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餘杭經濟開發區,有哪些公司在臨平的那個,希望能具體點。謝謝
杭州萬特衡器有限公司--電子秤\電子天平
旺旺集團
南都電源有限公司
杏輝天力葯業有限公司
還有很多
② 餘杭區的行政區劃是怎麼劃分的
餘杭區轄14個街道:臨平、東湖、南苑、星橋、五常、喬司、運河、崇賢、仁和、良渚、閑林、餘杭、倉前、中泰,6個鎮:塘棲、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區政府駐臨平街道。
臨平副城由臨平·東湖街道、南苑、星橋、餘杭經濟開發區、錢江經濟開發區、運河、喬司、塘棲、崇賢組成,副城面積283.66平方公里。另有餘杭組團(餘杭、中泰、閑林、倉前、五常)、良渚組團(良渚、仁和)、瓶窯組團(瓶窯、徑山、黃湖、百丈、鸕鳥)3個組團式城鎮(街道)。
(2)餘杭經濟開發區規劃擴展閱讀:
餘杭區依託杭州未來科技城、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臨平新城、良渚新城、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等重點產業平台,打造夢想小鎮、夢棲小鎮、藝尚小鎮、人工智慧小鎮等一大批特色小鎮,經濟水平迅猛發展,位列2017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七位。
2017年,餘杭區區實現生產總值(GDP)1695.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0%,增幅高於全國6.9%、全省7.8%、全市8.0%平均水平。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區人均GDP為16.74萬元,增長7.1%。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戶籍人均GDP為2.48萬美元。
從GDP構成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0.45億元,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551.41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1093.27億元,增長16.2%。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3.4:34.1:62.5調整為3.0:32.5:64.5,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餘杭區
③ 杭州市餘杭區的工業區有哪些
嘉興臨港兩創中心產業園:園區位於嘉興市海鹽縣,嘉興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域,杭州灣跨海大橋西側。園區佔地180畝,建築面積近14萬平方米。園區由16棟單層、11棟雙層、2棟4層廠房,及一棟6層商務辦公樓,及兩棟配套樓組成。
杭州工業園區如下: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5萬人。
2、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區(濱江)由杭州國家高新區、杭州市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高新區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啟動區塊位於錢塘江北原文教區一帶,是高新區的發祥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位於錢塘江南岸,下轄3個街道,現有51 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
3、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創辦於2001年,由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開發建設。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為省級開發區。
4、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總面積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下轄分水區塊、富春江區塊、橫村區塊、瑤琳區塊和桐君區塊。開發區建設始終堅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要求,傾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5、杭州出口加工區
杭州出口加工區,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大陸第一批出口加工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的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01年5月18日經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封關面積2.007KM2。
④ 餘杭經濟開發區的產業格局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根據國家「提高吸引外資質量為主,以發展現代製造業為主,版以優化出口結構權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致力於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促進單一型工業園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發展」的要求,依託「長三角」中心位置、杭城近郊的交通便利和工業扎實基礎,以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抓規劃、抓招商、抓服務,一步一個腳印攀登工業園區新高峰,逐步發展成為一個集聚生物醫葯、電子電器、機械製造、紡織服裝等產業門類,基礎配套完善的「國家級」開發區。
目前,開發區內已有瑞士諾華制葯集團、法國賽諾菲制葯集團、美國禮來制葯集團、中國華潤集團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2011年,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實現稅收18億元,產業發展、平台建設以及綜合實力繼續大步邁進。
⑤ 餘杭經濟開發區的簡介
高新企業城(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設立,,是杭州市工業發展的重要基地。201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高新企業城(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浙江省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緊靠生活設施完善的臨平城,正處於長三角園心地帶,是杭州市與上海-嘉興-湖州產業帶相銜接的「橋頭堡」。距杭州國際機場25分鍾車程,距西湖風景區、西溪濕地各40分鍾車程,兩小時內可到達華東地區的主要城市。滬杭高鐵和杭州地鐵1號線使開發區與上海和杭州主城區的交通時間大大縮短。
高新企業城(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體規劃分為傳統產業提升區、高新產業區、新型裝備製造業區、公共服務中心區、城市更新區、商貿區、配套居住區等7大功能區塊。產業定位是重點發展「4+1」主導產業,即:健康產業、裝備製造業、綠色產業、通信電子和經改造提升的紡織服裝產業。目前,經省政府授牌,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浙江省生物醫葯產業示範基地」。
經過近20年的發展,高新企業城(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以裝備製造、生物醫葯、紡織服裝、通信電子等產業為基礎的成長性良好、發展勢頭迅猛的現代經濟園區。
⑥ 餘杭經濟開發區的區內規劃
2007年12月,經餘杭區委來、區自政府研究決定,集全區之力支持餘杭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建設,並對餘杭經濟開發區進行體制、機制、規劃、用人、用工、分配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對現有開發區規劃區塊和控制區塊實行一次性規劃控制,對開發區規劃范圍內的社區分步實施託管。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既是餘杭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平台、主陣地,也是餘杭產城融合發展的主要集聚區之一,近期規劃面積51.34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43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規劃范圍北至京杭大運河,南到星光街,東至京杭運河二通道,西臨09省道,託管社區24個。目前,區內常住人口近4.9萬人,外來人口逾6.7萬人。
⑦ 餘杭經濟開發區的引經濟發展狀況
作為杭州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翼,同時也是餘杭區實施「產業強區」戰略的主戰場、主平台之一,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宜居宜業的步伐中身負重任。對此,開發區果斷地在2008年邀請國際知名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 「把脈會診」,並量身定製了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開發區未來的主導產業是健康產業、裝備製造業、綠色產業、通信電子4大產業和經過改造提升的傳統紡織服裝業。
謀定而後動。在「4+1」產業發展定位的引領下,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有的放矢,「4+1」產業得以迅速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效應已初步顯現。特別是生物醫葯產業集聚了瑞士諾華、法國賽諾菲、美國禮來等知名醫葯企業,開發區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貝達葯業自主研發靶向抗癌新葯凱美納改寫西方壟斷史,被譽為民生領域的「兩彈一星」。眾多「醫葯航母」的集聚,使得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全省唯一的生物醫葯產業示範基地。
以春風動力集團、西湖汽車零部件等一批現有企業為產業基礎,大批研發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在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小型裝備製造業「單打冠軍」正在開發區多點開花,形成較大規模效應的產業集群。同時,以老闆電器、中宙光電、微光電子等為代表的電子電器產業體量也與日俱增。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招引推進優質大項目是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的永恆主題。而圍繞「項目」開展的一系列招商引資活動,開發區有自己的「高招」,那就是里應外合。
坐等客商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開發區清楚地認識到,唯有「走出去」登門造訪才能給力招商。於是,放眼全球,把目光聚焦在世界500強、國內民企500強、總部經濟等大商、高商。法國賽諾菲、美國禮來、瑞士諾華三大世界醫葯巨頭先後來了,美國500強歐文斯科寧也來了。此外,西子石川島、西奧電梯等亦先後落戶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除了緊盯外部商務資源外,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內挖潛力上也絲毫不放鬆,即鼓勵引導轄區內已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大。近年來,開發區已向區內企業完成供地超1000畝,區內南都電池、永亨管業、東華鏈條、福斯達等多家企業上了新項目。
而所有這些成績的背後是一系列高標準的准入許可和高效能的配套服務。據了解,開發區構建了北京、上海、深圳等招商信息聯絡點,設立了進區工業生產型項目評審領導小組進行「選商」,把關資質;建立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中心,跟蹤進區項目全程做好各項服務;構建了開發區招商服務網,為進一步拓寬信息互通渠道,實現網上招商奠定基礎。「十二五」期間,開發區還將啟動建設30-50萬方工業綜合體作為招商引資的全新載體,用於引人才、引項目,引新業態,拓寬招商引資的新空間,降低新引進項目的供地風險。
轉型升級,大企業培育零突破
企業興,則開發區興。2010年11月23日,老闆電器在深圳A股率先上市,既實現了餘杭區上市企業零的突破,也激發了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推進轉型升級的信心與決心。
扶優扶強是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為此,開發區大力實施大企業大集團—行業龍頭(標桿)—成長型優勢企業培育,同時狠抓骨幹企業上市,力爭到「十二五」末上市企業數達到7家。
2009年4月,開發區創業中心大樓的正式啟用,標志著開發區在創業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隨後,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園、杭州市留學生創業園的相繼入駐,更是將開發區創業創新這面旗子高高舉起。近年來,先後有雙林機械、微光電子、春風控股、天元葯業等42家企業通過了省、市、區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在開發區上下營造了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為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提供了內生驅動力。 近年來,面對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在做環境上花心思、下功夫,「區在園中、廠在林中、人在綠中」的園區面貌煥然一新,區內創業創新環境日臻完善,開發區管理與服務的軟實力也進一步得到提升。
「十二五」期間,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繼續堅持「三高標准」,大力推進荷禹路、興國路等12條道路建設,並同步實施污水管網、通訊設施、綠化等隨路配套建設。同時,扎實推進公園、綠地、道路景觀帶及河道整治工程,做美開發區環境。進一步探索「辦事不出園」機制,切實營造開發區濃厚的投資創業、創新創強氛圍。
⑧ 餘杭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具備明顯的國家戰略區位優勢。開發區位於臨平副城,是杭州的東大門,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圓心地帶,距離南京、上海各150公里,距離徐州、溫州各300公里,是北連滬蘇,南接甬台溫互動發展的連接點,兩小時內可到達華東地區的主要城市。
隨著國家《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的出台,開發區已成為國際國內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的重要平台,戰略地位突出。即將通車的杭州地鐵一號線和已實現通車的滬杭高鐵在餘杭實現零換乘。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雙鐵」開發區之一,交通和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迎來接軌大上海、同城新杭州,實現新跨越的新時代。
⑨ 餘杭是杭州一個區,為什麼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可以是正局級
搜一下:餘杭是杭州一個區,為什麼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可以是正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