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粵東和粵西哪個經濟更好
從粵東四市和粵西三市的經濟綜合實力和各市的生產總值相比較,絕對是粵東的綜合實力及各方面的發展前景比較好的.
Ⅱ 粵西包括哪些城市
粵西包括的城市有吳川,化州,高州,湛江,茂名。
1、吳川,廣東省轄縣級市,由湛江市代管。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湛江市東北部,東接茂名市茂南區,北接化州市,西接湛江市坡頭區,南瀕南海。吳川濱江臨海、水系發達、日照充足、資源豐富,是中國南海之濱的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
2、化州市,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游,化州是中國著名的南菜北運基地之一,有「中國化橘紅之鄉」的美譽。
3、高州,廣東省轄縣級市,中國北部灣城市群重要中小城市,廣東省山區經濟強縣,廣東省教育強縣、廣東省縣域醫療中心 ,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長期位居廣東縣域前列。
4、湛江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北與茂名市相連。
5、茂名位於廣東省西部,東接陽江市,南鄰南海,西連湛江市,北與廣西省玉林市交界。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屬於熱帶、亞熱帶過渡地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
Ⅲ 粵西粵東粵北工業區位優勢對比
你可能搞錯了:清遠是屬於廣義珠三角的,肇慶是屬於粵北的。
粵東:輕工業+汕頭海運
粵西:茂名石油+湛江巨輪
粵北:礦產+旅遊
Ⅳ 如何推動粵東粵西發展 發展經濟學
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30多年來,粵東西北地區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落後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與珠三角地區相比差距更大。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並將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面對新形勢新機遇,粵東西北地區如何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這是值得分析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此試談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當前粵東西北地區城鎮化發展特點
(一)城鎮化率不斷上升,正處在中期發展階段
近幾年來,隨著廣東「雙轉移」戰略的逐步推進,粵東西北地區城鎮化發展步伐有所加快。2014年粵東西北地區城鎮化率為49.3%,比2010年上升2.4個百分點。按照城鎮化率低於30%為初始階段,城鎮化率在30%~70%為中期階段,城鎮化率超過70%為後期階段的劃分標准評判,當前粵東西北地區正處在城鎮化發展中期階段。2014年全省城鎮化率為68%,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高達84%,意味著廣東已進入城鎮化中後期發展階段,珠三角地區正處在成熟發展階段。可見,盡管粵東西北城鎮化水平步伐加快,但還是遠遠落後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也沒有完成粵東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確定的任務目標。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中心鎮區人口規模偏小
2014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城鎮化率分別為59.6%、41.0%和46.4%,粵西和粵北城鎮化率較低為落後。粵東四市中,汕頭城鎮化率為69.8%,潮州為63.4%,汕尾為54.7%,揭陽為50.5%,汕頭與揭陽相差19個百分點;粵西三市中,陽江城鎮化率為49.1%,湛江和茂名39.8%和39%。粵北五市中,韶關城鎮化率為53.8%,清遠為48.3%,梅州為46.9%,河源為41.3%,雲浮為39.5%,韶關與雲浮相差14.3個百分點。粵東西北12個地級市中,除汕頭市外,其它11個市城鎮化率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此外,中心鎮區人口規模偏小,大多數鎮鎮區人口只有幾千人,山區鎮只有1、2千人,甚至不足千人。鎮區人口不足5萬的比例高達70%,建成區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比例高達60%。中心城區和鎮區作為一個地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主要聚散地,城鎮化發展水平過低且差距過大,難於發揮中心城區的聚集和擴散作用。
(三)經濟發展較為滯後,主導產業帶著作用不強
2014年,粵東西北地區實現生產總值15470.76億元,佔全省的22.8%;人均GDP為31288元,不到全省的一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全省的19.9%,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省的1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省的27.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佔全省的11.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佔全省的21.3%。粵東西北地區國土面積佔全省近七成,常住人口約佔全省的四成多,主要經濟指標只佔全省兩成左右。顯然,粵東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國土面積及人口數量不甚相稱。
2014年粵東西北主要經濟指標佔全省比重
Ⅳ 粵西為何如此落後(對比珠三角)
粵西相對珠三角的確經濟欠發達一些
其實,全國能用幾個珠三角?
信宜遠不止水稻一樣,她的經濟最大障礙是遠離省城不受關注,另一方面因山地多交通欠發達,沒有高速,沒有鐵路,沒有政策帶動,不成規模的農產品出不去,工業引不進來,過去信宜人大多數主要經濟來源是小規模的農業自耕自足和外務勞工收入。
近幾年來信宜依然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她的變化還是相當可人的,首先交通方面已得到大大改善,村村通公路已基本實現,如無意外洛湛鐵路信宜段今年底將通車,而包茂高速前期工作已開始啟動,信宜無高速無鐵路將會成為歷史;工業方面,從東莞轉移過來毛織在信宜已小成規模,其他產業已有一定起色,信宜現在外來工越來越多;農業方面典型例子有三黃雞和三華李。
這是信宜網路:http://ke..com/view/352458.html?wtp=tt,是眾網友收集編寫,較為客觀詳盡,也許能讓你對信宜有產生一些不同的看法。另外有一點想說的,信宜是著外的僑鄉,大多數遠在海外華僑,哪怕只為祭拜祖先,也盡願盡能回歸再見一下家鄉,即使信宜再窮再落後,信宜依然深深烙在信宜人的心裡,子不嫌母醜!
Ⅵ 粵東和粵西相比,哪裡更發達
粵東吧。
粵西有湛江茂名陽江
粵東有潮州汕頭揭陽(汕尾正在借"深莞惠3+1"模式融入珠三角)
面積排名是湛江>茂名>潮汕3市>陽江
經濟排名是潮汕3市>茂名>湛江>陽江
潮汕3市1991年以前是一個市。
2013年潮汕3市gdp3950 億元人民幣
茂名好像2100億。湛江2000億多一點吧。潮汕分成了3個市。所以看著gdp不怎麼高。這樣看來,就好像潮汕地區就變窮了。
論人均的話粵西高於粵東
但是粵東的城鎮化率明顯高於粵西
地理位置優勢都差不多吧,粵東靠近台灣,粵西靠近北部灣。
粵東民營企業比較發達。有些廣東省1/4的專業鎮。潮州的陶瓷衛浴,揭陽的玉器五金。汕頭的電子玩具,潮陽的服裝珠品。普寧的葯材。
文化領域:粵東有潮州府,粵西有雷州府。
知名度:粵東潮籍商人華僑遍布全球。
粵西。北有青島南有湛江。
Ⅶ 湛江為什麼是粵西中心城市為什麼是粵西的經濟中心
茂名的經濟復,石油化工佔了相當制大的分量,.所以稱為油城。茂石化是中央企業,,茂名當初建市的城市功能系為茂石化服務的。,
平時講的經濟好,,也就系GTP。比較片面,,央企—茂石化的產值入茂名的數,,所以比湛江高少少,,但是稅收系北京收,,所以茂名的財政收入低,。
湛江這城市系老地級市,系自然形成的以商為主,但財政收入比茂名高。
【詳細資料上政府網了解比較就清楚了】
幫某倒你!對某住?(學簡茂名話)
Ⅷ 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分別指的是哪些市
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分別指:
1、粵東:是廣東省東部地區,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汕尾。
2、粵西:是廣東省西部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
3、粵北:是廣東省北部地區,包括粵北:韶關、清遠、雲浮、梅州、河源。
廣東省轄市分121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8)粵西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1、粵東地區流行潮州話(又稱潮汕話)和客家話。其中,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為潮州話主流文化區,統稱潮汕地區。
2、粵西集廣東粵、閩、客三大族群於一身,因此方言甚多,有粵語、黎話、客家語等。如今的粵西各方言族群則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形態,一些方言區交接帶和商品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二言區或多言區--居民可通用多種方言。
3、粵北地區的客家話主要分為兩類語腔,即粵北片和粵台片(韶南小片)。粵北片客家話分布在南雄、仁化、始興、乳源、樂昌,屬於客家民系中的江汀民系。韶南小片客家話分布在曲江區、英德、翁源、新豐,屬於客家民系中的循衍民系。
Ⅸ 粵西經濟在廣東發展一般,比起其它地方湖南、廣西那裡怎麼樣
差遠了
湖南我來就不說了,GDP至少是我自國省份的前10強(說得保守了些)
廣西近來得意於東盟的優勢,發展十分的迅猛,廣西北部灣經濟大開發這可是國家重點工程哦~
情況我就說這些了,更加詳細的你可以去他們兩個省份的網站去看看
不過所說的數據和政績,你要打個折扣才行
Ⅹ 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分別指的是哪些市
粵東地區:是廣東省東部地區,包括汕尾市、揭陽市、汕頭市、潮州市四個地級市(省府向東排列)。
粵西地區:位於漢地南部,是廣東省西部地區的簡稱。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個地級市。地形以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為主,其中湛江屬平原與台地。
粵北地區:指廣東省北部地區,包括韶關市所轄南雄市、始興縣、仁化縣、樂昌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曲江區、翁源縣、新豐縣、湞江區、武江區等10個縣(市、區)。
廣東,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廣州。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
(10)粵西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廣東的主要自然資源有:
1、土地資源
廣東省面積為17.977萬平方公里,其中宜農地434萬公頃,宜林地1100萬公頃。 廣東是中國國內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
2、水資源
廣東水資源相當豐富,年降水總量3194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1819億立方米,加上鄰省從西江和韓江等流入廣東的客水量233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深層地下水60億立方米,可供開採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達4735立方米
3、金屬資源
廣東為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之鄉,全省己找到礦產116種,探明儲量的有88種。其中高嶺土、泥炭土、冶金用脈英石、水泥用粗面岩、鍺、碲的儲量列中國第一位。
4、生物資源
廣東動植物種類繁多。屬於國家Ⅰ級保護植物的有桫欏、銀杉和虎顏花3種,屬於Ⅱ級保護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觀光木等24種。
5、海洋資源
廣東海洋資源十分豐富。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達374萬噸;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20.82萬公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東
網路-粵東
網路-粵西
網路-粵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