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工業經濟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盛到衰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2。促使壟斷組織的出現。
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4。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外擴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它引起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使勞動生產率有了顯著提高;二是使整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加強了產業結構非物質化和生產過程智能化的趨勢,而且引起了各國經濟布局和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豐富的內容使管理發展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並實現了現代化。
2.對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帶來了物的現代化,引起勞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與之相適應,使人的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現代化。
3.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以及各種「人—機控制系統」的形成,使生產的自動化、辦公的自動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動化(即所謂的「三A」革命)有了實現的可能。預示著人類社會將從機械化、電氣化的時代進入到另一個更高級的自動化時代;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發展標志著人類社會已從被束縛於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時代進入一個遠為遼闊的陸海空立體新時期;基因重組技術、結構化學和分子工程學的進展使人類獲得了主動創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創造力,標志著人類正在由「必然王國」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國」。
4.對資本主義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由一般壟斷向國家壟斷過渡。由於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生產的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壟斷不能適應生產力高速發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國家壟斷的充分發展和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5.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產力水平,加速了戰後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世界貨幣金融關系的變化和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推動了跨國公司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井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經濟戰略的變化。
6.對國際關系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對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一方面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另一方面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斗爭中具有強大的動力。同時,第三次科技革命擴大了世界范圍的貧富差距,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7.對全球問題的影響:科技革命的發展一方面擴大了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領域,提高了人類向自然作斗爭的能力,從而把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推進到一個前人所無法想像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帶來一系列棘手的社會問題,如: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以及核災難的威脅,這些問題難以控制的惡性發展使人類的處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困擾,成為舉世關注的全球問題。
此外,有的學者認為,功勛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而且使西方一批發達國家在20世紀50至60年代先後實現了高度工業化,走完了工業社會的最後歷程。
B.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面對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我們要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增長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也面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戰。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並利用有利時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鞏固經濟發展的好勢頭。
一
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
當前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總體可控,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速雖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緩,但仍處於平穩較快增長區間。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民間投資保持較高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位回穩。經濟增速適度放緩,既有全球經濟減速的影響,也是我國主動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總體上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第二,物價漲幅總體可控。雖然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但物價漲幅趨於收斂,價格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從需求結構看,在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的同時,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投入增加,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現代物流、軟體、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從收入結構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財政對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衛生投入大幅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明顯增加。
總體上看,未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控制物價上漲勢頭的有利條件較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因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受水利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資增長、產業轉移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因素的拉動,投資增速依然會保持在高位;最終消費在就業狀況改善、工資持續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將保持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會有所回落,但仍將回歸正常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仍將高於9%。隨著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社會總需求增速放緩,加之糧食和主要工業品供應較為充裕,翹尾因素逐步減弱,以及穩定物價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後幾個月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二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保持我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高速增長的難度在加大
世界經濟復甦進程艱難曲折,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相對較為有利,但面臨的矛盾仍然較多,突出表現在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壓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價高位運行。由於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類價格同比漲幅仍處高位,勞動工資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今後一個時期抑制物價上漲的任務仍很艱巨。
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從投資需求看,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從最終消費看,受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降溫的影響,加之部分刺激消費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將有所減弱。從外部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出口企業生產、資金、匯率成本提高等因素疊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現放緩態勢。
第三,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從需求結構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從生產結構看,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長較快,局部地區電力供需偏緊,節能減排任務十分嚴峻。從收入結構來看,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仍明顯高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結構失衡使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總量平衡和結構矛盾交互疊加,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
與此同時,受融資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工資上漲、匯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大,經濟效益下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博弈使市場陷入僵持狀態。
三
充分考慮國內外形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政策的滯後和累積效應,增強政策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C. 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態勢如何
盡管國際經濟出現不利因素,二季度我國經濟供給側指標總體上仍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工業生產穩中向好、工業經濟結構優化、效益改善,就業穩定,支撐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斷增多。目前我國經濟保持6.8%左右增速,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就業市場穩定。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結構性去產能工作有序開展。微觀杠桿率繼續下降,企業成本繼續降低;新產業增長較快,新產品快速成長,新業態蓬勃發展。6月份製造業PMI相較5月份有所下滑,但仍在51.5的水平。同時,非製造業PMI以及建築業PMI甚至出現回升,這反映出當前我國整體經濟環境受內外需負面因素的影響尚不明顯。
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名義增速。1月份至5月份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2%;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9%;兩項預算收入合計112372億元,同比增長17.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0.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同比增長45.8%;兩項預算支出合計103678億元,同比增長14.1%。今年一季度名義GDP增速為10.2%,預計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速高於GDP名義增速。本輪復甦以來的企業大小分化仍在延續,體現在中型企業與小型企業製造業PMI仍處於50以下,而大型企業為52.9。大型企業新訂單甚至還延續了5月份以來的回升,而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新訂單均下降。
D. 現在社會的經濟發展態勢如何您如何去看待
今後5到1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我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中國技術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一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系,一是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近期的問題,也有遠期的問題。90年代以來有兩個基本情況:一是糧食產量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城鄉居民人均口糧消費下降。這帶來了過去所沒有過的相當多農產品銷售困難的現象。 現在不少農產品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很難再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業單產並不低,種糧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達不到規模經營,單純務農很難使農民富裕起來。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加上農業季節性的特點,許多地方是「一個月過年,三個月種田,八個月賭錢」。鄉鎮企業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非農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許多鄉鎮企業面臨生產過剩和銷售困難,初始階段那種低水平的規模擴張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應該包括鄉鎮企業。 從長遠來說,農村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工業化和城市化,靠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可以這樣說: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最困難之點,不在城市,而在廣大農村地區;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城市,最終落腳點是在農村。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 推進城市化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了推進城市化,長期以來所實行的限制農民進城的政策需要改變,同時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保持社會穩定。 第三,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 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是放鬆或者延緩東部地區的發展。東部地區的發展,過去是,今後相當長時期仍然是從財力、物力和技術上支撐國民經濟全局的極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開發和加快中西部發展的條件,東部地區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地區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這也是一個大局。西部地區不實現現代化,也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 第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 要關注人口、環境問題。人口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問題。 人口問題過去是兩句話: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現在應該加一句話:注意老齡化問題。我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佔10%。西方國家在人口基數小、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出現了老齡化,尚且遇到很多問題。我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基數很大的條件下,在很短的時期內進入老齡社會,困難更大。老齡化會帶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問題,需要預謀對應之策,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環境保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環境保護可以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環境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環境惡化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現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對於環境問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按照「十五」計劃,2005年經濟增長5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比2000年減少10%。經濟發達國家在人均2000美元時開始治理環境,我國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條件下開始大規模控制環境污染,難度更大,要靠長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說,有了一個雛形,一個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處還很多,仍然需要強調體制創新,通過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建立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體制創新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但我國經濟技術落後,在同發達國家的競爭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關鍵是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我國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今後5年城鎮將新增就業崗位4000萬個,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4000萬人。達到了這樣的目標,城鎮失業者仍將有1200萬人以上,農村仍將有1億以上的剩餘勞動力。 積極擴大就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中國市場商品短缺的狀況已經結束,現在是供過於求,沒有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經濟就不可能持續增長。
E. 經濟社會的發展主要呈現哪幾大態勢
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並存。
一、密切關注兩個短期因素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甦呈現新的特徵,對我國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3.7%,快於2013年的3.0%。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14年世界貿易增長4.5%,高於2013年的2.5%。目前看,世界經濟有望延續復甦態勢,但也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發達國家情況有所好轉,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困難增多。美國經濟增長加快,歐洲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日本經濟依靠政策刺激也出現短期恢復。但發達國家經濟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暴露的制度性、結構性缺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修復,其量化寬松政策退出也是影響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不會一帆風順。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受到拖累,普遍面臨外需疲弱、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通脹壓力上升問題,有的出現資本外流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程度很高,世界經濟持續復甦有利於我國發展,但也要看到,由於我國傳統比較優勢逐漸弱化,產業多處於國際分工中低端,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競爭壓力都在增大,即使世界經濟溫和復甦,也不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需動力能夠如以往那樣強勁。
從國內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基礎還不牢固。當前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均有支撐,供給結構逐步優化,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涌現,去年出台措施的積極效應持續顯現,特別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和社會活力。但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仍存在下行壓力,消費需求增長動力偏弱,企業投資意願不強,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待培育壯大;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財政、金融等領域存在風險隱患;在住房、食品葯品安全、醫療、養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遷、安全生產等方面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宏觀調控仍面臨艱難抉擇。
二、正確把握兩個長期背景
第一個大背景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支撐經濟發展的因素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難以為繼,勞動力、土地等低成本優勢相對減弱,資源環境約束明顯強化,經濟總量基數增大也勢必對速度產生影響。因此,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速適當減緩具有客觀必然性,也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但必須看到,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工業化、城鎮化尚未完成,仍有巨大發展潛力;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有很大迴旋餘地;新的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人口紅利逐步轉變為人才紅利,這些都將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我國經濟增速「換擋」是「調速」,不是「失速」,我們有基礎有條件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7%~8%的經濟中高速增長。
第二個大背景是,全球經濟格局處於深度調整過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存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這是多年來的基本趨勢。同時,要高度關注一些新變化: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可能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我們不容錯失良機,而要緊緊搭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快車。全球經濟結構正在調整,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和經濟再平衡,回歸重視發展實體經濟,而新興經濟體著力擴大內需,推動幾十億人口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這將導致全球產業布局和分工體系發生新變化。國際經濟秩序還在發展變化,發達國家謀求重塑國際經貿規則,各國都試圖搶佔新的國際競爭制高點,二十國集團等機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際影響力和塑造發展環境的能力日益提升。
綜合來看,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機遇大於挑戰,但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付出艱苦努力。
F. 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如何
目前,中國的經濟正在迅速發展,其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的同時。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正在融入世界經濟大市場,不斷適應和完善本國的各方面制度,同時也在世界各地發展自己。區域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不斷加強,區域聯盟的性質也逐漸明顯。但是現在,中國仍然是一個「學生是好學生,提出
中國當前的發展目標,似乎表明,它是人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中國的條件和知識的傳播,讓每個中國人知道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在中國的作用是我應該做的,什麼,和其目標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世界經濟就像一個乾涸的河流,因為新的水源及其相容性的迫切需要,經濟系統的實現與歐洲和世界經濟的美國長期控制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面臨著各種潛在的危機,迫使他們發展新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我自己。這顯示其魅力,世界上的所有國家為中國提供了前提條件。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歐洲的經濟一直處於較低的位置,現在,我們不能對世界經濟產生很大影響,
中國快速發展的金融市場中,以20兆分的成績和一年半,中國政府給了很大的驚喜,但這僅僅是開始。半年後的滑鐵盧奧運會是
,然後在宏觀調控和政府行為中國空間發展的中國,一年後開始發展的中國。5—10時,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的時候
G. 經濟文寫作2001年工業經濟形勢預測怎麼樣評析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根據已觀察到的規律性推斷未來的發展變化。 (1)經濟預測利用了經濟運行的兩個基本原理 ①經濟現象的發展變化是連續的。從任一經濟現象的全過程來看,其發展的各個階段具有連貫性,今天的情況是由昨天演變而來的,明天又是今天順序發展的結果。因此,對現狀的分析是建立在對過去的總結的基礎上的,而對未來形勢的預測也必須以對現在的分析為依據。 ②各種經濟現象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一個經濟現象其產生、發展、消亡都不會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過程,而是種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對某一經濟現象可能發生的變化作出預測就不能局限於僅考慮該現象自身,而要從各個角度出發,全面把握其變化規律。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必須對各種影響因素一視同仁,因為在這些影響因素中總是有起主導作用的,分析與預測的重點應該放在這些因素上。 (2)預測未來經濟形勢的主要幾個方面 根據以上兩個基本原理,對未來經濟形勢的預測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①當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會影響到經濟的正常運行,那麼,它們將對未來經濟形勢產生何種作用、這種作用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針對這些問題政府會採取一些什麼措施,所有這些都會對投資者制定未來投資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②經濟發展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能源、交通、農業、工業等等有不同的要求,政府為此而採取的相應措施也會發生變化。這就使得投資者必須及時預測可能產生的變化並相應調整自己的投資戰略。 ③由於政治需要或其他一些因素導致的變化。在許多情況下,政治或其他一些因素將對經濟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化、國內政治體制的改革、戰爭、自然災害等都可能使經濟發展的方向與速度發生很大的改變。這也要求投資者能對這些問題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准備。 以上介紹了宏觀分析的基本思路以及一些基本的概念與方法,目的是為了使炒匯者能夠對宏觀分析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在進入到具體分析時能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走下去,力爭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成果。
H. 概括1927~1937年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態勢,並分析1929~192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民族工業的影響。
態勢:一戰列強放鬆對華經濟侵略,民國政府鼓勵民族工業,民族工業迎來短暫春天。影響:促進民族工業發展。
I. 中國經濟發展態勢與油氣工業發展現狀
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總量有了很大增長,經濟體制正向市場化方向邁進,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公益事業有了很大進步。在達到「小康」水平後,正在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前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資源尤其是作為能源主力軍的石油天然氣對經濟發展目標的保障程度如何,是需要深思與解決的問題。
一、中國經濟發展概況
1.成就巨大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奮斗,如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貧窮」到「溫飽」的跨越,現正在實施從「小康水平」到「小康社會」的跨越。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西部大開發全面展開;所有制結構逐步完善,現代市場體制逐步形成;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確立;對外開放向廣度和深度擴展;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當前宏觀經濟出現了若干亮點:發展速度快,1998~2000年,GDP平均增長7.7%,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利用外資能力強,成為全球第一引資大國,五年實際利用外資2216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五,達6208億美元;投資空前,2002年基本建設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五年翻了一番,達3208億美元,財政收入達到18914億元;耐用消費品已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千元級「三大件」(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轉向了萬元級至十萬元級的「新三件」(電腦、汽車、住房);百姓生活出現幾大亮點:出行越來越方便,餐飲越來越豐富,住房越來越寬敞,旅遊越來越火爆,通訊越來越迅捷等。
2.戰略宏偉
我國經濟發展的另一特點是發展戰略明確而宏大。鄧小平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明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解決「溫飽」,第二步實現「小康」,第三步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顯然我們已圓滿實現了第一步,現正在實施第二步從「溫飽」到「小康」的跨越。按照鄧小平同志「發展是硬道理」的要求,黨和政府始終抓住發展這一當代中國的主題。在發展的指導思想上,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在發展的基本思路上,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在發展的戰略方針上,提出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並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在發展的基本國策上,提出控制人口增長,節約使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
3.目標實惠
黨的十六大指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已有不少權威機構和專家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對以上美好目標作了具體化的分析。烏東鋒同志將以上目標細劃為10個方面。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目標;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達到18000元,三是農村人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爾系數低於40%;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八是大學入學率20%;九是千人醫生數2.8人;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烏東峰,2003)。
上述指標除人均GDP低於第一次現代標准6399美元/人年,以及相關的城鎮和農村人均收入有差距外,其餘指標均達到或接近國際上第一次現代化指標水平。可以想像,到2020年我國人民的生活必將更加殷實幸福。
4.道路科學
自20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之後,黨的十六大又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基本上是資源消耗型的,而且是比較初級階段的,資源消耗大,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如果還走過去的發展道路,到2020年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諸如能源消耗等也跟著翻兩番,這是不現實也是絕對不可行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提出以後,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信息經濟、虛擬經濟、知識經濟等新理念相繼出現,有關政策相應出台,而且成效顯著。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國以一倍的能源增長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人口凈增長率由20‰下降到6.64‰。同時,我國全面啟動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田還湖工程,實行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草原恢復與建設等生態工程,目前森林覆蓋率由14%增長到17%。
雖然我國近20年發展的確很快,但在世界范圍比較,還相當落後,我國社會經濟還處於工業化初中期,我們現在實施的現代化只是第一次現代化,現在所追趕的10大指標還只是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的指標。要想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必須實行跨越式發展。黨的十六大指出:「堅持以信息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顯然這里的內涵很多。首先,經濟發展必須既要有高速度又要有高質量;其二,把信息化和工業化結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已是不少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其三,堅持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這樣一種科學的發展思路,是得到世界認可的。
二、中國石油天然氣生產、消費現狀
1.中國能源的儲量
中國一次能源蘊藏量十分豐富,根據多年勘探的結果。中國常規能源(煤、油、氣、水能等)總資源量為40466.4億噸標准煤,約佔世界總量的3.9%。探明剩餘可采總儲量為1392億噸標准煤,約佔世界總量的10.1%(表10-1)。但按人均計算,中國是個能源短缺的國家。僅以石油、天然氣為例,按2001數據計算,我國石油人均剩餘可采儲量為1.93噸,人均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1441立方米,分別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8.2%和5.8%。這顯然不適應中國20年持續快速發展之需。
表10-1中國常規能源資源儲量及結構
(據吳季松,2003)
2.我國石油、天然氣生產現狀
「九五」計劃期間,我國國內生產總體年均增長7.7%。從產業結構方面考察,2002年我國一、二、三次產業比為:15.1∶51.2∶33.7。與此相適應,能源產業有一定的發展。原油生產保持穩定,天然氣生產穩步增長,水力發電有所發展。從表10-2中可以看出,原油所佔比例增長了2%,天然氣和水電所佔比重都有增長,各種能源生產比例趨於合理,但石油產量基本穩定。
表10-2中國「九五」期間能源生產量及結構
(據吳季松,2003)
3.我國石油、天然氣消費狀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在「八五」、「九五」期間,都把能源開發作為基礎產業,重點予以發展。這有力地保證了我國自1989年至2002年的13年間,年均9.7%的GDP增長率。能源消費總量從1990年的98703萬噸標准煤,增加到2000年的128000萬噸標准煤,增加了30%,但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178%,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從5.32噸標准煤,降低到1.43噸。如果按1980年至2000年這20年計,中國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而能源消費只翻一番。這在經濟增長方式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這期間我國油氣已逐漸不能自給,近年來石油進口量不斷增大,從1993年起我國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2年我國凈進口石油共約8000多萬噸。
自1998年以來我國能源及油氣消費呈現以下趨勢(表10-3)。
表10-3中國1998~2002年能源消費情況表
(據吳季松,2003)
①1998~2002年,從總的趨勢看,我國經濟保持了7.3%的增長速度,但能源消費卻逐年下降。這說明能效提高,經濟質量提高,是極好的苗頭。②石油、天然氣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所佔比例增加,這是工業發展、社會進步的象徵。發達國家該數字可達40%以上,而我國僅為26%,說明還很落後。③天然氣和水等清潔能源比例亦逐年增加。隨著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的開發,天然氣和水電所佔比例還將連續擴大。這一方面可滿足能源需要,同時也減輕大氣污染,帶來多重好處。④石油進口量越來越大,據權威部門預測,到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我國石油的需求量將分別達到2.5億噸、3.0億噸和3.8億噸。但同期石油生產能力僅為1.6億~1.8億噸,缺口分別為0.7億~1.1億噸,1.2億~1.4億噸、2.0億~2.2億噸。即2005年國內需求的保障度為68%左右,2010年為57%左右,2020年為45%左右,預計2050年為24%左右。其餘所需石油要靠從國外進口解決。即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分別為32%、43%、55%、76%。(國土資源部油氣研究中心,2002)如果國際石油市場暫時或局部供應短缺,世界石油價格波動,將對我國石油供給產生重大影響,顯然危及我國經濟安全。
三、中國油氣資源對實現小康目標,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保障程度
黨的十六大指出,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基本實現工業化。到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根據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歷,一般是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保持線性增長關系。據有關專家研究,按美國的消費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均消費量要達到7噸油當量;按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水平,人均能源消費為4噸油當量;達到目前能效最高的日本的消費水平,人均消費量也要3噸油當量。到2050年,若按15億人口計算,屆時我國將要消費能源分別為105億噸、60億噸和45億噸油當量。按目前石油消費約佔24%計算,則分別需要消費石油為5億噸、15億噸和10.8億噸。考慮到未來50年間的技術進步,我國的能源效率在當今世界水平的基礎上再提高50%,2050年我國能源需求最少也不會少於30億噸油當量,仍按24%計石油消費量也需要7.2億噸石油。而目前我國剩餘可采儲量僅24億噸,年產量為1.6億噸。石油供給缺口非常巨大,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6%以上。所以我國石油資源嚴重不足,將對我國經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可持續發展是重大制約因素。
但也應看到,我國可採石油資源量為135億~160億噸,目前我國陸上石油探明率為28%,低於世界平均探明率的45.6%。天然氣資源量為38.14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為10萬億~12萬億立方米,陸上探明率為6%,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2.45%,所以還有較大勘探開發潛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若石油和天然氣探明率均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則我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還有55億噸。按每年平均1.6億噸(2002年產量)生產,則可采35年。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11萬億立方米。按平均產量313億立方米(2002年產量)生產,則可采38年。顯然,這對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有保障的。
從我國消費發展趨勢看,資料顯示,1980年到2000年,我國工業用能源供應的翻一番,保證了我國GDP的翻兩番,即用能源供需的較低增長實現了國民經濟的高增長。這顯然是我國在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出現的增長方式跨越式轉變的閃光點。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國能源供應對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是有保障的。但同時也要看到,20世紀90年代的10年中,我國年均石油消費增長速度比石油生產平均增長速度高出4.63個百分點,年均石油產量與年均石油消費量差額為719萬噸。石油消費的大量增長與石油生產的低速增長,造成我國上世紀90年代由石油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而且進口數額越來越大,以至到2002年達到8000萬噸。石油在保障我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