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個意識具體指
四種意識是指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四種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內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政治意識是要求你容掌握正確方向的,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必須絕對維護集中統一,心往一處想,才會產生凝聚力。
大局意識就是要善於從全局的高度,用長遠的眼光觀察形勢,分析問題,要善於把握大局,自覺地在顧全大局前提下做好本職工作。
核心意識是指中國只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
看齊意識就是要向標准看齊,向先進看齊。
2. 材料分析題:第64屆世界衛生大會於2011年5月16日在日內瓦舉行.本次會議的議題包括流感疫情的防控、流感
(1)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材料中提及的「健康」主要是指生理健康.
(2)胰島素能調節糖的代謝,缺乏易導致糖尿病,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可能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誘發糖尿病.
(3)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這些有害物質首先進入人的呼吸系統,直接影響呼吸系統的功能.
(4)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流感病原體進入人體後相當於抗原物質,能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抗體只能對流感病毒起作用,而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是特異性免疫.
(5)計劃免疫能使人產生抗體,也可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可見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及生活習慣外,還可以通過計劃免疫、體育鍛煉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故答案為:(1)生理健康;(2)胰島素;(3)呼吸;(4)抗原;特異性(或:後天性);(5)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3. 2009年9月7日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在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內容
在全省甲型H1N1流感
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省教育廳廳長 沈健
二○○九年九月七日
尊敬的何省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省政府召開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報全省近期防控工作情況,部署下一階段防控工作任務.現在,我就教育系統認真貫徹本次會議和何省長將要做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學校防控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高度警惕,全面做好長期應對疫情的各項准備
今年4月以來,各地各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與部署,圍繞國家和省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陸續採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細致而深入的工作。新學期開學前,全省學校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我省防控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從進入9月份以來短短一周的情況看,全省多個地區的多所學校發生聚集性病例,且呈蔓延之勢,防控形勢嚴峻。一方面,甲型H1N1流感病毒傳染性強、季節性流感交織、各地學生報到返校造成人群聚集等因素在客觀上造成了學校防控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個別地區和學校對疫情防控形勢認識不足、危機和責任意識不強,防控工作體系較為渙散、應對策略和措施相對缺乏,學校防控工作滯後,增加了不確定性和艱巨性。當前,中小學學生已開學上課,許多高校新生開始報到,短時間內人群的高度聚集有可能造成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和蔓延。學校防控工作面臨多重壓力。因此,我們面臨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戰役,關繫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繫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與和諧穩定,更關繫到國家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構建和整個社會安全穩定的大局。各地各校和托幼機構要牢固樹立政治和大局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度戒備,全面部署,全員動員,按照「指揮靠前、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則,牢牢掌握防控工作主動權,繼續按照學校防控工作的總體要求,打好打勝這場攻堅克難的戰役。
二、健全機制,迅速構建學校防控工作體系
構建常態、規范、有效的學校防控工作體系是應對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疫情的關鍵措施,也是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重要工作基礎。缺少這一體系,防控工作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各地各校和托幼機構必須遵循「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的原則,立即行動起來,把健全組織機構、強化防控體系作為學校防控的重點工作來抓。按照「高校建立健全學校、院系、班級三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中小學建立健全分管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三級防控工作體系」的要求,盡快盡好地構建起學校防控工作體系。學校防控工作體系能否高效運轉,能否有效防控近期和較長時期流感疫情在校園內發生和蔓延,能否延遲聚集性疫情發生時間、降低聚集性疫情人員峰值,關鍵在於建立健全一整套校內管理工作機制。各地各校和托幼機構務必要繼續按照8月28日全省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建立健全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督導檢查和信息暢通等工作機制,確保本校的防控工作卓有成效,確保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明確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具體防控工作措施
各地各校要按照全省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將責任分解到三級防控體系的各個層面,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這里,我想再強化、細化幾項具體防控措施。
(一)充分發揮三級防控工作體系作用。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校領導具體抓,要明確並落實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報告人,加強與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聯系,確保24小時信息暢通。要把責任心強、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行政幹部、教師、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校醫安排在各個層級,形成自下而上、上下通達的工作網路。高校班主任、輔導員要靠前指揮,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每個宿舍要落實防控工作聯絡員,實行校園全覆蓋。要制定各層級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形成人人有責、責無旁貸、人盡其責的防控工作局面。
(二)認真落實晨檢與報告制度。中小學必須執行學生、教職工晨檢、因病缺勤登記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走讀的中小學學生每天早晚在家進行體溫測量並作記錄,經家長簽字後,每天早晨上學時交班主任。寄宿制高級中學學生由學校配發給每人一支體溫計,告知測量方法,每天早晚自行測量體溫並報告班主任;寄宿制初中和小學學生尤其是低幼年齡學生,由班主任或生活老師早晚巡查並進行體溫測量。班主任或生活老師及時將腋下體溫37.5℃以上,伴有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狀之一的學生進行隔離,同時報學校信息報告人。學校信息報告人將相關信息進行匯總,每日上午10:00前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情況。
高校學生由學校配發每人一支體溫計,每天自行測量體溫,班主任或指定人員每天早晨到學生宿舍收集學生體溫信息,發現腋下體溫37.5℃以上,伴有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狀之一的學生,及時隔離並報學校信息報告人,學校信息報告人匯總後於當天上午10:00前報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已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高校,應增加一次晚上體溫檢測。
(三)配合做好醫學救治和隔離觀察工作。對於確診病例,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時送定點醫院、社區醫院接受治療。對於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中小學學生,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當地醫療機構安排7天隔離觀察,學校及時通知學生監護人陪同。對於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高校學生,由學校安排相對獨立的場所進行7天醫學觀察。醫學隔離期間,學生不得與同學集體生活、參加正常教學等活動。學生醫學隔離觀察期結束後,如未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症狀,則可以恢復正常上課;醫學隔離期間,一旦出現上述症狀,須及時在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到校醫院或學校所在地醫療機構診治或採取居家隔離治療。高校要根據「停課不離校」的原則,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做好醫學隔離觀察場所的各項准備工作。
(四)認真落實新生入學及其他防控措施。高校要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根據「化整為零、疏散迅速」的原則,研究制定新生及留學生入學防控工作方案,避免人群聚集。報到時,要求每位新生和留學生填寫有無出現流感樣症狀、有無與流感樣病人接觸史以及外出旅遊史等身體健康情況,並做好相關信息的匯總、報告工作。新生的每間宿舍張貼核心防控知識介紹,並註明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學校信息報告人的聯系方式等。相關核心防控知識點請登錄江蘇教育網下載。
各級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及其中任何人員不得對外發布疫情。要加強對學校人員出入的管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實行校級領導帶班、教職工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學校食堂、宿舍樓、圖書館、教室等公共場所要保持通風,配備紫外線消毒燈等設施設備,做好必要的環境消毒,張貼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宣傳海報等。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趕制宣傳海報,近日將配發至各校。要遵循「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避免舉辦或參加大型集會活動,尤其是室內大型聚集性活動。同時,按照「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舉辦者、帶隊參加者的防控責任,並實行責任追究。今起,凡必須要舉辦的大型活動,組織者必須提交防控甲型流感措施的書面報告,經審批同意後,方可舉行。高校要在當地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做好葯物、口罩等防控物資的儲備工作。高校於本周內將學校公共衛生職能處室負責人或甲型流感防控工作聯絡員名單與通訊方式報省教育廳體衛藝教處。各市、縣(市、區)教育局也要做好相應工作。
(五)廣泛開展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認真做好學生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要重點教育學生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大學生和高中生要做好個人和公共場所的防護,主動承擔起社會公共衛生責任。要注意詢問中小學生尤其是低幼年級學生身體健康情況時的方法,不要進行集中、誘導式的詢問,以防學生發生心因性反應,避免引起恐慌和混亂。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促使家長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日常健康觀察等防控措施。要教育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膳食營養;告誡學生不要在校外用餐,盡量避免到校內外人群聚集性場所,注意日常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六)嚴格執行停課放假等疫情控制措施。按照教育部、衛生部《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的有關規定,對在14天內發生2起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的學校,經衛生專家評估和當地人民政府批准,按照由班級到年級,由年級到全校,由一個學校到多所學校的原則,實施停課、放假等措施。軍訓期間,如發生聚集性疫情,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指導下,可以提前結束軍訓。因患甲型H1N1流感暫時停課的學生,必須在恢復健康,經衛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並出具有效的復課證明後方可復學。各級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如不按規定執行而造成疫情暴發流行的,負責人要承擔責任,省教育廳將進行通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的指導和督查力度,確保停課、放假等疫情防控措施得到落實。對於實行停課的中小學生,學校要採取網路、電話、簡訊等形式掌握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布置適量適宜的家庭作業,並告誡學生家長不要安排學生外出補課。高校要重點做好校園安全穩定和停課學生的日常生活保障等工作。
同志們,當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勢異常嚴峻,防控任務非常艱巨。學校防控工作是一項周期長、任務重、要求高的系統工程。各地各校要堅決貫徹落實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刻領會何權副省長的講話精神,立刻行動,分解任務,落實責任,採取措施,有效減緩和遏制甲型H1N1流感在校園的發生和蔓延,為保障師生安全、建設和諧校園、確保社會穩定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4. 關於中國經濟走向是怎樣的
立足持久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會議著眼中長期,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安排——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面對中長期問題和挑戰,發揮「中國製造+中國消費」的超大規模融合優勢,構建完整的內需循環體系,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於把握機遇、破解矛盾,更好掌握發展主動權具有重要意義。

(4)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會議的講話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走勢的相關內容:
1、要瞄準中長期發展的制高點增加有效投資,通過加強「新基建」,抓住產業革命新機遇,既能提高供給質量,也能為經濟發展積蓄力量。
2、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要圍繞農民進城就業安家需求等,加強城市短板領域建設,釋放更大內需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