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金融學專碩400

金融學專碩400

發布時間:2021-01-25 03:06:57

❶ ●考金融學碩OR金額專碩 急~感激不盡~

1、金融專碩相對來說比學碩好考一點,招的人數也比學碩多。

2、就業都差不多專,具體看單位屬,如招聘老師會首選學碩,其實就業主要看機會和能力。

3、同一所學校推免生比例基本上是一樣的。

4、初試時間是全國統一的,試題不同,當然政治是一樣的,英語和專業課一般不同,具體可以看專業目錄的科目代碼,相同就一樣,否則就不一樣。

5、學碩上線而且專碩上線人數不足就肯定可以調劑,否則就不能調劑或者只能調劑其他學校。

❷ 估計考研總分能在350分左右,考金融專碩,老師有什麼推薦的學校沒有

上外金融專碩的話,總分考到350以上就很有希望能進復試

上外 金融專碩MF 情況

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既深諳國際經濟與金融規則、熟練駕馭全球金融管理工具,又具有卓越的國際溝通能力且善於表達中國主張的多語種金融高端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金融專業碩士項目致力於打造跨界金融領導者的啟航平台,培養新一代跨界金融人,實現三個層面的跨界,即專業跨界:專業復合,兼容並蓄。

金融專業碩士項目採用課程講授、實踐操作與國際交流相結合的培養方法。在系統講授國家規定的金融類基礎與核心課程的同時,把國際注冊金融分析師(CFA)等全球頂尖資質證書的考試內容融入到專業選修課程中,參照「雙證」(碩士證書+資格證書)教學模式,採用理論講授、案例教學、多語種專題講座、實驗室模擬等形式,實行全英語和雙語教學;依託上海外國語大學3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1個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相關企業實踐基地,廣泛開展靈活多樣的金融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國際交流合作平台,通過海外游學和訪學,使學生對母語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習俗、法律制度以及經濟運行規則擁有較為深刻的體驗,交流到國外大學所修課程可與本校專業課程進行學分互換。

上外金融專業碩士項目採用「專業理論導師+外語輔導導師+專業實踐導師+職業規劃導師」四位一體的多元導師體系,以達到夯實專業理論基礎,培養跨情景對話能力,提高實踐操作水平,發掘職業發展潛力的目的。

❸ 金融學碩和專碩考研難度差別到底有多大

金融專碩,有的學校考英二,有的考英一,專業課科目有兩種:

英語一比英語二難,數三比經濟類聯考難。不過要看你自身基礎了。

❹ 金融專碩學制兩年的學校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 6萬/2年 12萬/3年;上財: 全日制2.5w/2年,非全日制8w/2.5年;復旦金融專碩每年是3.8萬,兩年共7.6萬。其中基金兩年共10萬。南開金融專碩一年2.6萬,兩年5.2萬;南開金融專碩一年2.6萬,兩年5.2萬;同濟金融專碩免學費,從2012屆起 報考同濟全日制研究生(不分學術和專業)全免學費 金融專碩是全日制的 學費是0.

❺ 金融專碩和學碩哪個好考,專碩要考什麼

無論是否來名校、對口專業畢業,源考取CFA證書對自己的職業價值一定會有一個飛躍的提升,作為含金量極高的CFA來說,受到了全球各個僱主高度的青睞。如果是在讀大學本科,那麼畢業前12個月就可以報名的。

沒有金融基礎的或者基礎不牢固的,其實國內很多CFA持證人都是零基礎起步的,CFA初心是為所有人提供學習機會,每年都有不少非金融背景的學員參加CFA考試,他們中很多人成功轉入了金融行業工作。

CFA報名條件:

一、學歷要求

A、4年制本科或以上學歷者可直接報名參加考試

B、本科在校學生,報名時間到畢業時間在最後一學年之內即可報名考試

C、3年制大專學歷加上1年全職工作經驗

D、2年制大專學歷加上2年全職工作經驗

二、遵守職業道德規范;

三、完成注冊和報名以及支付費用;

四、能夠用英語參加考試。

所以大多數金融專業的或非該專業但是想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都是可以報名的。

❻ 金融專碩學費是多少

各學校金融碩士學費:
1.中國人民大學
學費為45000元/年(暫定),其中3000元為學生生活補貼,實收42000元/年。
2.中央財經大學
金融 6萬/2年 12萬/3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錄取的金融碩士須按規定繳納學費(學費3.8萬元/年)
4.上財1 全日制2.5w/2年,非全日制8w/2.5年
5.華南理工大學金融碩士免學費,還有一半每個月有400塊生活補貼。
6.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今年金融專業碩士免學費。。而且相對好考。
7.中山大學金融專碩3.5萬/年,一共7萬
8.復旦金融專碩每年是3.8萬,兩年共7.6萬。其中基金兩年共10萬。
9.南開金融專碩一年2.6萬,兩年5.2萬
10.蘭州大學金融專碩一年9000

❼ 2021金融學專碩擇校

建議你還是考一個專業排名比較前的財經類大學,你列舉的這幾個財經類大學都是不錯的,可以考慮,不過金專一向大熱,你一定要做足准備。

❽ 怎麼上財金融碩士今年400進復試,復旦只要375,差太多了,因為學費的問題嗎

學費是一方面,另外還有復習的難度,復旦的專業課難些,所以花的時間多,還不能拿到很高分,所以375分可能和上財的400差不多的。

❾ 金融學碩和金融專碩的區別是什麼

個人感覺學碩相對要求要高一些,而且其實兩者在學習的課程上相差比較大,學碩偏經版濟學金融學理論,權重在培養研究思維和科研能力,專碩比較偏實踐型教學,課程比較多部分是案例分析課,之後也要求有實踐學分,對論文完成度要求低一些,可以是案例分析或者產品設計,社會調研等等,不要求一定要是嚴謹的建模。
然後就是時間問題了,國內一般專碩2年到2年半,學碩3年,如果選專碩做好心理准備,真的很忙很忙,一般只有一年時間上課,每天都是課,第一學年末就會開題,第二年就是寫畢業論文,找工作了,時間很趕!學碩相對空閑時間較多,但學術壓力大!如果要繼續讀博就更加了,最好研一就開始泡圖書館,多看看學術論文~總之,讀研容易,讀好還是不容易的,貴在自我約束,自我要求,心理要強大一點。

❿ 金融專業碩士推薦

第一梯隊:
1、北大光華:400;報錄比3%以內;專業課極難;公共課改卷壓分;就業極好;學費很高;但難度極大;復試比較公平;偏好理工科背景。

第二梯隊
五道口:360+;報錄比4%;主要實力集中在貨幣市場、銀行,在資本市場、券商上表現不佳;就業很牛,至於為什麼,自己去想,
清華經管:金融只招收金融專業碩士;名額為97人;在深圳校區;學費和光華看齊;偏好理工科背景;第一年的報考人數不是很多;難度一般;2011年清華經管調劑生源;以前清華經管招收1名左右的統考生;分數線在360+;報錄比5%;考數3。 北大經院:370+;報錄比4%;就業一般;學術相對落伍;復試極其公平。 人民大學:360+;難度較大;就業也很不錯,傳統金融強項。
上交高金:400+;報錄比為4.5%;但差額比例為2:1;師資極強;國際化程度全國第一招生人數少;基本復試被刷;不是頂尖大學的本科;偏好理工科背景。
北大CCER:370+;報錄比為4%;出國質量最好;復試刷人厲害;難度極大;對本科學校要求很高;偏好理工科背景。
北大匯豐:370+;報錄比5%;雙學位極具吸引力;就業前途非常好;學費最貴。 復旦經院:一般招20人;報1000人;就業極好,不比北大清華差,在上海的聲望超過清華;復試很公平;很多二本學生都不會被刷。
上交安泰:400+;報錄比4%;復試不太公開透明;國際化程度極高;就業極好;分數線很高;復試刷人非常厲害;偏好理工科背景。
復旦管院:2011年新的金融工程和財務工程項目和國外頂尖大學合作培養,極具吸引力,第一年的生源一般,今後的生源看漲。
上海財大:390左右;報錄比為4%;難度看漲;偏好理工科背景。 南京大學:390左右;報錄比5%;金融聯考分數線僅次於復旦和上財。

第三梯隊:
1、中央財經:分數很低,340左右,但北京公共課壓分,而且央財專業課給分極低,導致
分數線不是太高 偏好科班。
2、對外經貿:分數不高,340左右,但北京壓分,報錄比9%,難度其實很大;兩個學院招200+人;就業很好;對英語要求非常高,專業課都要求考專業英語。
3、南開大學:360左右,天津也壓分,但南開的難度也就和央財差不多。 4、中山大學:390左右;嶺南學院的分數極高;管理學院分數也較高。 5、廈門大學:360左右;金融聯考;師資很強;位置偏遠。 6、武漢大學:370+;試卷簡單。

第四梯隊:
1、華中科大:350+;報錄比8%;有高人坐鎮。
2、浙江大學:360左右;沒有博士點;導師是原杭州大學的老師;項目是省級項目;就業基本為浙江省內的分行;偏好科班;有5%的錄取人數將會分配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三本,聯合培養。
3、西南財大:招生人數多;就業不錯。 4、西安交大:很難。 5、暨南大學:華南老二。

閱讀全文

與金融學專碩4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