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北三省,哪個城市最發達是黑龍江哈爾濱,遼寧長春還是吉林沈陽
長春最發達。
長春的經濟更發達,資源更豐富,地理位置更好。
1、經濟。
2019年,長春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0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8.1億元,比上年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2495.4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3060.6億元,增長1.0%。
三次產業結構為5.9:42.3:51.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1%、79.8%、16.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8456元,比上年增長2.6%,摺合11246美元。
2018年,沈陽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5.9億元,比上年增長3.2%。2018年,沈陽市建築業增加值474.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9%。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430.2億元,增長6.8%。2018年,沈陽市房地產開發投資996.7億元,比上年增長22.4%。
2018年,沈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1.2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265.7億元,增長34.4%。按地區分,城鎮零售額3459.5億元,增長8.8%;鄉村零售額591.8億元,增長12.1%。
2018年,沈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54元,比上年增長6.5%;人均消費支出32235元,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元,增長6.9%;人均消費支出11395元,增長8.1%。
2019年,哈爾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69.5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27.3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552.6億元,增長5.2%。
2、資源。
長春市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較豐富。土質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鈣土等。長春有林地26.5萬公頃,森林的組成以東亞闊葉林成分為主,華北系成分、長白區系成分也有滲入,如黑松、樟子松、雲杉、冷杉、長白落葉松、側柏、檜柏、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花曲柳、山楊、黑樺等。
長春已查明的礦產資源共39種,258處,主要是能源礦、非金屬礦和金屬礦,多分布在九台區和雙陽區。除已探明的煤、油質岩礦、水泥石灰岩礦、水泥黏土礦、珍珠岩砂、膨潤土、螢石、鑄型用砂礦、銅、銀、鐵以外,石油、天然氣也有一定儲量。
沈陽降雨量的2/3集中在7、8月份,並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多年降水量為622.5毫米,摺合水量80.8億耐,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2.53億立方米。
沈陽地下有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等礦產資源,有大型煤田2處,探明總儲存量18億噸。截至2015年,沈陽探明石油儲量3億噸,日產原油千噸以上,鐵礦儲量2500萬噸。此外,還有鋁、花崗岩、粘土等礦產資源。
截至2015年,哈爾濱市共發現各類礦產63種,已探明可供工業利用的25種。其中煤炭、天然氣、銅、鋅、鎢、鉬、硫鐵礦、熔煉水晶、蛇紋岩、砷、建築用石、礦泉水等20種礦產在黑龍江省佔有重要地位。
哈爾濱市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包括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分布集中、經濟價值高。葯用植物中,名貴葯材有山參、黃柏、地龍、苦參、狼毒、黃芪、五味子、刺五加、黨參、茯苓、滿山紅(紅萍)等。
3、地理位置。
長春地處中國東北平原腹地松遼平原,西北與松原市毗鄰,西南和四平市相連,東南與吉林市相依,東北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是東北地區天然地理中心、「一帶一路」北線重要節點城市、中蒙俄經濟走廊節點城市、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腹地城市。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南連遼東半島,北依長白山麓,位處環渤海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全市總面積逾12948平方千米,市區面積3495平方千米。
哈爾濱市地處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地區,黑龍江省南部,處東北亞中心區域,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爾濱東與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與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與綏化市、大慶市接壤,南與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接壤。
Ⅱ 長春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分析
我說了你也聽不懂,人不大還想扯這高深的
————————————————————————————
人家能問就能懂
你能不能說出來兩碼事呢
Ⅲ 長春發展歷史
遠古時期,在四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長春就出現原始人類「榆樹人」。新石器時代,出現原始紡織技術和原始農業(左家山遺址)。
夏商周及秦時期,肅慎族居於此。
漢至西晉時期,為扶余國轄地,公元346年起為扶余國都。
南北朝時期,公元493年,部分地區入高句麗扶余府。
唐渤海時期,屬渤海國扶余府,為渤海國的邊防重鎮。
宋遼金時期,北宋初,遼設黃龍府(即「直搗黃龍」之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屬東京道。 北宋末,金國建立,曾定都黃龍府。金天眷三年(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濟州為隆州。金貞祐二年(1214年),將州升為府,改為隆安府,屬上京路。
元明時期,元代設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明洪武八年(1375年),歸屬遼東都司三萬衛管轄。永樂元年,屬奴爾干都司亦東河衛,名為龍安站。明代中葉,屬兀良哈三衛。明朝末年,屬蒙古科爾沁部游牧之地。
清朝時期,清初,朝廷設柳條邊,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屬郭爾羅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封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土地開始被大面積開發,人口劇增。清嘉慶五年(1800年7月),設置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治所在今新立城鎮。
道光四年(1825年),治所遷至寬城子。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建築城垣,長春城成型。光緒七年(1881年),長春廳理事通判為長春廳撫民通判,並增設農安分防經歷。光緒十五年(1889年),長春廳升為長春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地區由軍府制改為行省制,長春府隸屬吉林省。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2年(1913年),長春府改稱長春縣,置縣公署。民國14年(1925年),設立長春市政公所,實行市治。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9日,偽滿洲國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偽滿洲國國務院。1945年9月20日,中共東北抗聯和蘇聯紅軍進駐長春,偽都長春光復;12月20日,國民政府在長春市設置長春市政府,隸屬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長春和平解放;21日,長春市改稱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9年3月11日,長春特別市改稱回長春市;5月9日,長春市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隸屬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
1954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吉林省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從吉林市遷至長春市,長春市成為吉林省省會。
1955年2月22日,長春市人民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委員會。
1958年11月,國務院批復雙陽縣、九台縣、德惠縣、農安縣和榆樹縣劃歸長春市管轄,長春市實施市管縣體制。
1968年3月6日,成立長春市革命委員會。
1979年,列為國家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0年6月1日,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國務院批復九台縣改為九台市(縣級)。
1989年2月,國家批准長春市為國家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於省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復榆樹縣改為榆樹市(縣級)。
1992年,國家計委將長春市列為沿邊開放城市,享有沿海開放城市同等的優惠政策。
1993年7月,國務院決定各省會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12月,長春市停止計劃單列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復德惠縣改為德惠市(縣級)。
1994年2月25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長春市成為副省級市。
1995年8月,撤銷雙陽縣建置,設立雙陽區。
2005年,九台市卡倫湖鎮、龍嘉鎮、東湖鎮3個鎮劃歸二道區管轄,德惠市米沙子鎮、萬寶鎮和農安縣合隆鎮3個鎮劃歸寬城區管轄,此次調整使長春市城區面積擴大了31.5%。
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的方正、泡子沿、盛家3個村(范家屯經濟開發區)整建制劃歸長春市管轄,建立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復撤銷九台市(縣級)改為九台區。
2015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決定賦予農安縣政府地級市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2015年9月,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長府【2015】45號文件,將東湖鎮、卡倫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回九台區管轄,並與同年12月撤鎮改街道。
2016年7月,吉民行批【2016】2號文件,將龍嘉鎮撤鎮建街道,由二道區變更為九台區管轄。
2017年6月,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長春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2017年修訂)》。
(3)長春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長春,簡稱「長」,別稱「春城」,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市、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長春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蘊,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 ,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產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等。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長春,曾是偽滿洲國首都,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沖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跡、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
長春居於中國東北地理中心,分別與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2017年,長春共轄7區3縣(市),總面積20565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為748.9萬人,市區人口438.3萬人。2016年2月國務院批復設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
長春享「北國春城」之美譽,綠化率居於亞洲大城市前列,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十次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首批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城市」;位列《2015中國自然指數》中國十大科研城市第六位。
Ⅳ 近年來吉林經濟發展比較緩慢,那麼它下轄的地級市分別是幾線城市
1、吉林省的GDP數據不全面吉林省地處東北,2018年實現GDP1.51萬億,實際增長4.5%,但是名義GDP卻是負數,因為2017年的 GDP是1.53萬億,東北三省這幾年的經濟形勢很不好,統計局每次發布數據公告都是遮遮掩掩,省的統計公報還好一點,基本和其他省份公報的數據是一致的全面,但是到了各個地級市,這個數據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筆者統計了很多,最後邏輯上都前後無法理解,所以就放棄了統計一個全面的數據,改而只說GDP數據,而在2018年的時候大部分的地級市已經不再公布具體的GDP數值,而是只公布實際增速,所以看起來經濟還是在增長的,但是實際情況卻大不一樣,不少地級市的名義GDP已經縮水很嚴重了。
總結:吉林省轄區的9個地級城市,有五個城市是位於五線城市的,當然這個城市分級並非是國家公布的分級,國家也從未公布過城市的分級,本文中的城市分級是來自於一份關於城市商業綜合實力的城市分級報告,僅僅只是當做一個參考。
Ⅳ 西安、長春和沈陽三個城市比較
在經濟上西安比沈陽落後一大截,只是在旅遊方面西安比沈陽在國際上出名.西安很窮,很落後,而且沈陽周圍有一個大城市圈子,位於沿海省份遼寧,而西安位於落後的陝西,周圍沒有第二個拿得出手的城市,
在連續幾屆的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沈陽都排第九,而西安排在30--40名之間,不信你可以在網上查查.
長春在東北四大城市中排第3-4名,在沈陽之後.但在全國的知名度上西安高於長春.政治地位西安也高於長春.長春的汽車工業遠強過西安.
最後分項比較:
經濟:沈陽>長春>西安
國際知名度:西安>沈陽>長春
百姓收入:沈陽>長春>西安
地理位置:沈陽>長春>西安
交通:沈陽>西安>長春
文化教育:西安>長春>沈陽
科技實力:沈陽>西安>長春
旅遊:西安>沈陽>長春
軍事:沈陽>西安>長春
自然環境:沈陽>長春>西安
商業:沈陽>西安>長春
物價高到低:沈陽>西安>長春
政治地位:沈陽=西安>長春
競爭力:沈陽>長春>西安
最三年發展速度:沈陽>長春>西安
未來最看好:沈陽>西安>長春
區域中心地位:沈陽>西安>長春
電話區號:024沈陽>西安029>長春
老十大城市:沈陽第四,西安第十,長春第十四
新十大城市:沈陽第九,西安和長春沒在前十
綜合:沈陽>西安>長春
Ⅵ 廣西梧州和吉林長春比,各方面都怎麼樣發展程度,經濟,文化什麼的,哪個更適合長期居住生活
發展程度 梧州應該跟長春沒得比,經濟文化應該都差。 廣西第4,5的樣子,長期居住看你個人喜歡,兩廣地區氣候優勢是,沒那麼冷,但到那個季節,又潮又濕也很難受,剩下就是熱。你不一定能適應。人文環境南方比北方好些,相對自由公平些,不像北方,干什麼都得找關系,沒個關系,你衣食住行都有問題,關鍵是精神上憋屈。 聽朋友講,一些東北退休的官,考慮退休後在當地生活消費「不方便」,去海南的多, 去廣西的,也是在北海的多,聽說而已。 如果經濟可以的,還是出國吧。看你自己情況,如果你就是養老,那都一樣,要是做生意,看你做哪方面的,想怎麼過日子唄
Ⅶ 長春經濟發展水平
據中央二零一一年二月七月全國常大作政府報告長春現發展階段處於全國第十二,消費處於全國第十四,相對持平,處發展上升階段。
Ⅷ 吉林省長春市就業機會和經濟發展好嗎
長春市的就業機會並不是很多,但是年輕人找個工作相對容易些,只是收入怎樣就看從事的工作和個人能力了。不過長春的工資收入不是太高,在全國排在下游的。長春的發展前景也不是太好,感覺長春缺少活力,經濟模式較單一,人才流失率高,感覺這幾年來暮氣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