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
2. 歷史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兩者應當來說是相輔相成,經濟發展不能一味追求過度的現代化,缺少了歷史的支回撐,城市的經濟發展是少了答底蘊的。
誠然,經濟發展帶來的現代化需要更多的土地,也要去除糟粕,展現煥然一新的面貌,但是,這與歷史保護來說應當是沒有沖突的。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去除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歷史有更多需要去傳承和保護,一座擁有歷史底蘊文化底蘊的城市,其經濟發展不會比其他現代化城市發展慢。
畢竟,歷史的妥善保護,能帶來旅遊業的繁榮,通過旅遊業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經濟也能發展,而通過傳承歷史的創新產品,在市場上是更為人們所喜愛,因為貼近生活,同根同源,這不也促進經濟的發展嗎?而經濟的發展帶來意識觀念的進步,會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到保護歷史,傳承精神的重要性。
3. 中國近50年的經濟發展歷程
中國之經濟發展
5
標簽:
經濟
發展,
中國,
經濟
問題補充:
指金融業以及08奧運後中國將發生什麼改變趨勢
2007-11-24
21:53
4. 歷史的經濟發展階段是怎樣的
羅雪爾從生物發展的進化觀點,提出國民經濟的發展,像動植物一樣,可以看做一種有機體,有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他要經歷幼年、青年、成年和衰老四個時期。這是一種循環往復的運動。羅雪爾認為,這就是可以從歷史描述中發現的自然規律。他還認為,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主要受自然、勞動和資本這三種主要經濟因素的支配。可以分為自然支配階段、勞動支配階段和資本支配階段。
5. 我國經濟發展歷程
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
1979年,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首先開放沿海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
1982年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
1984年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
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業改革啟動
1987年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提出
1988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
1992年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
1993年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993年 進行分稅制改革
1993年 提出金融體制改革目標
1994年 外貿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1992、1994年 醫療、住房市場化改革施行
1995年 提出「兩個根本性轉變」目標
1996年 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1997年 「十五大」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1999年 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9年 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
2001年 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2002年 「十六大」確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2005年,全面取消農業稅。
2006年,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並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6. 建國後,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
1、1949-1956年: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國民經濟的恢復;一五計劃;社會主義改造)
2、1956-1966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共八大;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八字方針)
3、1966-1976年:「文革」時期(國民經濟的劫難)
4、1976-1978年:兩年徘徊時期
5、1978年至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7. 社會經濟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對社會經濟簡單劃分為三種模式,這是蘇聯時期的思想模式,並不恰當。不管哪個國家,專發展到哪個階段,屬度不可能是單一模式。例如美國,最市場化的國家,依然有宏觀調控。中國依然是計劃與市場並行。
2,經濟學是社會規律,不是自然規律。他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理論是對過去的經驗總結,他也會發展和變化,甚至過時而廢棄。不能用50年甚至100年前的理論,強行分析現在問題。這是很可笑的。鄧小平曾經說過:不管馬克思還是列寧,都沒有為未來50年甚至100年的問題准備好答案。我們必須學會根據現在的狀況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8. 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的簡表
從我國建國到現在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的地區經濟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版三個階段。第一權個階段即從建國初到1978年的改革開放,這段時期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衡時期;第二個階段是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到1999年,這個階段是我國重點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從1999年到現在,國家先後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發展中部地區」等戰略措施,這個階段是我們各地區協調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