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環保與經濟發展論文

環保與經濟發展論文

發布時間:2020-11-25 00:05:30

A. 求 新時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應並存的論文

以下給你小參考一下
一、充分認識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群眾消費水平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全國環境質量基本穩定,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多數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工業產品的污染排放強度下降,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不斷推進,生態保護和治理得到加強,核與輻射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人民群眾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我國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
(二)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我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許多城市空氣污染嚴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開始顯現,土壤污染面積擴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劇,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存在隱患。生態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廣,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近20多年來集中出現,呈現結構型、復合型、壓縮型的特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未來15年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將再翻兩番,資源、能源消耗持續增長,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三)環境保護的法規、制度、工作與任務要求不相適應。目前一些地方重GDP增長、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法制不夠健全,環境立法未能完全適應形勢需要,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較為突出。環境保護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污染治理進程緩慢,市場化程度偏低。環境管理體制未完全理順,環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監管能力薄弱,國家環境監測、信息、科技、宣教和綜合評估能力不足,部分領導幹部環境保護意識和公眾參與水平有待增強。
(四)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執政為民、提高執政能力的實際行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加強環境保護,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有利於帶動環保和相關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加就業;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道德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人均壽命;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為子孫後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因此,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痛下決心解決環境問題。
二、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
(五)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切實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生態文明,強化環境法治,完善監管體制,建立長效機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六)基本原則。
———協調發展,互惠共贏。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在發展中落實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堅持節約發展、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實現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強化法治,綜合治理。堅持依法行政,不斷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嚴格環境執法;堅持環境保護與發展綜合決策,科學規劃,突出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源頭防治污染和生態破壞,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決環境問題。
———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所有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必須符合環保要求,做到增產不增污,努力實現增產減污;積極解決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
———依靠科技,創新機制。大力發展環境科學技術,以技術創新促進環境問題的解決;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設施市場化運營機制,完善環保制度,健全統一、協調、高效的環境監管體制。
———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區規劃,統籌城鄉發展,分階段解決制約經濟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改善重點流域、區域、海域、城市的環境質量。
(七)環境目標。到2010年,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和農村飲水水質、全國地表水水質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有所好轉,草原退化趨勢有所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修復面積有所增加,礦山環境明顯改善,地下水超采及污染趨勢減緩,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的生態功能基本穩定,村鎮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
到2020年,環境質量和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三、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八)促進地區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生態狀況、人口數量以及國家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將區域經濟規劃和環境保護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在環境容量有限、自然資源供給不足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實行優化開發,堅持環境優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率先完成排污總量削減任務,做到增產減污。在環境仍有一定容量、資源較為豐富、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實行重點開發,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合理利用環境承載能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時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做到增產不增污。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和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實行限制開發,在堅持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合理選擇發展方向,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確保生態功能的恢復與保育,逐步恢復生態平衡。在自然保護區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地區實行禁止開發,依法實施保護,嚴禁不符合規定的任何開發活動。要認真做好生態功能區劃工作,確定不同地區的主導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必須依照國家規定對各類開發建設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決策,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論證。
(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各地區、各部門要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編制各項發展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制訂和實施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加快制定促進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相關標准和評價體系,加強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建設。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根據生態環境的要求,進行產品和工業區的設計與改造,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在生產環節,要嚴格排放強度准入,鼓勵節能降耗,實行清潔生產並依法強制審核;在廢物產生環節,要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式控制制,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合理延長產業鏈,強化對各類廢物的循環利用;在消費環節,要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大力推行建築節能,發展綠色建築。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回收,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生態省(市、縣)、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環境友好企業和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創建活動。
(十)積極發展環保產業。要加快環保產業的國產化、標准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強政策扶持和市場監管,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打破地方和行業保護,促進公平競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環保產業的發展。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環保技術裝備和基礎裝備,在立足自主研發的基礎上,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環保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大力提高環保裝備製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的自主製造。培育一批擁有著名品牌、核心技術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能夠提供較多就業機會的優勢環保企業。加快發展環保服務業,推進環境咨詢市場化,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
四、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
(十一)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要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設好城市備用水源,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強化水污染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群眾飲水安全。把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三峽水庫庫區及上游,黃河小浪底水庫庫區及上游,南水北調水源地及沿線,太湖、滇池、巢湖作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點。把渤海等重點海域和河口地區作為海洋環保工作重點。嚴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標的工業污水。
(十二)以強化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城市環境保護。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到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於60%;著力解決顆粒物、雜訊和餐飲業污染,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汽車。對污染企業搬遷後的原址進行土壤風險評估和修復。城市建設應注重自然和生態條件,盡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灘塗濕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動物等自然遺產,努力維護城市生態平衡。
(十三)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重點,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快原煤洗選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加強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新(擴)建燃煤電廠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電廠外,必須同步建設脫硫設施或者採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嚴格控制新(擴)建除熱電聯產外的燃煤電廠,禁止新(擴)建鋼鐵、冶煉等高耗能企業。2004年年底前投運的二氧化硫排放超標的燃煤電廠,應在2010年底前安裝脫硫設施;要根據環境狀況,確定不同區域的脫硫目標,制訂並實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規劃。對投產20年以上或裝機容量10萬千瓦以下的電廠,限期改造或者關停。制訂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治理規劃,開展試點示範。加大煙塵、粉塵治理力度。採取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積極發展核電,有序開發水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十四)以防治土壤污染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超標耕地綜合治理,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應依法調整;合理使用農葯、化肥,防治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污染;積極發展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加大規模化養殖業污染治理力度。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搞好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積極發展農村沼氣,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發展縣域經濟要選擇適合本地區資源優勢和環境容量的特色產業,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
(十五)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重點,強化生態保護。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並重,重點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優先保護天然植被,堅持因地制宜,重視自然恢復;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田還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生態治理工程;嚴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經濟社會發展要與水資源條件相適應,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建設節水型社會;發展適應抗災要求的避災經濟;水資源開發利用活動,要充分考慮生態用水。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和旅遊開發的環境監管。做好紅樹林、濱海濕地、珊瑚礁、海島等海洋、海岸帶典型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
(十六)以核設施和放射源監管為重點,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全面加強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國家對核設施的環境保護實行統一監管。核電發展的規劃和建設要充分考慮核安全、環境安全和廢物處理處置等問題;加強在建和在役核設施的安全監管,加快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步伐;加強電磁輻射和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監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監管體系。
(十七)以實施國家環保工程為重點,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國家環保重點工程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從「十一五」開始,要將國家重點環保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有關專項規劃,認真組織落實。國家重點環保工程包括: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燃煤電廠脫硫工程、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農村小康環保行動工程、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工程、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工程。
五、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
(十八)健全環境法規和標准體系。要抓緊擬訂有關土壤污染、化學物質污染、生態保護、遺傳資源、生物安全、臭氧層保護、核安全、循環經濟、環境損害賠償和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草案,配合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修改工作。通過認真評估環境立法和各地執法情況,完善環境法律法規,作出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的規定,重點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完善環境技術規范和標准體系,科學確定環境基準,努力使環境標准與環保目標相銜接。
(十九)嚴格執行環境法律法規。要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不正常運轉治理設施、超標排污、不遵守排污許可證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和開展旅遊或者違規采礦造成生態破壞等違法行為,予以重點查處。加大對各類工業開發區的環境監管力度,對達不到環境質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加強部門協調,完善聯合執法機制。規范環境執法行為,實行執法責任追究制,加強對環境執法活動的行政監察。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研究建立環境民事和行政公訴制度。
(二十)完善環境管理體制。按照區域生態系統管理方式,逐步理順部門職責分工,增強環境監管的協調性、整體性。建立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國家加強對地方環保工作的指導、支持和監督,健全區域環境督查派出機構,協調跨省域環境保護,督促檢查突出的環境問題。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環境質量負責,監督下一級人民政府的環保工作和重點單位的環境行為,並建立相應的環保監管機制。法人和其他組織負責解決所轄范圍有關的環境問題。建立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實行職業資格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強環保機構建設,落實職能、編制和經費。進一步總結和探索設區城市環保派出機構監管模式,完善地方環境管理體制。各級環保部門要嚴格執行各項環境監管制度,責令嚴重污染單位限期治理和停產整治,負責召集有關部門專家和代表提出開發建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意見。完善環境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配合司法機關辦理各類環境案件。
(二十一)加強環境監管制度。要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將總量控制指標逐級分解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並落實到排污單位。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禁止無證或超總量排污。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對生態有較大影響的建設項目;建設項目未履行環評審批程序即擅自開工建設或者擅自投產的,責令其停建或者停產,補辦環評手續,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生態治理工程實行充分論證和後評估。要結合經濟結構調整,完善強制淘汰制度,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及時制訂和調整強制淘汰污染嚴重的企業和落後的生產能力、工藝、設備與產品目錄。強化限期治理制度,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的排污單位實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間應予限產、限排,並不得建設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其停產整治。完善環境監察制度,強化現場執法檢查。嚴格執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環保總局及國務院相關部門根據情況給予協調支援。建立跨省界河流斷面水質考核制度,省級人民政府應當確保出境水質達到考核目標。國家加強跨省界環境執法及污染糾紛的協調,上游省份排污對下游省份造成污染事故的,上游省級人民政府應當承擔賠付補償責任,並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賠付補償的具體辦法由環保總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
(二十二)完善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各級人民政府要將環保投入列入本級財政支出的重點內容並逐年增加。要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保試點示範和環保監管能力建設的資金投入。當前,地方政府投入重點解決污水管網和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配套和完善,國家繼續安排投資予以支持。各級人民政府要嚴格執行國家定員定額標准,確保環保行政管理、監察、監測、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業經費支出,切實解決「收支兩條線」問題。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有關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
(二十三)推行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價格、稅收、信貸、貿易、土地和政府采購等政策體系。政府定價要充分考慮資源的稀缺性和環境成本,對市場調節的價格也要進行有利於環保的指導和監管。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和垃圾焚燒發電廠實行有利於發展的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實行全額收購政策。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的企業,不得審批用地,並停止信貸,不予辦理工商登記或者依法取締。對通過境內非營利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環保事業的捐贈依法給予稅收優惠。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中央和地方財政轉移支付應考慮生態補償因素,國家和地方可分別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
(二十四)運用市場機制推進污染治理。全面實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收費標准要達到保本微利水平,凡收費不到位的地方,當地財政要對運營成本給予補助。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推動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單位加快轉制改企,採用公開招標方式,擇優選擇投資主體和經營單位,實行特許經營,並強化監管。對污染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的用地、用電、設備折舊等實行扶持政策,並給予稅收優惠。生產者要依法負責或委託他人回收和處置廢棄產品,並承擔費用。推行污染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運營一體化模式,鼓勵排污單位委託專業化公司承擔污染治理或設施運營。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可實行二氧化硫等排污權交易。
(二十五)推動環境科技進步。強化環保科技基礎平台建設,將重大環保科研項目優先列入國家科技計劃。開展環保戰略、標准、環境與健康等研究,鼓勵對水體、大氣、土壤、雜訊、固體廢物、農業面源等污染防治,以及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飲水安全、核安全等領域的研究,組織對污水深度處理、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潔凈煤、汽車尾氣凈化等重點難點技術的攻關,加快高新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積極開展技術示範和成果推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二十六)加強環保隊伍和能力建設。健全環境監察、監測和應急體系。規范環保人員管理,強化培訓,提高素質,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的環保隊伍。各級人民政府要選派政治覺悟高、業務素質強的領導幹部充實環保部門。下級環保部門負責人的任免,應當事先徵求上級環保部門的意見。按照政府機構改革與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有關要求,研究解決環境執法人員納入公務員序列問題。要完善環境監測網路,建設「金環工程」,實現「數字環保」,加快環境與核安全信息系統建設,實行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建立環境事故應急監控和重大環境突發事件預警體系。
(二十七)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各省(區、市)有關環境保護指標,發布城市空氣質量、城市雜訊、飲用水水源水質、流域水質、近岸海域水質和生態狀況評價等環境信息,及時發布污染事故信息,為公眾參與創造條件。公布環境質量不達標的城市,並實行投資環境風險預警機制。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鼓勵檢舉和揭發各種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企業要公開環境信息。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通過聽證會、論證會或社會公示等形式,聽取公眾意見,強化社會監督。
(二十八)擴大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要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先進環保技術與管理經驗,提高我國環保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積極宣傳我國環保工作的成績和舉措,參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化防治、濕地保護、臭氧層保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核安全等國際公約和有關貿易與環境的談判,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維護國家環境與發展權益。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快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淘汰進程。要完善對外貿易產品的環境標准,建立環境風險評估機制和進口貨物的有害物質監控體系,既要合理引進可利用再生資源和物種資源,又要嚴格防範污染轉入、廢物非法進口、有害外來物種入侵和遺傳資源流失。
六、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
(二十九)落實環境保護領導責任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充分認識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增強環境憂患意識和做好環保工作的責任意識,抓住制約環境保護的難點問題和影響群眾健康的重點問題,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政府和部門都要有一位領導分管環保工作,確保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地方人民政府要定期聽取匯報,研究部署環保工作,制訂並組織實施環保規劃,檢查落實情況,及時解決問題,確保實現環境目標。各級人民政府要向同級人大、政協報告或通報環保工作,並接受監督。
(三十)科學評價發展與環境保護成果。研究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逐步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要把環境保護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將考核情況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和獎懲的依據之一。堅持和完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對環境保護主要任務和指標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定期進行考核,並公布考核結果。評優創先活動要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對環保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建立問責制,切實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干預環境執法的問題。對因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環境事故、嚴重干擾正常環境執法的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要追究責任。
(三十一)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保護環境是全民族的事業,環境宣傳教育是實現國家環境保護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加大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環境法制的宣傳力度,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以環境補償促進社會公平,以生態平衡推進社會和諧,以環境文化豐富精神文明。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對環境保護的內在要求,把環保公益宣傳作為重要任務,及時報道黨和國家環保政策措施,宣傳環保工作中的新進展新經驗,努力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各級幹部培訓機構要加強對領導幹部、重點企業負責人的環保培訓。加強環保人才培養,強化青少年環境教育,開展全民環保科普活動,提高全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三十二)健全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建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完善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的作用。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是環境保護的執法主體,要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國家環境監測網路,規范環境信息的發布。抓緊編制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並報國務院批准實施。經濟綜合和有關主管部門要制定有利於環境保護的財政、稅收、金融、價格、貿易、科技等政策。建設、國土、水利、農業、林業、海洋等有關部門要依法做好各自領域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工作。宣傳教育部門要積極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普及環保知識。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

B.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相關議論文

進入二十世紀,人類進入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通過對資源的過度利用,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造成了諸多的環境問題。如大對資源的過度開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問題,可以說人類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保護環境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問題。 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這二者能否兼顧?
可以說,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至少在短期存在著矛盾。人類必須對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分配資源的問題作出取捨: 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資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會減少另一方面資源的投入。對資金短缺的發展中國家, 這一矛盾尤其尖銳。
但是從長期看,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不一定是矛盾的。 環境的改善可能有助於經濟的發展, 而經濟的發展則能為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技術。 從客觀上來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彼此依託,互相推動的。一 方面 21 世紀所提倡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環境作為經濟成本的一個部分,因而環境保護成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經濟發展速度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依賴於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持續生產能力,因而保護和改善環境提供了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我們今天所說的環境保護,不只是單單的保護,或者是消極的防治,而是在保護的前提下, 對環境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要求人類以文明倒退來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謬可笑的。今天的環保不但不能要求經濟停滯不前。還恰恰需要經濟持續的力量為環保提供物質上,技術上的條件。
由此看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相輔相成,唇齒相依,是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的。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發展經濟的本質要求。 發展經濟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我國發展經濟是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我國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國,經濟基礎薄弱,工業 化程度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護環境,包括保護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
老實說,在城市存在發展經濟尤其是發展工業對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在農村更是存在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問題。 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發展過程中因破壞環境影響人民生活,則違背了發展經濟的本意。
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要在這里生活,我們發展經濟破壞了環境,有些破壞是無法彌補的, 是對子孫後代的犯罪。
現在世界各國都已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研究,大力發展綠色工業,無公害產業。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大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間。
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自然規律的要求。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害,那麼我們將受到自然的嚴厲懲罰。重大的洪澇災害都是破壞環境造成的必然結果。在抗洪救災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恐怕已超過了犧牲環境的經濟發展成果。自然規律是無情的,誰侵犯了它誰將受到它的報復。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為經濟發展與環境的保護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戰略。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對於自然資源、生存環境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有兩個最基本的方面,即發展與持續性,發展是前提, 是基礎,持續性是關鍵,沒有發展,也就沒有必要去討論是否可持續了;沒有可持續性,發展就行將終止。發展應理解為兩方面:首先,它至少應含有人類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因此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礎。其次,發展作為一個國家或區域內部經濟和社會制度的必經過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進為標准,以追求社會全面進步為最終目標。
持續性也有兩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資源的存量和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這種物質上的稀缺性和在經濟上的稀缺性相結合,共同構成經濟社會發展的限制條件。 其次,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當代人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利益, 而且應該重視後代的人的利益, 既要兼顧各代人的利益,還要為後代發展留有餘地。
可持續發展是發展與可持續的統一,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放棄發展, 則無可持續可言,只顧發展而不考慮可持續,長遠發展將喪失根基。
可持續發展戰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最佳兼顧,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涉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意味著社會的整體變革,包括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等諸領域在內的整體變革。發展的內涵主要是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
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期戰略。其主要包括資源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
首先可持續發展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基礎。其次,可持續發展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再次,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是人,以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為目標。 中國已經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一項國策來實行,只有在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的同時,與保護環境聯系起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保證中國的不斷崛起與不斷強大。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不僅是環境經濟學的中心課題,而且也是人類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經濟發展對環境變化起主導作用,但並不否定環境變化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對發展中國家的具體情況要進行具體的分析。經濟的發展只有與環境的發展保持協調,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正確處理經濟與環境的關系,就能使兩者協調發展。為此,中國要正確制定和實施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發展戰略。
從經濟發展方針策略來看,我們不僅要在環境保護中實行對外開放,也要在對外開放中實行環境保護,因為,只有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才會為外資的流入創造條件,有了資金就會促進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這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惟一正確選擇。自然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之本,如果破壞了這一基礎,人類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都要受到嚴重的制約。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量少,為發展所提供的空間有限,因此,只有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才能使有限的自然資源不僅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且能夠保證子孫後代的永續利用。
中國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戰略,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方法如下。
第一,加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主要是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從擴大再生產方式來看,應由處延型擴大再生產向內涵型擴大再生產轉變;從速度和效益來看,應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從投入產出來看,應實現「低投入、低產出一高投入、高產出一低投入、高產出」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在實現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二,經濟發展目標應由單一目標型向綜合目標型轉變。傳統的發展戰略,是以追求國民總產值的增長為其目標的。單純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忽視環境保護,加劇生態條件惡化與環境質量下降,其結果只能是使環境遭到破壞,經濟發展也難以為繼。
因此,經濟發展目標應該由單一型向多元型轉變,即經濟發展既要有經濟目標,又要有環境目標、生活質量目標等綜合目標。只有把環境質量納入經濟發展目標,才能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起來,使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同步發展。
第三,從對自然資源的單純消耗向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相統一的資源發展戰略轉變。中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榨取性利用和浪費性使用的基礎上的。這種只講利用,不講保護,忽視其增殖的盲目開發利用,必然導致自然資源的嚴重破壞和浪費,使人與資源的矛盾日趨尖銳化。
因此,中國的資源發展戰略,應是經濟系統對生態系統的各種自然資源的最優利用和有效保護。應在保護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更新增殖,保護開發利用與更新增殖相平衡,實現生態經濟平衡,使自然資源的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都能順利地進行,把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自然資源的穩定持續供給能力的基礎上,協調好人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協調好經濟與資源、環境的關系。
為此,要改革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樹立環境資源有價值的觀念,建立資源節約型產業,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第四,增加一定比例的環保投資,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一國環保投資占同期GNP的比例問題,是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環境欠賬嚴重,如果不及時提高環保投資的比例,不僅舊賬難清,新賬又欠,而且勢必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為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適當增加並保持一定比例的環保投資。除提高環保投資水平外,還要進一步提高環保投資效益,使投資資金更好地發揮效用。
總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兩者之間既存在矛盾,又可以協調。經濟發展帶來了環境問題,卻又增強了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環境問題的解決,又增強了經濟持續發展的能力。兩者協調的目標是既能發展經濟,又能使環境質量逐步改善,以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的和諧統一。
一、經濟增長方式不僅要兼顧產業升級、社會和諧發展,還要兼顧環境保護
經濟增長方式,要涉及諸如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經濟效益、質量的提高和優化,經濟體制、制度的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資源的節約利用和優化,擺脫貧困、公平分配及增加社會福利等。還要正確理解"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發展更加註重經濟、社會、生態之間的相互協調,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分配與社會和諧發展。轉變鎮江的經濟發展方式,由經濟發展的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單純追求增長速度型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
二、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在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是生態環境的基礎和動力,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條件和保障,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關系。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辯證統一關系。推進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發展,要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對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完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完善政府績效評價機制、監督機制和對政府部門失職的懲處機制。
在發展理念上,在做法上,要努力構築以綠色理念為方向、以高新技術為引領、以集群發展為特徵、以現代服務業、綠色製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為支柱的健康產業發展結構。工廠生產工藝要採用綠色的生產方式,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同時減少對傳統高耗能產業投資,加強節能、低碳、環保技術的攻關和突破,分期分批逐步淘汰污染嚴重的落後產能。嚴格限制工業園區擴張,在重點建設現有的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力爭不再開設新的工業園區。合理開采礦產資源,控制開采規模,要讓礦產資源永繼利用。

C.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存的論文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時常發生沖突。我們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

一、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發展經濟的本質要求。發展經濟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國發展經濟是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我國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國。經濟基礎薄弱,工業化程度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護環境包括保護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在城市存在發展經濟尤其是發展工業對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在農村更是存在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問題。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發展過程中因破壞環境影響人民生活,違背了發展經濟的本意。

二、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要在這里生活。我們發展經濟破壞了環境,有些破壞是無法彌補的,是對子孫後代的犯罪。現在世界各國都已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研究,大力發展綠色工業,無公害產業。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大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間。

三、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自然規律的要求。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害,那麼我們將受到自然的嚴厲懲罰。重大的洪澇災害都是破壞環境造成的必然結果。在抗洪救災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務恐怕已超過了犧牲環境的經濟發展成果。自然規律是無情的,誰侵犯了它誰將受到它的報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四、解決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矛盾的根本出路在於進一步發展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我們不能因為發展經濟而失去對環境的保護,更不能因為以保護環境為由在發展經濟問題上畏縮不前。出路還在於發展經濟。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開動腦筋。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並不是必然矛盾。相反,發展經濟應該促進環境保護。廣泛多發展科技水平高,無公害的綠色工業。經濟發展了,國家富強了,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會進一步得到加強。人們不但有能力保護環境,還可以改造環境。將沙漠改造成良田。發展經濟是保護環境的出路。

五、全社會都應該重視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問題。目前許多地方、許多部門都存在著犧牲環境而發展經濟的情況。這有歷史和現實原因,但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人們會更加深刻認識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各級領導都應該樹立環保意識,從戰略的高度認識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問題,立足全局,統籌兼顧,在保護好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總之,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是不矛盾的。發展經濟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環境。
因為污染當然會造成危害。地球是一個循環的世界。其實,在地球上沒有絕對的廢棄物。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循環利用。但是人類的介入,使這個循環出現了偏差,出現了不能循環的東西。比如早些年的發泡飯盒。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就是一個惡性循環。這樣地球的資源就會被消耗完。那麼,地球就危險了。保護的措施應該是盡量的接近地球的自我循環。預防應該是多做些「遠視」,不要老是盯在經濟目標上。應該從人文和自然的角度出發

內容提要:保護環境是人類二十一世紀的重大課題。先秦保護環境的思想及對治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關鍵詞: 環境 保護環境 尊重生命



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資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極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地球變暖、酸雨的面積不斷擴大、沙塵暴步步緊逼、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動植物資源急劇減少、洪澇災害、乾旱災難、大氣污染、人口爆炸、生態失衡、……,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對自己所賴以生存的地球憂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種各樣的有關環境方面災難性的消息報道令人類惶惶不可終日,大有坐在即將噴涌爆發的火山頂上等待一蹴而滅的恐懼、驚愕。有關環保方面的話題及行動,成為人類的世紀話題之一:

科學家認為,未來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是生態環境。今天的地球在生態方面已經超負荷了。在新的世紀里,人類必須更有效地運用水源、能源、土地和原料等自然資源。

―――摘自INTERNET《環境保護》

保護和改善環境是關繫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國政府的責任。

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

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當,或輕率使用,就會給人類和人類環境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

各國政府和人民為著全體人民和它們的子孫後代的利益而做出共同的努力!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正式報告《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

當前大多數的環境問題,都是來自於人類對生態系統的錯誤行動。

我們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類的進步,這就意味著常常因為我們的錯誤認識而破壞了自然界。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



或許,我們需要從中國古人那裡吸取有關保護環境的思想及對策,以茲檢討作為後人因為愚蠢的自高自大、蒙昧的戰天斗地、征服自然所犯下的違背「古訓」的過失,以俟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環境,以便能夠生存下去。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斗爭中十分注意改善環境與保護環境。「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就屬於以神話傳說形式流傳下來的這一類活動。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保護環境者當數黃帝,據《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卷一:黃帝「時搏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第三》告訴了我們「網開三面」的故事:尚湯還在作諸侯的時候,一天,「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這是古代君侯保護鳥類的最早記載。

據載,大禹具有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逸周書·大聚解》)。

周文王臨終之前囑咐武王要加強山林川澤的管理,保護生物,因為國家治亂興亡都要仰仗生態的好壞。他說:「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麛不卵,以成鳥獸之長。是以魚鱉歸其淵,鳥獸歸其林,孤寡辛苦,咸賴其生。」(《逸周書·文傳解》)顯然古人已經懂得在向自然界索取資源時,一定要有節制,要注意時令,要按一定的季節進行捕魚、獵獸的生產活動。公元前11世紀,西周王朝頒布了《伐崇令》:「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這是中國古代較早的保護水源、動物和森林的法令。周景王二十一年,鑒於國庫吃緊,國家打算鑄金幣。卿士單穆公表示反對,認為單靠鑄錢幣的辦法並不能解決國庫虧空的問題,因為鑄錢所需金屬原料要靠挖掘山林而得。而破壞山林是使不得的:「若夫山林匱竭,林麓散亡,藪澤肆既,民力雕盡,田疇荒蕪,資用乏匱,君子將險哀之不暇,而何易樂之有焉?」①單穆公講的很明白:如果山林資源枯竭,沒有虞衡的管理,水泊不出產,人民無力生產,田地荒蕪,物資匱乏,君長只有忙於應付危險局面,哪有安樂可喜呢?這是針對統治者而言的,中心思想是把保護山林川澤和國計民生聯系在一起了。

《國語·伯陽父論地震》曰:「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伯陽父認為水土通氣,土地潤澤,人才可以利用它來種植穀物。水土不通氣,土地死爛成了臭泥,不能種植穀物,缺乏財用,國家也就滅亡了。

儒家有「天有好生之德」思想。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這里所謂的天是指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人、天、地、萬物與自然都是一體的,保持和諧相通,《中庸》曰:「萬物並齊而不相害,道並齊而不相悖」。「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禮記·郊特牲》雲:「陰陽合而萬物得。」這種「並齊」、「合」表達著「天行有常,不為桀存,不為紂亡」(《荀子·天論》)的客觀規律,表明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應有節度。因而孔子反對濫用資源:「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釣而不網,弋不射宿」,孔子站在道德倫理的高度要求人們愛護自然界,他說:「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孝經》)曾子發揮孔子的這一思想:「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禮記·祭儀》)。亞聖孟子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建議粱惠王讓老百姓:「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粱惠王章句上》)「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盡心章句上》)雖然這是一項經濟主張,但其中包含保護環境的思想。他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粱惠王章句上》)這里,孟子告誡統治者,「仁民愛物」,重物節物,才可能維系人類的持續發展。可見,孟子主張發展經濟是和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相提並論的。《詩經·周頌·時邁》有「懷柔百神,及河喬岳」 ②的說法,即對百神、河川和大山都要善待。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不光有保護環境的思想,還記載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令的故事:「里革斷罟」(罟即漁網)。說的是,有一年夏天,魯宣公到泗水撒網捕魚,大夫里革出來干涉,說根據祖先規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略」(在每年夏天魚類生長季節不能到河裡捕魚),魯宣公的做法違反了古制。里革不但把魚網撕毀扔進水裡,而且大聲向魯宣公宣講古訓:「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魚禁鯤鮞,獸長麑□③,鳥翼榖卵,蟲舌蚳(chi)蟓,蘩庶物也,古之訓也。」④為了保護草木鳥獸魚蟲,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來的樹條不得再砍,水中未長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魚不捕小魚,捕獸不捕幼獸,不能摸鳥蛋破榖卵,不能壞未成形的幼蟲。這里的古訓可以理解為就是法令,能以保護環境的法令制止君王的違法,說明古人對環境保護多麼重視。

古代中國是以農立國,所以封建統治階級不能不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山林河川若是破壞了,民眾就被迫流亡,統治者也就統治不下去了。所以齊國宰相管子把自然保護提高到作為人君是否有資格進行統治的一個條件:「故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管子·輕重甲》)因為「山澤林藪」是「天財之所出」(《管子·立政》),「山不童而用贍,澤不弊而養足」(《管子·侈靡》,所以「童山竭澤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國准》)管仲認為管制山林川澤,保護生物資源,並不是把山林川澤封禁起來不讓人們利用,而是必須按照規定的季節時間開放,讓人們充分利用其間的生物資源。「山澤各以其時而至,則民不苟」。(《管子·小匡》)管子還制定嚴厲刑法,「苟山之見榮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管子·地數》)即便是皇宮貴人也必須遵守法令:「山林雖近,草木雖美,宮室必有度,禁發必有時。」(《管子·八觀》他這是在告訴君王:山林雖然靠得近,草木雖然長得好,但建造房屋皇宮必須有一定限度,封禁與開發必須有時間限制。管子保護環境的思想和措施是從發展經濟、富國強兵的目標出發的。管仲保護山林澤川的禁令是非常嚴厲的。可見保護環境必須以法律的手段來實施才可有效。

中國古代統治者還在生產管理上總結出一套把發展經濟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使二者互相促進的做法。荀子說:「聖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產卵——引者)之時,網罟毒葯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荀子·王制》)荀子認為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物種的生死存亡:「川淵者,龍魚之居地;山林者,鳥獸之居地」;「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川淵枯則龍魚去之,山林險則鳥獸去之」(《荀子·致仕》)。又說:「山林澤梁,以時禁發」(《荀子·王制》)。荀子尊重生態環境、重視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思想被視為「聖王之制」的一部分,這一思想後來在歷代統治者的法制中都繼承下來了。例如秦始皇下令在全國范圍修築馳道同時,道兩旁種植松林,每隔三丈,即「樹以青松」,「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規模很大。1975年,湖北雲夢秦墓發掘一批竹簡,其中記載的《秦律·田律》規定:「春二月,毋敢伐樹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復月,毋敢業草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魚鱉,置肼罔,到七月而縱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時毋敢將犬以田。」秦律大意是,從春季二月起,不準到山林中砍伐樹木,不準堵塞林間山道。不到夏季,不準進山砍柴、燒野草作肥料,不準採集剛發芽的植物或取獲幼獸、鳥卵和幼鳥(掏鳥蛋),不準毒殺魚鱉,不準設置捕捉鳥獸的陷井和網罟。到七月,才可以解除上述禁令。其他還有住在養牛馬之處和其它禁苑附近的人,當幼獸繁殖時不準帶著狗去狩獵。當然,制定了嚴明的法令,統治者若帶頭不遵守,也會成為一紙空文。秦始皇在破壞環境方面也是罪惡昭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記載:始皇到了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可見,保護環境的法令若不能制約最高統治者,成為統治手段而不是目的,也會最終破壞環境的。

在《呂氏春秋》中,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規定得更為具體,稱為「四時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澤不敢灰僇,繯網苴罘不敢出乎門,罛罟不敢入乎淵,澤非舟虞不敢緣,為害其時也。」⑤簡言之,也就是在規定的季節中,禁止隨便進山砍樹,禁止割水草燒灰,禁打鳥獵獸,禁止捕撈魚鱉。《呂氏春秋》卷一至十二和《禮記·月令》都對每月不同的氣候作了完全一致細致的規定⑥。這兩本書大約成書於戰國末年及漢初,其思想來源於先秦春秋時期無疑:

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澤,犧牲無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麛毋卵。

仲春之月,……安萌芽,養幼小,存諸孤。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祀不用犧牲。

季春之月,……修利堤防,導達溝瀆,聞通道路,無有障塞。田獵罝罘,羅網,畢弋,餧獸之葯毋出九門。……命野虞無伐桑柘。

孟夏之月,……繼長增高,毋有壞墮,毋起土功,毋發大眾,毋伐大樹。……驅獸無害五穀,毋大田獵。

仲夏之月,……游牝別群。無用火南方。

季夏之月,……樹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斬伐。

孟秋之月,……完堤防,謹壅塞,以防水潦。

仲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乃命有司,驅民收斂。務畜菜,所積聚。乃勸種麥。毋或失時。

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天子乃教於田獵。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蜇蟲咸俯在內,皆瑾其屍。

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

仲冬之月,……農有不收藏積聚者,牛馬畜獸有放佚者,取之不詰。山林藪澤,有能取蔬食田獵者,野虞教導之。

季冬之月,……命漁師始漁。歲且更始,專而農民,毋有所使。

這里對耕種、打獵、捕魚、伐木、孕育、放牧以及取火、燒炭都有明確的季節、月份限制,將保護環境與祭祀天地、祖先並列為國家大事。

這些關於保護山林、水道、植物、鳥獸和魚類的法律規定,在世界上都屬於較早的。中國以後的各朝代的法律也都有關於環境保護的類似規定.

D. 求一篇議論文,環境保護 vs 經濟發展

進入二十世紀,人類進入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通過對資源的過度利用,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造成了諸多的環境問題。如大對資源的過度開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問題,可以說人類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保護環境成為人

E. 急求環保保護與經濟發展議論文600字左右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解決環境問題,以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課題。社會的發展已不再是單純地追求經濟的增長,而是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促使人們思考、探索如何尋找解決環境問題的對策,在這個思考過程中,人們開始研究人類思想史上與環境相關知識,探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產生的根本原因,從而尋求出保護和治理環境的方法和對策。
而馬克思主義中蘊含著豐富的環境思想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環境思想,對我們解決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用馬克思主義環境思想中的觀點探析我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環境保護面臨的一些問題原理:堅持主體性原則用唯物主義辯證的觀點正確看待人與自然的對立與統一的關系。
現今城市現代化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等等都是人類通過勞動實踐改造自然,改造客觀世界的結果,我國從建國初期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到今天人們過上小康生活,也正是我國全體人民通過勞動實踐得來的。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實踐其實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能動改造,而動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認為,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我國的快速發展必然伴隨著改造自然和佔用自然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我國一開始沒有正確認識到人與自然的之間的關系,只是不斷地發展經濟,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讓人們脫離貧困,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卻忽略了在改造自然,佔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我們要自覺承擔起保護自然的職責。造成現今嚴峻的環境問題,嚴重製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要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人類生存環境。
科學發展觀總結了2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生態環境保護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當前,如何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生態環境保護中,是一個非常重要而緊迫的問題。

一、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首先,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條件。
其次,經濟增長不足或增長方式不當是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
第三,發展經濟要有可持續性。我們不僅要考慮當代人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子孫後代
發展的需要,給後代人留下良好的環境條件是我們必須負起的歷史責任。
第四,環境問題是發展帶來的也只有通過發展才能加以解決。沒有必要的經濟增長、缺乏改善環境的條件和資金的支持,保護環境難以奏效。
綜上所述,保護和改善環境應該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之一,解決今天的環境問題不是不要發展,而是發展的目的是什麼及如何發展的問題。

二、當前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發展的影響
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首先是經濟損失巨大。
其次,環境污染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成為群眾日益關注的社會問題。
第三,環境問題影響社會穩定。

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1.解決環境問題應從經濟發展入手
2.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3.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實現環境保護跨越發展
4.做好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5.增加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投入
6.開展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是事物內部包含的既對立有統一的關系。矛盾不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觀的。成人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於承認和揭露矛盾,堅持一分為二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樹立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著實把握發展機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全面統一。

F. 金融危機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論文

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對策思考
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中國政府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匯率政策下,開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其主要內容是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赤字、增加政府投資。支持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等來拉動經濟增長。從1998至2002年,每年增發國債都在1000億元以上,國債投資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並拉動了GDP的增長,對中國宏觀經濟保持7%以上的經濟增長率發揮了重要乃至決定性的作用。但2002年4月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公布中國要「淡出」積極財政政策。他表示,中心政府財政出現「收入增長太低、支出增長太快」的嚴重情況,積極財政政策在實行五年後必須「逐步淡出」。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什麼積極財政政策要「淡出」?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對策是什麼?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初步研究。
1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背景及成效

財政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基本涵義

財政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對一部分產品所進行的分配和再分配。財政政策是一國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及其相應的措施。財政政策由稅收政策、支出政策、預算平衡政策、國債政策等構成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財政政策是政府追求經濟與社會發展目標,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在彌補「場失靈」的資源配置、維護社會穩定的收入再分配、保持經濟穩定的反周期操作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功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在一定程度上以適當擴大財政赤字和國債發行規模來促進國民經濟持續適度增長和社會穩定目標的實現。

中國啟動積極則政政策的背景

1998年第一季度以來,由於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影響,加之一系列國內經濟問題,迫切需要以宏觀政策措施擴大內需,實施反周期操作,於是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財政政策。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1997年7月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亞洲經濟產生極大影響,並擴展到俄羅斯,波及拉美,進而使歐洲和美國也受到影響。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1998年逐漸顯現,尤其是外貿方面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1998年上半年外貿的出口額為869.8億美元,同比增長6%,與1997年同期的22%和1997年全年的20.9%的增長速度相比,增長幅度明顯放慢,並於1998年5月出現負增長,極大影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種形勢客觀上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創造了基本條件。

第二,中國經濟處於周期性低谷階段,經濟增長明顯趨緩。並出現通貨緊縮跡象。199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僅為7%,與全年8%的增長目標形成明顯差距,表明中國經濟處於周期性低谷階段。同時,物價水平持續負增長,居民消費價格和商品零售價格均下降,被認為是通貨緊縮的表現。

第三,中國買方市場已經形成。中國經濟在改革前以供給不足的短缺經濟為主要特徵,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先後出現過1983年的「局部買方市場」和1990年的「市場疲軟」,1997—1998年轉變為全局性的「買方市場」或「過剩經濟」,市場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國內需求不旺,企業產成品庫存總量不斷增加,1998年已達4萬億元,約相當於GDP的40%以上。買方市場的形成,意味著需求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第四,「下崗分流」和失業壓力加大。隨著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必須繼續積極推進企業的兼並重組乃至破產,促進企業的優勝劣汰。由於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惡化,經濟增長速度趨緩等因素的迭加,使企業困境進一步加劇,出現了大量的下崗分流人員,一年約1000餘萬人,失業壓力增大,並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第五,貨幣政策效果不佳。中國經濟「陸」過程中,盡管貨幣政策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放鬆銀根、刺激需求的政策,中心銀行先後多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並取消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限額控制,降低預備金率。頒布積極實行貸款支持的指導意見等等,以求擴大企業貸款需求刺激投資,但貨幣政策沒有產生足夠明顯的政策效果,其操作空間和餘地已經相對狹小。

綜上所述,為實現8%的經濟增長目標,啟動財政政策便是必然的選擇。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必須根據我國經濟的現實需要,主要是:一是擴大內需的需要。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需求約束已經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外需增長大幅下滑,只有依靠國內需求來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但此時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增長趨緩,只有依靠政府投資來拉動內需;二是調整政府投資重點的需要。隨著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和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大多數產品供給能力大量閑置,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政府投資只能向投資金額比較大,民間資本無力承擔的道路、交通。環保等公共投資領域傾斜,通過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加強環境保護等來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承擔改革成本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大量歷史遺留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工人失業人數不斷增加、社會保障資金拖欠等一系列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都要求財政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

中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成效分析

幾年來的實踐表明,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非常正確的,也取得了巨大成效,表現在:首先擴大了投資,保持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發行建設國債,調整稅收政策,停徵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增加政府投資,引導民間投資,成為這一時期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1998—2002年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和特種國債共6600億元,安排國債項目萬余項,投資總規摸3萬億元以上,全國的基礎設施和環保狀況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

其次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刺激了消費增長。政府出台了調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支持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等。中心財政還大幅增加了對中西部地區增資的轉移支付補助,建立了艱苦邊遠津貼

制度。銀行降低利率,提供消費信貸。使居民的消費心理預期得到了改善。這些措施增加了居民收入,調節了收入差距,對刺激消費起了明顯作用。1999年居民消費增長54%,2000年呈回升態勢,達到了9.10%,200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595億元,比2000年增長10.1%.

第三完善了出口退稅政策,穩定了進出口增長水平。自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分三次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使出口貨物平均退稅率達到15%.同時,還採取了完善加工貿易治理和擴大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等一系列配套性政策措施,刺激出口增長。

第四加強了對重要產業和中西部地區的支持,促進了經濟結構優化。一是通過稅收減免及財政貼息等政策,支持符合產業政策方向的技術改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二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從基礎設施項目和生態建設入手,加大了對中西部落後地區的投入,制定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全面帶動了中西部經濟的發展能力;三是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

第五全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國公路、鐵路,城市供水。電信,電網、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一些重要的、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總體布局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已經開工,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積極財政政策的根本目標,或者說衡量其成功與否的更高標准,是看它是否把民間投資啟動起來了,因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不可能長期執行下去,它只能是在民間需求不足時,非凡是經濟發生較大動盪時實施的一項短期政策。因此今後是否繼續實施,必須依據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運行態勢來作判定,進行適時適度的調整。

2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原因

2002年,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在論述中國的財政政策時表示:「中國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能夠長期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不出問題。」根據項懷誠提出五個觀點,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雖然積極財政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淡出也是必然的趨勢,因為過多採用發行國債的積極財政政策存在其局限性和負面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國債投資是政府行為,過多發行國債不利於中國市場經濟的完善

適當發行國債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但過多發行國債則不利於市場經濟的運行,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債資金投資是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主要是國有項目,形成的企業主要是國企,這樣一方面改革老國企,另一方面又再造一批新國企。假如新建的國企在產權關繫上還是國有獨資企業,體制、機制不變,那麼若干年後可能還要進行新的國企改革。二是國債是由國家集中發行,國債投資項目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而項目的實施者是企業和地方政府,兩者是相互分離的主體,不能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三是過多的資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增加了資源配置中的計劃、行政色彩,妨礙了市場化改革進程,淡化了市場機制的作用,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四是積極財政政策長期實行還會出現邊際效應遞減,不能很好地發揮乘數作用,造成政府投資效率遞減,既不能提高效率,又不能保證公平,直接導致政府信用和財政信用危機。另外,中國也應順應國際潮流,削減赤字、降低債務。

過多發行國債有可能帶來金融風險,不能有效刺激經濟增長

國債項目在中心國債資金投入的同時,要求地方資金和銀行信貸配套,未來國債資金償還可以通過發新還舊的方式解決,但銀行貸款的償還必須通過項目本身的盈利。國債項目大多是基礎設施,收益性不強,這就給銀行信貸帶來了潛在的,巨大的壞賬風險。目前國內需求不足,包括投資需求不足和受收入制約的最終消費需求不足。假如著重解決基礎設施的投資,而忽略刺激消費需求,在中國下崗人數多、收入低,農民收入增長減緩,各階層、各行業收入差距拉大的情況下,消費需求不足反過來會制約生產和投資增長,形成經濟運行的惡性循環。

影響宏觀經濟治理平衡

由於長期的國債投資必然帶來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使投資的增速超過GDP的增速,而且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超過消費的比重。中國歷年經濟發展的實踐已經證實,積累占國民收入30%是合適的,通貨膨脹和通貨滯脹都不會產生,但目前這一比例將近40%,影響了積累與消費的平衡,帶來了宏觀治理上的困難。

債務規模已達國際警戒線,財政債務償還的壓力較大

國家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的債務被看做中心財政的債務。目前四大資產治理公司剝離的銀行不良資產為4萬億元,四大銀行現有的不良資產估計在27億元左右,銀行部門的不良資產總數就在5萬億元左右。同時國有企業未被剝離的不良資產和正在形成的不良資產估計總數也有一兩萬億元。如此計算,政府財政之外的國有銀行和企業的債務規模約達4萬-5萬億元,加上中心財政的債務余額5萬億元,整個國家財政的債務規模應該在5萬—6萬億元之間,約佔GDP的60%,已達到國際警戒線。中國的國債不像有些國家由中心和地方分級分擔,而是多集中在中心財政,中心財政的負擔很重且不利於收支平衡。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財政赤字和債務余額對未來經濟的發展產生負效應。

不利於產業結構調整和財政制度改革

長期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使投資偏重於第一、二產業,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進一步擴大。從目前居民消費的供需結構看,單靠對實物產品消費的增長來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空間較為有限,而居民對服務的消費還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中國第三產業產出佔GDP的比重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同等發展水平的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僅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需要,還可以擴大就業、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由於國債的投入基本上是政府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是國有資本,這就削弱了民間資本的投入,從而使達11萬多億元的民間儲蓄資本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財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充分發掘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使投資主體多元化,而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與此相悖。

過多發行國債易導致制度性「擠出效應」

首先,由於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與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政府國債投資需要銀行信貸和證券市場的支持,融資資金有限時,商業銀行和證券市場勢必壓縮其他所有制企業或個人投資需求。其次,通信、郵電、交通等基礎設施行業,存在著嚴重的行政性壟斷現象,限制其他投資主體的進入,即使進入也對業務范圍進行嚴格限制,從而損害了民間投資者的積極性

,降低了私人投資在相關行業擴張的可能性。第三,中國尚未建立對長期虧損、無法清償債務的國有企業的破產機制,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直接投資、迫使銀行貸款的方法維持早應破產企業的生存,這樣做加劇了資金的稀缺性,加重了財政負擔,從而增加了其他企業的投資成本,也使市場空間變得相對狹小,限制了民間企業可能的發展。國債發行導致的制度性「擠出效應」現在已日趨明顯。

導致消費需求相對不足

由於長期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使積累投資佔GDP的比重過高,消費比重下降,消費需求的增長受到影響,對GDP增長率的貢獻下降。2001年上半年消費增長對GDP的增長貢獻率不足40%.與此同時,消費增長率的下降還直接使居民收入尤其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不同收入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導致了包括農民和城市居民的弱勢群體的出現。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中國居民收入差距以基尼系數計算,已達0.4的警戒線,這會直接影響有效需求的擴大,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

通過對以上經濟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淡出積極財政政策是必然的。應該說,積極財政政策客觀上確實已經起到了較佳的經濟作用,對整個投資、消費需求的拉動比較明顯,且在國際經濟形勢看好的背景下,中國出口開始回升,外商直接投資增長率維持在11%~12%,投資質量也比較高,民間投資的增長速度和企業更新改造投資也比較活躍,所以選擇這一時期逐步淡出積極財政政策,時機是比較成熟的。

3對於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對策思考

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實踐中應當逐步退出,但絕對不能操之過急,這就需要中國一方面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認真解決好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做適當的調整;一方面要採取相應對策,逐步退出。在當前形勢下,應採取以下對策。

調整優化國債資金的投向和結構

首先適當發行國債,但規模不宜擴大。由於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變化有許多不確定性,外需的增長存在較多的制約因素,而國內民間投資沒有啟動、消費需求剛性較強、未完工項目需要後續資金、通縮和就業壓力增大等客觀情況以及國債投資使用中存在投資效應減弱,由於缺乏好的項目國債投資下撥緩慢,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等問題,今後可以適度發行一定數量的國債,但規模不宜擴大。自1998-2002年,中國發行國債分別是1000億元、1100億元、1500億元、1500億元、1500億元。截至2002年,中國共發行國債6600億元。2003年,發行國債1400億元,減少100億,是1998年中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來首次減少,這意味著在中國實施了長達5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將逐步減弱力度並平穩淡出。其次調整優化國債資金的投向和結構。國債資金首先保證在建項目的掃尾,確保重大項目的投入和建設,重點向農村傾斜、向結構調整傾斜、向中西部非凡是西部地區傾斜、向生態環境建設傾斜,並嚴格控制除西部開發項目外的新開工項目,果斷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過度超前建設,保證工程質量。第三要加強國債資金治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規范國債資金撥付使用程序,擴大國債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范圍,全面推行追蹤問效治理,強化國債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第四要注重積極財政政策與其他宏觀調控政策的協調配合,擴大政策實施效果。將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投資需求同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促進消費結合起來,將擴大政府投資與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利用外資結合起來,將財政支持經濟發展與防範財政風險結合起來,加快培育和完善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第五繼續實施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國債資金的使用重點要向低收入階層傾斜,在目前下崗失業人員增多、城市貧困人口增加的情況下,應該集中財政資金提高低收入階層收入水平和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尤其是要向農民傾斜。農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約中國消費增長的關鍵因素,必須要減免農民稅費,切實給農民實惠。在這方面應採取的政策措施是第一,利用財政資金建立農副產品的價格保護體制,以合理的保護價收購農副產品,保證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穩定收入,保護農民的合理利益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第二,在經濟建設專項國債中撥出專款用於對農業生產性貸款,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生產經營貸款實行貸款貼息,以增加對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第三,對農民購買化肥、農葯、種子等必須的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優惠價格供給,差價由國家利用支農資金或撥出專項國債資金進行補貼。第四,中心財政應撥出一部分資金專門用於改善農村校舍、補貼學校資金不足、補發教師工資,對於非凡困難的邊遠地區還可以免除學雜費等方法實行真正的義務教育,以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提高農民素質,縮小城鄉差距。第五,減輕農民稅負,繼續推進農村費改稅,並相應對農民個人儲蓄存款部分免徵利息稅。

降低稅負,促進投資和消費的良性增長

減輕稅負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之一,能起到刺激投資和消費、拉動國內需求的作用,既有利於減輕企業負擔,也有利於啟動民間資金,帶動最終消費。具體措施是第一將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實行生產型增值稅的國家,由於對購進的固定資產不答應扣除,使其扣除范圍較小,稅基較高,不利於調動企業投資的積極性。消費型增值稅是對新增價值中用於消費的部分征稅,其扣除額既包括全部生產資料轉移價值的稅額,還包括新增價值中用於投資部分的稅額,有扣除范圍廣、稅基小的優點。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會使財政收入減少一部分,但有利於調動企業生產和設備投資的積極性,增強企業活力,刺激民間投資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第二按照國民待遇原則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中國已加入WTO,但外資企業所得稅仍有優惠,國家應對外資統一企業所得稅,按照擴大稅基、降低稅率的原則,減輕內資企業的稅負,使各類企業在公平稅負的條件下進行競爭。第三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實行全額退稅。結合增值稅的轉型,對出口商品實行徹底退稅即實行完全的零稅率,逐步取消退稅指標的分配治理辦法,鼓勵企業擴大出口。第四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征點。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只有800元,應根據收入標准和物價水平的變化,盡快提高個人所得稅徵收起點,擴大扣除額,也可按一年的總收入徵收所得稅。要加大對高收入者的征稅力度,嚴格控制高收入者偷漏稅現象,對高收入者的稅收所得可用於補貼低收入者,調節收入差距,也可用於建立社會保障基金。

加大實施消費性財政政策的力度

目前中國實行的基本上是投資性財政政策,投資性財政政策適應於社會對資本具有大量需求時期。隨著中國積極財政政策五年來的連續實施,國債資金的大量投入,中國社會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電信、鐵路、公路、電力等重要生產部門的資本已經趨於飽和,社會對資本的需求勢頭已經減弱,投資空間趨於縮小

,社會生產能力迅速增長,普遍的生產過剩現象逐漸形成,市場供給迅速增加,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不再是資本投入不足,而是商品過剩。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財政政策做出相應的調整,減少財政投資,增加福利資金支出,側重實施消費性財政政策,而實施消費性財政政策是無任何成本的,同時,實施消費性財政政策有助於減少儲蓄,增加消費。目前,中國的居民儲蓄率比較高,居民儲蓄余額已經達到11萬億元,且增長率較快。較高的儲蓄率嚴重影響了消費需求的增長,制約了經濟發展。而側重實施消費性財政政策,有利於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擔擾也會逐漸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必然會追求享受,減少儲蓄,增加消費,甚至可以超前消費,從而增加市場需求,刺激經濟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目前用於社會福利保障的財政資金已佔GDP的10%左右,成為拉動市場需求的重要因素,說明了消費性財政政策對社會經濟增長所發揮的作用。所以,消費性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將會遠遠大於投資性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適當寬松,加大支持經濟的力度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兩大工具,在財政政策逐步淡出的過程中,貨幣政策要相應地積極活躍起來。一是實行積極的貨幣政策。採取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的方式,適當擴大貨幣發行量,消化特定貸款等歷史壞賬,繼續降低再貸款利率;下調中心銀行存款預備金利率,必要時可以實行零利率,刺激商業銀行貸款。二是改革郵政儲蓄,理順郵政儲蓄轉存款利率。現在郵政儲蓄轉存款利率明顯高於中心銀行一年期再貸款利率和商業銀行在中心銀行存款利率的水平,造成郵政儲蓄增長過快。三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重點解決銀行的貸款激勵和風險約束不對稱的問題,確立銀行的利潤目標,建立起以商業原則為基礎的貸款決策機制,並加強對貸款企業的財務約束,從而切實發揮宏觀調控政策的協調聯動效應。四是加強貨幣政策手段的運用,主要是要加快利率市場化,加大貨幣市場的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同時把貨幣政策調控的范圍逐步擴大到資本市場,重視和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

積極引進外資,加大利用外資的力度

充分利用目前國內外的有利環境,加大利用外資的力度。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伊拉克戰爭及美國大企業的財務丑聞,使投資者對在美國投資的安全與收益產生懷疑,這將導致美國資金的外流,這對中國擴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規模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同時,中國在加入WTO後,國外投資者對中國的全面開放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有著良好的預期,對投資中國的積極性很大。而且中國目前又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經濟與社會形勢最安定的國家,對外資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因此中國要充分利用目前的良好機遇,在利用外資方面,要實行觀念提升和方式更新;要從區域開放觀念上升到全球化意識;要從用優惠政策創造局部優勢環境觀念上升為用法治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綜合經濟發展環境的意識,提高「軟環境」質量要從商品經營觀念上升為資產經營、資本運營意識;要從政策引導的主管觀念上升到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要從「引進來」為主轉變為「引進來」。

G. 如何看待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的論文

3構建一套完整的環保產業鏈真正解決環保問題,必須下大力氣培育一個有生命力、有發展前景的環保產業群(鏈),形成一個對投資者有吸引力,對生產者有法律約束力的環保市場,這樣才能把環保「列入」發展,做到「環保」與「發展」的和諧統一,以環保帶動發展。以發展促進環保。3.1回歸自然,崇尚綠色21世紀是發展環保產品的世紀,回歸自然,崇尚綠色將成為時代潮流。綠色經濟、綠色投資、綠色消費、綠色營銷、綠色產品、綠色就業的發展將在全球范圍內。它以高教節能、減少浪費、維持平衡、保護環境、無污染、無公害為根本特徵,它代表了政策和市場上一種全新的心態轉變,體現了人類對自身責任和發展的理性思考,而且從長期而言,它能太大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擴大就業、促進發展。因為在未來世紀的競爭市場上。在企業的經營理念中,「環境成本」將成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環境取勝」也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法寶。3.2構建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產業體系要改變傳統工業社會那種「自然資源——產品和用品——廢物排放」線性流程組成的開放式「牧童經濟」(美著名生態學家哈丁的說法)做法,建立現代社會要求的「自然——產品用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流程的「循環經濟」模式,使資源、能源在不斷循環的體系中最合理的利用,達到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最低限度的影響、破壞、為此:首先,倡導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從源頭上介人環境與發展,成為兩者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切人點,它以生態工業和持續農業為主要形式,前者根據循環經濟的思想設計生產過程,促進原料、能源的循環利用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後者包括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等形式,它們強調減少對環境有害的化肥農葯的使用量,增大有機肥的投人,是一種既能實現增產又能保護環境的可持續農業。其次,大力發展生態工業鏈(生態工業園區)。即把不同的工廠聯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一家工廠的廢氣、廢熱、廢水、廢物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能源,這樣,既能減少成本,節約能耗,更能降低浪費,避免污染再次,開拓綠色消費市場。消費是環境危機問題的核心,它引導著生產,影響著環境拒絕污染產品、青睞綠色商品,已經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選擇,這不僅是人們消費理念的變革,更重要的它是引導綠色生產的原動力,在綠色消費中,消費者只認這種貼有政府認可的環保標志的綠色商品,這對杜絕不符合環保標準的商品出售,根除污染起著重要作用,德國早在1973年就開始對3600種產品試行環境標志,目前已形成非常成熟的綠色消費品市場。這一點值得所有國家借鑒。最後,大力發展回收、再生利用產業。從資源角度看,垃圾是地球上唯一在增長的、潛在的資源。所以採取積極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科學地回收、利用垃圾,將成為21世紀環保產業的一個支柱產業。回收利用產業早已是發達國家作為環保、節能的重要產業。我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回收利用潛力很大,但我國對垃圾僅停留在填埋、焚燒的處理階段,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借鑒國外經驗,中國更需建立和發展回收、利用的垃圾產業。3.3推進稅制改革、完善生態稅有專家預測,稅制改革是21世紀最舉世矚目的事情,而環保稅、生態稅則是主要內容,所有以自然資源為原料的產品都將被徵收生態稅。各國都將在生態稅方面達到協議,未開征生態稅的國家,它們出口的以自然資源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將被進口國課以懲罰性的高生態關稅目前,各國政府在稅收政策的取向上都明顯地表明出環保化趨勢,比如對環保產業、治污產業,政府不僅給以信貸財政支持,而且實行免稅、減稅;相反,對高污染的生產行業,生產危害環境產品的企業和不治污、治污不合格的企業要高征稅限貸款。通過稅制改革,能夠使垃圾、廢物極大減少,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是人類唯一的選擇。面對環境壓力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我們再不能保持漠不關心的態度了,也不能再假設環境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就是確保地球和人類社會能擁有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未來!」參考文獻【1】陸敏:環境是真正的全民所有.《經濟參考報》l999年3月L5日【2】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0年全諱環境展望》(京)1999年9月21日【3】國家環境保護總局,《199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2000年6月5日

H. 《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論文1000字

只提供寫作的角度。
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以資源型經濟為主要模式的城市,現階段遭遇到的資源枯竭、產業結構不完整、產業結構低端、粗放等,以及在這種模式下造成的環境問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向,從具體的城市然後引申到全國乃至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與環境關系。
從全球環境問題論述循環經濟、可持續經濟的重要性。
論述循環經濟、可持續經濟的特點,優勢以及是如何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闡述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立統一。
從上述角度,組織材料,闡明立場中心主題即可。

I. 幫忙提供一下論文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系的資料

試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環境問題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兩者「雙贏」,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結合常山縣_鎮實際,就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_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現狀
位於「中國胡柚之鄉」的常山縣城北郊的_鎮,是衢州市四大強鎮之一,這里蘊藏著豐富的礦藏資源,現已探明的石灰石儲量為10億噸,石煤儲量3億噸,無論在儲量上還是品位上均居全省首位。依託資源優勢,建材、輕鈣等資源消耗型企業發展迅猛,目前全鎮有工業企業96餘家,其中水泥企業3家,輕鈣企業10家,石灰立窯12家,石灰生產加工企業20家等,到2005年,全鎮工業生產總產值已經達到14.5億元,工業利稅達到3800萬元。但是,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尤其是原有土法燒制的土窯,石灰加工棚、一批石灰石石煤破碎點磨粉點,吃進礦石,也「吐」出了大量的煙塵,加上水泥、輕鈣企業、石煤開采企業的環保投入和管理不到位,使_鎮成為全省有名的污染重災區,老百姓深受環境污染之害,環境污染糾紛頻繁發生,極大的阻礙了_鎮社會經濟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區域生態環境意識淡薄。一方面,當地群眾環境保護意識較為淡薄,_鎮幾十年的污染現狀使得當地老百姓對環境污染都習以為常,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直接損害時才會去尋求賠償和保護;另一方面,絕大部分當地企業主缺少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不願意在環境保護設備方面增加投入和加強管理,甚至經常性閑置環保設備並偷偷排污,往往犧牲和破壞環境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還有當地基層不少鎮村幹部的環境保護意識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不夠協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區域生態破壞現象比較嚴重;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太大且產生二次污染;資源破壞和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大氣環境、水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環境質量低劣。但區域經濟總量不強,持續發展能力差,2002年單位面積gdp產出僅為0.029億元/平方公里,屬於極低的水平。
3、經濟增長方式仍舊屬於粗放型增長。_鎮的經濟增長主要靠傳統的產品和傳統的生產方式來增長,屬於粗放式增長。表現為:產品質量比較差,技術水平比較低,產品附加值低下;石灰石資源比較豐富,但開采、加工技術比較落後,環境污染嚴重並存在嚴重的隱患;企業規模比較小,競爭力不強。
4、資源型工業經濟帶來嚴重的環境壓力。隨著石灰石開發強度不斷加大,水泥、輕質碳酸鈣、石灰等產業不斷擴大,特別經濟強鎮戰略不斷推進,資源型工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機會,同時,資源型工業經濟結構對環境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水泥的粉塵、雜訊污染,碳酸鈣的塵、污水的污染,石灰的二氧化硫、固廢污染,石灰石、石煤等資源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等。
5、政府有關部門管理不力和執法不力。作為一個工業企業眾多、污染嚴重、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衢州市經濟重鎮,沒有相應的環保管理機構,缺少相應的專職環保人員,鎮政府多年的環保工作更多的是協調處理群眾環境污染、糾紛和協助環保局開展收繳排污費等工作;縣環保部門的監察執法力量也較為薄弱,缺少有專業知識的環保工作人員和工作車輛,難以應付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現狀,同時,執法和管理力度不夠,對環境污染行為較為寬容,造成企業存在「違法成本較低、守法成本較高」的不良思想,缺少較好的措施以推進環境污染整治工作。
二、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對策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期,處在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的高峰期,環境狀況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有相當大的差距。我縣確定了「工業立縣、特色發展」兩大戰略,作為經濟強鎮,如何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切實保護好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是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筆者以為,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通過經濟發展來解決環境問題,通過解決環境問題來促進發展,走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之路,才能實現科學發展。
1、強化環境意識,樹立生態理念。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境價值理念,實現以環境換取經濟增長向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轉變。綠水青山意味著優美的人居環境、清潔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氣,可以大大減少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大大減輕因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所需付出的巨大代價,大大緩解生態環境問題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要充分認識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的高度一致性,正確處理環境與建設的關系,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理念。「環境保護,教育為本」,要大力普及環保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環境意識,把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科學理念同中華民族關愛自然、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通過多種途徑,普及科學知識,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國情、珍愛環境、保護生態、節約資源、造福後代的共識,大力倡導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以及生態環境、生態人居和生態文化建設,摒棄盲目追求過度消費,倡導正確的生活方式。
2、把環境保護作為決策的重要環節,從源頭落實環保基本國策。環保從源頭抓起,最重要的是各級政府、各級管理部門、各級領導要依法承擔起改善環境質量和環境管理的責任,牢牢樹立科學發展觀念,轉變把環境因素置於決策之外的決策模式,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同時,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用綠色gdp核算體系代替傳統的gdp核算體系,把環境保護納入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教育幹部樹立長遠的、可持續的政績觀,改變以犧牲長遠利益換來短期效益的政績觀。要樹立結構決定功效的宏觀調控理念,著力在調整經濟結構上下功夫。當前,要根據我鎮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進一步明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區域定位,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發展導向明確、開發秩序規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科學區域開發新格局。要著力合理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盡快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發展的「騰籠換鳥」、「鳳凰涅盤」。
3、把環境保護作為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解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用「綠色核算體系」來重新審視和把握經濟發展途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推動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建立「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生產新模式,徹底改變傳統的「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單向線性模式和「先污染,後治理」為特徵的末端治理模式。推行清潔生產,不斷運用綜合性的預防戰略,努力改進產品設計,改變生產工藝,減少對人體和環境的污染。要從企業內部循環的角度,大力發展生態工藝,推行清潔生產;從企業之間的循環角度,大力發展生態工業鏈園區;從社會整體循環的角度,大力發展
綠色消費市場和資源回收產業,優化產業結構。由於歷史原因,我鎮有部分行政村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污染,如:靈湖溪、石木嶺溪流域。如果這些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不好,勢必影響全鎮環境這盤大棋。因此,必須痛下決心及時清除現有的污染源的同時,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從根本上改變其環境現狀。
4、把環境保護作為現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堅決落實環境保護的責任制度。一是建立協調有效的環境管理機制。打破條塊分割管理體制,建立健全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環境管理綜合決策機制。依法明確各職能部門在環境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增強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商與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和反饋機制。二是強化各項行之有效的環境管理制度的落實,包括環境保護規劃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現場檢查制度、排污許可證和總量控制制度、排污收費制度、污染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等。三是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環保部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有關法律,加強監督管理,嚴格環保執法。同時,保障公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讓廣大公眾積極參與到環境活動、環境決策、監督中來。依法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更高的問題。
5、把環境保護作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環節,集中精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改善人居環境,不僅僅是改善市民的住房條件。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文明發展與協調穩定功能,以人為本,下決心解決市民廣泛關注,影響環境質量和日常環境生活質量的突出環境問題。強化飲用水源的環保嚴管措施,保證飲用水安全。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靈湖溪資源,確保生態環境改善。繼續整治水泥、碳酸鈣、石灰煤煙污染。大力改善新區環境,創建綠色環保文明社區,提高市民生活環境質量。同時,要著力加強農村環保工作,重點抓好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和保護農村飲用水源地,確保農產品基地環境安全。
6、把環境保護作為產業來抓,依靠科技進步保護環境。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在環境保護領域的作用,整合動員和發揮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當前環境與發展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應用技術的研究推廣。加快先進環保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逐步形成環境保護技術研發體系,將環境保護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推動環保產業化進程,逐步規范環保產業市場,打破地方與部門分割,實行市場准入制度和污染治理設施資質運營制度,積極推動環保設施運營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競爭有序的環保產業宏觀調控和運行體系,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針對我鎮工業企業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行業實施重點整治、嚴格排查。從我鎮工業整體來看,石灰行業、水泥行業、鈣產品,製造行業是全鎮造成污染較大的幾個行業。如果對這些行業的污染問題避而不談,那麼我鎮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只能是紙上談兵。以鈣產品行業為例:在鈣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石灰石礦開采、選礦以及尾礦處理等環節中,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我們就要針對其各個環節可能造成的污染進行調查研究,分別設計相應的應對措施,盡可能的避免、彌補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應由現在的以污染防治為主轉向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並重,充分利用高峰村、靈湖村、大埂村這樣的生態農業示範區為中心,帶動全鎮生態農業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當前,我鎮由於石灰石等部分資源比較豐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原材料低價、資源無價」的價格扭曲現象。人們長期以來機械地理解一些經濟學的價值理論,認為自然資源是天賦的,沒有勞動的參與,沒有價值。這種錯誤的觀念在政策和實踐上導致了無償佔有、掠奪性開發和浪費使用,以致造成資源損耗過快、生態惡化加劇,經濟增長中顯示出虛假的繁榮。對於資源再生產活動,過去我鎮一直沒有把它作為獨立的產業看待。實際上,像礦產資源普查和勘探、土壤改良、耕地的恢復、采種育林、育草、水產育苗、廢氣廢水的凈化等活動,都是社會化再生產活動,應當作為一種獨立的產業來看待,以確立它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從而使資源的消耗與經濟的發展形成消耗—恢復補償—消耗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發展態勢。提高一般工業廢氣物綜合利用率。一方面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降低高資源型工業比重,提升技術型工業比重,減少工業廢物的產生;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清潔生產,通過改進工藝、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手段促進各類廢棄物在企業內部的循環使用和綜合利用。除此以外,還要大力發展消納工業廢棄物的建材等行業,進一步提高利用率。在環境政策領域,市場手段正迅速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和採納。與傳統的直接管制手段相比,市場手段既能保證環境質量改善,又能滿足我鎮經濟增長的要求,是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相統一的重要途徑。因此,縣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及時制定基於市場的環境政策,從政策上對企業行為以及進行合理引導。自然資源是我鎮生產總值賴以不斷增長的物質基礎,它的大量消耗必然導致未來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受到阻礙。因此,應該像對機械設備、廠房建築的損耗進行折舊那樣,對自然資源的損耗進行核算,以正確地估量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和未來的發展潛力。自然資源核算工作主要是提出一些實物指標、價值指標和公式,對自然資源的實物總量對應的價值總量和價值變化量進行核算,按照資產更新和折舊的方式,把資源的增加和消耗以貨幣形式列入社會經濟帳戶中,以此來反映我鎮自然資源歷年消耗的變化情況以及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
總之,我鎮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貫徹落實好環保優先政策,走科學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之路,才能實現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的轉變,由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難」向兩者協調發展的「雙贏」的轉變;才能真正做到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推進,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共同發展;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銀山」,成為我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又保護好「綠水青山」,在生態建設方面為全縣作貢獻。

J. 寫一篇,經濟與環保的論文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周圍環境而孤立地進行。環境是社會發展的經常必要的條件 之一 , 趁著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進程的作用環境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促進或阻延的作用體現了 生產力不斷提高和自然資源不斷開發 , 社會與其周圍環境的聯系便日益加深。 環境是人類生存 發展的基礎。也是開發利用的對象。主要功能有 :(1)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 自然資源。 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 能源的源泉 , 也是各種生物基本重要條件。 人類從自 然地理環境中開採煤、 石油、 天然氣等 , 利用土地資源生產穀物 , 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經濟活動。 因而環境資源的多寡、優劣決定著經濟活動的規模和速度。當人類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自然 供給的能力時 , 便難以維系和持續發展。 (2)消納和同化人類活動產生的產品 , 同時也會有一些 一時未能被利用的副產品排入環境 , 成為廢物。而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 , 也產生各種廢棄
物歸還給周圍自然環境。當廢物排放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時 , 環境質量會下降 [3]。 (3)滿足 人類生存的精神享受。 環境不僅能為人類提供物質資源 , 而且還能滿足人們對舒適的要求。 清 潔的空氣和水是農業生產必需的要素 , 也是人們健康 , 愉快的生活需求。 優美舒適的環境 , 使人 們心情輕松、精神愉快 , 有利於提高人體素質 , 更有效地工作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保護環 境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面對諸多的環境問題 , 我們必須加強環境保護。 環境問 題是指任何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結構和狀態的變化 , 產生的原因包括人為、 自然兩方 面。其實質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間的矛盾。

閱讀全文

與環保與經濟發展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