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習金融學專業對數學的要求
一般來說金融對數學的要求不是很高,考研的時候考的數學四,相對比較簡單。但是數學基礎好對於深入學習這些專業是非常有優勢的。現在國內的這些專業大多還停留在文字性、概念性的階段,但是如果你接觸一下現在國際上這些領域最新的研究,會發現很多都是用到數學的。換句話說,從以後發展的趨勢上看,如果只是做這幾個領域的一個普通職員的話,只需要一些經濟數學就夠了,但是如果希望真的是在這些領域有所建樹,達到一個比較高得層次,就非常需要扎實的數學功底。
現在已經有一些學校的金融專業開始增設只招理科生的金融班,並且學習數學分析課程(一般為數學系開設的課程),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就有一個金融班是只招理科生,當然,對於招文科生的班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還有一些學校的金融試點班則讓金融專業學生和數學系一起上課,可以看出數學對金融專業學生的素質的提高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Ⅱ 金融學到底對數學要求有多高
上課期間老師曾經說過,學歷水平為本科數學+研究生統計學+博士金融學是最好的學金融組合,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實證金融需要有很高的數學能力。但是金融或者說經濟學專業都有實證與理論兩部分,如果數學不好則可以選擇理論經濟學。下面從實證金融方面談一下學好金融應該看具有的能力以及需要看哪些數學方面的書籍。
「基本」數學分析能力
金融學的很多理論都是建立在大學基礎數學課程之上的,如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以及線性代數。如果這些「基礎」課程都學不好或者沒有學過,肯定也無法學好金融學。所以學好金融學的第一步是先修好大學數學課。
建模
從實證金融的發展來看,沒有一定的建模能力也無法具備分析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的能力,因而會一定的建模技巧很重要。作為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學會建模的前提是學好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將數學與經濟學知識相結合,對於問題的實證研究很有幫助。計量經濟學書籍有很多,推薦李子耐、伍德里奇、陳強等學者各自寫的《計量經濟學》。
軟體運用
計量結果的分析要依賴一定的軟體,用軟體輔助分析可以幫助解決很多建模、計算問題。比較推薦使用的計量軟體有r語言、Python或者Stata。這幾個軟體屬於統計方面的主流軟體,應用很廣。
Ⅲ 金融專業研究生對數學要求是什麼考哪幾本書
介紹一下最新版考研數學對應教材,注意是"對應",考研並沒有"指定"教材.
<高等數學(上下冊)>(同濟五版),<線性代數>(同濟四版),<概率論及數理統計>(浙大三版).
其實高數四版,線代三版也可以用.微積分也應該用高數教材,而不是用文科數學教材.
數學三
<微積分>(82分),<線性代數>考前五章(34分),<概率論及數理統計>考到第八章第5節(34分)
數學四
<微積分>(82分),<線性代數>考前五章(
Ⅳ 金融學對數學要求有多高
真正意義上金融對數學的要求不過爾爾。數三的內容掌握後基本上就已夠用了。而且金融是社科並非想理工科那樣對科學方法要求的那樣准確。如果真的希望能夠徹底的學透金融學,那麼可能還是要在數學上下些功夫。但如果是想畢業的話,數學不會是問題。說金融對數學要求怎麼怎麼高的人也確實不容易,主要還是想為了幫金融摘了文科只會耍嘴皮子的帽子。
查看原帖>>
Ⅳ 金融專業對數學要求高嗎
是的,要求高。
數學好卻不喜研究性專業的考生可選金融學
2011年05月18日08:09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人民網 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熊旭)
近日,高考志願填報專業指導專家洪傲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與家長和考生互動交流,第一時間為考生講解高考志願填報的方法和策略。洪傲表示,數學基礎好,但又不喜歡學習研究性專業的考生,可選擇金融學等專業。
洪傲稱,在教育部公布的十一大類專業里,物理學科被分進理學,例如應用科學、統計學,這些都要學到數學或以數學為主,主要是與高中數學相對應。如果有同學數學學得很好,但又不喜歡學研究性的專業,便可考慮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精算等專業,這些專業都將數學作為工具學習,而且數學好,學這些專業還有優勢。
Ⅵ 是金融專業對數學要求高,還是金融專業更高為什麼!
中國所說的金融學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比如人民銀行說他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中國金融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似乎更偏向於經濟而不是正統的金融學,它的核心學科是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它們都是屬於經濟學大類的,貨幣銀行學屬於貨幣經濟學而國際金融屬於國際經濟學。因此中國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種經濟與金融的交叉學科。
然而上述的兩部分在國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國外稱的finance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一說公司財務,而它的實際內容遠遠超出財務,還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並等,這在計劃經濟下是沒有的;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
金融專業(2張)
問題。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學習中老師著重講的也都是資產的評估和證券市場的有效性等問題,並不把將太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貨幣和利率等宏觀經濟學和貨幣銀行學研究的內容。
國際上主流的金融專業應該是研究financial market的,涉及到投資量化理論,MM定理以及期貨期權的定價模型。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的活動,具體來講就是研究人們在金融市場上的行為。專業方向有: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Public Finance)·保險學(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等。
中國金融專業的主幹學科: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世界經濟概論、金融工程學、國際保險、信託與租賃、公司金融、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統計分析、國際結算、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金融專業英語。同時還開設英語精讀、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聽力、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應用等多門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包括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金融學以取消先前的聯考形式。各大學校都是採用自主命題、自主閱卷的方式組織考試。
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金融學基本知識和理論、金融運作和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金融規則、慣例及WTO的運行機制;通曉中國對外金融管理政策法規,了解當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現代金融業務操作的又具有扎實外語能力的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金融課程
編輯
金融碩士 :通常為2年制,設置在學校的商學院或管理學院之下,其主要課程集中於金融領域,培養金融專業人才。在美國綜合排名前50的學校中,有MSF專業的學校只有10所左右。
MBA下的金融方向:美國大學的MBA通常會分為不同方向,金融就是其主要方向之一。其課程設置以金融為主,但也較多的涉及其它商科領域和管理領域。通常較為看重申請學生的工作經驗。
金融工程:是美國金融類碩士中專業性最強的一類,它是金融學、數學和工程學交叉滲透形成的學科。通常對申請學生的專業背景有一定要求,但這也成為許多其他專業學生(如數學專業、計算機專業等)想要轉金融專業的最佳選擇之一。
其它金融類碩士:除了以上三種,美國大學金融類碩士專業還有金融分析、國際金融、應用金融、金融管理等。這些專業的課程設置都以金融為主,但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
歷史起源
編輯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貨幣信用學」的名稱逐漸被廣泛採用。這時,開始注意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下的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加以探討,如:人民幣的性質問題,貨幣流通規律問題,社會主義銀行的作用問題,財政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平衡問題等等。不過,總的說,在這期間,金融學沒有受到重視。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金融學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一方面結合實際重新研究和闡明馬克思主義的金融學說,另一方面則扭轉了完全排斥西方當代金融學的傾向,並展開了對它們的研究和評價;同時,隨著經濟生活中金融活動作用的日益增強,金融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這就為以中國實際為背景的金融學創造了迅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相關證書
編輯
⒈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此為入門證書,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要證書。共考五科:基礎,法律與法規,等。
⒉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簡稱CIIA)考試是由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ACIIA)為金融和投資領域從業人員量身訂制的一項高級國際認證資格考試。
⒊CFA是「注冊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也稱「特許金融分析師」),它是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稱號,由美國「注冊金融分析師學院」(ICFA)發起成立。
⒋保薦人勝任能力考試2005年後每年考試一次,考試科目為證券知識綜合考試、投資銀行業務專業考試兩科。每科考試時間為 3 小時,每科總分 100 分,合格線為 60 分,兩科全部合格者視為考試通過。成績有效期一年。設北京、上海、深圳三個考場。(2004年兩次考試的實際合格線是兩科總分達到90分),考試採取閉卷機考形式,題目均為客觀題。
⒌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一樣,也是入門所需證書。高中學歷以上報考即可,共考兩站,基礎和法規。金融期貨即將推出,俱期貨人才應該會變的搶手。
⒍保險中介人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可分為: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和保險經紀和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7.黃金分析師、金融英語等方面的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