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市的哪個區經濟發展比較好
1.渝中區--渝中區經濟的發達難以想像,以為是個老區,基本處於飽和狀態,號稱西部金融經濟中心,解放碑是渝中區代名詞,中國10大商業街之一。
2.江北區--重慶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區,江北區范圍廣,發展力比渝中區要大,待開發性比較強,觀音橋是江北的代名詞,重慶第2大商業街,目前與解放碑獨霸天下。
3.沙坪壩--沙坪壩是重慶的學府聚集地,匯集了中國很多的高等院校,重慶出名的中學,小學大多都出自沙區,大學城就位於沙區。經濟發展很快,三峽廣場是沙區的代名詞,重慶第3大商業街。
4.南岸區--最近2年應該是重慶發展最快的一個區,南濱路絕對是南岸區的名片,經濟勢力不可忽視,發展潛力很大,南坪步行街正在取締沙區地位商業地位。
5.九龍坡區--經濟體比較的分散,工業是該區的強項,商業地位早已經被其他區域所超越,發展速度也是很快,交通很差,楊家坪步行街是該區域的商業中心。
6.巴南區-工業老城,建築比較落後,很有老重慶味道,商業沒有前面的幾個區發達,一般商業性質公司在那邊比較少,高檔寫字樓也很少,魚洞貌似是巴南區最繁華地區。
7.渝北-重慶的新型區域,比較現代化,住宅區比較多,龍湖是渝北的代名詞,白領富人比較多,有很多高檔場所,渝北和前面所有區都有區別,經濟發達,人口少,GDP高
8.兩江新區--國家新開發出來的區域,經濟上面絕對會在未來幾年給重慶人一個驚喜,
還有其他區就不介紹了,渝中,江北,沙區,南坪,楊家坪,算是重慶商業的主流地區,上班族集中地帶。
② 重慶區域經濟的特點
由重工業向IT產業、化工、醫療轉變。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重慶正在以一個代表新中國新風尚新時期下的領頭羊。。。。。。。。自強不息,,蓁蓁日上。。先是人民生活經濟到工業出口的經濟化城市,,,我雖然沒經歷過從78年到08年這三十年的歲月但我堅信在後三十年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佼佼者會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及家鄉一份合格的答卷。。。請時間為我們見證一切。。。就如以上所說岳陽全國排名50名而這也證明一個城市離不開黨的締造。領導。方針.政策.路線.就如小平同志所說工業離不開出口。。然而在現有的基礎上必須進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實現小康,,,致使廣大的最團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昂立在世界的東方。。。。。。。。。。。。。。。
③ 重慶經濟不好為什麼可以是直轄市呢
南方和北方都有直轄市,西部需要一個中心城市帶動西部發展
④ 為什麼重慶經濟發展迅速而東北日益衰落
重慶是直轄市,人口密集,而且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達2884.62萬人。一個市就超過吉林省全省人口。
東北是三個省,是各獨立的行政區域,能與一個直轄市作比較嗎?東北地區的經濟衰退是個大話題,如果都能一下分析透徹,切中要害,那麼還會衰退嗎?在政策上,兩地實際上都受到了關照,東北的工業基礎和重慶的工業基礎都很好。
⑤ 重慶哪裡經濟發展最落後啊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這么說吧,重慶哪裡最發達:
1.渝中區--渝中區經濟的發達難以想像,以為是個老區,基本處於飽和狀態,號稱西部金融經濟中心,解放碑是渝中區代名詞,中國10大商業街之一。
2.江北區--重慶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區,江北區范圍廣,發展力比渝中區要大,待開發性比較強,觀音橋是江北的代名詞,重慶第2大商業街,目前與解放碑獨霸天下。
3.沙坪壩--沙坪壩是重慶的學府聚集地,匯集了中國很多的高等院校,重慶出名的中學,小學大多都出自沙區,大學城就位於沙區。經濟發展很快,三峽廣場是沙區的代名詞,重慶第3大商業街。
4.南岸區--最近2年應該是重慶發展最快的一個區,南濱路絕對是南岸區的名片,經濟勢力不可忽視,發展潛力很大,南坪步行街正在取締沙區地位商業地位。
5.九龍坡區--經濟體比較的分散,工業是該區的強項,商業地位早已經被其他區域所超越,發展速度也是很快,交通很差,楊家坪步行街是該區域的商業中心。
6.巴南區-工業老城,建築比較落後,很有老重慶味道,商業沒有前面的幾個區發達,一般商業性質公司在那邊比較少,高檔寫字樓也很少,魚洞貌似是巴南區最繁華地區。
7.渝北-重慶的新型區域,比較現代化,住宅區比較多,龍湖是渝北的代名詞,白領富人比較多,有很多高檔場所,渝北和前面所有區都有區別,經濟發達,人口少,GDP高
8.兩江新區--國家新開發出來的區域,經濟上面絕對會在未來幾年給重慶人一個驚喜,
還有其他區就不介紹了,渝中,江北,沙區,南坪,楊家坪,算是重慶商業的主流地區,上班族集中地帶。
⑥ 重慶區域發展戰略的演變經過了哪幾個階段
直轄以來重慶區域發展戰略演進
2007-05-20來源:來源:重慶日報 2007.5.20
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分析重慶直轄以來區域發展戰略的演變,對於理解和實施「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三大經濟區」區域發展戰略是直轄初期重慶破解地區不平衡問題和完成中央戰略使命的現實體現
從1997年直轄,至「十五」初期,是重慶對「單列市的體制、直轄市的牌子、中等省的架構」形勢的適應期和過渡期,也是深刻了解市情、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突破口的積蓄期。經過幾年的探索,重慶按照全市各地區的自然及經濟地理特徵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遵循勞動地域分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出劃分都市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三大經濟區,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促進發展,這是破解重慶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區域發展極不平衡以及移民問題、民族問題和生態環境脆弱等突出問題的現實體現。同時,中央設立重慶直轄市,期望通過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建設,帶動和輻射周邊和西部地區的戰略意圖,客觀要求重慶構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核心區和承載主體。通過以都市經濟圈為核心點,以滬蓉高速公路、長江為主幹軸線,帶動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左右兩翼經濟腹地,形成「點軸」式「一點帶兩翼」的區域發展格局,正是這種客觀要求的具體體現。
「十五」以來,「三大經濟區」在分類指導的基礎上,經濟社會取得明顯的發展。都市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人均GDP總量增長0.45、0.7、0.8倍(2002—2005年,下同),GDP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1.8%、11.5%、11%,城市居民人均工資收入分別增長0.56、0.43、0.45倍,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0.34、0.36、0.39倍。都市經濟圈形成對長江上游地區的基礎設施支撐、生產要素配置、科教文化主導、市場流通集散等功能,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主體承載能力得到強化鞏固;並且通過承接勞動力轉移,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三峽庫區的人口、環境、資源承載壓力。渝西經濟走廊通過大力建設產業密集帶和中小城市連綿區,承接主城「退二進三」產業的轉移,通過強化其與四川、貴州經濟社會聯系的紐帶作用,促進重慶經濟向西、向南、向北輻射,成為重慶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基本實現百萬移民大搬遷,庫區水環境治理、退耕還林等生態建設取得了重要成果。作為重慶與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聯系的要道,交通設施逐步完善,對重慶促進東、中、西聯合,共謀發展起到了獨特、重要的作用。
二、「三大經濟區、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戰略是豐富「三大經濟區」區域發展戰略,在分類指導政策上做出的新調整
經過「十五」時期的實踐,重慶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空間布局結構都出現了新的變化,針對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內渝東北、渝東南工作重點的差異性,「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按三大經濟區構建區域經濟體系,按四大工作板塊實行分類指導」的區域發展戰略,將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劃分為渝東北、渝東南,加上渝西經濟走廊和都市發達經濟圈共四大板塊。把適度傾斜與協調發展相結合,力促加快發展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構建渝東南特色經濟走廊和武陵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高地。在渝東北地區,結合三峽工程移民遷建,全面推進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重構產業體系。同時,針對我市城市經濟不強的實際,提出了重點推進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戰略。
三、「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三大經濟區、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戰略的繼承、創新和發展
重慶直轄十年來,走過了「打基礎、建平台、增後勁」的重要階段,進入了「求突破、強實力、上台階」的新階段,胡錦濤總書記的「314」總體部署,又為重慶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是新形勢下重慶完成胡錦濤總書記「314」戰略使命的現實要求。當前,如何既適應全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局,又能結合市情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在較短時期內打造具有更強聚集和輻射功能的核心經濟區域,這一戰略任務客觀地擺在我們面前。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必須要有新思路和新突破。按照「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打造「1小時經濟圈」,擴大了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的承載主體並加速其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帶動以萬州為中心的庫區和以黔江為中心的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兩翼」共同協調發展。該戰略的提出,將有利於我市由「小馬帶大車」向「大馬帶大車」的轉變。
「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是對「三大經濟區、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戰略的創新和發展。應當指出,「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就其區域發展的指導理論而言,與「三大經濟區」、「三大經濟區、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戰略是一脈相承的,但「一圈兩翼」將原來「三大經濟區、四大板塊」的都市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三大經濟區的涪陵、長壽納入「1小時經濟圈」,渝東北、渝東南分別納入以萬州、黔江為區域中心的「兩翼」,空間結構劃分的改變,也必然帶來發展內涵的深刻變化。
首先,在非均衡協調發展理論總體指導下強化了增長極理論的應用。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在全市區域中突出「1小時經濟圈」,在「兩翼」中突出萬州、黔江兩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正是增長極理論的具體應用。
其次,「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符合重慶區域發展現狀、適應了國家主體功能區劃分的要求。通過「三大經濟區」、「三大經濟區、四大板塊」區域發展戰略的推動,特別是渝西經濟走廊交通區位條件的改善,都市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城市化(城市群)、產業化進程已逐漸融為一體,經濟板塊化的雛形已現,無論就經濟實力、產業結構及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和開放程度等方面都具備了形成更大增長極的可能。同時,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劃分戰略,根據我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進一步明確主體功能區,完善土地、環境、產業、投資、人口等方面的區域政策,引導區域開發方向和程度,對不同類地區所承擔的主體功能進行的科學劃分,是保證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通過「一圈」增長極產業集聚、要素集聚等的「極化」過程,增強經濟總體實力;通過「一圈」資金、人才等的「擴散」、「反哺」,以及承載「兩翼」富餘人口和勞動力,減輕「兩翼」發展壓力,促進「兩翼」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也是增長極理論與協調理論相互融合、統一在重慶區域發展的實踐。
四、「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將促進重慶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首先,「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有助於充分發揮城鎮化、工業化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推進動力作用。「一圈」為推進重慶工業化進程、用新型工業化引導重慶產業深度開發,實現產業分類、集聚、規模發展,構築優勢產業體系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將成為重慶經濟加快發展的強大引擎。創造的財力將使全市具備支持「兩翼」特色產業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二,「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有助於提高重點開發區承載力水平,減輕限制開發區發展的負擔和壓力。「1小時經濟圈」內城市功能建設對重點開發區域承載力的提升和產業發展對就業的需求,將承接大量「兩翼」限制開發區的人口、勞動力,減輕「兩翼」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的壓力,使「兩翼」人均擁有資源量、財力水平等大幅提高。
第三,「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有助於形成要素資源窪地,借外力促進內部循環協調發展。「1小時經濟圈」與長江上游沿線、四川的老成渝沿線、新成渝沿線、貴州北部沿線地區通道的打通,可以藉助合作平台,使重慶形成要素聚集的窪地。對於「兩翼」地區,依託長壽和涪陵副核重要節點,以及連接「兩翼」城鎮的公路、鐵路等中通道和紐帶,通過物流、人流的中轉、傳遞,帶動生產要素流動,輻射「兩翼」。
第四,「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戰略有助於分層、分類推進改革,降低改革風險,提高改革成效。「一圈兩翼」戰略基本上將重慶統籌城鄉改革中具有自主改革、自主改革與外力支持相結合和主要依靠外力改革的地區劃分開,有利於由易到難分層、分類制定改革措施,降低全市特別是「兩翼」困難地區的改革風險。
⑦ 重慶有多少個縣。各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有15個區(萬州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萬盛區、雙橋區、渝北區、巴南區、黔江區、長壽區
);4個縣級市(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已全部改為區了);21個縣(自治縣)(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⑧ 重慶經濟為什麼發展那麼快
1、是直轄市,國家不是重點發展西部經濟嗎,重慶正好是西部的一個中心回,又有天時地理條件,答重慶當選直轄市。發展西部肯定要先把西部的直轄市搞好。
2、其實這跟重慶是山城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是山城,它沒有太多的地理資源可以利用,所以就有很多高樓大廈。因為重慶多山多水,所以重慶的橋很多,從而導致交通發達,交通好了就可以吸引入很多投資者入渝了。
3、直轄出來了,不受成都四川的制約了,經濟寬鬆了。
⑨ 重慶做為經濟發展強勁的城市,它的房價和其經濟發展相匹配嗎
我覺得重慶的房價和它的經濟發展是不相匹配的。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重慶經濟發展情況並不比一線城市差多少,而且重慶的經濟發展潛力都非常大,但是重慶的房價卻比一線城市便宜很多。按正常來說,這就說明了重慶的房價和它的經濟發展不相匹配了。
重慶的經濟發展確實很強勁,但是相對於北上廣競爭力還是小了一點,重慶的生活節奏也比較忙,適合旅遊,較少人選擇在重慶定居,所以重慶的房價和經濟發展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