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企業申請"專精特新"產品認定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我拿上海為例,主要有三大條件。
(一)通用條件
企業上年營業收入不少於10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原則上不低於15%,或連續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原則上不低於10%。
(二)專項條件
1.專業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戶群、某一產品的細分區段,在行業細分市場領域內處於全國前10名。
2.精細化。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或先進知識,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3%,擁有在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1項以上(含1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軟體著作權3項以上(含3項);建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或區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上述內容符合其中一項即達標)。
3.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近兩年內主持或者參與制(修)訂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企業具有中國馳名商標、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市名牌產品、上海市名牌明日之星等品牌、上海市品牌培育試點示範企業等稱號或入選上海市重點保護商標目錄。
4.新穎化。擁有強大原創能力、創新活力和價值潛力,具有一定規模的估值和融資吸引力,適應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行為的改變,符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經濟發展特徵。
(三)限制條件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得確定為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確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取消其資格:
1.在申請或復評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2.近三年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3.環保不達標或發生過環境污染事故的;
4.有偷稅、漏稅行為的;
5.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
⑵ 」經濟,如何協同解決四新經濟發展中的瓶頸難點問題
「四新」特點:融合性,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相互滲透。動態變化性,內容和形態隨著最新技術和模式的突破應用發生變化。輕資產性,以知識智力資產開發和轉化應用為核心,依賴核心人才團隊建設。需求主導性,以消費者為核心打造價值鏈,消費者需求成為「四新」萌發土壤。基礎環境依賴性,要營造鼓勵創新、容忍失敗、減少規制的基礎環境。高成長性,體現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方向,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四新」模式:包括再定義創意設計型、平台模式型、並購整合創新型、需求拉動型、痛點突破+跨界應用型、異業聯盟型、集成創新型、迭代平移型、碎片整合型、價值鏈提升型、「互聯網+」典型示範型、軟硬融合型、跨界融合型、產業鏈貫通型、業態與模式創新型等。
⑶ 四新經濟的特徵是什麼什麼什麼
「四新」特徵:融合性,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相互滲透。動態變化性,內容和形態隨著最新技術和模式的突破應用發生變化。輕資產性,以知識智力資產開發和轉化應用為核心,依賴核心人才團隊建設。需求主導性,以消費者為核心打造價值鏈,消費者需求成為「四新」萌發土壤。基礎環境依賴性,要營造鼓勵創新、容忍失敗、減少規制的基礎環境。高成長性,體現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方向,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⑷ 四新項目指什麼
「四新」項目是指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五屆市委常委會第49次會議指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廣大領導幹部凝心聚力、勇於擔當,突出抓項目這根主線,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新的突破。
從2018年9月份起,除特別重大活動外,在每月的第一個工作日推出「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報道,用相對固定的視角,持續、動態展示重大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推動全市上下進一步形成「比學趕超、緊張快乾」的項目建設熱潮。
(4)四新經濟發展體系是擴展閱讀:
宿遷"四新"項目共2098個,計劃總投資4638.6億:
作為萬科、希爾頓、萬達、華為等供應商,在2017二月份,江蘇庫曼智能家居在宿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順利投產運行。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公司前期投資5000萬元,引進大型現代化生產機器設備,全力打造綠色環保無塵車間。
作為實木復合門、裝飾掛板和固定傢具材料一體化的生產企業,該企業近期計劃年產值1億元人民幣。中遠期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年產值5億人民幣。
像這樣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的企業,在宿遷還有不少。據統計前11個月,全市「四新」重大項目2098個,計劃總投資4638.6億元;工業項目1629個,占項目總數的77.6%,計劃總投資3625.3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78.2%。
新簽約重大項目659個,計劃總投資1645.1億元;新開工重大項目617個,計劃總投資1419.3億元;新竣工重大項目455個,完成投資881.5億元;新投產重大項目367個,完成投資692.7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四新」重大項目蓄積發展動能,跑出「宿遷速度「
⑸ 有關中國經濟的問題
《培訓與資訊》第7期(總第十四期)
作者:陝西省計劃幹部培訓中心 加入時間:2005-8-15 9:25:26
關於編制「十一五」規劃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李忙全
同志們:
未來五年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編制好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導向性的「十一五」規劃,對於抓住並且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但編制好「十一五」規劃,難度也不小,因為要使它成為既是一個發展規劃,又是一個改革規劃,許多地方要打破常規,有所創新,所以說有難度。雖然經過一年多的大量調查研究,前一段時間,我委分頭對各市「十一五」思路聽取了匯報,了解了各市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以及在「十一五」期間的重大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了省上的思路。因此,我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規劃部門所做的艱苦工作,得到領導認可,省上和各市都已形成了基本思路,對一些重大問題研究多數已經破題,有些問題還需要再深入研究。研究討論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統一認識、達成共識,進一步熟悉省情、市情、縣情的過程,因此,歷經這些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圍繞進一步做好「十一五」規劃需要深入研究的幾個重大問題,談幾點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深入研究和討論。
一、深刻認識「十一五」規劃的時代背景
認真分析規劃編制的時代背景,從而准確把握時代背景對規劃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是編制好規劃的一個重要前提。
1.「十一五」規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關鍵的時期
(一)「十一五」規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在全國基本實現。(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為基數,當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達到500美元;這一步1987年已提前三年實現。第二步是到20世紀末,2000年,全國人均GDP超過800美元,從總體上達到了小康,2003年全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我省2000年,550美元,2003年785美元,2004年800美元(2883.51億元),預計2005年可達到3200億元,再翻一番,人均達到1000美元,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2萬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000美元,第二步目標也已實現。第三步,在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大體上達到人均四千美元,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黨的十六大提出了第三步戰略目標,即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6個更加)。所以「十一五」規劃必須體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研究提出未來五年我省、市、縣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和重點。作為五年的階段性目標如何細化和具體化;今後五年要解決哪些問題,哪些方面要有突破,突破到什麼程度等。
(二)「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規劃有一個重大的時代背景,那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確立,體現了我國在發展指導思想上的重大轉變,標志我黨執政理念的一大飛躍,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我們加快發展、深化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她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我們在發展規劃編制中的一些傳統思維模式,特別是關於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將深深地在「十一五」規劃工作中打上烙印。「十一五」規劃編制的成敗好差,關鍵在於能否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能否在規劃理念、規劃體系、規劃內容、規劃方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以及在各級各類規劃中貫穿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編制出一個面貌為之一新的發展規劃。對此,我們各級規劃部門都已做了一些工作,但還要繼續深入研究,把這一重要指導方針落實到整個規劃綱要當中。
(三)「十一五」規劃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後編制的五年規劃。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十一五」規劃既不同於以物質平衡為中心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規劃,也不同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或者說兩種體制「膠著」時期的規劃,當然也不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完善條件下的規劃。「十一五」規劃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又不夠完善的體制背景下編制的規劃。這是「十一五」規劃編制的特殊體制背景。「十一五」規劃如何適應和反映這一體制特徵,一方面要體現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特點;另一方面要體現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宏觀調控導向作用的特點。正確區分市場的作用與政府的作用,明確哪些是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的,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克服過去平衡重於發展的觀念,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作用。哪些是需要政府來實施的,公共服務等基礎性、公益性事業需要政府辦,要把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的,這也是編制規劃需要著重考慮的重點問題,對此,需要在編制規劃過程中深入分析。
(四)「十一五」規劃是我國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上升期條件下編制的五年規劃。到2010年全國人均GDP將達到或可能超過2000美元,處在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關鍵階段,也是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國際經驗表明,在這一時期,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將加速調整,加快發展的各種基礎條件已經具備。如果處理得當、搞得好,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順利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黃金發展期」。如英國在18世紀的發展,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的發展,美國在上世紀的發展,都是抓住了機遇期而發展成為世界強國的。同時在這個階段,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產業之間以及佔有資源不同的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還會拉大,而隨著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種利益關系日益復雜,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即「矛盾凸現期」。「拉美陷阱」就是前車之鑒:2002年,巴西人均GDP超過了3000美元,城市化達到82%,但貧困人口卻佔到國民人口總數的34%。一邊是現代化,一邊卻產生了那麼多窮人;有增長、無發展,大多數人享受不到現代化的成果,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加劇社會矛盾,這就是人們常提到「拉美陷阱」。面對這樣一個戰略機遇期,既失誤不得,機遇是轉眼即逝,必須緊緊抓住,很好利用藉以加快發展我們。
總之,從宏觀上講,「十一五」規劃的起點是「四新」:新的增長態勢,新的增長空間,新的增長動力,新的發展理念。因此,也要求我們必須把「十一五」規劃編製成為面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貫穿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切實把握並充分利用戰略機遇期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導向性強的發展規劃。
2.加快發展是我省「十一五」主題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在於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對欠發達的陝西而言,加快發展尤為緊迫和重要。
第一,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在戰略機遇期內有所作為。當前,我省經濟發展已進入快車道,和全國一樣,正處在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實現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一是發達國家和我國東部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大規模向西部轉移。二是中央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西部大開發。三是國家把提升製造業水平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這對具有裝備工業優勢的陝西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四是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有利於我省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五是中央提出力爭再形成若干外資密集、內外結合、帶動力強的經濟增長帶的要求,為我們加快「一線兩帶」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六是我國已進入重化工時代,能源需求加劇,必將帶動我省能源化工產業加快發展。我們可以利用的發展機遇,還遠不止這些,隨著形勢的發展,新的機遇還會隨之而來。如果我們抓住了機遇,就能贏得主動,取得歷史性發展;錯過了機遇,就十分被動,發展前景就可能變得很艱難。這里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和切實用好這些機遇,把握和運用現代化建設規律,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系的各方面重大關系,不斷地創新出發展新思路,順利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
第二,只有加快發展,才能縮小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十一五」時期,我省堅持加快發展,是在認真研究國際國內形勢、客觀分析省情的基礎上提出的。據專家測算,如果美國年增長率為3%,中國年增長率為8%,那麼中國需要68年才能實現人均GDP與美國相當;如果美國增長率為4%,中國增長率為7%,那麼中國需要118年才能趕上美國。因此,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始終是發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從國內形勢看,盡管近年來我省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好勢頭,但橫向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沿海不少省市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奮力向「率先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邁進,有九個省市目前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我省2010年11000元的奮斗目標,在全國遙遙領先。東北三省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本來就比我省高,現在又利用國家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機遇進一步加快步伐,首批就上了一百多個優勢產業項目,發展態勢咄咄逼人。在西部12個省區市中,我省GDP居第4位,城鎮居民收入居西部第8位,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居西部第10位。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我們和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清醒地認識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基於此,我們提出了要堅持加快發展,就是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抓住加快發展這個根本任務,這一點任何時候不能動搖、不能放鬆。經驗和教訓一再告誡我們,不發展就不能縮短差距,不發展就難以找到出路,不發展就得不到群眾的擁護。可以說,加快發展才能凝聚人心、增強信心;加快發展,陝西才有希望。
第三,只有加快發展,才能解決陝西的現實問題。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沒有物質財富的積累,就談不上發展。實踐充分證明,解決陝西所有問題的關鍵靠發展。只有在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爭取較快的發展速度,才能有效解決陝西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如果我們的發展速度上不去,我們就會遇到許多過不去的「坎」。最為緊迫的是兩個「過不去」,即財政過不去和就業過不去。各級公共財政如果長期捉襟見肘,就難以擔當起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天然提供者的角色,就難以有效利用宏觀調控手段加強社會事業的薄弱環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難以普遍提高人民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福利,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城市貧困問題的核心是就業問題,擴大就業是當前最根本的發展。全省現有30多萬城鎮下崗失業人員,每年新增勞動力約15萬人,農村370萬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將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加之在國有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轉變時期,隱性失業顯性化,就業壓力更是長期存在的突出困難。勞動力是一種不能存儲的特殊資源,如果不能實現充分就業,實際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我們必須實行積極擴大就業的政策,通過加快發展,每年必須創造30萬個以上就業崗位,才能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為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
第四,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我們從陝西的省情實際出發,著眼全國發展大局,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三步走」規劃。「十一五」規劃初步確定到2010年生產總值達5000億元。這是全省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也是我們矢志不移的奮斗目標。如果沒有10%以上的速度就不能如期實現這一目標,也難以跟上全國的發展步伐。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這里講的速度,是指實實在在的速度,是講質量、重效益的速度。要在較長時期內始終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和根本指針,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加快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著力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結構優化升級,降低成本和消耗,走出一條又快又好的發展路子。
二、關於「十一五」期間我省要著力研究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是關系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根本性問題,解決「三農」問題是「十一五」的重要任務。「三農」問題的實質是城鄉二元結構,是農業的小生產與現代化的大生產之間的矛盾。國家在分析「十一五」的環境時,認為有兩大難題,一是「三農」,二是西部,我省把兩大難題都佔了。「三農問題」難就難在眾多的不斷增加的農村人口和有限的、而且不斷減少的水土、資源之間的矛盾,全省6344萬畝耕地(2003年),74.5%屬於坡耕和旱耕地,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2483萬農民(人均2.56畝)。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也無法實現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生活。(2005年糧食播種面積5100萬畝,人均2.1畝)。過去在解決溫飽問題階段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價格解決農業問題的辦法在現階段已經不行了,因此,中央提出五個統籌中,要統籌城鄉發展,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怎麼統籌,國家發改委馬凱主任說:解決農業問題要兩手抓,一手抓擴大分子,一手抓縮小分母。擴大分子就是農業本身,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延長產業鏈,加大財政轉移支付,使農業盡可能創造更多的GDP,縮小分母就是要減少農村人口,大力推進城鎮化戰略。「十五」計劃提出實施城鎮化戰略,但由於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沒有根本調整,導致城市化戰略實施中出現偏差,「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於「人口城市化」速度,出現了大量「種田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農民」,加大了解決「三農」問題的難度。從鼓勵「就地轉移」、到發展小城鎮再到允許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實施城市化戰略,說明城鄉分割的體制逐步松動,但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並未解決。據統計,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八十年代中期的1.8:1,擴大到2004年的3.2:1。城鄉居民公共衛生資源分布差異大,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近70%,而公共衛生資源不足全國總量的30%。農村人口醫療保險覆蓋率只有9.58%,城市則為42.09%。如果考慮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國家的補貼,實際差距約為5至6倍。從我省情況看,2004年,鄉村人口2483.23萬人,佔67.02%;農業從業人員佔5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7%。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和全國一樣,近幾年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擴大,城鎮居民收入與農村居民收入由2000年的3.5倍擴大到2004年的4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493元,農民1867元,(全國農民2936元,我省差1069元,名列全國倒數第6位,上海7337元,差5470元,是我省3.93倍)。全省2483萬農村人口中,仍沒有解決溫飽問題(625元以下)380多萬人收入在870—625元。據統計,當前中高收入家庭標准由年收入3萬元提高到5.1萬元,在佔全國人口40%的城鎮人口中,5.1萬元收入家庭佔到27%。考慮到城鄉居民享受不同公共產品以及農民生產資料投入的因素,城鄉居民收入的實際差距還更大一些。城鄉面貌的變化程度也有很大差距,城市越來越漂亮、甚至豪華,農村面貌改善較慢。最大的不公是教育,最大的不平是醫療,目前採取的諸多取消農業特產稅和逐步取消農業稅等減輕農民負擔的做法,受到了農民的普遍歡迎,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鄉收入差距過於懸殊的狀況,但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面對一個財富的中國和一個貧富差距擴大的中國,不僅僅是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也不僅僅是扶貧、開發和政策支持。還需要真正實現農村人口的城市化。化解城鄉化二元結構的根本出路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實現西部經濟強省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沒有2483萬農村居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實現全省的小康。科學發展觀要求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但不能僅僅以1222萬人城鎮居民為本,還要充分考慮2480多萬農村居民的發展需要和切身利益。
目前只允許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務工,不允許在城市落戶,農民不能變市民的政策,不符合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也反映出城鄉分治的思想並沒有根本改變,反映出長期形成的把農民囿於農村地區解決「三農」問題的思想沒有根本扭轉。表面上看,近幾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但這僅僅是統計意義上的城鎮人口,是把農民工為主體的「未落常住戶口的人」統計在城鎮人口的結果。這部分人口,不能在城市自由定居落戶;其家屬得不到戶籍人口可以享有的婦幼保健和義務教育;他們若失業或收入在低保水平之下,得不到失業保險和低保等社會救助;他們若退休了,得不到當地城市政府的養老保險。將農民工及其家屬算在城市,將其收入也算在城市,這不僅僅是統計口徑的變化,其實質意義是城鄉利益格局的調整。不允許農民工在城市落戶,意味著打工地政府對農民工及其家屬不負擔任何公共服務支出,這些支出仍由其戶籍所在地的政府承擔。農民工已經向打工地的城市政府繳納了稅收,其公共服務支出理當由打工地政府承擔。目前這種做法,是一種極不合理的社會不公和城市人對農村人的「剝奪」,也不符合取之於納稅人、用之於納稅人的稅收的本性。總之,在公共服務方面,他們與城市的市民仍有極大的差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了的人口。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就是要對城鄉的制度、體制、政策、工作通盤考慮,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去年召開的05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兩個反哺的時機已經成熟,逐步形成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機制。核心是破除城鄉分治的制度和政策,使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就業機會、享受同等水平公共服務的機會、可以自由地選擇居住地的機會。繼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促進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同時,要轉變就「三農」解決「三農」問題的思路,以農民變市民為核心推進城市化,以農村人口城市化為核心加快制度創新,形成有利於農村人口轉化成城市人口的制度和機制。
(二)關於城市化問題,黨的十六大指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城鎮化道路或叫城市化的主流形態到底是什麼?過去沒有定論,專家學者們在爭論,曾確定為小城鎮大戰略,把城市化改為城鎮化。目前城市群、城市化的主流形態,或者叫主體形態正在逐步得到共識。城市是集聚人口、集聚經濟的地方,創造GDP主要在城市,主要是在大城市群地區。我們不可能讓我們的主要城市人口在小城鎮安家落戶,當然在大城市周邊地區的小城鎮是可以的,城鎮群內部的小城鎮是可以的。為什麼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小城鎮就能發展壯大,成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口。因為它是一個片,它是一個群,互相之間和廣州和深圳有密切的經濟聯系,和海外有聯系,它的產品能進得來、出得去。可是其它地區孤零零的一個小城鎮,方圓百里見不到人煙,怎麼去建設,怎麼去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城市化的目的是農民進城,農民進城的關鍵是就業問題,而解決就業就必須依託產業,沒有產業支撐的城市只是一個空城,是沒有生命力的。不能走通過調整行政區擴充城市,急功近利建空殼城市,單純通過房地產發展城市等外延式的道路,必須立足由政府造市向產業擴市的市場化機制轉變,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資本,再生資本和延伸資本,發展經濟,構建產業體系。總之,一句話,在產業選擇上必須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沒有固定模式。
我們知道城鎮化的三大功能:一是集聚,能大大提高要素利用率和經濟產出率,二是輔射,能產生明顯的擴張和融合效應,三是帶動,能實現以點帶面,以城帶鄉,因而,城市化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承載體和重要推動力,有利於促進產業升級,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就業崗位,破解「三農問題」推動協調發展,所以說堅持城市化,既是發展的手段,也是發展的目的。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將來西安、咸陽作為一個城市版快,與發展城市集群同時進行,西邊的寶雞到東邊的渭南,北面還有銅川,東南面的商洛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進去。五年甚至10年內,起碼以西安為中心,周圍形成內部溝通快捷的城市群和城市帶。我們關中城市群的規劃更應像珠江三角那樣考慮問題,功能錯位,有機整合。陝南、陝北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重點對中心城市和有利條件、有優勢的縣進行擴張,加大城市容量。
(三)關於資源環境問題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要把以人為本與珍愛自然結合起來,把加快發展的良好願望建立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目前,我省的人與自然關系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隨著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大規模建設,關中經濟高速發展及城鎮群崛起,將對水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和環境容量帶來很大壓力。
水資源嚴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全省水資源總量445億立方米,人均1200立方米,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時空分布不均,關中和陝北佔全省國土面積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占經濟總量的90%,但水資源僅為全省的29.2%;全省城鎮和工農業缺水量達20多億立方米,如不較快增加供水能力,預計到2010年將缺水40億立方米以上;近年來,關中和陝北年超采地下水5億多立方米,地下水水位下降,嚴重乾旱年份,水供求矛盾極為突出。水資源總量短缺已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資源保護力度不夠,綜合開發利用率低。耕地總量和人均佔有量持續減少,違法用地現象屢禁不止。土地整理進展緩慢,土地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重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降低,資源接替問題相當突出;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降低,資源接替問題相當突出;礦產資源回採率和綜合開發利用率低,已開發的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還不到40%。
生態系統支撐能力薄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仍在加劇。我省的自然生態系統本來就很脆弱,由於無序開發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導致因盲目開發帶來的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越來越多,沙塵暴現象頻現,沙塵暴現象頻現,水土流失嚴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全省現有水土流失面積仍占國土面積的60%,年輸入黃河泥沙量達7.4億噸,佔三門峽以上地區總輸沙量的一半;天然草場仍在退化,沙化土地佔國土面積的7%;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質量不高,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5%;礦山生態地質環境問題突出,因采礦可能誘發的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嚴重,特別陝北,主要注重環境承載能力。
環境污染加劇。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超標,總懸浮顆粒物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0.86倍,生活垃圾亂扔亂堆現象隨處可見,處理方式簡單,侵佔農田、污染土壤;城市生活污水及其化學需氧量逐年上升,全省90%的污水和相當數量的垃圾排入黃河流域的渭河、無定河、延河和長江流域的丹江、漢江、嘉陵江,使省內6條主要江河的污染越來越嚴重,一些主要河流已喪失水域功能。據說延安市水質在變化,石油開采污染了附近河流。農村的生態環境建令人擔憂。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落的污染情況,比城市要糟許多倍。過去,我們重視陝北的防風固沙、重視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城市新開發的住宅小區有草地、花壇和噴水池,生態化有了明確標准,但是廣大農村的環境建設卻被我們忽略了。農村人口佔60%以上,新生兒的比重超過人口比重,大學生的比重也差不多有1/3 —1/2,所以要重視未來全省的人口素質,就不能忽略農村人口這個大多數。與其他許多省區相比,我省是煤炭、石油採掘省,是水泥、石灰生產比重較大,布點較多的省;是果樹比重相當大,農葯噴撒量也相當大的省;是氣候乾旱,空氣中的粉塵、異味不能被降雨凈化的省;關中農村還是養豬、養牛、養雞很多,又大多是人畜、禽同處一塊地的人口稠密區,疫病極易互相感染……這些因素必然驅使我們把治理三廢放在發展規劃之中。
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的實質是人與自然關系趨於緊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基本省情決定、不可抗拒。如,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等。同時,也有一些主觀上的問題。沒有把自然放在發展的內涵之中。在經濟建設中,我們注重了經濟規律,強調了經濟效益,但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忽視自然規律,忽視生態環境效益的問題。往往把自然單純當作索取的對象,忽視自然界首先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沒有樹立承載能力的理念。我們習慣於按主觀願望提出發展目標、確定增長速度,但對支撐目標實現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研究不夠、重視不夠。經過探索,我們在促進農業發展方面比較講究因地制宜,但對根據自然條件促進工業發展,還缺乏深刻的認識、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辦法。發展工業既要有資金、技術和勞動力,也要有水、能源、土地來文撐,排放的污染物也不能超出自然的自凈能力。如果工業發展超出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調動資源和治理污染的社會成本將大幅度增加,不僅會帶來全社會的經濟效率損失,而且會帶來生態效率的損失。一些地區,水資源嚴重匱乏卻要發展高耗水產業,沒有水,就要求調水;能源短缺卻要發展高耗能產業,缺電,就要求上電廠或跨地區送電;耕地資源不足卻要發展佔地多的產業,沒有土地,就要求將其他行政區並入;污染物已超出環境容量的還在發展高污染產業,致使污染更加嚴重。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的增多,不僅導致社會財富減少,經濟可持續發
⑹ 如何在四新經濟環境下營造創新創業環境
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落實積極就業政策的重要手段。黨的十八大將「鼓勵創業」納入促進就業的方針,強調要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支持青年創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新機制。我們應該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時機,提升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目標,出台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為促進首都經濟在更高水平上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首都創業大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深化改革催生更多創業機會,對創業政策制定提出新期待。創業活動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世界各國政府均把鼓勵創業、發展創新經濟作為國家戰略和政策取向,創業日益成為國家或地區經濟的活力源泉。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優秀企業家和海內外人才雲集,高校、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匯聚,金融和創投機構分布廣泛,具有豐厚的人才、科技和金融等創新創業資源。隨著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更加突出,市場的活力將進一步激發,再加上首都得天獨厚的創業資源,必將給創業者帶來更多機會,也期待著更加精準有效的創業政策。
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對傳統創業模式提出新挑戰。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近年來,通過實施首都人才戰略,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來京發展,為首都經濟發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資本支撐。但同時,北京優越的創業環境和發展空間,也吸引大批勞動力進京務工。人口規模的快速膨脹,帶來人口資源環境的突出矛盾,不僅給北京的能源供給保障、交通出行、大氣污染防治和垃圾處理等帶來巨大壓力,也造成創業活動成本提升、收入降低和審批困難等一系列實際問題。據統計,2009年北京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88.6,2013年增至97.8,4年內增長了10個百分點。環境成本對北京投資吸引力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2010年到2013年北京投資總額增速呈逐步下降態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過去那種簡單依靠消耗資源和人力資本的創業方式很難適應北京需要,外在環境已經對北京創業形成倒逼態勢,引導創業模式變革勢在必行。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高創業門檻,對創業能力提出新要求。通過多年的發展,北京的產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近年來,北京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以人口規模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為核心,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一大批為總部服務的金融保險、法律咨詢、會展信息等現代服務業企業迅速崛起。產業結構調整對創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顯示,北京市近5年青年創業者選擇從事科學研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所佔比重僅為18.16%。北京產業發展高端化趨勢,提高了在京創業的難度。首都促進創業工作能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不僅關繫到眾多創業者的創業夢想,更關繫到首都北京的發展後勁。
二、建立適合首都特點的創業政策體系
北京創業工作要以「促進充分就業、助推產業升級、強化人口調控」為主線,創新工作機制,著力發揮創業的先導作用,以此帶動首都城市功能疏解,破解人口資源環境困局。
發揮創業工作積極作用,服務首都發展大局。更加註重發揮創業活動的導向作用。北京是個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建立「以業控人」的長效機制、嚴格控制人口規模過快增長是未來政策的基本取向。新時期創業政策制定,必須正確處理好創業與就業、就業與人口的關系,最終做到既要能夠通過創業活動,把各類優秀人才聚攏過來,又要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更加註重發揮創業活動的激勵作用。通過創業政策的引導,促進創業資源和要素在京津冀經濟圈范圍內合理配置,推動高、中、低端產業合理布局。結合首都產業高端化發展方向,加大對創新型創業的扶持力度,努力為中小微創新型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充分調動起全社會創新創業的內在活力。更加註重發揮創業活動的整合作用。進一步健全統籌協調機制,強化創業工作的整體設計,推動創業資源整合和共享,形成多部門協調推進創業工作機制,加快構建大創業工作格局。
制定針對不同人群的創業政策,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一是完善創新型創業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來京創業。完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聚集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創新人才和研發團隊;健全面向科技人才的投融資政策,建立健全全新的創業孵化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通過落戶政策傾斜等,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環境。二是健全困難群體創業幫扶機制,扶持就業困難群體自主創業。三是加大對青年為主體的普通群體創業扶持,促進普通勞動者高質量創業。針對青年創業者創業經驗不足的問題,可以考慮通過建立創業導師團隊,倡導創業導師以參股入股的形式,帶動青年創業活動;針對青年創業者創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建立創業專項扶持基金,對於評選的優秀創業項目,政府給予資金支持,形成個人、政府和商業銀行三方風險分擔機制。
發揮高端創業的剝離功能,構建以業控人的長效機制。研究出台符合首都城市性質和功能的產業准入目錄、行業標准和稅收征管政策,進一步提高不符合首都功能需要的產業准入和勞動准入門檻,引導各類創業活動向高端產業集中。堅持以規劃為導向,面向首都功能圈進行產業布局。完善跨地區產業配置規劃,形成京津冀產業梯次發展態勢,引導各類創業活動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建立反映服務成本和資源環境消耗的特大城市價格體系,分行業和企業實行差別化的價格政策。深入研究居民對城市服務的需求,支持本市困難就業人員開展滿足市民基本需求的創業活動,有效彌補低端業態退出後留下的市場空白。支持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發展,鼓勵開展高水平創業活動。
打造專業高效服務體系,營造有利於成功創業的社會環境。減少各類審批手續事項,加快推進業務經辦信息化建設,縮短審批時限,進一步為企業松綁,調動勞動者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創業扶持,對金融機構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按增量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建立專門針對初創企業的財政專項補助基金,對符合條件的初創小微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擴大貸款覆蓋人群范圍。鼓勵舉辦面向社會的創業培訓和活動,培養創業精神,增強創業信心,提高創業能力,助推成功創業。完善市、區(縣)、街(鎮)三級創業服務體系,建立服務標准,規范服務流程,實施精細化服務,做到基礎服務全覆蓋。搭建創業信息交流宣傳平台,及時掌握創業市場供需信息,促進創業服務資源高效流通和優化配置。通過宣傳、展示、推廣等活動,宣揚創新創業精神,營造創新創業氛圍,促進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激發創業熱情,帶動更多勞動者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活動。
⑺ 四新經濟包括什麼
四新經濟
四新經濟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形態,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以及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以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嵌入和深化應用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內核並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
什麼是四新經濟
四新經濟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形態,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以及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以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嵌入和深化應用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內核並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1]
四新經濟的內涵
四新經濟具有不同的內涵側重點。
新技術,主要指可實際推廣、替代傳統應用和形成市場力量的新技術,而不是簡單的產品技術或實驗室技術。
新產業,主要指以新科學發現為基礎,以新市場需求為依託,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產業。
新業態,主要指伴隨信息技術升級應用等,從現有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活動。
新模式,主要指以市場需求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產業鏈及價值鏈,實現傳統產業要素重新高效組合。
[編輯]
四新經濟的本質
四新經濟的本質是自主創新,關鍵是轉變思想觀念。
四新經濟本質是自主創新,四新經濟具有滲透性、融合性、輕資產、高成長、動態變化、基礎環境依賴等特性,更加註重無形資產、核心團隊、智慧發展和核心競爭力。
四新經濟是政府經濟工作思路和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是轉方式、調結構及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抓手。這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四新」經濟要求勇於打破思維定式,消除傳統條塊式管理與其發展存在的沖突。
另一方面,「四新」經濟隱含著生態文明和包容性發展,推進中不做頂層規劃,不分傳統和現代,不規定統計口徑,不鎖定范圍和發展內容,不固定推進模式和方法。「四新」要去產業定位論,只提出發展方向,不確定具體產業內涵,留下未來發展空間。
[編輯]
四新經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別
四新經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兩者相互融合促進,四新經濟比戰略性新興產業范圍更大,但不是替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升級版。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運用「四新」經濟的理念和信息化手段發展、調整和升級的過程中,培育出頂級的四新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確定的產業發展方向,帶有政府主導意志,宜用「加法」;「四新」體現市場需求和草根經濟,宜用「減法」,營造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
推進「四新」經濟發展,限制越少越好,流動性越強越好,創新活力越足越好,產學研用結合越緊密越好。要從習慣於抓大企業、大項目轉向更加重視扶持小微、草根企業;從過分強調有形資產投資轉向更加註重研發、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投入;從政府給予優惠政策轉向營造發展環境;從簡單機械依賴產業政策轉向主動順應「四新」特點創新政府管理服務模式。
此外,要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和服務氛圍。以前注重企業產值、規模和歷史,現在要注重團隊、注重技術、注重商業模式。要從單純的引進企業轉變為按照產業鏈、價值鏈和市場發展需求,開展專業招商、代理招商、市場化招商、中介招商、服務招商。從拼政策、拼資源、拼成本、拼價格,到拼服務、拼氛圍、拼營商環境,把優惠政策轉為服務功能,推動「四新」經濟集聚。
⑻ 如何推進「四新」經濟發展
推進「四新」經濟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尊重市場、尊重創造、尊重基層、尊重規律,回歸到「四個」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戰略部署和上海自身的責任、能力和機會;眼睛向下,看企業、看技術、看產品;眼睛向外,看國際產業變革、創新、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眼睛向內,看政府職能轉變,藉助自貿區平台開展創新試點,改進工作方式,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問題。
「四位一體」推進模式:通過「產業聯盟+產業基地+產業基金+產業人才基地」相結合的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熱帶雨林型產業生態系統。
——建立由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科研機構組成的創新聯盟,培育創新團隊和人才,打造拳頭產品,形成創新鏈。
——建立「國家四新經濟實踐區」,在張江高新區試點建設「四新」經濟創新基地。聚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打造成為「四新」經濟發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地。
——推進「四新」企業與投資機構的對接。開展項目融資對接會,搭建創投機構和「四新」企業投融資平台。
——依託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產業園區和相關教育機構,建設「四新」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圍繞建立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營商環境,推動聯盟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產業鏈招商,政府回歸到「四個服務」:服務轉型、服務創新、服務企業、服務人才。
推動資金配置的基金化和市場化,設立轉型升級產業母基金,組合形成「四新」、重大項目股權直投、產業園區、中小企業等多種類多載體的基金投資板塊,同時立足產業撬動放大市場和社會資金。
⑼ 菏澤電商轉型模式是四新經濟嗎
菏澤電商轉型模式是四星級的經濟發展。
⑽ 民間資本喜歡哪些行業 「四新經濟」是投資熱點
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四新經濟」領域。
從民間投資專流向看,先進製造屬業、高技術產業、信息產業是民間投資的重要領域。
在民間投資總量最大的省份江蘇,民間資本也表現出了對新經濟領域的「偏好」。統計分析顯示,蘇州市民間投資增長最快的行業分別是智能電網和物聯網、生物技術和新醫葯、新型平板顯示以及軟體和集成電路,增速均在20%以上,有的行業甚至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