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五是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等地區。拓寬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外商投資企業融資渠道,降低外商投資企業物流成本。加快沿邊引資重點地區建設,打造西部地區投資合作新載體。
六是推動國家級開發區創新提升,強化利用外資重要平台作用。促進開發區優化外資綜合服務,發揮開發區示範帶動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作用。加大開發區引資金融支持力度。健全開發區雙向協作引資機制。來源:新華社
⑵ 從經濟角度說明推動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如何發揮科技作用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應重視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加大市場體系改革和建設力度,通過市場化和法治化方式,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盡快實現突破創新是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新材料、新能源汽車、5G等新興產業是當前我國製造業做強增量的重點領域,需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釋放新動能。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有進有出、有破有立。應重視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優勝劣汰,加大市場體制改革和建設力度,通過市場化和法治化方式,穩步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加大對「僵屍企業」的破產清算力度,妥善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工作,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安全等規范標准,促進落後產能逐步出清。另一方面,健全鼓勵先進的激勵政策,加大對優質企業的政策環境支持,加快釋放先進產能,促進形成和發展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不斷增加先進產能在製造業發展中的引領和示範效應。
⑶ 我國應從幾方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九屆中國來經濟前瞻論壇1月13日在源北京召開。李偉在會上說,在高質量的供給方面,要提高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跟上居民消費升級步伐。在高質量的需求方面,要釋放被抑制的需求,進而帶動供給端升級,促進供需在更高水平實現平衡。在高質量的配置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李偉認為,展望2018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延續增速穩、就業穩、物價穩、效益穩的「多穩」局面,將為經濟工作重心更多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⑷ 2020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著力點是什麼為什麼(200字)
高質量發展要求
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通過創新獲得新的增長動力源泉。為此,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通過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技術創新推動和支撐高質量發展。
⑸ 以「高素質」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哪些內容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是關鍵。
「立」,就是大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培育新動能。「福建民營經濟發達,我們大力弘揚和發展『晉江經驗』,不斷鞏固和擴大民營經濟優勢,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民營經濟活力明顯增強。」於偉國說,去年福建民間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近80%,對提高發展質量作用凸顯,新產業、新技術、新平台等不斷涌現。
⑹ 推動我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挑戰有哪些
目前,中國進入了經濟轉型的新階段,社會制度的創新和社會秩序的確立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主要難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確立。市場化利益主體和市場化行為日趨成熟,市場體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例如:市場失靈,市場缺失,市場抑制,以及市場化主體行為的不理性都開始出現。因此,加速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步伐,利用明確而又穩定的制度安排促進利益主體資源配置及效率的發揮,利用政府宏觀調控的力量消除新體制導致的經濟不穩定性都成為下一階段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農村經濟上,農業增長和農民增收的問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問題、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的問題,成為21世紀突出的中國問題。「三農問題」的根本就是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弱勢產業和落後經濟難以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尤其面對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挑戰,會越來越處於不利的發展局面。市場經濟以放為主的轉型實踐證明,中國未來的農業前途還在於通過工業反哺農業,走組織化的現代生產道路。在國有企業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方面,中國正在面臨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艱難抉擇。市場經濟體制與中國政治框架的不協調,伴隨市場運行機制的不斷發展,矛盾日益突出,經濟和政治的協調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系使中國的學者能夠思考比西方轉型學者更多的問題。這個階段的難題,也成為轉型深化期中國經濟轉型模式研究的主題。
採納喲謝謝
⑺ 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如何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①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活力。(2分)
②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為提高創新創業質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3分)
③發揮財政、稅收的作用,為提高創新創業質量提供政策支持。(3分)
④堅持創新發展理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創新對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作用,培育創新創業發展新動能。
(3分)⑤發揮供求、價格和競爭機制的作用,推進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3分)
⑻ 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流通體系的高質量發展。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消費升級,現代流通體系在技術、商業模式、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在發生變革。為適應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需要大力發展更加開放、高效、智能的高質量現代流通體系,在消費端、供給端和流通環節做出全面升級,但在發展中仍面臨以下問題:
⑼ 如何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起作用
據報道,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報道稱,專家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人民對日益美好生活的嚮往,高質量發展是內在要求;破解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高質量發展是本質手段。 2015年以來,我國GDP增速季度波動幅度最大不超過0.1個百分點,預計未來經濟增長將繼續呈現「低波動、有韌性」的特徵,經濟不會失速下行,這也為推動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 從中長期看,全球量化寬松政策和負利率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刺激效果甚微,甚至延緩了各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與此同時,資產價格非理性膨脹、債務率攀升、匯率競爭性貶值等問題卻相伴相生。希望中國經濟可以早日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