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的金融專業和國外有什麼區別
國內和國外對金融學(finance)這一領域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國內所說的金融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人民銀行說我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改革開放後,凡是以「國際」打頭的專業招生分數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說加上金融二學了。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為了避免混亂,我們且稱之為「宏觀金融」。有趣的是,這兩部分在國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而國外稱為finance的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一說公司財務,人們就會把它跟會計聯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應把corporate finance譯成公司金融而不譯成公司財務,就是因為它的實際內容遠遠超出財務,還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並等,這在計劃經濟下是沒有的;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問題。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這兩部分台起來是國外所指finance,即金融。為了避免混亂,我們且稱之為「微觀金融」。
根據這一分析,我們便清楚了。國內學生說自己是金融專業的,他們指的是宏觀金融,但是按國外的說法,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屬於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這些領域。國外說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觀金融。在美國,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通常設在經濟系,而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通常設在管理(商)學院。經濟系也會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為這一領域與微觀經濟學,特別是產權和激勵理論,有密切關系。事實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經濟系畢業的。
② 國外金融專業
我來說說老美那邊的事情吧,老美那邊學校已經開始擴招了,開了很多新專業來裝中國學生,都是掛著個金融的名字底下搞各種專業。詳情可以參考下fordham。。。
總體而言分金融碩士和金融工程碩士2種,金融工程要求計算機和數學好,而且算是門手藝,找工作來說比金融碩士穩很多。
開金融的學校很多,英美歐都有,如果不是很在乎學校牌子的話,我建議去歐洲讀,1便宜而且獎多,2國人少,3其實那邊師資也不差很多的,但是你讀博還是強烈要殺到美國去,差得不是一點半點那論文水平,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而言是夠你學的。
相反英國太短1年,實際扣假就8-10個月,美國的話也有不錯(時間和名氣)的,看你水平到哪裡,競爭蠻激烈的。
③ 國外的金融專業課程設置
金融要學一門 commercial math 主要是概率 函數相關的知道
不是很難
④ 有關國內國外大學金融專業
首先不知道 你是高考還是說考研
看你年齡應該是高考吧
金融方面最難考的 北大光華 清華經管專(其實屬清華的金融實力沒有那麼強)
之後是復旦 人大 這兩個學校分也很高 金融學實力超強 你要上這倆學校的金融 分數不夠北大也得差不多了
再往下 有一些金融強校 比如 南開 廈大 中央財經 對外經貿(這倆在北京位置比較好 對外經貿金融專業實力沒有那幾個強 但就業好) 上海財經(這些學校的金融要好多分的)
之後的學校:武大 中山 北航 上交 北師大 浙大 南大 (前面這幾個學校金融不是強項 但數學基礎打得很好 而且某些省高考要求分數極高 你至少得比重點高個四五十分吧) 西南財經(金融很好 但地理位置等原因 分很低 性價比好) 當然山大 吉大。。。這些綜合大學一般也還不錯 (一般比重點高二三十分) 再往下的學校我就不說了。。。
至於要求 金融一般沒什麼特別要求 就是你的高考分。。。這個每個學校的分數要根據你所在的省份來看 而且高考數學 英語盡量高些
⑤ 國內金融與國外金融的區別
1、內容不同:
國內所說的金融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人民銀行說我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
國外稱為finance的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
2、領域不同:
國內金融屬於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這些領域。
國外說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觀金融。在美國,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通常設在經濟系,而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通常設在管理(商)學院。經濟系也會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為這一領域與微觀經濟學,特別是產權和激勵理論,有密切關系。
(5)金融學專業國外擴展閱讀:
國際金融專業課程設置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金融市場與機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國際商業基礎、國際金融、國際結算、管理信息系統、合同法、商業法、稅務籌劃、保險學、財務報表、投資分析與管理、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和英語強化課程。
國際金融專業就業前景
國際和國內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信託、投資等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各類工商業機構的財務和投資部門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等。
⑥ 為什麼現在金融專業要去國外學
金融專業的話,美國可以,英國排名靠前的像劍橋,牛津,倫敦政經,回帝國理工都是很厲害的答。不過就美國來說,普通學校只要想學好,壓力都不校交流項目的學生一般有優勢在於來美國之後可以轉學分,提早畢業,不用像普通從大一就開始讀的拚命積攢學
⑦ 國外的金融專業是如何劃分的
美國的金融專業主修課程包括:金融工程,金融建模、金融衍生產品、投資銀行學、投專資學、風屬險管理、風險基金和私募基金、房地產、商業銀行、公司金融等,比國內更加專業、更加細分,什麼數學、經濟這些是作為選修,會計作為基礎是必修。
⑧ 金融學在國內和國外學習,課程設置有多大的區別
考試試題不同、課程設置不同、培養方式不同、讀博要求不同、導師制度不同 1.考試試題不同目前專碩考試的趨勢是統一考英語二和經濟學聯考綜合:英語二較英語一考察的英語詞彙量更少、分析能力要求更低、難度相對小;經濟類聯考綜合考察數學知識簡單,基本為初高中內容,添加邏輯能力的考察,整體難度小於數三。、 2.培養方式不同金融碩士 應用型碩士 2年 自費 金融學碩士 學術型碩士 一般3年 公費或自費或委培 3 .課程設置不同在課程設置上金融學碩士作為學歷教育,重點是基礎教育、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偏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學習;金融碩士作為職業教育,則更多偏重於實務,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例如,金融學碩士第一年會著重學習高級微觀、高級宏觀、中級金融理論、金融思想史;金融碩士則不要求,更側重於金融工具、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證券投資的學習。 4.導師制度不同按照教育部指導規劃,專業碩士採取雙導師制度,即社會導師和校內導師雙導師。 5.讀博要求不同專業碩士不能直博,即不能直接保送讀博,但仍可以考博;學術型碩士目前改革試點院校提供較少比例的直博名額,入學篩選後確定。 6.總結——金融專碩代表未來方向 2012年是金融專碩面向應屆生招生的第二年,尚無畢業生,部分應屆考生對專碩就業持消極態度。事實上,隨著2012年碩士招生的改革不斷推進,專碩已經開始於學碩並駕齊驅,後者注重研究型人才培養,前者注重應用培養,各有所長;從中央財經、人大10級會計專碩的就業趨勢來看,完全不遜於學碩。金融專業本身就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兩年的全日職專業碩士(學碩一般三年)的培養方式更能滿足就業的需要。長期以來社會上一直存在大學教育與社會實踐。
⑨ 世界上金融專業最好的是哪個國家
個人感覺: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強過,倫敦曾經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美國:目前世界的唯一霸權國家,而其強大的經濟基礎才是根本保障,紐約就是現在世界上的金融聖地!
德國:證券市場最早就是出現在法蘭克福,牛與熊的雕像依舊矗立在那裡,而「牛市、熊市」已經成為當前世界證券交易的固定名詞,可見德國在金融領域的世界性影響力。
⑩ 金融與會計專業(Accounting and Finance)國內與國外的課程區別
基礎課程是都有的,但是國外的金融學專業所教的金融工具數量種類和深度都要比國內要高,而國內的金融學教授的更多是貨幣銀行相關的知識,再加上一部分股市相關的知識。而對於復雜衍生品,不同種類資產的綜合管理能力等則設計較少。
在講課上,許多國內教授都是拘泥於課本,沒有做到與時俱進的程度。對書中的內容過於看重,可能也是因為科研壓力導致備課不足的緣故。而這點國外就完全不同,大多都是讓你自己去看書中的知識,教授負責的是旁徵博引,跟你說說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事件。
國內金融與會計專業課程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財務會計、公司財務管理、概率論基礎 、財務報表分析、貨幣金融學、金融計量經濟學、證券投資學、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金融中的數學方法、金融衍生工具、實證金融、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等。
國外金融與會計專業課程表:財務管理、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企業融資、期貨和期權、投資組合分析、國際金融、投資銀行、房地產金融、風險和保險、營運資本管理、銀行管理、投資等。
(10)金融學專業國外擴展閱讀
金融會計具有核算和經營管理兩項主要功能,一方面直接負責財務管理、損益計算和經濟核算;另一方面通過反映情況、提供信息、分析預測來實現計劃管理、資金管理,對整個銀行業務經營進行控制和調節。
英國大學會計金融專業排名較好的學校有: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艾克斯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