國企業把工廠和工作外包給中國。
三是在美墨貿易戰方面,特朗普認為從墨西哥來的非法移民一方面搶奪美國人手中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把掙到的美金匯回墨西哥,平均一年 240 億美 元。所以提出了幾個方案來制止這種情況:要求匯款機構(例如西聯)查驗匯款人的合法身份;要求墨西哥政府支付美墨邊界圍牆的費用;如果墨西哥政府 不同意,美國便對墨西哥貿易制裁;取消移民簽證或者增收簽證費。
從民調看,民主黨的希拉里對共和黨的特朗普占據略微優勢,大選最終結果未定。美國政治經濟熱點交織,給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了潛在影響。在政治方面,總統選舉誰能最終勝出將對美國國內和國際局勢產生深遠影響。自民主黨的奧巴馬執政以來,美國國內的深層次矛盾並未得到有效 解決。兩黨爭斗加劇,國會「否決政治」抬頭。美國經濟復甦緩慢,經濟復甦 周期超過 7 年,關於衰退的噪音越來越大。移民、控槍、墮胎、同性婚姻合法化等社會議題不斷引發爭議,種族矛盾、恐怖主義呈現出抬頭之勢。
與國內政經環境壓力相比,美國政府在國際舞台上仍盡力維持所謂「全球 領導地位」,持續強化亞太戰略,實現美古復交、力促伊朗核協議,但面對敘利亞問題以及「伊斯蘭國」(IS)等恐怖主義威脅抬頭的現實,奧巴馬政府卻選擇了「不做傻事」的廉價平衡,無法令國際社會信服。
根據皮尤民調顯示,接受訪問的美國民眾中至少有60%對美國當前的發展 方向並不看好,認為國家急需改變的首要議題按順序大致為經濟與就業、反恐、 醫改、移民以及外交政策。這就意味著,選民對本次選舉仍然具有強烈的變革期待,而他們關注的這些首要議題也需要兩黨參選人認真應對、提出改變方案 的選舉關鍵議題。從目前看,希拉里和特朗普兩位候選人在上面各項議題上的 主張並不能使大多數選民信服。我們認為這次大選無論誰取的勝利,美國社會的深層矛盾仍將長期的存在下去,不進行深刻結構性改革的舉措都是徒勞的。
在經濟方面,美國經濟在經歷 7 年之久的經濟復甦周期後,美聯儲於去年年底啟動了利率正常化的首次升息。但由於美國國內經濟增長仍然溫和,以及 接踵而至的國外市場波動,將美聯儲利率政策的正常化過程整整拖延了 6 個月。 期間雖然美聯儲一度想加快升息步伐,但卻由於最近非農勞工市場的數據疲軟, 使得美聯儲進一步拖延了加息動作。美聯儲利率政策 6 月以來在鷹、鴿兩派之 間反復搖擺不定性本身已給而且將繼續給美元匯率帶來較大影響,導致美元對 其它主要貨幣特別是對人民幣離岸匯率的大幅波動。未來全球金融市場將繼續圍繞美聯儲利率政策以及美元的趨勢繼續波動。
⑵ 美國經濟衰退對全球的影響
摘要] 美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經濟的30%,是世界經濟的領頭羊。它的減速將直接導致世界經濟增長的減緩。2000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5%,預計今年僅為1.75%。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從2000年的4.8%降至今年的3%左右。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增長的條件下,美國經濟疲軟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超過以往,並通過多種渠道來實現。
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大樓被炸,美國股市全部停止交易,美國航空、旅遊、保險等行業遭受巨大損失。恐怖襲擊還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沖擊。全球2/3的
資金流動受到影響,歐洲、亞洲、拉美股市已出現暴跌,國際石油價格、黃金價格開始飆升。所有這一切,對此前就顯示出不斷衰退跡象的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來說,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美國經濟從1990年到1999年持續發展,主要依靠新經濟和高新技術的帶動,從而打破了五年一個周期的經濟周期規律,達到了較高的增長。但盛久必衰,美國股市自1990年起到1999年九年牛市的同時,也造成了泡沫經濟,庫存大量積壓,IT產業盈利下降,種種因素造成美國經濟進入衰退。
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一直疲軟不振,各家公司盈利欠佳、大量裁員已是見怪不怪
自2000年4月起,美國股市開始進入調整期。其實,早在1998年,道瓊斯指數已有前兆,當年下調15%後回升,1999年下調20%後回升,波動加劇。2000年4月起納斯達克指數暴跌,自2000年3月的最高5048點猛跌到最低的1620點,下調68%,現在在1791點上下波動,跌幅65%。道瓊斯指數從2000年最高11723點高位下調,目前在9920點上下波動,跌幅17%。標准普爾指數比最高位下跌21%。這使長期持股者的巨大財富瞬間化為一場空歡喜,上升下跌乘了一回「電梯」,同時,也使對沖基金,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和羅伯特森的老虎基金土崩瓦解。
美國企業盈利十年來首次下降,幅度約8%。2001年第2季度企業利潤比去年下降17%,投資信心降到五年來最低水平。2001年7月投資者信心指數比上月大降22點。商業零售業蕭條,製造業訂單下降到4%,失業率4.5%。美國企業颳起了一股強勁的裁員風,英特爾、康帕、摩托羅拉、3M、思科、摩根銀行等跨國公司無一倖免。
2000年美貿易赤字4500億美元,佔GDP10萬億美元的4.5%。1999年第4季度美GDP的增長率為3%
,2000年1季度為2.3%,2季度為5.7%,3季度為1.3%,4季度僅1.9%。美國2001年1季度GDP增長為1.3%,2季度增長僅0.2%。
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增長的條件下,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超過以往,並通過多種渠道來實現
美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經濟的30%,是世界經濟的領頭羊。它的減速將直接導致世界經濟增長的減緩。2000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5%,預計今年僅為1.75%。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從2000年的4.8%降至今年的3%左右。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增長的條件下,美國經濟疲軟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超過以往,並通過多種渠道來實現:
貿易聯系
美國是世界初級產品的主要進口國,每年消費世界市場上的26%的原油,23%的原煤,25%的鐵礦石和26%的精煉鋁,經濟疲軟將抑制對初級產品的需求,以美國為主要出口產品市場的國家受到美國需求萎縮的影響。據美聯儲估計,美國人在股市上每賺一美元,就會增加0.04美元的消費,股市縮水4萬億美元,損失消費需求1600億美元。加拿大、馬來西亞和墨西哥受影響很大,因為它們對美出口額佔到其的1/4到1/3。
世界IT產品供應鏈
東南亞國家對美國IT產品市場的依賴度很高。近兩年來其經濟復甦的主要外因是對美IT產品出口的增加,去年東亞GDP增長的1/4來自對美IT產品的出口。但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東亞地區對美IT產品的出口開始減少。據估計,今年美國進口IT產品的增長率將從去年的15%降到1%,這將成為制約東亞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證券市場
從證券市場看,美國股市佔世界股票市值的46%,世界各國的股價跟著華爾街走,美國股市的大幅下挫,全球股市應聲而落。據英國《經濟學家》的資料,從去年最高點到今年3月21日,主要西方股市及一些新興市場的股價跌幅均超過20%,其中日本下跌46%,加拿大下跌37%,瑞典下跌50%,德國下跌35%。英國下跌29%,義大利下跌30%,法國下跌27%。同期,全球股票市場「縮水」10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的30%。
資本流動
從資本流動的角度來看,美國新經濟的調整將引起全球范圍的資本重組。首先是對各經濟層面投資的調整。投資者重新認識新經濟,投資理念發生變化,不再對信息技術盲目投資,這使得對新經濟的投資向傳統經濟分流。
其次是資本在國家間的調整。世界經濟的放緩凸顯了美元的避風港作用,流入美國的資本可能增加,造就了目前的強勢美元。而對拉美一些國家來說,如果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資本向安全的地方抽逃,有些國家將可能發生大規模的資金外流。
按整體上受美國衰退影響程度的大小為依據,匯豐銀行對有關國家作了排序,墨西哥、加拿大首當其沖,日本和歐元區排在末尾。
世界經濟下雨啦
日本:失業率上升
更少的工作,更多的失業
亞洲:對美出口減少
拉美:債務增加十億
阿根廷、巴西、墨西哥GDP增長放緩
美國:私人投資減少
歐洲:消費者信心指數驟降
⑶ 納斯達克對美國社會經濟影響
納斯達克效應與美國新經濟周期
高新技術在新經濟中形成的正反饋機制和"path dependence"現象只是解釋美國新經濟周期的最基本的層面,但這難以完整地解釋新經濟周期。因為新經濟的本質並不僅僅由高新技術構成,以納斯達克市場為核心的高新技術融資體系以及經濟全球化也是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納斯達克效應是解釋新經濟周期內在機理的另一關鍵。
所謂納斯達克效應包括兩個層次內容:一是在新經濟中,TMT(Telecommunication,Media,Information Technology)股票市值或高新技術股票市值通過「財富效應」和「托賓Q效應」等機制越來越成為決定消費需求和投資規模的核心因素,即納斯達克指數成為新經濟有效需求形成的指示器;二是在國際范圍內,世界其他股市運動與納斯達克指數運動呈現強正相關關系,納斯達克指數的變化成為國際股市運動的先行信號,並決定著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其中「財富效應」是指,由於來自股市的收益以及用股票表示的價值都構成了財富的一部分,股票市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居民財富的持有量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大小,進而影響居民的消費水平。「托賓Q效應」是指,隨著現有資本市場價格與重置資本成本的比率(托賓Q)上升,實際投資將增加(Tobin,1969)。或者簡單地說,如果通過資本市場購買企業股票來獲得企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的成本高於通過投資建立一個全新企業的成本,那麼人們就不會通過股票市場上的收購和兼並來獲取企業所有權和控制權,而會進行實際投資,從而促進資本的形成。當然,企業家在托賓Q上升的時候,通過實際投資和新資本的形成組建新企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節省獲得企業所有權的成本,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他可以通過組建新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以獲取來自資本市場上漲的收益。
因此,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化將通過「財富效應」和「托賓Q效應」影響消費和投資的規模。這種股票市場對經濟基本層面的影響,在國際股市、國際投資和消費的相關運動的推波助瀾下,以及股市自身具有的泡沫作用下,將使經濟實體的波動加大。
所以,如果納斯達克效應三大組成部分在美國新經濟中顯著存在,那麼它將與技術層面的新經濟市場失靈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獨特性的新經濟周期:一是在新經濟的主流技術佔領市場的過程中,主流高新技術在社會傳播使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並使它獲得高盈利,形成經濟高漲,帶動納斯達克指數上漲。而納斯達克指數的上漲直接通過「財富效應」、「托賓Q效應」以及全球股市效應刺激美國消費、投資以及出口的大幅增加,進一步帶動經濟,出現持續的經濟增長,並伴隨一定程度的股市泡沫(納斯達克泡沫),使高新技術投資規模過度擴張。當主流技術壟斷局面基本形成之後,由於高新技術「正反饋機制」帶來技術創新的「閉鎖」和"path dependence"現象,以及在高新技術零復製成本特點的作用下,其盈利空間迅速壓縮,高新技術企業各項經營指標下滑,納斯達克指數在股市信心和「注意力轉移」(Shapiro,2000)的作用下出現下滑,而這同樣會通過「財富效應」、「托賓Q效應」以及「全球股市效應」使美國經濟的消費、投資以及出口出現下滑,繼而形成經濟的低迷,產生蕭條的惡性循環。下頁圖1就是美國新經濟高漲形成的機制。而當高新技術企業盈利能力在「閉鎖」現象和零復製成本作用下急劇下降時,圖1將產生反向作用和運動,用以解釋新經濟蕭條的形成。
⑷ 美國的經濟特徵對美國未來經濟的影響
解讀新經濟的價值形態
孫洪慶 孫浩康
新經濟的興起,對人類最大的影響可能是使人們對價值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從對網路經濟頂禮膜拜,到對傳統產業的輕視;從對注意力經濟狂熱的追捧,到傳統經濟理論的懷疑;從對智力資本的高度認可,到對傳統勞動價值的平視……人們在高新技術企業和網路企業那幾乎高得離譜、幾乎無法用傳統價值評估理論評估的市場價值面前,對於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價值和價值形態有了新的認識。雖然由於美國經濟在2000年以來陷入低迷而使「新經濟」受到了懷疑,但新經濟的精髓卻在經濟生活中紮下了根,其獨特的價值觀念理應受到重視。
新經濟鼓勵超越競爭戰略,從而大大加速了價值創新的進程,擴大了人類對產品和服務的開發范圍,在新經濟時代,一方面,滿足人類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狹義產品更加豐富,而且性能價格比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計算機、手機、音像設備等許多超生存需要的高科技產品,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出來,並快步走入平常百姓家。新經濟時代是一個趕超的時代,不僅僅是規模發展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價值創新的速度和塑造競爭優勢的速度被提到相當的高度,超越競爭戰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超越競爭戰略最大的特點在於自強而不是攻敵之弱,其核心在於價值創新,即用創新來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價值,最終遙遙領先,獲得價值壟斷,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在超越競爭戰略的指引下,顧客價值創新理念被發掘出來並為大器的企業所採用。價值創新理論認為:被動地、單純地滿足顧客的現實需要是平庸者所為,挖掘顧客的潛在需要即引導和創造顧客需要才是智者所為。因為受自身知識水平等很多因素限制,很多情況下,顧客往往並沒有將自己需求什麼弄得很清楚,而倚仗於市場引導。也就是說,只有不斷地滿足顧客需要,創造、引導顧客需要,企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並最終獲得持續成功。
新經濟以網路為媒介,開拓了一個虛擬的電子空間,這與當年人類發明蒸汽機、發現電和化學分子原子一樣,都將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都是革命性的進步。網路經濟最大的特點也就是,其正在彌補實物經濟的不足,節省實物資源,改善人類生存條件,給人類帶來超額福利。在網路虛擬空間里,人們創造出富有想像力的虛擬產品,為人類帶來極為豐富的價值附加,而且現實世界的幾乎所有都可以在虛擬世界裡找到映射,從而無限地增大了價值范疇。
新經濟時代,知識價值在產品價值中的比重不斷增加,甚至佔了主要份額,比如,由克隆技術或者基因工程創造的生物產品價值中,生物科學勞動創造的部分越來越多,人類的智力成分也越來越多。創制產品和服務的勞動可分解為三個層次:高智力勞動、一般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高智力勞動最大特點是其創造性,而一般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並不必然具有這種特性,其更多的表現為對高智力勞動所創造的產品和服務的復制和加工勞動,這類勞動的消耗所形成的價值表現為對科研開發創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附加。在新經濟時代,價值的創造將越來越依賴於高智力勞動,而體力勞動形成的價值比重必然越來越低。而知識含量越多,產品價值就越高;知識難度越大,產品越難仿造,競爭力越持久,產品價值越來越依賴於相應的知識投入。
新經濟樹立了信心經濟的典範,觀念價值漸占上風,無形資產成為價值構成的主要因素
由於在新經濟時代,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多的以信息或知識構成,因而新經濟的價值形態在很大程度上與人們的認識相聯系,並以人們認識程度為價值標准。這將以前對於古董的價值認識無以復加地普遍運用。一個企業的品牌價值幾何,相當程度上在於人們的價值觀念。因此,新經濟產品和服務內含許多觀念價值。在實物經濟時代,許多商品中也包含觀念價值,但到了新經濟時代,觀念價值更佔了上風。經濟運行的基礎越來越建立在人們的信心之上,因為在證券市場上對於一個企業股票的評價,是建立在對這個企業未來獲利能力的預期基礎上的,當人們信心不足時,即使企業運行情況良好,股價也有可能被低估。
以人力資本類無形資產和品牌為代表的無形資產正成為企業價值構成的主要因素。其實智力資本和無形資產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同一個概念,智力資本可以被認為是對無形資產本源的一種認識。
新經濟使核心競爭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為企業價值的重要指標
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成為企業價值的源泉,它以其異質性表現為極強的價值優越性。企業的核心能力有利於企業效率的提高,能夠使企業在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加優秀。這促使企業培育和發展企業的核心能力,確立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的企業發展戰略意圖,並在其指導下構建企業內部的價值鏈,同時緊緊圍繞著企業價值鏈來實現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不斷圍繞企業價值目標進行企業流程再造,從而保證企業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 2002-06-20 李紅權摘)
⑸ 當代美國經濟對我國有什麼啟示急要!
來美國股市,特別是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持續走低,到2000年末,納斯達克指數僅以2470點報收,道瓊斯指數也比年初下跌了6.2%。2000年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大幅度降低,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紛紛走軟,使得人們對美國經濟能否"軟著陸"產生了擔憂。美國經濟要"硬著陸"並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警告也不時出現在媒體。美國的經濟走勢到底如何?如果是"硬著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又會怎樣?
美國經濟前景如何?
據鳳凰網報道,通過對美國經濟的理性分析,我們認為近10年內,美國經濟的前景依然是看好的,主要原因是:
新經濟的潛力仍未發揮出來。近幾年美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其中有相當大的成份取決於新經濟帶來的低成本、高效率,以及由此產生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所構成的新興經濟正處在日新月異的發展階段。新經濟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對經濟的直接推動和間接帶動作用也是目前的技術水平所無法估量的。因此,在未來的5-10年內,新經濟仍是支撐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人口因素。美國具有世界上優秀的移民政策,能吸引全世界各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在信息和高科技時代,經濟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只有聚集大量優秀的人才,才能使經濟立於不敗之地。最近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美國又通過法律將其接納移民(主要是技術移民)的限額從每年6萬人提高到10萬人。二是60年代是美國的一個生育高峰期(即"嬰兒潮"),當時出生的嬰兒大約有7000萬,佔美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現在正是年富力強的階段,收入高,消費也高,對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刺激力強,這種情形可能要持續到2010年。
美國仍是世界上對資金最富吸引力的地方。這是因為:美國法律健全,各種配套措施完善,投資者的利益可以得到最有效的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對新興產業的發展十分有利;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除了能吸引各種優秀人才外,也利於各國投資者到美國創業;美國是一個經濟、政治、軍事大國,美元仍是許多國家的主要的儲備貨幣。
當然,美國經濟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高額貿易赤字;美國私人儲蓄率過低;美聯儲掌舵人的變更可能影響宏觀調控的連續性;經濟周期的不可逆性;美國經濟「硬著陸」對我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雖然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但仍有必要未雨綢繆,就「硬著陸」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進行一些分析,並擬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便在萬一出現問題時,做到及時反應,減少沖擊。
直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來自貿易和資本兩個方面。
1、貿易方面。中美貿易近年呈快速增長的趨勢,1996-1999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2.8%。1999年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總額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17%。目前美國已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進口國,1999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419億美元,占總出口量的21%。如考慮經香港轉口到美國的貿易,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比重可達到25%左右。2000年這一勢頭繼續得到加強,1-10月累計對美出口量達434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對美出口總量。
從進出口結構看,1999年中國對美出口價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機電產品、鞋類、玩具、服裝、服飾、皮革製品、傢具、塑料製品和金屬製品,主要為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其中機電產品所佔比重在不斷上升。進口產品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的產品,如飛機、機電設備、紙及紙製品、化肥、化工、石油設備等。
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美國經濟情況惡化,貿易萎縮,將對中國對外貿易產生較大的影響。不僅中美直接貿易額會有較大的下降,中國對香港的轉口貿易量也會有相應程度的下降,這是不利的方面。
但是,考慮到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特點,這種不利影響的程度可能會低一些。一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大部分為中低價產品,當美國經濟下滑時,大眾的消費水平下降,這類商品很可能在美國市場更受歡迎。二是中國的貿易方式具有特殊性,即「三來一補」(來料加工裝配、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裝配進口的設備、補償貿易)等加工貿易仍是我國外貿的主要形式,占進出口總額的53.7%。這使得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表面上看起來很高,實際上中國在加工貿易中真正受益的部分為加工費,其占整個貿易量的比重極小。三是當美元貶值時,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也會隨之相應貶值,有利於刺激出口。
2.資本方面。90年代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投資增加幅度較大,1991-1999年平均增幅為54%,但到目前為止,美國投資在中國利用外資總額中的比重仍不是很大,1999年為9.9%。如果美經濟出現"硬著陸",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可能會有所減少,這是不利之處。但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硬著陸"後,將會有大量資金流出美國,中國如能抓住這一機遇,充分利用穩定發展和潛在市場的優勢,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則可能會變不利為有利,吸收更多的外資。
間接影響。從間接角度看,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如果出現「硬著陸」,其影響無疑要波及全球。這一波動效應對中國、對整個世界經濟來說都是不利的。只是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地區所受的影響和程度不一樣。
在資本方面,1990年到1999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的總量不斷增加,1999年全球FDI的總量已達到8655億美元(見表1),其中的近1/3都流向了美國。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受資國,1999年吸收外國投資2755億美元,預計2000年仍將保持這一規模。美國經濟"硬著陸"的結果必然導致國際資本的重新分配,就目前的資本市場的格局來看,主要的資本流入地可能有歐盟、日本和東南亞三大塊。
從貿易方面來看,美國也一直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世界商品進出口總量達113290億美元,美國佔15.4%(見表2)。美國經濟"硬著陸"後,對外貿易必然萎縮,會影響到世界貿易的總量,但影響程度在各個地區不盡一致。
由於歐盟對美進出口量只佔其貿易總量的8%左右,受美國貿易方面的影響相對較小。而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所受的影響則會是巨大的。每年日本對美出口量占其總出口的30%左右,從美進口量則占進口總量的24%,如果美國經濟情況惡化,美元貶值,則對日本出口的打擊將非常沉重。由於日本是一個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因此,由凈出口的減少帶來經濟增長的放緩甚至停滯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復甦也嚴重依賴出口的增長,而美國是東南亞國家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其中電子產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目前,新加坡和菲律賓出口收入的近2/3來自電子產品,韓國、中國台灣省和馬來西亞這一比例為30%到50%。一旦美國進口萎縮,將會導致亞洲國家的出口大幅下降。
目前中國對亞洲(包括日本)的出口約占總出口的53%,如果日本和亞洲其他國家的貿易條件惡化,則會進而影響到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
此外,佔全球經濟總量1/4的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後,將會導致全球整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這對於日益開放、日益融入世界的我國來說將會產生不利影響。
鑒於上述分析,我們建議,為了防止和減少美國經濟波動對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我們應該有所准備。從根本上說,作為一個大國,我們應該而且也可以主要依靠國內的巨大市場把經濟搞好。
1)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採取措施改變人們的心理預期,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刺激民間的投資和生產經營活動。此外,可以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再為擴大內需增添一些動力。2)繼續採取零稅率和及時退稅政策,鼓勵出口,調整好出口結構,繼續實行多元化戰略。3)注意利用好外資。一方面要抓住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協議大幅度增長的機遇,做好協議的落實工作,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開放投資領域來吸引外資;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度創新,靠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工作和蓬勃發展的經濟來吸引外資。4)從長期看,一要加強中日之間的理解與合作,力促"東盟+3"區域經濟聯盟的形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發揮作用的是區域經濟聯盟。
對亞洲而言,目前正在醞釀的"東盟+3"模式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關鍵在於中日之間的合作和努力。不徹底解決與日本的關系,要想形成一個有利的環境是不現實的。二要加強法制建設,特別是涉外法律法規的建設。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和加入WTO等現實都說明今後只有靠法律武器才能為我國爭取到一個較好的外經貿環境。
⑹ 美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和對本國的影響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⑺ 美國新經濟
「新經濟」一詞最初出現在1996年美國著名刊物《商業周刊》發表的一篇文章上。該文分析了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發展的軌跡,發現了與七八十年代經濟不同的特點,提出美國出現了新經濟的觀點。此論一出,引起了美國學術界的軒然大波。
(1)經濟結構的調整。美國從80年代開始,經歷了戰後以來最深刻的結構性調整,以信息業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傳統產業也得到了有效改造,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再加上政策的有效實施,贏得了美國經濟的繁榮。高新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並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高新技術企業的豐厚利潤和高回報率造成了股市的繁榮,從而通過巨大的財富效應,刺激了美國的個人消費,並對其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使美國的就業空間得到了深層次拓展,從而美國的失業率也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高科技產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雖然投資巨大,但隨著需求和產量的上升,高科技產品價格和生產成本都下降很快,從而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不會帶動物價上漲,這對於美國經濟在增長的同時伴以低通脹起了很大的作用。
(2)美國政府的有效調控機制。首先,財政赤字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擾美國經濟發展的頑症。柯林頓政府採取雙管齊下的財政政策,即通過減稅以刺激供給和通過節支以控制需求,並且同國會達成協議,計劃用10年時間消滅財政赤字。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注重財政結構性調整的政策舉措,不是一味地減少支出,而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做到有增有減。由此,1998年美國實現了30年以來聯邦財政的首次平衡。其次來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貨幣政策,格林斯潘堅決摒棄相機抉擇的傳統做法,謹慎地推行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的穩定貨幣政策,使利率保持中性,即對經濟既非刺激也不抑制,從而使經濟能以其自身的潛在增長率,在低通脹率和低失業率並存的情況下保持穩定增長。
(3)經濟的全球化浪潮。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貿易、金融、生產、投資、政策協調等方面超越國界和地區界限,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融合,進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為美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與高科技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世界各國在全球化中加快了市場化的步伐,美國企業利用跨國購並或直接設廠,向不發達國家轉移相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環境污染嚴重的產業或其他成熟技術和產品生產線,利用他國廉價資源和生產要素,從而使美國可以集中力量發展高技術產業並通過進口滿足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其他日常消費品。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國市場更加開放,美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和開拓銷售市場更加便利,獲取利潤的渠道越來越廣,這擴大了美國的世界市場份額及其貿易利益,也刺激了國內經濟的增長。此外,全球性的國際資本流動和各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更為美國資本謀求巨額利潤創造了條件。
資料:http://www.2688.com/Shop/dProct.aspx?Pid=842731&Mt=book
⑻ 美國新經濟出現的制約因素
2014年世界經濟,美國「退出」量化寬松及其溢出效應、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問題、區域貿易談判進展、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等諸多因素值得關注,預計全球經濟增長仍將維持在中低速的水平上2013年世界經濟運行的特點當前,發達經濟體經濟復甦繼續鞏固,美國和日本經濟進入低速增長通道,歐元區結束衰退並呈復甦跡象。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步入結構調整進程中,伴隨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外需下降以及發達經濟體「退出」預期提升等因素,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隨著復甦的鞏固,全球就業市場不斷改進,失業率有所回落,物價低穩運行,財政平衡狀況繼續改善,但貿易增長仍然缺乏強有力的支撐,對外直接投資增長亦明顯乏力,部分發達經濟體公共債務再攀新高。回顧2013年世界經濟的總體形勢,可以看出2013年世界經濟呈現出諸多新的特點和變化。一是美國貨幣政策調整蓄勢待發。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推出了一系列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2013年1月起,美聯儲實施了新一輪的數量寬松政策QE4。除了數量寬松之外,美聯儲繼續將利率保持在0至0.25%的極低水平。美國當前的這些貨幣政策在客觀上為美國經濟注入了動力。一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緩慢提速,失業穩步下降,資產價格不斷上漲,家庭和企業資產負債表得到修復,美聯儲已經開始把實施「削減數量寬松規模」政策列入議事日程,具體做法是逐步縮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直至停止購買。鑒於美國在全球中的地位,這一擬議中的政策對市場已經帶來沖擊。二是歐洲一體化在曲折中繼續前行。歐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說2013年負增長幾成定局,但其經濟收縮幅度在收窄,最後走出衰退也完全有可能。除了人口老齡化和不統一的社會經濟政策外,掣肘歐洲經濟增長的因素還包括銀行金融系統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和各國間因國內政治矛盾而出現的政策協調問題。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應對債務危機過程中,歐盟和歐元區內部機制體制的一體化進展非常顯著,尤其是財政和金融監管一體化進程得到了大力推進。三是發達經濟體央行合作日趨密切且職能發生變化。傳統上,中央銀行的職能主要包括維持物價穩定、維護金融穩定和危機時融資。然而,金融危機以後,傳統貨幣政策的空間日趨縮小,財政政策的作用也十分有限,這使得主要發達國家中央銀行職能發生了明顯變化。2013年10月,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六家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決定將其「臨時雙邊流動性互換協議」轉至長期協議,實現貨幣互換協議常態化,繼續作為「審慎流動性支持」,以防止全球金融緊縮。除了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間合作更加緊密外,金融危機爆發後央行職能發生的另外兩大變化亦常態化,即貨幣政策主要由確定利率轉向通過管理資產負債表來提供流動性,以及貨幣政策尤其是非常規貨幣政策具有明顯的財政和收入分配的政策含義。四是技術突破使能源革命面臨新的選擇。頁岩氣革命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的新亮點。近年來,一方面,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技術發展遇到瓶頸,成本下降的空間變得非常有限;而另一方面,頁岩氣開發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帶來了天然氣產量的迅速提升。美國藉助頁岩氣改變了能源結構,降低了其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盡管法國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技術開采頁岩氣,但頁岩氣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的潮流不可逆轉,綠色、替代能源發展受到巨大挑戰,全球能源發展模式重新回到依靠技術創新開發不可再生能源的軌道上來。五是中國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2013年以來,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扮演了更具建設性的角色,尤其是在創建更加公平開放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加強國際貨幣金融合作、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等方面,中國更加積極參與並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9月,中國提議同中亞國家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進一步促進雙方的經貿合作。10月,中國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從而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7月,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多項重要共識,並確定開展雙邊投資協定實質性談判,這是中國實施開放戰略、加強與外部世界融合的又一重大舉措。中國還積極推動金磚國家貨幣金融合作以及IMF、世界銀行等國際貨幣金融機構的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影響2014年世界經濟走勢的因素展望2014年的世界經濟走勢,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值得關注。一是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的時間、力度與速度。2014年啟動的可能性很大。盡管美國減少資產購買將是一個漸進過程,但一旦實施就意味著全球風險資產的重新定價,加劇國際資本流動,引起匯率和國際收支的變動,進而為全球經濟增添不確定性。二是新一輪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盡管去年10月份美國兩黨在給予聯邦政府臨時撥款和提高公共債務上限問題上達成妥協,但美國的債務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民主黨和共和黨對立依舊。三是盡管歐元區債務危機總體上得到了一定緩解,但不排除個別國家債務問題暴露或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如果某些、尤其是個別系統重要性國家主權債務風險上升,歐洲的復甦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並會拖累全球增長。四是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經濟硬著陸的風險。過去10年,印度以及巴西經濟相對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於全球流動性寬裕、政府支出擴張和新興市場的整體繁榮。現今這些條件均在發生變化。嚴重倚重能源資源出口的俄羅斯、對外脆弱性高的土耳其、墨西哥及部分中東歐國家,其經濟表現也特別值得關注。五是區域貿易安排的影響將會逐步顯現。很可能在2014年完成談判並締結協定的TPP將會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TTIP談判和RCEP談判等也會成為影響雙邊和多邊經貿關系的因素。這些區域貿易投資安排能否有效遏制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勢頭,仍是個不小的問號。六是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企穩,但仍會在一定時期和條件下出現波動。美伊談判取得進展以及敘利亞問題達成暫時妥協,使得中東地區石油出口的阻礙因素將會減少,同時美國天然氣產量的繼續提高將成為能源價格穩定的積極因素。但在一定范圍內,全球石油供應受阻的風險仍將存在,並且由於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引起的流動性變動,不排除原油價格進一步下降的可能。七是中國仍是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是全球經濟不景氣、國內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情況下的正常水平,也與中國當前的潛在經濟增長率相符合。所謂潛在經濟增長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各種資源得到最優和充分配置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正常經濟增長率。根據測算,未來十年中國的平均潛在增長率為7%至7.5%。這表明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有條件和有能力繼續保持經濟健康發展勢頭,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將持續擴大,對外投資也將大幅增加,並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2013年10月IMF預測數據顯示,2014年按PPP計算的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6%。這其中,發達經濟體整體增長2.0%,美國2.6%,日本1.2%,歐元區1.0%;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整體增長5.1%,中國7.3%,印度5.1%,巴西2.5%,俄羅斯3.0%,南非2.9%。按市場匯率計算,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3.0%。2013年6月,世界銀行預測2014年按PPP和市場匯率計算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8%和3.0%。2013年5月,聯合國預測2014年按PPP和市場匯率計算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8%和3.1%,分別較2013年1月預測數據下調0.2個和0.1個百分點。2013年5月,OECD預測2014年按PPP計算的世界經濟增長率為4.0%。鑒於目前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以及發展趨勢上所呈現的種種跡象,並基於2013年世界經濟整體運行的描述與分析,本課題組認為,2014年全球經濟復甦道路仍將十分曲折,經濟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但相比2013年,經濟增速很可能會出現小幅上揚,即按PPP計算的增長率為3.2%,按市場匯率計算的增長率為2.6%。
⑼ 美國新經濟的特徵是什麼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二次大戰後罕見的持續性的高速度增長。在信息技術部門的帶領下,美國自1991年4月份以來,經濟增長幅度達到了4%,而失業率卻從6%降到了4%,通脹率也在不斷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計在內的話,美國1999年的消費品通脹率只有1.9%,增幅為34年來的最小伍。這種經濟現象就被人們表述為「新經濟」。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認為,美國目前這種「新經濟」,其主要動力是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浪潮。
美國的「新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經濟持續增長
從1991年4月開始復甦至今,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了120多個月,遠遠超出戰後美國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期限, 成為戰後美國第3個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人自美國經濟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日本、德國等主要競爭對手,從而扭轉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後於日本、德國的局面,使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
(2)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失業率穩步下降
伴隨著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其主要內容之一的「企業重組」,美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美國失業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業形勢仍繼續惡化,全年失業率高達7.4%,失業人數多達900多萬人。 從1993年開始,美國就業狀況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這是美國30年來的最低水平。
(3)物價增幅保持在較低水平,政府過去長期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得以消除
消費物價指數從1992年降至3O後, 至今未見反彈,1998年僅為1%。國內生產總值的緊縮價格指數從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來的2%,1997年第4季度,該指數僅增長了1.5%,全年則為1.8%,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點。
(4)出口貿易增長勢頭強勁
近10年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增強了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991一1994年間,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共增長了近12個百分點,超過了日本和西歐國家的增幅。在美國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的同時,其單位勞動成本在90年代卻增長緩慢,結果,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從而使美國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繼在半導體和小汽車等領域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聯邦財政赤字逐年減少
由於柯林頓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增稅減支政策,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億美元逐步減少到1996年的1168億美元,聯邦財政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國實際聯邦財政赤字僅為226億美元。1998年2月,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柯林頓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平衡方案,力爭到1999年消除聯邦財政赤字,而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實現了728億美元的財政盈餘。
不僅美國如此,西歐經濟也呈現出類似的跡象。長期以來,增長停滯、勞動力使用受限以及難以操縱的政府預算一直困擾著歐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這里開始展現經濟活力。多年的經濟發展停滯之後,由11國組成的歐元區的增長率1999年超過3%。失業曾是困擾著歐洲大陸的一大社會問題,如今其失業率也降至10%以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其私營部門創造的就業機會也達到30年來的最佳水平。從赫爾辛基到里斯本,各地的公司都在新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大力投資。
因此,設在法蘭克福的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馬斯·邁爾斷定:『毫無疑問,新經濟正在歐元區形成。」他說,知識主導型企業快速增長、電信等市場全面取消管制就明確地表明了這一點。「它應該像美國那樣提高資本和勞動生產力。」他補充說,「關鍵是,新經濟能否在歐洲站穩腳跟,增長是否有足夠後勁,像美國那樣引發投資熱潮。」巴黎的咨詢專家聖艾蒂安估計,如果形成投資熱,新經濟將迅速壯大,並將取而代之「舊世界」,歐洲有希望迎來新的繁榮年代。
「新經濟」在亞洲也露出曙光。雖然兩三年前,東亞與東南亞各國與地區普遍地爆發了金融危機,但是現在已經從危機中擺脫了出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無不對新經濟充滿了樂觀的希冀。在兩年多的危機之後,大公司的經理人和決策者們都急切地期待著信息技術的擴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全球化的商務行為能帶來巨大的回報。許多董事會上最令人激動的話題就是集個人電腦、智能電話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三合一及其對本地區的生產力和消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沒有人會認為這些國家的經濟能在一夜之間脫胎換骨,但是,亞洲也享有後來者的優勢,那就是只需從美國引進那證明行之有效的新經濟模式,從而大大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總之,新經濟源於美國,但新經濟的浪潮已經席捲著全球。
新經濟究竟是什麼
彷彿春潮一般,在對世紀的第一個春天到來之時,幾乎全世界的經濟界人士和企業共同把目光投入到這種經濟現象中:發源於美國的新經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被如此多的人們關注與研究,本身就已證明了新經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新經濟到底是什麼?它是否像潮水一般驚濤駭浪地涌來,又悄無聲息地撤去?它是否如泡沫一樣,剎那時充斥視野,轉瞬間又灰飛煙滅?新經濟的出現說明著什麼?意味著什麼?揭示著什麼?人們在探討、在猜測、在尋找答案。
1.新經濟的內涵與實質
關於新經濟內涵與實質的探討,目前是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早宣傳「新經濟」思想的美國《商業周刊》,在界定這個名詞時說:「『新經濟』並不意味著通貨膨脹已經死亡了,也不意味著我們將不會有另一次衰退,或經濟周期業已消滅;更不意味著股票市場必將擺脫自我調整而永遠上升,就像(神話中所說的)豆梗將直上雲天。自然,它也不意味著亞洲金融風波不會影響美國」,
「談『新經濟』時我們的意思是指這幾年已經出現的兩種趨勢,第一種趨勢是經濟的全球化,第二種趨勢是信息技術革命。」
關於「新經濟」的涵義,目前有很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科學地詮釋「新經濟」關鍵在於要抓住美國經濟正在從傳統經濟——工業經濟向一種新型經濟——知識經濟轉變之中。因為,當前經濟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和轉型。因而與傳統經濟相聯系的經濟現象、經濟特徵、經濟概念和經濟理論必然發生變化。美國的「新經濟」已經開始表現出知識經濟的典型特徵,主要體現為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的巨大貢獻
和發展上的可持續性。
有的學者認為,所謂「新經濟」,實質上就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是指區別於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支柱產業、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的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託。
也有的學者認為,美國「新經濟」的涵義有待深入探討,首先,「新經濟」既然是依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形成的,那麼,這是現階段美國獨有的一種經濟現象,還是發達國家都會逐漸形成的國際經濟現象呢?其次,美國的「新經濟」是在一段時間內存在的現象,還是長期穩定存在的現象?一旦發生經濟增長滯緩,通貨膨脹加劇或失業率大幅上升,「新經濟」是否會隨之消失?再次,就經濟全球化和經濟開放程度來說,英國、法國都不亞於美國,為什麼美國的失業率較低,而
英國、法國失業率較高呢?為什麼美國形成了「新經濟」,而英國、法國沒有形成「新經濟」呢?以上這些問題如不在理論上解釋清楚,「新經濟」的真正內涵還是難以揭示的。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對「新經濟」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美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變化是由暫時因素促成的,並未出現根本性的、動力性的變化,經濟周期仍會反復出現。
曾兩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首位走上哈佛講壇的中國著名企業家、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認為:所謂新經濟,就應是以數碼知識、網路技術為基礎,以創新為核心,由新科技所驅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則認為:「新經濟」事實上被人們在不同的場合賦予著不同的涵義。最初,新經濟是用來指美國經濟在近幾年所表現出的一種狀態:在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基礎上長期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這使傳統上描述失業與通脹反向相關關系的所謂「菲利浦斯曲線」不再適用(因此是「新」經濟)。但是後來,隨著「網路股」的飆升,國內外的許多人正在許多場合把以信息、網路業為代表的所謂「新科技產業」或「科技板塊」稱為「新經濟」,而把其他所謂的「傳統產業」
稱為「舊經濟」。
綜合以上各家所言,我們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所謂新經濟,主要是以美國經濟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為基礎所產生的概念,即那種持續高增長、低通脹、科技進步快、經濟效率高、全球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狀態。
新經濟雖然是以美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狀況為基礎而引申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其賴以依存和發展的兩塊基石:信息領域的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導致各國的經濟邊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其作用及影響早已遠遠超出了美國的國界,因此,新經濟已並非是美國經濟的專利,其深遠影響及發展趨勢有可能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形態和運行模式。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將信息從現實世界中分離出來,作為與物質和意識並列的世界構成的第三要素,這從哲學的高度證實了,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是人類信息的傳輸與儲存方式的革命,也對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組織方式提出了創新的要求,電子商務、信息高速公路,這些信息時代的產物,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今天,信息時代剛剛來臨,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的影響也才剛剛露出端倪,新經濟剛剛露出曙光。一個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將來必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
⑽ 請問美國的」新經濟」指的是什麼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二次大戰後罕見的持續性的高速度增長。在信息技術部門的帶領下,美國自1991年4月份以來,經濟增長幅度達到了4%,而失業率卻從6%降到了4%,通脹率也在不斷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計在內的話,美國1999年的消費品通脹率只有1.9%,增幅為34年來的最小伍。這種經濟現象就被人們表述為「新經濟」。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認為,美國目前這種「新經濟」,其主要動力是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浪潮。
美國的「新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經濟持續增長
從1991年4月開始復甦至今,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了120多個月,遠遠超出戰後美國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期限, 成為戰後美國第3個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人自美國經濟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日本、德國等主要競爭對手,從而扭轉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後於日本、德國的局面,使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
(2)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失業率穩步下降
伴隨著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其主要內容之一的「企業重組」,美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美國失業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業形勢仍繼續惡化,全年失業率高達7.4%,失業人數多達900多萬人。 從1993年開始,美國就業狀況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這是美國30年來的最低水平。
(3)物價增幅保持在較低水平,政府過去長期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得以消除
消費物價指數從1992年降至3O後, 至今未見反彈,1998年僅為1%。國內生產總值的緊縮價格指數從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來的2%,1997年第4季度,該指數僅增長了1.5%,全年則為1.8%,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點。
(4)出口貿易增長勢頭強勁
近10年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增強了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991一1994年間,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共增長了近12個百分點,超過了日本和西歐國家的增幅。在美國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的同時,其單位勞動成本在90年代卻增長緩慢,結果,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從而使美國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繼在半導體和小汽車等領域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聯邦財政赤字逐年減少
由於柯林頓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增稅減支政策,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億美元逐步減少到1996年的1168億美元,聯邦財政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國實際聯邦財政赤字僅為226億美元。1998年2月,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柯林頓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平衡方案,力爭到1999年消除聯邦財政赤字,而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實現了728億美元的財政盈餘。
不僅美國如此,西歐經濟也呈現出類似的跡象。長期以來,增長停滯、勞動力使用受限以及難以操縱的政府預算一直困擾著歐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這里開始展現經濟活力。多年的經濟發展停滯之後,由11國組成的歐元區的增長率1999年超過3%。失業曾是困擾著歐洲大陸的一大社會問題,如今其失業率也降至10%以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其私營部門創造的就業機會也達到30年來的最佳水平。從赫爾辛基到里斯本,各地的公司都在新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大力投資。
因此,設在法蘭克福的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馬斯·邁爾斷定:『毫無疑問,新經濟正在歐元區形成。」他說,知識主導型企業快速增長、電信等市場全面取消管制就明確地表明了這一點。「它應該像美國那樣提高資本和勞動生產力。」他補充說,「關鍵是,新經濟能否在歐洲站穩腳跟,增長是否有足夠後勁,像美國那樣引發投資熱潮。」巴黎的咨詢專家聖艾蒂安估計,如果形成投資熱,新經濟將迅速壯大,並將取而代之「舊世界」,歐洲有希望迎來新的繁榮年代。
「新經濟」在亞洲也露出曙光。雖然兩三年前,東亞與東南亞各國與地區普遍地爆發了金融危機,但是現在已經從危機中擺脫了出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無不對新經濟充滿了樂觀的希冀。在兩年多的危機之後,大公司的經理人和決策者們都急切地期待著信息技術的擴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全球化的商務行為能帶來巨大的回報。許多董事會上最令人激動的話題就是集個人電腦、智能電話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三合一及其對本地區的生產力和消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沒有人會認為這些國家的經濟能在一夜之間脫胎換骨,但是,亞洲也享有後來者的優勢,那就是只需從美國引進那證明行之有效的新經濟模式,從而大大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總之,新經濟源於美國,但新經濟的浪潮已經席捲著全球。
新經濟究竟是什麼
彷彿春潮一般,在對世紀的第一個春天到來之時,幾乎全世界的經濟界人士和企業共同把目光投入到這種經濟現象中:發源於美國的新經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被如此多的人們關注與研究,本身就已證明了新經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新經濟到底是什麼?它是否像潮水一般驚濤駭浪地涌來,又悄無聲息地撤去?它是否如泡沫一樣,剎那時充斥視野,轉瞬間又灰飛煙滅?新經濟的出現說明著什麼?意味著什麼?揭示著什麼?人們在探討、在猜測、在尋找答案。
1.新經濟的內涵與實質
關於新經濟內涵與實質的探討,目前是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早宣傳「新經濟」思想的美國《商業周刊》,在界定這個名詞時說:「『新經濟』並不意味著通貨膨脹已經死亡了,也不意味著我們將不會有另一次衰退,或經濟周期業已消滅;更不意味著股票市場必將擺脫自我調整而永遠上升,就像(神話中所說的)豆梗將直上雲天。自然,它也不意味著亞洲金融風波不會影響美國」,
「談『新經濟』時我們的意思是指這幾年已經出現的兩種趨勢,第一種趨勢是經濟的全球化,第二種趨勢是信息技術革命。」
關於「新經濟」的涵義,目前有很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科學地詮釋「新經濟」關鍵在於要抓住美國經濟正在從傳統經濟——工業經濟向一種新型經濟——知識經濟轉變之中。因為,當前經濟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和轉型。因而與傳統經濟相聯系的經濟現象、經濟特徵、經濟概念和經濟理論必然發生變化。美國的「新經濟」已經開始表現出知識經濟的典型特徵,主要體現為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的巨大貢獻
和發展上的可持續性。
有的學者認為,所謂「新經濟」,實質上就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是指區別於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支柱產業、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的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託。
也有的學者認為,美國「新經濟」的涵義有待深入探討,首先,「新經濟」既然是依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形成的,那麼,這是現階段美國獨有的一種經濟現象,還是發達國家都會逐漸形成的國際經濟現象呢?其次,美國的「新經濟」是在一段時間內存在的現象,還是長期穩定存在的現象?一旦發生經濟增長滯緩,通貨膨脹加劇或失業率大幅上升,「新經濟」是否會隨之消失?再次,就經濟全球化和經濟開放程度來說,英國、法國都不亞於美國,為什麼美國的失業率較低,而
英國、法國失業率較高呢?為什麼美國形成了「新經濟」,而英國、法國沒有形成「新經濟」呢?以上這些問題如不在理論上解釋清楚,「新經濟」的真正內涵還是難以揭示的。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對「新經濟」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美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變化是由暫時因素促成的,並未出現根本性的、動力性的變化,經濟周期仍會反復出現。
曾兩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首位走上哈佛講壇的中國著名企業家、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認為:所謂新經濟,就應是以數碼知識、網路技術為基礎,以創新為核心,由新科技所驅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則認為:「新經濟」事實上被人們在不同的場合賦予著不同的涵義。最初,新經濟是用來指美國經濟在近幾年所表現出的一種狀態:在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基礎上長期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這使傳統上描述失業與通脹反向相關關系的所謂「菲利浦斯曲線」不再適用(因此是「新」經濟)。但是後來,隨著「網路股」的飆升,國內外的許多人正在許多場合把以信息、網路業為代表的所謂「新科技產業」或「科技板塊」稱為「新經濟」,而把其他所謂的「傳統產業」
稱為「舊經濟」。
綜合以上各家所言,我們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所謂新經濟,主要是以美國經濟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為基礎所產生的概念,即那種持續高增長、低通脹、科技進步快、經濟效率高、全球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狀態。
新經濟雖然是以美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狀況為基礎而引申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其賴以依存和發展的兩塊基石:信息領域的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導致各國的經濟邊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其作用及影響早已遠遠超出了美國的國界,因此,新經濟已並非是美國經濟的專利,其深遠影響及發展趨勢有可能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形態和運行模式。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將信息從現實世界中分離出來,作為與物質和意識並列的世界構成的第三要素,這從哲學的高度證實了,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是人類信息的傳輸與儲存方式的革命,也對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組織方式提出了創新的要求,電子商務、信息高速公路,這些信息時代的產物,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今天,信息時代剛剛來臨,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的影響也才剛剛露出端倪,新經濟剛剛露出曙光。一個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將來必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