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城鎮在古代經濟發展中的
城鎮就是附近的貨物集散地,是商業和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城鎮里人們可以互通有無,加快了商品流通,促進經濟發展。
❷ 論古代城鎮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古代城鎮推動了文化和技術的巨大進步。
❸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又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正確嗎
對。
❹ 新城鎮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全鎮發展蔬菜基地800畝,集中在上王、下寺、古堆、關家4個村,年產值棚收入達到1萬元左右。全鎮興建大型豬場20戶(100隻以上), 中型養豬場(10至100隻)60戶,共存欄15000頭左右,建設養雞場(存欄3000隻以上)15戶,全鎮雞存欄11萬只,羊存欄2800隻。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安窩村投資10萬余元的氣調庫建設全面完工,清源村投資20餘萬元的文化活動中心投入使用,上王村投資40萬元建起了2個文化大院,上官村的生態綠化園區建設全面完成。
在工業發展上,依託優越的地理優勢,著力優化發展環境,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投資815萬元的眾一礦業、投資500萬元的富泰硫酸鋇公司、投資960萬元的上官永鑫鐵選廠落戶新城,解決了26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投資800萬元的泉鑫繭絲綢公司500噸白廠絲二期擴建工程全面竣工。康源蜂業公司、民生農副產品開發公司、剛玉陶粒砂廠、昌隆機電設備公司等一批規模性企業目前發展迅猛,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另外舜豐綠色養殖公司、坡底永輝磚廠、劉張前嶺金龍磚廠、金龍山中老年活動休閑有限公司發展前景良好。紫藤養魚專業合作社、舜農果業合作社、綠都種養專業合作社、凱勝養豬專業合作社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也相繼成立,為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搭建平台。
近年來,新城鎮依託地理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林果業,劉張村發展烏克蘭大櫻桃350餘畝,關家村發展紅不軟桃150畝,安窩村發展甜樹413畝,左家灣發展水蜜桃100餘畝。左家灣村興建養鹿場,年純收入近10萬元,村民收入大大增加。
❺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小城鎮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是啥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小城鎮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一是農民收入提高帶來機遇,二是產業轉移和農民工回鄉創業帶來機遇,三是高鐵、公路、橋梁、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成和完善帶來機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變化帶來機遇。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鎮建設理當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突破口。
遠景 設計研究院基於多年的實踐經驗,認為特色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要根據區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行規劃設計,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是根本原則。
❻ 簡述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的主要體現
我國城鎮化進程持續快速推進,取得了巨大成就。
10年來,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城市化率顯著提高。2011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6.91億,城鎮化率達到51.27%,較2002年提高12.26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1.89億人,除印度、美國、印尼、巴西幾個國家以外,我國增加的城鎮常住人口規模超過了其他每個國家的人口總量。城鎮常住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大大擴展了城市市場需求規模,2011年與2002年相比,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4萬多億元增長到15.9萬億元,增長了近3倍,其中既有城鎮居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也有城鎮常住人口總量擴大的因素。這就為製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城鎮常住人口的增加,也為城鎮製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供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城鎮就業人員達到3.59億人,比2002年增加了1.07億人,增長了43%。
10年來,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城市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戶籍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2002年以來,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6萬平方公里左右,擴大到4萬多平方公里,擴大了50%以上。到2011年底,全國共有657個設市城市,建制鎮增加至19683個。全國有30個城市的常住人口超過800萬人,其中13個城市超過1000萬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骨幹、小城鎮為基礎的多層次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教育、衛生、基本社會保障等公共事業持續較快發展,覆蓋范圍不斷擴大。2002年至2010年,城市千人衛生技術人員由5.15人增加到7.62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由196萬張增加到207萬張。全國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由9400萬人增加到2206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由11128萬人增加到28392萬人。全國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9.5%增加到38.62%,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由7.73平方米增加到11.18平方米。到2011年末,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2.6%,提高42.6個百分點。地級及以下城市放開了戶籍管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大城市,在農民工勞動條件,保障生產安全,擴大農民工工傷、醫療、養老保險覆蓋面,放開義務教育、保障房等方面,不斷推出新舉措,隨著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城鎮戶籍制度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阻礙城鎮化發展的制度藩籬逐步打破。
城鎮化與工業化關系更加密切,製造業、服務業與城鎮發展相互促進。2002年以來,農村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的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製造業、服務業日益向城鎮集中,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到2010年,地級以上城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56%。縣域經濟也出現非農產業日益向城鎮集中的趨勢。這一發展為城鎮就業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持,為人口和勞動力持續向城鎮轉移提供了重要條件。人力資源的集中、城鎮基礎設施水平的提高,又為製造業、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硬體設施、勞動力供給、市場需求等重要條件。
隨著城鎮規模擴大、水平提高,城鎮居民住行水平不斷改善,以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持續推進。2002年至2011年,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汽車保有量由不足1輛增加到18.6輛,人均住房面積由24.5平方米增加到31.6平方米(住戶調查數據,不包括集體戶,建築面積)。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擴大了汽車、住房市場,帶動了汽車工業、房地產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廣泛的關聯產業發展,進而有力地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也不斷擴大了對城市住房、交通及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市場環境的要求,推動著城市建設發展,加快了城鎮化步伐。
❼ 中國城鎮化發展歷程
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情況介紹
在全省開展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已經列入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這項工作是我省現階段實施城鎮化戰略的重要抓手,由省建設廳牽頭,各市具體實施。
一、開展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的背景
近年來,我省城鎮化取得了較快發展,每年以1.5個以上百分點的速度提升,去年達到了40.25%,與全國的水平(44.9%)不斷縮小。但是,城鎮的承載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卻明確不足,多數缺乏活力、實力、競爭力。特別是反映城鎮面貌上,雖然縱向看取得了明顯改善,但橫向與先進省市相比,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改善生活條件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已經成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省委、政府審時度勢,針對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明確提出:以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為抓手推進城鎮化進程,增強城鎮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一)對城鎮化的一般理解
重要認識:城鎮化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是完成落後農業國向發達工業國跨越的必由之路。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是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
改革開放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和國外學者對中國城鎮化一直比較關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國的城鎮化與美國的高科技,並列為影響21世紀人類發展進程的兩大關鍵因素。中國城鎮化水平提高提高20個百分點就相當於美國的總人口。這意味著,中國正在和即將發生的城鄉人口轉移和社會變遷的規模在世界上將是空前的。
聯合國統計,2007年,世界城鎮人口比重已經超過50%,人類真正進入城市時代。
曲折歷程:從全國范圍看,十五大以前,城鎮化進程隨著經濟發展出現過較大波動,客觀上表現了一定的自發性,城鎮化的概念大多限於理論界的討論,缺乏政府主導的推動力量;從十五大到十六大,城鎮化的概念逐漸在政府決策中得到認同並逐步深化,突出了其戰略地位。
十五大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農業國,逐步轉變為非農業人口佔多數、包含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階段。」
十五屆五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十五」計劃的建議中進一步指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化水平,轉移農村人口,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和持久的動力,是優化城鄉經濟結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措施。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推進城鎮化條件已漸成熟,要不失時機地實施城鎮化戰略。」國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中,第一次專門制訂了《城鎮化發展重點專項規劃》。
黨的十六大(2002)則更為鮮明地提出,要「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至此,終結了「小城鎮大戰略」)
黨十七大(2007)進一步提出,要「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至此,「大城市」和「城市群」成為主流認識)
城鎮化的概念:城鎮化是自18世紀產業革命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世界性現象。城鎮化是在研究城市發展問題時提出的概念。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人口學等學科研究城市時,多次使用城鎮化的概念,並對這一概念進行了不同解釋,雖各有側重但總體上是互相補充的。綜合人口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一般將城鎮化定義為:以農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鎮人口比重上升為表徵,以產業結構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社會結構從農村社會構成向城鎮社會構成、人類聚居場所從農村空間形態向城鎮空間形態的轉化為本質的多元演進過程。(周一星、唐子來)
城鎮化的這種演進過程,通常概括為三個「轉」:一是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化;二是第一產業
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有很大提高。重要的因素就是農民工進城,將近有1.5億農村人口轉化為非農人口,大部分的農民工已轉化為城鎮的暫住人口。這是我國城鎮化成長發展的主流形式。農村勞力推動我國特色的城鎮化、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
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勞動力大規模的轉移、農業勞動力占社會總勞動力份額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城鎮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依據我國的國情狀況,近30年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較為迅速,農業勞動力轉化的規模也較大,農業和農村發展有利於擴大城市工業及服務業發展必需的市場需要,而且建立在農村發展基礎上的小城鎮發展,也是我國城鎮化道路的一個重要特徵,促進了大中城市與鄉村小城鎮相互協調發展的新道路的形式。
農業勞動力大批轉移,緩解了城鎮化滯後的狀況。城鎮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的發展。隨著我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農民工大批進城務工,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45%左右,城鎮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的狀況已經得到有效的扭轉,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在總體上已經基本適應。
我國城鎮化實現了農村人口向城鎮的大量轉移,農村勞動力人均資源的佔有量低的局面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緩解,促進了農業的規模化經營。農業勞動力人均佔有的耕地面積已上升提高了農業規模經營和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有利於我國農村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得以調整,城鎮化發展由此獲得新的動力。一個主要的推動力來自於農業及農村的發展。在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先導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效應的激發下,我國農業生產獲得空前發展,大批農業勞力轉移到城鎮,發展工業生產;農民進城打工,推動現代化城市的建設,提高了我國城鎮化水平。
❽ 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措施
在國際形勢日趨復雜背景下,外向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空間有限。面向發展中國家拓展新型經貿關系,擴大對外開放,成為開放型經濟的新增量,也是外向型經濟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支撐基礎。盡管國際貿易足夠吸引眼球和輿論,但是絕大多數國人的生存發展空間依然是國內,如何發掘國內發展新紅利新空間成為全面小康的關鍵。
傳統梯度發展路徑來看,中心城市因為集聚了資本、人才、政策等要素資源,迅速實現了城市化、工業化,並對中小城市、農村形成了溢出效應,甚至有了收縮型城市、農村389961現象。反過來講,當中心城市的發展空間殆盡的情況下,成長的機會反而是後發地區,因為它們保留了土地、生態、勞動力等中心城市不具備的價值資源,特別是交通改善後,天塹變通途。同理,城市對農村的虹吸效應常見於中小城市,農村的後發優勢、後發潛力也同樣存在。因此,城鄉融合、進城下鄉、一樣小康成為改變區域差距的目標。
近年來,我國城鄉要素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已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但是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人口結構復雜、地區間以及城鄉間發展差距較大、部分公共服務城鄉分割分治、部分地區和群體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相對不足、城鄉要素配置和流動不高效、公共資源配置需要進一步優化、鄉村經濟急需多元化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等新時代新矛盾。
實現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伴隨市場化、工業化、城鎮化全過程,沒有通行模式可循,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趨勢,以規劃一體化促進城鄉產城融合,以產業鏈重組再造促進城鄉產業融合,以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共享促進城鄉治理融合,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城鄉要素資源融合,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城鄉融合的關鍵在於要素融合和鄉村振興,而農村是攻堅克難的關鍵,要解決農村的後發趕超和要素資源合理高效開發。據筆者觀察,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已形成系列特色經驗,例如:
政府主導推動型,由地方政府投入資源、資本,填平補齊城鄉差距,屬於救濟性開發,也比較常見;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協同型,地方政府推出政策規劃、重點項目,引導地產商、旅遊開發商、農業加工企業進一步業務下沉,在鄉村、城郊、城鄉結合部開拓業務,形成政府投入與市場運作並行。另外,地方政府也為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幫扶鄉村提供支持和便利;
特色小鎮帶動型,與美國城鄉共生型鄉村小城鎮建設有些類似,並不一味在農村推動大規模城鎮化,追求城鎮化率數量增長,而是選擇一些點狀空間建設或者改造為特色小鎮,既不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又能釋放農村生產力和活力。
除此之外,還有法制保障小康型、四化融合共促型、三產融合引領型等。
綜合《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近年來宏觀政策關於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要求和措施,各地要聚焦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和長遠性重大問題、爬坡過坎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點問題、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抓手,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為目標,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其一,建立健全城鄉要素合理配置體制機制。有序推進農民進城,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城市人才入鄉就業創業激勵機制,鼓勵工商資本、實體經濟、科技成果下鄉。完善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消費金融、小微金融、三農金融、扶貧金融等鄉村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其二,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共享體制機制。共享機制是將城市的教育、醫療、文化、就業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進而形成城鄉統籌的現代公共服務體系。例如,城市養老院可以在農村開設分院、分支機構,形成城鄉連鎖,農村優越的生態環境是城市人養老最大的吸引力,隨著養老消費市場向農村轉移,相應的健康、醫療等公共服務也會改善,這些公共服務當然會惠及農村人口。再如,可以在農村按需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機構服務點、數字文化服務終端,就可以解決農民文化生活場所和服務供給。
其三,建立健全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投資作為經濟三駕馬車之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並非只是滿足農村、農民需求,而是城鄉融合兼顧城市人、農民及產業發展的升級版基礎設施,因此要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投融資、建設、管護機制。
其四,建立健全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體制機制。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現代農業體系。建立新產業新業態新載體新模式培育孵化機制,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構建更多運用經濟杠桿進行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市場體系,如碳交易市場;建立鄉村文化保護利用機制,促進鄉村文化旅遊跨越發展;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
其五,建立健全農民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持續增長長效機制,強化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脫貧後續幫扶鞏固提升體制機制。
其六,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推進廁所革命等環保項目,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
其七,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鄉村特色文旅+產業,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其八,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夯實基層政權,逐步建立完善以「共同夢想、共同幸福」為核心理念,以自治、法治、德治和協商民主為重點,突出政府強化服務、社會組織協同、居民參與治理的「多元互動共治」的新型鄉村現代治理體系。
❾ 論古代城鎮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論古代城鎮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基本是很大不僅僅是落腳的地方也是大大的管制的地方
❿ 城鎮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如何應對我國今後20年左右的城鎮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是一項重大的課題,需要長期的研究。現在僅就近幾年學術界和領導層經常關注和討論的幾個問題,談一下筆者的看法:
1.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還不清楚。道路不清怎麼走?或者說,先把道路搞清楚在開始「化」,這都是不現實的。筆者認為,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就在我們的租下,如果從「改革開放」算起,經濟走了20多年,問題是需要很好地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和完善。中國的城鎮化就得從農民進城開始,一步一步地「化」。別國的道路可以借鑒,但不能簡單地搬用。
2. 城鎮化從「數量」到「質量」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當前的傾向之一是,只求「數量」,滿足於城鎮化率的提高;傾向之二是,追求所謂「理想化」的、「正規的」城鎮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這都是不夠全面、不夠實際的。從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鎮化,要把大量農民在較短時期轉移到城鎮,而且在還存在嚴重的「瓶頸」和巨額城鎮化成本的現實情況下,只能接受「正規」和「非正規」並舉並存的事實。可能在今後一段時期,「候鳥型」農民工、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非正規經濟」的就業的等,會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長期存在。從城市規劃和管理上,不要把這些一概看作「臨時」和「不正規」,而是應該妥善的予以統籌和安排。因為它正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一種反映。
3. 中國城鎮化採取什麼樣的空間模式。這個問題涉及到:「化」到城鎮的農民主要向什麼樣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還是「農村城鎮化」?我國實行了幾十年基本不變的城鎮發展方針在1990年代末作了調整,概括說來就是不同規模、不同等級的城鎮協調發展。這種調整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和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城鎮的發展受到經濟規律的影響和作用,往往不是人們主觀意志能過左右的。今天全國農民向城鎮遷移的大動向,一定程度上是這種規律的反映。但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表現為規劃、調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別在資源和環境保護,重要的制約的開發引導,基礎設施的綜合規劃等方面一定要較強宏觀的監測和調控,包括做好區域城鎮體系的規劃和城鎮規劃,使中國的城鎮化走向健康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