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地理位置來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❷ 香港為什麼是世界金融中心
首先一點,免稅,自由貿易港,這個就可以吸引大批的企業進駐。
另外還有一個版也是非常重要的,港權幣是可以自由流通的貨幣,人民幣是限制性流通的,甚至不可以自由兌換。單單這一條就沒有競爭優勢了。上海拿什麼和香港競爭?!!
❸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
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簡單地說,就是國際資金的集散中心。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際經濟競爭的根本,就在於對國際金融主導權的掌握,在於對全球資本控制權、支配權的爭奪。擁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對於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包括亞洲在內的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毫無例外地努力爭取把本國、本地區某一大都市培育成為區域或國際的金融中心,使之能在促進本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於上海和香港誰能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是個在經濟金融界頗有爭議的問題。下面,筆者擬就此問題談幾點個人的淺見。(一)中國地廣人多,經濟規模龐大,完全可以容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個國家內,已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情況下,如果再打造一個功能相同的國際金融中心,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競爭和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在服務功能上尋求不同點,將上海打造成較之香港具有不同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個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美國有紐約和芝加哥兩個國際金融中心,這兩個金融中心各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務對象。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上海等內地金融中心,如果也能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在互補與共存、共贏中促進兩地金融共同做大做強。(二)要維護和增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金融業在中國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一直發揮著獨特而又極其重要的作用。香港回歸祖國後,如何維護和增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個必須十分重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作為重要的貿易與金融中心,對內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內地經濟規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繼續發揮好香港的作用,有助於推進內地與香港的共同繁榮和發展。就香港而言,其定位必須立足於中國,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定位和角色十分重要。香港的未來系於中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內地的支持,離不開與內地經貿、金融的加速融合。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持,還取決於香港金融監管與管理體制能否不斷改進和完善。香港只有通過加強自身的金融深化,促進金融產品的創新,擴大金融業的輻射與服務范圍,才能維護和不斷提升在亞太地區金融業中的地位。(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可替代。香港目前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香港背靠祖國,面對世界,有著特殊的區位優勢。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航運中心地位、貿易中心地位,是其他地區不可替代的。盡管上海所蘊涵的發展潛力巨大,但上海要後來居上,趕上或超過香港也並非易事。上海離國際金融中心還很遠。從現實條件來看,上海由於受資本市場的環境以及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短時間內尚難以圓夢國際金融中心。只要人民幣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硬通貨,只要中國還沒有開放資金流通,只要中國的法制和監督體系還不健全,香港就一直會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❹ 香港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嗎
四大金融中心來是美國紐約,英源國倫敦,德國法蘭克福和日本東京。金融中心的一個必備條件是時區的有利地位。以倫敦證券交易所早上開盤為起始點,下午(這里指的是以倫敦時間為標准)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到了紐約證交所下午收盤時,東京證交所正好早上開盤,(香港證交所與其時差僅兩個小時不到,所以一般的就只把它列為地區性的金融中心了,新加坡也是如此)而到了東證下午收盤時,法蘭克福和瑞士的蘇黎世的證券交易所又開盤了。所以這樣全球的金融活動就實現了全天24小時的聯動。之所以不把蘇黎世列入,是因為在現在的歐洲經濟的地區中心就是在德國內部
❺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麼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金融服務業肩負帶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經濟體的重任。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逾一個世紀以來,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因此紐約也被公認為世界之都。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首都及歐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經濟金融中心。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城市的核心地區倫敦市,仍保持著自中世紀起就劃分的界限。
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國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它的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西薩·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樓組成的建築群,從世界貿易中心有連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進入,空中走道經常有免費的藝術作品展覽,可以看到當今一流的攝影作品展。
❻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設計者是誰
國際金融中心,坐落於繁華的中環交易廣場附近,以其樓高420米、88層的高度雄居香港各類建築物之首,成為此間新地標建築設計者為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於1990年建成,大廈樓高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現為香港第3高大廈。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
❼ 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是香港還是上海,上海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嗎
上海也許能取代香港,注意是也許,而且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連能威脅到香港的新加坡和東京都不敢說一定能超過香港,要不然去年佔中共產黨早對香港下手了,別被官方洗腦,目前金融中心前三甲:紐約、倫敦、香港,被稱為紐倫港
❽ 為什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gdp只有美國人的一半
你說的是人均GDP吧
GDP除以人數,就是人均GDP
拿2007年來說,2007年美國GDP總量為139800億美元,香港GDP總量是2050億美元。美國是香港的86.2倍
2007年美國人口3億,的香港人口為692.17萬,美國人口數是香港的43倍
這樣算出來的人均GDP自然美國是香港的2倍
美國是一個國民經濟體系很健全的國家,也就是說,工業,農業,服務業(包括金融)都很發達,美國的金融中心,比如紐約、芝加哥,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都不弱於香港。香港只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領土,面積,人口等方面遠遠弱於美國,總的GDP自然比美國少很多。
GDP是衡量國民經濟的,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和GDP總量沒多大關系,和人均GDP關系也不大,人均GDP不能說明財富分配情況。
基尼系數來源於洛倫茲曲線,它是先將一國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隊,然後考慮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將人口累計百分比和收入累計百分比的對應關系描繪在圖形上,形成了一條曲線。洛倫茲曲線和45度線之間的區域的面積,除以45度線以下三角形的面積,就是基尼系數。
❾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沒有"香港國際銀行"的,"港基國際銀行"倒有一間,但已改名為"富邦銀行(香港)"
以下是其發展歷史:
1985年:阿拉伯銀行集團向馮景禧家族收購新鴻基銀行的75%股權。
1986年:新鴻基銀行重新命名為港基國際銀行。
1990年:阿拉伯銀行集團再收購其餘的25%港基股權,港基成為阿拉伯銀行的全資子公司。
1993年:中國光大集團收購港基20%股權,同年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004年:台灣富邦金融控股向阿拉伯銀行集團收購55%港基股權。其後再向中國光大收購20%港基股權後,成為港基的大股東。
2005年:港基更名為富邦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❿ 大家都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為什麼香港的人均收入只有30,000美元,比美國的人均收入低17,000美元
1, 香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只是東南亞金融中心,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是紐約和倫敦.
2, 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有強大的美國軍事政治力量和美元的國際流通地位做後盾.
3, 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有昔日大英帝國的余輝:遍及世界的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等.並且英國金融和資源大鱷控制著世界主要的礦產資源公司和稀有金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