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內存在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互聯網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只有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
而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互聯網」。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互聯網關系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互聯網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
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
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
第四個模式則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Q幣背後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沖擊。
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會產生各種沖擊。
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也就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生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
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通過這一次金融改革的方向後,未來肯定不僅會發展得很好,而且也會有相應政策來維護這個新新的市場的!
B. 互聯網金融專業好嗎,哪些大學都有這個專業呢
互聯網金融是新興"互聯網+"前沿專業,該專業將傳統金融行業、金融學與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企業管理等深度融合,旨在培養跨學科、復合型、高端互聯網金融人才。畢業生能夠在第三方支付、P2P、眾籌、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證券等領域就業,就業崗位主要有產品經理、互聯網金融產品策劃師、互聯網金融產品運營師、投資/理財顧問、網路媒介工程師等。目前,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代表部分高校在國內率先開設了該專業,此外,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山東女子學院等也開設了這個專業。
C.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專業」啊
互聯網金融專業屬來於前沿新興領域源,需要懂IT技術、互聯網思維和金融學的交叉型綜合人才,傳統的金融方向和IT技術方向人才無法滿足產業需求,導致大量的人才缺口。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唯一設立的互聯網金融專業的專科院校。
D. 專科互聯網金融升本是什麼名字,並且屬於那一類專業
屬於互聯網專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E. 金融學包括互聯網金融專業嗎
本專業方向為2015年新設專業方向。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在企業創新、政府引導、消費者選擇的多方作用下,創新和發展極為迅猛,已初步構建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興金融業態體系。作為傳統金融行業與信息產業的創新「結合部」,互聯網金融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催生了對信息時代復合型高端金融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
本專業方向旨在培養具有寬廣的視野和良好的科學素養,具備扎實的經濟金融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運行的基本原理,了解互聯網金融理論創新並熟悉以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平台、網路眾籌等新型金融業態的運行模式,能夠勝任銀行、證券、保險、新型互聯網金融企業等各類機構及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工作的應用型創新金融人才。
本專業方向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了解互聯網金融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利用網路平台和信息手段從事調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以上外語,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相應的聽、說、寫、譯能力;具備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本專業方向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金融學、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電子商務概論、Web
程序開發、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學、互聯網金融概論、公司理財、大數據與金融、互聯網金融平台、網路營銷、數據挖掘、電子支付與結算、電子金融、風險管理等。
F. 信息安全技術(互聯網金融方向)是屬於哪個系的
計算機信息與應用,或者歸入到計算機系或
金融系
都是可能的。學校分系沒啥固定固定。
G. 互聯網金融專業需要學些什麼
本專業旨在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互聯網金融行業,能夠適應互聯網金融行業動態變化的工作要求,能夠從事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系統運營與運維、市場營銷、風險控制、客戶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 業 方 向
本專業面向互聯網金融公司、商業、證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小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就業崗位包括:互聯網金融理財人員、金融大數據分析人員、保險電商運營人員、互聯網保險營銷人員,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師,互聯網金融新媒體營銷人員、互聯網金融分析人員、互聯網金融運營人員等。
H. 從事互聯網金融工作,在大學本科要學什麼專業
互聯網金融,可以理解為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相關專業:不僅僅是傳統金融機構的財經相關專業,目前國內有幾個院校剛剛開辦了互聯網金融專業,具體師資力量未知。
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才都是互聯網人才或者金融人才,故高校學習的專業可以選擇雙學士學位(互聯網+金融/財經)。
I. 單招專科的互聯網金融屬於什麼系金融系還是經濟系還是互聯網
關於行業的基本概念、模式大類、知名企業、政策趨勢、市場情況這些 除此之外金融領域要了解金融的基本原理、元素要素、金融業類型、金融風險等等 簡單了解就行,全都弄明白了你也就不用去學了.